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故事

时间:2024-09-14 08:39:59 寓言故事 我要投稿

中国寓言故事14篇【优选】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看过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创作的灵魂,就好似人类必须要有思维一样重要。在寓言创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见的线,大多数时候,这根线并不会直接在文字中体现。你知道经典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寓言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寓言故事14篇【优选】

  中国寓言故事 篇1

  最近,妈妈给我买了几本寓言书。今天我在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

  我最喜欢的寓言是《断箭》这个寓言,寓言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英勇的将军,他能征善战,总打胜仗。因为时间的流逝,他渐渐老了,觉得用不了几年,就上不了战场了。他很看重自己的儿子,但此时他的儿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于是,将军就把家传的金藏神箭给了儿子,说:“这把箭只能在最危急的时候使用!”儿子只看箭囊就觉得很精美别致,心想:“这真是一把神奇的箭”。有了这把箭以后儿子每天都把它背在身上,打仗时,仿佛充满了力量。不久,配戴箭囊的他,在战场上,果然变得十分英勇,杀得敌人人仰马翻。不料,敌人突然增加了兵力,他被逼到了山崖上,他想:“这不就是在文学性中寄寓着丰富的生活哲理,这是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之后的直接感受。如《庖丁解牛》、《南辕北辙》等等脍炙人口的寓言,里面包含着很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哲理。在《买椟还珠》这则寓言中,本来主要买的是“椟”中的“珠”,却买“椟”还“珠”。舍弃了最重要的东西,选择了无足轻重的东西,这种在生活中经常存在的.现象,通过这个寓言很生动很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再如在《井底之蛙》中,通过青蛙与东海大鳖的对话和行为,说明人生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人不要为周围的有限的环境所拘囿,应该目光更远大一点。

  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驴子是蠢笨的形象,老鼠是贪婪的形象,猴子是机灵的形象,狐狸是狡猾的形象,老虎是横暴的形象,蚂蚁是狂妄之徒,蝙蝠是骑墙派,如此寓意,既符合动物的体貌行动特征,又包含着耐人寻味的生活道理,真是独具匠心,别出心裁。

  中国寓言故事 篇2

  刻舟求剑

  古时候,楚国有一个人,在他坐船过江的时候,一不细心,把身上挂的一把宝剑掉进江里去了。那个人不慌不忙地从衣袋里取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落下宝剑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嘴里自言自语嘱咐自我:“别忘记了,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同船人见他不着急的样貌都很纳闷,就问他:“为什么不赶快下水捞宝剑你在船舷上刻个记号有什么用呀?”

  “着什么急,我的宝剑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一等船靠岸了,我就要从这个刻有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把宝剑找回来。”

  过了一会儿,船到了目的地,停下来靠了码头,这个人便从船上刻的记号处,跳下水去捞宝剑,可是,摸了好长时间也没有找到。

  同船人看到他这样寻找宝剑都感到很可笑,有一个人说:“宝剑掉江里以后,船还是在行走的,而宝剑沉在水底下是不会跟着走的.。事实上,此刻船离开丢剑的地方已经很远了,再按船舷上刻记号处去找它怎样能找到呢?”

  大家都议论说:“这个人连一个很普通的道理也不懂得呢。”

  之后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刻舟求剑”这句成语,比喻人们做事情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注意事物的发展变化,来处理事情。

  中国寓言故事 篇3

  自相矛盾的故事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中国寓言故事 篇4

  我有幸在寒假前夕,得到语文老师推荐专门阅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俗话说“一本好书,可以滋养人的一生”、“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了一位高尚的朋友”。做为三年级的我,第一次读无插图且字体很小的厚本书,刚开始我根本不习惯,没有耐心读下去,更别说专心致志的读了,我读到三十多页就准备放弃了!

  我的举止被细心的妈妈看到了,她温和地开导我说:“孩子,你已经是中年级的学生了,试着去理解故事的内容和蕴含的哲理吧” ,在妈妈的劝说和每天的睡前陪读中,我渐渐地喜欢上这本书了!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无数智者对人生精辟的总结。后来我不仅能轻松阅读,而且还扩展了知识面,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每一篇优秀的寓言故事中,都有名师导读、精华赏析、相关评价,能帮助我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寓意。我都会认真的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真是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一本书啊!

