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集合1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
上周班级里,我们全班观看了一部印度电影,叫做“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心理电影。非常的感人,不仅女生哭了,就连班上一些整日嘻嘻哈哈的男生,竟然也落下了泪,可见这部电影的感染力有多强啊!
讲的是伊翔在上三年级时的故事,他上三年级的时候成绩非常的差劲,每次测试总是抱个大大的鸡蛋。上课也总是经常的被批评罚站,而且伊翔写的作业也非常奇怪,那些字母不是倒过来写,就是反方向。同学们因此也常常取笑他,伊翔却总是用调皮捣蛋去掩饰心里的痛苦和孤寂。可是,他的父母并不了解他,伊翔一旦在学校考差了、做错了事,他的爸爸就总是去打击他,打骂他,不会去跟他用心去交流;而伊翔的妈妈,却总是护着伊翔,从不批评、教育,从不指出他的不对。
后来,伊翔被送进了一所很远的寄宿学,让他父母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在寄宿学校里,竟然变了一个人!
有一次,伊翔因为受不住老师的责骂,竟然逃学了,回到家后,还死缠烂打的缠着让哥哥帮他写请假条,哥哥没办法,只好冒充家长,写了张请假条。被爸爸发现后,勃然大怒,忍无可忍,就恼怒的把伊翔送去了寄宿学校。在寄宿学校里,规矩非常的严格。那里的规矩看起来十分可笑,除了规矩还是规矩,这对淘气的伊翔简直就是酷刑!上课时,伊翔稍一犯点儿错误,老师不是骂就是打,总是那么严肃。因为严厉!因为打击!因为规矩!往日那个调皮活泼的`小伊翔,悄悄地不见了,他的魂魄失落地离开了他的躯体,剩下了一个孤言寡语、忧郁的肉体躯壳。
突然!一位新的美术老师天使一般的来到伊翔的身边,指导着伊翔,又让他回到以前那个活泼可爱的小伊翔。一开始,美术老师见伊翔一声不吭,也不会笑就呆呆的坐在那里,就觉得伊翔有点不对劲,个个孩子都欢声笑语,就唯独伊翔最特殊。然后,美术老师就很卖力的从老师们口里了解伊翔,在同学们中探听伊翔,又翻了伊翔的作业本,才得知伊翔写字是很怪,有倒过来写的,也有反过来写的。便就去做了一次家访,意外发现伊翔原来很爱画画,还画的很有孩子气,很好看。只不过在跟他父母说功课这件事时,还有伊翔的爱好时,他的父亲却不理解,还要赶美术老师走,美术老师只好气愤地走了。回到寄宿学校后,美术老师私底下跟伊翔说了一件事:美术老师小时候也是写镜子里的字!
然后,美术老师经过校长的认同,办了一场画画大赛。伊翔下足了功夫,画了一副很童真的画。而美术老师画了伊翔大笑时的一幅画。两个人的画都成了学校杂志的封面。通过这次画画大赛,伊翔期末考试取得了好成绩,当父母得知伊翔成绩猛然上升,又知是美术老师做的,感动得不知如何感谢美术老师,伊翔也从此变得活泼可爱。
多么美好的一个结局啊!我相信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非常的爱自己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可能只不过爱自己孩子的方式不同吧。不过,要教育一个孩子不能只是口头上去教育,还要从心里去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就不要好像伊翔的父母那样,忽略了孩子的内心,只是逼着他干着不喜欢的事,做错事又不去说教他,只是打骂几下,所以伊翔才会形成这样。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也是很大的,需要引导孩子正确的方向,让孩子打好成功的基础。所以,家长老师们,请指引我们这些在地面上的星星,走向通往成功的浩瀚天空中吧。
让我们这些孩子们,在美丽的夜色下,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吧!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2
《地球上的星星》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他有着读写障碍,被认为弱智,因此差点崩溃,最后在美术老师的鼓励下,展现绘画天赋,重拾自信。
小男孩伊桑瘦弱的身材,有着标志性的大门牙,大大的眼睛。让人对他的长像有了深深的印象。在他的眼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
三年级的伊桑,在他的世界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为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在他的眼里,所有的字母和数字都会跳舞,所以他所有的功课从来都是不及格甚至零分。老师们经常让他罚站在门口,父亲对他呵斥,打骂;同学们瞧不起他,说他是傻瓜,只有妈妈一如既往的爱他、关心他,可是最终也阻挡不了伊桑被学校开除,被送到寄宿学校的命运。伊桑很伤心,甚至到了绝望的边缘,他不再对任何事情感兴趣,也不再和任何人说话,成了一个自闭儿。到了新的环境,他更加沉默,就在学校准备通知他的父母把他领走的时候,故事情节发生了变化,美术代课老师尼库巴的出现。俊朗干净的线条,棱角分明的侧脸,温和宁静的眼神。老师发现着他。他的孤独,他的自闭,他的才华。尼库巴老师质地柔软的心被浸润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降临在凡世的小星星,“正如那冬日的阳光撒在院子里,驱除我们内心的黑暗,彻底温暖我们,我们不能失去那些地球上的小星星。”
他翻阅着伊桑的画稿和是他收发的作业本、考试卷,渐渐的,心里有盏灯开始变得明亮,那颗落在凡世的小星星的光芒刺痛他的眼睛。他想尽自己的所能去引导、感化这个自闭的孩子。
尼库巴老师带孩子们去池塘边游戏。伊桑还是独自一人找了一个僻静的角落,掏出小口袋,里面有绳子,小木棍,石头,铅笔头,芭蕉叶,他竟然神奇般的做了一艘后面带着螺旋桨的`并能在水上滑行的水上飞机。在尼库巴老师和同学们的欢呼声中,伊桑却静静的离开了,他的心门还没有打开。
尼库巴老师带着伊桑的所有作品找到了校长,说服校长不要放弃这颗小星星,并且主动要求为伊桑补课,校长也被伊桑的绘画作品深深的感染,同意了尼库巴的意见。在j接下来的日子里,尼库巴耐心的用尽了各种办法帮主伊桑记忆。在愉快的日子里,伊桑在一天天的进步。伊桑和尼库巴的距离越来越近,最终打开了内心快要关闭的门,走出了乌云。
为了向所有人展现伊桑的绘画天赋,他特地举办了一场校级绘画比赛,当校长宣布获胜者是伊桑是,他成了充任瞩目的焦点,全场的人为他鼓掌,欢呼时,伊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眼泪夺眶而出,一下子扑到了尼库巴的怀里。
“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都可以用爱点亮星星,每一颗星星又会用自己的逛照亮这个世界。影片中,伊桑与尼库巴老师,原始两个陌生的灵魂,却在无意之中相遇,为彼此带来生命的温暖和慰藉,这样的感受,是纯粹的人性美,至诚至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暗与脆弱,许多时候我们不信任冰冷现实的外界,于是像是空谷之中一只独自盛放的白莲,静静等待有一个人来撷取。平凡的我们虽然没有伯乐那样的能力可以发掘千里马的潜在能力,却可以用爱温暖他们,帮助他们,而希望多一点的人可以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我们也需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每个学生的美的地方。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3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温暖而又感人的电影,电影中,伊夏是一个患有阅读障碍却拥有五彩斑斓想象力的小男孩。在伊夏的生活中,写在书上的字都是在跳舞的,生活中看似平凡的事物,在伊夏的眼中却是充满色彩的。然而他眼中的美以及他所做的一切却都不为人所理解。
