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教育孩子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下面这些错误态度不能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1
(一)表扬过多
太多的表扬会给孩子造成许多束缚与负担,当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孩子很容易产生挫折、内疚感。如父母总夸孩子“太聪明了”,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孩子就会产生深深的自责与沮丧,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沉重的打击。
因此,父母最好就某件具体的事情表扬孩子,如“你今天的'作业写得很好!”
(二)提问过多
由于迫切地希望更多地了解孩子,许多父母往往一等孩子放学就问个不停,“今天老师有没有提问你?”“数学考得怎么样?”“都和谁一起玩儿了?”……太多的问题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与抵触,落个“讨厌鬼”的名声。
有效的做法是进入孩子的世界,更多地和他们一起游戏、聊天,在不经意中,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秘密。
(三)命令过多
“写作业去!”“把电视关了!”……过于频繁的命令容易使孩子“充耳不闻”,当孩子经常对这样的命令无动于衷时,父母就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在孩子眼里的信誉了。
(四)否认感觉
这是许多父母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打针很疼”时,父母经常会安慰说:“宝贝,没关系,不疼的。”这样只会使孩子感到委屈 与恐惧。较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宝贝,妈妈知道,打针是疼,可是打完针后病才能好。”意识到自己得到理解后,孩子的感觉会好些。
(五)呵斥和嘲笑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某些家长会大声呵斥,“笨蛋!木脑瓜!”这种做法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严重的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就事而不就人提出批评。
(六)不以身作则
当孩子在外边和人打架时,父母又打又骂的态度会使孩子在内心产生强烈的不满,“不让我打架,你们怎么还打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已威信扫地。教育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2
这两天,有不少父母朋友问我,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怎么办?孩子做错事撒谎怎么应对。对此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偷拿家里钱的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偷拿”和“撒谎”,而在于孩子“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思维方式。
首先,偷拿家里的钱,或者偷拿亲人的钱,与偷拿非亲友关系的钱的性质是不一样,这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偷窃。只要孩子没有偷拿非亲友关系的人的钱,就不必担心孩子产生盗窃心理。这是一种简单的“唯我”心理,一种单纯的“利己主义”。这是孩子在没有建立成熟的`道德观前的一种自发行为。
其次,孩子因为拿钱而撒谎,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欺骗,而是一种临时的“应变”,这种应变无论对于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当然我们要培养孩子面对现实和承担后果的勇气和责任心,但是只要孩子不形成习惯,不以此为乐就不用过于担心。
这个问题最令人担心的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思维。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孩子这种行为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而在这种不好的倾向还在萌芽期的时候,正是我们给孩子树立是非观的绝好时机。
建议:
1、 教育孩子时,要冷静郑重但是不可严厉,更不可打骂,让孩子感到这件事情应该认真对待,但不要让孩子感到强大的压迫,以便孩子能够接受我们的建议。
2、 这个问题,孩子错处有三,不该偷拿钱,不该撒谎,最主要的是“不择手段”这种思维方式。为了保证教育效果,我们应该突出重点。告诉孩子最让您生气的不是撒谎,不是拿钱,而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想法,这种任性的、自私的、不计后果的想法是您不能容忍的。告诉他,满足自己的愿望要用合理的方式,假如合理的方式行不通,那么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放弃自己的愿望,而不应该是不择手段的去满足自己的愿望。要给孩子举一个现实的例子。