  读完了这本书,更令我感到我们伟大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所在!

  中国寓言故事 篇5

  暑假妈妈为我推荐了好多课外书,上至天文,下达地理,横跨古今中外,本本书都让我爱不释手,当然我最爱的还是《中国寓言故事》,里面有很多精彩的寓言故事,能教会我做人做事的道理,《铁棒磨针》就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篇寓言故事。

  铁棒磨针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年少的李白学习不用功,整天游手好闲,一天看到一位老婆婆在门口拿着磨刀石打算把一根大铁棒磨成细针,这件事对李白触动很大,看似好笑的一件事却敲醒了李白,他开始发奋起来,后来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大诗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才出于勤奋,有的人纵使天资一般,只要刻苦学习,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相反有的人看似聪明,但是做事情蜻蜓点水,三心二意,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把这个道理牢记心中,在生活中勉励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

  去年下半年爸爸给我报了拳击课,这是一项力量与胆识齐聚的运动,对于胆小又瘦弱的我而言,刚开始真的'是“太逊了”,每次实战我都不敢进攻,又防御不好,次次都败下阵来,虽然戴着头套,但是脑袋都被对手打得轰轰响,我有点气馁想放弃学习拳击,这时爸爸对我说:“你不是跟我说过铁棒磨针的故事吗?开始很弱没关系。只要你勤加练习,你一定可以战胜自己打败对手的!”听完爸爸的话,我如梦初醒,是啊,不能被一时的困难吓倒,只有坚持到最后才知道谁才是赢家!之后的我每天在家加强体能训练,跑步、举哑铃、做引体向上、平板支撑等等各种运动,不知不觉我开始转变,力量强了,自信了,快乐了。暑期实战中我已不畏惧对手,准确出击,死死防御,拳击老师为我竖起了大拇指,自豪的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我开心地笑了!

  小小的寓言却充满了大大的力量,它教会我坚持,也让我学会了成长,在阅读的道路上我毫不畏惧,砥砺前行,为棒棒的自己点个赞!

  中国寓言故事 篇6

  仰人鼻息

  东汉末年,董卓在朝中专权,上欺天子,下压群臣,鱼肉百姓,无所不为。各州郡的割据势力纷纷起兵讨伐董贼,共推袁绍为盟主。袁绍自称车骑将军,统率群雄,直逼长安。

  冀州牧韩馥负责讨逆群雄的粮草供应,他看到袁绍深得人心,势力越来越雄厚,害怕他夺取自己的地盘。怎样才能消除袁绍的威胁呢?韩馥心生一计,那就是少给他们军粮,使他们尽早离散。袁绍见韩馥如此对待自己,气愤不已。

  一天,袁绍的一位谋士对袁绍说:“您想讨伐董卓,必须有一块容身之地,否则难免受人所制。冀州之地,人民富庶,粮草充足,而冀州牧韩馥又没什么才能。您为什么不想办法把冀州夺过来,作为养兵之所呢?”

  “哎呀呀,你说得太好了。若能夺取冀州,有了充足的粮草,我的兵马定能得到进一步的扩充。这对我实在太有利了。”

  袁绍采纳了谋士的建议,一方面秘密命令公孙瓒率军队佯做攻冀州之势,一方面派遣自己的外甥陈留、高干劝韩馥归顺自己,拱手献出冀州。

  韩馥面对不利局势,仔细地想了一阵。他知道自己的才能和威望都不如袁绍,眼下又有重兵威胁,只好同意让出冀州,也好保全性命。但是他把这个想法对部下讲了,反对的呼声却很大。很多将领对韩馥说:“咱们冀州兵强马壮,贮存的粮食足够吃十年;而袁绍的人马也就是一群穷军孤客,依靠我们喘出来的气而活着,又如同吃奶的孩子托在我们手上,假如给他断了奶汁,他立刻就会饿死。我们凭什么要把冀州白白让给他?”

  韩馥说:“我是袁家的老部下,论才能又远远比不上袁绍。我把位置让给贤者,也是古人所赞成的,你们为什么要从中作梗呀?”