最终有一天,他被送去了寄宿学校,天马行空的伊夏在这里被压迫,被嘲笑,变得越来越沉默不语。直到有一天,学校来了一个不同以往的美术老师尼克,他不会死板的教导学生画直线,而是让孩子自己创造,发挥想象力画画,去观察大自然的美好。尼克老师从伊夏空白的画纸以及作业本发现伊夏有可能是阅读障碍的可能,由此开始了他对伊夏爱与理解的“治疗”。
在尼康老师的帮助下,伊夏在画画方面的天赋得到了发挥。他的学习成绩也在不断的提升,老师和同学为此非常吃惊。在尼克老师举办的一个画画比赛中,伊夏那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他画出了一幅精美绝伦的画作,最终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伊夏的父母也终于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多么的优秀。
其实每一个孩子就好似一颗闪亮的星星。有传说,人去世后会化作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看着地上他所爱的人。有的星亮,有的星暗,但他们的光芒却是自己独有的,只是需要等待那一个懂得欣赏它的人出现。
伊翔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他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在人群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老师的怒吼、父母的责备、同学的的嘲笑,一切都压在他幼小的心头。幸运的是他遇见了一个懂他的人,他的伯乐——尼康老师带他走出阴霾,带给他希望与梦想。
影片中有这样两个镜头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镜头一:伊翔的父亲去学校找尼康老师。告诉老师伊翔的母亲在家找了所有关于读写障碍的文章,潜在目的是希望老师知道他们是关心孩子的。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们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想到了一些家长关心孩子的误区。他们认为关心孩子就是查找有关孩子问题的资料,给孩子饭吃和衣穿。诚然,养育一个孩子,满足其物质需求是基础,但孩子更需要心灵上的关爱。关爱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不是做给谁看的。将对孩子的关爱变成在老师面前的标榜,以示自己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这难道不好笑吗?
镜头二: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她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影片中提到了所罗门种族在砍树时不使用任何工具,而是一群人对着一棵大树不断地大声诅咒,不久树就逐渐枯萎,以至死亡。言语力量的强大可见一斑。言语能传达恶意,也能表达善意,更能传递情感,就看我们如何去使用它。身为老师的我们,如果言语中表达出的是赞美、表扬、鼓励、关心······那么,这样一份温暖就会传递给学生,让孩子不断积聚起正能量,奠定一生阳光灿烂的基础!
其实每个孩子都就应有他绚烂多彩的童年,我们应走到孩子的内心,找到真正适合他自我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真心去欣赏、关心孩子,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极力去放大,去鼓励,去激发,去赞美,最终让每一颗星星都发出最亮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4
谁的成长,不曾留下几道伤痕!每个人的成长史中都会有一些创伤事件,在一次学习中听到这样的一个理念知识点:每一个人的职业选择,都是受到自己家族系统动力的需求,例如:一个家庭里总是为公平、正义这件事情受困,在这个家庭里的后代里一定会产生一个律师。这部电影最初的一个忧郁的眼神,把我带到了另外一部电影中——《嗝嗝老师》。
《嗝嗝老师》这部电影也是一部印度片,嗝嗝老师天生带有一种神经性的疾病,不受控制的发出咯咯的声音,从小到大得不到来自爸爸的肯定,她的梦想就是要做一位出色的教师,这一梦想成为笑柄,被周围的人嘲笑着。在无数次面试碰壁中,也不曾放弃自己的'梦想。一切都是使然,一所学校特殊班级,成为一个学校的难题,没有人愿意带领这个班级,无奈之举下,校长请嗝嗝老师担任了这个班级的老师。于是成就了一个老师的梦想,与其说成就了老师,不如准确的说成就了一群人的梦想和改写了一个民族对什么是教育这件事情的认知。
透过一个眼神,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透过一个孩子的行为,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或者理想中的自己;透过去帮助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断的去滋养自己内在的小孩。这是教育者最伟大之处,不经历自我疗愈与成长的教师,是没有办法去发现、去看见一个孩子表象下的生命真相。很随喜今年我们峡小提出了一个“学科心理学”的全新理念。学科心理学以我的理解就是,用科学的的视角去看待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这部电影里的理念不谋而合。学习能力的概念,南希博士曾经提出过,并帮助了一大批的孩子从中获益。这一理念的提出,让许多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改变了自己以往的经验。南希博士并不是教育工作者,而是一位心理学家,他和他的合作伙伴,从孩子的心理、脑部发育的特点,成长的环境入手,提出了“学习积木”的理念。学习积木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传统的教育者,只是单一的去解决一个孩子单科的学习成绩,认为一个孩子学习成绩出现问题,不是不够努力,就是这个孩子的天生资质不够。南希博士提出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包含了十块积木,四块基础的积木,六块思维能力积木,一块高层策划统筹积木。这十块积木独立运作确密不可分,一块积木运作不良,就会出现孩子的学习能力障碍。
让我们再一次回到电影中的一个故事情节中,老师去家访,父母带着一脸的无奈和‘无知’,这份无知里充满了担心与爱。从来没有去思考过,孩子出现了认读障碍,和孩子的大脑组织以及和孩子的自身感官的不协调有关。从来没有想过,孩子只是有一个人读障碍,却看到这个孩子其他方面的才华出众。我想这不是一个家庭的认知,是整个教育界都存在这样的认知偏差。借由一部电影引发了自己的几点反思:1、学习积木在学校中的运用;2、校园课间操与社团的成立,是否可以有效做到特殊孩子的解决应对措施方案。3、家庭教育的全面性,不仅仅只是爱与接纳,还有成长的规律以及特殊孩子的特殊解决办法。
感谢遇见,在每一次遇到中,都能照见自己的那颗完美的灵魂!在召见中,不断的去发现自己,成长自己,成就自己,让自己不愧教师这份职业。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5
