《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时间:2022-04-14 12:13:30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篇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

  戚家军大败倭寇,保卫一方平安,其头功当然是戚继光的。戚继光一手创立的戚家军是革命性的,其军纪之严明,战术之先进,在当时都是独一档的存在,是戚继光让军队真正成为一支军队,而非一群散兵游勇。不过有了严明的军纪,先进的战术,是不是还缺少点什么?哦对了,军队战斗力的强大,还离不开强大的武器支持。我们经常吐槽我们发明了火药却只是用来放烟花,发明了指南针却只是用来游玩,然而并不是没有有识之士认识到了火器的价值,戚继光就曾上书陈述火器的重要性,然而他的建议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糟糕的后勤制造出的火器甚至有爆炸的危险。和他有类似遭遇的还有一代名将俞大猷,他提出的是水师的重要性,他曾建议把陆军军费的一半用到水师上,以此来在海上就击退倭寇,可惜这并没有引起重视,俞大猷只能抱憾而终。究其原因,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过错都推到当权者头上,他们固然有鼠目寸光的一面,可是即便他们深谋远虑,赞同俞大猷的提议,那么事情就一定能办成吗?倒也不见得,这些问题已经超越了军事的范畴而涉及到了政治。再次重复一遍那句话:我们的国家是以礼仪道德为治国根本的,法律或者规章制度已经沦为形式,甚至掩饰违法行为还被认为是忠厚识大体,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安安稳稳过日子,我感觉用讳疾忌医来形容很合适。那既然没有法律规章的约束,就自然也不能期待行政效率有多高了,而效率低下是技术的进步的天敌。松散的组织结构里容不下现代技术,而现代技术一定会推动社会趋于精密,这是两种力量的交锋,可惜的是当时还是旧势力更加强大。

  既然现实如此,戚继光也没有因此忿忿不平,而是采取了更加务实的策略,火器不好用那就不用,我用软实力照样横扫倭寇。更能体现他的智慧的地方是他对于政治也是洞若观火,本朝重文轻武,文官们不会容忍武将和文官平起平坐,戚继光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只是把军事技术作为必要的辅助,这让他受益良多。这一点,值得海瑞学习,虽然海瑞是文官,戚继光是武将,然而在性格上海瑞倒更像是一个武将,戚继光更像文官。这对他们的仕途有决定性作用,海瑞被弹劾被迫去职,而戚继光则得到了一个武将所能得到的所有荣誉。并不是说他们做官只是为了虚名,不过有了地位才能大展拳脚不是吗?

  可单单凭借这些,亦不足以帮助戚继光建功立业,还要朝中有人。张居正和戚继光可谓黄金搭档,他们都有雄心壮志,都有锐意改革的决心,也都有不世出的才华,因此张居正对于戚继光也是尽力提携,为他创造出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才有了戚继光的赫赫战功。

  前文所述皆为作为一名将领的戚继光,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另一个戚继光。戚继光会写诗,这样的跨界是相当难得的,这也为他赢得了文官们的尊重,看来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艺多不压身啊。

  最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真的是一条铁律,张居正是这样,海瑞是这样,戚继光也没能例外。其实戚继光和张居正关系密切或多或少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他让家人给张居正馈赠礼物就见于张居正的书牍。他娶妾生子,却把他们隐藏起来,他泼悍的夫人对此一无所知。戚继光并不能完美地适配于传统的道德框架,在颂歌里我们可以忽略这些,不过在历史中,我们要直面它。

  戚继光最后孤独地死去,其实自张居正去世的那一刻起,戚继光在历史舞台上的表演也快要结束了。在这个道德至上的国度,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大做文章,更何况是一个和张居正关系密切的武将呢?文官们自然不会放过他。戚继光,孤独的将领,可是孤独的又何止戚继光一人?武将们出生入死,保家卫国,还不如文官的笔杆子和嘴皮子管用。这是这个时代武将的悲哀,也是大明王朝的悲哀,因为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一个名叫努尔哈赤的人正在厉兵秣马,虎视眈眈。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2

  虽然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命名为《万历十五年》,虽然还是不清楚什么是大历史观,但是呈现的是立体的历史,立体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不是非黑即白的历史教材或者历史电视剧。就比如戚继光,民族英雄,但能在盘根错节的政治中,稳如泰山、步步高升,难道只靠军事才能、爱国热情可以做到的吗?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不懂政治,也不懂历史,但我从历史中读到历史时代赋予历史人的枷锁,却掩饰不了首先是作为人的本性,万历作为皇帝,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然走不出深宫囚笼;作为一个男人,喜欢谁都要被人管束,想给老婆送礼物都要打白条;作为一个人,吃喝拉撒、七情六欲都要被人指指点点。一个想要赢得身边人、天下人的认可,却感觉力不从心、无人理解。皇帝也首先是个人,张居正、申时行、海瑞等等也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历史人物。看完《明朝那些事》,感觉王阳明活得最明白,过得随心。

  另外,看到了很多好玩的.地方,火者、裸奔,比现代房车还房车的轿子……古人真会玩。

  这本书可能以后再读时会有更深的理解吧!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3

  当年《人民的*义》热播时,高育良反复提及的《万历十五年》就引发了我的好奇,后来看到读书会内很多书友推荐此书,便果断下单。今时今日,终于有幸拜读。

  寒冷的冬日,独坐在五楼会议室享受宁静的读书时光,恍然间仿佛回到了大学校园里的图书馆:手捧一本书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份独品书香的喜悦比书籍本身还让人沉醉。