  韩馥的.大将们还是不服气,他们提出把兵马开回来,与袁绍进行决战。可是韩馥说什么也不答应,一心要把冀州让出去。他派自己的儿子带着冀州牧的印绶,去见袁绍,表示投降的诚意。

  袁绍得了冀州,实力大大增强,心里却容不得韩馥。到后来,韩馥受尽了袁绍的逼迫,自杀而死。

  中国寓言故事 篇7

  星期五,我读了《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里面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守株待兔》。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宋国的农夫,以种田为生。有一天,那农夫正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飞快地奔跑出来,那兔子慌不择路,竟然“砰”的一声撞到树上,折断了脖子,当场死了。农夫心里美极了,他捡起那只又肥又大的兔子回家了,和家人饱餐了一顿美味的兔子。农夫心里想:“要是我每天都能捡到一只兔子的话,那我就不用那么辛苦的种田了。”于是他就天天在树下等,但一只兔子撞到树上的也没有。因为他很久没种田了,地里已经长满了荒草。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天上掉馅饼的事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用自己的双手勤勤恳恳的劳动,才能有好的结果。

  学习中不能有自己不努力,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有不会的作业不能等家长教你,要自己分析,自己做,用自己的努力得到成功。有一次写作业,我遇到了不会的'题目,就让爸爸告诉我答案,爸爸说:“不会的题目要自己分析,要用自己的智慧换取成功,不要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于是我再认真读题,静心思考,终于做出来了,心里可高兴了。

  只有自己努力,才会真正学会知识,才会真正感到成长的快乐。

  中国寓言故事 篇8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本书精选了150余则短小精悍、幽默深刻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其中既包括“买椟还珠”“掩耳盗铃”“盲人摸象”等流传千载、饱含寓意的经典成语故事,也包括“地里的财宝”“天下第一木匠”“不服气的鹦鹉”等风趣幽默的俗语故事,内容丰富,故事精彩。本书还特设“智慧启示”专栏,揭示寓言背后蕴藏的深刻哲理,并将收录的'所有寓言归纳为“为人”“做事”“学习”“处世”四种类型,以加深读者对故事以及人生哲理的理解,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克雷洛夫寓言》:本书是一部经典寓言作品,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俄罗斯美丽自然风光的描写,又有对古朴淳厚的风土人情的叙述;既揭露了统治者及其帮凶的罪行,塑造了众多的反面形象,如《狼和小羊》中的狼、《大象和哈巴狗》中的哈巴狗,又歌颂了劳动者的勤劳、公正、无私等优秀品质,树立了许多值得讴歌的正面形象,如《狼落狗舍》中的猎狗;既无所顾忌地将真实的历量事件用隐喻、暗示等手法写入寓言,又将鲜活的集市、商场生活融入故事……总之,这本书既充满了浓郁的俄罗斯生活气息,又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是一部风靡世界的奇妙的作品。

  中国寓言故事 篇9

  小公主病了,御医也无能为力。皇帝说,只要小公主能好起来,他愿意做任何事情。小公主说,她想要月亮,只要她得到了月亮,她的病就会好的。

  皇帝唤来丞相,要求他想方设法为小公主弄来月亮。丞相说:“陛下有旨,微臣应该尽力去办,就算是要上刀山下火海,也万死不辞。可是,微臣实在没有办法弄来月亮。据微臣所知,月亮很大,甚至比公主的寝宫还大一点,而且离地球有六万公里之遥,其表面为铜,温度甚高,如火烧般炙烫,无人能够触摸。”

  皇帝又叫来大臣中最有学问的科学家并提出同样的问题。科学家说“陛下有旨,微臣应该尽力去办,就算是不吃饭不睡觉,也义不容辞。可是,微臣实在没有办法弄来月亮。据微臣所知,月亮很大,甚至比陛下的国家还大一点,而且离地球有五十万公里之遥,是一个由石棉构成的球体,它被固定在空中,无人能够撼动。”

  皇帝把能想到的有本事的人都问遍了,但没有一人能摘下月亮。皇帝甚为苦恼,叫来弄臣,消烦解闷。弄臣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说:“不知圣上有无注意到,天下谋臣智士口中所说的月亮各不相同,所以为什么不去问问公主,她所说的月亮是什么样子呢?”

