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读书笔记

时间:2022-11-03 17:53:2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无声告白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5篇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题记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莉迪亚是家中的老二,是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作为中国人父亲的黑头发和美国人母亲的蓝眼睛,这对夫妻对她寄予厚望,将所有注意力倾注在她身上,在她的尸体被发现后,家里一直维持着表面的平静终于被打破,最终一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而莉迪亚自杀的真相,将会永远埋藏在小妹妹汉娜的心底。

  故事的背景是70年代的美国,本书探索了身份危机,人生成就,种族,性别,家庭以及个人道路,没有世界名著那样的波澜壮阔,但它是如此的扣人心弦,这本书的感情是如此的力透纸背,就好像在一个明媚的秋天的下午,你刚睡醒午觉,带着再好不过的心情,你拉开了房间的窗帘,然后你发现——阳光洒满了房间。

  也许我们这辈子不会遇到与种族有关的敏感问题,但就如书的封面上的那句话一样——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们,有找寻过真正的自己吗?

  沉浸在题海里,因为觉得自己总有一天能出人头地,参加各种补习班,一步一步走向父母给自己设定好的未来,沉迷网络,试图在虚幻的世界中寻找真实,在所谓的爱情里纠缠不清,因为自已还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挥霍。或者是认为自己再也无法面对那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像懦夫那样逝去。

  我们到底忘记了什么?

  忙忙碌碌地过着每一天,自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伟大的理想并且要去实践它,结果却在现实中不断迷失自己,辨不清方向,看不清前途,感受不到亲情的`温度,体味不到四季的轮回……

  我们被虚妄的希望拖下水,然后溺亡在希望的深渊。

  站起来吧,扪心自省,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心灵的皈依。

  我轻轻的合上散发书香的《无声告白》,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满眼的透着生命气息的绿色,感受初秋的凉意,卸下一身的燥热,此时,清风拂面,鸣虫静默。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2

  书的前几章其实看得有点乱,晕晕乎乎地慢慢看懂其中的背景和关系后,才明白,这本书其实和我当初所想的并不太一样,但感觉并不赖。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个人发展与家庭归属、父母期望与自我压力……太多的矛盾,太多的冲突,每一个都似乎有千斤重,将这个混血家庭里的每一个人都压迫得无法呼吸。这个结合了时代背景的故事,似乎将曾经的美国展现在我的眼前,用细枝末节的小事将人物的内心摊开,让人感受他/她的挣扎、无奈、悲恸。那样纠结的情感,以及命运的不可违背,似乎令人感受到深刻的哀伤。

  "我用尽所有力气,尽我所能,却终究只能重蹈前人的覆辙。"对于玛丽琳的经历,我所能想到的,大约便是这句话了。她不愿如母亲一般困在厨房里,不愿整日和烹饪书打交道,医生这个职业对她而言有着无与伦比的意义。为此,她抛夫弃子,拼命攻读医学院的课程,希望有一天也能穿上白大褂、戴上听诊器,受人尊敬。只是汉娜的到来令她措手不及,她最终只能回归,彻彻底底地将自己困于家庭之中、厨房之内。

  而她的丈夫,华人詹姆斯,则一生都活在异样的眼光中。不敢让人知道父母的身份,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虽然这种特别让他获得了玛丽琳的爱,却也是他一生的负累。冲动地投入路易莎的.怀抱,与她有了关系,大约也是因为他们同为华人,不会彼此觉得特殊、异怪,仿佛游离在外的人突然找到了组织。不过对于他这样的做法,我感到很不耻,无论什么原因,出轨总是令人羞愧的,他能得到玛丽琳的原谅是他这辈子的幸运。

  因为拥有这样的父母,生在如此的混血家庭,莉迪亚的悲剧显而易见。母亲将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化作对她的殷切期盼;父亲将自己无法合群的遗憾变成对她的谆谆教导。成为医生、交很多朋友,这两件事成为她生活的全部,然而这并非她所愿。压在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她渐渐喘不过气,于是去接触杰克,以为自己了解他,能和他和谐地相处,却不知她从来都不懂得他。杰克至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她,从来都不知道。

  相比之下,内斯似乎要幸运得多。虽然父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妹妹身上,他面临着被忽略、被无视,但至少,他有自己所想要的东西。没有人会管他在做什么,即便是拿到哈佛的offer,莉迪亚只要一句话就可以将停留在他身上的关注全部夺走。他和莉迪亚,同是混血儿,同是李姓家族的一员,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待遇。他明白妹妹的压力,明白她的痛苦,却并没有帮助她,反而竭尽全力逃离这个对他们而言都可怕的家庭。甚至于,面对妹妹的死,面对父亲的出轨,他纠结于是否该说出他所了解的真相,买醉成了他发泄的途径,最终却无济于事。

  而存在感最低的汉娜,似乎成了这个家庭中最为幸运的人。玛丽琳失踪时她尚未出生,不清楚那些是是非非,亦不会被压力所累,她静静地看着父母、哥哥、姐姐,仿佛一个局外人。然而,真相却只有她知晓,只是,没有人注意到她,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坚持是错的。生在这样有点扭曲的家庭里,她似乎成了最正常的那一个,又或者,她仿佛从未来到过这个世界。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3

  “莉莉亚死了,但他们还不知道。”

  小说的开篇沉重而仓皇,如同打开的煤气阀门,令人失措,只想逃离。

  是的,莉莉亚死了,她在午夜划船到湖的中央,自溺而亡。在这之前,没人想过她会离开,尤其是以这样残酷的方式,她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和朋友相处融洽,有着明确的未来规划——做医生——就和她母亲年轻时的理想一样,可是,正是这看似相同的目标,一点一点摧毁着她的心灵防线,她是在绝望中精神崩溃迈进死亡的深渊,她的自我被家庭吞噬了。