  读罢《万历十五年》,赞同作者的大历史观: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作者从万历皇帝、位极人臣的张居正、申时行以及一代名将戚继光等人着笔,以万历执政第十五年为引子,抽丝剥茧,通过这些人物命运的`变化,揭露了明朝乃至几千年来中国的官僚体制。这个体制中,帝国真正的主人是庞大的文官集团,天子不过是国家机构运行所需要的产物。国家一项政策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全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如若有冲突,即便是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比如立喜爱的幼子为皇太子。这让我想到《沧浪之水》一书中的主人公,从小科员一路升为厅长,总以为地位越高受得约束越小,其实不然。

  千百年来,这个体制的运行没有法制作保障,靠的是道德的力量来约束,导致弊端重重。道德至高无上,但它终究代替不了法制。像读书会的运行便是同理,有了“一月至少读一本书”的铁轨约束,大家读书的效率显然更高。对我尤为如此,虽然我有一颗疯狂热爱读书的心,却总是诸事缠身,没有读书的时间。今天“迫于群规”,足足抽出一下午一晚上的时间读完了拖延一个月的书。几十人的读书会尚且如此,庞大的国家机构呢?道德的力量显然远远不够,期待我们的法制越来越健全。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4

  《万历十五年》本以为是一本描述这一年的故事的书,但却是一本精细的历史读物。读来历史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人物画像如同VR的影像般清晰。

  故事中的主人公万历和几个重要的配角,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在历史中都听过的英雄故事,部分被编排成了影视剧。其中最喜欢的应该是戚继光系列的故事剧。但《万历十五年》并不是在讲爱国含义的一本书,而是一本明朝亡国的丧书。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件已经是明朝指数级下滑的重要标志了,以致于30年后被满清所替代的初始。

  立国之本在于人,人之管理在于体制,体制的建立在于国君及高级行政管理层,在朱元璋(洪武)建立明朝后的200年,文臣管理朝政的.体系已经变得异常成熟,几乎很难有武将的立足之地,更别说对于兴武的期盼,以致于戚继光的故事看起来激励人心,但背后的政治和管理格局注定有悲催的解决,正如他人生的结尾过的并不如意。

  而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则各有特色,在异常敏感的君主时代,位极人臣时的权术体现的淋漓尽致,也是中国政治形态的最好体现,以致于在清建立后在政治形态影子依然摆脱不出这种政治影响。重要的故事环节都的要围绕着万历皇帝的意思做事情。当然不可避免的,在组织管理越高的层位越需要这样的官场技巧来让政令得以实施,并且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政治团体,正如巴纳德的《经理人员的职能》中所说的,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重视其中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所谓的非正式组织便是官员私下里的同僚集结。也可以理解为阳与阴。

  李贽的出现让这本本来是政治故事的书增添了些许哲学意味,一谈到哲学便离不开孔孟哲学及易学,及在明朝发展至盛的心学,只是本场的主角是李贽,而非王阳明。李贽在生命的最后解读《易经》,也算是中国哲学家在生命最后对于哲学的贡献,无一不是想用自己的人生去体会《易经》的奥秘。而本书的作家黄仁宇先生,也在字里行间表现了一阴一阳的关系,包括对于万历朝政的点评,也包括清朝对于明朝的取代,极阴而阳,阳极而阴的规律的认可。也是本书中哲学意味深长的一点。

  万历的第十五年走在了太极阴阳鱼的中心点,万历在位48年中明朝最后的气数逐渐走向消亡,充满了无奈与叹息。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5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黄仁宇

  黄仁宇所写的《万历十五年》与以往我读过的所有历史类书籍都不大相同。“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他先以万历十五年这个“平平淡淡”的一年讲起,一开篇就给读者留了一个悬念:既然平平淡淡,那为什么还要用一本书来写呢?这问题的背后是作者想展现出来的野心。用吴晓波的话说,就是“你即便在大海的任何一个角落舀起一杯水,我都能告诉你整个大海的秘密。”

  黄仁宇从僵硬的中国历史身躯中取出一小段,在现代的显微镜下细致观摩。

  我读完这本书便发现,万历十五年“隐瞒”了太多太多的故事。统治者万历皇帝,大学士申时行、首辅张居正、模范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识分子李贽、抗倭英雄戚继光等,这些人物时间交叉往复,人物彼此之间也发生某些联系。通过人物我发现了一些秘密,这就是我开篇所引用的`话的具体体现。

  我还发现万历十五年虽是平淡的一年,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实际上,从这年起,王朝的覆灭已经不可避免了。或者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王朝的覆灭已经注定了,而只是从那时起,端倪更明显罢了。

  黄仁宇是以这么一段话结束他的作品的:“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不得不说,黄仁宇以一个“大历史视野”去看历史,使得他的书在同类书籍内脱颖而出。不过,虽说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占据历史类书籍销售榜首二十年,但在当时黄仁宇写出这本书后,被一些史学家说不够严谨,黄仁宇本人却有点得意地写道:“不时有人说及,黄仁宇著书缺乏历史的严肃性,他们没有想到,我经过一段时间奋斗才摒除了所谓严肃性。”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6

  稀里糊涂地读完了《万历十五年》,之前对明代历史的了解仅限于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和在景山公园看到的崇祯皇帝上吊的歪脖子树,而对于中间部分就一无所知了,所以在阅读时对书中内容也不是很懂,只能边读边在网上查询一些人物生平和词语含义,同时借助于其它读者的批注对内容进行理解。虽然读得不太明白,但既然读完了,还是想写下点什么记录一下理解与感受。

  在此书中,黄仁宇先生选取了万历皇帝、两任首辅张居正、申时行,抗倭名将戚继光,一代清官海瑞,以及一位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哲学家李贽,这六人,从君与臣、文与武、地主与农民、政治与经济、道与儒等多个角度对明代当时的历史进行了介绍与分析。表明了以道德代替法治,不求先进的经济与科技,仅追求均衡维稳与王朝的安全,是明代衰败的主要原因。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万历皇帝在10岁时便登上了皇位,在万历前期,在张居正的辅佐下,大明帝国也是励精图治,欣欣向荣。而皇帝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当,帝王与群臣之间还是存在着诸多矛盾。皇帝欲出城练兵,百官说这不合传统;皇帝想立常洵为太子,百官讲这不合规矩。九五之尊亦难逃伦理束缚,年纪轻轻便活得像个祖宗一般,不能有所作为。于是,皇帝30年不早朝,万历十五年,万历皇帝主持殿试,题目为无为而治,可见其对生活的厌倦。