在今天早上的考试中,一位老师发了一条短信,建议她有时间去看地球上的电影明星。所以,中午的时候,互联网搜索电影,那时,它只是在尝试(我对电影和电视不感兴趣,但喜欢看书)。最后,这部电影不仅被完全观看,而且现在也被分享。每个人都想知道为什么。请听我说!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主要是关于一个印度孩子的励志故事。在整部电影中,小英雄的两颗洁白的门牙、大而眨的眼睛和他简单而灿烂的微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英雄伊萨只有九岁,但他连续两次上三年级。然而,他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仍然混淆了类似的词语。例如,B和D,P和Q,以及其他一些数字也是无法区分的,距离和速度也是如此。即使是系鞋带、领结和纽扣,对他来说也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同龄的孩子都可以这样做。然而,他似乎对一切都很好奇。在他看来,这些字母会跳舞,就像水下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生物一样。他可以把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3x9想象成星球大战。也就是说,他在阅读和写作上有障碍,即所谓的“阅读困难”,这些障碍在他的生活中得到结合和反映。同时,他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天赋,在绘画方面比普通人有更强的表现能力。
然而,在家里,伊萨没有被她的父母理解。在学校里,老师没有根据他的问题对他进行指导,而是不断地把他赶出教室,同时遭到同学们的嘲笑。渐渐地,伊萨没有从学习变成不学习。她谎称写了申请表,偷偷逃课,和邻居的孩子打架,最终他不得不转到另一所寄宿学校。直到他遇见尼克,一位在他那一代教美术的老师。在对孩子充满爱心和耐心的老师尼克的帮助下,伊萨最终克服了阅读障碍,在尼克组织的绘画比赛中赢得了绘画冠军。这是一个感人且发人深省的故事,重建了自信。
八九岁的孩子需要的是友谊、关注、关注、理解和接受。我们应该做的是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哪怕只是一点点。就像英雄伊萨一样,他的亮点是他画得更好,尼克老师利用这一点充分调动了伊萨的信心,然后驱使其他科目学习,最终使他能够克服阅读和写作障碍。但是面对今天的教育,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是否总是批评孩子没有得到满分100分,没有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没有在班上获得第一名,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等等。过分关注孩子的成就而忽视其他方面。我们必须相信孩子的进步,信任孩子是最重要的,没有什么比获得别人的信任更能促进他们的进步了。事实上,在小学,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一个单词。培养习惯,培养学习热情和正确态度,培养诚信,培养善良和公正的品质。
在电影中,尼克老师曾经愤怒地说,“如果你这么喜欢赛马,你还不如养马。为什么要生孩子?”是的,今天的社会过分强调竞争,实际上忽视了孩子们自己的顾虑。我们真的能理解一个孩子吗?教育只是引导和发现,让他们跟随自己的方向,走自己的路,而不是把父母的雄心强加给他们的孩子!
那是暑假,一家人来带伊萨回家。伊萨不情愿地和尼克老师道别。上车前,他转身奔向老师的怀抱。尼克老师高高举起他。伊萨举起双臂,展现出一种飞行状态,这非常令人兴奋。伊萨成功了,这比尼克老师更成功。正是尼克聪明地发现了伊萨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从而发现了孩子的天性,并充分发挥了他的特殊技能。
虽然我们不能让每个孩子都像爱因斯坦一样成为杰出的物理学家,但是我们可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心和爱,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爱和鼓励是我们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愿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有这份美好的礼物!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教育片,讲述的是一个患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走出自闭的爱的故事,我连续看了三遍,也因此让心灵收获了很多感动,其实每个星星其实都是闪亮的,只是你要从何种角度,何种方式去看待他,就同孩子一样。放眼望去,有些星光可能相比暗淡,但是他肯定会有自己独特的美。
“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影片说的是主人公伊桑上三年级,简单的字母和数字他都会写错,书上的文字在他眼里总是飘来飘去。功课总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所以经常被罚跪在教室门外。同学也瞧不起他,对他冷言冷语。父亲恨铁不成钢,对他态度粗暴,只有柔弱的母亲关爱他。伊桑最终被学校开除,强行送往寄宿学校。离开家庭、失去了妈妈关爱的伊桑很伤心至极,目光空洞,表情呆滞,不再和任何人说话,对生活不再抱任何兴趣和激情,把自己完全封锁起来。新来的的年轻教师尼库巴老师很快发现伊桑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在家访时,尼库巴老师发现伊桑有着天才的'绘画禀赋。为了帮助伊桑。重拾信心,尼库巴搜集了爱因斯坦、达芬奇、爱迪生的例子。他告诉孩子们这些名人都有着共同的经历,就是他们同样小时候存在着读写困难,甚至无法识字,交流困难,也都曾被周边的人当成弱智来看待,可是他们却用画画和音乐,发明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伊桑从中找到了共鸣,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带孩子们进行课外发明创造活动,伊桑的成果被老师和同学们赞叹不已。可伊桑心门还没有完全打开。尼库巴主动为伊桑补课,耐心地用尽了各种办法帮助伊桑记忆:在沙子上写、用皮肤感知、跟录音读。在老师的引导下,伊桑学习很努力,一天天的进步。尼库巴老师,以颜料为桥梁,用画笔沟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伊桑最后终于打开那扇紧紧关闭的心门,走出了阴霾。在学校绘画比赛中伊桑夺得第一名,当评委亲吻他并给他颁奖的一刹那,全场的人都站了起来,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伊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眼泪夺眶而出,一下子扑到了尼库巴的怀里……
看完影片,实在点点滴滴都感动到我的心坎里面去了。我从尼克老师身上学到了 “读懂孩子”和“不放弃”七个字。或许在班级中,很难做到真正的了解每一位孩子,那么对于那些相对特别的孩子们,应读懂他们,从根本上了解他们,从本质上剖析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显得如此重要。在影片中尼克老师告诉我们,读懂孩子,并不是单纯的观察孩子们平时的表现,用成绩检验他们,而是应该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孩子,在孩子们的每一个错误中,寻找共同点,找出隐藏在那些错误下的根本原因,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耐心、温暖和爱,永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用一个拥抱,一个吻,一个微笑去关怀孩子,鼓励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让孩子一点点的重拾自信,找到快乐。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样幸运的遇上伯乐的。我只是希望通过这个电影,让社会和更多的家庭知道,该如何去爱我们的孩子。孩子们如同地球上的星星,他们需要爱,更需要自由、阳光,有了这些才有能力去赢得残酷的竞争和挑战。让我们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他们更好的去享受生活,成为闪着光芒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7