需要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承担后果的勇气等要在“不择手段”这种思想完全消除之后进行,循序渐进。
3 、建议为了向孩子表示您对他的诚意,您可以每个月适当增加他的零花钱。
4、 假如有些东西孩子十分需要,您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他。假如,您坚决认为不应该满足孩子,那么一定要给孩子讲清为什么,尽量取得孩子理解。而不应该是强硬的简单的禁止。
5、 当您的孩子主动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掩饰错误时,不要批评孩子,应该告诉他,你虽然犯了错误,但是你主动承认错误,让妈妈(爸爸)很高兴,妈妈欣赏你得的勇气,妈妈为你自豪。
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3
好后果呢?趁他们还没长大,让我们赶紧学会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把有用的习惯、必要的本领、好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教给他们吧,时不我待了。
一、《聪明妈妈多创造“全家餐”》
作为母亲,要做孩子和爸爸沟通的桥梁和润滑剂。虽然夫妻双方工作很忙,但妈妈要千方百计创造全家聚餐的机会。下面三个小故事里有一些好办法,值得母亲们借鉴。
全家动手做晚餐:
例一:刘女士的家在城市西南部,而丈夫在城市东北部工作,整天忙生意,难得回一次家。所以家里经常只有她和13岁的儿子小明两个人。刘女士经常要加班,小明从八岁起就开始学着独立生活。但前天,她却在家里看到儿子同一个比他年龄大的男孩子在做一些恋人之间的亲昵动作。
专家点评:小明是一个因缺少父爱,而导致对同性过分依赖的典型例子。刘女士应该想办法为孩子创造一个与父亲共同进餐的机会,比如利用周末,带孩子到他父亲租住的商住两用的办公室里,全家齐动手做晚餐。让孩子通过与父亲一起工作,明白自己并不孤独,自己的身后除了母亲,还有强健的父亲。虽然他们不能时刻陪伴自己,但是当自己需要时,他们一定能够与自己在一起。
餐中多交谈:
案例二:王女士的儿子亮亮从上初中后,就不愿意跟父母多说话了,吃完饭就钻进房间,平时问什么都随便搪塞。虽然丈夫工作忙,但对于孩子的成长特别关心,总是一到家就问孩子一天的表现和学习等,可是亮亮却不买他爸爸的账。为减少“战争”,丈夫常一个人在外面吃完晚饭再回家。
专家点评: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他爸爸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他交流,亲子关系很生疏。王女士要做的是,说服丈夫回家吃晚饭,多和孩子面对面交流。她可以提起话题,有意跟丈夫表扬亮亮的成绩,让他表扬和认同亮亮。在餐桌上,请亮亮爸爸讲讲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让孩子也发表自己对于事情的.看法,还可以及时纠正他不正确的观点。这样,不仅孩子可以感觉到自己在父亲心中的重要位置,父母也可以很好地与孩子进行交流。
餐后一起做游戏:
案例三:张女士的女儿刚上小学,此前女儿的生活都由她独揽。丈夫最近决定和她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决定每天用晚饭后的一个小时陪女儿做游戏。一个星期后,女儿开心地说:“我喜欢爸爸管我。”
专家点评:张女士的办法很不错,通过晚饭后的一小时,让父亲与孩子充分沟通。朋友式的交往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面对孩子,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地位,试着与孩子交朋友,因为朋友之间才是真正平等的。英国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说:“要让孩子懂得自己照料自己。要让他自己知道怎样穿鞋子、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在他的欢乐中,映照出人类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
二、 《孩子需要“逆向关怀”》
美国阿拉斯加国家动物园的鹿苑里,鹿群因既不必为觅食而发愁,也不必为逃避敌害而穷于奔跑,因而很快就繁殖起来。然而在一度兴旺之后,病弱残疾者与日俱增,最后竟出现濒临绝种的危机,虽然政府曾不惜斥巨资予以抢救,可惜一概无效。后来一位聪明的管理人员建议把几只凶残的恶狼引进鹿苑,许多病弱的鹿被捕杀了。狼捕食了病弱者,又迫使鹿群为逃避狼害而重新拼命奔跑。从而使得留下来的鹿群体质日益健壮。后来,人们把这种奇特的动物“保护”方式称为“逆向关怀”。
对于孩子,我们也应提倡这种“逆向关怀”:
亲子之爱,人皆有之。望子成龙,将来在社会有所作为,也是人之常情。但许多家长不顾客观实际,生活上对孩子有求必应,处处溺爱,使孩子成了养尊处优的 “小皇帝”。这种方式极易造成孩子脆弱、依赖、攀比、消极、懒惰等不良心理,无益于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补上重要的一课——适当给孩子一些 “逆向关怀”,要硬起心肠,收藏起一半爱。生活中,你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式:
该碰的钉子要碰:
孩子初来人世,单纯幼稚,假如家长处处都替他安排得天衣无缝,他就不会对这个世界真正了解,将来很可能会碰大钉子,正如鱼儿生下来就要在水中游一样。如果好意为它套上一个救生圈,后果会怎样呢?
