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考的各种升学途径
导语:你知道吗?高考除了我们所熟悉的普通文理科高考、自主招生、艺术高考等常见的升学途径外,还有专项计划、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民族班等20余种途径。很多家长不了解信息,一听“这个计划”、“那个计划”容易犯晕,因此错过了上大学的好机会。
高考的各种升学途径
第一大类:普通类招生
1、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高考,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命制试题。是我国高校最重要的入学考试。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是其他各项升学途径的基础(除保送生)。
考试时间科目:科目3+X,即语文、数学、外语(不仅限英语)+ 综合。文科综合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省市高考时间为3天(即7、8、9号)。
浙江上海两地从2017年高考开始,实行新的高考方案,科目“3+3”。其余省市请参照各省高考改革政策和时间表。
录取:网上录取,高校对考生的录取是根据考生的分数及所填报的志愿来进行的。如今所采用的志愿填报方式,将全国的大学分为若干批次,主要有“提前批” (军事类院校、国防生、提前批小语种、专项计划、定向生)、“第一批”(一本,包括全国重点大学、普通一本大学,含1A、1B两个批次)、“第二批”(二 本,包括公办、民办二本,含2A、2B两个批次)、“第三批”(三本,主要包括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院校,部分省市区已调整为2C批次)、“第四 批”(高职高专学校,即专科)。
2、综合评价录取
综合评价录取是未来高考招生录取的模式,目前在部分高校试行。指在录取新生时,高校综合考量考生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结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自身培养特色要求等维度内容,对考生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浙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其实质是将成长性评价和一次性评价相结合,融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三方面评价要素为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
实行高校综合评价录取,是为了避免单纯凭高考成绩录取的弊端,是对“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模式的积极探索。
综合评价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高考成绩+面试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另外还要参考考生高中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考生先参加高考,再通过学校自己划定的高考面试线后参加各大高校的特色面试。最终得出成绩排名,高校再综合各省市招生计划和志愿投档情况录取。(通常高考成绩占60%,面试占30%,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
3、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一种补充,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偏才怪才”。学生只要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就可以参加自主招生。另外还有一部分考生,或许他们的文化成绩不算突出,但是却在某些科技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具备潜在的创新潜质,比如科技发明、专利技术、计算机特长等,这类考生也大有机会。
2016年,全国共90所试点高校有自主招生资格,其中77所高校面向全国招生,13所高校只在本省自主招生。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数的 5%。据教育部公示,2015年通过“阳光高考”平台公示自主招生报名人数16.2万人,录取1.1万人。而2014年选拔录取了2.3万人。
考生可自行向试点高校提出申请。另外,考生所在中学(单位)或原毕业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均可实名提供推荐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报名自主招生的考生除了参加6月全国统一高考外,还要参加高校自主设计的考核,通过考核的考生可以获得所报高校降分录取的优惠,录取分数原则上不应低于考生所在省市有关高校同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大多为一本线)。
自主招生在本科一批录取前完成录取,并公示。
适合人群:
1、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优秀、品学兼优、综合实力强或取得优秀荣誉称号的的高三毕业生;
2、在一定领域具有学科特长,在各类比赛及竞赛中获得奖励的考生;
3、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发明方面有突出表现并获得奖励的考生。
报考流程:
(1)3月初,高校发布招生简章。
(2)3月,考生提交申请材料。
(3)4月,高校审核考生材料。
(4)4月底前,高校公示初审通过考生名单。
(5)6月7-8日,考生参加高考。
(6)6月10-22日,高校考核。
(7)高考出分前,高校确定并公示资格名单。
(8)高考出分后,考生填报志愿,高校录取。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按所在省市的志愿设置进行填报即可。
4、三大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
三大专项计划是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招生的: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三大专项计划有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趋势,2016年三大专项计划共录取学生9万余人,较2015年增长20%以上。
(1)国家专项计划
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又被称为“国家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国家专项计划由中央部门和地方本科一批招生为主的学校承担。其中本科计划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在本科一批招生的地方高校共同承担招生及培养任务,高职计划由国家示范 性(含骨干)高等职业学校承担招生及培养任务。
自2012年启动以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已由最初的1万名增长到2016年的6万名。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报考国家专项计划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同批次内生源不足时,高校应通过公开征集志愿方式录取。经征集志愿仍未完成的计划,应适当降分录取。有政审、面试、体检等特殊招生要求的高校或专业可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
(2)地方专项计划
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简称“地方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安排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
地方专项计划的具体实施区域、报考条件和录取办法由各省(区、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实施区域要对本省(区、市)民族自治县实现全覆盖。
报考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考试。具体报名要求、录取办法、填报志愿方式考生可详细阅读各省招生考试单位下发的地方专项计划相关规定。
(3)高校专项计划
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简称“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 域由有关省(区、市)根据上述要求确定。招生任务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安排招生计划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 2016年,全国共95所高校具有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资格。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符合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与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不同的是,高校专项计划:4月份,有关高校公布招生简章,考生完成报名申请。高校专项计划单报志愿、单独录取,在本科一批开始前完成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有关高校所在批次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
由于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的招生院校、报考条件、录取优惠等方面各有所不同,因此针对的.范围和对象都不同,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填报相应的专项计划。可以选择其中某一项或数项专项计划报考。
三大专项计划的区别:
国家专项计划城镇户籍也可报考
与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不同,虽然国家专项计划全称为“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但不管是城镇户口还是农村户口,只要考生符合高考报名条 件;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都可以报考国家专 项计划。而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只能是实施区域当地农村户籍考生报考。
报名及录取方式有所区别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不需要考生单独报名和递交其它材料,志愿填报开始后,按照省级招办的志愿设置及录取批次(一般是在本科提前批结束后,本一批开始前录取)要求 填报;而高校专项计划实际上属于高校自主招生的组成部分,考生需要在4月25日前在“阳光高考”平台里单独报名,并按照高校要求提交相应材料,经专家审核 通过后,于高考后规定时间参加笔试和面试(有的学校不需要笔试和面试),合格后享受该校一定的录取分数照顾。清华的自强计划和北大的博雅计划就属于这种。
高考成绩要求不同
三大专项计划中,国家专项计划既有本一,也有本二批次院校参与招生,也就是说,只达到本二批次分数的考生也可以报考国家专项计划中的部分院校;地方专项计划的投档线以往一般为本科第一批省控线,所以只有本一批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才能填报(经省招考委同意,个别院校征集志愿后也不能完成计划,降分录取的除外);而高校专项计划录取的学生必定是本一线以上的学生。
注意把握征集志愿机会
针对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一般按照全省年度专项计划总数和有关市州贫困县当年高考报名人数占全省贫困县高考报名人数的比例,确定各地区文理科配额并分配到相关地区,让不同贫困地区的考生都能享受到专项计划带来的实惠。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根据考生投档成绩,结合各地区配额,从高分到低分向学校投档,供学校审录。如学校线上生源不足,专项计划的征集志愿一般则会面向实施区域内所有地区成绩达到相应批次线、符合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未录取的考生,也不再受配额限制,符合条件的考生应注意把握机会。
【高考的各种升学途径】相关文章:
高考升学贺词12-09
高考升学宴贺词02-22
高考经典升学祝福语09-06
高考升学宴贺词15篇11-05
高考升学宴答谢词04-24
高考升学宴学生答谢词03-29
高考升学宴家长答谢词04-01
高考升学宴学生答谢词01-26
高考升学宴父母答谢词01-26
关于高考升学宴答谢词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