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是否应该无条件地去接纳孩子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孩子提出的条件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是否应该无条件地去接纳孩子,欢迎阅读与收藏。
许多人看到无条件的接纳孩子就错以为是纵容孩子,其实并不是这样。这里的接纳指的是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情绪和个体差异,根据发展阶段的规律去立规矩,让他自己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下面就是jy135网为大家整理的是否应该无条件地去接纳孩子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
“无条件接纳”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但并不代表无原则纵容。
比如很多家长提出1~2岁的孩子爱“打人”的问题。
家长不接纳孩子的表现是:这么小的孩子,居然就开始打人了,从小这么暴力,怎么得了!一定要严厉批评、施以惩罚,才能扼制他的坏习惯!但其实如果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就会了解这是孩子在希望得到你的关注或者表达他的情绪,而且他的手部发育到达了一定的程度,他就会常出现这样的手部动作。
那么,接纳孩子的做法,就是不给孩子贴不好的标签,不去批评和责备。可以转移注意力或者拉起他的手跳个舞,教给他其他的情绪表达方法。
有父母问,“接纳”是不是就是接受、默认,不立规矩了?接纳并不代表无原则纵容。在1岁半或2岁以后规矩要不要立呢?一定要立。立规矩,是让孩子清楚明白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立规矩并不只是限制孩子“不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更多能做什么的选择,即明确告诉孩子,他还可以做什么。
曾经有人指出,父母给孩子立规定时,应该采用“可以/可以/不可以”这样的逻辑。比如,你不允许孩子看电视(不可以),那么你就应该同时提供给孩子更多别的好玩儿的活动(可以)。这样孩子才不会感到:因为这个规矩,我丧失了所有的乐趣。孩子才能心甘情愿地去遵守规矩。在你立的规矩里,他能享受到最大的自由。有了自由的孩子,他不会变得“无法无天”。
“无条件接纳”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有情绪,允许孩子表达情绪,但并不代表要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孩子因为得不到某样东西而大发脾气、大声哭闹,这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在超市或商场里,众目睽睽之下,孩子撒泼打滚、大声哭闹,会让家长觉得颜面尽失,迫切想要制止孩子的行为。
这时,不接纳孩子的家长会气急败坏地想:“丢死人了,还不快给我起来!这孩子真难管教!说了不能买就不能买!再哭闹就揍你!”
接纳孩子的做法则是,理解孩子当下的情绪,明白孩子想要某东西但被拒绝是很大的挫折,孩子需要的是理解,而非二度惩罚。因此“共情”是第一步,抱抱他、拍拍他,告诉他你能明白他的感受。等他情绪稍微平复再跟他沟通。
“接纳情绪”并不代表溺爱,并不代表满足所有要求。孩子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一定不可能都“满足”、马上满足。就像上面说的,你不能给他买那个东西一定有你的理由。孩子即使暂时不能接受,也要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让他知道父母会坚持原则,他就会知难而退。这样,他以后就不会以哭闹为手段,胁迫父母让步。
“无条件接纳”是“接纳孩子有个体差异”,接纳孩子独特的个性特点,并不代表要不切实际地无原则夸奖。
每个孩子生来就有独特的气质类型。
一个家长曾经跟我说,我的孩子太闹腾了,上蹿下跳、跑来跑去,我就希望他稍微安静一点,怎么办?我想说,每位父母都应该了解,你们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一定要根据孩子自己的特点去研究你的教养方式。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把孩子培养得又外向同时又内秀,又端庄同时又活泼。很多时候家长的期望和孩子本身的气质类型不符,教养方式就容易偏颇。比如一个唐僧式的家长,讲条理讲逻辑然后又特别罗嗦,结果碰到一个猪八戒的孩子,这个孩子感情特别丰富,特别善于表达自己,特别憧憬快乐的东西。这个唐僧式的父亲就把孩子所有的热情都扼杀了。所以我们说,要“接纳”孩子的个性特点。
那么“接纳”,是否就像很多家长理解的,就是不切实际地肯定和赞赏呢?并不是这样。每个孩子都有所长,有所短。父母应该接纳孩子自己的特点,在孩子擅长的领域着重发展,没必要要求孩子在所有领域都有良好表现。
其次,也不需要非在孩子不擅长的领域不切实际地进行夸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发现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当孩子因自己的劣势而烦恼时,父母可以恰当引导,让孩子明白,在有些方面我可能比不上别人,但我其他方面比别人厉害。整体上说,我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这样,孩子就能逐渐正视和客观地了解自己,不会因为你的接纳,而“受不了批评、听不进劝诫”。
总之,“无条件接纳”是不过多地对孩子评价,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不批评和责备。“接纳”是父母需要具备的基本的理念和态度。
也许“接纳”本身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但态度却影响了方法。遇到问题时,“接纳”会让你更从容,不焦虑。
写在前面:
养育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懂得接纳,尊重孩子,学会逐渐对孩子放手,并且给孩子宽容和平等。当孩子犯错或者情绪冲动的时候,父母应保持情绪平和,切勿对孩子大吼大叫。做到这些,养育青春期的孩子就会变得简单。
学会接纳孩子
“快点起床,再不起来我就掀被子了!”
