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1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感动中国观后感1
这一年里,谁曾让整个中国动容?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今晚播出,十位“感动中国度人物”揭晓。他或她,曾倾一己之力,践一生之诺,触动我们每个人心底的柔软,激起一个国家拔节生长的力量。与高贵的灵魂对话,书写自己的不凡人生。
孙家栋,87岁,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他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一切从国家的需要出发,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
面对孙家栋,《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说“东方红”响彻环宇,“嫦娥号”长袖善舞,仰望星空,我们不能忘记这位为祖国默默耕耘的航天人。
感动中国观后感2
今天,我们在学校观看了《感动中国》。里面一共介绍了10个人物,每个人的故事都很感动我,有一生奉献给核事业,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科学家林俊德;有坚持五年背着生病母亲上下班,为年轻人作出榜样的孝子陈斌强,但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为救出学生失去双腿,被网民赞为最美的'女教师——张丽莉。
张丽莉是一名优秀的老师,她很爱自己的学生,每个同学也都很敬慕她,亲切地叫她丽莉老师。在同学眼中看来,丽莉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们,但是,不幸降临在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师身上:一天放学时,老师和几个同学在过马路的时候,一辆大客车迎面而来,丽莉老师奋不顾身地把其它学生推开,同学们安然无恙,可是丽莉老师却终身失去了自己的双腿。至今,张丽莉老师身体还在恢复中……
张丽莉虽然是一名普通教师,但她为了别人不惜牺牲自己,有着常人不具备的勇气,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她不仅感动了你,感动了我,感动了他,还感动了全中国,我们应该向张丽莉老师致敬,并以她为榜样,向她学习。
感动中国观后感3
告别了青春激昂的季节,告别了放飞梦想的日子,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工作岗位。曾经憧憬的画面马上就要在赤裸的生活中构图和绘画,激起了对于工作和梦想的信心,然而在躁动的憧憬背后却是充满无限疑惑和迷茫的眼眸。但是在培训过程中,观看的两段《感动中国》先进人物事迹视频,使我的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霎时,眼前一片光明。是他们的气节和精神融化了我,感动了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该具有他们那样的品质,始终把学生当做自己人生的第一位,把关爱当做教育的.第一步,用心去传授知识,用爱去感化心灵。
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上教书18年,培养了一百多位彝族孩子,帮助他们学习文化,摆脱愚昧,走出大山,走向文明。李桂林第一次攀上中断了十几年读书声的高山学校,感受到了山民们的纯朴热情和心底呼唤,他们夫妻用十八年的坚守做了回答:把青春献给孩子。同时十八年的耐心关爱,十八年的执着坚守,换来了感动中国的盛情礼赞。生命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翱翔于天空,有的呼啸于大地,有的驰骋于沙漠。无需褒贬哪那一种形式,价值才是最重要的,本质才是最感人的。李桂林夫妇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部动人的育人赞歌,彰显了生命的价值、本质和辉煌。他们感动的不仅是正在贫瘠的土壤中寻求知识的幼苗,而且感动了我们这些在教育的路途中充满迷惑的教师。
感动中国观后感4
看了“感动中国”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这个简单的却富有深刻含义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只有十个人的事迹介绍,但我们的生活中值得感动的人也有很多。专题片中的感动人物有:默默奉献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退休后20年仍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好市民方俊明……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年届90仍然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为普通村民。在73岁时,失去了老伴,成为了孤寡老人。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学生。每天清晨,刘盛兰准备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捡破烂,他17年没尝过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服,“吝啬”得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但慷慨的将这些年所得的全部都捐助给贫困学生,这份执着与善举令我十分感动。
做一件好事很容易,做一辈子好事不容易!那需要坚持不懈,需要有一颗仁慈之心,影片带给我很多感动,我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为他人服务的人!为社会多做好事。
感动中国观后感5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不管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的伟人,还是纯朴的百姓把播下爱的种子变成了接力赛,从黑土地洒向人间,让人间感受到了温暖。那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关爱的美德,而这些温暖又让我们的国家得以从冰雪融化成溪水,流淌在人间,而得以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有希望。
