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如何提高
导语:数学计算在生产生活劳动中运用最为广泛,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如何提高 篇1
一、要讲清算理和法则: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
正确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才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
以上这些基础知识,都应讲解得很清楚,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如,“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部分知识就很重要。在讲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小数、百分数互化时,就要用到它。分数单位的概念,在讲解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时也离不开它。这两部分知识,学生如果掌握得很熟练,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计算就能顺利。
二、在背记口诀时用好拓展法
在小学数学中,最早掌握的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规律就是乘法口诀,并且将之作为必修课程百分之百熟记会背,所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和有过小学学习经历的人都清楚口诀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乘法口诀对计算规律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便于计算的功能,学生记住固定的乘法结果,对数学计算速度的提高和计算准确率的提高有事半功信的作用。
乘法口诀可以说是跟随每位学习者一生的知识,也是运用率特别高的运算原理,乘法口诀己经成为了小学数学的入门课和必修课,但却只是停留在1至9的乘法运算上,很少有人拓展乘法口诀的内容,对简单的两位数乘法口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11×11,12×12,13×13至19×19等简单的两位数结果进行强记,为数学的快速运算和简便运算打好基础。另外,还要研究一些新的强记运算结果,如1+2+3+4+... ... +100的运算结果等于5050,1+3+5+7+... ... +99的运算结果等于2525等,以此提高小学生对数学运算原理的应用能力
三、多种方式组合,锻炼学生思维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其中要做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提高和锻炼。这就需要多种方法结合运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口算的能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例如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常用的一些最大公约数、最小公约数,常用的进率单位互换等等。另一方面注重多种算法的组合,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例如分解法的运用:25×14可以换成25×10+25×4,或者是10×25+4×25。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可以做到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答案。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思考的动力,以及对算法的深刻理解。另外,还可以利用表象的演示,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的过程,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例如,对于退位减法的教学就可以对学生利用小棒或者投影进行演示,通过让学生对“退一作十”的直观观察,这种表象的认识再假声教师在一旁的深入引导,就会使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这种算法的计算法则,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此外,对于学生直观思维的锻炼和培养则需要运用计算中的估算法,这种方法是适当的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数学问题引入教学实例中,从而将学生的实际经历和数学知识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增强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起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认真看、二仔细想、三细心算、四耐心查。
(一)认真看:就是认真对数。
题目都抄错了,结果又怎么能正确呢?所以,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要做到三点:
①抄好题后与原题核对;
②竖式上数字与横式上的数字核对;
③横式上的得数与竖式上的得数核对。
(二)仔细想:就是认真审题。
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另外,计算必须先求准,再求快。
(三)细心算:
1、就是认真书写、计算。
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不能潦草,不涂改,格式一定要规范,保持作业整齐美观,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
2、养成估算和自觉验算的习惯。
教给他们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利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3、要善于有打草稿的习惯。
学生在计算时,不喜爱打草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师布置了作业,有的口算,有的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有的`干脆观望,等待别人的结果,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
(四)耐心查:就是认真检查。
1、计算完,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
2、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
3、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
4、在做好自查的基础上,对作业进行互查,然后上交学习小组长复查,对于出现的问题随时指出,帮组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纠正,对于普遍或典型问题,及时统计、汇总、上报,进行统一分析讲解。
不看清楚题目下笔。
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感觉上的、孤立的现象,不去仔细观察事物之间的特征和联系。所以在抄写数字、符号的时候,没有看清楚就下笔,抄写的数字就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比如:把“3”写成“8”,将“26”写成“62”;把“+”写成“×”等。在很多时候,脱式计算中上一行的数字到下一行就写错了,或者将不同的数字写成同一个数字。
