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一年级孩子沟通

时间:2022-03-05 12:43:40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和一年级孩子沟通

  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父母是否时常会感觉到“牛头不对马嘴”,原本是关心孩子,可是他却不领情,想跟孩子说说知心话,他却心不在焉……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已经成为每位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那么,与孩子沟通,家长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如何和一年级孩子沟通的知识,欢迎阅读。

如何和一年级孩子沟通

  如何和一年级孩子沟通 篇1

  表扬!对任何有关学习上的进步给予表扬,并适当奖励,比如奖给他一颗糖等等。

  对孩子,尊重其自尊心,经常给予鼓励和表扬,尽可能减少批评,减少与比他好的同学进行比较,应该能提高对学习的兴趣的。

  还有,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对自己的孩子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30% 的孩子到了学龄时仍然不会自觉地去学习,总是要不断地督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写作业边写边玩等。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上学自然就好了,需要家长、老师和孩子本人共同努力来解决。

  首先,要使孩子对学习有兴趣,那他才会努力去学习。带孩子到大自然当中去,观察自然,孩子会把好奇心、探索欲转化为学习看书的动力。例如许多孩子都对恐龙感兴趣,因为好奇,那他们就喜欢看许多有关恐龙的书,恐龙的知识也能记得住。如果能把课本知识与自然中的活动结合起来,孩子就会在玩中学习了。孩子在13岁以前天性就是爱玩、喜欢户外活动的,如果压抑了孩子正常玩的欲望,孩子总是觉得没玩够。当然,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因为有些孩子即使你带他到户外活动,由于他注意力不集中,他也不会观察自然界中有意思的东西。知道孩子们喜欢听故事,所以现在每节数学课就以不同的故事结合重点内容来展示,同学们易于接受,学起来聚精会神。

  学习能力应该是学习时的注意力、写作业的速度和正确率、听课能力、计算能力、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情绪稳定性。这些能力又是相互影响的,上课注意力与前庭平衡能力、大脑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智商、情绪等因素都有关。写作业速度与智力、注意力、手眼协调性、情绪因素有关。听课能力与脑—耳协调训练有关。计算和书写能力与脑—手—眼协调训练有关。语言能力与本体感训练有关。情绪稳定性与触觉训练有关。也就是说,孩子的学习能力都是可以通过专门的训练提高的。

  另外,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态度也很重要,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了解了才会理解;7 岁以前的孩子说谎是因为想象力丰富而自控能力差等,这些问题是可以训练的。同时,每当孩子有一点微小的进步,老师和家长都应该给予鼓励,毫不夸张地说,老师和家长的赏识能决定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小学二年级到六年级孩子沟通方法

  小学二年级

  心理特征:此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

  沟通方法:此阶段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逐步适应了小学生活,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我们要对其不良形为进行及时纠正,培养学习兴趣。要多鼓励肯定孩子,随时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学习上还是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把握。

  小学三年级

  心理特征:此阶段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但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情绪控制能力有限。普遍出现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等不良习惯,需高度重视及耐心纠正。

  沟通方法: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挠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需要家长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导,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

  心理特征: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不安的开始,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挠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但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成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综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的旅途中将会实现一次具有人生意义的深刻转折,从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沟通方法:此阶段孩子的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分化,需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

  小学五年级

  心理特征:竞争意识增强,不甘落后。更关注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之情。独立能力增强,喜欢自发组成小团体。不轻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强。

  沟通方法:鼓励做事情的坚持性,帮助孩子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 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小升初的储备期,家长要开始关注小升初信息。为孩子提供一些接触自然、社会的机会。学习中遇到的自然和社会的观察问题,没有实践操作能力,很难准确理解其中内涵,接触社会对培养学习兴趣,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迎接更复杂的挑战有积极作用。

  小学六年级

  心理特征: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相当于小学后期和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绪不稳定。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的记忆力增强,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特别是由于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了,自我意识、评价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但意志力仍不够坚定,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

  沟通方法:此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关注学习的同时,还需有个健康的心理发展。 逐步为升出做准备,对心仪学校的考试范围和特点多做了解。

  如何和一年级孩子沟通 篇2

  多和孩子沟通的好处有哪些?

