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时间:2023-10-18 12:13:28 兴亮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怎么培养学习习惯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何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能创造性地学, 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很快进入 “最佳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就越高。 激发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认为没人爱他,缺乏自信。平时多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因为孩子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刘永胜教授总结的:“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的行字歌诀,就能帮助学生增强自学的自信心。特别对于学困生,学困生的成因很多,有智力发展的先天不足,有家庭关爱的营养不良,有学校教育的知识断层。作为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利用学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知识为依托进行针对性的个案研究,并找出能切实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行为的办法来。这样的个案研究,既是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也能很好地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

  据有关资料统计:89.6%的同学认为自己作业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28.05%在做作业时没看清题目要求就开始解答了。还有3.2%的同学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些不良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不仅是教育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帮助学生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的关键措施,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

  帮助学生养成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

  勤思好问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习惯的培养应孕育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与学习思维方法,思想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本来就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和问”的求知欲。这也是培养学生勤思好问习惯的起点。

  2、榜样示范,激发思考。根据中小学生好模仿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发现一些学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词语触动孩子的心灵。如:“因为你肯思考,所以你的发言很精彩”、“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你的发言思维含量很高”、“你对同学的评价很到位”、“你很善于倾听”、 “你的作业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你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疑点或难点,而这些疑点和难点往往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关键。学生大多存在胆怯心理,不少学生往往有了疑难问题不愿提,不敢提,更多的学生由于思维能力的局限对疑难问题并未意识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教学信息的反馈,注意发现和把握学生中出现的疑点和难点。并及时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对主动质疑问题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学生更要大力表扬,调动他们质疑问题的积极性,引发他们解决疑难问题的创造性,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的开端。

  第六,加强个别辅导。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学困生没能掌握课堂上应掌握的知识点时,如果教师在课外再不能给以重点的关注,假以时日,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课改不排斥必要的辅导,课改呼唤具有现代色彩的课外辅导。当然这样的辅导不是一味的加班加点,不是强行灌输,而应是学生在教师的爱心感召下,学习的兴趣得以激发,学习的勇气得以激励,拉下的知识也得以重温。这样的辅导也不应再是教师的专利,而应成为小组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

  不要盲目地学习

  首先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要盲目的学习,盲目的学习是很多家长都会犯的错误,不少家长认为我的孩子需要去报各种补习班,我的孩子每天的行程要排的比马云还满,这样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就会好,这就是典型的盲目学习,没有根据教委的教学大纲以及考试大纲来规划孩子学习的安排。

  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大量的时间浪费而对孩子成绩没有起到有效的帮助和提升。所以我们在安排孩子学习某些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符合教委的教学大纲以及考试大纲,这样的话才能够有助于孩子提升学习成绩。

  学生要学什么有助于成绩提升

  学生到底要学哪些东西才有助于成绩提升?首先我们要阅读教委的教学大纲,孩子除了我们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外,更多的课外阅读知识是经典名著,像中国的四大名著四大奇书,国外的四大名著等等一些经典名著书籍。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孩子要大量的阅读经典名著,首先这是教委颁发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孩子想考一个好的成绩,他必须要阅读五湖四海的各种经典名著。为什么孩子必须要读经典名著,而不是去读一些生活阅读,因为经典名著里面包含了人文思想,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传承以及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写作水平等等相关知识,是中华民族无穷无尽的财富聚集地。

  孩子读这些书不能像看生活小说一样去读,在读的过程当中要了解作者在书中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如果是我来写,有没有什么办法比作者写的更好?孩子读完后要能够分享他在经典名著当中所学的知识,分享过程当中要带有自己对经典名著的理解。

  这种理解不管是正确的也好还是错误的也好,这个我们不需要去追究,主要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引发孩子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思考。并且要求孩子读完一部经典名著之后,要对做一部经典名著写读后感。

  为什么要求孩子读完一部经典名著之后要书写读后感?因为文化是由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两部分组成,分享是口语表达,我们还得要培养孩子书面表达的能力。不仅要能说出来,还要能用冷冰冰的文字表达出来。

  培养孩子大胆提问的习惯

  孩子阅读经典名著后要敢于大胆提问,古人通过上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著作品,其中的内容丰富程度是我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孩子想要得到这些文化瑰宝,就必须面对伟人的作品多问为什么,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假设。

  我们作为父母要鼓励孩子敢于向伟人的作品提出疑问,不要觉得孩子对伟人的作品提出了疑问是那么的可笑,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即使孩子提出的疑问真的是那么的幼稚,我们依然要鼓励孩子,不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只有孩子不断的向伟人的作品发出自己的疑问,才能有效的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只要你的孩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那么他的学习成绩自然会比其他孩子的成绩好很多,只要你的孩子能坚持每天自学知识,孩子一定会给你交一张满意的答卷。

  培训孩子归纳总结知识点的喜欢

  孩子每天学了大量的知识,有些孩子因为掌握的知识量过大,没有很好的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知识混乱的现象。孩子会感觉学的东西越多就很越复杂,主要是感觉自己很累。

  这种表现主要取决于孩子没有对知识进行合理的归纳和总结,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对知识板块进行归纳和总结,避免学习过程当中导致知识体系混乱。

【如何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学习的好习惯07-22

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09-20

如何培养学习英语的好习惯03-30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04-13

小升初如何培养学习习惯06-02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好习惯03-30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好习惯03-30

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与习惯09-16

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