该绕的弯路要绕:
家长提供的捷径孩子未必买账,即使走在捷径上,他也不一定能安下心来,反而会对自己没走的路跃跃欲试。而且,没有过程的结局,没有挫折的成功,就像凭空给了中国足球队一个世界冠军的称号,又有什么意义呢?
该受的苦与累要受:
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幸福都来之不易。否则,他就不会珍惜它,理解它,以致身在福中不知福。
该动的脑子要动:
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应该给他们一定的空间,一来可以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二来也可以让他们懂得生活的甘苦。
该听的意见要听:
不要事事都把孩子的意见排除在外,也许他们以独特的视角,纯洁的心灵提出的建议或提醒,会弥补成人们的某些局限呢。
该保留的稚气要保留
孩子就是孩子,假如一个孩子过于老成,处处跟大人们想的做的都一样,城府颇深,你不觉得孩子过早地失去了童趣、天真,是不是有些残酷呢?
该讲清的道理要讲清:
有些事情该正面解释的就应明确答复,免得让孩子胡乱猜测,含糊不清,以致误入歧途,甚至酿成大祸。
三、《扭转叛逆孩子的六字真经》
在武汉市武昌区工读学校(是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中学生进行特殊教育的半工半读学校)从事特殊教育25年的班主任龚贞智,向父母们传授了他的教育经验:扭转极度叛逆的孩子,需要“耐心+认可+鼓励”。
龚老师称,这些极度叛逆的孩子多出自两种极端教育的家庭:一是家庭教育放任,父母无力管孩子;二是家庭极度溺爱,不敢管孩子。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却无人正确引导,结果坏习惯越积越多。“耐心+认可+鼓励”这六个字看来容易,但需要父母下决心、沉得住气。
现在大多数父母对于叛逆的孩子没有耐心,无法接纳孩子。龚老师说,再叛逆的孩子身上也有其可爱之处,如懂得尊敬老人、有爱心、打字速度快等,父母要耐心发现,冲孩子的闪光点去爱孩子。极度叛逆的孩子一般不愿与父母和老师交流,这给教育带来阻碍。龚老师说,为了接近一个众人看来不可挽救的“坏孩子”,他曾陪那孩子打了一个星期的篮球,其间他也想发作但都忍住了。“你的球打得不错呀!”一周后,两人相视一笑,就这样孩子接纳了他,后面的教育开展起来就容易了。父母同样可以效仿,去感动孩子。
龚老师说,有的孩子外表冷漠,但面对认可和鼓励,他们内心其实是很在乎的,父母不应该看到孩子表面无反应而放弃教育。
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4
孩子背着大人做事,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正常的要求总是被阻止或得不到满足,孩子有了进步,家长视而不见,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汞视,由于某种原因,孩子在家庭中总是受到压抑。久而久之,孩子就由不愿把心里话告诉父母发展到背着大人做事。
曹如,小孩子看到别人的东西悠想要,这是正常的。而家长们往往用自己的尺度去判断、理解孩子,或者不给买,或者给孩子一顿批评。这时,孩子就会为自己的欲望得不到重视而感到扫兴。孩子要的东西,家一长认为投必要买或买不起,都要耐心地向孩子解释,说明不能买的原因,或者主动向孩子介绍另一种更有必要的东西,当引起孩子的兴趣后,再买给孩子。切不可一味地按成人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去强求孩子服从老子。这样下去,会给孩子造成一种不信任感,甚至讨厌自己的父母。当孩子的欲望和要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就会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孩子甚至沾上小偷小摸的坏毛病,如偷米父母的钱去买想要的东西等等。
值得指出的是,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时间久了,就会使孩子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这种过重的思想包袱常常会把孩子逼进他们自己的小天地,背着父母去千他们想干而父母又不让干的事。譬如,有的孩子从心眼里厌烦学习,当父母强迫池学习时,他会马上顺从地在书桌旁坐下来,可是他并没有翻开课木,而是翻开了他所喜爱的小画书。可见,教育孩子只能因势利导,培养孩子的兴趣,靠强迫命令式的教育方法,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此外,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兄弟间互不信任,各怀秘密,或是父母间各有隐私,互相提防,孩子自然会受到感染,变的不诚实不坦率。
当你知道了孩子做事瞒着你,首要的是不能急于责骂孩子。这样只会火上浇油,引起孩子的强烈不满,变木加厉地报复你。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毋也不要生硬地灌输自己的想法,要先从自己身上找一找原因,给孩子做出诚实的榜样。要充分地理解孩子的心理,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对孩子的想法和要求,能满足的尽量去满足,不能满足或一时满足不了的要向孩子说明原因。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强迫孩子,而是要放下架子,心平气和的同孩子一起商量,充分地向孩于说明父母之所以不赞成或反对的.理由,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一时满足不了的,也要争取孩子的谅解。 父母应当切记,纠正孩子背着大人做事的毛病,必须注意方法,不要大声训斥,怒骂不休,只要弄清情况,讲明道理,孩子是会改正的,要充分相信孩子。
家庭教育的原则:
1、平等原则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促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角度上看待。
2、尊重原则
家长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家长