  1、一起玩:增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和孩子成为朋友,减轻孩子的孤独感。

  2、说话:爸爸妈妈们多和孩子说说话,能偶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孩子的大脑发育,这样就有利于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些就是多和孩子沟通的好处。

  3、回答问题: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说“不知道,等你长达以后你就知道了”,要在回答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给予孩子更多的思考,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和孩子沟通要掌握什么技巧?

  1、扮演无知

  想要和孩子沟通好,父母们就应该将自己从权威的角色上放下来,应该说:“妈妈不太知道你们现在想什么,要做什么,你需要妈妈什么样的帮助,详细告诉妈妈好不好?”用无知的方式更容易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2、积极假定

  使用正面的解释系统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

  3、重视感觉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可以表达你难过、着急、紧张、担心的感情,但不要直接说孩子错了。

  4、非语言交流

  爸爸妈妈们可以用拥抱、亲吻、抚摸等肢体语言和孩子沟通。

  5、对孩子好奇、保持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管孩子做什么都好,都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有兴趣。这样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6、坦诚相对

  当爸爸妈妈的,一定要保证和孩子坦诚相待,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父母为什么要和孩子聊天?

  很多家长会奇怪,“聊天”还有用?在他们看来,聊天是“闲事”,只有教孩子识字、算术才是“正经事”,才是真正的教育。其实,识字、算术原本是 孩子自己的事,只要孩子教育好了,他就会如饥似渴地学习,根本不用过分地下工夫去教。殊不知,人们常常忽略的、以为是闲事的“聊天”其实是很好的教育手段。父母养成经常和孩子聊天的`习惯有很多好处:

  1、把爱传递给孩子。

  通过和孩子聊天,父母的爱可以及时地传递给孩子,并深深地在孩子心里扎根。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沟通和交流的依赖,“亲其师才能信 其道”,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会产生效果。父母如果能保持和孩子聊天的习惯,孩子会很开朗、很聪明,反之,孩子不仅性格内向,有时还会出现心理障碍。一位妈 妈带着4岁的儿子来向我咨询:她的孩子性格非常孤僻,不会与人交往,幼儿园不愿接受她的孩子。经了解,孩子出生时是正常儿童,但由于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冷 战。孩子从小缺乏与人沟通、交流,成长中一直很孤独,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2、真正地了解孩子。

  家长经常和孩子聊天,才能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把爱和帮助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如果父母不注重和孩子聊天,就无法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小时依赖父母、很听话,稍一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便不愿再听父母的教导,慢慢地和父母的距离就越来越远了。

  要想真正地了解孩子,家长还应注重聊天的艺术: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激活;不能居高临下、强制和训斥;要把教育目的隐藏在聊天的过程中,不着痕迹;不能先入为主,预先贴标签。

  3、和孩子成为永久的朋友。

  如果家长养成与孩子聊天的习惯,就会建立起一条通向孩子精神生命的绿色通道,和孩子成为永久的好朋友,孩子也更愿意接受家长的教诲。

  同时,如果养成和孩子聊天的习惯,家长和孩子都会在精神上很富有,不会感到寂寞孤独。一位朋友从小就和奶奶经常聊天,她长大到国外留学,还天天发邮件给奶奶。奶奶去世了,她仿佛还在与奶奶进行心灵交流。和奶奶聊天,已成为她每天必需的精神食粮。

【如何和一年级孩子沟通】相关文章:

如何和顽皮的孩子沟通07-28

如何和高一的孩子沟通08-29

如何和高三的孩子沟通01-26

家长如何和孩子有效沟通07-26

如何和孩子的老师沟通09-29

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03-11

孩子如何与父母沟通08-10

父亲如何与孩子沟通11-15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