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老师课堂提问的技巧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在当前如何实施好素质教育,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如何使课堂提问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都需要教师掌握好课堂提问的策略。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倒好处的抛砖引玉,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1
一、问题设计要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注重质量
每个教学单元都有其重点、难点,每堂课的提问应该围绕这些重点、难点进行。知识是无边的海洋,不突出重点、难点,舍本求末,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片面追求所谓的课堂气氛活跃,就不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提问要考虑它的价值性,不能随心所欲。原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认为,提问方法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远没有解决的教育学上的问题,他要求采用“教育上合理的提问方法”。如果提问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并且学生又不可能照搬课本上的答案,就可以认为,进行了“教育上合理”的提问。
二、问题设计要适应学生能力和水平,注重难度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需要对全体同学的综合情况(主要指个性、知识、素质、能力、基础等)全面分析和正确把握,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的实际需要,掌握好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得太平直、太浅显,如问学生“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能不能”等,学生几乎不用通过思考就立即回答,齐答了事,整堂课表面上看来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则流于形式、华而不实,这样的提问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没有任何益处。而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则易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就会损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教学也没什么好处。
三、问题设计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注重趣味
课堂提问就是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促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这种以矛盾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境的产生和解决,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
四、问题要有结果和答案,注重评价
有问必答,这是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在教案设计的.时候,教师应把本课时该提哪些问题、该作哪些回答、标准答案怎样等详细程序全部编入设计,还要估计学生对这些问题可能有几种解答、可能会出现哪些差错、该怎样引导。
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有这样一个精彩的片段:
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分数后,提出了一个问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话音刚落,全班学生已分成两个阵营,有的说对,有的说错。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教师没有判定谁是谁非,而是鼓励双方进行辩论,于是有了下面一段学生课堂辩论。
正方(把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我是不是把这个圆分成了两份?”
反方:“是!是!”
正方举起其中的半个圆:“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反方:“是!是啊!”
正方:“既然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
师:反方同学,你们难道不想说什么吗?
反方(从圆纸片上撕下一小块,高举着分开的两部分大声问):“这是分成两份吗?”
正方:“是。”
反方(把小小的一份举在面前):“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
正方(小声的):“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你们要同意这种说法呢?”
正方服气地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的队伍中。
自始至终,教师以微笑鼓励着学生,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辩论结束,教师紧握着反方学生的手,说:“祝贺你们,是你们精彩的发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深情地握着正方的手:“谢谢你们,正是因为你们问题的出现,才给咱们全班带来了一次有意义的讨论!”教师彬彬有礼地向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孩子们笑了。教师接着向全班学生说:“从上面的例子可以体会到,‘分成两份’和‘平分成两份’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仔细认真。”
我听完这节课对这一幕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正是教师延迟了对标准答案的判定,才有了这个精彩片段,它使成功者体会到了快乐,使暂时失败者也深刻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尊重,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也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成功的课堂提问,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努力探求课堂提问妙法,使学生在课堂提问中迸射出创造的火花,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2
一、复习巩固型提问的技巧
复习巩固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回忆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技能,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依据,要面对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认真回忆前面的知识,并能够融会贯通,熟练应用,为本节课的的奠定良好的基础。复习巩固提问有以下特性:
1、基础性:复习的重点是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依据,属于最基础的内容,所以复习提问一定基础的定理、公式、概念、法规等。
2、全面性:数学课堂要面对全体学生,是对全体学生的全面提高,不是培优辅导,所以复习一定要面对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的提高服务。
3、留白性:复习要求学生充分回忆旧的知识,要给学生回顾的过程,允许学生有思考的时间,所以复习提问一定要有充足的留白时间,让学生完成对旧知识的梳理。
二、激发兴趣型提问的技巧
激发兴趣提问的目的在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迫不及待的想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因此激发兴趣提问一定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本节课的学习中。从引起学生注意力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新事物、有一定困难但难度不大的事物所吸引。激发兴趣提问有以下特点:
1、新颖性:中学生的学习不像成人的.学习,有功利意识、实际应用意识,他们的学习还有一定的被动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另外中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更容易受到新生事物的吸引,所以激发兴趣的提问要有新意,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2、趣味性:中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好玩的天性,更容易为好玩的东西做出牺牲,也更容易为此进行思考和探索,所以激发兴趣的提问一定要有哲理性、趣味性。
3、推理性:中学生由于他们限于他们的阅历,虽然他们的思维还不成熟,但他们已经不愿被动地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他们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和社会经验,所以激发兴趣的提问还要有一定的思维要求,须要通过逻辑思维、推理才能解答,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锻炼思维型提问的技巧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思考,而不是知识的传授,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形成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终身学习对一个人的基本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完成传授学生知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转变,是通过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来实现的,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提问有以下特点:
1、因疑而问: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意识,他们已经开始进行独立思考,他们更愿意回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而不屑于回答没有一点思想含量的问题,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提问时要有疑而问,这样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思维。
2、开放性:学生的思维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思维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论;每个人的基础不同,也会有不一样的认识效果,所以锻炼思维的提问应该是开放的,这可以让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积极思考,才能实现全面提高的教学目标。
3、指导性:学生的思维受到基础、智力、意识等因素的制约,对思维的结果往往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教师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指导,诱发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所以教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问要环环相扣、由浅入深,从而指导学生完成对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4、间歇性:学生的思维过程需要时间来完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不能因教学任务剥夺学生的思考时间。
四、提醒注意型提问的技巧
中学生的年龄较小,自制能力不强,精力难以持续集中,在一节课的教育教学中难免有打瞌睡、小动作、跑神等现象,这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这种现象,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这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精力回到课堂中来。同时对于一些重点、难点、易错点,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更加到位,也可以运用提问来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引起注意的提问有以下特点:
1、重要性:引起注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易错点,这些都是所学知识中的重要部分,这时面对全体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引起全体同学生注意,使全体学生都集精力,认真听讲,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2、针对性:对于课堂中出现的违纪情况,是个别现象,有对象,只针对某个人或某些人,这时的问题要适合他们的能力。
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把握好这门艺术可以使课堂精炼、充满活力、学生积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结合课堂的实际,根据教学需求设置问题,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契机,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3
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适时、准确的提问可以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思考方向。在各科的教学中,特别在数学教学中常常要对学生进行提问。有意识的设置问题,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才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兴趣,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恰到好处的设置提问,以浅到深,由点到面,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反之,如提问不当,则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对数学这一学科产生逆反心理。甚至造成学生对数学问题的错误认识及片面理解。要使提问有效地发挥作用,教师在数学课堂提问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时间性。
一个适时的设问,可以在学生脑海中掀起悍然大波,一个巧妙的点拨可以使学生从百思不得其解中恍然大悟。教师提问时,根据题的难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数,要给学生留有适量的时间供学生思考。这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前提。信息输入大脑要经过感受区—储存区——想象区——判断区四个功能区联合处理,才能完成一次认识过程,否则,欲速则不达。
二、目的性。
提问时,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大纲的内容目的要求出发,教师要做到有备而问,根据教材特点对症下药,而不能盲目、漫无边际的发问。无的方失,必然造成学生思维混乱。这样不但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反而会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耗费在无滋无味的提问中。另外问题提出后,该叫谁回答也是要有讲究的。如一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针对他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其注意力迅速转移到教学中。提问既不能只顾少数“尖子”,又不能乱点,这样才能达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逻辑性。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新旧知识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要遵循教学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旧到新逐步过渡。
如在教学分式的加减乘除时,可让学生先回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举一些例题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分式的运算法则。做到自然过渡,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情效性。
课堂教学的提问,是一种师生情感与效应的思想交流过程,良好的情感效应之关重要。在教学提问中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和情绪,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师生的感情就会更加融洽,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回答问题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乐意自觉地抢着回答问题。如果教师提问学生真正的懂得,“懂得”二字的出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教师的信任是对学生的最高奖赏,这时学生就积极动脑思考,踊跃发言,学生答错以后教师微笑着给予提示,学生一定会认真思考。反之,那种板起面孔,以“审”代问的做法,势必造成学生心理极度紧张,思维、理解、记忆、想象都会受到阻碍,再好的提问也就失去了意义。
五、灵活性。
教师的提问如同新闻记者采访,要灵活多变,同一种答案的提问是多种多样的,也可同中求异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数学中的一题多解就充分体现了这点。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了理解,而且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反馈性。
提问后,学生作答,教师必须做出评价。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问题。在评价时不能简单地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词,而应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细心到纠正错误。对学生林零散的、颠三倒四的,不完整的答案进行系统归纳,在肯定正确地基础上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完整化。
总之,数学教学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才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才会活跃,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4
课堂提问,就是教师在授课时根据教学要求,巧妙地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巧妙地设置问题是课堂提问技巧的关键。
课堂提问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检查展示评价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分好多种类:结果提问,过程提问,检查性提问,即时性提问,成果展示型提问等。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激趣性的提问、主动探索,铺垫性的提问、环环相扣,启发性的提问、全面覆盖,递进性提问,层层诱导。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正确科学恰当的课堂提问其实是一种学习评价。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独有的特色,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互动的纽带,贯穿始终的课堂提问,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方式下,课堂提问更能发挥出其优势。