  获得皇帝的同意后,弄臣走进公主的寝宫。小公主用虚弱的声音问弄臣是不是给她带来了月亮。弄臣答道,月亮会弄到的,但首先需要知道公主所说的月亮有多大。

  小公主说:“大概和我的指甲盖一般大小吧,因为我只要用一根手指伸到月亮前面,就能把它挡住了。”弄臣又问小公主,月亮离她有多远。小公主说,月亮离她大概和窗前那棵树的树梢一样远,因为月亮总挂在树梢头。

  弄臣最后问道:“月亮是由什么做成的?”小公主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银子做的了。”

  弄臣找到一个工匠,请他做了一条项链,项链上有一个指甲盖一般大小的圆“月亮”。他把项链挂在小公主的脖子上,小公主立即开心起来,病也好了一大半,第二天她就下了床,蹦蹦跳跳地去花园玩了。

  皇帝大悦,不过他很快又犯愁了。他知道,到了晚上,月亮还会出现,到时公主看到了,就知道她项链上的“月亮”不是真正的月亮了。

  皇帝唤来丞相,要求他想方设法让小公主晚上看不到月亮。丞相说,如果蒙上公主的眼睛,公主就看不到月亮了。皇帝白了他一眼,说,如果蒙上公主的眼睛,她就什么也看不到了,岂不难过死了!

  皇帝又叫来大臣中最有学问的科学家并提出同样的问题。科学家说,如果到了晚上就在公主住处附近放烟火,把天空照亮得如同白昼,公主就看不到月亮了。皇帝闻言怒道,整夜放烟火,还让不让公主睡觉!

  皇帝把能想到的有本事的人都问遍了,但没有人能想到一个既不伤害公主又让公主看不到月亮的办法。眼看天快要黑了,皇帝甚为苦恼,叫来弄臣,消烦解闷。弄臣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说:“月亮既然挂在公主的'脖子上,怎么还会出现在天上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为何不再去问一问公主,看她有什么解释?”皇帝没有来得及拦住弄臣。弄臣走进公主的寝宫。小公主正趴在窗口看天上的月亮。弄臣问她:“月亮既然挂在公主的脖子上,怎么还会出现在天上呢?”

  公主看了他一眼,笑道:“这是一个多蠢的问题呀!难道你不知道,我掉了一颗牙,还会在原来的地方长出一颗新牙?!”

  弄臣也笑道:“是的,鹿角脱落了,还会长出新角!”公主说:“不错,花园里的花朵被摘下了,还会长出新的花朵。”弄臣说:“一天过去了,还会有新的一天。”“所以,月亮也是一样。”公主说。

  弄臣开心地找皇帝报喜去了。路上,他酝酿出一句话,想什么时候说给皇帝听:“很多时候我们是自己把自己吓倒了,事情往往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糟,因为你心中的月亮和别人的月亮未必是一回事。”

  中国寓言故事 篇10

  后来居上

  汉武帝时,朝中有3位有名的臣子,分别叫作汲黯、公孙弘和张汤。这3个人虽然同时在汉武帝手下为臣,但他们的情况却很不一样。

  汲黯进京供职时,资历已经很深且官职也已经很高了,而当时的公孙弘和张汤两个人还只不过是个小官,职位低得很。可是由于他们为人处事恰到好处,加上政绩显着,因此,公孙弘和张汤都一步一步地被提拔起来,直到公孙弘封了侯又拜为相国,张汤也升到了御史大夫,两人官职都排在汲黯之上了。

  汲黯这个人原本就业绩不及公孙弘、张汤,可他又偏偏心胸狭窄,眼看那两位过去远在自己之下的小官都已官居高位,心里很不服气,总想要找个机会跟皇帝评评这个理。

  有一天散朝后,文武大臣们陆续退去,汉武帝慢步踱出宫,正朝着通往御花园的花径走去。汲黯赶紧趋步上前,对汉武帝说:“陛下,有句话想说给您听,不知是否感兴趣?”

  汉武帝回过身停下,说:“不知是何事,不妨说来听听。”

  汲黯说:“皇上您见过农人堆积柴草吗?他们总是把先搬来的柴草铺在底层,后搬来的反而放在上面,您不觉得那先搬来的柴草太委屈了吗?”