3、交流原则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长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求,孩子和家长就没话说。长期下去,儿女和家长相处会变得越来越尴尬。
4、自由原则
很多家长把孩子管得很严,却往往吃力不讨好,甚至引起悲剧。应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5、统一原则
家庭教育要和学校统一,否则孩子无所适从。
6、榜样原则
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家长一定要做好榜样,做好表率。
7、信任原则
谎言是从不信任中来的。如果你从孩子小时就很信任他(她),孩子就没有说谎的必要。
8、宽容原则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正常的。家长应该宽容地对待,做好引导工作鼓励原则许多家长有个坏习惯,不懂得鼓励,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可能是随意的一两句话带过了。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多鼓励孩子。
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5
父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关心他,支持他,鼓励他坚持不懈,顽强奋斗。
②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不依赖他人的良好习惯,不要老干预,老指导,老帮助。
③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告诉他是成功之母,要善于从失败中找出成功之路。
④以肯定任何大小成绩的方法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体会到,无论成功或失败,只要他尽了自己的努力,父母都一样爱他。
⑤鼓励孩子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一步步地争取,不要希望一步登天。
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
期望孩子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父母首先要做到做事不拖拉,当天的事情当天处理,而不要轻易斥责孩子学习拖拉、不主动以及贪玩;对孩子讲 话、做事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指出孩子致命的弱点,要维护孩子的尊严;不应该给孩子布置额外的学习任务,避免作业强迫症,重要的是以自己的言行规范来影响 孩子,让孩子去领悟如何做人做事;要经常在家庭中进行民主交流,父母和孩子分别总结一段时期以来个人的得失以及未来的努力方向,同时相互交流家庭成员之间 对彼此的意见和建议,让孩子畅所欲言,使其感受自己的存在意义,而不是在不断的埋怨和抱怨中挣扎。
向孩子的老师、同学或朋友了解其优点:
比如,孩子的特长、兴趣以及其他表现良好的`地方。要结合他现有的优点,鼓励和督促孩子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建立起对文化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对文化课程的兴趣以及学习上的成功感。
要帮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比如,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关心、支持、鼓励;孩子出现进步行为表现时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和肯定(比如,努力程度、按时完成作业、写作业又快又好等),鼓励和支持孩子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独立的学习模式,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
父母要多与老师沟通,了解作业的布置情况,以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
同时还可以针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老师协商帮助策略,比如针对孩子的学习实际请课任老师设计辅导方案,循序渐进,保证孩子“当天学当天会,当天的事当天做”。
要鼓励与调动孩子积极主动地学:
比如,与孩子展开写作业竞赛,促使孩子全心身地投入到写作业的竞赛之中,使其兴趣盎然高效率地完成作业;和孩子商量如何完成学习任务以及玩耍, 这样既了解了孩子的需要,也让孩子明确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同时也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而也增强了孩子自我做主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只有积极主动地学 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
家长必须要有耐心,情绪稳定:
因为孩子过去的基础较差,想要孩子一下子把学习搞好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做父母的千万不能躁之过急,更不能因为孩子学习不好而指责孩子。
父母应该和孩子进行诚恳沟通:
交谈时,父母应该对孩子抱着真诚关心和宽容体谅的态度,表示理解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挫折是难免的。同时,父母还可以谈自己过去学习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给孩子以必要的信心和勇气。
在此基础上,再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
①在学习上是否尽了全力?
