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

时间:2023-06-07 15:24:45 寓言故事 我要投稿

古代寓言故事汇编1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寓言故事都不陌生吧,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寓言故事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代寓言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寓言故事汇编14篇

  古代寓言故事 篇1

  臧和谷亡羊

  臧谷二人都是给财主家放羊的牧童。因为家境贫寒,这两个孩子刚过记事的年龄就走上了与自己的父母一样为财主卖命的人生道路。开始放羊的时候,他们把羊看成和鸡、鸭、猪一样,都是可供驱赶的玩物,觉得和这些畜、禽相处挺有意思。山坡、路旁和荒野的青草绿茵;河渠、池塘的碧波涟漪;头顶上五彩缤纷的骄阳、蓝天和白云;以及充斥在大自然各个角落的清新空气,使这两个孩子与世上的万物和谐地融于一个时空。他们像那些家禽和家畜,五谷和百花;像山间的石头,河里的水珠,以及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存在一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担忧。

  然而,他们毕竟是人。每当臧和谷看到富家子弟念书、玩乐,心里总是非常羡慕。经过一番琢磨,其中的一个孩子找人去借了一本书。他利用晚上的时间向别人学习认字,而在白天放羊的时候则拿出随身所带的书来练字、复习。另一个孩子用竹子削了一些色(shai)子,放羊的时候,他坐在草地上,拿5个在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刻着1、2、3、4、5、6的不同点数的色子,抛起来又落下,落下后再抛起,聚精会神地玩着掷色子的游戏。5个色子在地面上显示着变幻莫测的点数。一个穷孩子独自一人掷色子,居然也享受到了和下棋对弈相同的趣味。

  有一天太阳快下山的时候,臧和谷想起了要赶羊回家。他们把羊唤拢一点数,发现各自都丢失了一些羊。这两人回去以后,财主问他们放羊的时候干什么去了。一个回答说当时在看书;另一个回答说当时在掷色子。两个孩子丢羊的时候做的事虽然不同,但是他们丢失了羊的结果却完全一样。

  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必须忠于职守,全神贯注,否则就容易出差错。至于臧和谷是因为年纪幼小,渴望得到学习和娱乐的机会才引发了差错,则当另作别论。

  驼背翁捕蝉

  孔子带领学生去楚国采风。他们一行从树林中走出来,看见一位驼背翁正在捕蝉。他拿着竹竿粘捕树上的蝉就像在地上拾取东西一样自如。

  “老先生捕蝉的技术真高超。”孔子恭敬地对老翁表示称赞后问:“您对捕蝉想必是有什么妙法吧?”

  “方法肯定是有的,我练捕蝉五、六个月后,在竿上垒放两粒粘丸而不掉下,蝉便很少有逃脱的。如垒三粒粘丸仍不落地,蝉十有八九会捕住;如能将五粒粘九垒在竹竿上,捕蝉就会像在地上拾东西一样简单容易了。”捕蝉翁说到此处捋捋胡须,严肃地对孔子的学生们传授经验。他说:“捕蝉首先要学练站功和臂力。捕蝉时身体定在那里,要像竖立的树桩那样纹丝不动;竹竿从胳膊上伸出去,要像控制树枝一样不颤抖。另外,注意力高度集中,无论天大地广,万物繁多,在我心里只有蝉的翅膀,我专心致志,神情专一。精神到了这番境界,捕起蝉来,那还能不手到擒拿,得心应手么?”

  大家听完驼背老人捕蝉的经验之谈,无不感慨万分。孔子对身边的弟子深有感触地议论说:“神情专注,专心致志,才能出神入化、得心应手。捕蝉老翁讲的可是做人办事的.大道理啊!”

  驼背翁捕蝉的故事向我们昭示了一个真理:学好任何本领都需苦练扎实基本功,专心致志,日积月累,才能取得真功。

  鲲鹏与蓬雀

  传说古代在很远很远的北方,大地以草木为毛发,而那个地方气候异常的寒冷,草木不生,于是人们把那个地方叫“穷发”。

  在那个草木不生的地方,有一片大海,是大自然造就的一片辽阔的水域。在这片水域中,生活着一条硕大无比的鱼,这条鱼的身体有几千里宽,而它的身体有多长呢,谁也说不清楚,这条大鱼的名字就叫做鲲。有一天,这条大鱼变作了一只鸟,也同样是大得不可思议。这只鸟的脊背有泰山那样高大,双翅一展,就像是挂在天空的云彩遮住了半个天空,这只鸟名叫鹏。

