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孩子的教育话题

时间:2022-05-07 03:45:26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关于孩子的教育话题

  篇一:注意纵容孩子都在不知不觉中

  核心提示:很多时候,孩子的不良习惯纯粹是因为我们这些当妈的不知不觉纵容的。

浅谈关于孩子的教育话题

  儿子一岁多的时候,我给他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说他不懂吧,也不尽然。有时吃东西时,他会很大方地将大点儿的让给我或他爸爸,然后自己说:“孔融让梨。”很得意的样子。我这当妈的心里也很高兴,不知不觉地犯了一个错误:每次削完水果,总爱对家里的两个男人说“谁先洗手谁先吃”,而大的又让着小的,于是,每次都是儿子先吃上水果。

  那天晚上,儿子嘴里吃着苹果,看着我手中飞转的梨皮,伸出手:“妈妈,你一会儿削完皮先给我切,我爱吃梨,我吃大块的。”看着他急切的眼神,我心里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习惯助长了他孔融让梨的空头理论。不行!得让他的习惯改变一下了,想到这儿,我摇摇头:“为什么先给你呢?”他以为我和他逗着玩呢,仍然笑眯眯地看着我手上的`梨,可当看到我把手中的第一块梨切给他爸爸时,突然“哇”地哭了起来,把此时正沉浸在电视剧中的爸爸惊醒,不知他儿子为什么突然暴发,以为他在幼儿园没睡好。儿子也连忙点头:“爸爸,我困了。”对我递过去的梨则表示拒绝:“我困了,不吃了。”两人进了房间,开始捏橡皮泥。我拿着梨,跟了进去问儿子:“你是不是因为我没有给你吃第一块梨而哭?”他否认,眼泪又是盈盈欲滴。

  第二天晚上,又到了吃水果的时间。儿子一看到我手中的水果,连忙说:“妈妈,我不吃第一块了,第一块给爸爸吃。”我问他,前一天晚上是否因为那块梨而哭?他急忙否认:“没那么回事。”我心里暗暗为他的自尊而感叹。

  第三天晚上,我已经忘记了前两天的事,削好水果,又犯了老毛病,伸手就递给了儿子。儿子倒也反应敏捷,伸手推了回来:“妈妈,我不吃,给爸爸吃吧。”这回,我真的吃惊了,看来,教育一次还真管用啊。可什么时候,他才能真正明白我在意的并不只是第一块梨的事呢?

  现在我已经不用儿子提醒了,因为每次一拿出水果,我就会想起儿子这第一块梨的故事。很多时候,他的不良习惯纯粹是因为我这当妈的不知不觉纵容的。从这块梨中我也知道了身教的重要,我想这是最重要的吧。

  篇二:孩子不爱吃饭家长的错

  我儿子今年4岁了,目前正在念幼儿园小班。他在学校可以自己用餐,可是每天晚餐时总是找借口不吃饭,除非大声告诫,他才勉强拿起调羹来。每天吃饭,总是全家气氛阴沉。为了他的吃饭问题,特别带他看过幼儿心智门诊,也没有结果。 这些年来,由于人们富裕,孩子又少,父母基于疼爱,常会想尽办法要求孩子用餐,反而让孩子觉得吃饭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以此拒绝父母的`“要求”。不想三十年前,生活条件差,孩子也生得多,大伙一上饭桌,不到十分钟即一扫而空,此等光景现今已很难见到了。

  有太多父母反应:“孩子不肯吃饭。“不少孩子也往往以此来威胁父母,作为交换条件的筹码,这也是三十年前所未有的现象。身体不适,服药造成胃口欠佳,或未节制零食都会导致食欲不振;此外,用餐气氛太紧张,情绪不佳,也会导致吃不下。但若非以上问题,恐怕真是胃里没有“空”的感觉了吧! 由于科技的发达,造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如农作物大量使用化肥、生长激素;也有些二度加工食物使用色素、防腐剂等,致使消化系统运作时间加长。如果饭后吃水果,水果被食物阻塞,不能直接到小肠里扮演清道夫角色,胃里又有四十度以上的温度,大约三十分钟后,水果开始发酵,产生酒精成分,造成胃不舒服,这一餐尚未消化,下一餐又接踵而来,自然不想吃饭。孩子平时如常吃甜食,那不是饿,而是嘴馋。所以生态环境改变,饮食也宜改变。如改在两餐之间吃水果,才能发挥消化的功能,胃里若有空的感觉,自然就会努力用餐了。