  莉莉亚出生于一个混血家庭,她的母亲玛丽亚是白人,父亲詹姆斯则是偷渡来的华人。因为太过与众不同,詹姆斯努力地融入人群,试图掩饰自己的存在,而玛丽亚却追求标新立异。她不愿做家庭主妇,想成为一名医生,于是,在婚后的某一天,当她发现自己在碌碌无为地度日时,她“醒悟”了,她要去寻回年轻时的梦想。她逃离了,在精心策划之后,丢下丈夫和女儿,怀着不愿重蹈母亲覆辙的信念,重新迈入了大学的校园。这是书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自我”逃离。可是家庭却深深拉扯着她,令她无法轻盈地越上云端撷梦。逃离失败了,生活有恢复了常态。玛丽亚却从未甘心,她自己无法实现梦想,便寄希望于她的大女儿莉莉亚,莉莉亚成为了母亲“自我”的牺牲品。

  因为害怕母亲再度消失,莉莉亚甘于接受母亲的一切安排,并且从不表现除自己的真实想法。她把她的自我封闭起来,成了父母关系的纽带以及这个脆弱家庭的维护者。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哥哥汉斯即将上大学令她惊慌失措,发现父亲婚外情的征兆令她愤怒难忍,但她却小心翼翼地将一切掩藏起来,装出一脸灿烂的'假笑,并将自我沉溺于其中,窒息灵魂。她的死亡是必然的,承受了太多与自己无法匹配的负担,她永远无法迈过这条无形的线。

  丧失自我的不仅是莉莉亚一个人。汉娜是家中的小女儿,父母不爱,兄姐不疼。她努力不让家人为自己而生气,学会了伪装和模仿。在姐姐去世之后,她有成为了母亲的另一个梦想承担着。杰克有着对汉斯的同性之爱,却不敢表达,他在学校中沉迷声色,却只是自我外的表象,他是脆弱的,他的自我被深深埋在池水之下,从此再无机会见日。

  故事发生在1977年的美国。特殊的背景也许是这场家庭悲剧的诱因,但却绝不是根源。父母对子女的爱,夫妻之间的爱,兄妹之间的爱,不曾明说,只是以每个人自己特有的方式默默表现出来,在无声中形成束缚对方的绳索,将自我禁锢于一座小小的房子之中,不让它有机会逃离。玛丽亚是幸运的,她至少有过逃离,有过对自我的释放,而其他人却在她的阴影之下,连拥有自我都不曾有过。家庭杀死了自我。

  再看向现在的社会。我们固然不会再听到子女因家庭压力而自杀的新闻。却总不乏父母逼迫子女他们年轻时的梦想,以爱的名义。很多孩子都在父母的自我下生活,当他们再为人父母时,又会让自己的儿女实现他们的子女,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对自我的束缚让孩子产生恐惧,于是如汉斯一样,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想到是的可以逃离这个家庭逃离父母。这是何等的讽刺和悲哀。以爱为名的举动成了令人恐惧的利器,自我和家庭两败俱伤。

  莉莉亚死了,可是她的家庭悲剧却不会因此改变。如果每个人都能在拥有自我的基础上再给予爱,家庭与自我两存的美好画面便不会再绝迹,莉莉亚之死,也不会再出现。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4

  我不知道该点评些什么,但是很想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无声告白,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是一个善良懂事因为童年的变故而不得不去体察和顺从父母心思的女孩,用自己的离开让那对沉浸在自己思维中的父母懂得他们自己所作所为对自己的孩子家庭造成怎样后果的故事。

  莉迪亚的自杀是命中注定的。母亲的离开,父亲的崩溃对她造成了童年不可磨灭的伤害。以至于在之后的日子里只会对母亲的希望说:“是的”。对父亲的希望自己融入朋友和社会,看起来正常一点只能报以微笑和赞同。

  父母体会不到莉迪亚的心思吗?是的。玛丽琳将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女儿之上,想让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自己母亲希望自习变成的样子,却没意识到自己和自己母亲运用了一样的.方式。詹姆斯希望能在莉迪亚身上找到自己未能拥有的自信,于是他最喜欢莉迪亚那双蓝眼睛。

  内斯和汉娜都是被忽略的孩子,他们内心各自的想法因为自己父母视莉迪亚为掌上明珠而无法公布于众。因此内斯想逃离,汉娜想隐藏。

  我们从每个主角的视角在看着整段故事,也许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误会了故事中每个人的情感。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5

  无声告白,读罢无声。这不是一个轻松愉悦的故事。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小说开篇的第一句话一下就揪住了我的心,这个开头一下子让我想起加缪的《局外人》。“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一样的沉重、无奈,一样的单刀直入、简洁有力。莉迪亚为什么而死?是怎么死的?无声的告白,告白什么?