  张居正和申时行师徒二人都先后担任了万历皇帝的首辅,而他们辅助皇帝治理国家的方式却迥然不同。在张居正任职期间,万历皇帝尚且年幼,他得以独掌大权,改革变法,推行新政,富国强兵,史称“万历中兴”。而张居正的强硬也为之后埋下了祸根,在其死后,他的政治对手群起而攻之,万历皇帝下诏对张居正抄家,而其家中的黄金白银、名贵字画以及绝色佳人更是让万历皇帝伤心万分,不禁让人感叹人无完人。但不可否认,张居正的变法改革对国家以及后世还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仁宇先生对张居正的评价为“世间已无张居正”。而张居正的徒弟申时行在成为首辅后则是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做一位“和事佬”,通过调和运维,调节官员与官员之间、官员与皇帝之间的冲突与利益,有人说他“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但在书中作者看来他洞悉为臣之道,认识到了张居正的前车之鉴,只为国家能够在君臣和谐的条件下平稳发展,只可惜最后皇帝的放弃与懈怠使他在不知不觉间用尽了作为首辅的时间。

  之后,黄先生讲到了戚继光。在历史课本中曾学到过这一抗倭英雄,原以为书中会介绍他带领“戚家军”大杀四方,但作者缺却说他是一位孤独的将领。因为他处于在明朝这个文官左右朝堂,极度重文轻武的朝代,同时当时的国家后勤实力与军事制度很难让他这样一位武将有所作为,虽然他自身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武将,但是在支持他的文官张居正等人离开时,他便很难再继续绽放自己的光彩。

  然后,作者讲到了一代清官,海瑞。海瑞是道德的模范,但黄先生却用古怪一词形容他。海瑞极遵守法律,而在法律不及之处,他主张体会法律的精神,重视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就像书中提到的斟酌标准:“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因为当时法律的不完善,所以海瑞便借助于情理道德。然而进行社会之治、众人之治,仍需依靠完善的规矩与制度。最终,因为海瑞极端的廉洁与诚实,众臣均不敢推举他,皇帝亦不敢任用他,他成为了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僚”。作者用海瑞的例子也证明了用道德治理国家的缺陷。

  最后,作者提到了一位哲学家——李贽,并称他是一位自相冲突的哲学家。哪里自相冲突呢?因为他看不上这个昏暗的社会,这套乌烟瘴气的制度,但是他却无法跳出这个圈子。他渴望清静,去当和尚,但摆脱不了家族的束缚;他一边去抨击,一边却靠着自己抨击的人的接济去生活。作者认为,李贽所遇到的困难,是当时政府的施政方针和个人的'行动完全凭借道德的指导,而它的标准又过于僵化,过于保守,过于简单,过于肤浅,和社会的实际发展不能适应。

  在文章结尾,黄先生通过概括“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在这几个方面均未得到好的结果,从而得出结论: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同时,作者通过此书表达了他的历史观点:能先用法律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牵扯于道德。因为道德并非万能,它不能代替先进的技术,不能代替优秀的制度,亦不能代替威严的法律。国家的治理若光靠道德的约束,而无相应发展的技术与法律,则终会失败。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7

  万历十五年,是按阴历,若按阳历是公元1587年,但实际是1587至1588年初。

  第一个要讲的自然是万历皇帝,他生于1563年,死于1620年。9岁登上皇位,是为万历,所以在位时间是1572-1620,共48年。

  从年龄上来看,他刚登上皇位时,需要多方协助,于是引出第二个重要的人物——张居正。

  张居正死于1582年,1587年时,他已经不在世5年了。他的继任者是张四维,但是很快因为患病,一病不起。而另两位资历深厚的马自强和吕调阳也相继病死,所以就把第三个人物——申时行推到了首辅的位置。虽然资格最浅,但得机会垂青,所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申时行1583年上任,到1587年时,他在任四年。1591年,他被迫离职。

  第四个讲的是海瑞,他是1587年11月13日离世的,而第五个人物——戚继光虽然是1588年1月17日离开人间,但按阴历算,是万历十五年的十二月十二日。

  最后一位——李贽,如果我们非要和1587年进行关联的话,他是在一年后的1588年剃度为僧了。

  简单说呢,这书就主要是写了一个皇帝——万历,两个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三个忠臣——清官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

  1587年表面四海升平、无事可记,但实际已彰显了大明的终结。当时万历只有24岁,按说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但是什么导致他从励精图治变的心灰意懒,甚至于连最后30年都不上朝了呢?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不能传位于自己最喜欢的女人生下的儿子,当然他也不能给予这个女人皇后的名分。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张居正有关,万历从张居正身上看到了阴阳之分,我认为就是高尚和自私吧。有时想想,这是人性,肯定每个人身上都有相应的成分,只是所占比例不同而已。由此,万历感到心灰意冷,从而消极怠工。

  这六个人,在同一种机制下,虽然分属不同的职位,但都被机制所挟制,哪怕是贵为皇帝的万历,其中主要的利益集团就是庞大的文官系统。这一年,若万历勤于政事,那么有很多事情也许可以有所改变,但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如此的.结局。在国内,1601年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为后来征服明朝做下了准备。而在国外,1587年——西班牙征英的前一年,那自然也是准备的一年……

