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培养出面对挑战的心理

时间:2022-06-02 08:41:35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帮助孩子培养出面对挑战的心理

  孩子建立自信心的途径,分析下来,可以用三点归纳起来:

帮助孩子培养出面对挑战的心理

  (1) 多做;

  (2) 多做到;

  (3) 多因做到而得到肯定。

  因此,在日常的生活里家长应该多制造机会使孩子能够有以上三点的经验。

  在孩子的成长岁月中,他需要一次又一次地面对更大的挑战,总有信心不足的时候,尤其是当面对考试的焦虑,失败的惶恐、羞愧,患病时的自责或愤怒。在这些时候,家长能够帮助孩子添加内心的力量,更好地渡过这些人生里必有的遭遇,使孩子成长得更好。

  这里,我们介绍三个技巧。它们适用的范围很广:

  (一)抽离法

  当孩子处于一个环境,或者面对未来一种情绪而有不良的情绪和感觉,例如害怕、担心、焦虑、反感、抗拒,甚至愤怒时,抽离法可以使他摆脱那份不良情绪,而同时仍然面对着那个环境或者未来情景。没有(或者减轻)了不良情绪,孩子便可以更好地发挥他的能力去处理工作了。

  每当一个人的头脑里有现场景象,同时看到景象里有一个自己,便是处于抽离状态。景象里的自己无须清晰,有一个模糊形象便可。在抽离状态里,抽离前内心存在的不良情绪会快速减少,往往会完全消失。

  在孩子的生活中,抽离法在很多地方都会有用:

  ● 在考试测验中因为紧张而忘记了答案;

  ● 在争执中摆脱愤怒而能更理性地寻求解决;

  ● 当挑战来临时(考试、手术、比赛、移民等);

  ● 在步入考场(或上台)前清除内心的不安。

  教孩子做抽离法,可以分开几个步骤:

  (1) 让孩子在一张椅子上坐下,然后家长作势在门口拍一张照,交给孩子一张白纸,叫孩子描述出那张相片看来应该是怎样的,例如看到他自己的坐姿,旁边的事物等。这一步可以反复多做数次,若孩子真的在白纸上做出描述有困难,可以真的拍一次相片帮助孩子发展出这份在脑里抽离思考的能力。

  (2) 第一步成功后,第二步就是训练孩子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份大脑能力。每当与孩子一起的时候,在提问中给他考验:随手指一个方向问他,从那边看过来,你看到的照片是怎样的。注意孩子的描述是否的确有正确的立体景观。可以叫孩子用手比画,他的手势既帮助他更容易表达脑中景象,也使你更清楚他说的是否准确。一些问题还会使你更清楚孩子脑里的照片是否正确,例如:“从那边看过来,能看到你的右手吗?”或者,“从那边看过来,你的身体会挡着什么东西?”

  (3) 以上两点都纯熟了,便可以进行第三步的训练,那就是孩子能一面行动,一面抽离。首先引导孩子坐在椅子上,然后引导他想像自己正在空中向下望,见到自己坐着。然后引导孩子站起来走动,同时在脑里保持在空中向下望的状态,看到自己在下面的走动。

  (4) 第三点也训练到收发自如后,可以帮助孩子进行第四点的训练。叫孩子坐下,看着家长。再叫孩子想像自己正在空中向下望。要孩子在一面听你说话时一面保持空中向下望的景象。说完三数句后,家长停下来,叫孩子复述刚才家长说过的话。运用伸缩家长说话内容去调节孩子的练习难度,帮助他慢慢地提升这份能力。

  教孩子无须经常处于抽离状态,因为经常投入于眼前的事物情况,一个人才能充分地感受到这些事物情况的意义(一个常见的例子便是孩子若在温习时抽离,他的温习效果会很低)。充分地投入使我们完全感受到事情的乐趣和有所学习,这样才有真正的提升。只有当我们内心有妨碍自己前进或者做得更好的不良情绪时,才用抽离法使自己平静下来,得以有更好的思考和行为。

  (二)制造未来景象

  孩子用抽离法摆脱了不良情绪,内心仍需要一些能够带动他前进的动力。帮助他建造一份未来景象,便是他此刻最需要的东西。失败的未来景象使人心灰、却步,成功的未来景象则使人积极、主动。确保孩子脑中有这样的一幅未来景象,也是免去他胡思乱想的方法。