  是的,莉迪亚死了。不是从小缺少关注,极其敏感,极具洞察力的妹妹汉娜死了。也不是一直知道自己喜欢天文学,坚持追求,并得到哈佛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哥哥内斯死了。是莉迪亚,詹姆斯教授和玛丽琳小姐的掌上明珠莉迪亚死了。16岁的少女选择溺死湖中,什么原因?有人说,孩子有问题,家长肯定也有问题。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出身于穷困的华人移民后代,从小努力、刻苦并一路读完哈佛博士,最终成为大学教师。他这一辈子最大的梦想是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白人世界,希望成为一个不会引人侧目的普通人。他母亲玛丽琳是美国人,年少时背负着母亲的期望,希望在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中取得成就,成为女医生,她暗自发誓,绝不要成为母亲那样的家庭主妇。当她正在朝自己的目标奋斗时,她遇到了詹姆斯。像大多数女性一样,结婚、生子,继而管理住宅、照顾孩子,成为了最不想成为的人。用自己的人生去实现他人的愿望,从此,失去自我。悲剧从这里开始。两个人组成了这样的一个家庭:“由爱而生、个性相反、目标相悖、因爱生怨、情感相离、沟通为零。”在他们表面的琴瑟和鸣之下,其实隐藏着巨大的认知分歧。

  在这个背景成分与众不同的家庭里,莉迪亚上有哥哥,下有妹妹,但因为三兄妹中,只有她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父亲的黑头发,于是受到了父母最多的期望与爱。哥哥和妹妹都是陪衬。

  然而,正是这万千宠爱令其不堪重负。美裔母亲玛丽琳将自己无法实现的“与众不同”梦——卓越女医师,完全寄托到女儿身上;而身为教授的华裔父亲詹姆斯,虽看上去功成名就,却始终处于社会的边缘,纠缠半生不被他人认同的孤独感令其将“与他人一样”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因此,莉迪亚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她的成绩和她的社交直接影响父母的心情,进而影响全家人的情绪。可是,谁又愿意成为这个中心呢?她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伴着莉迪亚长大的.,是长达十年的压抑。她母亲最希望她与众不同,她父亲却最想要她融入人群,而这两件事都是不可能的。

  爱是阳光,可是太多的爱也容易把人灼伤。极端的爱注定无法喘息,莉迪亚用死终于挣脱了父母早已给她安排好的命运!

  我总觉得一个碧玉年华的生命体,会有无数的鲜花掌声,会有无数的不值得一提的忧虑烦恼,会有无数难忘的悸动美好。不过区区十六岁的莉迪亚,在本该精彩的年纪却承受了太多不应该承担的东西。她的敏感脆弱、迎合顺从、矛盾挣扎,最终用死亡这种残忍手段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无法知道当她走进冰冷的湖水中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是释然还是一种自我救赎?

  最后莉迪亚终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何重新开始,这样,她就再也不用害怕孤独了。当她的双手松开缆绳撑起那条小船驶向湖心,她和所有人的生活都将重新来过。所有人都在关于死亡这件事上得到了活第二次的机会。

  所幸的是,故事结尾,所有人都获得重生,一副温馨柔软的家庭生活图景在我眼前缓缓铺开……

  无声告白,无声的反抗,也是无声的提醒。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也就必然有自己的痛苦,迷茫,这些都应该自己通过努力自己解决。对于孩子,他们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既不是上一代生命的延续,也不是所谓的附属品。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以爱之名强加期待,这不是爱,是害!

  这个故事里没有一个我喜欢的角色,但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书之一。每个人都是普罗米修斯,无论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我们每个人都是。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6

  从昨天到现在,我花了所有空余时间,看了你所有的博客。才觉得你的凉薄是漫长的岁月堆积出来的,并不只针对某个时刻某个人。看着那些冰冷的文字才明白,一个人可以凉薄无望至此。可是又是那些凉薄将你支撑着走到现在。看着那些消极厌世的思想,快要被你带进暗流。站在悬崖的时候,你享受那一刻的宁静与释然,之后决绝地转身,你始终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并不担心你会飞身而下。你那厚重的壳保护你不受伤害,只是也隔绝了所有温度。一直在想是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伤害,让一个人早早独立变得沉稳与淡漠。该怎么形容呢?仿佛一杯冰水放在了一桶热水里,当拿出来喝的时候才发现,这杯水只有外缘这一层是暖的.,喝到胃里依然凉。那种凉,比直接喝一杯冰水要更寒心。不能长时间地看你的博文,看多了心会结冰。可是好奇心又驱使我看了一篇又一篇,看了一遍又一遍。一开始觉得神秘莫测颖悟绝伦,后来才知道把自己的内心包裹起来,努力想变得优秀得到认可的人,他活得有多累,多冰冷。不过是想要一点点温暖,结果依然活在冰冷的世界。

  我在看《无声告白》读到写内斯的部分,心里全是你。在看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年轻的时候》时,却又觉得潘汝良跟你也有相似的地方。我拼命地想要你感受这个世界的温度,可是却发现你身上的刺,正在一点点地戳伤我。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7

  最后一章是哭着看完的。

  抛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和“按图索骥的人生不会那么顺利”,我想谈谈这个家庭。

  我同情玛丽琳,但也只有同情。我觉得她并不是为了与众不同而去追求詹姆斯的,而是一见钟情吧,而且在后来她也是为了家庭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同时在自己丈夫出轨后表现出来的沉稳从容与智慧令我刮目,她痴情——“哪怕只是为了生下莉迪亚,我也会嫁给你一百次,甚至一千次,你不必为此自责”,她选择了原谅。我觉得她是那个最累的人了。

  相反,詹姆斯——一个虚荣,没有安全感的黄种人,他所想要的呢?犹犹豫豫,瞻前顾后,拼命想融入集体的种种行为令我鄙视(但从他小时候留下的阴影来看我又十分同情他)。而且一有困难就寻找别的女人当作发泄的出口也着实是一种懦夫的行为。

  莉迪亚是这个家庭的牺牲品,她自杀的源头是母亲出走,她害怕随时都可能缺失的母爱,所以母亲说什么她都会顺从(如果不是这种恐惧感,莉迪亚完全可以大声反抗“我讨厌物理生物化学我讨厌当医生”,妈妈也不会误以为她对这方面一直是感兴趣的`)。