  在牛年春节的这段时间,再读一遍《万历十五年》,上一次阅读是20xx.11.05,看的是珍藏版,增订纪念本。回首之前,我经常会发现自己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定。尤其是对照投资上许多个股的走势,努力思考当时的想法和为什么做出那样的决定,再反思发现虽然不能全部避免,但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更好,所以我希望牛年正式开市后,我能更认真的思考然后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8

  周末,天气苍白,发霉的心情,觉得该出去晒晒太阳了,和好友一起到书店,买了本中华书局出版的《万历十五年》,一口气看了半本。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

  万历十五年,没有人能拯救朝政的腐败。高拱,张居正,海瑞,申时行,直到最后的自以为明君的崇祯皇帝,在整体制度体制的腐败下,中华民族也迎来的自己的文化危机。资本主义的萌芽很难兴起,传统的力量依旧强大。在全球化城市化的'今天,中国人如何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以德治国的传统,如何保持以孝道为核心的中国式价值观呢?这是《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思考的问题,也在现实中不断激荡着无数中华赤子的心胸。

  这一段时间,国学兴起,伴随着百家讲坛的推波助澜,传统文化复兴的势头似乎一浪高过一浪。国学、历史类图书开始盛行街面。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说论语,王立群讲史记,汉武大帝,明朝那些事儿,讲座,电视剧,小说,历史以各种形式体裁不断出现。国学兴旺,历史重温,文化复兴,这是好事。我们小时候,四书五经,史记汉书,都是稀松荒疏的很。这些书对我来说都是近几年开始恶补的,感觉也只是走马观花,粗略浏览,很难记住了。

  为什么小时候没有早早把它们看过呢?追究其中原因,除了七八十年代的消费问题外,更多的是教育界的不重视,我辈只是从语文书的枝节中记住了星星点点的古籍名句。中国的古籍、历史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是我们文化的载体。经史子集,诸子百家,里面名言哲理多多,但是,这些财富却在很长时间内不受重视,甚至发生断层。

  有时候阅读古籍,真的有种韩愈《石鼓歌》中的痛苦。看了些古籍,我个人觉得,五千年的文化积累,既有精华智慧,也有糟粕垃圾。不能丢弃自己民族的根本,也绝对不能一窝蜂的去全部接受。学习的原则,根本的方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比方说,孝顺,古代人讲究孝顺,今天也要讲究孝顺。对于老人的孝顺,什么时候能过时呢?区别只是里面的度而已。但三纲五常放在今天就过时了。这就要整理。像今天做媳妇的很少能孝敬公婆的,好媳妇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是不是也要进行一下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呢,必须的。四书五经中很多言论,像一些礼节的规定,到今天已是陈规陋习,肯定要废除,但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士不能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也...到今天还是不过时的。

  今天的社会,国家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体制问题,医疗教育问题,贪污问题,很多人麻木,很多人按部就班,很多人在扯淡。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技,求真务实,不说大话,虚心进取,励志创新,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下,产生我们新的文化。它即不同于传统,又不是西方照搬,而是一个自信自强开放创新的新的文化。这文化,产生于对体制的不断改革中,产生于对问题的不断解决中,或许,这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好书,它让我思考如此之多,我们学习西方的不只是枪炮,还有思想,但我们传统的思想又如何放置呢?还在思考中。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9

  大历史一是时间要放到足够大,退回一些才能看清,二则是地理范围要大,考虑中外各地的情形。

  中国之所以陷入近代几百年的.被动,明朝立国已经埋下伏笔,国家以道德为治国基础,没有技术条件改造成法制国家,整个行政目标是保护落后的农业生产,由此发明户籍制度,把农民种在农村,没有批准农民不得到处行动,限制底层积极性和流动性;政治上层设计高度集权,皇上有能力的如劳模朱元璋靠个人勤奋尚可一人勉强为之,子孙后代就只能靠内阁大学士和文官集团,经过200多年发展官僚集团逐步成熟,他们是政权实际控制者,皇上只是个道德象征,信息通过底层几乎不可能传上来,上下难以通达。

  而文官系统在明有天生物质和精神分裂倾向,国家给的俸禄有限,希望各位大人以道德和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自身握有实权,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只能方便的通过潜规则或明文规定巧取豪夺,这个分裂是个顽疾,到清朝也没得治。没有法律只靠道德,而道德标准只在个人口中,这样的系统维系几百年也真是不易。皇帝或内阁要用人就不敢一下把规则全部改掉,而越往后拖越没有治愈的机会,直到大厦全部崩塌掉。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0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所写的学术理论著作。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都是写历史,但是一个学术性比较强,一个文学性比较强。我看《明朝那些事儿》比较快,阅读也比较顺畅,就跟听人讲故事一样。但读《万历十五年》的时候感觉挺拗口,也没有《明朝那些事儿》那样强的故事性。出于对历史的喜好,我读完了它。由此有了进一步了解。

  正如黄仁宇在书中所说,万历十五年(1587)在历史上实实在在是平平淡淡的一年,但在作者的笔下,各种弊病一一显现。书中介绍了许多有名的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蛰。

  先从万历开始讲起,万历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以皇帝的身份向臣僚作长期怠工。这是由于文官不容许他废长立幼,即以三儿子常洵代替常洛为太子。大儿子乃是恭妃王氏所生,而三儿子乃郑贵妃所生,这郑贵妃才是万历以后重要的情感支柱,他们的爱持续终身。因此当他觉得受到这种力量的限制时,他便消极起来。迫于舆论的压力,他不得不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常洵被封为福王到河南之国。这是带有屈服性的。自他消极之后,那些文官便经常上奏章抗议,而万历采取的做法即留中,即扣在宫中不加批示。因为不论激烈抑或平静地答复都让那些文官达到沽名卖直的目的而暴露他自己缺乏雍容的气度。而有良心的官员觉得不能尽到他们的责任提交辞呈时他既不援例慰留也不准离职。在他看来,虽然经典上支持推翻无道昏君,但自己毕竟没有到纣、桀那种地步,所以放任不管。我觉得做皇帝做到这份上也够可以的了!不知该用无能还是无奈来形容……