  这只大鹏鸟打算从北海飞到南海一游,它扇动起两个巨大的翅膀,盘旋直冲天空而形成一股狂飚,大鹏鸟直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那是一个连云气都达不到的地方。大鹏的脊背几乎是紧靠着青天了,然后它再准备朝南海的方向飞去。

  有一群小蓬雀活动在一片灌木丛中,整天聚集在蓬刺矮树间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倒也自得其乐十分满足。当它们听说了大鹏鸟上飞高空九万里的事情后,十分惊讶与困惑,它们嚷嚷道:“简直是发了疯了,发了疯了。它干嘛要飞那么高呢?它到底想干什么呢?”其中一只蓬雀以一种批评家的口气说:“我跳跃着向上一飞,也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我在灌木丛中飞来飞去,悠然自得,我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飞翔了,那只奇怪的大鹏干嘛要飞那么高呢?飞那高有什么意义呢?”

  看来,这些胸无大志的蓬雀不但不能理解壮志凌云的鲲鹏,反而还讥笑它,这真是小和大的鸿沟,愚蠢和智慧的区别啊。

  古代寓言故事 篇2

  甘戊出使齐国,前去游说齐王,走了几天来到一条大河边,甘戊无法向前,他只好求助于船夫。

  船夫划着船靠近岸边,见甘戊一副士人打扮,便问:“你要过河去干什么?”

  甘戊说:“我要到齐国去,替我的国君游说齐王。”

  船夫满不在乎地指着河水说:“这条河只但是是个小小的缝隙而已,您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过去,您怎样能替国君充当说客呢?”

  甘戊反驳船夫说:“您说的并不对呀。您不了解世上的万事万物,它们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比方说,兢兢业业的人忠厚老实,他能够辅佐君王,但却不能替君王带兵打仗;千里马日行千里,为天下骑士所看重,但是如果把它放在室内捕捉老鼠,那它还不如一只小猫顶用。宝剑干将,是天下少有的宝物,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但是给木匠拿去砍木头的`话,它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就像你我,要说抡桨划船,在江上行驶,我的确远远比不上你;但是若论出使大小国家,游说各国君主,你能跟我比吗?”

  船夫听了甘戊一席话,顿时无言以对,也似乎长了不少知识。他心悦诚服地请甘戊上船,送甘戊过河。

  若只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指责别人的短处,那就太片面了。

  古代寓言故事 篇3

  在老师的带领下,这学期我们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我的印象最深的故事是《郑人乘凉》和《亡羊补牢》。

  《郑人乘凉》讲的是古时候有个郑国人到一棵树下乘凉的故事。太阳在空中移动,他不停的移动凉席,追着树影跑。到了黄昏,他又把凉席铺在树下。月亮出来了,他又不停地移动凉席,他又怕露水会沾湿他的衣服。渐渐地,月亮当顶,他就躲到树底下,浑身上下也被露水沾的越来越湿了。这个人白天的乘凉方法十分灵巧,可在晚上又用同样的方法就显得笨极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随机应变,顺应变化。

  《亡羊补牢》讲的.是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邻居劝他赶快修一修,他不在意,他并没有修。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邻居劝他把羊圈修一修,这回他听了邻居的劝告把羊圈的窟窿修了。羊圈修好了,从此以后羊再也没有丢过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要及时改正。

  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要学习更多寓言故事中做人的道理。我喜欢这本书。

  古代寓言故事 篇4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转悠,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这天的午餐又能够美美地享受一顿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明白这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必须不妙,于是就编出一个谎言,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兽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

  老虎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便问:“你当百兽,有何证据?”狐狸赶紧说:“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能够随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让你亲眼看看百兽对我望而生畏的样貌。”

  老虎想这倒也是个办法,于是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自己尾随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处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种兽类远远地看见老虎来了,一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夺路逃命。

  转了一圈之后,狐狸洋洋得意地对老虎说道:“此刻你该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兽,有谁敢不怕我?”

  老虎并不明白百兽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谎言。狐狸不仅仅躲过了被吃的厄运,而且还在百兽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风。对于那些像狐狸一样仗势欺人的人,我们应当学会识破他们的伎俩。

  古代寓言故事 篇5

  古时候,有一个很有名的音乐家叫工之侨,他不但善于弹琴,而且做起琴来那也是无人不赞。

  有一次,工之侨得到了一棵的'梧桐树,于是就把它削制成一张琴,用这张琴弹奏起音乐来像金钟、玉磬的声音一般和谐动听。工之侨自以为这是天下最美的琴了,就拿去献给朝廷的乐官太常,让他欣赏并给做个鉴定。

  太常请宫中明的乐工察看了一番,说:“这不是古琴!”就退给了工之侨。

  工之侨把琴拿回到家里以后,请漆工在琴上画了一些断断续续的花纹,又让雕工在琴上镂刻了一些难辨的古字。然后用匣子装着,埋进土里。

  过了一年,挖出了匣子,把琴抱到市集上去卖,一个大官贵人看到这张琴,立即出一百两金子买了去,献到朝廷上。

  乐官一个一个争相传看,都说:“这真是世上的珍宝啊!”