  汉武帝有些不解地看着汲黯说:“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汲黯说:“你看,公孙弘、张汤那些小官,论资历论基础都在我之后,可现在他们却一个个后来居上,职位都比我高多了,皇上您提拔官吏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农人一样吗?”

  几句话说得汉武帝很不高兴,他觉得汲黯如此简单、片面地看问题,是不通情理的。他本想贬斥汲黯,可又想到汲黯是位老臣,便只好压住火气,什么也没说,拂袖而去。此后,汉武帝对汲黯更是置之不理,他的官职也只好原地踏步了。

  后来者居上,原本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就要看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了。汲黯认为提拔人才一定要论资排辈,反对后来居上,是不可取的。

  狐假虎威之后

  狐假虎威的故事流传开了之后,作为狐假虎威的主角老虎听得了这则故事,知道自己上当受骗很生气,恨透了狐狸,打算去找狐狸算账,没想到狐狸到自己找上了门。

  老虎一见狐狸,刚要扑上去,狐狸出言阻止道:“且慢!我有话要说……”

  老虎不想再听它的谎话,咆哮了一声扑向了狐狸。

  狐狸连忙一躲大声叫道:“你就是要吃了我,也等我把话说完好不好?如今我已经在你的窝里,你还怕我跑了不成?”

  老虎气呼呼地说:“有什么话,你快点说,不过我告诉你,就算你说什么我也不会再相信你的鬼话了。”

  狐狸叹了口气说道:“看来流言蜚语的力量真是可怕,让你深信不疑受了我的欺骗,可是如果要是我自己走出去百兽依旧惧怕与我,而四下逃跑,又怎么说哪?”

  老虎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对狐狸说:“你走吧!我倒要看看没有我你还怎么狐假虎威。”

  狐狸大声说:“好!”说完大步走了出去。

  见狐狸走出去老虎不放心了,它心思我不跟着狐狸怎么知道它是不是在说谎,于是老虎偷偷的跟着狐狸的后面,果然看见野兽们四下逃串,所以它又一次相信了狐狸的谎话,而忽略了自己就走在狐狸的身后,那些野兽是看见了它才逃跑的。

  两只刺猬的故事

  两只小刺猬,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

  两人相约,在长大之后,如果男未娶女未嫁,将在重逢之时结为夫妇。

  之后,为了各自的前程,两只刺猬一只向左,一只向右,不断地进行各自的奋斗和努力。终于,在成年之后的某一天,它们相遇了。

  巧的是,男未娶,女未嫁。于是,按照先前的约定,两只刺猬成婚了!

  新婚当夜,两只刺猬都沉浸在爱情的甜蜜里。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岁月,让它们十分珍惜彼此。

  飘曳的烛光,让眼前的一切朦胧、迷离。重逢的喜悦覆盖在新婚的大喜上,两只刺猬感到它们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它们的爱意在无声地流淌。

  心里的情意在渐渐地升腾。

  它们几乎在同时都有了拥抱对方的欲望。

  从小一起长大,已经彼此十分熟悉。但是,若干年的分离,让它们在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已经将对方视作了熟悉又陌生的人。爱虽在,但距离却横亘在爱之间,就像是牛郎织女之间的那一道银河。看似不是障碍,却难以逾越……

  就在两只刺猬张开手臂将要拥抱的一刹那,意外发生了!

  由于它们都已经成熟,都长出了坚硬的毛刺,因此,它们在接触的瞬间,便感到了来自于对方的刺痛!

  哎呀!一只刺猬痛苦地大叫,用舌尖舔着流血的伤口,瑟缩不已。

  啊!另一只刺猬与此同时,也发出了尖锐的叫声,满眼的惊恐。

  两只刺猬,就这样各自后退一步,狐疑地审视着对方。

  她——为什么要害我?难道是她变心了?男刺猬无不伤心地猜疑。

  他——怎么会这样待我?莫非他有了新欢?女刺猬同样伤心欲绝。

  爱心依然,只是因为彼此的陌生,两只刺猬便对对方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痛苦、难受!两只刺猬想到过去的情意,又看到眼前的状况,很心痛。它们决心去寻找原由。

  朋友说:“是距离产生的陌生。只要多多练习,就会适应彼此的!”可是它们每一次的`练习,都会伴随着剧痛,它们没办法坚持下去。

  老师说:“相爱最根本的是心灵!只要你们彼此不排斥,真心相爱,就会接受对方的!”然而,两个人再次试图拥抱,还是宣告失败。

  它们很苦恼,不知道是该分开还是继续下去?

