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蒹葭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22 09:17:11 梓欣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怎么写蒹葭教学反思(通用10篇)

  在办理事务和工作生活中,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怎么写蒹葭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怎么写蒹葭教学反思(通用10篇)

  怎么写蒹葭教学反思 篇1

  《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它在内容方面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但就初中生而言,这些对他们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只能先将之具体化——即把它看成是纯粹的爱情诗来讲,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

  再有一点,这是一首古体诗。就学生的知识背景来讲,他们接触最多的古体诗应该就是唐诗了,但从小学到初中,每次我们讲解唐诗,都是抓住对个别传神字眼的赏析来进行,即使提到古典诗歌的特点,也是很仓促地一带而过,因此学生对古典诗歌特点的把握还是比较肤浅,为此,当我选中《蒹葭》来做设计时,我就在想:能不能将之泛化,既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又能通过这首抒情诗鼻祖的学习来了解《诗经》的一般特点,进而了解古典诗歌的一些特点?

  作为施教者,任何一堂课都不会完美,但任何一堂课也都有它本身的价值所在。首先谈谈得的方面:

  一、更加坚定了对话式学习方式学习诗歌的模式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有幸接触到一位有名老师上的现代诗《再别康桥》,整堂课采取的是对话式方式进行教学,效果非常好。这给我的影响极大,我在后来所有接触的诗歌教学中,都会无意识地用到对话式方式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有时虽然明白自己的阅历和知识还达不到游刃有余的程度,但我真的找不到除了对话式方式还能有何种更好的方式来进行诗歌教学。《蒹葭》也一样,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提前布置与课堂有关的任务,并采用一贯的小组竞争方式,一方面可以活跃气氛,另一方面也可以打通思维,促进教学相长。

  二、让学生提前练笔,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大有帮助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古典诗歌中但凡比较美的文章,只要用通俗语言翻译出来,就会让诗歌的美大打折扣,叙事诗《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等等都是这样,像《蒹葭》这种抒情诗就更是了。但既要学生理解诗文内容,又要不有损诗歌韵味,就我目前找到的方法就只有改编比较有韵味的歌词比较适合了。通过学生的练笔,这一招还真的比较有用,学生对诗歌内容、意境乃至诗歌结构的把握很有帮助。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对比阅读,获益匪浅

  通常古典诗歌的对比也都会选择古典诗歌,而我选择了《雨巷》,这一点通过后来同学们的分析,我觉得还是值得的。先前我并没有让学生去查有关戴望舒的资料,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专注于文本,找《蒹葭》与《雨巷》之间的承袭,看来这一选择还是值得的。

  不过整堂课下来,自我感觉还是很不满意:

  一、目标未能很好完成

  1、《诗经》的“六艺”未能展开,虽然预习中提过,但课上没能明确,有虎头蛇尾之感。

  2、对于意境,学生未理解透。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感觉学生只是知道了表面的一种“境”,并没有深入理解。

  3、想通过诗歌传达健康的爱情观到后来变成了执着的精神培养,与目标不合,下次上课应在设计方面做一下调整。

  二、语言缺乏美感,未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共鸣不足

  《蒹葭》这首诗的语言实际上比较通俗易懂,有点童谣的感觉,朗朗上口而又美感十足,把当时凄清的环境,追求者的执着都刻画出来了。因此在上的时候应该多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使之简洁通俗而又不累赘;学生能通过老师的语言进入一种特定的情境,与文本对话,引起共鸣。但由于平时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在上这一课时语言就有很大问题,学生在理解方面浮于诗,未能很好地进入文本,大大降低了课堂的精彩程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汨罗江畔,屈原的身影犹在,作为一名教师,他指引我努力学习,充实自我;不断调整,提升能力,做一名收获多一点,缺憾少一点的人民教师!

