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精选18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1
早在年前央视就有预告正月初一那天会播出《典籍里的中国》,那时候虽然想看,但也没有太过重视,所以初一那天我并没有守在电视机前观看。但初四晚上我用手机看了一遍之后,又重头到底看了一编,今天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再次看了一遍,每一遍都让我感觉震撼,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节目的第一期讲的是《尚书》,《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相传孔子白头整理。节目中钱老借孔子之口说读《书》的好处有三句话: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王嘉宁说:“打开这本书,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
节目中有一个核心人物——伏生。
《史记·儒林列传·伏生者》中记载:
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伏生生于战国,经秦朝,故于汉朝,一生与《书》有着解不开的结。伏生少小就学习《书》。在秦朝“焚书坑儒”时,他冒着杀头的罪名把《书》藏在了家中石壁中。在秦朝末年,兵乱大起,项羽火烧咸阳,伏生一家携书逃亡。在逃亡的路上天降大雪,伏生的妻子重病,女儿也几乎冻死,要烧书简取暖的时候,伏生的妻子却阻止了,因为这些书早在之前是伏生的儿子以命相搏才保下的。天下初定,伏生回到家破壁取书的时候发现《书》已经损坏,经整理才得28篇,这也是为什么《典籍里的中国》中说28篇的原因。后来又得一篇,共29篇。伏生晚年在齐鲁一代传授《书》,后来汉文帝想要召伏生进朝授书,但那时候伏生已经九十多岁,不堪舟车劳顿,所以汉文帝派太常使掌故晁错到章丘向伏生学习、取经。至此《书》留存皇家,传于天下,为今文《尚书》。
剧中的感人之处很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伏生的眼睛。从他的眼睛中我看到了很多东西,愧对妻儿、《书》有损坏时的悲伤;听到古文《尚书》失传时的紧张和焦急;还有历经劫难后在眼中留下的历史沧桑和智慧……但他眼中最多的是希望!当听到陛下有诏时,伏生眼睛突然就亮了,那是希望的光,所以伏生说:“皇帝陛下知道《书》的好处,百姓的好日子有望了!”在晁错学完《书》而离开时,伏生的眼中充满了希冀。他说:“而今将《书》还于天下,我已无憾矣!”我想那时候他一定是在期盼晁错能使《书》传于天下吧!在从现代离开,回身望时伏生眼中饱含泪水,那时他一定看到了希望,心中一定是欣慰的,不然也不会说:“《书》有了你们的传承,我放心了!”……如此种种,都是那位老人对传承的执着啊!
在伏生之后,西汉孔安国竭尽全力推广古文《尚书》,但西晋“永嘉之乱”后全部失传,后来东晋梅赜结合今文《尚书》及其它古籍编撰了伪古文《尚书》流传于世。
不管是伏生还是孔安国、梅赜,或是后来唐人青石刻经,都为《尚书》的流传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华夏智慧的传承人。这也让我想起了司马迁身残写《史记》,谈迁两度写《国榷》,李清照孤苦护金石文物……他们所做之努力,令人敬仰,使人铭记于心!
剧中说了《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大禹用了十三年时间,历经磨难,走遍了华夏各地,用足迹丈量土地,从而把华夏划为九州。后世人也把中国的疆域称为——禹迹。
从茫茫禹迹到伏生护书再到今人传诵,这是智慧的传承、文化的传承、血脉的传承!剧中伏生问撒贝宁:“华夏何为一体?”撒贝宁答:“自古就是一体!”怎能不令人感动?
剧中提到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曾经读到王道士把书卖给英国人斯坦因时,我以那些典藏经书的口吻说过一段话:
我,已沉睡了无数个日月,在今天,睁开了惺忪睡眼。然而,曾经的日月,没有照亮此刻的天,我茫然四望,何去又何从?纷飞的战火,暴露于外的贪婪,风雨飘摇碎骨粉身,有谁知道,那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千万里的奔波,远走他乡的辛劳,有谁在意,我将来秋水望穿的`凄凉。或许,有人知道,就像我知道一样,可是,那,又能如何?我不再挣扎,空洞的眼睛,穿过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我看到了犹豫,看到了不舍,看到了痛苦,还有茫然无措。我惨然一笑,坐着不知去往何方的车队,遥望泣血的残阳……
且不说王道士为保护那些藏经时做的种种努力,也不说他把藏经卖给斯坦因的正确与否,只说那些典籍文物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实在令人痛惜!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该去往何方?典籍中都有答案。现存的典籍弥足珍贵,是每个读书人都应该去重视,去阅读的。
作为读书人,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为华夏文化,华夏精神,华夏智慧的传承做些什么。我们做不到像伏生那样可歌可泣,但我们也可以出一些绵薄之力。为往圣继绝学,于后事传经典。或许我们对华夏文化也所知不多,但我们应尽我们所能把华夏精神传承给我们的学生。争开万千花,争结万千果!中华之未来,在孩子们的手中,也在我们的手中!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2
有什么是你拼尽一生所守护的?