②你是否认为自己无法搞好学习?
③你需要什么帮助吗?
应向孩子的老师、同学或朋友了解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所在:
①孩子上课是否用心?作专是否认真?能否按时完成?
②孩子平时喜欢与哪些人在一起玩?有没有受到什么消极影响?
③孩子的特长是什么?兴趣是什么?能否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让孩子恢复自信,培养其成功感。
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6
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常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同时在教育孩子时也一样,你了解你的孩子吗?孩子的习惯和特点你要不断的观察把孩子的优缺点分析出来,在优点上鼓励和支持孩子去做,在不良的方面要引导和开导孩子。常见的类型的几种孩子的表现和教育方法如下:
1、第一类孩子表现:
上课不用心听讲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课多动、好玩、爱讲话,甚至在家中学习也表现出心不在焉对此类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说,“那是学校的事,不该我来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边。”实际上,练习孩子用心听讲,要从日常糊口入手,由于糊口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相关的。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父母要练习让孩子听一遍就马上做到,其次,在糊口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练习孩子的听话能力,如铺排三、四件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家长观察孩子是否如斯,再次,家长要有意识地练习孩子的留意力,和孩子讲话,一定要让孩子看着你的脸听,第四,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听讲的小窍门第五,家长应尽量要求孩子复述课堂内容,或谈上课中印象最深的题目。
2、第二类孩子表现:
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穿要名牌,吃要精品,”讲究吃穿,有的上学要坐摩托车、三轮车。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告诉他们自己孩子时代的糊口经历和故事,其次,家长要把家庭收支计划告诉孩子,并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再次,有效地教育孩子计划用钱,并用典型事例来教育孩子。
3、第三类孩子表现:
精力过剩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智慧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样他们轻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其次,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管教若太严,与他们性格分歧错误劲,就会适得其反。要给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流动时间和空间。再次,耐心教导:即耐心教育与疏浚沟通,通过讲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抛却自己的“主见”,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长之路。
4、第四类孩子表面:
具有严峻惰性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学习被动,功课不完成或抄袭,造成考试交白卷或作弊,糊口散漫。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以平时的家务事开始练习,不要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其次是匡助孩子制定计划,并加强督促检查。三是父母要以身作则,事事起表率作用。四是要从孩子力所能及的日常小事上培养勤劳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坚持练习。
5、第五类孩子表现:
对长辈教育抱无所谓立场的孩子。此类孩子对父母,师长的教育,充耳不闻,当耳边风。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师长的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其次,要在感情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教育,消除他们的“敌意”,使他们愿意服从教导,第三要给孩子以说话的权利,让他说原因,说理由,哪怕是不准确或不真实。第四要多一点宽容,教育之后,还会做错事,要给予改正的机会,要耐心,要等待。第五是教育孩子的语气要坚定,父母两人说话口径要一致,有的父母嘻嘻哈哈,有的不认为意,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各唱各的调,这都不利于教育。
所以,父母和家庭教育孩子是最重要的,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坚持和仔细观察,不断开导和引导,不要为了方便把孩子放到学校管理自己就觉得什么事也没有了,这样是错的,家庭和父母是孩子第一启蒙老师。
