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时间:2022-09-02 11:22:5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1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因为孩子像是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自然而美好,教师的工作就是结合孩子们自身的特点,将他们雕琢成一件件艺术品,同时,教师又是一个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的职业,没有学识、品德、智慧等一把把“刻刀”在手,是不能完成艺术品的创作的。但苏霍姆林斯基做的很好。究其原因,我觉得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一、他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当其他的孩子被勒令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解枯燥无味的知识时,他却带孩子们去野外玩耍,在黄昏时分看着夕阳和云彩编者自己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他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建造城堡,去看望生病的老爷爷……在这些过程中,他逐步地启发孩子们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他的理念是:不要让学习成为孩子们的精神负担,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感受到快乐,让他们保持对周围世界的兴趣,成为世界的探索者。其实,教育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生活,而作为教育活动指导原则的教育理念在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指导原则是正确的,才能根据教育过程中的条件确定教育活动的方式,最终达成理想的教育目的,产生好的教育结果。

  二、他是一位生活的智者,是生活中美的发现者。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通过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体现出来,更多的是体现在潜默异化的生活影响上面。他带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旅行,是因为作为教师的他自己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并通过旅行发现的方式向学生传达这种美的体验,如果他自己对此没有深切的感受,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没有在他的心中产生过激动、兴奋、美好的情感,那么,即使把孩子们带进森林和田野,他也无法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大自然的美丽。他说过,自然是孩子们语言、情感发展的源头。我想,只有自己对生活中的美时有发现、时有体悟,孩子们语言、情感的源头才能有“源头活水”。

  三、他拥有对学生、对教育的爱心和热情。

  若没有这颗爱心,他不会细心关注每个孩子的精神状态,不会对他们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不会熟知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若没有这份热情,他不会费劲周折地去进行教育改革实验,不会花那么长的时间对孩子进行跟踪调查以便取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正如他自己说的“诚然,这颗心也有过疲倦的时刻。而每当它精疲力竭时,孩子们啊,我就回到你们身旁来。你们的欢声笑语就给我的心田注入新的力量……”我想每个老师都会经历职业倦怠期,每当自己感觉精疲力竭时不妨看看这段文字,它会给自己莫大的鼓舞!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把毕生的爱倾注到自己所爱的事业中去,教师不仅是最光荣的人,而且是最幸福的人!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2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晚年之作,该书记述了作者晚年期间与一个班的三十一名学生朝夕相处的平凡岁月,内容是一年级小学预备班和四年级小学班的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咋看之下没有什么奇特之处。那么这本书的魅力何在?掩卷细思,一颗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儿童的火热的心锁迸发出来的无穷创造力呵生命力,正式它的魅力所在。

  本书第一部分讲述“快乐学校”,是出自这位教育家的爱心的一项成功创举。作者以满腔热情发出了“要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的呼声。

  本书第二部分《儿童时代》写的是小学四年的学校教育。这部分总结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小学教育思想,强调健康和掌握知识的范围,反对过重的课业压力。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德智体美劳五育是紧密相联的。他一方面把小学生的健康提到了首位,同时又指出合理的学习生活、劳动、丰富的精神生活对于儿童身心健康的重大影响。而作者本身也正是为了培养这样一种和谐的人呕心沥血。可以看到,帕夫雷什中学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都是从属于这一目标的.。“德智体美劳”五个字,绝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有缠绵不断的关系的。尽管这五个字的各自用处不同,但却都紧紧联系着个人之人生与社会。作为教师一言一行都无不在影响学生。所以,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要做学生的楷模。

  因为喜欢看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所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摘录下来。顺便谈谈自己的感悟。

  1、对教师来讲,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疑地回答说:爱孩子。

  爱孩子,应该说是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但如果是始终如一的爱,坚持不懈的爱,面向全体的爱,也是不容易做到的。爱孩子,很重要的一点是爱得要纯粹。不是施舍,不搀杂功利。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这样,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能赢得孩子的心。同时,无论年青还是年老,教师都要拥有童心。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时时提醒自己,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你就能够更宽容,更豁达,也能够让孩子更喜欢你。

  2、儿童世界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善恶和荣辱观念及人的尊严观念;他们有自己的审美标准,甚至有自己的时间尺度:童年时代,一天犹如一年,而一年则是无限长的。我一向认为,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

  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能赢得孩子的心。同时,无论年青还是年老,教师都要拥有童心。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时时提醒自己,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你就能够更宽容,更豁达,也能够让孩子更喜欢你。

  2、学习,是儿童精神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领域。真正的学校,那是獐集体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多彩的精神生活,它以多种多样的志趣和爱好把施教者与受教者联系在一起。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是一个教师最大的收获。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3

  前几日,终于把苏老的这本着作完整地拜读了,下面是我的一些感触,与大家共勉:

  苏霍姆林斯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教育实践的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的确,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高尚的结晶。父母对孩子的爱,有着本能之爱的情感成份,往往较多地渗透着长辈对下一代的保护、支配的情绪色彩,甚至掺杂无原则的将就和溺爱。师爱则具有完全不同于父母之爱的特征。师爱的本质,是教师对学生的主动给予,是奉献,它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尊重、负责和理解,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们的教育本质上实在就是爱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书的前言部分写到:“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尽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其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该书中浸透着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们的爱,正如他在书中所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是最大的幸福。”只有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孩子放到心灵的深处,和孩子们共同活动,在活动中与孩子们进行活跃的、自然的、不中断的交往,才能成为孩子的知心的朋友,到达教育活动的至高境界。 爱孩子首先要接触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以为“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我刚上班时的一些事:我们开始以为拥有丰富的知识就能当好教师,结果却不是那样,哪怕你满腹经纶,口若悬河,课堂上照样会有人充耳不闻。我们当时在想是不是教学方法有题目,随后的教学中自己更加注重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魅力确实提升了,但仍有人对你熟视无睹。我们当时挺困惑、挺委屈。后来与老教师交谈后我们才知道题目的所在,原因是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主动参与到孩子中往,与他们的交流不够。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放下身份,怀着童心主动往找孩子们,主动与他们交流,与他们“打成一片”,作为孩子的知心朋友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最后师天生为了好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时间固然很短,但我们对孩子付出了真心、付出了爱,同时也得到了孩子们的爱和尊重。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4

  苏霍姆林斯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个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的人,对于他的教育故事,一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

  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女孩摘下了校园的花房里新开的最大的一朵玫瑰花,从容地向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她为什么要摘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带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这个故事是意味深长的。对于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没有什么比人更重要的了。他谈论的中心始终是人,人的思想、人的智力、人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繁琐的理论,只有温和的话语和天才的思想,丰富着我们的`心灵,如同聆听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

  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作者深爱着这些孩子,他亲昵地称他们为“小家伙、小鬼”,他认为教师首要的职责就是“爱孩子”。因为爱,他期望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健康的体魄;因为爱,他也竭尽全力去帮助孩子们学会学习。爱孩子,应该说是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条件,但如果是始终如一的爱,坚持不懈的爱,面向全体的爱,也是不容易做到的。爱孩子,很重要的一点是爱得要纯粹。不是施舍,不搀杂功利。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能赢得孩子的心。同时,无论年青还是年老,教师都要拥有童心。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时时提醒自己,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你就能够更宽容,更豁达,也能够让孩子更喜欢你。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03-08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读后感6篇03-12

《给你整个世界》读书笔记01-08

把心灵献给孩子读书心得02-07

把心灵献给孩子读书心得12篇02-07

孩子心灵沟通怎么写10-25

《水孩子》读书笔记09-09

雪孩子读书笔记04-02

《读懂孩子》读书笔记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