看完电影,从后半段就没有停过的眼泪里回过神来,从心里心疼伊桑与尼库巴,同时也深深地为他们俩开心,更为最后人与人间同时间的共频率而震撼。
忍不住想替伊桑感谢这一趟命运旅途,若不是他异于常人的天赋异禀(其实也算作是他特殊的看世界的视角),他也许还过着一般学生的单调生活,看着镜头里前半段伊桑在学校的各种近景远景还有那些污辱性的遭遇,仿佛是他在一所少年监狱。若不是因为他面对的这些问题,他也不会来到寄宿学校,也没有机会遇到改变他一生的尼库巴老师。同样的经历让尼库巴深刻理解小小年纪伊桑。他为他投入的时间、关心与爱汇成一条很宽广的河,全部都积聚在学校后的小小池塘,当解下心防的伊桑第一次做出划水的小飞机,感受到异于平常的掌声时,他的内心可能闪光似地发现一个新的可能性,而找回过去溜达大街上观察生动的世俗生活场景时所产生的笑容。
也许生活中会有更多的人误解“关心”的定义,他们以为与孩子间的互动就是每天的日常,“吃了饭吗?”“你作业做完了吗?”“放学了不要到处跑早点回家把作业做了!”……如果犯了一个错,真不知为什么家长们要把它看成是天大的“罪”。电影里看到伊桑的爸爸每每大吼他时,我的内心也就像那所罗门的树,仿佛被诅咒被人期望能够枯萎,可想而知小小的伊桑在刚到寄宿学校时内心里的绝望程度。关心不是一种挑剔,并不是尖酸刻薄的话语去刺伤爱的人的心。而应该是稀释了的蜜蜂水,慢慢滋养受者的心。不要让爱成为一种伤害。
看电影时我就在想,尼库巴是怎么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那一段令自己彷徨的道路的。他是以何种巨大的爱为支撑来浇灌与伊桑的关系的。要知道,这虽然是一种教育,大部分的老师却并没有能够做到尼库巴这种程度的。在这里,他已经不是单纯地以老师的身份与伊桑同成长,而是以人与人,前辈与后辈的身份在指引着伊桑,在小小的伊桑身旁,用时间、关心还有宇宙之爱滋养着他。看着这一切发生的我们观众朋友们,才会在最后画作展现在我们眼前时,瞬间泪崩。看到伊桑的画,我想到了在《少年派》里那张有着宇宙的嘴巴,伊桑的画里仿佛也蕴藏着一个宇宙,他的“阅读障碍”让他变换了视角表达,他的画作胜过千言万语。而尼库巴希望伊桑露出灿烂笑容的温暖情感也同时在他的画作里表露无疑。
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都希望能够有人发现我们的脆弱并帮助我们,这其实并不是个奢望,只要你足够勇敢与坚持直到那个人出现。也许正是因为尼库巴足够勇敢与坚持才会遇到小伊桑,就像遇到童年时的那个没有人帮的自己,也像他一样遇到将他引入艺术之门的老师。可能在尼库巴心里的某一个地方那个幼小的自己跟着被治愈了,就好像将来的自己帮助了现在受困的自己一样。
艺术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表达人的情感了。这不失为我们不愉快时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工具,在涂涂抹抹间,所有的愁烦都消失,你进入的那个时空就会抚慰你暂时受伤的心。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孩子而来,我们在还没有被世间各种信息填塞时,那个简单纯洁的自己是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的。我们不要割裂与其他“星星”的联系。我们的愤怒,我们的开怀,我们心酸,我们的一切一切情绪,在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之前已经有无数前辈经历,我们可以去体谅、可以去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自我治愈,我们的内心里有这种力量。相信自己,地球上有无数个你自己!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8
《地球上的星星》的小主人公伊夏是一个八岁小男孩,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为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甚至是别人随意踩出的水纹和倒影。这些对于成人世界并不那么重要,他们对家庭作业、分数和次序更感兴趣。而伊夏在学校,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当他惹出的麻烦已经超出父母能承受的范围后,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接受"教育指导"。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愈演愈烈。伊夏必须应对额外的与家庭分离的创伤。一天,一位新的美术老师尼克突如其来,用乐观和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学生们都满怀热忱,除了伊夏。尼克很快也发现了伊夏并不快乐,然后他开始了找寻原因。他发现伊夏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拼写和阅读,他是一位学习障碍的儿童,尼克对伊夏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从而最终帮助伊夏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
当然,我也能理解伊夏爸爸的焦急与失望,伊夏爸爸虽然不懂教育,但他也是担心儿子的,他之所以一再给伊夏施压是因为担心伊夏今天的不努力会造成日后被社会的淘汰。可怜天下父母心,同样有责任感的老师,难免也会对后进的学生产生焦虑,我觉得这种焦虑也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一个不无责任感的老师是不会关心学生进步与落后的,只有一个把学生当自己孩子的老师才会因为付出后没有收获而失望、焦虑。这种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通过影片的夸张演绎,特别是从孩子视角的镜头表现,我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涤荡,这种焦虑的释放对孩子的影响是破坏性的,伊夏因为大人的这种焦虑释放一度处在心理崩溃的`边缘,就连伊夏哥哥――好好学生约翰在打输网球决赛时,面对父亲失望的嘴角、质问的眼神,也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在大人担心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孩子未来是否可以适应,一味给孩子学这学那,让孩子会这会那的同时,我们能不能静下心来,从孩子的角度去体会感受,电影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面对班上听话的孩子,我们在尽职尽责的实施着教育,推进着孩子的进步,但当我们面对着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孩子时,我们能否也像尼克老师一样,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等待呢?生活,就像是磨石刀,总能将我们变得平滑光整。
