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精选17篇)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使其主动投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地为外在要求或突发情境所驱使。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努力发掘教材中适合学生活动、演示的一些素材,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1
一、课前自学,发现不足
课前自学是高效率学习的序曲,它是确保学生带着疑问去上课的前提。因为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能发现自己的不足,针对自己的不足,有时间独立思考并以独特方式解决问题,和老师直接教相比,自学获得的知识印象更深刻、更扎实。可见,课前自学是对新知识产生新的认识和领悟的过程;课前自学是学生潜能发挥、充实大脑的过程;课前自学是学生心灵释放、培养自信的过程。课前自学过程是学生心灵放飞、无比快乐的过程。
比如: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作用,课前下发我精心设计的学案(内容上少而精,以免增加学生的过重的学习负担),这是学生预习的第一手材料,课后,学生以自己习惯的方式解决学案中的相关问题,为参与课堂探究活动积聚力量。这样的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一旦告别依赖,就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将受益终身。
二、课上交流,共同提高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以课堂为主课后为辅,在课堂上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要“授之渔”。这就需要教师要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出发,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本领。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最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我的每节课前情境导入都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精心设计策划的。
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我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表,然后问学生: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问题一出,学生兴趣盎然,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在七嘴八舌的回答中,学生认识了扇形统计图,为进一步探究买下伏笔。
2、自主探索点拨指导
本环节旨在解决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以“兵”教“兵”教学方式为主。也就是学生会的教师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教师只作点拨性的引导。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学生能独立完成的,绝不主张合作完成,学生合作能完成的,教师绝不代劳。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足够的空间去创造、去表演,去思考、去实践,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是与学生一起寻找数学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教育学生学会聆听、学会描述,学会感悟。
在教学运算定律、寻找数学规律的内容时,我习惯先让学生计算一组题,观察它们的结果,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尝试用语言来描述。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出示10道商都是一样的计算题,让学生计算,大多数学生算到第三题就会停下来,进行思考和判断,后面的题不用计算便能找到答案。从大量具体实例的观察,分析,比较中找出规律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一能力学生将受益终身。
3、成果展示总结概括
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交流,在比较、讨论、评判、引导中优化学习成果,展示思维方式,总结探求思路和方法,加深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培养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要给予尊重,促使全体参与。学生结合小组或他人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教学效果从而得到整体优化。
三、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创设合理情境
例如,在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一课时,我曾经进行过尝试。课始,便以创设“小商店”为基本活动的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购物,在讨价还价中、在买卖双方的对话中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紧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开展买卖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及要求:扮演顾客者必须口头编应用题,并用今天所学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而扮演售货员者必须根据顾客购买商品的情况,正确填写发票。这样,整堂课都融入在活动之中――自编并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填写发票的思考中,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创设了一个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2.加深情感体验
例如,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可以选取许多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如小皮球、乒乓球、积木、牙膏盒等等各种形状的物体,把它们放在一个袋子里,先让学生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是软的,有的说是硬的,有的说是圆的,还有的说是有角的……然后,又让学生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拍一拍,放一放,闻一闻,推一推,滚一滚,充分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这样一来,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一步激起了学生参与操作的热情。在整个过程中既有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又有同学的合作体验,最终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四、改进学习方式,推动学生持续发展
1.自主学习,重在引导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创设情境:妈妈从箱子里拿出6个桔子,要把它们放入盘子里,每一盘放3个,算一算可以放几盘?学生马上口答出来。接着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①再添加一个桔子,问:可以装几盘?还剩几个?请你摆一摆。②然后添加一个桔子,问:现在可以装几盘?还剩几个?③如果把桔子的个数变成9个、10个、11个、12个等,还剩几个?会出现什么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然后让学生观察板书:有什么发现?余数会不会出现3?当除数是3时,余数只有0、1、2这三种可能,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等自主活动,自己发现了“余数都比除数小”的规律,明白了道理,发展了思维。
2.合作学习,条理有效
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节内容时,可以播放动物园的饲养员给小动物投递饼干的录像,在播放过程中教师问:“它们吃了哪些形状的饼干?”有的说有圆形的,有的说有三角形的,有的说有正方形的。教师继续提问:“每种形状的饼干各吃了多少块?”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疑惑不解。于是,安排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就能记住?”有的准备用画图的方法记,有的准备用画勾的方法记,有的`准备用画竖线的方法记,有的准备用写数的方法记。这样,通过小组活动学生确定了各自记的办法。接着让学生拿出白纸和水彩笔为记数作好准备,并再次展示饲养员给小动物投递饼干的画面让学生进行统计,然后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好。通过小组有条理的合作学习,学生找到了统计的方法,感悟了统计的思想。
3.探究学习,重在深入
例如:“学校体育组有30个乒乓球,能装几盒?”这是一道具有挑战性、开放性的习题,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创新因素。教师让学生用学具进行独立装盒,探究各种装法,再分小组汇报操作结果。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懂得了既可以平均装,又可以不平均装,平均装和不平均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余数,即装盒的方法有多种。在交流中,学生思维不断碰撞,有的同学提出了“每盒个数都不相同,最多可以装几盒”这样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在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获得了思维的发展,撞出了创新思维的火花。
五、巩固提高迁移拓展
感悟、体验诚可贵,迁移、实用价更高。这是知识的转化、巩固与深化过程。通过当堂训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获得不同的经历和体验。如在学习完平行四边形面积之后,我给学生留下这样的探究作业:想一想,能不能用这节课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不但巩固了新知,而且对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无论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先学后教,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把学习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快乐的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六、完善评价方式,实现学生和谐发展
1.课堂观察,过程与结果有效结合
传统课程评价只注意“输入”和“输出”两点,只报“结果”不报“过程”,是一种“暗箱式”的评价,而现代课程评价理念倡导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对此,“课堂观察”评价法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纸笔测验”评价法的一种很好的补充。老师在实施时也可以根据需要,结合学生成长记录袋,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两个方面。
2.多种评价结合,全面合理
评价主要包括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如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家长评价等),但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局限。例如,自我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另一方面又由于缺少一个客观的标准,因而主观性很强,容易出现对成绩或问题估计过高或过低。因此,在进行他人评价时,鼓励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评价,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以及被评价者相互之间的双向沟通和协商,从而使被评价者认可通过评价所发现的问题,主动寻求实施改进、促进发展的措施与方法,实现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进功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有了高效的课堂,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追求高效课堂要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学生的特别是在学习中他们最爱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3、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有针对性的进行团体学习辅导和个别学习辅导,搞好提优补差工作。