  怎么写蒹葭教学反思 篇2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着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今天上了《诗经》中一篇经典篇目《蒹葭》,下课很久了,我和学生们却沉浸在主人公愁肠百结,幽情难解的相思之中。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和学生都被诗歌着优美的旋律所吸引,被他那反复咏叹的的深情和浓浓的愁思所感染。

  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如下:

  (一)、教师活动:

  1、朗读过程贯穿整个课堂诗的韵律美感染学生

  一开始,教师配上音乐(有一点淡淡忧伤的轻音乐)朗读,触发学生情感;然后让学生多种方法反复读,以便理解诗歌内容,充分体会其中的情感。

  2、集中指导阅读理解第一节诗,二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体会主人公情感的逐层深入和强烈

  3、充分发挥多媒体让学生感悟到各种美(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

  4、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主人公形象,并根据主人公形象,引导学生扩充为理想不懈追求的主题。

  (二)学生活动:

  1、同学们,朗读、自主学习、讨论积极主动,气氛好

  2、自学后,总结了本诗以晚秋凄凉之景起兴的好处

  3、通过反复朗读读,学生想到了一副绮丽的追求图,学生加深了对诗歌的感悟

  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让学生自学体会的时间安排不够,教师有关灌输嫌疑,以后当改进。一首好的诗歌,恰当的教学方法,既能愉悦我们的心身,引起我们的共鸣,还能净化我们的灵魂,长久萦绕我们心头。

  怎么写蒹葭教学反思 篇3

  这堂课,我首先是注重了朗诵。诗歌教学就应该是以朗诵为主,不能作烦琐的分析,不能上成练习课。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诵,让学生细细品味,才能逐步走入诗歌的艺术之美。在教学时我努力使学生通过美读来感受先人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又用优美的《在水一方》设置情境,课堂气氛好,在课堂上努力做到了师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学生深入地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叹的手法学生教容易理解和接受了。另外,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自读法、朗读法、探究法、提问法、练习法等综合方式,效果不错。

  存在的问题:由于《蒹葭》诗歌文字较为古奥,教学中准备还不够充分,功底又浅,所以对诗歌意境挖掘不深,同时课堂也略显散乱。

  怎么写蒹葭教学反思 篇4

  今天讲了《诗经》中的《蒹葭》,看着孩子们被吸引了,很是高兴。现在大致回忆一下上课的过程:

  一、同学读课文,注意要读准确。(先个别读,再齐读)

  二、我把一些重点字词写到黑板上,让学理解记忆(近义词或反义词放在一起,以便学生掌握词义。)

  苍苍萋萋采采未曦未已水之湄水之涘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跻右水中坻水中沚

  三、边读边口译课文,两人为一组交流。

  四、通过读,我们想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用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描绘一下,并写写自己通过读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们在回答时加上了一些想象。紧接着我让他们谈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到了主人对爱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还谈到了他是惆怅的,对爱人感情是浓烈的,他是执着的。

  紧接着我又问可望而不可及是喜还是悲?孩子们说是悲,我谈自己的观点这也许是一种喜吧,因为他一直在追求美好的路上。我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这里的伊人仅仅是所爱的人吗?学生们能谈出这也许代表理想或者梦想。我说这又何尝不是很多人一生的写照呀。()一生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

  在本诗的重章叠句手法运用上,我以下面的文体形式引导:三小节的内容几乎是重复的,那能不能去掉两小节?学生说不行,那样感情就不强烈了。我说这样看似重复,实际又不是完全重复的'写法就是“重章叠句”,它的表达效果就是渲染感情,增加诗歌的音乐美。

  这时铃声响起,没有给学生们当堂成诵的时间了。本来觉得一节课处理这首诗时间会很宽松,结果时间很紧张。看得出孩子们是在逐步进入文章,没有当堂成诵实在是有些遗憾。

  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也许多年之后,他们经历一些事后,再想起这首诗会会意去微笑吧。

  怎么写蒹葭教学反思 篇5

  曾经王有才总是教导我们说,课堂要有生成,课才会熠熠生辉。今天上了《蒹葭》,有些东西觉得还不错,稍作记录吧!今后重拾这贝壳的时候,或许会有珍珠孕育其中吧!

  此诗亦与《关雎》有着相同的地方,那便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追求。只是这女子在这首诗中称之为“伊人”。那么,这位伊人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自然她是美好的。但学生的回答让我更让我为之动容,“飘渺的”“神秘的”“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如神仙姐姐般”。那么如此的一些感觉又是通过哪些地方看出呢?老教师经常教导我们说,一定要细读细读,而今我亦是深深地感触从表面滑过与走进文本带来的质的区别,进入文本再走出来,带给你的将是全身心的愉悦,将是内心的.释然,将是专注后的超脱。我想,此处学生定也在“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不停变换的位置的文字中感受到了那一份神秘、飘渺和神仙姐姐般的美好。