孩子教育也是要有正确的方法的,下面介绍下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
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2、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3、培养儿童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
开发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5、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价值观的人具有三个“能力”:我有能力;我能与周围的人交往;我能随时随地为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相信自己有学习和成长的潜能,发展出勇气、信仰、自信、信赖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质。反之,低自我价值观是一种对自我的消极认识,自责、羞辱、愤怒、憎恨等毁灭性感觉始终伴随一生。
6、设立明确家规,定期召开家庭会议
孩子需要知道界限在哪里,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没有规则孩子反而没有安全感。家规不超过5条到6条,应适合于家里的特定需要,而且必须用肯定句来陈述,将家规贴出来。如果违反家规应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旦建立,就应坚决执行,每隔一段时间,应对家规作调整和修补。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使全家一起分享生命发展的过程,发展民主,相互尊重,享受爱的氛围。
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7
家长要正确理解穷养:
所谓“穷养”,不是刻意追求“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而是在物质上对孩子有所限制,让孩子懂得珍惜和奋斗;要从小培养孩子自立和受挫的能力,让孩子懂得任何东西都是付出劳动才能得来。
另外,要培养孩子正确的心态,接受社会现实,别人拥有的物质财富,自己不要盲目攀比,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创造这些财富。
穷养的标准是什么:
现如今,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加上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需要和男性一样肩负起社会义务和责任,因此,男女都应该“穷养”。“穷养”要先教孩子做好两件事:
1、男孩养志气,女孩养气质
男孩强调的是养“志气”,主要培养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做事勤恳、踏实努力、有韧性、顽强的品质,如带他去爬山、踢球、游泳,锻炼坚韧性;而女孩侧重养“气质”,强调的是文化修养的投资,性情的陶冶。
如有条件的可以让女孩学学琴棋书画,在家里,多给她些关心,让她感觉精神上富有,有安全感和自豪感,并有意创造环境,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更具女性特质。
2、父母要适当“偷懒”
不少家长总抱怨孩子自理能力差,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过分“勤快”。孩子到了自己学吃饭的年龄,家长见不得满桌的狼藉,最后忍不住出手喂饭;孩子捡个玩具捡半天,看着一地凌乱,家长忍不住收拾得整整齐齐。
“穷养”孩子,首先体现在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相当一部分家长难以坚持。
因此,家长在养孩子的过程中要适当“偷懒”,一定要学会忍受孩子的不完美,等待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
此外,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比较自我、霸道,家长在生活细节上还要学会对孩子有所保留。
孩子要“十分”,家长给个“六七分”就好,不要超过“八分”,必要时跟孩子讲讲条件。
比如带到超市买吃的,不要顺着孩子什么都买,回到家里也不要一口气全部吃光,要教孩子学会克制、节俭和适量消费。
结语: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各个家长的看法都不同,教育孩子最主要就是让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以及一些价值观的确立。不管方式如何,因材施教最是重要。
教育的手段:
通常所说的教育,都是指校园教育,具有通用的区域或国家标准教材,有指定的教师,进行课堂口授讲述,辅之以板书和作业,结合测验、抽查考试、期中和期末考试,加上升学考试,再进入职业生涯。
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先进的教育,已不会再用私塾和一对一这样的落后的、高成本的、低效率的教育手段了!
互动、快乐、学校指定和学生自选课程等都是比较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至于案例教学,则是职业教育中比较成功的手段。
借助信息化,把教育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技术和管理问题,更加精确地描述,让更多的人才在先进的教育技术条件下,更快的、更多的、一生学习接受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
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8
