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

时间:2022-03-25 11:44:22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

  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由于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研究有效的常规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 篇1

  一、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指对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其良好品行的教育方法。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手后,教师及时在班级进行表扬,从而使孩子们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二、故事引导法。

  故事引导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榜样教育,但这种教育方法主要是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向幼儿介绍遵守常规的典型,启发幼儿向文艺作品中的榜样学习,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教师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教师有时还组织幼儿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表演,使幼儿在游戏的'模仿实践中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品质。

  三、生活体验欣赏法。

  生活体验欣赏法是指经常组织幼儿进行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务活动,在活动达到目的之后,组织幼儿观赏和评价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从中欣赏规范生活的美感和进行良好的情绪体验。当幼儿能够正确欣赏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时,不仅会对生活常规教育要求产生迎合的心理,而且能够使幼儿获得成功感,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当幼儿通过自己的小手把棉被叠整齐,使休息室变得整洁时,教师再组织其他班级的幼儿来参观,使幼儿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自豪感。这种良好的生活体验欣赏教育对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方法很多,以上这些方法是从繁多的教育方法中提炼出来的,并经过许多幼教工作者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和较大的推广价值。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 篇2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行为习惯,形成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势或反射,它包括个性心理品质、情绪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幼儿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幼儿的成长,而且对其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幼儿的成长,受制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幼儿理解、认知等方面能力皆处于较低水平,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过分强调观念的形成,而应通过各种游戏活动的方式方法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

  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创设良好环境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必须“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物质环境在要求上应具有安全、舒适、卫生、实用等特点,应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趣味化和教育化;心理环境应具备适合幼儿生活、学习、活动的全部空间、氛围。良好的生活、学习、活动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以及与同伴交往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幼儿能够健康成长。

  2.组织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幼儿的教育活动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来实施的,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掌握各种知识、技能,积累生活经验。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会学习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如何遵守各种规则,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群体意识、注意力、意志力等,使孩子的情感、社会化和个性化协调发展,身心需要获得满足和愉悦。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每个主题教育活动中,可根据教育主题的内容,结合幼儿认知特点以及发展水平,选择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或方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4.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幼儿的一日生活是幼儿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活动、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利用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意志力、观察力以及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

  5.密切家园合作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会同家庭的协作配合。这几个因素之间积极地协作配合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家庭、幼儿园要密切配合,及时反馈幼儿在家、在园的各种发展状况,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及时矫正孩子的心理问题,防止孩子产生心理障碍,有的放矢的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6.重视个别差异,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个体,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心理也同样存在差异。因此,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重视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健康水平都能够有所提高、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相关文章:

打排球的多种基本方法03-02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04-23

网球基本的握拍方法09-13

与人相处的基本技巧方法10-28

钓鱼有哪些基本方法07-25

打沙袋的基本方法教学视频09-18

跨栏的基本技术和练习方法03-02

中长跑训练的基本方法08-13

中医情志养生的基本方法04-26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

  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由于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研究有效的常规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 篇1

  一、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指对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其良好品行的教育方法。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手后,教师及时在班级进行表扬,从而使孩子们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二、故事引导法。

  故事引导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榜样教育,但这种教育方法主要是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向幼儿介绍遵守常规的典型,启发幼儿向文艺作品中的榜样学习,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教师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教师有时还组织幼儿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表演,使幼儿在游戏的'模仿实践中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品质。

  三、生活体验欣赏法。

  生活体验欣赏法是指经常组织幼儿进行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务活动,在活动达到目的之后,组织幼儿观赏和评价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从中欣赏规范生活的美感和进行良好的情绪体验。当幼儿能够正确欣赏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时,不仅会对生活常规教育要求产生迎合的心理,而且能够使幼儿获得成功感,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当幼儿通过自己的小手把棉被叠整齐,使休息室变得整洁时,教师再组织其他班级的幼儿来参观,使幼儿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自豪感。这种良好的生活体验欣赏教育对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方法很多,以上这些方法是从繁多的教育方法中提炼出来的,并经过许多幼教工作者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和较大的推广价值。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 篇2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行为习惯,形成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势或反射,它包括个性心理品质、情绪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幼儿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幼儿的成长,而且对其一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幼儿的成长,受制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幼儿理解、认知等方面能力皆处于较低水平,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过分强调观念的形成,而应通过各种游戏活动的方式方法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

  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创设良好环境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必须“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物质环境在要求上应具有安全、舒适、卫生、实用等特点,应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趣味化和教育化;心理环境应具备适合幼儿生活、学习、活动的全部空间、氛围。良好的生活、学习、活动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以及与同伴交往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幼儿能够健康成长。

  2.组织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幼儿的教育活动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来实施的,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掌握各种知识、技能,积累生活经验。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会学习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如何遵守各种规则,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群体意识、注意力、意志力等,使孩子的情感、社会化和个性化协调发展,身心需要获得满足和愉悦。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每个主题教育活动中,可根据教育主题的内容,结合幼儿认知特点以及发展水平,选择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或方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4.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幼儿的一日生活是幼儿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活动、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利用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意志力、观察力以及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

  5.密切家园合作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会同家庭的协作配合。这几个因素之间积极地协作配合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家庭、幼儿园要密切配合,及时反馈幼儿在家、在园的各种发展状况,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及时矫正孩子的心理问题,防止孩子产生心理障碍,有的放矢的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6.重视个别差异,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个体,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心理也同样存在差异。因此,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重视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健康水平都能够有所提高、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