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亲子教育
互动,亲子教育的核心
以亲情互动为家庭教育主要模式的亲子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其一,亲子教育具有明显的早期效应。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恒久的,对子女的影响是终生的,但亲子教育的效应却具有明显的早期性,换句话说,就是0——6岁婴幼儿时期是亲子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孩子依赖感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是父母与孩子建立情感的最佳时期,一旦错过,将终生遗憾。另外,婴幼儿时期是孩子感觉,知觉,动作,语言,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孩子性格,人格形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亲子教育对增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提高孩子的智商,情商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个时期家长应尽量不把孩子丢给老人或保姆,尤其是不要把洗澡,接孩子回家,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睡觉等这些照看孩子的事交给别人来做,因为父母做这些事的过程,就是和孩子情感交流的过程,孩子能从中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进而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孩子先依恋父母,进而才会有更广泛的社会性依恋,才会产生积极的情感。
其二,亲子教育具有亲密的互动性,“互动”是亲子教育的核心因素。家长要注重亲子间的交流,要善于站在儿童的视角去了解孩子的快乐与烦恼。不少家长或许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年轻的父亲带孩子去逛商场,他以为孩子会高兴,没想到孩子却烦躁得哇哇大哭。这位父亲蹲下来一看,原来,孩子能看到的是许多条晃来晃去的大腿。这就是孩子的视角,只有顺着孩子的视角去看,你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要多和孩子一起玩,要从婴幼儿游戏活动的参观者,转变为共玩同乐的积极参与者;要为孩子提供,创设各种亲子游戏的环境,充分利用家庭中的各种资源,开展各类游戏,并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去,成为孩子游戏的玩伴,寓教与游戏之中。尤其是父亲,更要多陪孩子玩,因为父亲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心理学研究表明,两岁以后的孩子更喜欢和爸爸一起玩,他们会觉得跟爸爸一起玩的游戏新奇,刺激,花样多,他们常常会觉得特别兴奋和开心,还能在下意识里感觉到一种平等。父子游戏不仅能带给孩子更多童年的快乐,还有助于培养孩子果敢,独立,自信和坚强的良好品质,有助于孩子学会合作,发展创造力,想象力。总之,父母多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可以传递给孩子爱,信赖与知识,能够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与沟通,能够与孩子共享亲情,愉悦与快乐。
有人说亲子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人说亲子教育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游戏,学习和生活,不管你怎样去诠释“亲子教育”,都不要忘了,最重要的是不断提高亲子教育的质量。
怎样帮助宝宝接受语言信息
心理学研究表明,宝宝在语言发展方面,理解先于表达,即宝宝听话、懂话比说话要早得多,如4个月的宝宝,成人亲切的话语会引起他愉快的情绪反应,报之以微笑和全身的活跃动作,甚至会引起他发音的反应。6~7个月的宝宝就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语句,如问:“妈妈在哪儿?”他会东张西望地寻找妈妈。这表明,宝宝在4~6个月就已经具备了接受语言的能力。
若宝宝在4~6个月不能接受语言信息,可能有以下两种原因:
1.宝宝的听觉有生理障碍。
2.教育问题。有的爸爸妈妈认为宝宝太小,与其说话如对牛弹琴,忽视了利用周围的人与物和宝宝交谈、说话;也有的爸爸妈妈重视对宝宝感觉和知觉的训练,却不注意运用日常生活这一最直接最有效的活动给予宝宝语言信息的刺激。
那么,怎样帮助4~6个月的宝宝接受语言信息呢?
1.对因生理障碍而不能接受语言信息的宝宝,要及时观察,并对其听觉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及早请医生诊治。
2.因教育上的问题,爸爸妈妈应尽早对宝宝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训练。
(1)经常不断地用语言向宝宝介绍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如:指着灯说“这是灯”;吃饭时拿着勺子说“这是勺子”;指着碗说“这是碗”。渐渐地宝宝就会理解这些话语的含义。
(2)经常向宝宝提出问题,引起其有意注意,然后再予以回答,加深印象,加快宝宝对语言的理解。如指着灯先问“这是什么?”然后再自答“这是灯”。
(3)在宝宝日常活动中伴以语言引导。例如:在逗宝宝玩耍时说:“宝宝拿住这个皮球”、“宝宝拍拍手”;在宝宝穿袜子时说:“宝宝抬起脚来穿袜子”……这样使宝宝的动作与相应的语言建立联系,并多次重复予以强化,宝宝会慢慢接受。
在爸爸妈妈和宝宝的经常“交谈”中,宝宝接受语言信息的能力会逐步增强。
如何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七岁的小男孩儿文文自幼表现出对色彩的兴趣,由此拿着笔在家里到处乱画,大人制止的语言对他就像耳旁风,妈妈生气之下想使用“武力”,孩子却哭闹得更凶。“明明是孩子做得不对,可管浅了孩子不听,管深了又怕阻碍孩子个性的自由发展。”文文的妈妈无奈地说。
到底怎样才算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规律呢?怎样做才能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出良好环境呢?“游戏是孩子的天职,孩子做的都是对的,大人都要从正面去鼓励。”文文的母亲自认为教育思想还算先进,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文文的母亲发现自己陷入了迷惘的境地:“我对他几乎是百依百顺,他却‘变本加厉’。小家伙现在不但不肯听大人话,坏习惯好像也多起来了,在家喜欢到处找东西扔,电视里看到什么好玩就非要大人买给他,到外面还喜欢赖在地上大哭大闹要我抱。”一直对孩子“言听计从”的文文妈妈现在很纳闷,自己是不是该那么“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个性发展?