  内斯就比较幸运了,谁说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呢,在不被父母关注的情况下生活着,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并一直坚持着,如果说唯一的一丝丝缺憾,可能就是缺少父母的一点点关心和对妹妹深深的无能为力吧。

  汉娜是那么招人怜爱,这个家庭却不肯给她留出一丁点的关心留意与疼爱,不过看结局,希望她能被温柔以待吧。

  希望每个家庭的幸福都不要那么脆弱,希望家人之间都能够坦诚相待,多交流,多倾诉。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8

  特别喜欢这本书中的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关于我是谁的哲学问题,回答好真难,于是我们一直在从别人口中知道自己是啥样的人,在社会中有什么样的价值和地位,其实00后10后他们更勇敢,知道自己的价值并不仅是单一的为社会做贡献,在多元文化中他们更有自信, 他们的小宇宙中有各种华丽闪耀的可能性,做各种自己想做的事情。

  无声的告白不再是语言,那些小心翼翼遵守父母的话的孩子包括我自己,其实内心心思细腻而敏感,他们为了不让父母师长同学失望,一直乖巧听话,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轨道走,而一旦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他们会非常恐惧,如果再失去了外界支持,结果会有些糟糕。书中的小女孩莉迪亚在窒息的家庭环境中,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要实现父母无法实现的梦想,尽管她不喜欢,她一一按照母亲的吩咐,努力的想当一名医生,一直以来,她都只是为了让父母开心,守护一家人脆弱的幸福,一个不敢说出拒绝的女孩。小女孩一直生活在水里,当一直托着她不让淹没的哥哥内斯去上大学了,她最后的支持也失去的时候,她选择了沉溺,用无声的方式向父母倾述自己的内心,真相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谁都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但有时也会过于沉重。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想把世间最好的一切给你,无形之中我们就有了沉重的负罪感,一种道德的枷锁,而朋友同学之间的情谊是不一样的,他们有时会比我们的亲人更理解我们,那些一起度过的荒唐岁月似乎都有了镀金的色彩。

  今天收到好友的坦白说,说我心思敏感细腻,其实我有时候神经也很大条,很多事情都是后知后觉。毕业即将分离前,那些温暖的拥抱,那些善意的嘱托,都值得用一辈子来回忆。毕业了,看着同学朋友们的刷屏照和视频,越看越揪心。用朋友的话说,有一条路只能往前走,那就是青春。青春纵然有些遗憾,但我们都有很认真的告别。感谢青春的那儿可爱的人儿,和你们的点点滴滴都让我原本单调的生活有了缤纷的色彩,有了前行的动力,让我知道原来青春还可以这么活。原本的生活枯燥无味,而你们就像一束光,像黑夜中明亮的星光。

  无论我们的青春岁月是荒唐,还是充满奋斗的色彩,那些都将成为回忆,前行的路上会带着彼此给的鼓励和勇气,这些是无坚不摧的盔甲,挡得住风吹雨打,也是最有力的武器,不再担心前路的未知和迷茫,到时定会如期赴约。

  最后只想真诚的说一句:有像你们这样的同学真好啊!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9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每当枯燥烦闷时,阅读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阅读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阅读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阅读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无声告白》也许听到名字以为是言情小说而对它没兴趣,其实并不是,这本书是小女孩莉迪亚的死因线索,一家人在探索小女孩的死因的过程中而展现出了很多值得人深思的问题。莉迪亚从小就活在母亲的期待中,母亲极高的'要求让她从小就失去很多童年乐趣,而上学后就连交朋友或和小伙伴出去玩的时间,母亲都严格规定。逐渐地莉迪亚身边的朋友都一个个远离她,她是个特别孤独的女孩。而父亲却为她贴上不合群的标签,最后这个小女孩在孤独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后来我明白了父母过度的爱,就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我们总是在失去了一些过后,终于懂得,应该让一个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人,珍惜值得珍惜的人,及时说出该说的话,不然,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后悔。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总是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常常因为交流不当的问题产生隔阂甚至是冲突,也造成了令人遗憾的事,所以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式交流,我们要学会相互理解,学会沟通并坦诚的交流才是避免悲剧的发生。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是整本书中让我最有感触的一句,有的时候我也想问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回忆过往我曾经喜欢舞蹈,梦想着有一天能站在舞台上跳给更多的人看,可爸妈却认为这对我的学业起不到丝毫作用,觉得补习班才是我当下最需要去的方向,父母总是把他们认为好的给我们,可他们却忘了我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忘了问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每每阅读时都觉得好像看到了自己。

  最后我合上了书,感慨万千。愿我的家庭生活不是一幕无声告白,我只愿能与他们好好交流,好好沟通,互相尊重,然后我们彼此用最轻松的爱给予对方,给予我们的家撑起一片专属我们自己无话不说的天空,让无声变有声。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0

  七月份看完第一遍,九月份因为要送给别人做礼物于是重新看了一遍,整理了笔迹。

  它讲的是一个混血家庭的故事,说起来比较复杂:詹姆斯李是个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从小就害怕别人觉着自己和周围人不一样,极度自卑;玛丽琳是她的妻子,纯正美国人,梦想是当医生,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医生大多是男人,极少数才是女人。但她一直在努力追寻梦想,可以说是在做自己,所以追求的是与别人不一样。然后他俩结婚了。其实我一直在怀疑两个人之间的羁绊到底是不是爱,李娶了一个美国人,这证明他跟周围人没什么区别,因为纯正美国人娶得也是美国女人,这是我认为他被玛丽琳吸引的原因;同理玛丽琳之所以选择李,我觉得她可能在李的身上找到了与众不同的感觉。这样想就觉得很可怕:玛丽琳最怕平庸普通,可李看上的也许就是她的普通;李最怕与众不同,可玛丽琳看上的也许就是他的与众不同。多讽刺!