要使课堂提问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设计是一个关键。设计课堂提问一般要遵循两个原则:
第一、课堂提问要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知识规律,即注意科学性。设计提问,首先应对教材进行详尽的分析,明确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勾勒出知识链及网络,从而抓住本节中心问题并围绕该中心有针对性的设计一系列的教学问题。
第二、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思维的特点。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要有针对性的提问。要由深入浅,层层深入。特点如下:
一、激趣性的提问、主动探索
有人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有兴趣才能克服困难,执着追求。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节课所授的内容,设置增强趣味性的问题,以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铺垫性的提问、环环相扣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的过程是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认识过程,在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都贯串着由旧知识到新知识的演变,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能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提问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把学生的思维从旧知识引导到对新知识的理解,以实现思维的迁移。
三、启发性的提问,全方位的覆盖
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是开拓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师在授课时所设置的问题要善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而往往当问题提出时很多教师就会走入一个教学误区:课堂提问成了老师和一名学生的一问一答。经常看到一些老师在课堂上一节课提问多名学生,但都是一对一的,也就是说当这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是没有责任的,因为老师没提问我,他回答完后也不需要我做什么,学生回答完后,老师自己进行评价对还是错。这样的提问看似很多,实际上参与度是很低的,尽管这些个问题可能个个精彩。其实有些问题不一定让一个学生一讲到底,可以根据情况及时换人,而且在问题完成后,一般不应该老师评价,要把评价的机会和权力交给学生,这样一来,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评价的义务,所以当别人回答讲解问题的时候,他就必须认真倾听和思考。这样不同的学生都会参与进来。所以课堂问题的`提出不能局限于局部,需要注重全体同学的思维开拓。
四、递进性提问,层层诱导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能思考和探究。课堂提问的时候,老师不能提出问题就完事,要关注问题的进展情况和全体学生的反应,当学生进展顺利的时候,要及时肯定强化。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帮助,教师若能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疑问,引导学生,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表明,课堂提问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只有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才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才会活跃,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加强课堂提问艺术的修养十分重要。至于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以求做的更好!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5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这都需要教师掌握好课堂提问的策略。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的手段,通过诱导学生回答和处理学生答案,达到检查教学、学习知识、巩固知识、促进思维、培养能力等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它是课堂诸项教学技能中的重点,既渗透于各项教学基本技能的运用之中,又统领各项教学基本技能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使课堂提问产生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如下:
1、比较乱。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提问目的不明确,为提问而提问,随意发问。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显然丧失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机会。
2、比较虚。提问离题遥远,脱离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提问的目的达不到,落不实。
3、比较散。提问无目的,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学。重要问题没有经过整体设计,没有主线,形不成系例。
可是,怎样才能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呢?
我认为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根据多年数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在预设课堂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境问题要提炼出数学信息
二、创设情境问题不宜过大、太宽泛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如果情境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容易“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宝贵的学习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一位一年级教师在教学《连加》一课时,创编小故事的同时,在黑板上创设了一幅很漂亮的情境图。在森林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2只小鸟,树下草地上有4只小鸟,树顶上空还有3只小鸟。然后老师问:看着这幅图画,你能写出什么算式?学生的算式可多啦,但思维受到已有知识的影响,只有4+2、3+2、4+3、3+4、4-3、3-2、4-2等算式,可就是不见连加算式的影子,这样一来,后面的教学变得麻烦了,不在教师的预设之中,整个教学被打乱了。请看看教师设置的问题,那么“大”,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后面的教学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教师把问题设计成:图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你是怎样写算式的'?那情况肯定就不同了。
三、问题要有需要性
在课改理念渗透相对不深的课堂上,满堂灌,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如此一来,教师就必须准备足够多的话语来对付一节课,随时对学生提问,便是教师们最好的选择。在这样的课堂上,你经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问题:“这道题是不是该用加法呀?(该)”,“4+7是不是等于11啊?(是)”,“这个混合算式该不该先算括号里的呀?(该)”……。请问:你提的这种问题有价值吗?这种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吗?学生获取知识还需要“努力”吗?学生的思维能得到锻炼吗?
这种泛滥的问题,对学生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会让学生养成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这种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的所谓“问题”,是有违课程改革理念的,对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利的。
四、问题要有创造性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都应具备创造性,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前者自不用说,后者可谓更难。要提创造性的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对教师本人素质的挑战。
不久前听了一节“列方程解文字题”(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章节),听到了让人赏心悦目的两个问题。
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老师课堂提问的技巧04-07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12-26
幼儿园课堂提问技巧03-29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提问技巧12-28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03-08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03-31
沟通提问的技巧03-22
沟通提问技巧02-25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分享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