  再说一说申时行,其实申时行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是机缘凑巧罢了。他看到前任首辅张居正生前积极采取政策,死后却险被开坟掘墓。他也学乖了,甚至取消一些张居正在位时实行的政策。申时行作为首辅具有窥测旁人心情的能力。他办事的原则基于对本朝政治制度的深刻了解。

  在首辅申时行看来,纵使国步艰难,政府的办事能否收效,仍能以常识判断。如果各部院寺的文官几个月都见不到皇帝一面,他们就很难维持信心,认为皇帝陛下对于各种事情仍能充分掌握。所以申时行既然要影响全体文官,那他就必须提供自己的诚意。他宁可被视为大和事佬,甚至是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他坚持调剂折衷的原则。他看透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而文官同时又是国家最大的问题。

  而张居正作为他的前任,也称得上是聪明绝顶,却没有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张居正的十年新政,重点在于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加强行政效率是一种手段,张居正的目的是希望国富兵强,而且理财本来也是他的专项,但这一次他却在他的专长之中买下了失败的种子。

  他在任时的一个错误是勒令各府各县把税收按照规定全部缴足,而事实上这些税收根本就不可能交足,这就必将导致地方官敲扑小民甚至鞭挞致死。并且这与政府一贯标榜的仁厚精神所不符,也与“间接管制”不符。另一个错误是他忽视了文官集团的双重性格:即虽系公仆,实为主人,文官在标榜“四书”中宗旨时也追求自己的利益。申时行就注意到这一点,所以他才被人称为“和事佬”。另外,因为在文官集团中那些追求私利的文官固然多,但是也不乏邹元标那类真正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这样一来张居正为了提高效率而任用“私人”在那些人看来便是急功近利,任用私人了。

  海瑞,其实说实话,这个模范官僚在历史中的实际作用并没有那么大。只不过他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偶像。他极端的廉洁、极端的诚实,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可能就是极端的粗线条、极端的吹毛求疵。就比如隆庆皇帝继位后任命海瑞为南直隶巡抚,驻扎苏州。他一到任就把他的“督抚条约”三十六款在各府县公布。条约规定:境内成年男子一律从速结婚成家,不愿守节的寡妇应立即改嫁,溺杀婴孩一律停止。巡抚出巡各地,府县官不得出城迎接……这些条例大多繁琐苛刻,而他干预境内农田所有权更是直接导致了他被参劾而下台。

  但他的廉洁的的确确,他官至二品,死后却仅留有20两白银,不够作自己殓葬之资。并且有一次总督胡宗宪以报道新闻的口气告诉别人海瑞为了给母亲做寿,大开宴席,买了两斤猪肉。这些都足以显示出海瑞的确清廉。还有一些琐事可以从侧面映证,即在他就任南直隶巡抚的消息发出后,缙绅之家纷纷把朱漆大门改漆黑色,以期韬光养晦;驻在苏州的一个宦官则将他的轿夫由8人减至4人……这些人都是怕他们的作风与海瑞的清廉作风不符。

  文臣说完了,接下来说说武将。《万历十五年》中记载的戚继光,大家应该与他比较熟悉了,中学历史教科书里就有。戚继光是当朝最有才能的将领,但是他被认为是与张居正关系过于密切而被劾罢三年后仍不能见用。戚继光的名字在他死前三月被最后一次在御前提出还使皇帝深感不悦,提议者被罚俸三月。1555年戚继光调任浙江新任时,东南沿海也迭经倭寇的蹂躏。例如一股50-70人的海寇竟然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们登陆后深入腹地,杀人越货,如入无人之境,竟超过杭州北新关,经淳安入安徽歙县,迫近芜湖,围绕南京兜了一个大圈子,然后趋秣陵关至宜兴退回至武进,以后虽然被歼,但是据称被他们杀伤的竟然有4000人之多。而南京作为当时的陪都,也有驻军12万人,这样的军事行动,在世界军事史上亦属罕见。面对这样令人焦虑的局面,他的任务不仅仅单纯的击败倭寇。

  从他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中可以看到他如何有条不紊的实行建军计划,宣布招兵办法,确立铁一样的军法(连坐法)……他的确是一个有才能的将领,但他在《纪效新书》中所作的不厌其详的规定注定他所建立的军队一定带有个人色彩,所以他建立的军队被恰如其分地称为“戚家军”。可是当这支军队建立三十年之后,这支军队仍然是戚继光的个人军队,这与文官们的原则不相符,所以戚继光在文官们心中不是国家的栋梁,而是国家的威胁。又加上戚继光与张居正的关系过于密切,所以他就不可避免地被严厉劾参。

  其实纵观武将的命运,戚继光不是个例。虽然他的谢世没有得到应有的荣哀,但在生前收到的重视仍然要大大超过其他将领。他的朋友,另一位名将俞大猷也具有再造明朝军事力量的.宏图却屡被参劾和申斥,壮志难酬。再看其他几位高级将领,卢镗先被拘禁,后被斥革,汤克宽则是被拘释放,命他戴罪立功,最后为国捐躯。诸如他手下的将领胡守仁、王如龙、朱钰、金科等人也受到革职或戍边的处分。这些事例不一而足,这主要由文官的武将的关系导致的。在后面会作说明。