  良好的未来景象,必须有清晰的目标和呈现目标的景象(视),说话或声音(听)和感受(感)。

  以考试为例,首先帮助孩子定出:

  (1) 这次考试的目标,例如我的目标是80 分。目标必须不脱离现实,如果孩子过去最高都只不过是40 分,把这次目标订在50 或60 分会较为实际。

  (2) 证明达到目标的景象,例如老师对孩子的嘉许,孩子看到成绩表上的数字。添加一些细节,使这个成功景象更具内容,例如环境的人与物,室内外的光线、杂声等(成功景象中必须看到自己,即是抽离状态)。

  建立成功的未来景象,家长可以先和孩子谈论一下这次考试成功的意义,他的目标和证明达到目标的景象。用笔把景象的细节写下来,然后引导孩子闭上眼睛,做两个深呼吸使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按写下的细节,用说话一步一步地使孩子在脑中构建出那一份景象。

  孩子有了那份未来成功的景象后,必须闭上眼睛,因为家长需要引导孩子把那份景象放在脑中更能帮助他的位置。步骤如下:

  (1) 把景象图推向右上边,就像时钟上1∶30 的位置。(这是针对用右手的人。若孩子用左手,则须把景象图推向左上,即10∶30 的位置。)

  (2) 调校颜色为彩色、鲜明及光亮。

  (3) 把景象拉近自己,到一个给自己强烈的良好感觉时才停下。

  (4) 做两三个深呼吸,想像每次吸气都把未来成功景象凝固在内心。

  (5) 闲谈数句,然后测试孩子一次。大力吸气,看多久那份成功景象能涌现。做数次这样的测试,教导孩子每次需要达到目标的动力都可以凭大力吸气取得。

  这个技巧,配合抽离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例如生病、做手术、面试、受到挫败教育等情况。

  (三)借力法

  很多孩子的自信心不强,需要面对挑战时内心的力量不够,“借力法”可以帮助孩子在很短时间里添加这份力量,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依下面的指示做到。(为了使孩子也可以随时为自己添力,下面是用第一人称,即孩子本人做描述。)

  “借力”方法之(一):

  假想自己完成一件十分自豪的事,在脑中设计出成功的景象和声音,即是环境布置、灯光色彩、人物景象等,并且是像电影般的动画,加上别人说话的声音、背景杂声或音乐,自己内心的说话等。

  “借力”方法之(二):

  想出一个有此能力的人,想像他站在不远之处,向他要求借取这份能力,并且向他保证,能力不会因借出分享而减少。当他答允点头后,想像他扬手洒出代表这份能力的光粉。想像这阵光粉像雨般降落在自己的身上,感受一下能力进入自己的身体里的感觉。

  “借力”方法之(三):

  想出一个有此能力的人,回想上次(或者幻想一次)见到他在台上演说的模样。先注意在台上射在他身上的灯光特别光亮;他的声音很有力,吸引全场人士的注意(图1),然后想像自己站起来,走向他的方向。途中看到台上的他越来越清晰,他的声音越来越大,走过的两边人群的投入也越来越强烈。然后你走上台,站在他身旁,一同面向群众,看到观众被你俩吸引着(图2)。你听到的声音就在旁边响起,所以很响亮清晰,内心的感觉因此很强烈。然后,你横走一步,进入他的身体里(图3)。现在,你已成为他,语言从你的内心产生,经口中涌出,吸引着所有观众,眼中见到的观众完全被你吸引着。内心产生一份很强的自信,再用大力吸气的方式,把这份能力的感觉加强。

  一位心理专家写给自己女儿的信

  亲爱的小人:

  之所以叫你“小人”,有两个原因。一是我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你的确很小啊,胳膊腿细的像我的手指;二是“小人”这个词稍带贬义,就算是对你有时候调皮而我又对你没什么办法的一种“报复”吧。

  首先我想对你说抱歉,因为我们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就让你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也许你觉得好笑,你都没有出生,怎么可能征求你的意见呢?

  但爸爸这样说是认真的,人生有很多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出生就是最开始的那一件,死亡是最后的那一件。当然,不仅仅是你,我们周围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后来又不得已才离开的。

  爸爸和妈妈也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在生活了二、三十年后,觉得这个世界还不错,就决定让你也来看看。所谓不错的意思,就是这个世界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但它却并不完美,还有很多不那么好的、甚至丑恶的地方。甚至有一些人认为,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占十分之八或者九,这真的是很大的比例了。当然,有更多的人认为,人生的大部分是很美好的。

  不论你以后怎么看待生活,爸爸都想跟你定一个“君子协定”: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精彩又好玩,你不必谢谢我们;如果你觉得人生痛苦又无趣,你也不责怪我们,好吗?