容易被假想迷惑。
有些运算顺序尤其是简便运算方法的错误,除上述的原因外,还非常容易出现被假想迷惑的情况,以为能够进行简便计算,将运算顺序搞错。比如在进行小数简算的过程中,32.78-(8.9+2.78)可以变成分别减去后两个数,而类似的32.78-(8.9-2.78)就不能简算,去括号后要变成32.78-8.9+2.78。
多受负迁移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已学知识的影响,即学习中的迁移。如果已学的知识促进知识的掌握,就是正迁移,反之即负迁移。计算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受到负迁移的干扰,影响计算的准确性。比如:计算乘法的时候,不少的孩子就经常出现加法的计算情况。
措施方法
一、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
针对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老师要分散口算练习的时间。让学生在最佳的时间练习,发挥练习的实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机械重复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教学内容,每天让学生视算或听算20道左右题目,并采取多种形式训练:如既可用口算比赛、对口令、游戏、竞赛、集体抢答等方式又可用卡片、小黑板或扑克牌等印发口算题、限时比赛等方式。口算作为新授课的铺垫,使新旧知识自然过渡。也可以让学生自编口算题,进行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还可以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题的计算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掌握适当的口算技巧
口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生数学能力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要切实抓好它,才能有利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1.运用口算卡片,保持训练的连续性
运用口算卡片,可以调动全班学习的积极性。视觉是感知过程中最敏感的器官,学生目视口算卡片进行视算,注意力容易集中。一般可以利用刚上课的两三分钟集中训练。例如:我们将所有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游戏过程如下:
A.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B.组长任意说一个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注意:口算卡片不能重复使用.如组长说“14”,第一次可以拿出“13+1”这个卡片;第二次组长再说“14”的时候,可以拿“12+2”“15-1”等等,但是不能再拿“13+1”这个卡片.)
C.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2.掌握凑十法口算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否计算正确、迅速,而“凑十法”是这部分内容的核心,学生对“凑十法”掌握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进位加法的计算速度,从而影响到20以内的退位减法及整数四则计算学习。所以掌握利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非常重要。例如口算加法“64+25=?”,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按照教材编排的思路,把第二个加数25分解成20和5,然后,用64加20得84,再用84加5得89。使学生懂得这种方法的计算道理。然后再提问学生:“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这时,学生可能说出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有的会说:先用60加20得80,再用4加5得9,然后用80加9得89;还有的会说:先用64加5得69,再用69加20得89,等等。在学生说出几种不同的算法后,教师应该先充分肯定学生的计算方法,对他们积极思考的精神给予表扬。
3. 理解算理,掌握巧算的方法
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形成口算能力。为此要重视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例如:口算中常用的凑整法、凑十法、分解法,以及熟记一些常见的数据等。来看25×4=100 ,125×8=1000时,提醒孩子们能经常用它们作为口算的拐杖,有的时候还可以利用分解法将题目转换成有25×4=100,125×8=1000的形式。同时我留一个版面给孩子们,让他们将平时发现的巧算方法记下来,大家分享。这样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口算的兴趣。
4.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启发学生说出思考过程,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总结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把减数先加后再减。这种口算比较简便。
增强口算意识,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切实有效的办法。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以下良好计算习,应该做到“一看、二想、三计算”的认真计算习惯。计算是一件非常严肃认真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但恰恰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学习习惯,拿到计算题后,没有看清数字,没有弄清运算顺序,就盲目的算起来,例如:在计算6+4÷2这样一道简单的计算题时,由于个别学生马虎,结果算成了5。如果在计算时,只要仔细一点,很容易看出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正确结果应该是8。又如在44×1.5+11÷0.5×997,44×1.5可以这样想:1个44再加上半个44是3个22,而11÷0.5,已知11是含有22个0.5,因此11÷0.5×997=22×997,所以原式22×3+22×997=22×(3+997)=22×1000=22000,这样很快就算出来了,从而提高了口算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如何提高】相关文章:
父母如何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04-12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03-17
如何提高执行能力08-12
如何提高孩子的协调能力07-22
如何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11-21
如何提高管理的决策能力04-22
如何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04-11
如何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10-30
孩子的抗压能力如何提高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