二、良好的自学能力是高效课堂的坚强后盾。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预习时建议教师要有预习的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特别是低中年级的学生,这样学生在预习可以有的放矢,还可以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可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还可以想一想自己看问题的角度与老师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与自觉钻研数学的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教师要不断地将学习数学方法化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让学生明白“授人以渔”的道理。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就个体学习的内在的质而言的,关键是看自我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中的角色地位与表现。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他主学习”或“机械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问和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而随着岁月的延续,往往有许多的儿童的这一方面的天性都被我们教育者扼杀了,那就是把许多有问题的小嘴教成了没有问题的哑巴才是最可怕的事,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想方设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发问时,学生往往不能说到关键之处。这时,教师应以激励为主,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激发他们发问的热情。
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关键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合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言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虽然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
四、构建媒体型学习模式,追求高效课堂。
使用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对教师来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利用信息资源,可以节省教师的备课实践;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等。对学生来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学到比原先更多的东西。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加快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随着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些难点问题的突破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手段,把它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数学计算能力和拓展数学思维方法等智力素质,同时像情感因素、心理素质和精神品格等智力因素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为学生的空间想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如:我在教学“射线和角的认识”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动态演示直线、线段、射线的形成以及它们间的关系,较为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掌握三种线各自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学生的动手操作,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创造力。例如,“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运用传统教具很难讲清楚,并且花时较多,而利用计算机模拟剪拼,把圆等分成8份、16份……多次投映,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有限的时空内得到妥善解决,得到了圆面积公式,并有机的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这样,既有效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益,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并乐意学数学。我们正是想通过这种努力,呼唤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
然而,一味地强调效率的同时,更要注重效益。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完成;并不是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就一定是好的教学。如果仅仅是把教材内容搬上了屏幕,用投影机来代替黑板,那就是一种不讲效益的整合。在使用媒体课件教学时,要根据课堂的需要合理使用课件,课件始终应服务于教学而不是教学围绕着课件。避免一堂课只是教师不断表演自己高超的制作技巧,把课件从头到尾演示给学生看,学生除了钦佩,就是审美疲劳,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感觉是在电影院一样。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要“身体力行”,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为准则。整合的重点应该放在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或无力解决的教学问题上,放在那些切实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加以解决的教学问题上。
五、形成良好的习惯,为高效的课堂保驾护航。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正处于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应在结合上进心培养的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好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上进心也就“定向”了。学生的上进心是教师组织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要致力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难免会有反复,但我们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如此,学生怎能不上进?
其次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责任心的培养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审题,按时完成作业,计算后,要认真检查“一步一回头”,认真书写等,逐渐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保障。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才会落到实处,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孩子们今后能成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3
优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为了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需要在方法上进行优化和组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去选择教学的方法,并且要进行灵活的运用,保证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
一、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直接影响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观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学主要就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观念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无法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自身只是作为一个储存知识的容器,知识的来源主要就是靠教师的讲解。传统教学观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对数学的思维分析能力都得不到培养和提高,不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的观念、与时俱进,合理的安排教学的内容,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围绕学生展开教学。现代教学观是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基本要求,转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明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还影响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所用的方法和思路,是决定教学效率能否得到提高的主要因素。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细分教学大纲,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以及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要求进行细分,将教学大纲从框架变为具体。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功能,比如,指引教师的教学方向以及学生的学习思路。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可以使教学的'步骤有序的进行,控制课堂的节奏。制定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协调课堂教学的结构,减轻学生的课堂训练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所应用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以及达到教学目的的表现方式,主要的内容就是教师的教学的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其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完成的。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这种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必须要科学、合理。教学方法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学的要求来进行选择,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还需要满足启发性、自主性等原则要求。要求趣味性是因为需要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要求启发性是因为教师所选用的教学方法需要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活动向教学的目标靠拢;要求自主性是因为应用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智能发展,还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体现不出时代教育的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
四、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展开数学教学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方法来具体落实和实现的。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通常就是教师先在黑板上列出板书,讲解相关概念,然后再让学生通过题目进行概念定理和公式的运用练习,这种反复单调的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长久保持良好的数学学习热情,并且也严重制约了小学数学总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展开数学教学,继而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全面普及和运用,推动了各学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应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和优势不断创新数学教学方法,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多媒体教学继承了以往教学形式的所有特点,并且实现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化和创新。利用计算机来制作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的视频播放、图片和文字展示等多种功能将数学知识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对学生产生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切实提升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