  那么,诗歌又是通过什么来引入伊人的呢?自然是蒹葭、白露、霜等等景物的描绘。那么,诗人描绘的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致呢?这些景色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呢?一个学生说,蒹葭即是芦苇,大片地生长着,带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一个学生说,清晨的露珠格外的晶莹剔透,象征着这美好的爱情。一个学生说,霜乃是深秋之物,带给人一种凉凉的感觉。故曰,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如是或许便是课堂的生成。虽然未必是你想要的点,但是或许这对文本独特的理解就会带给人无穷的快乐。那么,霜带给你凉凉的感觉,露何尝不是吗?大片大片的芦苇在深秋长在水边,不亦是带给人一种凄清之感吗?故一切的景语即是一切的情语。为何诗人不将情景设置在温暖的春日,而是有点凉凉的,有点凄清的秋日呢?或许这正昭示了诗中的男子他追求伊人而不得的那份落寞的心境吧!

  怎么写蒹葭教学反思 篇6

  1、《关雎》和《蒹葭》在内容、表现手法等艺术特色上都有相同之处,所以《关雎》拟重点讲授,《蒹葭》则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自学领悟为主。在学习《关雎》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相应文学常识,有利于学生识记古代文言知识。

  2、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多媒体,有利于课堂上创设优美意境,引导学生感受美的氛围,特别是情景赏析中,对学生理解文章思想感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将学生带到优美的诗境中。所选的图画音乐一定要轻柔欢快,让人充满憧憬。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的情景尤为重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撞击学生情感的火花,陶冶学生的情操。

  3、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怎么写蒹葭教学反思 篇7

  《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唯美而浪漫。但离孩子们比较远,尤其是农村孩子更是缺乏基础。孩子们都是喜欢唱歌的,而音乐又是万能的沟通工具,所以我在导入就采用了这首诗歌的优美歌曲来引起学生学兴趣,也能很好的营造诗歌中描绘的氛围。孩子们有了学习欲望,自然就没有了畏难情绪。

  在整体感知中我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扫清字词障碍,让孩子们结合注释疏通诗歌大意。因为课本注释很详细,所以这个也不是很困难。在这一环节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导地位。在接来的环节中我依然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一步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体会诗歌内涵与意境,尽我所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中的唯美与浪漫。在这里我非常注重朗读。诗歌教学就应该是以朗诵为主,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读,让学生细细品味,才能逐步走入诗歌的艺术之美。在教学时我努力使学生通过有感情的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来感受诗歌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的文化美。情景交融是诗歌惯用的手法,在这首诗里景物描写也很好的营造了唯美浪漫的氛围,衬托传达了主人公求而不得的失望怅惘痛苦的心情,情中有景,景中含情。所以在体会诗歌意境时我从景物入手,循循善诱,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只有把主人公放到既定的情境中,在帮助孩子们重现当时画面时才能更好的体会诗中主人公的心境,所以我又一次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脑中浮现的画面,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体会更深,意境自现。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亮点在于用歌曲来辅助学习诗歌,让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形式的辅助下快乐轻松的学习了畏难的古诗词。唱诗歌更容易记忆,也更容易理解,优美的旋律更增添了诗歌的美,让人陶醉。这节课在音乐声中开始,在音乐声中结束。孩子们对诗歌有了更大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背诵了整首诗歌。下课了,他们还不愿离开,继续跟着音乐哼唱着……

  怎么写蒹葭教学反思 篇8

  一、教学收获:

  1、这节课广泛借鉴别人的长处,阅读相关文章,学习《诗经》的系统介绍,了解创作背景,听取同组各位老师的意见,对授课内容做恰当调整,强调朗读,进行对比阅读,还要适当向外拓展延伸。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学生加深对诗歌形象、意境、情感及结构音乐性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利用对比点阅读诗歌的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运用多媒体,有利于课堂上创设优美意境,引导学生感受美的氛围,特别是情景赏析中,对学生理解文章思想感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种美好的意境之中,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典氛围,烘托了良好的教学气势,师生在这种设置的特定的'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性情。这样为学生创设的情景尤为重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撞击学生情感的火花,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教学过程中确实也基本上达到预期效果。

  3、教师在课堂扮演的是领路人的角色,要引领学生学会品析诗歌,发掘文本的现实意义也就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4、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叹的手法学生很容易理,学生的朗读效果好。

