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不可不知的孟子教育方法
孟子对于教育有着很系统的论述:孟子认为,教育首先要顺应天性;也就是要顺应人本身固有的善性,既然“仁义礼智”属于人天性中内在的品质,那么教育的目的就顺应它、诱发它、发扬它、扩充它。具体分析一起来看看。
重视环境
孟子是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的,我想这是孟子从小受他母亲的影响,孟子本身的成长轨迹就是环境造就的。《孟子》里面有一则故事,论述了环境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贤明吗?我明白告诉你。这里有位楚国的官员,希望他的儿子会说齐国话,那么,找齐国人来教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呢?”戴不胜回答道:“找齐国人来教。”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说话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是不可能的。假如带他在齐国的繁华区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你说薛居州是个很好的人,让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是如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做不好的事呢?如果在王宫里,年龄大的、年龄小的、地位低的、地位高的都不是象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么君王同谁去做好事呢?一个薛居州,又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教亦多术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是个清高之人啊,所以会有这样的话:我不屑去教诲他,这也是教诲的一种方式。这就是所谓的:不教而教。《孟子》书中有一则这样的故事: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其实不仅求教别人不能附带任何外在条件,孟子认为交朋友也不能附加任何外在条件,他说:“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凡是附带任何外在条件的教育和交友,都是功利的,都是不纯粹的,都是不真诚的。
惟精惟一
儒家向来推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学习方法。《中庸》里面讲:“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尚书.大禹谟》中记载了儒家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几句话都在说明专精唯一,恪守中道,对于修身完善人格多么重要。《孟子》中关于专心致志、惟精惟一,也讲过一个故事:孟子说:“天下即使有容易生长的植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没有能生长得了的。。。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其中一个一心一意的学,只听弈秋的讲解。另一个虽然也听着,但一心以为也许会有大雁飞来,想着拿起弓箭去射它,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下棋,但却不如那个人学得好,是因为他的聪明程度赶不上人家吗?当然不是这样。”这个故事我想基本说清楚了为什么同样在一家公司,不同的人职业发展轨迹不一样。同样是从事同一个岗位工作,不同的人做出的却是不同的绩效。同样是同龄人,不同的人过的却是不同的人生。孟子尤其重视修习仁义的成熟度,他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不为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易子而教
这个教育观点可以说是孟子教育方法的创新了。《孟子》书中记载: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也。”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读完这则故事,反观现代社会,就会发现,孟子是很明智的,现在很多父母教育儿女:“为什么考这么点分?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儿女很机灵的就会反问道:“你当年还不是不好好学习,你自己都没做好,凭什么要求我努力学习?你当年读书的时候还不如我呢?”所谓的言传身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儿女的榜样,自己做不好,是很难教育好儿女的。尤其是因为父子之间有血脉之亲,教育的时候,感性胜过理性,这就难免偏驳和不客观,所以孟子讲:“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父子之间是不用善恶来相互评判的,否则就会疏离感情。这样就会经常相互伤害了。而易子,自己做不好,让别人来教育,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