  有一些父母觉得,自己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来,而且把孩子养大,所以孩子应该感恩。现在你知道了吧,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多是件不好不坏的事情;而养育孩子,则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法律规定,不养育孩子的父母亲,是要负法律责任,并且会遭到众人的谴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养育孩子,最低限度只是没犯法而已。我们不必对仅仅没犯法的人说,谢谢你啊。

  你的出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从此我升级为爸爸,这可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升迁”。8年来,你一直都在教我怎么做一个好的爸爸,你教的很好,我呢,也在不断地努力学习着。

  你出生之前,爸爸只是做着你奶奶的儿子,无止无休地接受着奶奶的爱,而没有学会怎么给与爱。爸爸想告诉你,学习爱和被爱,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

  有了你之后,爸爸才学会了怎么给与爱。你以前是那么地弱小,而你以你的弱小衬托了我的强大。在你感到害怕搂着我的时候,在你让我为你打开矿泉水瓶盖的时候,从你无比欣赏和崇拜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我觉得这是这个世界上最真诚的信任和赞美呢。爸爸从你那里得到的荣誉和鼓舞,远远地超过了从其他方面得到的。

  爸爸是别人的心理医生,而你却是爸爸的心理医生。在爸爸的内心变得不那么宁静的时候,你的纯真灿烂的笑容可以很快让我从心灵的泥潭中走出来,变得跟你一样轻松和快乐。看心理医生是需要花钱的哦,所以我还欠你一大笔治疗费啊,呵呵。

  你的出生,还延伸了我的生物学存在,使记忆了我的信息的基因可以在这个星球上持续地存在下去。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迟早都会离去的,但因为你,爸爸即使离开了,却还有一些东西留着,这会让爸爸觉得很安心很自豪呢。

  你还让我学会了爱自己,不以自己的牺牲来换取对你的控制的权利。

  有些不那么会做父母的人,把自己弄得惨兮兮的,他们会对孩子说,为了你,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拼命地工作,等等。他们这样做,实际上是想操控孩子,使孩子丧失维护自己权利的伦理立场和道德勇气,对父母哪怕是无理的要求,都无条件地服从。

  我从来不认为父母都是对的,父母都是从孩子慢慢变成的,既然孩子可能犯错误,变成了父母后同样也会犯错误;怎么可能一变成父母就不会犯错误了呢。而且,没有人天生就是好父母,任何人都必须向自己的孩子学习,才能慢慢地变成好父母的。所以孩子应该是父母的老师啊。

  我永远都不会跟你谈孝顺爸爸妈妈的事。因为我觉得,如果在你小时候我们对你很好的话,我们老了你自然会对我们好的;我不想把这样自然而然的事情,当成伦理道德的压力施加给你。就像我会自然而然享受美食,而不必总是给自己强调,不吃饭就会死去一样。

  自然的力量是很强大的,把孩子对父母的自然的爱,硬性规定成一个道德准则,是大家犯的一个最为愚蠢的错误。

  我甚至不会对你说将来要对你的公公婆婆好,因为我知道,一个心中有自然而然的爱的情感的人,也会自然而然地爱她的爱人的亲人。这样的爱,可以给你幸福,也可以使跟你有关的人幸福。

  你一定要问,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对父母不孝的人呢?爸爸告诉你,孩子的不孝,是继发性的、反应性的。简单地说,一个孩子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高品质的爱,那他或者她也就没有爱的能力,所以就对父母也没有爱了。

  孩子出生时几乎就是一张白纸,爱和恨的能力,都是后来学会的,而学习的主要对象,就是父母。抚养你的确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你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担忧的焦点:成长、健康、饮食、安全、交友、学习、游戏,还有以后的专业、工作、择偶、婚姻和生育。

  从你的祖父辈那里我们知道,这可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艰辛旅途呢。但你不必内疚,我想说的是,你带给我们的快乐,带给我们的活着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我们付出的辛苦。人生美好的地方之一是,你经常需要做出选择,而且,你事先并不知道,你的选择是不是最好的。这样的有点“冒险”的感觉,会极大地增加活着的乐趣。

  亲爱的小人,作为爸爸,我会极大限度地让你享受选择的快乐。现在你已经8岁,只要在起码的、必须强制执行的规范内(比如法律和基本礼貌),你愿意的事情,我都只提建议、提供选择的可能性,最后都让你自己做出决定。而且我坚信,你会做出对你最有利的决定的。

  在你18岁以后,我建议的话都会更少说了。当然,如果你主动征求我的意见,那你要我说多少,我就说多少。人生在世,如果重大事情都是别人—哪怕是父母—说了算的,那活着还有什么乐趣?