五、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应将以往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及时转变成为以学生为核心积极主动学习的全新数学课堂。在美国很多学校中,教师仅在课堂中讲解十分钟,其余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沟通、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教师则在其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鉴于此,我们国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也在实践教学中大胆尝试,采用该种形式对课堂时间进行大胆分配,依据实际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只讲解十到二十分钟,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课堂时间结构进行规划和分配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合理规划和分配课堂时间。优化高效的数学课堂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大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快节奏和高标准。而应具备下述特征:“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由浅入深、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并且,教师在处理和设计数学教学内容时,应保证和学生以往知识结构相匹配;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生能够将所学新知在课堂上理解和内化;保证课堂训练的“精”和“简”;保证课堂信息反馈速度和科学评价;保证课堂时间的合理规划和利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多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智慧教育理念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在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改造的同时,也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内容。网络学习空间的利用,能更好地帮助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有效建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对于智慧课堂的基本阐述
培养学生对于思维的创造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自主性是智慧教育的主要内容。智慧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智慧课堂因此也就应运而生,智慧课堂更多地加强了技术和教育的交流,必然会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智慧课堂的基本含义
知识的接受者,其智慧能力可以在智慧教育的基础上得到提升,使得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智慧教育的学习环境可以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同时智慧教育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无论是对学生的思维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内容的多元性以及探究性等,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智慧能力进行综合锻炼。
(二)智慧课堂的创建路线
是否实现了提升学生智慧能力这一目标是判定一个智慧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智慧教育的实施,需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提升自身能力,在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同时,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路线为:将日常教学任务中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利用智慧教学的理念,结合智慧课堂的教学目标,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不足
(一)对于教学设计的不足
教师对于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教学设计方面,较为欠缺,更多的只是简单往网络学习空间上传相关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一个类似小图书馆的空间。现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没有在网络学习空间的环境下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网络学习空间在提供信息的快捷等方便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使得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
(二)对于教学实施的不足
对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利用过于形式化,更多的是将教学内容传至网络学习空间,在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与网络学习空间的特点相结合,对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其他教学工具没有更好地利用,以达到辅助教学的效果,网络资源利用率较低。
(三)反思和评价过程中的不足
在完成教学工作之后,往往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一定的评价和反思,教师在第一次上传的基础上,只是增加了一定的习题资料,没有重视网络学习空间的学习记录以及交流等其他功能,对于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没有真正了解,在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时,无法做到针对性的教学辅助,智慧课堂中提倡的提升学生智慧能力这一目标,也无法得到真正实现。
三、网络学习空间下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新的教育改革也要求教育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网络学习空间就是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良好工具,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探究:
(一)以培养智慧型学习人才为主设定教学目标
能够较为自主性的,利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是对于智慧型学习人才的判定标准。网络学习空间因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一特点,为智慧型人才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学习平台,也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方式和渠道,不再受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智慧课堂的教学目标设定需要更多地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学生能够建立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为重要目标。例如在进行《认识时间》这一教学内容时,传统教学方式会将教学内容分成认识钟表,包括对于时针分针的区分以及钟表的基本构成、认识整点时间等。智慧课堂则可以将教学目标优化,对时针、分针以及秒针进行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正确的`读法等方面。
(二)利用设置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在进行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设置问题或者布置任务,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表现欲望。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问题或者任务的设定,既要在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能超过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身能力,避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在进行问题设置时,需要对问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进行思考,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避免学生落入思考能力僵化的窠臼中,使学生在自主积极性的探索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三)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
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及开展小组合作竞争等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的同时,利用小组的合作竞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竞争意识。
(四)注重学生在智慧课堂中的情感变化
智慧课堂的建立需要更多考虑学生自身的情感变化,学生之间的知识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在进行智慧课堂的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展示更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网络学习空间对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建立具有巨大的帮助,增强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之间的交流,在改变教学方式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诸多的优势,决定了教师需要对网络学习空间下的智慧课堂教学认真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这本书是吴老师主编的,共分五章,分别是《课前设计》、《过程调控》、《方法运用》、《教学设计与案例》。好课不是靠说出来的,好招不是靠模仿出来的,好教师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历练出来的!这是吴老师在书中的题记,这句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吴老师在书中还说: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
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带着对吴老师的敬仰细读这本书,这本书告诉了我如何从一招一式的背后去挖掘深刻的道理,完成从教学技术到感悟教学规律的升华,真正提高执教能力;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上好每一节数学课;如何让每位学生获得高质量的数学学习等等。下面就谈谈我读过这本书的一些深刻感受和收获:
首先给我感受最深的是重视课前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不是课程专家或教研人员,也不是教学参考书或优秀教师的精彩教学设计,而是执教者本身。课前设计体现着教师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的了解,甚至还包括对教学方式的选择和运用。因此,要上好课,要重视课前设计。主要可以运用学情调研的策略、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设计探究学习的策略、设计合作学习的策略。
