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导语:教育家陈鹤琴曾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有好有坏,习惯好,终身受其福;习惯不好,终身受其累……”的确,我认为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候,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至关重要。
怎么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1、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1.1 课堂纪律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由于制度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
1.2 课间纪律
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是解决课问纪律乱的法宝。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跳绳、做游戏、拍球等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1 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要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地做好练习。为了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教师讲课要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方法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讲。
2.2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还必须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也不要紧,教师也要引导、鼓励,并和同学一起分析、讨论。
2.3 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要求孩子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独立地按老师要求完成当天的全部作业。这样做既能巩固当天所学的内容,又可防止养成拖拉作业的坏毛病。
3、培养学生间互相合作的习惯
完美靠自己,成功靠合作。在未来的社会里,不会合作就不会取得成功。但是,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明显,要改变他们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渗透合作意识。
4、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
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一是要求学生热爱劳动,能积极参加各项劳动并完成劳动任务;二是让学生在劳动中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三是让学生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并从劳动中获得成功、感悟生活、锤炼品格、提升情操。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是要求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包括勤洗头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的习惯;睡前不吃零食、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等。二是要求学生讲究公共卫生,包括教室、清洁区的卫生;不在墙壁上乱贴、乱画、乱写;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果皮纸屑、垃圾;不随地吐痰等。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身,它是学生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石,将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教育者,就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一、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
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习惯。
作为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他们出现的一些坏习惯坏行为的确让人头痛,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的面对学生的不良习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如果你用理解,用爱心,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时,问题就会变的简单化,通过思考冷静的去处理,处理起来也会顺畅一些,效果肯定比发怒更管用。这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脾气性格各有不同,习惯爱好也相差甚远。
如果不对学生逐个了解而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势必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只有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十分了解,才能够了解学生多方面的情况,如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深层次的思想境界、好恶观点等,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及时而准确的作出判断,并制定出解决方案。
二、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的祖辈十分注重学习环境对行为习惯的影响,“昔孟母,择邻处”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良班风的形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的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用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如果班级风气不正,习惯好的学生也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向坏的方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必须注重班集体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良好有效的方法。班主任在建设班风班貌时一定要用心思,花功夫,基础打好了,对后面的班级管理有很好的帮助。
三、教师言传身教并注重培树优秀学生榜样
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小学生具有崇拜老师、模仿性强的特点。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自觉坚持学习。如要求学生守纪律、有礼貌。
教师自己就要守纪律、懂礼貌,否则学生就不听你的。老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才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要注意树立优秀学生榜样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榜样的力量十分重要。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小学生的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凡是学生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教师要在班内进行表扬,促进其互相模仿,鼓励先进,督促落后。久而久之,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好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四、教师要持之以恒地指导学生进行习惯训练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须有一个过程。《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从一点一滴抓起,不断强化,持之以恒地渗透。
而反复训练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很多习惯还没有养成,会出现多次的反复甚至会出现比以前的不良行为更为严重的一些问题。而一些大道理他们一时半会儿很难理解,我们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坚持不懈的加以纠正和培养。“学校无小事,件件需认真。”
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习惯的养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绪体验的积累。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十分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的规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的作用,我们坚持不懈去做。当然,在训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体会到好习惯的益处,慢慢就理解了。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会在很长时间内规范他们的行为,甚至会是他们受益终身。
【怎么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相关文章:
怎么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02-15
怎么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呢03-23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方法04-16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细节06-01
儿童如何培养良好习惯06-02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09-19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06-01
如何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04-27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的最佳时间11-07
如何培养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