  的确,每个人的选择都有错的可能,但是,自己的错误选择,不管怎样都比别人代替自己做出的正确选择要好。就像下棋一样,你旁边站着一个世界冠军,他不断地指挥你下棋,他的指挥绝大多数都比你高明,但是,你如果都听了他的,那你不过是他的傀儡罢了,你下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别理他,听自己的,是输是赢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我自己在下棋!选择之后,就要承担选择的后果了。

  如果选择正确,享受成功的快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另一种可能是要承受失败的痛苦和压力。其实这也没什么,人生如果只有成功和喜悦,那也会很无趣的。人生的真正快乐,多半来自于一些具有较大反差的情感体验,任何单一的情感体验,都会使人生这场筵席变得低廉和乏味。

  请记住,爸爸会祝你成功快乐;但是,如果你的选择错了、失败了,爸爸永远都在那个可以让你休息和疗伤的地方等着你,你愿意修养多久就多久。等你重新振作起来的时候,再鼓励你上路。爸爸决不会在你遭受挫折后的任何时候趁火打劫说:当初你要是听爸爸的,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状况了。爸爸既然已经准备好分享你的成功和幸福,也就同时做好了分担你的失败和悲伤的打算。好朋友都会这样做的,何况我是爸爸呢?

  人生最大的选择,也就两个:事业和婚姻。其他的选择,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核心展开的。亲爱的小人,到了你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你已经都成年了。爸爸会基于对你本人和对各个专业的了解,对你提出建议,最后让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一辈子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做一件自己爱做的事情,并且还可以通过这件事养活自己和获得荣誉了。我可不愿意你错过这样的幸福而代替你做出决定。

  爸爸现在就是因为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而幸福着,因为爸爸现在的职业,就是爸爸自己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的。告诉你啊,这个职业虽然很辛苦,但爸爸一直都很高兴地工作着呢。

  婚姻是个人生活方面最重要的事情。到你谈婚论嫁的时候,已经比决定专业方向的时候更晚了,你也更加成熟了,所以爸爸应该更少说话了。跟专业选择相比,你的婚姻更加应该由你自己决定。

  从人生的大背景来说,爱情和婚姻,是人投注情感最多的地方,所以也是最有趣的地方。如果这件事都是被人幕后指挥决定的,那人生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啊?很多人的父母,代替孩子决定婚嫁对象,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人生的快乐。这样的父母很自私呢:相当于让自己享受了两辈子的选择的快乐,而让自己的孩子一辈子也没活过。

  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就在于自己可以做出选择啊。在你人生的所有重大选择上,爸爸都是最热情的观众。

  爸爸要再次谢谢你,在爸爸的下半生,你会演出如此吸引我注意力的戏剧给我看,这会使我远离孤独和无聊,而且在我的今生今世就已经延伸了我的生命。所以爸爸觉得,养儿养女,不是为了防老,而是为了观看自己的一部分,活得比自己更丰富、更精彩。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你活着就会碰到最糟糕的日子,但是也会有最好的时侯,那就是人生。

  现代社会人应该掌握哪些方法来缓解压力呢?

  一、运动能够快速改变大脑的化学物质,也能调节荷尔蒙。伸展缓和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或瑜伽,能大幅增加脑中的血清张力素浓度,缓解焦虑的情绪,增加内心的安定。激烈的有氧运动则能提高多巴胺和正肾上腺素的浓度,增强心力和肌力,让人舒畅有活力。

  二、打住负面思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强迫自己想想别的事,或用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