其实,文文妈妈已经陷入了一个教育误区,“棍棒教育”、“严厉管教”确实早已是上个世纪的词汇。尊重孩子,鼓励他们个性的自由发展应该是教育观念的主流。不过,个性的发展需要一个方向,在这样一个大框架内可以让孩子去自我体验,自我成长。因此,在孩子三个月大的时候,家长就应当在适当时候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某些行为让别人“生气”了。如让孩子过分“自由发挥”,不仅可能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发育,更可能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个性。
现在有不少“任性孩子”,家长和孩子共同玩耍时,小孩子在前面“横冲直撞”,大人则尾随其后不断收拾残局。玩积木游戏时,才几分钟,积木就被踢得一塌糊涂,大人们又“乖乖”地帮孩子搭好。一位刚刚满三岁的小女孩儿的母亲说:“有时也知道这样做对孩子成长不利,但自己工作忙,等于放弃了与孩子的沟通,有时没法掌握孩子的心理和需求,对孩子的种种无理举动不好把握,轻易不敢做出生气的表示。”
不少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加上本身科学的育儿经验不足,有时就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护过多,令孩子把大人的迁就理解为自己正在做“正确”的事情。家长虽然不能过多限制孩子,但也不能一味堆笑脸,否则长此以往孩子会表现出为人冷漠、缺乏自控能力,并将形成不良习惯及个性。在孩子出现危险或不当举动时,家长一定要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愤怒”,可以做出一个“生气”的眼神或一个动作表示。而在孩子表现出马虎或丢三落四、看不住东西的坏习惯时,家长可以狠狠心,让孩子看到这样做的后果(丢失),通过小挫折,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健康成长。
要鼓励孩子和陌生人说话
有一个故事说,自从嘉嘉上幼儿园后,他七十多岁的奶奶就紧张得不得了,一个劲儿地叮嘱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陌生人都是大灰狼”、“坏人经常扮成好人拐走小孩儿”什么的。嘉嘉妈妈稍有异议,她就会拿出一堆恶性新闻事件来证明自己多么正确。你会不会也有类似的困惑:让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处处留心、小心提防,他还怎么建立对人基本的信任感?会不会成为一个自私、多疑、心理不健全的人?安全和信任,到底哪个更重要?
一段时间以来市面上充斥着“危险的陌生人”之类的故事,似乎任何一个从你孩子身边经过的陌生人都是潜在的阴谋分子。尽管不能否认其背后的真实素材,然而多数故事被人为夸大了。
当然,父母需要教会孩子如何拒绝不相识的人给予的礼物以及食物,并且不要跟自己不认识的人走。但如果你的孩子从小拒绝与任何不认识的人交往,久而久之,则不利于孩子今后在这个社会中生活。
其实,养育子女的一大乐趣就是你会突然发现这个世界对你和孩子更加开放了!过去互不相识的两位母亲会因为都带着小孩子,而停在路边交流彼此的育儿经验;平时不会注意的老奶奶会突然跑过来和善地告诉你带孩子需要注意些什么。你可能会发现与陌生人交谈起来既轻松又快乐,那么为什么不让孩子分享你的乐趣呢?