当我们从呱呱坠地,就有了父母无畏的关爱,而极少数的婴儿却遭到丢弃。但世上存有一些好心人士收留那些弃婴,无论那些弃婴的健康状态,还是残疾程度,都义无反顾的做出了艰苦的'抉择:收留他们。就是高淑珍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去收留上百名的残疾人士,在家里人没有饭饱的情况下也不让那些残疾孩子们的肚子受的半点委屈,她为的就是让那些有残疾孩子能够为自己挣得养家糊口的钱去,她已经不在乎自己的饿,冷,暖......只在乎那些不能自理的孩子们,她不仅仅是她自己孩子的妈妈,是那上百名孩子的妈妈,她是可敬的!看着《感动中国》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无一不扣动作我们的心弦,充盈作我们的双眼。
感动中国观后感6
“艾岩,你离我远一点。”
10月11日,在中越边境第三次大扫雷人工搜排的最后一块雷区,27岁的杜富国在发现一枚67式加重手榴弹时,对战友艾岩这么说。
67式手榴弹,全弹质量600克,主装药38克TNT,可产生70—110个破片,杀伤半径7—9米,破片离炸点80米以外仍有杀伤威力。
“没有他,我可能连命都没了。”
在拆弹时,“轰”的一声,手榴弹爆炸了,巨大的冲击波将杜富国炸成重伤,防护服也被撕得粉碎。在这瞬间,杜富国下意识地往离炸弹仅有2米的艾岩一侧倒下,使得战友艾岩只受了面部的一些擦伤。艾岩回忆起这件事时这么说。
杜富国受治醒来的第一句话,是询问爆炸时离自己最近的'战友艾岩的情况。说到艾岩没事时,他才安心。
“我想回去,想和你们一起把这些雷扫完。”
杜富国躺在病床上,请求战友们给他打饭时多打一些肉和蔬菜,为的是尽快把肉长好,和战友们一起继续排雷。
可他不知道,为了他的生命,他不得不将他的两个眼球和两只手统统放弃。
“终于大家都安全了。”
当杜富国的战友们手牵着手,唱着军歌,趟过那曾经布满地雷炸弹的雷区时,这证明这块土地已经安全。得知了这个消息的杜富国很欣慰,很开心。
他始终心系着国家,战友,百姓,即使要献出生命,也在所不辞。
“你退后,让我来。”这不仅是一个军人对战友的保护,更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肩上所扛的责任。
感动中国观后感7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个令人熟悉的数字,这一年里,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和感人的故事,和它们背后所包含的精神,曾感动了整个中国,让无数中国人记忆犹新。
在,发生了震动神州大地的一次大地震——汶川大地震。13位来自唐山的农民,他们与汶川的受难者们素不相识,却从千里之外不顾一切感到这里,感到地震的.前线救助受难者。当人们问起他们:为何如此做时?他们朴实的话语却感动了无数人。“因为唐山也曾发生过大地震,我们也感受过别人对我们帮助的温暖。所以我们想让这份爱传递下去。”
多么简单的话语,多么淳朴的行动,而这一切让那些地震中的受难者们倍感温暖。
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素不相识,慷慨救助。他们用淳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同胞”的含义。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能为别人生活得绚丽而付出是不寻常的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他们的行动为我们,为全中国写下了生命的意义。
感动中国观后感8
11月26日,两代女排奥运冠军冯坤、刘晓彤现身北京环宇荟,参加《中国精神——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中国女排》读者见面会,她们与北京女排主教练张建章以及本书作者刘亚茹,一起讲述中国女排20年场上场下的故事,诠释“女排精神”。
刘亚茹跟随中国女排20多年,用自己的镜头近距离记录了这些年来生动、真实的女排精彩瞬间。
见面会上,女排精神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在北京女排主教练张建章看来,女排精神是“从艰苦中来,越遇困难越勇敢”。
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冯坤感言,女排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祖国至上,顽强拼搏,团结协作’这是老女排留下来的精神,新女排永不放弃,一直在传承。”
对于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刘晓彤来说,女排精神就是坚持不懈的`精神。中国女排并不是一支常胜之师,也遇到过低谷,遭到过质疑。无论多么艰难,中国女排也没有想过放弃。“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天,脚踏实地,一步步提高水平,总有一天会追上别人。”
当日的读者见面会上,有孩童、有老者,更有女排的忠实粉丝不远千里从兰州携70多岁的母亲参加活动。广大读者近距离接触女排队员,和她们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感动中国观后感9
昨天晚上,我在换频道时无意中发现了“感动中国”节目,这里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有对国家做出贡献和对家庭做出贡献的,每个人都很让人感动,其中有无臂钢琴家“刘伟”,他那坚持到底的精神很值得学习,从小失去手臂的刘伟学游泳的辛苦比别人要多出百倍,不幸的事又在他的身上发生了,他不能做剧烈运动了,但是他也拿到了自己的梦想游泳冠军,经过辛苦的练习,他用自己的脚来弹钢琴到了无法想像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活着就值得庆祝”。这句话因他美妙动听的琴声而起。他被称作“隐形翅膀”。
第二个人是“杨善洲”爷爷,他走过的`路是我们的百倍,他是一个节约的老人,他在路上捡果壳放到袋子里,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退休后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他却去植树造林,而且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经过千辛万苦把荒山变成一片巨大的绿林,这片绿林共有价值三亿元的人民币,他竟然捐献给了国家。他经常教育孩子说:“不要以为你的父母是一个大官,就可以在外面依靠父母的关系为你工作,更不能乱花钱”。
还有八岁的小孩子照顾自己的养母,阿里木卖羊肉串的钱给小学生上学,一对小夫妻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到高原资教......