当我们身边出现一块有个性的石头时,我想只要他本性纯良,我们就应不断调整自己,用耐心、爱心去接纳和包容,虽然他也许不能成为普遍意义上成功的人,但至少他是个健康快乐的人,也许正是这一份接纳和包容,说不定就能成就一个让世界惊艳的人。尼克老师对孩子的关心是实实在在的,心理的接纳、教育的指导、信心的重塑,一切都是可行的,在接触家长中我也常发现像伊夏爸爸的人存在,对面孩子或打骂,或溺爱,这都是扭曲异化的关心,而孩子真正需要的关心,也许就是能骑在爸爸肩上吃冰棍,能在发呆幻想时得到一点理解,能有面对面倾心交谈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强行将他们装在同一个箱子中,只会造就复制人偶的时代。让孩子的童年多一些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和自我探索,这种探索也许会走很多弯弯路,但正是弯弯路上的点滴感受,流连忘返才是属于他们自己生活的细节和美丽。少一点控制,多一点理解,让地球上的星星都能闪耀自己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9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十分感人的关于儿童成长的印度电影,也许影片要诠释的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每个人都是一颗明亮的星星。看过的人一定觉得所表达的似乎不止这么多,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感悟。
影片讲的是:一个八岁小男孩依夏 ,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不以为然的惊奇的色彩和事物——鱼儿、小狗、风筝、大海和太空。这些色彩和事物对于成人世界而言并不那么重要,伊夏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因为大人们对则家庭作业、分数和名次更感兴趣。也正因为如此,伊夏在学校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当他再次全科零分,面临下一年被学校退学的威胁时,他的爸爸决定把他送到一家寄宿学校接受教育指导。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愈演愈烈。伊夏必须应对额外的与家庭分离的创伤。
一天,一位突如其来的美术老师尼克,用乐观和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世上按部就班处理事情的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想象。学生们都对此满怀热忱,欣喜异常,但是伊夏并不如此。
尼克很快也发现了伊夏并不快乐,然后他开始找寻原因。他发现伊夏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拼写和阅读,是一位有学习障碍的'儿童,但是同时尼克也发现伊夏具有极高的绘画天分,他开始对伊夏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从而最终帮助伊夏找回了快乐。伊夏的作品最终在绘画大赛中被评为最佳作品,并打败了他的老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伊夏和尼克都在和彼此的相处中慢慢成熟起来!
“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也许有的星星生来不像其他伙伴那样明亮璀璨,但你不能否认他们也有自己的光芒,在某个瞬间,他们所发射出的光芒反而更加耀眼。依夏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发现他光芒的老师,这位老师和依夏有着同样的经历,他愿意走进依夏的心,并发现他的美。虽然我们越来越强调换位思考,鼓励彼此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把孩子视做一个独立的人,以平等的姿态去靠近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正是片中小主人公伊夏父母所无法领悟的,父亲一味的苛责,母亲盲目的焦虑,他们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不懂如何发现他的心,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灌输传统理念,却事与愿违地使伊夏在沉沦的泥沼里越陷越深。
回想影片,尼库巴的一句话在我脑海里挥抹不去:“大胆地画吧,在这里,你们是自由的。” 自己也是个美术老师,和尼库巴老师相比,自己就差的太远了。美术课的宗旨,培养孩子兴趣,发展孩子个性,自己做的到位吗?美术课上幼儿是自由的吗?想到这些,自己的美术活动真的该反思了。美术活动要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宽松、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此氛围中轻松感受美术的乐趣。教学中,也不能随意扼杀幼儿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一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孩子的创作思路,使孩子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活动的形式要多样,评价幼儿、作品的方式也要改变。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孩子交流思想、交流意见、交朋友、交心。让孩子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每个孩子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是每个孩子心灵的反映。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0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有他专有的某种才能。见过身边天生的好嗓音走向歌剧舞台的;禀赋于沟通交流表达然后当了大学的讲师;头脑灵活踏实肯干的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自学能力超强的在家里做自由职业者接各种活,舒服地宅着...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也和大多数人不一样。让他们特别的,是找到了自己才能所在的领域,并且持久的从事这个事情。
这部影片,也有很大的篇幅在阐述这样的观念。实际上之前伊夏家里的冲突,也基于他爸爸觉得孩子没有走上自己想象的道路。后来是因为伊夏闪闪发光的美术才能,才让这个故事有了美好的出路。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情况是怎样的呢?
大多数人其实是隐藏着自己才能“基因”的。原因是社会观念教育理念构建的成才之道。在这条靠谱而又限制的道路里,适合的人,走向了名校名企,不适合的,则各有各的不适合。这个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不适合的情况在现有观念里被认定是不那么成功,不那么令人自豪。然后在往后的岁月,得不到家里的支持,找不到投身的事业,慢慢地顺从,放弃,离梦想之路越来越远。这样的情况让人觉得绝望无力,行尸走肉一般每天满足着各种不是来自自己内心的期待。伊夏的状况也是如此,只是夸大了,拉大了程度,显著地呈现这种景象。
然而情况真的那么糟么?