  此外,平时应少让孩子吃甜食等酸性食物。其实低蛋白质、低淀粉、低脂肪、高酵素、高维他命、高碱性,高矿物质等食物,不但供给体内充分营养,也有排毒功能,所以应该鼓励孩子吃青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并多做运动,相信孩子的食欲必能改善。

  篇三:粒粒皆辛苦

  由于今天然没人看我得带他到班上去。起床后让然麻利的洗刷完毕,端上早就凉好了的面条催然快点吃。然很熟练的拿着筷子吃着,不过还是有点慢。看着马上就要到点了,看看碗里的饭也快吃完了,就剩下几半根了,我说:别吃了,就这一丁点。然一边往嘴里拨拉着一边说:你不知道粒粒皆辛苦啊,农民伯伯种粮食多辛苦啊,天很热很热也得在地里干活呢。我赶紧对然然说:哦,妈妈错了。然然做的`对。我以后要向你学习。这还差不多,然然说到。

  终于把那几根面条拨拉到了嘴里,然起身端着碗往厨房走去,以为他会放下就走的,没有,我听到了哗哗的水声,然把碗洗干净了,虽然时间有点晚了,但是看到然然的这些好习惯心里真是很高兴。

  篇四:书是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桥梁

  我一直以为,童书是儿童的专利,但当我和女儿一起看完这本《汤姆.索亚历险记》时,我发现,原来一本好的童书也是能打动成年人的。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然而,就在那唯美的语言中,人性的美一点一点地渗入我们的心灵,直至让我们感动。我想,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本书里的汤姆?索亚,作者马克?吐温把他描绘得栩栩如生。汤姆与他的心腹知己哈克,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故事。汤姆淘气、顽皮,不安分守己,碰上哪一个大人都对他有点厌恶。但这一个形象是少年儿童追捧的目标,因此本书极受少年儿童欢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能够与哈克、乔这些朋友远走高飞,直到孤岛生活一周多,就是汤姆的一个“壮举”。现在儿童应该学习的,就是汤姆的胆量与智慧,而不是父母的溺爱。

  在这本书里,我和我女儿仿佛被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带到了他的童年,他的家、他的学校。汤姆有许多好朋友:哈克贝恩、乔埃哈波、班恩罗杰、吉姆哈林斯……汤姆并不乖巧,他是个捣蛋鬼,又十分聪明,勇敢、正直、乐观。最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的主见。而我女儿以前做事总是要我做主,让我帮她想主意,没有自己的想法。有时,一个人在家,一定要让我告诉她在家做什么,做完了事,又要打电话给我,问接下来要完成什么任务……

  自从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她能自己做主,有自己的主见。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变成了像汤姆索亚一样勇敢、有主见的`孩子。

  作为我们家长可以在空的时候读一些书中的文章给孩子听,激起他续读的欲望,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共读,听听孩子对文章的理解,和孩子说说读书的心得。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而且还能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让我们大家一起和我们的孩子在书中进行零距离性的沟通,让书变成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的宏伟桥梁吧!

  篇五:好爸爸温柔不是“罪”

  也许,现实生活中的爸爸无法像电视中表现得那样完美,我们关于如何当爸爸的感悟通常是从自身的经历和与其他爸爸的交谈中,像拼图一样拼出来的。比如,我就经常和同事的弟弟晓雷探讨“爸爸的角色”这个问题,也经常阅读关于怎么做个好爸爸的文章和资料,此外我还经常观察身边的爸爸们。因此,关于怎样做个区别于好妈妈的.、有男人味的好爸爸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好爸爸应该是温柔的

  你也许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你经常听到的是,温柔是女性的专利。其实不然,比如晓雷的老大是个女儿,老二是个儿子,他原以为男孩子是坚强、粗糙、有些不通人情的。但是,他却在儿子出生后发现,他比他的姐姐要更温柔、更敏感。这不是有些不可思议吗?而男人究竟被允许能有多温柔?

  答案是:其实,男人温柔不是“罪”。而且,婴儿研究学家也发现,男人对自己的宝宝表现出来的柔情绝对不亚于女性。

  好爸爸应该是粗旷的

  我们家里最受欢迎的晚间游戏是:我坐在房间中央,我的两个孩子绕着我打闹、跳跃、跑动,而我伺机突然袭击,抓住其中一个孩子,然后用我的头顶他(她)的肚子。在这个游戏中,孩子离我越来越近,游戏也因此越来越紧张。因此,孩子喧闹着、叫嚣着,每次我有捕捉他们的企图时,他们都会尖叫着跑开……

  我一面让这个游戏变得越来越扣人心弦,另一方面,却集中精力,注意着这些玩得正热闹的小家伙们不要一不小心撞到了柜子上,并且让每个孩子充分地参与进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已经意识到谁是这个家里最强大的人。