追问养鸭子的老先生他的饲养心得,或是与游乐园见到的同龄孩子唧唧咕咕一番,这都是属于孩子的乐趣。只要能保证处于父母的监控之下,不妨多给孩子们一点儿自由交往的空间。对孩子们来说,这个世界大着呢!(对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杨小惠的记忆中,小时候自己每次出门前,父母都会一再地叮嘱: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现在杨小惠已是一名白领,常常独自提着行李出远门,也养成了和陌生人随意聊聊的习惯。她觉得,只要记住古人的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只要秉着一颗善心,人的善性总不会害你的。
出门旅行,杨小惠喜欢坐火车,好处是除了可以看沿途的风景外,就是可以和面对面的人天南海北地聊天儿。这样既解除了旅行中的寂寞,也增长了许多见识。这种短暂的朋友,不用自报姓名,不用自我介绍,能聊的就多说几句,否则就各做各的事,要不然,凑伙儿打牌也行。
读书的时候,杨小惠给同学、朋友的印象就是很害羞的那种人,轻易不与人交谈。刚出来找工作时,在招聘人的面前也是这样,问一句答一句,不懂得推销自己,展示自己。
为了克服自己的害羞,给自己信心,杨小惠常常在周末去公共场所或露天广场整天整天地待着,看着身边的人来人往。当有人坐在对面时,她就很友好地笑一笑,与对方开始了聊天儿。常常是这样的情况,当对方发觉杨小惠并无恶意时,就会与她一起打发某个周末无聊的下午。
杨小惠现在这样健谈,全部归功于她常和陌生人说话。所以请父母们相信,并不是每个陌生人都是坏人,对他们而言,你同样是个陌生人。只要大家都没有害人的心,一定会相处得很愉快的。
孩子“破坏狂”心理大揭密
一、孩子爱拆东西不是破坏狂
刚给孩子买了个电动小汽车,可没两天却发现已经被孩子拆成一堆零件了。洋娃娃本来穿着漂亮的裙子,宝宝却把她的裙子给脱了,胳膊也扭了。甚至你会看见孩子把镜子打破了,却努力地用胶水粘,想 “ 破镜重圆 ”……
面对孩子的 “ 破坏 ” 你会怎样呢?生气、呵斥孩子再也不许拆东西,还是帮孩子一起完成他的 “ 杰作 ” ?著名的幼教专家提醒家长,千万不要粗暴地干涉孩子的探索欲。
这样的 “ 破坏性 ” 其实是值得鼓励的。幼教专家说,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拆开,是孩子学习探索的一种表现,他们不是故意去破坏一个东西,而是因为他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如很多男孩喜欢把玩具拆开,去看车子里面到底是什么,车子为什么会动等,他是沉浸在了自己喜欢的事物里面,并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寻找答案。
幼教专家认为,对于孩子这样的 “ 破坏 ” ,家长首先要对孩子有宽容的心态,因为破坏的过程就是个学习的过程。不要严厉地批评孩子,也千万不要说 “ 不许再把玩具拆了,不然下次就不给你买了 ” 等这样警告和威胁的话。因为家长的批评和威胁很可能会扼杀孩子可贵的探索精神。
其次,家长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并且参与进来,因为孩子 “ 破坏 ” 的过程,是一个手、眼都在活动的过程,能够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鼓励孩子适当地 “ 破坏 ” ,就是在鼓励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对更多事物的探索兴趣。所以,当家长看见孩子把机器人拆了,应该蹲下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 “ 机器人里面是什么啊,怎么会动的啦? ”…… 引导、帮助他们一起寻找结果,然后再跟孩子一起把拆开的玩具恢复原样。这样才能让孩子在 “ 破坏 ”——— 探究 ——— 重建中获得心理的满足。
幼教专家说,家长们在鼓励孩子 “ 破坏 ” 的行为之余,还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引导孩子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提些问题让他们去猜、去想,比如,闹钟滴滴答答地走,家长可以问,闹钟为什么会响,为什么会走呢?皮球为什么一拍就跳很高,如果把气放了,还能跳那么高吗?要在问题提出后,主动带领他们从 “ 破坏 ” 中寻找答案。
二、 “ 破坏狂 ” 心理揭密 -- 善意、有趣、发泄、好奇 ......