每一位老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学情调研的价值,把对学生的关注落实到日常教学中,而不仅仅是在一些研究课上或教学设计评比中体现。学情调研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学情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不能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人为干预数据。进行教学设计前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读懂教材真正领会编写意图,要读出教材里的数学知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知识承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的文化和历史。要努力读懂学生,自觉树立研究学生的'意识。
另外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怎样调控教学过程。书中介绍了16种教学策略,每一种教学策略都能对课堂教学起到指导作用,都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少走一些弯路。其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我印象深刻:提问和理答的策略,提问对于课堂教学并不陌生,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课堂离不开提问,但如何能进行有效的提问呢?如何能通过提问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呢?我想这都是教师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是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读这篇文章我知道: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提问,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并有意识的为他们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从而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教师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在这篇文章里就向我们介绍了四种提问的策略,即为了促进学生理解而提问,使学生开动脑筋;利用追问使学生理解概念本质;为了解学生需求而提问,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通过反问和追问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这四种提问策略从不同角度向我们传授了行之有效的提问方法,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还有就是理答的教学策略,说实话,当我刚刚看到理答这个词语时,我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理答对于教师来讲可能是一个新名词,它是指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或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所采取的回应方式。教师的理答应该开放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文章也像我们介绍了三种理答策略,即教师要学会等待,促进学生反省和深思;重复学生的语言,突出教学重点、转向,扩大学生的参与广度。最后还向我们提出了关于提问与理答的几点建议,有画龙点睛般的将前面的策略加以升华和总结,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6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开放性的、具有创造性的。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课堂教学源自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利用媒体展示教学图片、讲数学故事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时,上课一开始,我按照教学预设出示小动物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中有两种动物,小白兔有三组,每组有两只在一起玩;鸡有四组,每组有三只在一起吃东西),再向学生提问: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你打算怎样解决?一个学生提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算式是:2+2+2=6(只)。我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让他坐下。这时还有学生举手,我让另一个学生接着说。鸡一共有多少只?算式是:3+3+3+3=12(只)。我再问: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想了想说:4个3相加得12,我看到图上每堆有3只鸡,那么4堆就是把4个3加起来得12。呵!他把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的意义也说出来了。我接着问:那有没有不同的方法?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起了手。又一个学生说: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我写的算式是2×3=6(只)。几个学生附和着说:嘿!我也是2×3=6(只)。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那些写了加法算式的小朋友就一副不明白的样子。我笑了,这时我就告诉学生:几个几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又有学生举手说:鸡一共有多少只?我写的算式是3×4=12(只)。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有的问:“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有的问:“3、4、12分别表示什么?”有的问:“‘×’是什么号?怎么写,怎么读?”还有的问:“3×4=12这道算式怎么读?”……
二、有效课堂教学源自于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时,我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数后,一一写下。这些数有些乱,怎样把这些数整理整理?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学生纷纷说:一位数为一类,两位数为一类,三位数为一类……;或者整十数为一类,不整十数为一类,整百数为一类,不整百数为一类……;单数为一类,双数为一类……虽然孩子的分类有些笼统,有些幼稚,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但对于学生来说,每一种分类方法都是他们自己的发现,甚至是创造,如果老师不放手,不让学生去讨论、去合作学习,就不可能得出如此丰富的分类结果。
我肯定了他们的分类,接着问:谁知道40、56和100是由什么数组成的?是整十数还是不整十数?学生纷纷说:“40是由4个十组成的,还可以说是由40个一组成的,是整十数。56是由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是不整十数。100是由十个十组成的,是整百数。”问:“300是由什么数组成的?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生一说:“300是由300个一组成的。”生二说:“300是由30个十组成的。”生三说:“300是由3个一百组成的。”真不简单。我说:一百一百地数,3个一百是三百。那么8个一百是多少?一个学生举手说是八百。又问:“一千是几个百组成的?”同桌数一数、说一说:“一百、二百、三百、四百……八百、九百、一千。10个一百是一千。”我再让学生小组讨论:300、800是整百数吗?一千又是整百数吗?一千是几位数?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这个学习的过程,从而获得不同的收获,并使每个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有效课堂教学源自于师生角色转换,把课堂的阵地还给学生从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时间和空间。当教师的时间掌握与学生的整体思维速度吻合时,学生就会陶醉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中,课堂教学就会丰满、充分、有效。比如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二)》时,我出示了一组数:450、380、630、453、572、699、306、705、601。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前面3个数最后一位数都是0。生2:我发现后面3个数中间的.一位数都是0。生3:我发现它们都是比100大的数。生4:我发现它们都是三位数。我又问:谁会在计数器上拨出450,并读这个数出来?生:在计数器百位上拨4颗珠,在十位上拨5颗珠,在个位上不拨珠,读作四百五十。真了不起。我问:你们都能把这组数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吗?试试看。从拨珠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有的数是几百几十,有的数是几百几十几,有的数是几百零几。生2:我发现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生3:他说的只是中间3个数的读法,我发现前面3个数后面的0都不用读出来。生4:我发现后面3个数中间的零都要读出来。现在你们知道这组数各是由什么数组成的吗?我把这个“大问题”抛给学生,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他们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几组成。这样1000以内数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他们不仅发现了读法的规律,而且能发现这些数组成的规律。对小学生而言,这些发现虽在情理之中,却又在老师的意料之外。几个数在学生的眼里成了一只奇妙的蜜蜂,引领着他们认识其它新的数,学生为自己是新知识的发现者而充满了成就感。
传统课堂教师是主体,新课标课堂学生是主体,学生是课堂鲜活的生命力。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还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问题的余地、时间和空间,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新起点,也是提高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7
1.前言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平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势必离不开课堂这一教育阵地,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1面临问题
2.1.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偏形式化
伴随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应当进行适当的创新。把合作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然而,目前仍有一部分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依然在课堂教学上采取单一的说教模式,如此一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很少。这样偏形式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大大削弱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相对数学教学自身来讲也是非常不好的。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采用学习小组形式进行教学时,为了能够方便、快捷,所以并没有依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对学生进行具体化的明确分工。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随机的将学生分配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这种分组的形式是教师对学生缺乏责任心的表现。这样单一的分组方式没有掌握住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如此将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原因分析
对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可知: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施行的重要手段,所以,课程改革必须要包含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育教学策略的变革。在教育教学进行的过程中,与学生之间产生联系的就是教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将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和内涵贯穿始终,是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性环节。从这一方面而言,教师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掌握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内容,仅供参考。