  篇六:合理应对待孩子的任性

  孩子的任性,常常让一部分家长感到头疼。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了解孩子任性的原因。3—6岁的孩子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大都会使用以下4种“武器”。

  第一种武器——哭闹。 为了实现自己的要求,哭闹是孩子最常用的手段。而很多家长怕的就是孩子这一招。一旦孩子哭闹起来,家长马上缴械投降,不但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且常常“超额”完成“任务”。

  第二种武器——哀告乞求。 孩子是可爱的,当他向家长哀告乞求要某样东西时,没有几个家长抵挡得住他的温柔进攻。

  第三种武器——死缠烂打。“持久战”对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他的目的是要用“磨”来让家长答应他的要求,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第四种武器——赌气、 噘嘴、不说话、摔东西、不吃饭……孩子赌气的时间,一般持续得较长,因为孩子已掌握了心理战的秘诀,没耐心的家长只好举手投降。

  家长的“应战”策略

  粗暴地对待孩子的'要求是不明智的,拒绝孩子需要技巧。

  1、心理准备。家长首先要有良好而坚定的心理状态。不要认为拒绝孩子会造成伤害,相反,这恰恰是对他最好的教育。要想培养一个棒孩子,那么面对他最初的不合理要求,家长一定要坚决地说“不”,不能有丝毫心软。

  2、以退为进。家长可以先退一步。比如孩子想要一个不能给他的东西时,妈妈可以这样说:“这是妈妈的,妈妈现在不用,可以给你玩一下,不过明天你就得还给妈妈。” 然后以退为进——第二天提醒孩子:“宝宝,把东西还给妈妈,以后想要的时候再跟妈妈说。”

  3、预先申明。孩子一般都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所以一定要给他定个规矩,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规矩处理。比如和孩子约定:早上爸爸要上班,你必须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餐,才能准时送你去幼儿园。如果你起床晚了,就只好放弃早餐,因为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一旦孩子赖床,就要把他的早餐收走,并告诉他:对不起,宝宝,我们有约在先,不能随意破坏。

  4、说一不二。对待孩子的要求不能“先抑后扬”。“先抑后扬”的做法会让孩子认为家长好“欺负”,从而无理要求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一旦家长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产生偏激心理,造成意想不到的恶果。因此,拒绝孩子,一定要从一而终。

  家长对孩子说“不”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释拒绝的理由,让他明白“不行”的道理。拒绝孩子而不给他被拒绝的理由,会让他觉得受了委屈,甚至产生焦虑、恐惧、烦躁不安和悲愤绝望的心理。虽然这种解释孩子不一定听得懂,但是至少能让他明白:家长拒绝他是有理由的。总之,拒绝孩子,起点是爱,终点还是爱。

  篇七:学会从孩子那里得到回报

  既然育儿意味着要做出许多牺牲,好多的家长自然会、而且也应该指望从孩子那里得到一定的回报。这并不是要孩子口头上感谢父母生育抚养之恩,而是要他们体贴、爱戴父母,愿意接受父母提出的要求和目标。家长给孩子提出这些要求,不是自私地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希望孩子长大后同他人一起愉快地合作和生活。

  如果家长错误地理解了自我表现的原理,由于天性愿意自我牺牲,或害怕孩子不喜欢自己而在要求孩子通情达理时,表现得过于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就会对孩子随之养成的坏习惯而感到十分厌恶。他们会在内心愈来愈感到怒不可遏,却不知如何才是。这也会使孩子感到烦恼,感到一种内疚感和恐惧感,会使他们变得愈加讨厌,愈加刻薄,要求愈来愈多。

  比如说,如果孩子尝到了晚上不睡觉的甜头,而父母又害怕拒绝他们的`这种快乐,他们也许会连续几个月变成一个讨厌的小暴君,不断让父母夜里抱着他们来回走上好几小时。父母会因此而讨厌这样的孩子。如果家长态度坚定一点,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孩子会很快地变得和颜悦色,家长也会变得和蔼可亲。

【浅谈孩子的教育话题】相关文章:

浅谈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04-09

浅谈中西方教育对孩子的影响03-24

浅谈教育孩子心得体会11-10

浅谈如何追随孩子的兴趣04-02

浅谈孩子多读书的好处07-28

浅谈怎样培养孩子的毅力06-02

浅谈培养孩子懂得感恩06-01

浅谈孩子的想象力06-03

浅谈孩子的创造思维总要培养的06-02

浅谈怎样培养高情商的孩子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