  一个在旁边观望了许久的老刺猬说话了:“两个傻孩子!看看你们的身体不就有答案了?”

  两只刺猬看看自己,又看看对方,还是一脸的茫然。两人都是一身的硬刺,谁也不比谁少。

  老刺猬接着说:“你们的前胸是无刺的!为什么不用前胸去拥抱对方呢?身上的硬刺是我们长出来用于对付敌人的,你们用错了地方了!”

  两只刺猬闻之释然。

  按照老刺猬的指点,两只刺猬转换了姿势,前胸对着前胸贴在了一起……果然,一点没有疼痛的感觉,相反,还十分……舒服!

  男刺猬笑了。

  女刺猬也笑了。

  农夫与商人

  农夫正埋头在地里拨萝卜。

  一西装革履的商人走过来问:“老哥,能不能把你拔剩的这些‘歪瓜裂枣’卖给我呀?”

  农夫直起腰说:“我这又大又水灵的都卖不出价钱,你要这些残次品喂猪呀?”

  商人笑了笑说:“不是喂猪,是拿去卖,是喂人!”

  农夫摇着头说:“我没听错吧?这样的萝卜也有人要?”

  商人走近两步神秘地对农夫说:“老哥,看你是个老实人,我对你说实话吧,我把这萝卜包上精美的包装,配上能把死人说活的广告,再找个美女代言人,哼,现在的人就吃这一套,谁还管里面装的是啥呀!”

  农夫想了想说:“要是这样的话,这萝卜我不能卖给你!”

  作者简介:小小的天,昵称小小、小天。近年作品见于《启迪与智慧》《雨花》《政府法制》《南国都市报》《生活晨报》《甘肃经济日报》等数十家报、刊。19篇作品入选《快乐心灵的寓言故事》一书。本文版权为个人所有,任何不署名的转载和未告知本人的出版均视为侵权!欢迎荐稿、约稿。如纸媒刊载,敬请告知。邮箱:1250714998@qq.com QQ1250714998

  老鼠拜师

  自从喜鹊被公认为建筑大师后不仅鸟类愿拜她为师,就连老鼠也牵着幼仔来到了喜鹊的面前。

  老鼠妈妈一把拉着儿子跪在喜鹊的面前垦求着说:“喜鹊大师,求你看在我们成天钻在地下又黑又湿的份上,教教我的儿子吧!要是他学会了你的本领我们就会一步蹬天,和你一样住到树上了!”

  喜鹊听后笑了笑说:“不是我不教,是我的本领完全对你们不适用。”

  “瞧您说的,只要您肯教,您的本领就一定会对我们鼠族适用!”老鼠妈妈继续垦求着说。

  喜鹊坚定地摇了摇头说:“不行,我不能误人子弟,我看你还是到别的地方去试试吧!”

  “那要不这样,您让我们看看你是怎样建房子的好吗?这样也不枉我们大老远的来一趟。”

  喜鹊想了想点了点头。

  小老鼠在一旁嘀咕着说:“妈妈,喜鹊大婶说的是实话呢,我们还是回家去吧!”

  老鼠妈妈一把用手捂住儿子的嘴神秘地说。“你真是个死心眼,你以为我真的是要向喜鹊学造房子吗?我要的是她那块大家公认的金字招牌。只要她肯让我们看上一眼如何建房,回去后我们就可以明目张胆地称作喜鹊大师的嫡传弟子,想住好房子的还不都找上门来,我们不就可以发大财了吗?”