3—6岁的孩子该怎样教育,家庭教育容易存在哪些教育?昨天,“名师公益大讲堂”在金陵图书馆首场开讲。省特级教师、鼓楼幼儿园园长崔利玲结合了目前大热的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对五组父子(父女)的家庭教育进行了分析。
不要以大人的思维去“误判”孩子:
家庭教育应该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崔园长说,大人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思维去“误判”孩子,比如3—6岁的孩子具有情绪外显的表征方式,《爸爸去哪儿》出发时,必须没收所有玩具,天天的反应最强烈,大哭不止,这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这个年龄的孩子的特点,家长此时应该给予适当安慰,让其宣泄;再比如 田雨橙、王诗龄、天天三个人“比年龄”:“我五岁、我六岁、我七岁……我一百岁……”这不是吹牛也不是攀比,这是孩子对于数的概念的体现。
小石头为啥“逆反”:
崔园长认为,五个孩子中,王诗龄虽然年龄最小,但是情商蛮高,“文艺爸爸”王岳伦做菜时无从下手,王诗龄却懂得鼓励爸爸说:“爸爸辛苦了。”去农民家要菜的时候,她也会赞赏人家的小宝宝“真漂亮”。而小石头在某些场景,显然出现了“逆反”言行,比如在大家一致称赞当过五年大厨的张亮做菜“真牛”“太好吃了”的时候,他给出了唯一差评“太难吃了”,而实际上他大口大口吃得正香,这时候,如果家长能够顺着他的思路了解下去,就知道这种“口是心非”是 有原因的,小石头真正想表达的应该是“我爸爸烧的也好吃”。
“闹钟事件”比“敲墙事件”处理得当:
五个爸爸带孩子,状况不断,崔园长就两个小事件分析了爸爸的处理方式。一个是“闹钟事件”,KIMI不小心把闹钟碰响了,吓得尖叫大哭,林志颖 从炉子边赶紧跑进房间,通过“不怕不怕、闹钟坏坏”等语言和拍背等行动对KIMI进行了安慰,让KIMI的情绪得到了宣泄;等KIMI安静下来后,他说“不要去转这个好不好”,解释给KIMI听闹钟响是因为转了这个发条,打消了KIMI对闹钟的恐惧心理;然后他又试着让KIMI接受闹钟:“变成你的玩具好不好”,最后,KIMI是提着闹钟去吃饭的,“已经跟闹钟成为好朋友”。这一处理方式,经历了害怕、安慰、释放、解释、接受、喜欢六个步骤,成功打消了 孩子的恐惧,又让孩子接受并喜欢了一个新事物。
另一个是“敲墙事件”,在第三集,小石头用一只勺子敲农民家的墙,发现“勺子还挺有用”并开始“大力敲”,正在起劲的.时候,传来了郭涛的声音:
“在干什么!”小石头发现“情况不妙”,果然,郭涛开始教育“这是农民伯伯他们的家”“不能敲”,小石头挣扎着被拉走。崔园长分析,“敲墙”其实体现了小 石头的探究心理,如果这个时候郭涛先跟小石头沟通,“在干什么呢……咦,这个墙的材质跟我们家的不一样哎,挺有意思哎……可是呢,这是农民伯伯家的 墙……”经过这样一起探索后的劝说,应该会让孩子更能接受,而不至于最终有被强迫带走的感觉。
爸爸们的“正向语言”和“负向语言”:
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鼓励”的重要性,不过崔园长认为,完全的鼓励性语言,会让孩子只能听好话,不能听坏话,长期下去,当他们与社会融合的时 候,对否定性语言的敏感性就会比一般孩子要高,只有合理的使用评价方式,孩子才能既自信又能抵御挫折。“每天给孩子一定的挫折点”比较合适,那怎样掌握这 个度呢,崔园长给了一个数据:每天表扬和批评的占比应该是4:1。
崔园长分析,在《爸爸去哪儿》中,林志颖的正向语言比较多,即使抽到最差的房子,他也会说“很酷对不对”,用正向语言进行心情疏导和语言暗示。
而相对而言,田亮会有一些负向语言,田雨橙第一天哭哭啼啼的时候,田亮总是无奈地说:“你看你永远都在哭”,在野外找到水的时候,田亮说的是“这水能不能 喝啊”,这都是负向语言。而正向语言显然更能在面对困难时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
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9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不要把原生家庭当作不肯成长、改变的借口,因为,你的幸福、快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而作为父母请你一定记得: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
你在重新创造一个文化。过去不对的事情,不要持续下去;过去好的经验,要把它传承下去。你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家庭幸福。
一、常常骂、大声骂、越骂越不听
人的大脑有个特性,对习惯性的东西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比如,当父母第一次大声责骂时,孩子如你所愿能被吓哭,但是次数多后,他就习惯了,每次被骂的时候注意力都是游离的,他根本没有在听,所谓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
因此管教孩子要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威胁的次数多了,也就没有效了。
二、吼骂孩子是白费口舌
骂孩子的坏处是,他一紧张,大脑会自动转入逃生机制,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逃过一劫,父母就白费唇舌了。
此外,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你大声吼他,他将来在外面也大声吼别人,这会使他没有人缘,交不到好朋友,以后人生的路会很孤寂,而且你吼他,他以后也会继续去吼你的孙子。
人都有好奇心,越是听不清楚的,越会注意去听。因此,要孩子注意听你说话,不必大声吼,只要引起他的动机,你越不要他听见,他越会注意听。其实最好的沟通方式是身教,因为太小的孩子还不能说理,当大人做给他看时,他便自然会学进去。
三、管教孩子,不用吼的用什么?