  玛丽琳的妈妈一生都在做普通家庭妇女,一辈子围绕着厨房。她不同意这段感情但玛丽琳一定要嫁,于是玛丽琳结婚之后,他们再没联系直到玛丽琳的母亲去世。这个家庭一共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内斯、二女儿莉迪亚和小女儿汉娜。前两个孩子出世之后都很顺利,算是家庭和睦。在生第三个孩子之前玛丽琳的母亲去世了,她去母亲家里整理遗物,发现母亲这一生什么都没留下来,算是受到了刺激,她决定继续以前的梦想,她要完成未完成的学业。她把母亲的家当全部收拾掉了,只留下一本烹饪书,本意是来提醒自己不要向母亲那样过一辈子。

  回到家之后,她收拾了行李不辞而别去追求她的梦想。儿子在这期间迷上了天文学,当他忘记了母亲的`离开而兴高采烈的告诉父亲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后,李给了他一耳光!忘了说这几个孩子除了二女儿的眼睛是蓝色的以外,其他的都是黑眼睛,所以自然而然的二女儿是这个家的中心。受了一耳光的儿子自此决定以后一定要离开这个家。二女儿在这期间发现了妈妈带回来的烹饪书,她误读了玛丽琳的意思,决定只要妈妈回家她什么都听妈妈的。

  在外求学的玛丽琳因为发现自己怀上了第三个孩子被迫回家了。她心死了,她知道回家就再也不能继续她的医生梦了。然而机缘巧合之下,她发现其实自己可以培养二女儿,更巧的是二女儿早就在心里许下了“她什么都听妈妈的”诺言。于是,这个家庭的悲剧自结婚起始到现在已不可挽回。

  长期为了迎合母亲而学着自己根本不理解的课程的女儿,同时还要在爸爸面前营造出一种我有很多朋友的假象,父亲长期的自卑和希望融入周围环境的心态使得他无比在意女儿的人际关系,不堪重负的女儿最终选择了自杀。而给了二女儿致命一击的是她的哥哥。哥哥曾经在母亲回来之后的一天里,将这个妹妹推进了湖里,那一瞬间哥哥明白了自己对于妹妹的恨和嫉妒,而妹妹非但没有责怪哥哥,反而因此明白了在这个家中,眼前这个男孩和自己一样痛苦,只不过她负担的所谓的爱太重,而他则正好相反。后来哥哥考上了哈佛就要离开这个家,莉迪亚失去了一个了解她懂她的人,她无法在这个家里独自负重前行,选择了自杀。

  小女儿汉娜的出场不多,但是她在这个家庭里面算是一个相对正常的人物。但是她很小就明白她不是这个家的中心,她也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姐姐离世导致母亲崩溃的时候,她也不敢去抱抱妈妈,尽管她非常想这么做,但她不会。

  大概的故事情节就是这样。巧妙的是书上是从女孩的死亡开始揭开这一层层真相的。

  读完之后我就是觉得很恐怖。一个病态的家庭!其实它也涉及到真实的做自己还是遵循他人和世界的要求活着。在很多其他的书籍的宣扬理念中,甚至是现今社会的所谓鸡汤都在宣扬活出自我!而《无声告白》看完之后你会发现,无论做自己还是合乎所谓规范都没有好下场:妈妈玛丽琳坚持做自己,结果非但没有成功还害了自己的孩子;女儿莉迪亚一心活成妈妈希望的样子,最后竟然自杀了。

  所以如何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如何平衡活出自我和融入环境成了一个引申出来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相同的动作,甚至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也别无二致。和所有人一样,没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么?我以前是这么以为的。可是有时候想想跟这个世界相处就得去习惯这个世界的运行方式,所以趋同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趋同不代表被同化!趋同仅仅是为了跟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平稳地活下去。但是心底里永远都要清楚我要的是什么?我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我最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自己?不一定就能改变什么或者能达成目标,但是最起码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奔头。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1

  你现在过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在你压力最大的时候你想过放弃吗?

  你的父母曾逼迫你做过什么不想做的事情吗?

  读完这本《无声告白》,心里久久无法平静,我在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莉迪亚有没有挣扎放弃过?应该是没有的,这样压抑的生活,她早就恐惧厌烦,不会再想重来了吧。

  莉迪亚失踪了,那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星期二,两天后,警察把湖水抽干,找到了莉迪亚的尸体。在所有人看来,莉迪亚成绩优异,家庭幸福,没有理由自杀,但是这只是所有人看到的表象而已。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李是中国人,在当时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特别严重,父亲从小受到孤立和欺凌,所以一直都尽全力能融入白人的世界。而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是美国本土人,从小由母亲一人抚养长大,母亲对她的教导就是,一个女人最重要的修炼就是相夫教子,做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但是玛丽琳却想过不一样的人生,她在学校年年考第一名,和男同学一起做实验,甚至嫁给詹姆斯李都是因为他是特殊的美籍华裔。

  然而玛丽琳和詹姆斯李结婚后并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后的人生可能就一直这样以家人为中心,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事情,玛丽琳接受不了这样的人生,于是舍下丈夫和孩子,离家出走继续去完成自己的学业。这也直接导致了莉迪亚悲惨人生的开始。