看完影片可能很多人都觉得伊夏被尼克拯救了。不过我觉得是伊夏最初的自由发展给自己的问题留了“可解”的要素。影片中大量铺陈着他不羁的`想象,各种花痴地观察着周遭,看喂食的小鸟,池塘的小鱼,水塘、狗、冰棒等等。也由他喜欢做的事情"画画“来说明他有特别的才能--他能把喜欢的事情做得很好。没错,这是我想强调的观点。人生之大障碍大抉择大出路的解决之道,其实有一个最简单又一针见血的解法--喜欢做的事。
现在应该会有各种抨击袭来。“喜欢做的事情不一定有出路”,“做喜欢的事情真的有那样的行业迎接你么?”,“小孩子就是喜欢玩天天抱着ipad这样能行?”,“我小孩就喜欢玩做饭的过家家,说要当厨师,哎,怎么办呀?”,“他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欢那个怎么办?”等等诸如此类。
恩,虽然大家都承认大师都是做着喜欢的事情才走向这条路的,可普通人怎么能够这样安排人生呢。
不对,普通人就是大师没有选择自己喜欢事情的初始状态。而领域里的大师,也是通过努力不断挑战自己,满足对自己的期待,有着破釜沉舟的觉悟才达成的。不是真爱,怎么能做到。
好吧,如果现在想说不想成为大师而要踏实工作,有稳定收入,建立家庭慢慢变老的人生呢。当然,如果说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平稳地生活,美满的家庭让自己充满幸福感。那么其实你也在做着一件自己喜欢又很有能力的事--平衡事业和家庭,做着各种明智的选择。这样你也找到了自己想做的能力所在。
不为辩驳,而为一种积极心态,去正视自己喜欢的事物吧。天赋已定,遇到喜欢的就去做,不要停在原地,哪怕尝试一下,说不定能有新世界的展开。不要在乎是不是在别人眼里具有禀赋,甩开膀子做就是最最幸福的。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1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总有一天,他们会找到自己的道路。
在印度,有一个八岁的小男孩——伊翔,他的世界里充满了奇思妙想和不拘一格,在他看来,成绩、虚荣,还有所谓的前途并不重要。因此,他在学校的表现一塌糊涂,还被老师和同学排挤。无奈之下,父母只好把他送到一家更加严厉的寄宿学校,希望他有所好转,可是新学校给他带来的是更加机械化的严厉和残酷的体罚,他们无数次的伤害伊翔的心灵,使他变得越来越孤僻、沉默。
一天,一位新美术老师的到来改变了一切,他叫尼康,他用自己的乐观、自由、风趣的教学风格与大家打成一片,打破了问题只有一个答案的规则,让学生们去思考,去想象,去推陈出新。很快,尼康发现伊翔不爱笑,也不快乐,于是他开始寻找问题的根源,最后,尼康发现伊翔只是有学习障碍而已,他有超乎常人的专注力和想象力、动手能力。于是尼康对症下药,他对伊翔进行特殊辅导。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和他成为朋友,治愈了他受伤的心灵,最终帮助他找回了自己和快乐。
影片当中演绎了伊翔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和细节。我仿佛找到了儿时的自己,调皮、贪玩、赖床、逃课;上课时因为回答不上问题被老师罚站的窘迫;考试成绩太差,不敢把成绩单交给父母的害怕;喜爱小动物;就连吃冰淇淋吃一半掉到地上这种真切到不能再真切的画面都和我小时候惊人的相似。忍不住感慨,太像了,和我小时候太像了。我相信不止是我看到会感慨,这应该是大家都会有的反应。
在父母眼中,学习好不好在评价孩子好坏的比重中占很大一部分。如果孩子学习不好,那就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不走“正道”,因此,他们向孩子们传递了负能量,甚至打骂孩子,对孩子内心造成伤害,伤害孩子本来天真的品质,扼杀孩子的想象力,用他们自以为是的“正道”把孩子引向下坡道,孩子的.性格越来越孤僻,有些孩子甚至会自残、自杀。
我非常理解这些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父母总是在说孩子不懂事、不听话、不好好学习,会经受不了社会的激烈竞争,会无法生存,并且将这种错误想法传达给孩子,铸就了他们扭曲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给孩子埋下不和谐的种子,使孩子变得势利,自私、自利、自负、自卑。
片中,伊翔的爸爸,因为伊翔伪造家长签字使劲的责打他,口中还说着自己有多爱他,说伊翔有多不理解自己,非常伤心痛苦。我非常理解这个爸爸,这也是我的爸爸,许多人的爸爸。我能感受到他的痛苦,他真的很爱自己的儿子,他正承受那种想要帮助孩子,却不知如何是好的挣扎与折磨。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所罗门岛上的土著们耕种土地的时候,他们并不砍树,只是围着树,喊叫、怒骂、诅咒,一段时间后,树自然就凋零枯萎了。
“他需要的是一个机会,不然他会迷失。”伊翔很幸运,他迎来说出这句话的人——尼康老师,这位和善的青年美术教师以游戏的方式来辅导伊翔,并且深入伊翔的内心,与他做朋友,清理内心的垃圾。他一次一次对伊翔的不放弃,最终使伊翔找回了自己内心的光明,也拯救了伊翔的家庭。
我也很幸运,在普贤书院,我的身边全都是尼康一样有爱心的老师,并且做着与他同样的事。在书院,我的老师、同学们帮助我成长、改变,为我带来正能量,感谢他们。
最后以影片的结束语来结束这篇文章:感谢那些陪伴我们,打开我们心灵窗户的孩子、父母及老师们!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2
《地球上的星星》讲述了一个叫依夏孩子,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发现着这个世界,后来,在学校里由于孩子的成绩和行为问题,依夏变成了学校中的问题学生。这个问题学生让父母操碎了心,让老师感到不可思议,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父亲选择让依夏进入了寄宿制学校。在这个寄宿制学校,依夏依旧如此,没有任何的改变,甚至还更加的自卑和自闭,知道后来尼克老师出现,这个孩子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感觉到需要谈到下面几个问题。
父母的爱有时候是一种错误的
依夏的父母很爱依夏,但是他们的言行中更对学习成绩更好的哥哥更看重,而对于依夏有略微的轻视。这在我们的现实中,作为父母我们无意识的更喜欢表现好的`哪一个孩子。面对依夏糟糕的成绩和行为,父母一味的责怪是依夏贪玩不够努力。父母自己没有经过认真的分析孩子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而是想当然的认为孩子成绩不好是由于不够努力。父母也习惯于接受老师和学校的建议,从不做认真的分析和思考。我们很多的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想着急于的解决,而不是考虑问题究竟在什么地方,找不到根源。找不到根源的解决只会让问题更加的糟糕,只会表面的平息,里层更加恶化。父母盲目的听从别人的建议,粗暴的解决孩子的问题,让孩子更加的伤心。通过这部电影,所有的父母应该学到,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需要的就是耐心的了解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不要妄加断言和猜测,采取不当的措施。我们大多数的父母是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呼吁更多的父母看一下这部电影,变成了解了解孩子的父母。不要用自己的好心伤害孩子。
老师应该让孩子感到安全