1、耐心倾听
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但是这样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管教孩子,关键是要找出孩子犯错的原因,从源头下手,把原因除去。
此时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2、放下身段
同孩子做协商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但是这样做往往会激化矛盾,叫他不要他偏要。这时,父母不妨放下身段,不要总是命令孩子,而是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3、让孩子去体验后果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你再怎么吼叫也是无用的。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4、跟孩子讲道理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
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5、给孩子另一个选择当孩子犯了错误,你不要只是吼叫孩子,说教大道理,而是要给孩子另一个选择。
也就是说,不要只说不可以,请指出一条可以的路来给他走。大脑好像一个大草原,上面已有一条从A到B的路,如果你不要他走这条路,你要先牵他的手走另一条也可以到B的路,走久了,新路的草被踩扁了,新路便形成了,而旧路许久不走,又被长出来的草盖住,便看不见了。
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10
“我们家孩子从1岁左右开始跟他说不,两岁就听道理了。很多人跟我抱怨“跟孩子讲不了道理”,尤其是跟三岁以下的孩子讲道理更难,可我实际用起来觉得讲道理很管用呀。
分析以上案例情景的导致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你是不是带着情绪:
心平气和的才是在讲道理,否则,你讲得内容再有理,孩子也理解成了指责,沟通的渠道也就失效了。
这一点路易阿婆应该深有体会。阿婆最近被路易的叛逆折腾得没辙,路易做坏事,阿婆总是难免带着情绪跟他说教,结果是非但没用,路易知道她会生气,还能引起她的关注,故意做出激怒她的行为。
第二、你讲的是不是真有道理:
得是危及安全的、对孩子有难以承受的损害的,以及肯定给他人造成较大干扰的情况,你才能讲得理直气壮。如果只是你的个人偏好,那孩子很可能不服气,凭什么按你说的来。
当碰到想阻止说教一番的场景,先冷静想想,我的要求及论证站得住脚么?这是孩子正常的适龄行为么?
比如孩子非要开冰箱,是不是也可以顺便教孩子如何使用冰箱,信任他们有能力把冰箱用好。如果只是你个人的特定需求,那拜托放低点姿态,请求孩子帮个忙行个方便,当然要让孩子看到你确实不方便了。
第三、你自己有没有以身作则:
你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如果孩子接受觉得有理,也会以同样的标准反过来要求你的,他们简单的.世界里规则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如果他们发现规则建立者都不履行,那这规则就失效了,讲的道理自然也就“无效”了。
很多不良行为的场景,示范比讲道理更直接更有效。讲道理相对比较抽象,往往是对一个具体场景的抽象描述,上升到道理的高度,其实不便于孩子理解和模仿。
比如你想让孩子学会说谢谢,或者学会道歉。与其每次要求孩子说出“谢谢”或“对不起”这几个发音,不如以孩子的视角替他们说出来,示范给他们看。平时遇到你该给孩子道谢或道歉的场合,你也以身作则。至于孩子什么时候悉得模仿,就交给孩子自己作主吧,他们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机。
第四、你有没有给孩子创造容易遵守规则的空间环境,以及给孩子时间去自己努力改进:
别一方面讲道理,一方面又不改变环境引诱孩子,人性禁不起考验呀。费死劲讲道理,不如干脆让孩子没有“做坏事”的机会。比如不想让孩子玩手机pad,就别拿出来,当然自己也别玩。而且,孩子的改变也需要时间,让你改点啥你也做不到立竿见影是吧。最近路易又找到藏起来很久的iPad,开始玩以前玩的修车游戏(他都忘记怎么玩的了),我们没有立马夺走不让玩,但每次都劝他“玩一会就不能玩了眼睛会坏的”,时间差不多就引导他去玩别的。
【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相关文章:
家长正确教育孩子的好方法01-07
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11-24
家长教育孩子有哪些正确方法09-02
古代教育孩子最正确的方法是哪些08-23
10种教育孩子的好方法02-02
怎样教育孩子才是正确的方法(精选10篇)12-20
孩子认字的好方法08-02
怎样正确教育孩子07-23
正确教育孩子的事例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