  古代寓言故事 篇6

  古代的永州在今天的湖南省零陵县,那里的老百姓都很会游泳。一天,永州的河水突然暴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正在横渡湘江。行到河中央时,船漏了,所有的人都落入水中,在水里游着。

  其中一个人竭尽全力地游着,但不像平常那样游得快。

  他的'同伴说:“你平时是游泳最好的,为什么今天落后了?”

  他回答说:“我腰里缠着一千钱,太重了,所以游不快。”

  他的同伴说:“你为什么不扔掉这些钱?”这个人顾不上答话,只是摇摇头。

  过了一会儿,他游得更加吃力了。

  已经游上岸的同伴们向他大声喊道:“你真是太蠢了。性命都快保不住了,还要那些钱有什么用呢?”

  这个人还是吃力地摇摇头,不肯丢下腰间那捆钱。结果,他被淹死了。

  【说明】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过分贪图钱财,甚至为了钱财不要性命的人。

  古代寓言故事 篇7

  今天,我又坐在书桌前,慢慢地欣赏一本书,它的名字叫《感动学生的100篇寓言故事》。我看了這本书其中一篇,名字叫《鳄鱼与狒狒》。

  這茖故事主要讲了,在一茖湖边,长了一棵果树,果子成熟了,纷纷掉入湖中,湖中住着一条鳄鱼,每吃果子生活。

  在森林里,侑一只狒狒,它和同伴发生矛盾,就离开了朋友。祂來這棵果树下,它在树尙吃果子,把鳄鱼吵醒了,它非常生气,要想法子对付狒狒。一天,鳄鱼驼着狒狒在湖中快乐地玩。忽然,鳄鱼对狒狒说,祂的母亲生病了,需要狒狒的肝來医治。狒狒马尙意识危险來了,就急中生智,对鳄鱼说,祂的肝没带在身尙,要回树尙取。就這样,狒狒用瞒天过海之计,获得了胜利。

  读完這篇文章,我对狒狒佩服的是五体投地,没想它巧妙地在凶残地鳄鱼面前逃脱了。

  我也侑一次和狒狒一样危险的.经历。侑一次,我在老家田地里玩得非常兴奋,突然听"丝丝"声,我转头一看,一条蛇盯尙了我,我第一感觉是危险來了。我慢慢地往往前移动,可那条蛇不放过我,一直游走在我的后面。怎么办?我突然拣起一块小石头,往旁边一扔,那条蛇听声音,掉转方向游走了。好险,我用声东击西之计,逃脱了一劫。

  在生活中,会经常遇许多你意想不的危险和困难,只要你冷静,用力想办法,每次困难都会化险为夷。

  古代寓言故事 篇8

  这一天,庖丁被请到文惠君的府上,为其宰杀一头肉牛。只见他用手按着牛,用肩靠着牛,用脚踩着牛,用膝盖抵着牛,动作极其熟练自如。他在将屠刀刺入牛身时,那种皮肉与筋骨剥离的声音,与庖丁运刀时的动作互相配合,显得是那样的和谐一致,美妙动人。他那宰牛时的动作就像踏着商汤时代的乐曲《桑林》起舞一般,而解牛时所发出的声响也与尧乐《经首》十分合拍。

  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觉看呆了,他禁不住高声赞叹道:“啊呀,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有这么高超呢?”