  作者简介:小小的天,昵称小小、小天。近年作品见于《启迪与智慧》《雨花》《政府法制》《南国都市报》《生活晨报》《甘肃经济日报》等数十家报、刊。19篇作品入选《快乐心灵的寓言故事》一书。本文版权为个人所有,任何不署名的转载和未告知本人的出版均视为侵权!欢迎荐稿、约稿。如纸媒刊载,敬请告知。邮箱:1250714998@qq.com QQ1250714998

  中国寓言故事 篇11

  【狐假虎威】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转悠,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编出一个谎言,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兽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

  老虎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便问:“你当百兽之王,有何证据?”狐狸赶紧说:“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随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让你亲眼看看百兽对我望而生畏的样子。”

  老虎想这倒也是个办法,于是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自己尾随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处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种兽类远远地看见老虎来了,一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夺路逃命。

  转了一圈之后,狐狸洋洋得意地对老虎说道:“现在你该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兽,有谁敢不怕我?”

  老虎并不知道百兽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谎言。狐狸不仅躲过了被吃的厄运,而且还在百兽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风。对于那些像狐狸一样仗势欺人的人,我们应当学会识破他们的伎俩。

  【献鸠放生】

  古来有句俗话:“行善积德”。这句话是劝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灾荒年间,有些殷实人家为救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免于饿死,捐米赈灾,皆为积德之举。太平年间,将鱼、龟放游到江河水池,将鸟放飞到大自然,叫“放生”,皆为积善之行。后来,有人在大年初一这天,把捉来的鸟雀放生,名之曰“爱生灵”。

  春秋时期,晋国建都邯郸。晋国有一个势焰熏天的大臣赵简子,他就喜欢在过年时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送到他府中,让他放生。

  大年初一这天,邯郸地方的老百姓能够破例地纷纷拥进赵简子的府第,他们都是来向赵简子进献斑鸠,好让赵简子放生的。赵简子非常高兴,对他们一个个都发给很优厚的赏赐。初一这天,从早到晚进献斑鸠的人络绎不绝。

  赵简子的门客在一旁站了很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赵简子回答说:“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对生灵的爱护,有仁慈之心嘛!”门客接着说:“您对生灵有如此的仁慈之心,这是难得的。不知大人您想到过没有:如果全国的老百姓知道大人您要拿斑鸠去放生,从而对斑鸠争先恐后地你追我捕,其结果打伤的斑鸠一定是很多很多啊!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鸠一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像现在,您奖励老百姓捕捉这许多的斑鸠送给您,您再放生,那么大人您对斑鸠的仁慈确实还不能抵偿您对它们人为地造成的灾祸哩!”

  赵简子听了门客的一席话,背着双手在府门里踱来踱去,仔细地思考了一阵子,默默地点了点头说:“对的。”

  这篇寓言揭露了某些人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

  【曾参杀人】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子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那种反应。曾子的母亲一向引以为骄傲的正是这个儿子。他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好学生,怎么会干伤天害理的事呢?曾母听了邻人的话,不惊不忧。她一边安之若素、有条不紊地织着布,一边斩钉截铁地对那个邻人说:“我的儿子是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现在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听到这里,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她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要株连亲眷,因此顾不得打听儿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关紧院门,端起梯子,越墙从僻静的地方逃走了。

  以曾子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了人”的说法在曾子的母亲面前是没有市场的。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

  【猴子耍木棍】

  峨嵋山上的猴子们头脑灵活摹仿性强,见到新鲜事总要跟着学。

  一天,它们发现有的游客行走山路时总喜欢手里拿根木棍,感到很好奇。于是纷纷攀爬上树折下树枝当木棍,学着人样拿在手中。可是这木棍作何用途呢?猴子们你瞪着我我望着你,个个搔首挠腮的,谁也弄不明白。

  这时,领头的猴子建议说,就把木棍拿在手里挥舞着玩耍不也很有趣吗?

  建议立即得到响应。这群天性好动的猴们个个兴高采烈地舞棍弄棒玩得很开心。可不久就争吵了起来,这个不小心砸了那个头,那个不依不饶追赶着报复,最后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个个都被打得头破血流鼻青脸肿。

  终于玩厌了,猴子们纷纷把木棍丢弃一旁大声责骂说:“呸!什么破玩意儿,一点用途都没有!没啥好玩的不说,还害得我们兄弟不和骨肉相残!”

