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怎样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3-11-23 11:46:13 赛赛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怎样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幼儿期是培养创新意识或创新精神重要的启蒙阶段,如果能够及时、科学地进行开发、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就会得到理想的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怎样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欢迎阅读。

幼儿园怎样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幼儿园怎样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一、幼儿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创新教育认识存在误区

  多年来,在创新教育中,会存在着这样的一些误区。在创新方面片面强调求异思维,在孩子从事学习或是参加任何一项活动,认为只要幼儿做到“与众不同和他不一样”。就是创新,便会赞扬奖励,而如果和他人雷同,教师会对此不加以理睬,反应平淡。

  有的幼儿园将创新教育走向了误区,有的将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等同于创新教育,一些幼儿园开始投巨资建设科学宫,搞娃娃发明创造展览等等,这些教育对儿童创造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们均不是幼儿园创新教育的根本与全部。

  2、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对知识记得越牢固越好,并把知识作为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来掌握,致使学生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其创造性、创新能力得不到重视和培养,长期下去就会受到压抑和扼杀。而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孩子处在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往往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少没有机会谈自己的看法,时间久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就连健康的人格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3、灌输式教学方法

  现在,在幼儿园教育中很多时候还是以填鸭式教育方法为主,导致很多孩子固定了一种思维模式,缺少创新能力和激情,过去那种幼儿模仿得多、启发少,老师讲得多、幼儿活动少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无形中扼杀了孩子们的好奇、提问、幻想的创造性学习方式。

  4、成人的过分呵护关注

  现在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人对孩子的成长呵护备至,生怕有什么闪失,而创新教育从实质来说就是要有创新精神然后再有实践能力,现在的孩子的所有事情家长几乎全全代劳,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很少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家长无意中隔断了幼儿创造与鲜活的生活实践过程之间的联系,错失了它们为幼儿创造提供的契机。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二、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幼儿创新教育是一个挖掘潜能的过程,教师如何挖掘,让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呢?我想谈以下几点看法。

  1、呵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探索热情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这是幼儿期的年龄特点之一,它表现为儿童对不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比如听到有声音的贺卡,总想找到声音从哪出来的,天真烂漫幼儿常常会提一些大人认为很奇怪的问题,还在这个年龄的他们脑子里会经常出现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幼儿的思维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受大人那些常规思维的影响,思考问题不受任何束缚,他们的偶发奇想常常孕育着创造的火花,所以我们要耐心对待孩子的问题,对幼儿的奇思妙想应多多肯定,鼓励,即使不切实际,我们也不要指责,对其加以引导,否则,就会扼杀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而不可能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

  呵护和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是培养他们的新意识的起点,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另外,我们也可以经常向孩子提出一些他们能够自由发挥的问题,让幼儿借助动作和思维通过不断的思考、尝试,将好奇心上升为求知欲,因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促使幼儿产生创造的兴趣。

  2、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创新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能使人跳过某些思维阶段,想象出最终的结果,这是其具有创造性的缘由。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或情境演示让幼儿自己动脑筋去想象,动手去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想象力才会充分发挥出来,如在教字母“O”时,可让他想想这个字母像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像汽球,有的说像张大的嘴巴……大家会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欢乐的气氛中,幼儿轻松地掌握了字母“O”。

  我们要在一日的生活中和各领域的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创新思维的机会。例如,可以在美术课上给幼儿提供一个几何图形,让幼儿自己凭借想象力去创新成一幅图画等。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总之,让幼儿主动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3、提供幼儿实践和动手机会,发展幼儿创新能力

  游戏是学前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方式,孩子可以在游戏中丰富知识,促进幼儿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语言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用各色的米或豆子制作的画,或是动手做玩具等,虽然成品可能简单,粗糙可是这些都是孩子通过想象,发明创造后的动手成果,在游戏中我们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幼儿遇到困难找我们时,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和建议等方法,引导和帮助幼儿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秘密,激发智慧的火花,进行发明创造。这些充满乐趣、充满挑战的游戏活动过程是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

  结语

  想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需要从小开始。人的创新能力是在长期的学习和训练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创新教育也应该从幼儿时期开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作为老师要培养幼儿善于发现知识并能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死教硬灌,培养幼儿敏锐的感觉力,高超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幼儿能够主动的学习和探索未知领域,从而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

  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的方法

  一、创设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环境和材料

  民主、和谐、自由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的才能,幼儿与老师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与活动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

  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对幼儿的态度,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教师富有创造性的言传身教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良好的影响。在幼儿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仍很脆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幼儿探索创新活动中,教师应多表明肯定、鼓励、接纳、欣赏的态度,甚至应该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让幼儿感到教师只是一个对自己活动很感兴趣并能提供有益建议的“大朋友”,即使自己做错了、活动失败了,也不会受到指责,没什么可担心的。这种高度的安全感和自由感能激发孩子巨大的创新能量。