  为了让母亲一直待在自己身边,莉迪亚小心翼翼地做着母亲希望自己做的事,学习一定要考第一名,把成为医生作为自己的目标,即使这些都不是莉迪亚的梦想,但为了母亲,莉迪亚只能每天都艰难的配合着。而莉迪亚的父亲则希望莉迪亚有很多的朋友,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融入同学们的生活,因为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和自己一样被排挤和孤立。父母一直都按自己期望的去要求莉迪亚,却没有一个人问过,莉迪亚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或许莉迪亚的哥哥内斯了解一些吧,在这个病态的家里,内斯是莉迪亚唯一的依靠和救赎。但是内斯也是嫉妒莉迪亚的,明明自己的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明明自己也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只是因为莉迪亚更像母亲一点,父母就更疼爱莉迪亚。内斯也曾经想过,如果莉迪亚消失了,父母应该也会疼爱自己吧,但是内斯明白莉迪亚的处境,理解她的小心翼翼和痛苦挣扎,所以内斯一直尽力的保护着莉迪亚。但是内斯要去哈佛读书了,意味着莉迪亚唯一的精神支柱也要离开她了。

  而莉迪亚的妹妹汉娜,在她不被任何人重视的角落里,观察到了所有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她看到了姐姐莉迪亚内心的孤独,看到了哥哥内斯的痛苦,看到了邻居杰克对哥哥微妙的感情,但她什么也没说,因为没有人在意她。

  莉迪亚死了,让这个原本就支离破碎的.家廷变得分崩离析。父母从来没有意识到,原来莉迪亚一直都不喜欢他们要求的生活,莉迪亚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为了让这个家完整的存在着,但是莉迪亚在做这一切时,都伴随着她内心的痛苦、挣扎和无助。

  好在故事最后,一家人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莉迪亚的父母试着为这个家庭和解,内斯和汉娜也得到了父母的关怀和宠爱。莉迪亚的离开,让这个病态的家庭,变得正常而温暖,我想这也是莉迪亚最想看到的吧。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也希望看到此文的你,有勇气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人生,不留遗憾!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2

  暑假刚刚放假不久,无意中在小红书上看到了大学生必看书的推荐文章。里面一本名叫无声告白的书深深地吸引了我。它的主题是关于自我的,这引起了我深刻的反思。这本书的作者是在美华裔、香港移民第二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本书是其耗时六年写就的长篇处女作。

  书以“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开头,以终为始,刚开始我以为会是一本悬疑的推理小说,可是书中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混合家庭中的悲伤故事。死者莉迪亚是家中老二,父母的掌上明珠;她有个哥哥叫内斯,即将到哈佛上学,有个妹妹叫汉娜,是个不受宠的可怜小姑娘。然而,莉迪亚死了。一个青春期的美丽女孩,成绩不错,父母寄予厚望,是什么让她在深夜选择了走向湖面,并最终死在那里?

  书的封面有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想这句话已是代表了本书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的人生态度。这句话引起的共鸣应当也是本书畅销的最主要原因吧。蒋方舟说过一句话,“孩子在年幼时候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一种向大人们献媚。”无比正确。一句夸奖,一次和谐的晚餐,那都是孩子努力学习的目标。至于想当科学家,画家,也不过是从小听大人说多了,就记住了,鬼知道科学家是什么东西。

  人天生都是要被认同的。被家人父母社会,或者自己。即使一时短暂的叛逆也不过是想要某一瞬间能吸引到别人的关注,说白了还是因为一种广义上的虚荣心。这种被认同的心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清晰,越来与具体。比如,我想成为一个小范围的网红;我要创业,赚钱;我要成名;我要做一个酷的人,让别人都羡慕我,这是认同,是虚荣心的一种结果。

  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承担了过多自己本不该承受的压力,因为天生的与众不同而不得不面对来自不同种族的眼睛,所以最大的希望是能够与众相同进而少一些卑微;因为兴趣爱好的大部分性别属性自信并骄傲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所以渴望挣脱平凡乃至平庸的生活;双方父母对自己以及对方的不明确导致了孩子们感知不到爱的力量,而爱却是可以给人最大的自信,却也给了人最大的压力,哥哥内斯和小妹妹汉娜对比莉迪亚感觉少得到了太多的.爱,莉迪亚又因为承载着父母的自身缺乏和盼望得到了太多她承受不来的“爱”。

  摆脱他人的期待不那么简单,我想她还是没有足够勇气,所以她沉入湖底。而不是从容的将小船靠岸,大方的回到家,不需要害怕吵醒任何一个人,如果有人醒着,那么正好。她就告诉她们一切。

  告诉妈妈,我不想当医生,我只是爱你。

  告诉爸爸,我会拥有真正懂我的朋友。或许不需要那么多。

  告诉内斯,我会想你的。

  告诉汉娜,我会是你永远的朋友,我爱你。

  我们没有必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别人眼中的妥善和完美,都比不上让自己欢喜,真实的日子只与自己有关。也许吧,人越成长会越来越多的思考活着的问题。一方面这是因为成长,一方面则是因为大部分人活得并不尽如己意。有时,别人眼里的你棒极了,但或许你就是觉得糟透了,甚至没有什么比这更糟!自我的价值从来不是看他人的期待来实现的

  从小到大,无论是父母、亲戚、朋友,为了获取更多的关爱,我们表现着,为了让那些好听的话,温柔的笑容再持久点,我们拼命去碰他们的心思,去做他们会开心的事,去想都不想的走他们认为是对的那条路。

  我们在意别人的眼光,在意他人的评价,在这过程中,有时对于别人的要求和请求,尽管自己不喜欢,不愿意,但还是会答应。甚至有时候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就算拒绝了,又怕别人会不高兴。所以,就只能委屈自己而答应。年少时,我们不觉得!因为你好我好大家好,周遭一团和谐,姥姥疼舅舅爱,来个人老妈就会把你往人前拽,那种骄傲、自豪和环绕感会让你感到满足。

  但人终究是一个人。会有自己的想法,会有自己的梦想,会有自己的分辨和选择,包括对各种事物的价值观。选择专业、选择工作、选择恋人、选择今后的生活方式……我们慢慢发现那么多的选择时刻,不是只要别人高兴,自己就什么都ok的!我们不是木偶,如果所做的事情根本不能让自己再感到满足、快乐、有希望,有未来,那何谈有意义的活着呢?