我们从这部电影中可以看出,所有的老师面对问题学生的时候,都会生气,都会暴怒,都会采取很多措施。我们在剧情中可以找到我们现实生活中老师面对问题生的种种错误的做法,如果作为老师,我们看完这部电影,我们会为这些老师用这种方式伤害着一个可怜的孩子感到震惊,而实际上,我们自己也在无形中这样做。这部电影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老师面对问题学生所采取的粗暴、丑陋的处理方式。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正有爱心,有责任的好老师——————尼克。他的上课方式很独特,这并不是尼克作为老师让人敬佩的地方,重要的是尼克对于后进生依夏的关注和改变。尼克不同于其他老师的是,他没有偏见的认为依夏的问题不努力,而是慢慢的分析,慢慢的观察,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这种精神值得学习,这才是值得学习的面对后进生的方法,分析,找到真正的问题症结。我们习惯用大、空名词来概括学生的问题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就如发烧,我们不能够简单的采取退烧的办法,因为我们查找不到真正引起退烧的原因,我们一味的退烧只会加重病情,而不会缓解。我们要作为一个专业的“医生”,查找为什么发烧?这才是一种科学的精神,科学的处理方式。这部电影非常的适合作为老师的人群观看,你会找到一种新的思维和天地。
每一个问题生都有他们自己的天地,我们不要漠视他们,我们不能够给他们学习成绩,但是我们可以给他们安全感,可以给他们良好的养成教育,给他们良好的习惯,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世界观。面对问题学生,我们该做的事情很多,不要什么也不做,任其发展,这是一种对孩子的犯罪。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3
《地球上的星星》讲述一个九岁小男孩伊桑的故事,他有着读写障碍症,却被老师和同学认为是弱智,还被父亲送到了寄宿制学校,但情况愈加严重,并有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患上了自闭症。幸运的是,此时遇到了一个富有爱心,永不放弃的美术老师,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逐渐让伊桑走出了心理的阴影,并展现了他的绘画天赋,重新找回了自信。
这部电影的选材很普通,尽管国家不同,但对于老师们,象伊桑这样的孩子,我国的每所中小学中都有很多,他们有共同不幸的特点:性格活泼好动,不时给学校和家庭带来“麻烦”;他们文化课成绩很不理想,甚至不爱学习;他们与同学们相处有困难,经常由于各种原因与同学们冲突,甚至打架;他们在老师的眼中是坏孩子,甚至是“弱智”;……他们在学校里体验最多的是失败和打击,最终多数会沉沦下去,甚至辍学。
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异常丰富,他们的想像力也异与常人。影片中的一个细节对我印象很深刻,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伊桑面对“3×9=__”一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他把“3”当作了“地球”,把“9”当成了“冥王星”,自己架着飞船,载着地球去撞击冥王星,结果冥王星被撞的粉碎,只留下了完好的地球。于是,他得出了“3×9=3”的错误答案。虽然这个错误很幼稚,但作为老师,如果仅仅以错误答案给孩子扣上一顶“弱智”的帽子,而不是思考和分析错误背后的深层原因,我们就很难去改变这种错误。
影片以美妙的动画展示了伊桑内心世界的复杂活动,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对我的启示很大,让我再一次想起了在上海培训期间,吴刚平教授讲的几句话“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差生’,这是老师们无法避免的问题,而‘差生’的形成千差万别,那么摆在老师面前的主要问题就是找出‘差生’形成的原因”。
伊桑是不幸的,因为开始时没有一位老师去试图寻找他“差”的原因,包括他的父母,当然,他的父母很爱他,尤其是母亲,一直保护他。但是,“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影片正是告诉了我们这个浅显的道理。于是,伊桑又很幸运的遇到了一位彻底改变他命运的老师——尼库巴老师。
整个影片中,尼库巴老师的出场无疑让所有观众精神为之一振,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笛声”,相信导演对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是煞费苦心,当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个另类的'美术老师以小丑的装扮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尼库巴老师不但聪明,还很细心,他很快发现了伊桑的与众不同;他不但富有爱心,还拥有教育的智慧,他知道仅凭关爱伊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他不辞辛劳地远赴伊桑家里与其父母进行沟通,并发现了伊桑有着天才的绘画禀赋,他以此为突破口,让伊桑从绘画中找到了自信。
音乐始终是印度电影的灵魂,这部电影也不例外。音乐和歌舞始终贯穿了整部电影,并成为亮点,结合电脑动画的设计,把情绪渲染的恰到好处,而且歌词的内容也极其符合电影情节,简直就是为电影量身制作,极大地让观众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更增添了电影的诗意。
当然,就情节内容来说是非常普通的,不够新意,在这一点上无法和《三个白痴》相比,因此使得这部电影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大打折扣。但从另一角度来说,正是这样的普通事件和平常人物,让观众尤其是老师更能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真实和震撼,就好像故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该电影的教育意义更加显著,更能引发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4
在学校四月份的总结大会上,刘书记向我们推荐了印度影片《地球上的星星》,我和十一岁的儿子当晚就打开看了,140多分钟的电影,我俩用了两天时间抽空看完了。
故事中的小主人公伊夏是个有阅读障碍的男孩,字母和数字在他眼里就像在跳舞,因此他总是最后一名,大家都以为他品行极差,同学嘲笑他,老师责骂他,邻居小孩欺负他,爸爸打骂他,只有妈妈关心、呵护他。三年级留级了,成绩还是太差,没办法他被转到寄宿学校,就在他自信心即将崩溃的时候,另一个主人公尼克老师从天而降,改变了他的命运。尼克老师是个临时代课美术老师,但他不久就发现了伊夏的学习障碍,并走访他的家里了解情况,发现了他对绘画的天赋。然后采取办法:给他讲那些和他有同样经历的名人的故事,讲自己的过去,并要求校长让自己每天单独辅导他,后来又通过一次绘画比赛,使他恢复了自信。最终尼克老师用爱感化了他。