  “这真是自作自受能怪谁呢?”木棍见了直摇头:“你们不去了解事物的本质特性然后合理利用它,而一味只凭表面现象加以摹仿,终究难成大事!你们都看清楚了,那些行路人用我作支柱,靠我的扶持走山路,有时还让我替他们壮胆防身。我只有在他们手上才能发挥作用,明白了吗?”

  猴子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游客们手上木棍是这样利用的。

  【驴子与青蛙】

  驴子驮着木料走过池塘,脚滑了一下,掉到水里,便失声痛哭。池塘里的青蛙听见他的哭声,说道:“喂,朋友,你摔倒一下就这么悲伤;如果像我们这样长久在这里生活又该怎么办呢?”

  【以羊替牛】

  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

  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

  “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杀牛和杀羊都是屠杀生命。对牛的怜悯与对羊的残忍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齐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可见他的虚伪。

  【涸辙之鱼】

  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

  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

  “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

  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常识。这篇寓言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之人的惯用伎俩。老实人的态度是少说空话,多办实事。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中国寓言故事 篇12

  书里有很多寓言的小故事,让我学会了很多的道理,其中大王嫁祸和孔雀爱尾这两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大王嫁祸讲的是一个人去砍柴,遇到一个小沟涨水了,过不去。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庙,庙里有个神像,他就把神像搬到了河中央把他推,走了过去。又一个人走了过来,发现神像被人脚踩过了,于是他把神像擦得干干净净放回原地。住在庙里的小鬼让小鬼惩罚他们,神像不敢惩罚第一个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你越不怕他,他越拿你没办法,你越怕他,他就有办法对付你,让我联想到,遇到困难不要怕,你越怕他越解决不了,要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

  孔雀爱尾讲的是孔雀非常爱自己的`尾巴,休息的时候都要把尾巴放好,有一天下雨了,孔雀也把尾巴收起来怕被雨淋湿,一个猎人来抓他们,其他孔雀张开翅膀飞走了,有一个孔雀怕翅膀淋到雨没有飞,结果被猎人给抓住了。这个故事告诉我的是,孔雀太喜欢自己的尾巴了,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这本书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很短,但每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我们学习、成长很有帮助,所以我要多读书。

  中国寓言故事 篇13

  我喜欢课外书,最喜欢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书中每一个寓言故事看似很普通,但却都隐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书中我最记忆犹深的寓言故事是《守株待兔》,故事的原文是: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登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偶然发生的,我们不能把偶然的事情当成必然要发生的事,不要抱着侥幸心里,妄想不劳而获。虽然这些寓言都只是人们编造出来的,但却又让人觉的`无比真实,从中的道理十分耐人寻味。

  读完这本书后,更让我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所在。

  中国寓言故事 篇14

  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靠种庄稼为生的人,他的性子很急。他每天都会到地里去劳动,不管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雨,很是辛苦。一个烈日当空的午后,这个宋国人又去地里干活了,空旷的庄稼地里没有一点儿遮拦的地方,宋国人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直往下掉,衣衫也被汗湿透了。他顾不得擦去汗水,顶着烈日,弓着身子不停地干活。

  每天劳动回到家后,宋国人累得一动也不想动,连话也不想说,他觉得辛苦极了。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劳作,可眼看着庄稼没怎么见长。今天来看看,庄稼是这么高;明天来看看,庄稼还是这么高。宋国人有些着急了。

  这一天,宋国人锄地锄得有些累了,便坐在田埂上休息。他看着庄稼自言自语地说:“庄稼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么辛苦吗?你们为什么不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吧、快长高吧……”他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了劲儿,站起身,下了地,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宋国人的妻子担心地想。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他一进门便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庄稼都**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许多……”他边说边比画着。

  “什么?”宋国人的妻子有些吃惊。他的儿子听后,赶忙跑到田里去看,结果发现所有的禾苗都已经枯死了。

  愚蠢的宋国人不知道:自然界的万物生长都是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的,急于求成 、一心只想让庄稼按自己的想法快快长高,结果会适得其反。

【中国寓言故事】相关文章: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精选】05-21

中国寓言故事02-07

经典中国寓言故事02-17

中国寓言故事03-18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11-06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03-14

经典中国寓言故事(经典)01-09

中国寓言故事经典10-23

经典中国寓言故事05-21

中国寓言故事:塞翁失马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