  另外,针对学生没有足够的了解力去感知古典诗歌,起先我是重点定位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空白处见丰富,明白“诗无达诂”的鉴赏真谛,以这个为教学目标之一的,但是在备课过程中发现高一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尚属起始阶段,阅读层次不可能达到我理想的状态,不恰当地拔苗助长,只会在课堂上造成热闹是我的,学生在下面茫茫然什么也没有的局面,于是我就重新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降低教学难度为宗旨,提高学生参与性与积极为主,修正教案,用现代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来演绎含蓄美,引导学生对生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知道什么是美。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始终活跃,

  二、 发现的问题:

  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教师一直都有意识的想做到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但是真正实施起来,由于课堂容量大,教材难度不算小,个别环节以自己的解读来带替了学生的解读,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高峰,惟有不断的阅读,不断的积累,打扎实了自己的底子,才能有这个自信和能力。我要和他们一起从赏析从积累诗歌开始。

  怎么写蒹葭教学反思 篇9

  《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唯美而浪漫。但离孩子们比较远,尤其是农村孩子更是缺乏基础。孩子们都是喜欢唱歌的,而音乐又是万能的沟通工具,所以我在导入就采用了这首诗歌的优美歌曲来引起学生学兴趣,也能很好的营造诗歌中描绘的氛围。孩子们有了学习欲望,自然就没有了畏难情绪。

  在整体感知中我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扫清字词障碍,让孩子们结合注释疏通诗歌大意。因为课本注释很详细,所以这个也不是很困难。在这一环节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导地位。在接来的环节中我依然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一步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体会诗歌内涵与意境,尽我所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中的唯美与浪漫。在这里我非常注重朗读。诗歌教学就应该是以朗诵为主,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以及意境,只有通过不断地朗读,让学生细细品味,才能逐步走入诗歌的艺术之美。在教学时我努力使学生通过有感情的'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来感受诗歌的情感美,来领略华夏民族的文化美。情景交融是诗歌惯用的手法,在这首诗里景物描写也很好的营造了唯美浪漫的氛围,衬托传达了主人公求而不得的失望怅惘痛苦的心情,情中有景,景中含情。所以在体会诗歌意境时我从景物入手,循循善诱,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只有把主人公放到既定的情境中,在帮助孩子们重现当时画面时才能更好的体会诗中主人公的心境,所以我又一次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脑中浮现的画面,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体会更深,意境自现。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亮点在于用歌曲来辅助学习诗歌,让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形式的辅助下快乐轻松的学习了畏难的古诗词。唱诗歌更容易记忆,也更容易理解,优美的旋律更增添了诗歌的美,让人陶醉。这节课在音乐声中开始,在音乐声中结束。孩子们对诗歌有了更大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背诵了整首诗歌。下课了,他们还不愿离开,继续跟着音乐哼唱着。

  怎么写蒹葭教学反思 篇10

  在跟岗培训期间,指导老师读了我写的教案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读陈源老师的教案后,分明感受到备课的认真程度,书写认真,资料详实,精心设计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法具有新课改的理念。”随后也提出了教学目标应该按照“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的建议。

  教学手段新,教学内容具有正能量,教学过程能给学生带来新的启迪及创造。对于学生而言,与其说新老师是新鲜的,还不如说是他们对新老师在语文课堂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而好奇。正是他们的这股新鲜好奇劲儿与我的试教碰撞出了创造的火花,给我带了惊喜。比如说,在课中,通过对《蒹葭》这首诗范读,学生反复诵读,并播放以蒹葭为原词,今人谱曲而成的'歌曲给学生闭目聆听,以体会蒹葭缠绵凄婉的感情。学生诵读后,提出这首诗的情感除了缠绵凄婉,更强烈的情感应当是对伊人追寻的热烈,于是当堂即兴发挥,以rap的形式《蒹葭》这首诗说唱了出来,并将对伊人追寻的热烈坚定之情完美演绎。

  教学上,也存在部分问题。磨课时间过少,导致课堂提问生硬,教学过程不是很流畅等问题。作为新人,对课堂的把握、对学生问题的应对还不够灵活。有时候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时间过长,以致于重点不突出。在备课时应多琢磨问题的设计,多听优质公开课,积累教学经验。

【怎么写蒹葭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蒹葭的教案03-07

《诗经·蒹葭》教案03-17

《蒹葭》教案(精选11篇)05-16

实用的《蒹葭》教案3篇02-27

《蒹葭》教案(通用17篇)02-28

怎么写数学教学反思怎么写11-09

教学反思怎么写08-10

美术教学反思怎么写11-09

教学反思格式怎么写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