  三、善待自己,每天尝试做一些没做过的事,看一些没看过的书。

  四、很多人的压力或焦躁是来自工作时间的混乱或睡眠不足。均衡足够的食物能提供身体所需要的能量,良好的营养可以稳定神经系统。

  五、不要独自面对压力或焦虑,多参加聚会,休息时间外出活动,放松身心

  六、学习新事物,新事物可以带来全新的视野或感觉。

  七、长期暴露在负面不安的信息中,很难不产生焦虑或紧张,要学会选择和过滤信息。

  青少年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心理、生理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增强,许多青少年学生一时难以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而感到恐慌和焦虑,而产生种种心理挫折。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忽视了对某些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忽视了对他们进行磨难教育、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的意志品质和挫折承受能力的教育。具体的讲,青少年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习困惑

  现在的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子女学习上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课余时间被辅导班填满。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强大的思想压力,使得孩子们精神十分紧张,惟恐落后,长期陷入焦虑不安之中。

  2、心理承受能力差

  我们许多年轻的父母为了帮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以外的一切大小事均由父母包办。由于过度关心,过度保护、过度限制,许多青少年学生缺乏磨练形成一种无主见、缺乏独立意识、依赖父母的心理,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一旦遇到挫折就束手无策、心灰意冷、百念俱焚,心理承受能力极其低下。

  3、人际关系不协调

  随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强烈的渴望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情感体验,倾诉内心秘密的要求,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信任。此外,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长期得不到师爱,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关怀、鼓励,师生关系紧张等造成学生自尊心受损。父母教育方法的不当,不良的亲子关系也易造成学生的孤独感、冷漠感。

  4、情感干扰

  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情感的深刻性和稳定性虽然在迅速发展,但仍然具有外露性、易变性、冲动性和肤浅性。青少年学生容易狂喜、暴怒,也容易极度悲伤和恐惧。情绪来得骤然,去的迅速。他们抑制不住这些激情的爆发,也驾驭不住激情的强度,经常处于情绪困惑之中。

  青少年时期不仅是一个叛逆的时期,这个时候,他们的身体和心里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呼吁,社会人士对他们多一些关注和帮助。

  勇敢地去迎接苦难,方能得到掌声雷动

  前阵子有个很久没有见面的前同事约我吃饭,叫小雯。家在北方,毕业后一个人南下广州工作。

  印象里她是个很瘦弱也很脆弱的人,经常因为生活和工作的种种而一脸愁容。面对过大的工作压力会掩面哭泣,面对上司的严苛会默默流泪,闲下来的时候也会经常跟我们抱怨家人和朋友们对她的不满。大家一开始会安慰她,后来发现安慰起不了多大作用后,都只是默默听着。或许正是因为这些负能量,她在公司留下的朋友少之可怜。

  我们电话约好在离我家很近的餐厅见面,当天她来得很准时,见到她的时候我很意外,她与印象里的小雯截然不同,嘴角总是饱含笑意,说起话来也是神采飞扬,连谈话都变得轻松自在。交谈中才知道,她现在和同事们相处变得很好,每天都很努力地工作和学习,并且得到了上司的赏识也升了职。一切似乎都美好起来。

  分别的时候我忍不住问她是什么让她改变了,她很不好意思地笑笑:经历了挫折才知道,以前的我太矫情,要想战胜脆弱,还得苦其自身。

  回家的路上,我陷入了沉思。其实这种情况我们都曾遇到过,像小雯同样脆弱的人,生活里随处可见。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在辗转难眠的深夜打开手机翻出一排排通讯录,竟然找不着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又或者在情绪不好的时候打开了好朋友的对话框,敲下了很多很多话,在摁下Enter键时缩手犹豫,然后一个字又一个字的往回删掉,也不知道这个往回删的过程是不是就叫做成长。

  但开始明白,每个人都会有赶不走的抑郁和这个年纪的烦恼,何苦为人徒增负能量。即便心中汹涌澎湃,也要开始学会独自承担和坚强。一时的安慰的确可给予人短暂的温暖,但也能让长久筑起来的堡垒瞬间崩塌,让场面变得更加难以控制,甚至让情况糟糕得一发不可收拾。

  不是每一次跌倒都有人扶着你站起来,通往美好之路并不容易,一味地放任,只会令我们脆弱得不堪一击。面对生活那份淡定需要慢慢积累,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是与生俱来,更是需要独自承担。

  做人首先要看得起自己,但是不要太看得起。很多抱怨和牢骚看得过重不仅给自己徒增无趣,同时还牵连到别人。站在远处看自己真没那么凄凉没那么多舛,与其夸大事实赢得同情,不如放宽心态让其淡去,那么下次他人的理解和体谅你会懂得更感恩和淡然。