  庖丁见问,赶紧放下屠刀,对文惠君说:“我做事比较喜欢探究事物的规律,因为这比一般的技术技巧要更高一筹。我在刚开始学宰牛时,因为不了解牛的身体构造,眼前所见无非就是一头头庞大的牛。等到我有了3年的宰牛经历以后,我对牛的构造就完全了解了。我再看牛时,出现在眼前的就不再是一头整牛,而是许多可以拆卸下来的零部件了!现在我宰牛多了以后,就只需用心灵去感触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知道牛的什么地方可以下刀,什么地方不能。我可以娴熟自如地按照牛的天然构造,将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连的空隙之处,利用这些空隙便不会使屠刀受到丝毫损伤。我既然连骨肉相连的部件都不会去硬碰,更何况大的盘结骨呢?一个技术高明的厨师因为是用刀割肉,一般需要一年换一把刀;而更多的厨工则是用刀去砍骨头,所以他们一个月就要换一把刀。而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了,宰杀过的`牛不下千头,可是刀口还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的锋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牛的骨节处有空隙,而刀口又很薄,我用极薄的刀锋插入牛骨的间隙,自然显得宽绰而游刃有余了。所以,我这把用了19年的刀还像刚磨过的新刀一样。尽管如此,每当我遇到筋骨交错的地方,也常常感到难以下手,这时就要特别警惕,瞪大眼睛,动作放慢,用力要轻,等到找到了关键部位,一刀下去就能将牛剖开,使其像泥土一样摊在地上。宰牛完毕,我提着刀站立起来,环顾四周,不免感到志得意满,浑身畅快。然后我就将刀擦拭干净,置于刀鞘之中,以备下次再用。”

  文惠君听了庖丁的这一席话,连连点头,似有所悟地说:“好啊,我听了您的这番金玉良言,还学到了不少修身养性的道理呢!”

  从故事中我们知道了世间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只要你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会做得十分漂亮。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善于总结规律,按照规律办事,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古代寓言故事 篇9

  上个月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里的故事篇幅不长,但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明白了许多深刻的道理。

  在所有的故事中,我最喜欢《鱼目混珠》这个故事。《鱼目混珠》这个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个叫满愿的`人得到了一颗大珍珠,他的邻居寿量非常羡慕他,就把鱼眼当成珍珠收藏起来,后来他们两个生病了,医生需要珍珠粉来治病,他们两个人都分别把自己收藏的珍珠取了出来,可是医生说满愿的是珍珠,而寿量的是鱼眼,不能治病。这下真珍珠救了满愿的命,而假珍珠却发挥不了作用,骗人的寿量只能卧病不起。

  这个寓言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诚实,不能弄虚作假,否则到头来害了自己。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每次读都会收获新的知识。看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书中的道理,让我一生受用!

  古代寓言故事 篇10

  明朝年间,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城的西面,有一座清凉山,山势十分险峻。

  清凉山上,有一座清凉寺。寺里有好几百名和尚。香火十分兴旺,寺内的方丈叫法眼禅师,道行十分高深,慧眼识人。

  当时,寺内有位法灯和尚,性情豪爽洒脱,就是不肯好好念经,和尚们都看不起他。

  但法眼禅师却认为法灯和尚很有灵气,对他另眼相看。

  有一天,法眼禅师在宣讲佛法以后,和大家一起随便聊天。

  他问大家:如果老虎的颈项上系着一只金铃,你们说谁能解得开?

  和尚们听了这个问题,有的瞠目结舌,有的'抓耳挠腮,有的相互观望。

  沉默了好一会,一个人也回答不出。

  这时,法灯正好从外面回来,法眼禅师便问他:

  法灯,你说说看,如果老虎的颈项上系着一只金铃,谁能解得开?

  法灯和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这个问题很容易。这个金铃是谁系上去的,谁就一定能解下来!

  法眼禅师听了,面带微笑,说:对!你回答得不错!

  然后他对和尚们说:法灯是很有才气的,你们可不能小看他呀!

  后来,从这则故事还引申出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样一句成语。

  古代寓言故事 篇11

  北方有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菱角。他到南方做官,有一天参加宴会,席间摆有菱角。他不知道怎么吃,就连壳一起放进了嘴里。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把壳剥掉。”那人觉得不好意思,就自护其短,说:“我知道,我带着壳吃,是为了清热败火。”别人又问:“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山前山后,到处都是!”

  藕如船

  冯梦龙《广笑府》

  有位主人招待客人,把细小的藕梢拿给客人吃,却把又粗又大的藕段留在厨房里。客人说:“我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诗‘太华峰头玉井莲,花开十丈藕如船。’我一直不相信会有那么长的藕,今天我才相信了。”主人问:“为什么?”客人答道:“藕梢已经到了这里,藕段和藕头还在厨房里呢!”

  罚人吃肉

  冯梦龙《古今谭概》

  五代时期有一个人叫李载仁,是唐朝皇室的后裔,为了躲避战乱,投奔到江陵的高季兴那里做了官。李载仁生性迂腐迟钝,而且从来不吃猪肉。

  有一天,他要去接受上司的召见,刚刚骑到马上,两个随从就打起来。李载仁大怒,立即叫人从厨房里取来了大饼和猪肉,罚那两个打架的人当场面对面吃下去,并且一再警告他们:“如果再敢打架,就往肉里再加上些酥油给你们吃!”