  至于哲学家,举了个例子,李蛰。这个大家也比较熟悉,课本上有。李蛰,黄仁宇先生给的评价是:自相矛盾的哲学家。我觉得这个形容还是比较贴切的。比如在他姚安知府任期满后,他决定退休,后来住在好友家里靠好友接济,和好友闹翻之后,毅然去佛堂居住,与他妻子分隔两地,在他妻子死后,他悲痛不已,此后好几年他还一直规劝别人别轻易剃度,尤其是有近亲的人。这不能不说他是个自相矛盾的人。他是儒家信徒,他在1587年以前已经按照儒家的伦理原则完成了对家庭应尽的一切责任后才剃度。但是他剃度又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遁世,因为他以后的行为代表了全国文人的良心,他剃度仅仅是为了追求自己的个性,当时的环境已容许他追求自己的个性。他被捕后接受讯问,回答说:“罪人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在他自裁气绝以前,他用手写了一句王维的诗以表死因:“七十老翁何所求!”此时他的悲观情绪已相当明显。具体怎样自我矛盾,还得看原作。

  书所介绍的人物至此就已全部介绍完了,接着我想谈谈这个朝代最突出的问题,文官问题。其实有很多问题都与文官有关。万历的消极怠工,张居正和申时行的做法,武将的悲惨命运……都与文官有分不开的关系。文官的数量、薪俸、做法、观念都会影响这个庞大帝国的运作。

  明朝历史上除了草创时期的洪武、永乐两朝,文官凌驾于武将之上,已成为绝对趋势。文官集团机构庞大,人数众多。而文官的工资又很低,这就说明文官就必须从收取的税物上获得额外收入以补贴家用。一代清官海瑞做到二品大员,死后也没有足够殓资。那些低级文官就更不用说了。申时行担任首辅时,拿出了足够的诚意,他把人们口头上的理想称为“阳”,而把人的私欲称为“阴”,而他也没有发现这种私欲绝对不可能消除。文官向追求私欲这种社会风气投降的程度不同。大多是在似合法与似非法之间取得一部分额外收入以补贴家用,维持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标准,李蛰可归属于这一类。少部分极度腐败,声名狼藉。还有更少一部分清高自负,坚持只拿朝廷发放的那点薪俸,海瑞是这类人的杰出代表。

  再从文官的意识形态上谈。文官的做法大多是中庸之道,标榜稳健和平。那些武将在他们眼中是血气之勇。当社会和经济发展不相平衡、政治手段无效时,便会导致战争。而这对一贯标榜稳健和平的文官来说,则是失败的象征。所以概括说来,武将的领兵作战与文官的施政原则本就不能相容。这就是文官与武将的联系。还有一点,文官会有“讪君卖直”的做法。即当皇帝的作为不符合他们的意愿时,他们会冒死直谏,因为正直是一个昂贵的商品,他们熟读诗经,深知流芳百世之说。他们宁可犯御前不敬之罪,今日受刑,明日名扬史册。

  其实文官们的做法大多与自己的追求有关。有人追求信仰,有人追求名利,做法只不过是他们的一种手段。文官集团在历史上的作用,得自己亲自去看看原著。这些实在是一言难尽!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1

  出乎意料的一本书,实在对中国古代史不感兴趣,经古代文学史老师推荐阅读,也算一个有意思的体验。

  全书涉及了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主要由明神宗、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几人的经历为主要线索。选角看似无意实则大有门道:神宗是皇权的代表,张居正则是相权失败的典型,相对的申时行却是相权与皇权和解的象征。海瑞作为明朝有名的`清官,实则从全书来看此人成就不高不过是一个证明本朝吏治清明所需要的标志;戚继光当然是明朝军事力量强大的标志;李贽……私以为作者没有选择其他明朝的思想大家,而选择这位“奇葩”不单单是因为其思想的矛盾性,而是因为这样的矛盾性刚刚好与全书的主题相契合,正应了首尾圆通的那句:“万历十五年是平平淡淡的一年。”但这又是象征着明朝盛极而衰的一年。

  此外,全书又以“阴阳”为主题包裹着整个万历年间的是是非非。

  而“阴阳”二字,在本书中所指又有多重含义。一来阴是官员处事的圆滑、乖巧以及官场的生存之道,相对之阳则是官员在外或者对上的表现,也就是符合社会要求的一种“标榜”。二来阴则是指国家运行的内在规律,其中包括思想、文化、伦理、道德……阳也是皇权、政治、商业等宏观现象。

  其中韵味,不再赘述,三言两语,聊表愚见。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2

  在世俗道德要求下,人具有两面性。张居正、海瑞、戚继光的官场行为充分体现了古代文官的两面性。一面是孔孟经典思想教导的仁义道德,一面是难以克服的人性弱点。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我觉得不存在善恶。善恶是道德要求为评价标准。抛开道德,人性存在弱点,这些弱点正是生存的需要产生的利己主义。

  要克服人性的弱点,需要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明朝更多的是以道德要求去评价一个人行为的对错,缺乏制度体系规范管理和行为。一群文官集团把持朝堂国家,没有完善的制度和法律规范,势必造成人性弱点的爆发,愚民教育、表里不一。读此书,才知道张居正、海瑞、戚继光并不是课本上描述或大众普遍认为的形象,但也不能凭此书描述,就一票否决了这些历史人物。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告诉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在能客观。

  儒家道德思想不再符合封建社会后期的发展。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的心学,李贽对社会、自我带有冲突的哲学思考。紧固思想、反对社会新生事物、培养愚民,违反社会发展的.规律,这种意识必然阻碍社会发展。

  儒家认为有修养的人是谦虚的。但放到社会发展的背景中,过分谦虚使人猥琐,适当骄傲使人成功。但并不是说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都是虚伪的。道德与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3

  早就想写一写万历十五年感受了,鉴于时间因素,一直未能动笔,最近读了这本书,感触颇深,遂成夙愿!

  高中年代,最怕最差的科目非历史莫属了,老师说要将历史学成一条线,而我一直在点上打转。如何将点穿成线,想想都困难!