3.1 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依据教学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的数学课程,根据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与数学教育的特点相结合,可以确立“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情绪和态度”“数学思考”等四维的教育目标。这也显示出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还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思维方式与应用技能,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使其对数学的了解更加深入,提升数学学习兴趣。然而四维教学目标只是教学设计与课程设计的总体目标,并不是具体到每一节课的实际目标,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地分解,产生具备一定导向性的具体目标。
3.2 营造和谐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建立良好的关系直接决定了一节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学内容没有联系学生具体情况,那么即使教师将教学内容准备再好,也只是死的知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有的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教师也起着主导作用,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一切放在首位,成为一个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师,如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才会愿意去听课。若是当一个教师一走上讲台时,给学生带来恐惧感,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从课堂学习转移到观察教师的一举一动上,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到位就挨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也曾讲到,一个缺少安全感的人,是根本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学习需要的。因此,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
3.3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兴趣是鼓励人们主动进行某一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加强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动力来源。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创设有趣的相关教学情境,如此才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创设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有以下两个方法。
3.3.1 以故事为主体来创设情境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课堂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可以尝试着将趣味性强的课外教学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此才能够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提升。如教师在开展分数的教学时,可以试着将学生所熟悉的的东西作为背景,像《喜羊羊与灰太狼》,“某一天,羊村举行会议进行食物分配,有一个苹果,喜羊羊与懒洋洋都想得到那个苹果,怎样分配才能够使他们获得同样多的苹果呢?”学生回答“可以一人一半”,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一半,学生沉默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学生的兴趣已经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来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进而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3.3.2 创设竞争情境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小学数学的学科特征与小学生的个性特征来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竞争的情境,来激起学生的好胜心,逐步培育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游戏、竞赛来营造竞争氛围,如算数比赛、知识竞猜等游戏,把新知识贯穿到竞赛游戏中,运用竞赛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结语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若是想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在课堂上采取有效措施。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向着更细、更精、更深的方向发展,在保证学生学习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通过优化设计教学内容、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等方式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8
一、优质课堂的教学理念
优质课堂是指教师按照学生的身心规律以及数学教学纲要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通过使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要求。优质的数学课堂教学是具有高效率和高水平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从教学中的主导者成功转变成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正确教学思想。创建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愉快和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拥有学习成就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以及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家长和学校以及社会三方的共同心愿。
二、创建优质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心理素质的重要介质,也是交流实际生活和数学学习以及抽象问题之间的纽带。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创设与其相对应的教学情境,同样的知识内容也可以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情境,但是不管如何创设教学情境,都必须遵循为学生更好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来服务的基本原则。教师可以充分使用各种有趣的课堂活动,向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并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三位数加减两位数”时,部分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吃力,以“148+99”这样的算式来说,学生很难理解,在“148+99=148+100-1”本来是道加法计算题,但是为什么要减去1呢?为了使学生不再出现这种疑惑,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教师可以创设静静和奶奶到商场买东西的情境:一件衣服的价格是99元,奶奶给了营业员100元,那么应该找回多少零钱呢?通过巧妙设计情境,学生容易掌握和理解计算方法,并且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大大增强。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优质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能够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有一部分教师还依然采用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还有些教师只重视少数学习成绩好或者接受知识能力快的学生。学生做数学练习时,教师并没有全面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目的性不强。要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师要对学生和蔼可亲,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并在学生回答课堂问题时,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对于不理解和困惑的知识点勇于向老师和全体学生提出。经过长期有效的训练,课堂教学交流的气氛明显增强,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组织学生实际操作和对数学概念进行推理论证,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另外,教师要确保学生有必要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通过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依靠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充分汇集了文字、图像、动画以及视频等元素,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能够更加感官和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因此,数学教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及数字化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价值,解决在数学教学中遇到的比较难懂的知识点。例如,在教学“位置和方向”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精心制作好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编辑的课件始终要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为原则,以直观的动画形式把笼统难懂的位置和方向以及变化过程都有效展示出来。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又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具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学生思维变得更加具体和客观,有效达到优质课堂的教学要求。
(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要实现数学优质课堂教学的有效学习,需要重视开展合理有效的数学交流活动。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小组讨论互动活动,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活动如果通过学生自身进行操作实验和思考讨论以及合作交流,就能够让学生记得更加牢固。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把课堂打造成一堂有趣的数学手工课,先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图形,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图形的剪裁和拼接,自主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图形的特点,最后通过教师的有效讲解,让学生很快就学会了知识。这堂课不仅提高了课堂趣味性,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
在进行构建优质课堂的环节中,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环节教师要以构建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效的“沟通”为基础,建立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为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可以使用不记名的评价形式,这样教师就可以更为清楚地了解其在具体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有指向性的改正。数学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作业和课堂回答等制定评价标准,进行有效评价。这样能够很大程度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
