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几个绝招

时间:2022-06-01 12:10:47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家长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几个绝招

  不要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再去责怪他们缺乏独立性。殊不知,孩子的独立性,完全取决于父母对他从小的培养。

家长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几个绝招

  第一式:启发他自解困难

  临出门时,孩子突然想起老师要他带红色的东西去幼儿园,而红色的东西虽然家中有,却需要花时间寻找,而时间对孩子和父母又都非常紧迫,你是否会立即帮孩子寻找?

  对策:如果此时你能启发孩子,譬如“你的红帽子也是红色的,是否可以呢?或者你再想想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红色的?”

  提示:当孩子掌握了这种方法,平时你还可以加大难度,让他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例如在1分钟内列举出所有整理玩具的方法等等,这些有趣的练习可以让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不会惊恐不安、不知所措,而是迅速集中精力、寻找办法。

  第二式:解围不如学自救

  孩子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他向你求助,为了不让孩子受到老师责怪,你是否会帮他编个理由来应付呢?

  对策:你不妨对孩子说:我们应立个规矩,不许找借口,你要对自己行为负责。接下来,你不妨找找孩子无法完成作业的根源所在,是缺乏组织、安排能力,还是其他。从根本上停止为他“擦屁股”。

  提示:如果有求必应,势必会造成孩子有问题就等着你来为他解决。平时你可以给他一本日历,让他记下活动时间,或者用即时贴记下时间安排,以便随时提醒。年龄小的孩子可以用图画作为提醒。

  第三式:教孩子权衡利弊

  为了周日的家庭出游计划,你们已有较长时间的安排,却不料孩子又接到同学盛情的邀请,让他前去参加他的生日派对。对此,孩子不免有些为难,希望父母为他拿个主意,你是否会当机立断呢?

  对策:你应该帮助他思考:“如果你去参加同学的生日会是怎么样?而你不去参加别人的生日聚会,同学又会怎么想?告诉他,每个决定都会有有利和不利的两面。

  提示:千万不要替他拿主意。你应该做的是,帮助他去想自己做的每一个决定将带来的后果,学会自己权衡利弊。如果孩子能经常练习做决定,那么,长大后在面临进退两难的处境时就能应付自如。

  第四式:从失败中站起来

  如果孩子很有信心地参加非常感兴趣的球队选拔赛,却被淘汰而没有录取,当他伤心地对你说:我以后发誓再也不会参加这项活动时,你会如何帮助他呢?

  对策:不妨告诉他,你非常理解他现在的感受,但是没有必要落选就放弃这项运动,没有人是完美的,有时总会出错,可以找找哪些地方没有做得更好,才导致这次失败,只要想办法做好,还是有机会的。

  提示:让孩子正确对待失败是帮助他们自立的重要环节。平时可以给他讲讲你以前犯的小错误以及如何改正的。最后应鼓励孩子在同伴面前,敢于将自己的不足说出来,学会自己为自己打气。

  第五式:与同伴协商问题

  当孩子为看电视的某个频道,与同伴争论起来时,你是否会急于参与其中,为不愉快的他们裁决问题呢?

  对策:你可以提醒他们,生气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只有让自己安静下来,各自去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是提示他们可以采用扔硬币等老套但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决定结果。

  提示:没有什么办法比让孩子自己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更好。而父母的责任,只是在于提示他们协商时注意各自的行为。在他们互不相让时引导他们拿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一些教育和心理界人士提出,针对孩子学习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等现状,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应从留意孩子言行、关注孩子情感信息及引导孩子学习情绪等方面,应对孩子的各种心理问题。

  对家庭教育有较多研究的山西省伦理学会会长陈茂林认为:

  首先,日常生活中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下面情况时,要引起警觉:孩子不愿和老师同学交往,找各种理由逃避上学或考试;学习状况越来越差,上课走神,不能正常完成作业;吃不好,睡不安,总说身体不舒服;情绪低落,悲观气馁,甚至有自杀的想法,这时要及时与学校和老师联系,或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其二,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太原市杏花岭区教育局副局长牛冬梅认为,很多父母往往过多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忽视他们的情感需求。由于孩子自己难以明确表达心理需求,就需要父母从多方面观察他们的行为,分析他们的心理。