很多妈妈常常抱怨到: “ 我家的孩子简直就是个破坏狂,什么东西到他手里立刻变成废品,弄得家里都不敢随便放东西。好像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珍惜,难道破坏东西让他很高兴吗?真不知道孩子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
其实,对于爱破坏东西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很复杂,有很多种类型,父母需要耐心、有心地去发现,不可一棍子打死,不能轻易地以打骂来应对孩子的破坏。一般说来,孩子爱破坏有以下的几种心理类型:
好心办坏了事
幼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经验不足或能力有限,结果事与愿违。有的孩子见金鱼缸里结了一层薄冰,怕金鱼冻死,把金鱼全捞上来包在手帕里;看到盐有点脏,把盐放在淘米篮里用水淘;出去打开水摔坏了水瓶 …… 成人首先要肯定孩子的想法是好的,接着告诉孩子失败的原因。自己不懂的事先要请教大人,自己力不能及的事长大了再去做。
感到有趣
有些幼儿损坏东西,并未意识到行动的后果,而是对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觉着好玩。例如把图书中色彩鲜艳的画面撕下来折叠玩具;到田里揪下菜花、豆角、嫩瓜;用刀、笔在墙上、桌上乱刻乱画 …… 成人发现后要及时制止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这些东西损坏就再也恢复不了原样了。要适当引导幼儿兴趣,例如对爱撕书折叠的,可给孩子色彩鲜艳的彩纸,由他折叠;对爱乱刻乱写的,可给他硬纸、刻刀、彩笔及作品范例,让孩子模仿着刻画。
发泄心理
因未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与大人赌气,故意损坏东西,发泄心中的愤怒。某些被溺爱的孩子常以此要挟成人,以达到个人目的。对这种故意破坏的行为,成人绝不能姑息迁就,既要严厉批评,也要让孩子尝到破坏的滋味。例如摔坏了玩具,至少在半年内不买新玩具;捣熄了煤炉,让他与家人一起挨饿;砸坏了碗碟,告诉孩子两周内不买他最爱吃的冷饮,以省下购买新碗碟的钱。孩子受到一定的惩罚后,会留下深刻印象,就不敢再由着性子耍泼了。
满足个人需求
有的孩子因提出的要求被大人拒绝,便耍手段,迫使成人 “ 就范 ” 。例如故意磨破衣服、鞋子,让父母买新的。为了得到自己最想吃的东西,故意淋雨,使自己患感冒。为防止这类行为发生,大人要满足孩子合理的需要。若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就要把原因告诉孩子,取得孩子的理解。一旦发现孩子有这种不良行为,要严肃批评,且绝不能简单满足他,更不能不容分说就加以打骂。
“拉拉钩”教孩子诚信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这句稚气的话语,在小朋友看来,却是订立契约的郑重仪式,其中包涵着坚定守护诚信和承担责任的意味。如果家长能够对这种方式善加利用,将会让孩子学会什么是责任感。
孩子从3岁半左右以后,自制力和规则意识都有所增强,他们渴望独立,也渴望诚信,会很愿意通过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沟通形式,来确定和保障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而父母也正需要对孩子的成长进行一定的约束,因此这时采用“拉钩”的方式非常合适。不过,孩子10岁以后,心理逐渐成熟,“拉钩”就会显得略有些幼稚了。
建议父母尽量在孩子不相信父母而耍赖时,采用这种方式。比如你答应要给他买喜爱的新玩具,或周末要带他去动物园,却受到质疑时都可以使用。这会让孩子感到格外欣慰,并获得安全感。而且,对孩子来说,他拉了钩就表明自己一定要在接下来的时间段内承担责任,不能再接着闹下去了,从而也能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但要提醒的是,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不挑食等好习惯,千万不要用“拉钩”的方式。因为孩子对自己的许多不良习惯本身就不愿受管束,如果被父母逼着“拉钩”,日后也多半不可能生效,反倒失去了原来意义。特别是那种淘气调皮、自我管束能力很差的孩子,更不适合。因此,父母要想管制孩子的坏习惯,还是要采取其他更长期而细致的方法。
孩子玩具太多会影响智力吗?
家长们多数都有一种共识,亏什么也不能亏孩子,所以,只要是孩子吃的、用的、玩的,都要最好的,还要多多益善。“多多”就一定“益善”吗?吃的不是,玩的也不是。 美国一项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计划的研究结果显示,给孩子过多的玩具或不适当的玩具会损害他们的认知能力,因为他们会在如此多的玩具面前显得无所适从,无法集中精力玩一件。不仅如此,英国牛津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凯茜·茜尔娃在进行相关研究后也指出,那些玩具较少的孩子,由于父母与他们一起阅读、唱歌和游戏的时间会相对更多,所以他们要比那些家境优越、玩具成山的同龄小朋友智力水平高。 对此结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幸福泉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程淮也表示赞同。他说,如果玩具太多,就会刺激得孩子不知所措,只能像狗熊掰棒子一样,掰一个、丢一个,玩一样、扔一样,结果什么也没玩成,一直处于简单的摆弄阶段。 其实,玩具的作用主要是辅助、促进孩子生理、心理发育,它不在数量,而在于是否适合。所谓适合,一是要适合这个年龄段,二是要能起到促进孩子在此阶段正常发育的作用。比如,1岁左右的孩子正在学走,这时,就需要一件拖拉鸭玩具,它能发出响声,刺激孩子兴奋起来,有利于锻炼其行走能力。 一般来说,在某阶段,适合的玩具有两三样就够了。玩具多的,就分门别类收起其他的,等到孩子确实将手头的玩具玩腻了,完全没有新鲜感了,再拿出几样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