  二、提供有兴趣、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有兴趣的材料是学习最好的刺激。

  在科学活动中幼儿为什么显得特别投入,主要原因是有可操作的材料,在提供材料时我做到以下几点:

  1、提供的材料要丰富充足,有几个孩子参加活动就有几份材料提供,甚至更多一点,材料的品种也应齐全一点,以便于幼儿选择和多样性探索。

  2、提供的材料应富有科学因素。如在“易倒和不易倒”活动中,提供的粗细不同的材料,高度应一样;轻重不同的一对材料,外观应一样。又如活动“斜面上的发现”中,为了探索光滑和粗糙的坡面上,物体运动的不同状态,所提供的坡面光滑与粗糙应很明显。这样一来有利于幼儿发现问题,引起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新欲望。

  三、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的探索与思考

  1、多提问题,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

  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多提问题,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幼儿关心着身边的一切,自然界千奇百怪的现象吸引着幼儿,一朵花、一滴水,都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我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

  随机向幼儿提出问题,鼓励幼儿积极思维。如“这个半圆像什么”,“这条弯线像什么”“你想把这个圆变成什么样”等等。下雨时让幼儿在教室门口一边观察雨,一边回答问题,“雨像什么”“下过雨后地上会怎么样”,从而使幼儿对雨产生了兴趣,继续探索,“雨从哪里来”“为什么会下雨”“下雨前小动物们又在干什么”“下雨时小动物都到哪儿去”等等。幼儿在一定量的信息储存的基础上,促使幼儿多方面进行思维,经过多次练习,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都有很大提高。

  又如在“软和硬”的科学探索活动中,我让幼儿从自身出发,去寻找自己身上软和硬的东西,幼儿发现自己身上头发、皮肤、舌头等都是软的,而骨头、牙齿、头是硬的。再引导幼儿从人联想到动物植物等。

  同时间幼儿是怎样知道物体的软和硬的,幼儿回答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心想、用手掂等。但我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思考,鼓励幼儿提出和别人不同的新办法,通过启发,有的幼儿说:“听声音可以知道物体是软的还是硬的,因为硬的东西掉在地上有响声,两件软的东西碰在一起不会有响声。”对于幼儿这种与众不同的说法,我都会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赞扬,久而久之,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2、鼓励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班的威威小朋友在洗手时,无意中发现肥皂泡泡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一道七彩光环,小朋友都被这神奇的现象所吸收,一下子全跑去玩肥皂泡了,我没有制止他们的行为,而是马上启发他们去观察,去发现泡泡里的光环有哪些颜色。

  于是幼儿你一言我一句兴高采烈地讨论起来,我及时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给他们解释这种自然现象:阳光是来自太阳的一种能量,阳光看起来无色或白色,实际上,只要透过水滴就能清楚地看到太阳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也就是彩虹的颜色。解释完后,我马上组织小朋友,开展有关实验。这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激发了幼儿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有关科学现象的兴趣。

  3、及时围绕问题,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幼儿阶段,情感的发展,社会性及自我意识的发展需要自我探索、主动参与、表达意见的机会,必须通过活动才能形成自我的世界观和思考的方式,让他们从问题出发,自己主动发现知识,不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四、注重个体差异,使人人获得成功体验

  幼儿的经验、兴趣、学习方式和发展水平表现出个体差异,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分层指导,使人人获得成功体验。如在认识种子活动中,一部分幼儿只要求他们说出种子的名称、形状等,并进行简单分类,一部分幼儿要求他们能够按照多种方法进行分类。这样,不仅使每个孩子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让孩子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让幼儿在互相学习中产生创造欲望

  在科学区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幼儿在玩某一样材料时,常常是一个或几个人玩,当一个人想出了新的玩法时,其他的幼儿则会受到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就会在此基础上想到更好的办法,能力弱的幼儿跟着学习这种方法,使他们也对此

  活动充满了兴趣。如在玩磁铁时,有个孩子发现在桌子下移动磁铁,桌上的磁铁也会跟着动,那其他材料会动吗?几个孩子看见了也都饶有兴趣,他们做了几艘小船,可是试了几次,小船就是不动,后来就有孩子把磁铁扔进了小船,船儿就航行了,更多的孩子看到了这一情景,想出了更多的玩法:折几只青蛙,玩“青蛙跳跳”,折几条小鱼玩“小鱼游游”,玩的不亦乐乎!久而久之,幼儿的创新意识越来越强烈,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让儿童教儿童,不仅被教者得益,教者在巩固自己所学技能的同时,也获得了发展才能的机会。”