看了感动中国,使我也知道了什么是感恩,奉献。
感动中国观后感10
今晚,我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这次的颁奖典礼中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大家,感动中华儿女。
在感动中国节目中,带领科学家团研究科学家于敏;已退休外交官、放弃在城市生活、到贵州山区支教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带领乡亲们启程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巨大奉献的'赵久富;为灾区捐款不愿意留真名的普通市民张记清;为了自己儿子跟其他小朋友一样能唱歌、跳舞,付出了很多母爱陶艳波等。我印象最深的是陶艳波。
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一起学习。因为有一次发高烧导致耳膜出血,失去了听力能力。这给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打击。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走过很多的地方,但医生的结论始终让他们失望。她给儿子去学唇语,然后一点点地教儿子说话、识字。就这样,陶艳波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母子一起学习。经过不断学习,杨乃彬也能比较正常地和人交流。现在他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来回报帮助他们的人。
看完这颁奖典礼,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经过一点一滴,也能变得很伟大,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应该做出对社会有用的事,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感动中国观后感11
这个礼拜五,老师给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当我看完第一位感动中国人物钱伟长时,心里就涌出来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控制不住内心的情绪,眼睛里不时闪出感动的泪花。我真的很敬佩他,到底是什么让他们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呢!让我们一起去走进他。
钱伟长,被周恩来称为三钱之一。是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耀华中学名誉校长。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名。在钱伟长老人的一生中有选择也有放弃,为了科技强国的梦想,他弃文从理,为了报效祖国,钱老也曾经放弃过美国八万美金的高薪工作。就是在这样重要的选择和人生关口,也诠释了这位老人一生的爱国情怀。钱伟长的一生都是在为自己的祖国而活,为人民而活。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就是这么一位老人,他所做的是多么伟大的事件哪!
然而我以为真正的.感动在于人人心中都有爱。有一颗真实的心。我们因为爱国,所以我愿意为任何人尽自己的能力做点儿什么!我觉得感动让人坚强,只要有感动,我们就会有着这种向前走的勇气。加油吧,我相信中国一定会努力,我们也会努力,人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
感动中国观后感12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
最让我感动的是徐立平。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感动中国观后感13
今天晚上吃完饭后,我与家人一同观看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令我感动不已。有被称为“氢弹之父”的于敏老先生;有在贵州山区支教十年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还有好心人”炎黄“张纪清老爷爷;有与儿子同桌16年的陪读母亲······这些故事湿润了我的眼眶,也让我感受到了美德的力量。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不怕艰苦,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夫妇。10年前,他们放弃了在北京的安逸生活,选择来到贵州偏远山区支教,他们将义务支教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完成的梦,1965年朱敏才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意愿便是能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可国家的'分配却让他成为了一名外交官,原本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丈夫的工作不得不放弃自己心爱的工作,所以,各自的梦想还没有实现。
把美丽鲜艳的礼服西装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李来到偏远的山区,义务支教。他们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艰苦的条件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室跟厕所仅有一墙之隔,夏天时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两层口罩才能入睡。高原紫外线强烈,是孙丽娜右眼全部失明,而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风湿病等病症,他却为了省下钱帮孩子们买学习用品,自己扛着身体的疾病,继续支教。
感动中国观后感14
一缕阳光让你感到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感到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到感动。这些模范人物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他们不愧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祖国的花朵,祖国的骄傲!《感动中国人物》里的每一个人都让人非常温暖,因为他们做了自己人生中最感人的故事!
如果你问我里面最感人的.是谁,我会说:胡忠和谢晓君老师。因为他们在一次看报纸的时候,看到报纸上写着康定县塔乡一所孤儿院急需老师,胡老师和谢老师了解当地的艰难,就决定留在那教孩子们读书!
谢老师在音乐学院的一手弹琴,可是学校最需要的却不是音乐老师,而是物理老师,数学老师,生活老师,三年里谢老师尝试了当四种老师,还表示一辈子要呆在这!
他们可以不教藏族的孩子啊,但他们没有怎么做,因为他们很善良,在艰苦都教孩子们,他们,是高原上的怒放的雪莲!
他们都在发扬传统——发扬爱。每个人的一生相对于漫漫历史长河是极其短暂的,但如果他能在短暂的一生中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贡献,人生价值变得以充足!这些事迹已在我的生命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伴随我的心灵共同成长。
感动中国观后感15
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我印象最深的是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
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教书育人,共培养了6届共149名学生。陆建芬现在还是代课老师,1个月的工资才230元。夫妇俩第一次来到北京,连照相机也没有。是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评委给他们的颁奖词是: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多么可敬的教师呀,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拼搏,为了能后代学到知识,他们付出了一切,却无怨无悔,这种精神深深打动并激励着我,我也是一名教师,在较优越的环境中教书,还时而有些抱怨,叫苦喊累,真是惭愧,今后我要立足本岗,脚踏实地,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感动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颁奖心得11-05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04-12
《感动中国》读书笔记05-07
《感动中国》观后感10-18
感动中国观后感07-25
《感动中国》观后感07-16
《感动中国》观后感01-03
感动中国观后感11-11
《感动中国》观后感11-10
《感动中国》的观后感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