  让软弱和自己独处,时间和生活会教会我们自己弥合伤口。情绪糟糕的时候为自己买束鲜花;捧着爆米花看一场电影;又或者听一首许久没听过的老歌;实在想哭就在家好好哭一场,总要去找到当下最合适的方式来化解情绪,心中才能慢慢回复柔软,而那些阴郁和风雨,别怕,它们总会过去。

  一味地用眼泪和脆弱来逃避问题并无多大作用,哪怕是硬着头皮去接受和面对自己不愿面对的事情,过后才发现那是前进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什么是挫折教育

  受挫后的表现:

  1. 攻击。人在受挫时,生气、愤怒是最常见的心理状态。这在行动上可能表现为攻击。诸如,语言过火、激烈,情绪冲动,容易发牌气,并伴有挑衅、煽动的动作。攻击是在人产生心理挫折感时可能出现的行为,但攻击的程度却因人而异。理智型的人善于作自我调节,感情易冲动的人能较容易控制自己;文化程度低的人,受挫后产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比较大,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人,受挫后会有多种排解方法,攻击的可能性就比较小。此外,受挫目标的期望程度、动机范围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人的攻击性。

  2. 倒退。是指人遭受挫折后,可能发生的幼稚的、儿童化的行为,如像孩子一样的哭闹、暴怒、任性等。目的是为了威胁对方或唤起别人的同情。

  3. 畏缩。指人受挫后发生的失去自信、消极悲观、孤僻离群、盲目顺从、易受暗示等行为表现。这时其敏感性、判断力都相应降低。

  4. 固执。顽固地坚持某种不合理的意见或态度,盲目重复某种无效的动作,不能像正常情况下那样正确合理地做出判断。表现为胸狭窄、意志薄弱、思想不开朗,这都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具体事物的判断分析,导致行动失误。此外,不安、冷漠等都是心理挫折的表现。

  什么是挫折教育?

  目前为止挫折教育还未有公认的定义,只能根据其基本性质进行阐述。《论个人主义》中阐述挫折教育为教育者通过一定方法或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引导受教育者以积极态度面对挫折的不良影响,及时调整情绪保持健康平和心态,经过长期良好心态的保持,养成面对挫折豁达、乐观、自信的状态,更好的实现自身对目标的追求。吴金林提出,挫折教育是向人展示可能会遇到的挫折,引导人们正确面对挫折,并给予人们解决挫折的一些方法指导,从而提高他们挫折承受力的教育活动。有学者认为挫折教育是教会人辩证的看挫折,尽量摆脱消极情绪带来的损失,从挫折中积累经验,获得成功的动力。还有的学者提出挫折教育是设置一定的挫折情境,让受教育者在磨练中提升挫折的应激心理准备,从而培养挫折承受力。美国《哲学百科全书》中对挫折教育的相关论述提到,挫折教育的对象主要着重于正常人,教育内容应强调个人力量和价值,强调认知因素,尤其是理性在选择和决定中的作用。

  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编辑的《心理学百科全书》认为挫折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广大青少年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心理免疫力,教会其仿效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或者形成适当的应变能力,以排除其成长过程中的障碍。10西方教育界近期提出的观点认为:挫折教育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一种自己寻找幸福的本能;也是培养孩子的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

  通过以上观点知,虽然挫折教育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挫折教育的对象都是是日常生活中遭遇挫折或可能遭遇挫折需要帮助的正常人,更多的偏重于需要引导的青少年群体。挫折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知挫折,培养独立的素质和具体挫折应对方法的指导。挫折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挫折承受力,培养受教育者自我调节不良情绪的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降低挫折不良影响。

  大学生挫折教育是挫折教育的一个群体界定,本文认为大学生挫折教育就是依据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据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在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大学生采取的一切有利于其提高挫折承受力,培养正确的挫折认知,自我不良情绪复能力的方法途径。

【帮助孩子培养出面对挑战的心理】相关文章: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挫折03-29

帮助孩子坦然面对死亡教育心得12-23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害羞的心理11-07

怎样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08-17

怎样和孩子培养出深厚的感情09-21

怎么培养出一个自信的孩子07-27

该怎样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11-18

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有主见的孩子08-26

如何帮助孩子轻松备考04-14

家长怎样面对孩子早恋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