三、结语
优质的课堂教学是当代的教学标准,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和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优化,要优化教学的教材内容以及学习过程,主体与客体之间进行有效的转换,构建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和谐快乐的学习环境,使抽象的数学课堂更加有趣和精彩,让学生能够快乐轻松的学习,有效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9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作业大部分在课内完成,只留少量的家庭作业,真正做到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呢?本人经过大胆尝试,探索到了几点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明确一堂课的教学要求。
一堂课的教学要求,订得明确具体,而又恰到好处,就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
例如,“小数乘法”在学生具备“积随着因数的扩大(或缩小)而扩大(或缩小)”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在乘法里,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保证新知教学。
为了保证学生在短的时间内学好新知识,要努力改变教学中不分主次,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精心地安排和剪裁,抓住难点突出重点。
1、在各个教学上,保证新知教学。
在安排这些教学环节时,要以新知为中心,如开始的复习内容要和新知密切相关,复习时间3-5分钟,最多不超过10分钟。这样一来既复习旧知识又巩固新知,每堂课一般都要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运用新知独立作业,使学生当堂掌握新知。
2、新授课突出重点和难点。
上课时常常感到要讲的内容很多,时间不够用。其实,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并不多的,因为新知大都是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关键要善于抓住新知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例如:“和是11的加法”涉及到的知识有:①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②10以内的加法;③3个数连加(如7+3+4);④计算法则:“凑10法”。其中①②③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已掌握的,只有“凑10法”是新知识,在新知识中,按“凑10法”的需要,把其中一个加数分解成两个数,教学中的重点和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应把主要精力用来解决“怎样把这个加数分解成两个数,分解出来的第一个数和另一个加数凑成1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10
今年3月中旬,我有幸阅读了《给教师一生的建议》,当我捧起这本书时,我才懂得“爱不释手”的真正含义。这本书为我们学习新课程。掌握新课程,感悟新课程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和可能。特别是著名特级教师钱老师的《课堂提问,要问到点子上》深深触动了我的心。钱老师说:“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该锻炼和掌握“善问.巧问.妙问”的技巧,让自己的提问给学生的思维指明前进的方向,为学生的成长树一座风雨航程中的灯塔。
是啊!“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善问的赞扬。其中“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精辟的指出提问是一门艺术,所以,课堂提问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有效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学习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基本控制手段。
作为一线的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犹如响钟重重叩击我的心灵,“课堂提问要问到点子上”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迷茫的前程。下面结合培训会上的两节数学课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例如,观摩了张XX老师执教《平均数》的教学,感受最深的是张老师不断的追问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一开始张老师设计了“投篮比赛”的情景引入,引出数据3.7.2,学生凭直觉发现4可以表示小刚一分钟的投篮成绩,有孩子就说4是3.7.2这三个数的平均数,老师追问:“这里的平均数4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成绩吗?”生答:“不能。”“能代表小刚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吗?”“也不能。”老师又问:“奇怪,这里的平均数4既不能代表小刚第一次投中的个数,也不能代表他第二次,第三次投中的个数,那他究竟代表的是哪一次的个数呢?”生答:“这里的4代表的是小刚三次投篮的平均水平。”通过不断的追问,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有了较深入的思考和认识。像这样的追问贯穿整节课,而且问得巧妙,引导得当,有效的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又如一位老师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讲完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后,出示三个纸袋,里面装着三角形纸片,并且露出一个角问一“纸袋里面装着各是什么三角形”?同学们顺利地判断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露出的是直角、钝角),适时发问: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露出第三个纸袋的一个锐角,有的同答锐角三角形,有的同学犹豫不决。教师适时再问:能根据一个角是锐角,这一个条件来判断这个三角形吗?这样在学生的疑问点上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茅塞顿开。
“善者问,如攻坚木”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设问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只有问得巧,问得妙,才能让课堂提问更有效,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理应重视的问题。我们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地总结反思,形成独特的提问艺术,在师生之间一个一个的互问中探究,揭开一个个数学知识的面纱。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11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和高度的注意力,就要从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入手,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创设各种情境,让他们在生动、具体、熟悉的情境中快乐学习,轻松掌握所学知识。在为学生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
每一堂数学课都有一个清晰的教学目标和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设定教学情境的时候,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否能够促进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有效发展。所以,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始终围绕这本课的教学目标展开,发挥设定情境的促进作用,利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教师设定的数学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师引导的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各种渠道获得大量的信息,所以教师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束缚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也应该具有新时代的气息,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参与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应用》一课时,我播放了北京申奥成功时的片段,并且出示了各个城市的得票数,让学生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激发出了学生的爱国之心。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
教学情境可以分为很多种形式,比如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常用的问题情境、比赛情境、故事情境等。不管教师采用哪种形式,都要从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来设定具体的情境。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创设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的教学情境,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创设一些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和自主合作探究的问题情境,通过数学本身的`学科魅力来感染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来。
二、深入研究教材,传授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输入有效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有效的数学知识指的是他们还不知道和了解的数学新知识和新材料,需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的内容。教学内容的设定是否有效与数学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一,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提高需要有效的数学知识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学到了应有的数学知识才能说是教学的成功。第二,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有效的数学知识量。学生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数学知识不是智慧,学生会运用这些知识才是真正做到了智力的发展。第三,数学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的数学知识量。学生只有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探索数学知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愉悦感,才能真正驱动自己内在的学习原动力,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三、进行有效的数学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确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以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有效的探究学习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虽然学生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体,但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不够成熟的学习主体,他们的年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经验有限,所以教师要注意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做好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学会学习。特别是学生在遇到分歧或者疑难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施以援手,加以指导和点拨,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我们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无论课程如何改革,这一目标是我们永恒不变的追求。人们常说“教无定法”,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研究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发挥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12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数学成绩和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习自信心,提升学习效率。