  其实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你是自己唯一的司机,千万不要让别人驾驶你的生命之车,你要稳稳地坐在司机的位置上,决定自己何时要启动、要倒车、要转弯、要加速、要倒车……所以千万不要活在他人的期待里,哪怕是自己的父母亲友。自己的路自己走,哪怕是错的,也绝不会后悔。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3

  选择终身伴侣时,你是否一时冲动?当父母提出反对意见时,你依然固执己见?

  因家庭琐事繁扰,你是否曾想逃避现实,重拾人生理想?

  当发觉自己人生黯淡时,你是否转寄理想到孩子身上,并施予压力希望借他们来实现?

  当家中几个孩子禀赋不同,你是否会有所偏爱,并明显表露出来?

  如果让《无声告白》的母亲玛丽琳·李来回答这些问题,她的答案必定全部为“是”。正是上述这些因素,催生了本书一个压抑沉重的悲情故事。

  本书第一章第一句“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刚一开始,作者就让女主角死了,你说能不让人闹心吗?莉迪亚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

  为何这孩子会死去呢?在主角猝逝之后,作者通过抽丝剥茧的推理、回忆,探寻死因。全书条分屡析地展开,终于案情明晰。结局大出父母意外,孩子居然是受不了父母的重压而寻求逃避。女孩选择在别人酣睡的深夜坐一艘船划向湖中,踏入湖水,最终溺水而亡。其实,根据书中描述看,应不是自杀,而是一场女孩主观臆想而出的意外。

  这本小说看得很压抑,甚至有些切肤齿寒。好在结局微露希望之光。莉迪亚死了,夫妻两人在悲痛、逃避、指责、出轨与捉奸之后,两人终是幡然悔过,开始关注他人,怜惜家中长期遭受忽视的另外两个孩子。莉迪亚之死似乎成了这个悲伤压抑家庭的一剂解救良药,虽然那般苦涩。

  深究小说中父母心理内在动因,似乎可以管窥蠡测。

  首先,因为缺少而梦想。

  父亲是华裔,家庭赤贫,他靠着优异的成绩冲到了哈佛。他娶她,更多是因为,他太想融入白种人的社会,在那个种族歧视严重的70年代。母亲,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白人女孩,她的妈妈一心想让她成为医生,并且嫁一个哈佛毕业生。确实是嫁了一个哈佛毕业生,只是对方是华裔。

  因为缺少而梦想,这很正常的人生驱动力。但不幸的是,似乎越是想依靠婚姻去拯救什么的时候,往往越是得不到。

  其二,因为我是为了你好

  白人母亲因为怀孕未完成学业,未能如愿成为孜孜以求的医生。哈佛毕业的华裔父亲事业发展也未必尽如人意。母亲在有两个孩子后曾想再度追求自己的梦现离家出走,但最终又因发现怀孕而回归家庭,之后将自己女医生之梦,寄望于长女身上,一心希望莉迪亚成为医生,来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家庭闭塞,没有社交,没有朋友,过度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又与孩子缺乏有效的沟通。

  而当莉迪亚的哥哥终于熬到了可以去大学,他如出笼的鸟一般,迫不及待的出走。而这成了压死莉迪亚的最后一根稻草。

  虽然我是为了你好,但不幸的是,你对我的好,都是你以为的好,不是我需要的好。爱就变成深重的心理暴力,让人窒息压抑。因为爱,所以恨。

  每个人都有成为父母的权利,然而成为一名成功的父母,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做父母,是责任,是学问,是艺术。若盲然而无知地进入这个神圣领地,又将一个无辜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则有可能是一场人生的劫难。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又想起身边的一些案例:

  有这样一个男孩,父母寄予厚望,严格要求,曾经成绩优秀,又考上名校,但上大学后遇到发展瓶颈,又遭受学业、恋爱各种打击,得了精神分裂症,只得退学被父母养在家中。

  有这样一个男孩,因为父母离异,他每次谈女友都还顺顺当当当,但当谈婚论嫁时,就分手,因为他潜意识中总觉得自己也会像父母一样离婚的,所以迟迟不愿踏入婚姻殿堂。

  有这样一个女孩,因为父母离异被抛弃,幸得好心人收养。女孩天资聪颍,学习优异,考上大学,工作顺利。但抑郁症却一直伴随,几度想自杀。

  有这样一个女孩,父母出生贫寒,于是商海搏击,捞金无数。女孩中学即被送出国留学,后因为婚恋、工作屡屡受挫,在异国自杀未遂。劝其回国,她说不想回去,父母除了给钱,什么都没有。后症实这女孩得了狂燥型抑郁症,经常将家中的东西悉数砸烂,父母来看望却被打得头破血流。

  有这样一个女孩,姐姐太过优秀,在学校、在父母眼里都被树为标杆,妹妹就一直生活在姐姐的阴影中,陷入压抑的心理状态长期不能自拔。

  想想,人有时候是不是非常愚昧无知?甚至非常自私自我?他们的眼里只有自己曾经得不到的东西但又十分渴望的`东西,却未曾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别人又真正需要什么?若是成人,已有足够的辨识与心理承受能力,但换作自己年幼的孩子到底因之承受着怎样的压力与苦痛?