  莫砍虎皮

  石成金《笑得好》

  有个老头在山中遇到了老虎,老虎衔着他往山上拖。老头的`儿子拿着柴刀去追杀老虎,眼看就要追上了,老头在虎口里大声喊道:“我的儿,我的儿,你要砍只砍虎脚,千万不要砍坏了虎皮啊!这样才能多卖些银子!”

  囫囵吞枣

  《笑笑录》

  在一次聚会上,一个客人说:“吃梨对牙齿有好处,但是会伤脾;吃枣对脾胃有好处,但是会损害牙齿。”一个年轻人听了,想了很久,说:“我有一个好办法。吃梨的时候只嚼不咽,就不会伤脾胃;吃枣的时候只吞不嚼,也不会损害牙齿了。”

  一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那你真是囫囵吞枣啊!”大家都笑了。

  古代寓言故事 篇12

  原本,读者本书的目的,只是为了积累知识,写好中考语文作文得高分,但渐渐的,我发现了它的价值,透过这本书我深刻的认识到读者本书的初衷是狭隘的。

  我怎么没想到要为自己留一道缝隙呢,反而只是为读而读。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守护自己的灵魂,为心灵留下自由舒展的空间啊。《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由许多有趣的小故事组成,这些有趣的小故事简单易懂,但却令人回味无穷。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是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的,只有遵循规律去办事才能取得成功。如果急于求成违反了客观规律办事,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画蛇添足“使我明白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对牛弹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刻舟求剑“使我明白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一次经历总是挥之不去,甚至那段时间还有些迷惘,不知所措。我满怀信心,甚至抱着必胜的信念参加了浦口区第五届运动会。作为校田径队的主力,我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参加了2个个人项目,2个集体项目。转瞬的100m我看着遥不可及的小组第一名,我欲哭无泪,算了,400m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的。没错,400m的跑到大半圈跑完了,我回头望了望,小组成员都被我甩掉了,我看着胜利在握的重点和遥遥无期、被我抛之脑后的同学们,我懈怠了,脚步也沉重了,我深知这小组第一名是毫无疑问的了。决赛名单出来了,为什么没有我,原来我只和第8名差0.09秒,她却进了决赛。我欲哭无泪,当时我只知道我的原因在于轻敌了,就像一只井底之蛙没有分清真正的对手,就认为自己所在的地方是大海呢。知道读了这本书,我才认真思考我的错误。就像书中的一个故事”心不在马“一样,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不久就和王子期比赛,赵襄主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后了。赵襄主说:“你教我驾车并没有把真本事全传给我。”王子期回答说:“真本事都教给您了,是您使用的不恰当。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马上,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达到目的。现在国君您在落后时就一心想快点追上我,跑在前面时又怕被我赶上。其实驾车比赛这件事,不是跑在前面就是落在后面。?而您不管是跑在前面还是落在后面,都总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赛输赢上,还有什么心思去注意马呢?。”哦,我终于领悟到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集中精力,掌握要领,不计功利,努力将每一件事情做好。如果过于患得患失,为名利所累,往往会事与愿违,把事情的结果弄糟。如果赵襄主不在意结果,抛弃杂念,集中精力,全身心地去驾驭马车,结果就不同了。我相信,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努力将这件事做好才能不留遗憾,又何必事后痛哭流涕呢。

  我喜欢这本书,它教给了我许过人生的道理和生活启示。它是我的良师益友。

  古代寓言故事 篇13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但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先,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此刻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此刻是趁时间还早,但是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此刻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为是,喜欢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这个画蛇添足的人吗?

  古代寓言故事 篇14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一年四季,早上天一亮就起床,扛着锄头往田野走;傍晚太阳快落山了,又扛着锄头回家。他实在是很辛苦。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桩子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而农夫地里的野草却越长越高,把他的.庄稼都淹没了。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把一次偶然的事件当作常有的现象、看成是一种必然规律的做法是缺乏根据和十分轻率的。一个人如果那样去看问题,就会做出像这个宋国人一样的蠢事来。

【古代寓言故事】相关文章:

古代寓言故事11-11

古代经典寓言故事03-02

【推荐】古代寓言故事12-26

古代寓言故事【热门】12-27

古代寓言故事【荐】12-27

【热门】古代寓言故事12-27

古代寓言故事【精】12-27

古代寓言故事【热】12-29

古代寓言故事【推荐】12-29

【热】古代寓言故事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