  想来对历史的兴趣起源于工作后,在某毛的熏陶下,陆陆续续看过些西方历史书籍,尤其是盐野七生关于罗马关于文艺复兴方面。过程中,脑海里有个思绪不停地在飞:“当时的中国是怎样一番场景呢?”。既然看西方了,为什么不去看看东方呢?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该有怎样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啊。于是找来豆瓣评分高达8.9分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通本读完,感受不到一点豪情勃发,有的只是无处释放的压抑!

  本书一共七章,通过对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和李贽等人物的描写,叙述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体制、财政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全文一条主线,即“文官制度”贯穿始终,这也是一切悲剧的源泉!

  我们的帝国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行政工具是文官制度,经过一两百年的发展,这种文官制度早已成熟,文官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成为权力的源泉,也是这一大帝国的实际主人。而本朝开国之初,各项制度的依据是“四书”上的教条,认为官员们应当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是万古不磨的真理,所以官员的俸禄极低,于是官员们在似合法又似非法之间取得一部分额外收入也就不可避免。从而导致文官的双重性格,即:虽称公仆,实系主人,有阳则有阴。是否能认清文官的这双重性格,也导致了各历史人物的'成败。

  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全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施政的要诀以道德为一切事业的根基。张居正看透了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的文官,却忽略了国家最大的问题也是文官。他一心改弦更张,把文官集团当作行政工具,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罢黜,从而严重威胁了文官的安全感,开罪文人,使自己陷于孤立的地位!相比较而言,申时行这个和事佬没有忽略文官的双重性格。他知道若要恰如其分地处理此中矛盾,即要给予文官物质上的报酬使他们乐于效劳,也要动员他们的精神力量,使他们根据伦理道德的观念尽忠国事,于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不断地推行礼仪,讲解“四书”和其他经史。时势要求申时行充当和事佬,他就担任这样角色,对于别人的评论,付诸一笑。所以张居正即使死后依然身败名裂,而申时行得到善终。看到这里我有点儿矛盾,从现代的角度看,无疑时代需要张居正这样的改革家,可是站在当时历史的角度看,申时行的行为方式又是顺应时势的,难道想要善终、顺应时势的结果就是碌碌无为吗?

  再说到万历皇帝,从头到尾带着怜惜无奈看待这个人物。很多历史评论说万历皇帝是个昏君,但刚开始时,他其实是个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小皇帝、好少年。张居正过世时,他曾励精图治打算大展宏图,无奈迫于文官制度的压力,最终“无为”而治!强大的文官体制,需要一个个性平淡的君主作为天命的代表,其任务就是在他们的争端无法解决时作出强制性的仲裁。万历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大小臣僚期望他以自己的德行而不是权力对国家作出贡献。而所谓德行大部分体现于各种礼仪之中,他的全部言行都要符合道德的规范,但是道德规范的解释却分属于文官。他不被允许能和他的臣僚一样,在阳之外另外存在着阴,任何个性的表露都有可能被指责为逾越道德规范。

  皇位是一种社会制度,但他朱翊钧也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人啊。此时,郑氏走入万历的生命,填补了他精神上的空缺。郑氏之所以能赢得万岁的欢心,并不是具有闭月羞花的美貌,而是由于聪明机警、意志坚决、好读书,符合皇帝感情上的需要。可是,万历却不能立自己心爱之人的孩子为太子,因为这不合伦理之道,多么荒谬的伦理之道啊!可是在臣僚教育之下长大的万历,他的责任范围乃是这群文臣们所安排的,这帮文臣强迫他在处理政务时摒弃一切个人意志,因为他的权威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但他实际上所能控制的则至为微薄。想做的事情统统不能做到,励精图治的念头一天天减退,对这个操纵实际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于是长期消极对抗而至“无为”!

  关于财政,我很纳闷,如此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为什么财政制度如此松散?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各地方税收根据近距离原则补贴地方财政需求,这种地方自给的财政制度看似节约了交通通讯成本,却导致全国满布着无数的短途运输线,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也因为全国的税收不是总收集发,财政制度无从以严密的会计制度加以考察,文官俸禄又低,不可避免助长了文官双重性格中“阴”的一面。

  由于交通通讯等落后,政府对民间的经济发展或衰退往感到隔膜,以至税收和预算不能随之而增加或减缩,更别提调控了,日积月累想要改革呆板的财政困境就更加困难了。不禁唏嘘,观念多么重要。罗马初建国时,就加强道路的基础建设,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通讯系统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成就了伟大的罗马帝国,也有了著名的金句“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一千年后的明帝国居然不懂这个道理。

  强大的文官体制,死板的财政制度,导致军需税收不能总收总发,武官的社会地位下降到历史最低点,是否这也直接导致明朝的灭亡呢?

  其实看完这本书好久了,一直没动笔,总觉得我的历史太差。但李笑来老师说过“起步时最重要的是什么?”。很多的技能,我们知道有用,却迟迟不愿学习践行,为什么?因为怕,因为不愿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但,写不好就不写了吗?写不好就不发了吗?你以为你能一上来就做的很好吗?万事开头难,所以,在起步时要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理解自己的笨拙,并放慢速度尝试,于践行中不断改进。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4

  1587年万历十五年,这是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正是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背后,导致一个不平凡帝国的灭亡,仿佛是一般的人,对周遭无感,对未来也茫然;嗅觉灵敏的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又谈不上哪里不对。实际上已经可以预见到冰山一角,然后感觉到底下有一个巨大的冰山。按照经济学的逻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无论哪个角度、方方面面的停滞,都可以一叶知秋。犹如南美蝴蝶的翅膀微微煽动,就可以在非洲大陆引起一场风暴。

  1587年万历十五年,无论是文人高官张居正、申时行;还是武将戚继光和官员海瑞;或者是思想家李贽;甚至是万历皇帝本人;都无一幸免成为历史的悲剧,无一幸免的悲凉而终,好像飘落的秋叶肃静,然后消失于茫茫的历史长河。