  尽管这本《无声告白》是一本阅读体验并不算愉快的书,但为人父母确实都应该来读读此书,对照检查反思一下,是否自己也有着同样的心态,甚至做着同样的行为,而书中的悲剧在现实中是极有可能会发生的。

  末了,又想起自己的中学时代,困苦于父母常常吵架,夜自习归来都不想回家,而是留恋于家中附近的荷塘,沉醉于月影婆娑,荷叶翩跹,大自然的美好让我忘却世间的繁扰,想像着自己必定会有远大美好的前程可以脱离这个家庭。如今再回首,想着父母当年一定不知道年少的孩子是如何内心忧伤与挣扎,以及是如何努力地寻求自我救赎与突破。庆幸,那些年我依然顽强而努力地生活着,而且至今还活得好好的!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4

  《无声告白》这本书通过讲述一个家庭的故事,来说明一句话: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是一个混血家庭,父亲詹姆斯·李,中国人,小时候随父母偷渡到美国,顶替他人的名字读书求学,成为优秀的哈佛毕业生,在大学教授美国历史。他一生的梦想就是融入美国社会,成为真正的美国人。母亲玛丽林,美国白人,她一生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渴望与众不同、出类拔萃。在这个家庭里成长着三个孩子,或者可以说一个孩子:大儿子内斯和两个女儿莉迪亚、汉娜。三个孩子中莉迪亚最特殊,一张中国人的脸庞,一双蓝色的眼睛,加之聪明过人,吸引着父母的注意力。玛丽林在成为母亲、回归家庭之后就失去了追求梦想的天地,詹姆斯即便成功拿到了终身教职,却依然没有朋友,内心孤独。莉迪亚的独特,使得夫妻俩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大女儿身上。詹姆斯希望女儿求同,多交朋友,成为受欢迎的人;玛丽林希望女儿日后可以成为一名医生。父母将自己的梦想移植到女儿身上,关心她,爱护她,重视她也要求她。他们将自己的期许渗透进女儿生命中的点点滴滴。父母的爱,就像是一片片飘落的白雪,看似轻盈,日积月累终于压垮了孩子。所以这本书开篇就是莉迪亚死了,接下来在对莉迪亚死因的探寻中展开了这个混血家庭的故事。

  莉迪亚的死因是什么?是自杀。她无法承受父母沉重的`爱,无法完成父母未完成的梦,无法拥有真正的自己。这些痛苦令她难以再生存下去,她只好选择死亡。生前莉迪亚最大的愿望就是父母可以说一句,做你想做的事情。没有,一次也没有。父母以为自己很了解女儿,他们从不问莉迪亚的想法,自以为是地规划着、主宰着她的人生。莉迪亚看懂了父母的心思,她隐藏真实的需要,迎合父母的期许。如同父亲一样,她没有朋友、孤独无依,但却假装与朋友通电话、看电影;如同母亲一样,她学习优秀、与众不同,打算今后学医。这样的莉迪亚是父母想要看到的,却不是莉迪亚本人所期望的。但是她爱自己的父母,为了父母她选择隐忍下去。

  在这个家里,内斯和汉娜是被父母忽视的存在。尽管内斯很优秀,拿到哈佛的录取通知,却依然引起不了父母的注意;尽管汉娜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似乎应该备受宠爱,然而她也是被忽视的角色。因为他们长着一张中国人的脸庞,因为他们两个身上寄托不了父母的梦想。在这个家庭里,内斯和汉娜像是旁观者一般,清醒的羡慕着莉迪亚,同情着莉迪亚。只有他们懂得莉迪亚内心的痛苦与畏惧。在莉迪亚的内心,内斯是最懂她的人,也是支撑着她活下去的重要力量。

  当发现父亲出轨,当内斯要离开家里远走哈佛,莉迪亚心里的两根支柱轰然倒塌。她所坚持的,她所守护的都不存在了,心里的孤独与恐惧迸发出来,无法抑制。自始至终,莉迪亚都是没有自我的,支撑她的始终都是对父母的爱、对家庭和睦的期待和对哥哥的依赖。在这三者不复存在之后,莉迪亚迷失了。为了找到自我,她选择结束生命,重新开始。

  但愿在“天蓝色的彼岸”,莉迪亚可以找到自我,做自己。但愿每个人,不要绑架他人的人生,不要让他人为自己的梦想买单。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5

  “人们终其一生,都在摆脱别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是此书的开篇语,这句很有哲理,说的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心里状态,是你的,也是我的.,是我们大家的。书中一个最大的写作背景就是“种族歧视”,由于想摆脱这种歧视,把整个家庭融入到人群中去,莉迪亚父母把全部的期望寄托在莉迪亚这个混血且漂亮的特殊的孩子身上,因而她是特殊对待的,她的哥哥与妹妹是被父母全然忽视的,这个家庭环境就是畸形的,而父母对莉迪亚的厚望与宠爱最后却成了一道催命符。

  其实,莉迪亚是痛苦的,不快乐的,她孤独,不合群,没有朋友,学习成绩一次不如一次,外界的影响与父母的厚望让她不堪重负,最后选择了自杀。

  莉迪亚的死亡救赎了家里所有人,家里所有的人开始自省,开始坦然活着,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对亲情,对周边环境开始有了最新的诠释,也就是无声的告白。此书文笔细腻,把人物内心的挣扎描述得很清晰透彻,此书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别给孩子太大压力,别让孩子因对父母的爱失去了自由与自我。当真是很不错的一本书!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03-28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02-14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15篇)11-20

《无声告白》读书心得03-15

无声告白读书心得03-31

读无声告白有感04-30

《无声告白》读后感06-07

无声告白的读后感02-25

《无声告白》读后感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