这就要求老师要从小事入手,如要严格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准备好本节课需要用到的数学用具,这样就能够节省课堂翻找的时间,既不会影响到其他同学,也会提升教学的效率。
同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紧密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这样更便于新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起预习的好习惯,能够节省课上预习的时间,这样老师就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讲解新知识,并且有与学生互动的时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掌握学生的弱点,帮助其解决问题,既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二、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摆正学生和老师的位置
要想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老师也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这就要求老师对每个学生有一定的了解,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现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并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通过这些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同时要认真的钻研教材,领会教材中的意图,通过灵活巧妙的教学方式,让这些知识点被学生更好的理解。为了适应新课标要求,老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实现创新,并且要注重教学反思,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继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
重点需要注意的是,老师一定要摆正自己和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位置。教学中,要一些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要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和练习题,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给与每个学生课堂发言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够收获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对于数学学习就会更有兴趣。
例如在讲解圆的周长这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一条细绳,将圆形围住,通过测量细绳的长度得知圆的周长,之后再让学生寻找圆的周长和圆中其他因素的关系,最后让同学们自己得出圆周长的表达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不仅不会浪费课堂时间,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要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以新课标要求为基础,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眼光。
老师要优化教学手段。当前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老师使用多媒体,这样给学生会带来无谓的刺激感,学生也会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不仅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还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一些老师为了追求活动的效果,课堂中设计过多的活动,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每个活动都不能够完全的开展,这样不仅达不到活动的实际效果,也会影响到教学效率。因此说,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老师要从实际出发,优化教学手段,根据每节内容的不同,合理设置教学环节,使用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这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到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去计算长方体的面积,当学生将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求出之后,引导学生观察所列的式子,并结合长方体的特征找规律,看看还能不能列出其他的算式,并引导学会运用运算定律找到其中的规律。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主讨论,可以将长方体的纸盒拆开观察,通过小组之间创造性的合作之后,老师最终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公式,并最后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比单纯的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解效果好很多,学会对于公式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老师既培养了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一举两得。
四、利用报数游戏进行课堂导入
再如讲解最小公倍数这节内容时,老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老师可以利用报数游戏进行课堂导入。让所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再让所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之后引导学生观察,为什么有的同学会站起来两次,通过老师的引导鼓励学生说出其中的奥秘,老师再进行讲解,得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相关知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老师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在教学中将各种教法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做到灵活多变且富有情趣,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的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13
对学生延迟评价,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时应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丰富想象力,腾出自由的场地。在学生一头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比如在较复杂的反比例应用题的练习中,有一题“一堆煤实际每天只烧2.4吨,比计划每天节约0.6吨,这堆煤计划可以烧96天,实际可以烧多少天?”学生误列为:(2.4-0.6)X=0.4×96,这时,教师就可利用延迟的原则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自纠。你是根据什么列等式的?式中(2.4-0.6)表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怎样理解实际每天比计划节约0.6吨?那么(2.4-0.6)表示原计划每天用煤量吗?要求原计划每天用煤量应该怎样列式?(2.4+0.6)与谁相乘才是正确的?通过上述问题的思索,将本来要教师讲解分析的难点,变为学生自己探索的内容。在探索中学会思考方法,培养自我纠偏的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相联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在教学中,教师可应用错例,及时地放大错例,或设计相应的选择、判断题,让学生在正确与错误的探索中不仅“知其错,而且知其所以错”。只有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别异同,探寻“病根”,才能对症下药。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就能促进认知结构的组合,推动思维层次的深入,为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打下基础。要帮助他们研究学习上不来的原因,建立起融洽互爱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教育者只有和受教育者心灵相互沟通,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应。
巧施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
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的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14
用“活”教材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如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片面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
复习整理,练习提高
人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无论认识什么事物,都需要一个过程。一看就懂,一听就会的超人,世上少有,不用学习,生来就知道的天才,更是没有。只单凭听了老师的一堂课却没有使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课后得到反复强化,更忽视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去进行运用的话,原来留存在我们头脑中的知识痕迹就会自动消失并逐渐遗忘。无论记什么事情,记什么知识,光靠理解和练习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地进行复习,因为很多知识在初学的时候理解总是不深刻的,不全面的,而且许多知识都是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点一点分散学习的,复习就是把分散学习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使知识形成网络。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复习。复习不仅是重要的消化过程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过程,课上学习的效果如何需要实践来验证。有的学生听课时自以为感觉良好,非常明白,可是一做起习题来,糊涂一片,这说明课上讲的内容还是没有真正听懂。古人都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些说话是夸张了些,但是通过复习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熟练化和技能化却是完全符合学习规律的。有的学生只是注意到了温故可以较好地掌握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却没有认识到温故还有知新的妙用。如果学生认识到这点,相信他们会更加重视课后的复习,会抱着坚定、明确的学习目的,主动、自觉的学习精神和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注入到做作业的过程之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15
趣味化教学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面积;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沙池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了乐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优良的成绩。
发现错误,认真改正