“快点吃早餐,别磨磨蹭蹭,会迟到的!”
“你再不认真写作业,妈妈就不给你做爱吃的红烧肉了!”
这些话,我们听得太多了,大部分父母经常这样教育孩子。说这些话的言外之意是:只有当孩子听他们的话,按他们的意思去办事的时候,他们才会高兴。否则,家长就会生气!从这个逻辑去看,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而非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有条件的爱,是一种条件交换式的爱。当孩子达到了父母的要求时,父母才会爱他,才会满足孩子的愿望;如果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就不爱他,就不能满足孩子的愿望。有条件的爱,从本质上讲:是对孩子的缺点和不良表现的不接纳。父母的不接纳,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感,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
接纳孩子的缺点
无条件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心理学表明,孩子的自信从根本上说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即父母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
例如:有一天,儿子放学对妈妈说:“妈妈,我很想狠狠地揍一个人。”
这位妈妈感觉到事情不对劲,就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会让你这么生气?”
孩子说道:“班里有个同学总是给我起外号,还讲另外一个女生的坏话。”儿子讲的时候很生气。
这位妈妈说:“这件事让你特别生气是吗?”
孩子说:“是的,我想揍他一顿!以解心头之恨。”这位妈妈一直耐心地听着孩子讲。
然后,这位妈妈问孩子:“除了用武力解决,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孩子说道:“没有,揍他一顿是最好的办法。”
这位妈妈,想了想说:“我支持你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不过呢,到底用什么方式去捍卫,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孩子看着这位妈妈,说:“你分析看看?”
这位妈妈说:“如果要揍他,结果可能有两种:第一种情况是,你把他揍趴下了,把他打伤了,学校可能会处分你,他的家长可能还会找我们的麻烦,要求我们赔偿医药费,至于到底要赔多少,这个要看他伤的情况。”
孩子“嗯”了一声。
这位妈妈接着说:“第二种情况是,你没有打赢他,反而被他揍了一顿,结果你被打伤了,没办法正常上学,而是躺在医院里,我们向他们索赔医药费,爸爸妈妈会因此耽误工作,去帮你处理这件事。不过呢,既然你说要揍他,妈妈相信你有信心能战胜他,但凡事也有个意外,万一他趁你不注意拿东西打你呢?你说是吧?”
讲到这里,孩子陷入了沉思。几秒钟之后,孩子说:“我还是不能揍他。”
这位妈妈说:“妈妈希望你在遇到事情以后,更理智地处理。打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妈妈建议你去跟那个同学谈谈,叫他尊重你,实在不行,你再去向老师反映情况。如果还不行,到时候你再决定是否要揍他一顿。你说呢?”
孩子答应了。
看了上面的案例,我相信好多父母应该明白什么意思了吧?在这种情况下,好多父母往往忽略了对孩子情绪的接纳,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觉得得不到理解和支持,他会更加苦闷,难过,还很容易对父母的说教产生逆反情绪。说不定,孩子会真的去揍那位同学。父母冷静地处理,不仅可以快速平复孩子的情绪,而且让孩子学会了如何理智地处理问题!
亲子时光
那么,在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时,父母具体应该注意什么呢?
无条件地理解、包容、接纳孩子的情绪。情绪是一种能量的释放,没有对错和好坏之分。好多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你不能发脾气,你应该冷静。”这是对孩子情绪的不理解和不接纳,会让孩子更生气。要知道,孩子在情绪发泄时,特别渴望父母的情感支持,这个时候如果父母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充分表达情绪、以同理心去接纳孩子的感受,孩子就很容易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无条件的爱和支持不等于纵容孩子。有些父母会担心,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孩子,会不会纵容孩子呢?无条件的爱,不等于没有原则,随意纵容孩子。因此,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该批评时要批评,该提醒就提醒。但要注意方式方法,批评不一定要大吼大叫,完全可以心平气和。这才是理智的,智慧的爱,这样的爱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是否应该无条件地去接纳孩子】相关文章:
为了孩子的教育是否应该移民12-07
应该怎么去教育孩子11-13
如何判断孩子暑假是否应该学习01-27
领导者是否应该严厉地管理公司?11-15
家长应该如何去教育孩子11-20
家长应该如何去爱孩子01-24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暑假是否应该学习01-27
如何正确接纳孩子08-10
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去教育孩子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