这部影片很感人,当我看到伊夏很努力学习,却依然没有效果,被爸爸打时,我为他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当我看到他成功时候,紧紧拥抱老师的.情景时,又为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而且尼克老师与伊夏的师生之情使我深深地感动。想想我自己,作为老师,和尼克老师相比,我对班里学习倒数的孩子,虽然没有伤他的自尊心,但是没有像尼克老师那样用心地为他树立起自信心,使他变得优秀起来。尼克老师不仅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而且有一颗无私奉献的爱心,他不怕路途遥远去家访;他不顾辛苦而主动帮助伊夏;他不被身边的风气所影响。他的才能,他的爱心,他的用心都是我所望尘莫及的。
通过看这部影片,使我认识到教师的职业的价值,它不仅是让你爱这一职业,认真工作,更主要的是用心地改变着每个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走向成功。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400字
印度影片《地球上的星星》说的是一个叫依夏的小男孩,整天调皮捣蛋,对学习更是提不起劲,已经读了两次三年级,却还是不知悔改,自己就读的学校已经再也无法容仍他了,尽管他的父母再三央求,也无法挽回老师的决定。他的父母很心寒,决定忍痛割爱,将他送进寄宿学校。他整天闷闷不乐,以泪洗面,认为他发亲是把他送进去折磨的,也从此不理他家人了,其实他的家人也挺难受的。
看完这部电影,感动和震撼不已!但又绝不是感动和震撼两词就足以表达内心的感受!阿米尔汗饰演的那位教师太伟大了!这世上能有几个像这位教师一样能够真正开启学生心灵窗户并让学生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的呢?我认为剧中的这位印度小孩伊桑可算是一个幸运的宠儿,毕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不是遇到这位老师,恐怕伊桑这一生就这样完了,在遇到这位老师之前,他的童真、热情与天赋已被世俗无情地压制对于校方与家长来说,分数与纪律远比前者重要。太喜欢天真烂漫的伊桑了,就连他家附近的两条大狗儿都和他像亲密的朋友一样。但是,当他的调皮、活泼和纯真被校方和家长无情地剥夺后,他的眼神充满着无助和惶恐,看到这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是否和我一样感到心疼。
我想,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并非同样的教育方式都适合所有的孩子,永远不要将教育格式化!也永远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更多时候,与其责骂和惩罚孩子,不如多给他(她)们一些鼓励。另外,比起那些强调分数和强调纪律的世俗偏见来说,孩子们自身的健康(包括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要重要得多!不要让世俗的观念摧残了可爱的孩子们!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5
不知已经观看了几遍《地球上的星星》,第一次观看是在《家长学校师资培训班》导师推荐下看的片段,后来特意下载看了完整的情节。它没有美国大片的气势磅礴,没有吸引眼球的特技效果,但每一次的观看,总会震撼我的心灵,左右我的情绪,脑海中总是忘不掉伊桑胆战心惊,畏畏缩缩的大眼睛!
伊桑是一个患有“读写障碍”的8岁孩子,在他眼里,课本上的字母、数字都在跳舞,他分辨不出它们的方向,常常把字母倒写、反写,每门功课都很差,学习远远比不上他对动物,水花的喜爱,所以经常被罚,甚至跪在教室门外。在和哥哥光环的强烈对比下,父亲的耐心也磨灭了,打他,骂他,觉得他很没用,同学也瞧不起他,取笑他,对他冷言冷语。虽然妈妈保护他,爱他,但妈妈不知道伊桑的原因在哪里,耐心辅导他,却发现写过的字一次次写错,做过的题目重复做错,妈妈也以为他不听话,故意捣乱,希望他能改正。伊桑就是在大家的不理解中沉沦了、放弃了,当父母把他从身边送走,到寄宿学校后,他不再和任何人说话,把自己封闭起来,他生活在孤独中,痛苦着??我感觉到了一个在不被了解和接纳的世界中瑟瑟发抖的孩子!
一直到美术老师尼克的出现,才让伊桑的谜底揭开,为什么他说字母在跳舞,为什么扔球时会偏离那么大的方向?因为他是一个患有读写障碍的`孩子,虽然他努力过,他尽力过,可是还是学不好,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总以为自己是那么差劲,他自卑,最令他痛苦的是没人理解他!当别人放弃他的时候,他自己也放弃了自己。
尼克老师与众不同在:他没有逐波随流,他向同学了解伊桑、他去家访,了解伊桑的生活环境,看到了伊桑的作业本,也震惊于伊桑的绘画天赋,他心痛、愤怒、焦急。在没人理解支持他的情况下,尼克老师用心靠近伊桑,努力打开伊桑的心结,这个历程是非常艰难的,但他成功了,他拯救了一个孩子,也震撼了大众(从校内到校外,从家长到社会),震撼了整个教育界。是的,一个家庭不一定会碰到这么一个孩子,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孩子都有可能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学生里可能也有伊桑存在,甚至比伊桑更孤独无助的孩子,看了这部影片后,我应该反思,我能做些什么?
也许对于现在以分数等第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我无力改变什么,但面对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脸时,我能做的就是接近他们,关注他们,肯定他们!就如这部影片的片名一样,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总有他们发光发亮的一天,也有他们发光发亮的地方,让他们尽快找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是我们能做到的!曾经看过一个故事:牵着蜗牛去散步。感叹:不一样的方式可能取得不一样的收获。我们402班也有几个不一样的孩子,肖xx患有书写障碍,她的字是那么地不堪入目;崔x是那么地不按常规出牌,随心所有,对于任何老师任何事情,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处理,不管时间地点场合;李x有轻度自闭倾向,坐在课堂里不言不语。如果我们能像尼克老师那样,让学生树立信心,对你打开心扉,才有可能让教育进行下去,不管他在别人眼中是怎样的,尊重孩子相信他,在宽容中期待,我想,每个孩子都有发光的哪一刻,都有花开的那一天!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相关文章: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06-14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09-24
《地球上的星星》的观后感11-07
《地球上星星》观后感11-19
地球上的星星的观后感11-21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荐】11-15
《地球上的星星》影片观后感11-16
【精】《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1-19
【荐】《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1-20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热门】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