每次考试结束的`铃声一响,学生们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对答案。要是发现自己与班里学习最好的同学答案一样,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心里真比吃了蜜还甜。可是,有错题的学生,就是另一番情景了,他们低垂着头,有时几天都打不起精神来,甚至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当我们问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回答说:"哎,我太粗心了","做完题目我没检查就交卷了","那道题的意思我不理解"等等。考试中出了错题的确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可是中国有一句成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回忆一下,平时作业时,常错题的学生,对作业中出现的错题重视了吗?认真改正过了吗?人不怕犯错,就怕不改正,学生每天都要上数学课,每天都要完成数学作业,要想一道题也不错,是很不容易的,可以这样说,绝对不出错误的人是没有的,只是有的人能自己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有的人则不能自己发现错误,而必须借助别人的帮助。
我觉得避免出错的方法有两种:检查和多练。检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该告诉学生,检查要有针对性。有的同学总爱抄错数字或抄错运算符号。那么请学生记住这样两句话:数字搬家要检查,看清符号再计算。做作业时,把课本上的题目抄到本子上,这就叫数字搬家,要注意整体读写,千万不要看一个数字写一个数字,检查时用笔点着书本上的题目读一遍,再动笔计算,就能保证不出抄错题的错误。有的学生计算过程当中总爱出错,那么,就请学生记住这几句话:加、乘口诀要背熟,进位退位不能忘,做完题目要验算,就能闯过计算关。有的同学在解应用题时爱出错,就请学生记住这样几句话:审题、审题、再审题,题意弄懂再动笔,得出结果代入原题,与条件相符则正确无疑。其实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错误和任凭错误发生、发展、而不制止。要让学生们养成知错必改的好习惯,他们将收益终身。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16
注意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小学生开始接触数学,由于不仅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发生了大的变化,而且新概念大量集中出现,所以教师就需要设法帮助他们铺设台阶,降低爬坡的难度。我们采取从感性到理性的方法,有计划地安排训练,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二关":
(1)语言关。在第一章中,教师要结合具体图形,说明它们的意义、表示法、逐步熟悉几何人门阶段的语言。
(2)图形关。教师主要通过学生观察图形,先目测、后度量的方法,辩别真伪;看图填空;读语句画图并填空等方式,达到训练学生看图、画图的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情,适当地放慢教学速度。要求宁肯慢些,也决不让学生吃夹生饭。为了扫除学生学习中的障碍,除了经常注意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外,我们每次把予留的作业都要亲自动手做一遍,探索哪些知识应当在讲课时有机地联系起来,避免有割裂和脱节的现象,而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对于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必须承认差别、区别对待。例如,我们从课本的习题中认真选出与双基联系密切的题目作为必作题。对于综合性强,难度较大的.题目作为选作题。借以保证既让程度好的学生"吃得饱",又让大多数学生"吃得了"。
认真批改作业,加强课外辅导。作业是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好坏和教师教学成败的窗口。因此,作业必须认真批改。必要时还可以采取面批面改,或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出恰当的、带有指导意义的批语。对于作业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利用自习堂或下次讲课前,要认真讲评,以使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在作业中如发现好的解法,特别是富有创见性的解法要及时表彰,以资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17
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合理调节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一、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注意各个环节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学生学习知识和思维能力培养的最佳时间不应该用于导入新课或者复习旧知识的课堂教学时间就不能过长,而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堂中的最佳学习时间讲授新课,重点讲解新课中的重点、难点,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是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它应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但是不能过多的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影响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同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注意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练习巩固在时间上分配的合理性,要避免教师满堂灌和学生放羊两种极端现象的出现。另外,教师在安排教学结构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教师应合理地分配好各教学环节所需的时间。例如,复习检查的时间不宜太长,新授时间占的比例要大一些,还要安排一定的巩固练习时间。教师在课前已经对各个教学环节所需时间作了预算,但因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着的,特别是当学生思维活跃时,常会打破原来安排的进程,在某几个环节超出了预算时间,以致于完不成任务而拖堂,或一节课内容不到下课早就讲完了,只好叫学生翻来覆去地自己看书本。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的中间进行调整,力求避免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情况。因此,老师在上课前,一定要计算好时间,每个环节需要多少时间,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要把学生答问、读练的时间计算在内,并且留有余地。可多准备一些练习的题目,作为机动,如果时间有剩余就进行,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不进行。总之,有备无患。
三、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那种让学生不通过思考就能回答的“是”与“不是”式的提问,那就是无效的提问。在有效提问中,学生能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知,教师通过提问使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转换,而不仅仅传递特定的课程内容。也就说,有效的提问是教师引领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解决新问题,实现学生自我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种辅助作用紧紧围绕促进学生自主建构而展开。同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增值”的重要途径。
(一)调控课堂提问的频度
频繁的提问往往被人们理解为是讨论式的课堂,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但是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因而课堂提问的次数应当适量。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避免问题过于繁琐。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只有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提问。
(二)注意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
有效的课堂提问,一方面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也就是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从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3~5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以10秒左右为宜。
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永恒的追求。那么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数学课堂既真实朴素又亮丽鲜活,同时能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做起,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有效研读教材,确立准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本上的图变多了,文字内容相对少了许多,所以不少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感觉到无从下手。对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形成知识体系,以便整体把握教材内容,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
我们都知道,每一堂课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因此,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对于新授课,教师要采用讲授法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的特点,有时要求学生用细铁丝制作立体几何模型,以便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长短和位置关系。
(二)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但不能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全部写出来,也可以只写部分。在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去,而不是由教师满堂灌。教师应该腾出时间来让学生多练习、多思考。设计练习时,要注意有效性,形式要多样,注意学习的覆盖面,注重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师要加强反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反馈是为了使学生课堂学习的正确认知过程和结论得到及时的强化,使不正确的认知和结论得到及时的矫正。只有恰当时刻和恰当强度的反馈信息,才能保证最佳反馈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及时调节教学方法。学生课内练习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及时调节课外练习的数量和难度,避免机械重复。形成性测试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缺陷,及时调整教学要求,制定补救方案和措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仅从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以及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法这四个方面来论述还不够,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习惯和态度的形成,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找准起点,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富实效,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06-03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06-03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06-03
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11-08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06-03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06-03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策略06-03
课堂教学策略培训心得12-19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和策略06-04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