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时间:2022-03-14 10:54:42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数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是从小学到大的一门学科,因此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数学对他们而言像是一个梦魇,经常陷入上课听不懂,下课不会做,考试全蒙的情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一、帮助学生制定确实可行的数学学习目标和完善的学习计划

  目标是学生学习努力的方向和要取得的学习成果,学习计划就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具体措施,有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没有规划的学习生活最终学到的知识将是很少的,当然规划好了也未必就会有好的成果,我觉得要出好的成果至少这个计划要具备两点:

  一、这个计划要确实可行,这个是最基本的前提;

  二、要真正付诸行动,这个是关键。在帮助学生制订目标和计划时,教师应本着“追求细致”的原则,切忌好高骛远,无法落实。为了更好地保障目标的实现光有计划是不够的,还要有计划测评措施,以清楚地掌握在实现目标的每个阶段中,我们离目标还有多远还有多久。一次次的计划测评可以说就是一个个的里程碑,成为实现目标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和必要手段。有些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尽管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但是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很好的实施,这就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养成课前预习与及时复习的习惯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因此,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打破传统教学“先教后学、先讲后练”的模式,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使学生学会思考。

  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课前预习,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上课是重点听老师讲解课前预习不明白的地方,课后复习,作业检验和总结,周和月的总复习。

  每个人在每天的学习过程都要如此进行下去。经过一周的努力,我询问了一些学生,他们普遍反映,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觉得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上课听讲也有了兴趣,课后,觉得自己课上听讲有了收获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复习和检验。这个现象,我通过课上的提问和平时的了解中都能感受到学生们确实有了很大的学习主动性,成绩差的学生也感到自己和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之间没有太大的差距了。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新学习的材料一定要注意复习,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复习,以减缓遗忘的进程。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的,要及时“巩固建筑物”,而不是“在建筑物崩溃之后才去修补”。另外,还应该做好笔记,因为笔记能够帮助复习和记忆。

  三、勤于思考多做练习的学习习惯

  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掌握概念的过程一般以认识具体实物为起点,先形成表象,然后抽象概括得到概念。针对学生这一思维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遇事问个为什么,更要把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动手演练,进行验证,在实践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规律和乐趣,这样持之以恒,“勤思勤动”的习惯就会在“乐”中逐步形成。

  练习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帮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发展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与广泛性。在数学练习中采用多样的题型,可使练习内容灵活新颖,富有趣味性;同时,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可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优等生吃得饱,让学困生吃得了,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四、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能请教老师或他人;但有的学生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这是不良习惯。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

  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注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品质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对于数学来讲,不能单纯让学生接受死知识,而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自己总结得出来。这样对学生今后掌握同一类型知识会起到一个向导的作用,它远比教师讲学生记的效果好得多。

  五、要让学生学会抓重点抓核心

  抓重点字、词在概念教学中尤为重要。学生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学习或看书就容易记住概念,抓住题目中的关键所在,同时也能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初中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运算法则和公式、基本作图等是知识体系的核心,只有把这些核心知识教活、教透,学生才能以此为框架,构建起立体式、有层次的认知结构,才能有效地减轻以后的学习负担,腾出更多的脑力来用于创造性思维。

  如在讲解圆一章中的垂径定理时,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尚未有证弧相等的方法,我们通过自制教具模型的折叠演示和电脑动画演示,先让学生理解定理含义。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结合图形写出条件、结论并讨论证明方法。证明后,一一交换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可得到定理的一系列推论。当学生觉得很零乱时,教师引导学生将定理与推论总结为一句话:“过圆心的直线、垂直于弦、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这五条中任知其中两条,另三条即成立(注意平分弦时弦不能为直径)。”这样不仅把垂径定理这一核心知识讲清楚了,而且把它变得条理化、简单化,用起来也不会吃力。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基本保证。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必须与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协调开展,持之以恒。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我认为要做到“明理”,就是明白规范,掌握方法,“严训”,进行严格的训练,并且持之以恒才能成功。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拓展内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1、认真阅读的习惯

  阅读数学课本,实质上是一次尝试性学习.它能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呈现想学、想听、想问的积极心理状态,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应注意指导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内容,前后联系,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分析比较,提出自己看不懂的地方。

  2、专心听讲的习惯

  学生能否专心听讲,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可多做听的训练,如听问、听答、听口算、听写题目等,要求他们重复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逐步培养学生专心听老师讲解、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3、仔细审题的习惯

  学生因审题不慎、粗心大意导致解题错误的比比皆是。因此,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对实际问题做到:认真读题,不添字、漏字、改字,从情景中了解条件、明确问题;对计算题,要仔细观察、比较题中的数据与运算之间的关系,做到五对照:运算符号一对照,运算顺序二对照,上式、下式三对照,竖式、横式四对照,验算结果五对照。

  4、积极思考的习惯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课堂上要领会教师的思路,对比自己在预习中对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比较、概括、推理、判断,来解决自己的疑难,促进自己“创造”。

  5、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生做作业的情况,不但能反映学生知识技能的水平和学习效果,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我们应要求学生作业一丝不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独立按时完成、及时订正,逐步养成自觉验算、自我反馈的好习惯。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应该如何培养

  一、专心听讲的习惯培养

  小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小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小学生。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保持时间短。针对这些特点,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常规的教育与训练外,应该比较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小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

  2、 让小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多地让小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授,这种听讲势必缺乏一种我要学的参与意识。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因,对于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是极为不利的。只有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状态下的听讲,才能真正做到专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每一个小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小学生听讲情绪。数学课教学的主体结构是讲与练的结合。讲授要通过练习消化理解。巩固运用,为了使小学生始终保持专心听讲的学习情绪,就必须讲究课堂练习的设计。单调、机械的练习形式也会使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从而涣散注意力。因此,培养小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在练习设计上要有利于小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练习形成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练习安排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以练促讲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讲授讨论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小学生动口讲一讲,动手摆一摆,动笔练一练,并穿插一些轻松活泼的数学游戏,这对于调整小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大有裨益的。小学生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时间自然增长。

  二、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培养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勤思好问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小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习惯的培养应孕育在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与数学学习思维方法,思想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本来就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和问的求知欲。这也是培养小学生勤思好问习惯的起点。

  2、榜样示范,激发思考。根据小学生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发现一些小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孩子的心灵。如:因为你肯思考,所以你的发言很精彩、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你的发言思维含量很高、你很善于倾听、你的作业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你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鼓励小学生主动质疑。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及时鼓励小学生主动质疑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对主动质疑问题的小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放开让小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要怕问题太多影响教学进度。对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学生更要大力表扬,调动他们质疑问题的积极性,引发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创造性,对胆小不敢发言的小学生要多鼓励。这也是在培养小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的开端。

  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数学教学细微未节之中,往往容易为我们所忽视。而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正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小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