  先说说单个个体,海瑞,我们的印象和教育形象里,他是一个清官,典型代表形象是《海瑞罢官》。十几年前去了淳安县的千岛湖,特意去瞻仰了一下海瑞当时的府邸,当时感觉连风都是清凉的。然而,历史给出的评价竟然是—古怪的模范官僚。可见一个人,置身于什么样的环境和历史背景,是如此不同的解释。而当局和后人给予的评价也是各有千秋,褒贬不一。

  戚继光—勇猛将领。南肃倭寇、北驱鞑靼,留下赫赫战绩。迷信与科学相结合,改良军事设备和钻研战术,然而也会送礼献宝、养妾生儿养老、最终被文官拖累而不得善终。全书中,作者对于戚继光的描绘是唯一花了重彩的,不但描绘了戚家军的筛选原则,训练要素,以及作战技巧,还从观察气象、记录天气季节变化等等,以及兵器的研究和应用实操…。不可否认,戚继光不管是在那时还是当代,都属聪明上进、睿智勇猛的将领。

  首辅张居正,他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改革家。人前维护的过于完美的形象,有才华和道德准则,然而,玩弄权术、贪污受贿、沉迷美色,这种人前人后的鲜明对比,导致了生前的.繁华和死后的崩塌,让人内心十分复杂。

  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

  首辅申时行,虽然中庸、协调众官,深得万历皇帝的信任,是因为前任首辅张居正太跋扈,弄的“官不聊生”而申时行审时度势,才得以安生,但也落得个遭弹劾和辞官归田的结局。

  思想家–李贽,思想特立独行,然而所属的生活时代政治凝固,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派纷争,李贽的自相冲突实质上就是理学和心学的矛盾。这样的一个矛盾体,导致了最后的在监狱里自杀结局。

  最后一个是我们的万历皇帝。从小接受严格儒家教育,熟读经史,敬重天道,孝仿祖法。后来发现了对自己严格说教,自己十分敬重的首辅张居正的虚伪面,发现了人性的伪劣,以及对整个道德体系无能为力的局面,开始了他的消极怠工,从而导致了整个决策机构的缺失和散漫。万历皇帝可以说是代表一个体系的文化和价值观。虽然他有变革的激情和情怀,但是在如此的体系下,他也只能用悲观和无为来做无谓的抵抗。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万历十五年》

  单个个体的悲剧,汇集成立历史时代的悲剧。以道德为纲绳,引导一个执政党去实施政法,最高旨意是礼法,任何人逾越不过。就不得不一步步走向灭亡了。

  这本书语言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描绘,逻辑和蕴涵的寓意却不似语言那么简单,它不是精美的点心蛋糕,它是相当于咀嚼荞麦面包,原汁原味无添加,个中滋味得自己体会。诚然,道德是基础和根源但不是万能,更不是法律。一切问题首先需从法律的层面去考虑,再延伸到道德层面。所以,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的又无法固定量化的原则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和实用性,则其发展程度必定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救技术之不及。

  延伸思考:大家都一致认为的潮汕人是东方犹太人,有着积极勤劳的本质,好客豪爽讲信用。但是,有一句话叫做“出生入死”,被偏解成了出门才会生,而回籍则会死。也就是得背井离乡在外打拼,也的确见识过老一辈的前辈们都是精英,兢兢业业,成就一番事业,在家乡的却是安逸悠闲喝着功夫茶过着美滋滋的小日子。了解潮汕的人一定会知道,这是一个讲究人情礼节的群体,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和风俗习惯,来作为生活以及处事的纲本,而在外的潮汕人,融入的是一个以法律为依据的环境,先有法律再讲人情,而不是用人情来道德绑架法律标准。所以,这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离开家乡出外的人会比较成功的道理。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

  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年号万历。

  这不是一本类似《明朝那些事儿》历史调侃小说,而是一本明史研究专著,作者以敏锐的眼光选取了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围绕发生在这一年以及联系前后几年的事儿,观察着明朝的走向。

  书中介绍的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都是曾经有过片面印象的历史人物,当然,也包括万历皇帝。读罢此书,明朝人物的形象从书本中只言片语的介绍充实成一个个鲜活的立体形象。万历十五年,看似歌舞升平,其实,平静水面下已经暗流涌动,这一年发生的小事,将在日后掀起巨大的波澜。

  书中最吸引我的是张居正一章,曾经路过张居正故居,那时还不知道张居正是谁,看完才明白,张居正辅佐幼年的万历,鞠躬尽瘁,死后因为一些小事被抄家,政治真是一个好玩的东西。明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掉了宰相一职,所以皇权打到了顶峰,但是没有宰相,政务缠身的皇帝就疲惫不堪,所以有人查阅史料证明了朱元璋当时有多么兢兢业业,皇帝是一个没薪水,不升职的工作,朱元璋干的不亦乐乎,但是他的后代就未必了,明朝是出奇葩皇帝最多的一个朝代,木匠,和尚,画画,反正就没几个喜欢上朝的,等到勤勉执政的崇祯皇帝即位,明朝已经行将就木了。

  还有戚继光,影视剧中的明朝无非两件事儿,要么东厂西厂锦衣卫,要么福建浙江倭寇乱。戚继光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英雄,事实上他的确是,但是戚继光只是守土,并没有建功立业,倭寇渐渐平息之后,便被调往京蓟,拱卫京师了。

  读明朝的政治会觉得很有趣,中央虽然集权,但是在管理上,好像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的征兵募粮之类的.机构,沉浸在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中,资源协调交由下层地县自己组织,明朝的执政是以传统儒家观念,用道德约束将整个国民塑造成简单的个体,尊老爱幼,明礼诚信,所以从这方面去看,做一个明朝的子民还是挺好的,当然,是指1644年之前的明朝。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2-08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03-05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09-18

最新《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08-20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篇04-29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篇)12-29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集合15篇)03-05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12-06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