  “孩子言行中的很多表现,会透露出不同的情感信息。”牛冬梅说,比如老师反映孩子上课爱接下茬,父母应意识到也许他想以此来吸引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关注,也许是他想急于告诉老师,正在讲的知识他会了。此时父母不能批评孩子不遵守课堂纪律,应肯定他勤思考、敢表达的优点,同时告诉他怎样以适当的方式表达。此外,父母还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希望老师能给孩子一些表现的机会,一旦孩子接受了正面引导和帮助,情感需求就会得到满足。

  其三,应引导孩子学习情绪管理。

  “青少年心理健康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保持情绪乐观稳定。”陈茂林说,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在乎老师同学的态度和评价,有时在大人看来算不了什么的小事,对他们来说会想不通,感觉在情感上受到很大伤害。这时孩子只是希望父母理解他的情绪,接纳他的发泄,而非絮叨的指导性话语。

  陈茂林说,在父母的抚慰下,很多孩子在发泄情绪的过程中能自己辨明是非缘由,父母只需肯定、鼓励即可。

  牛冬梅认为,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父母更要有耐心,有些孩子一方面关闭心灵之窗,一方面又渴望与父母沟通。这时父母不能光“察言”,还要“观色”,采取非语言方式表达对他的重视。如用关爱的表情和目光询问,为孩子轻抚头发,拍拍肩膀,或与之拥抱一下。“父母的温暖有助于孩子缓解不良情绪,并从中体验有效处理情绪的多种方式。”

  在此基础上,父母应教给孩子一些处理不良情绪的方法。比如遇到矛盾要冷静;考虑问题不走极端;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苦衷;正确看待自己,与人为善,学会包容。

  父母可教孩子一些安全有效的宣泄方式,比如运动或大声喊叫、唱歌,或找可靠的对象倾诉,把不顺心的感受写下来。还可用“转移法”处理情绪垃圾:听音乐、逛书店、邀同学打球等。鼓励孩子用积极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面对挑战。

  所谓创造力,是指产生具有新设想的创造思维能力和能创造新事物的创造技能。幼儿时期的孩子就具有创造力。做家长的会发现,一群孩子在沙土里玩,他们会挖坑道、堆小山或积土搭成各种构造有趣的图案。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探索和“改造”着周围的世界,因此,我们要善于培养和发掘孩子的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不怕困难、自信、独立、不愿受人约束等创造性品格,为孩子长大后创造出新的成果、新的纪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育孩子要有创新的知识积累准备

  无论是从事文学艺术,还是搞科学技术工作都需要对旧的水平、规范有所突破。如果对前人的知识技能尚未贯通,要想有突破性的“奇迹”是不可能的。

  二、让孩子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由度

  孩子对任何东西都喜欢用手去摸摸、拆拆装装,他们在玩耍的同时,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创造力,只是有些孩子强些,有些孩子弱些。如果我们成人对孩子的玩耍这也阻拦,那也不准,就会不知不觉地把孩子创造的萌芽压制下去。

  三、培养孩子提问题的能力

  能提问题,说明孩子在动脑筋,能进行积极思维。可见,孩子对眼前大千世界问这问那,这种好奇心是可贵的。探索求知精神是创新的萌芽。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要积极引导,耐心、细致地讲给孩子听,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四、鼓励孩子多思维、多想问题

  比如带孩子郊游,看见一块石头很好看,就可让孩子想想这块石头像什么?慢慢培养孩子多想几种,磁铁能吸小针,还能吸什么?饼干盒用手打不开,用什么方法能打开?等等。这样训练孩子用创新的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

  创造能力是人类各种能力中高层次的能力,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无疑会对他们长大后事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家长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几个绝招】相关文章: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03-21

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05-10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感官能力05-13

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08-29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11-29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12-21

怎么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08-16

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03-30

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09-27

怎么培养独立思考能力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