  幼儿园怎样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1. 创新能力

  创新是指在他人或前人已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的成果做出创造性的应用。

  创造和创新是有区别的。创造表示一个从无到有的发生过程,创新则体现在对现有事物的更新改造过程。前者意味着“从未见过”的结果,后者给人一种“旧貌换新颜”和“推陈出新”的感觉。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2. 当前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解读

  幼儿的创造能力强,从小班到大班的幼儿总能有着一些令教师想不到的行为,想不到的话语。而这些行为看起来虽然幼稚不合规矩,但背后却隐藏着孩子们天真的想法与对客观世界好奇的态度。

  可以认为这其中既有幼儿本身智力飞跃发展的原因,也有现代信息社会有许多媒体如电视电影等,能够对孩子的智力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的原因。人们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现代信息手段的影响,根据有关幼儿教育的专家研究,幼儿在四五岁期间有一个明显的智力发展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正是中班左右的时期,以这个时期为中心向两边延伸,分别设计不同种类的幼儿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 幼儿教育存在的误区与问题

  曾有人这样概括我国教育的弊端,幼儿园教育是“绵羊教育”,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分数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这种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从一个侧面形象表达出我国教育中不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多年来幼儿教育一直沿袭传统教育的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教育模式单一化,教育内容重复化的现象十分明显。“重维持、轻创新”的传统思想始终束缚着幼教工作者,使他们长期以来缺乏创新意识,忽略创新能力。因此,改变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尽快走出幼儿园创新教育的误区,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从创新教育的角度来审视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3.1 追求相同的教育教学模式

  前些年,幼儿教育一直以分科教学为主要形式,后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相继出现了综合教育、单元教育和活动课程等形式,单纯以一种形式为主,无视幼儿园自身的优势,不能扬长避短,丢弃幼儿园已经积累的来之不易的教育资源,追求相同的教育教学模式,这种做法不可取。

  3.2 幼儿园教学内容的枯燥

  教师在课堂上消耗许多时间,让幼儿死记一些知识,仅满足于对知识的教条式的掌握,但未教给幼儿如何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种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三好”学生,即基本功好、书本知识好、考试成绩好,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3.3 教师的过度权威化

  当前幼儿教育在师幼关系上,片面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教师被看成是万能的知识技能的传播者,在这种权威定势的有形与无形压力下,幼儿被迫放弃个人“异端”的想法和探究行为。在教师权威的庇荫下,同伴的群体压力造成幼儿的从众定势,阻碍着幼儿的创造行为。不难看到,少数孩子放弃己见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的,所以我就怎样”。

  3.4 幼儿动手能力的忽视

  幼儿教育在培养创新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尚未提供足够丰富的物质材料。物质材料是开展科学小实验的物质基础,没有充足的物质材料,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的幼儿就不能充分地利用双手去玩,这会影响幼儿动手技能的发展。

  (2)提供给幼儿的物质材料多为制成品,不能激发幼儿创新灵感,成品的玩具材料最大的缺陷就在于重新去组合、拼装新物件的余地大小,可供幼儿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太有限,不能做到“―物多用,以物代物”,限制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进而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4. 幼儿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教育阶段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是有着良好的基础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要想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至少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4.1 树立创新教育观

  一般来说,创新教育观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破立:

  (1)教学观。幼儿园教学既要重视教学结果,更要重视教学过程,要把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体系;既要重视研究教法,更要重视研究学法,做到教学相长。

  (2)儿童观。幼儿园教育教学既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不可偏废。

  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即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既要重视向幼儿传授知识,也要重视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和能力,注意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4.2 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环境

  这一点很基础也很重要,看起来简单但想做到且做好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知道幼儿是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且缺少规则意识的,放手让幼儿活动往往意味着实际的物品或精心布置的环境被破坏,有可能意味着幼儿之间容易出现更多的矛盾而影响了幼儿园的常规管理,但从长远的角度讲,我们要思考我们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表面上的整齐有序,也不是为了眼前的管理方便,而是为了幼儿长远的发展,且不说什么大道理,就从人们常说的“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所隐含的儿童时期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也应该本着为儿童终身发展的目标,尽量地让幼儿大胆表达,大胆表现。

  4.3 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创造型幼儿教师

  所谓创造型幼儿教师,是指具有创造性教育思想,善于独立获取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到现实工作中,努力培养幼儿进行独立的创造性活动能力的人。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教师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创造性的思维特征和创造性的人格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型幼儿教师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勇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

  (2)责任感强,对事业执着、敬业,对幼儿有真挚的教育情感;

  (3)不满足现状,不墨守成规,自觉探索教育教学的方法和形式。

【幼儿园怎样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相关文章:

怎样培养幼儿创新能力03-30

怎样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03-29

幼儿园怎样培养幼儿创新能力03-29

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10-19

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方式03-30

幼儿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03-30

幼儿园怎么有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03-30

幼儿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03-30

幼儿园怎样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