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式

时间:2022-06-03 12:17:09 教育 我要投稿

有效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式

  导语:高效课堂是师生共同塑造的艺术,提升课堂质量的关键途径是优化教学细节、追求高效教学。让我们静下心来,创设媒体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通过编制口诀、谚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多彩的数学课堂;以生活情境作为知识承载媒介,实现教学生活化回归;因时而动,及时提问。从而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有效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式

  有效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式

  1.创设为媒体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多媒体能把形、声、光、色、动、静融为一体,打破时空限制,集中学生注意力,变静为动、化虚为实,把无声的教材化为有声的图片,把静止的画面转化成形象生动的生活图片,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要不断发掘教材和生活中的情感因素,注重情感投入,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建立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在多媒体情境中形成,让学生自主地寻求问题的答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欣赏中学知识,在玩乐中有所收获。

  如教学“轴对称现象”一课时,教师运用课件在屏幕上展示一组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片,有天安门、颐和园、京剧脸谱艺术、五星红旗、车标标志、交通标志、窗花等几何图案,配上教师精彩的解说,把学生带入充满轴对称的奇妙世界中,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水平的认识,感受到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和创造美,在视听结合的优美氛围中,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2.通过编制口诀、谚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一些较为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时,教师要善于总结,形成朗朗上口的“口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好奇是人之天性,是人自发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意向。特别对初中学生而言,好奇心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更为充分。教师可抓住学生这个心理,在整理归纳知识体系时,编制相应的口诀、谚语,激起学生好奇心。如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一内容时,对于不等式组解集的判定,即在什么情况下原不等式组有解,什么情况下原不等式组无解。

  如果教师只注意基本解题方法的讲解,即在数轴上表示原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找出公共部分,确定原不等式组的解集。很多学生会感到解题过程烦琐,不容易掌握基本要领。为此,教师可把解题规律编制为四句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一开始,学生可能不易理解口诀,教师可结合数轴表示解集,逐一予以解释。学生一旦理解,便会熟练运用,以后解这一类题型时将大大提高解题速度。

  3.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多彩数学课堂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导学案模式风靡全国,这种教学模式采用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的形式,把学生推到学习前台,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把学生按照不同层次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之间既是合作关系又是竞争关系,小组成员之间既可以展示自我,又必须照顾小组整体性。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降低,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大为改观。在小组中,同学之间可以讨论、探究,在讨论中对知识的理解越来越透彻。

  当小组成员对某一知识达成共识时,可以把自己小组的思路展示给其他小组成员,展示过程既是本小组重新梳理知识的`过程,又是其他小组开启另一扇思维之门的过程。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注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关注过程性评价、能力性评价,而不仅是描述知识、练习。这种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片盎然生机。

  4.以生活情境作为知识承载媒介,实现教学生活化回归

  身临其境总会获得切身感悟,融入数学知识精髓的生活情境是一个能包容学生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一切影像看似生活的,实质却是数学知识呈现的一种具体方式。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生活便体验数学知识。通常会依赖直观具体的实物支撑思考活动的发生,而纳入数学知识生活情境的展现更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使之产生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灵感,有利于其对知识实践意识的增强,能营造愉快、活泼的学习氛围,熏染学生身心,使之以积极、乐观、活泼的心态投入生活之中。

  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教学时,教师可演示给学生这样一个场景:蝴蝶翩翩起舞,落在只有四瓣或六瓣的花朵上。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转移到所设场景上:“仔细观察这个场景,从蝴蝶和花朵给我们的视觉特点上,你会联想到什么?”教师可在恰当时候引入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通过对概念内涵的咀嚼,学生会再次回想教师演示的场景,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将数学知识同生活相联系的意识。

  5.因时而动,及时提问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适时、准确的提问可以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思考方向,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调控手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把握有利时机,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发展,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兴趣。因时而动指教师敏锐地捕捉学生认知和思维展开的最佳时机,果断地用问题的方式加以引导,以有效推进教学走向深入。当教学中学生完成任务感到困难时,或学生的认识混沌迷茫时,教师及时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中位线”时,首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梯形的中位线定理该如何证明吗?”学生面面相觑,无法回答。此时,我因时而动,及时问他们:“还记得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吗?”学生回答“记得”。我趁热打铁,继续问:“那你们能不能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梯形的中位线定理?”这样相时而问,紧紧契合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证明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做好了铺垫,使学生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论证过程中获得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添加辅助线,从而证明出梯形中位线定理。

【有效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式】相关文章: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10-14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03-30

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06-11

如何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09-07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经验分享03-21

如何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精选8篇)03-08

怎样打造高效课堂03-14

打造高效课堂心得05-14

怎样打造有效课堂03-30

打造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效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