俗话说,唯有诗和远方不可辜负。那么对于伏生而言,则唯有《书》与讲《书》不可辜负。战火的响声,淹没了他的叹息;兵车卷起的灰尘,掩盖了他护书的身影。岂不叹,楚人一炬成焦土;岂不恨,战争纷乱扰安宁;岂不幸,伏生留书传千古。他若偻之背影饱含了月岁的沉淀,所讲之《尚书》实现了千年的穿越。伏生一家,视《书》如命,拼尽一生,才得弦歇不掇,薪火相传。伏生守护《尚书》一生,守护着宝贵华夏文明,照亮过去,更照亮未来。
当今日的我们安享繁华与和平时,边境的石头与棍棒无情地夺走四位戍边英雄的生命。“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而不可凌”,在雪山书写下自己一生所守护的,用行动义不容辞守边防。“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陈红军、肖思远、陈祥榕、王焯冉烈士将鲜血挥洒边疆,卫国土不失半寸,既是使命在侧,责任在身,更是生死攸关之际为所守之中国,献上自己的一生。英雄们爱国守边,献出生命,才得国土安宁,主权完整,人民生活康乐。
又有什么是你终其一生所追求的?
古时为了钱、权、名、利战戈不断,今时为了房子车子票子迷失了方向。究竟什么才该是这生吾之所求?又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信念去守护所谓的心灵至高地?
你心灵至高地,住着什么?可能对于如我们一般的学生,早已被社会范式填满了名牌大学,可终点又何尝在此,这不过是起点而已。所要追求的,不应只是眼前的苟且。
我们很难平衡所求,就像伏生也会希望与妻儿共读《尚书》,陈红军烈士也想多陪陪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诗和远方也是美好的象征。可最终,他们选择他们所守候和追求的,还是这些让我们永远铭记的万死以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像无数留名青史的英雄,是社会的模范,也是每个人优先具备的精神,刻在民族心、民族魂里。
到底追求何事,守护何方?
今天的川流不息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就像当年张继名落孙山时写下的《枫桥夜泊》留传千古,而中举之人却没人被歌颂。但张继面对的却是落榜的落寞,中举之人面对的是明日的荣华富贵。
就像著名辩论赛“青年人到底该做加法还是做减法”中说的——你可以为自己的.生命加重量,去承担更多的责任,但你可能会很辛苦;也可以选择为自己的生活打拼。没有说谁幸福谁不幸福,只是每个人认为的幸福不同罢了。
热泪滚烫,谁不是倾尽一生求一个好结果,无论过程如何,无论生命长短,终是成就了所追求的,守护长了所守护的,才是我们真正想得到的。
“魂兮归来,以瞻家邦。”我想,我所求的并不是明天的三餐,而是明天我能为充实自己做点什么;我所守的也不止于一隅,而是未来我能尽力守护这片土地上我所能守护的一切。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3
近日,央视综艺《典籍里的中国》正热播,第一期节目有关《尚书》。翻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发黄的史册,阅读经典,知道我们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读“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品百味人生。
翻开《尚书》,我品味到其历史悠久,尧舜禹夏商周;翻开《尚书》,我品味到古代先贤筚路蓝缕创造的丰富文明;翻开《尚书》,我品味到青石刻经,青史永存的文化传承……当然《尚书》的魅力,绝不仅限于此。
翻开《尚书》,品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了解《书》的人,必定会熟知“伏生护书”的感人故事。绝不仅浮生墙壁藏书,此可谓,一家其心护《书》周全——爱子因护书,以命相搏,被乱军杀死;妻子一路挨饿受冻仍止其烧书取暖。他们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赞歌。才能有后世“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的高度美誉。中国文化不绝如缕,薪火相传,正是因为无数先贤拼了命也要护其周全的坚定信念。上有玄奘西行“宁可向西走一步就死去,也绝不向东退一步以求生”的信念,使佛教在中国文明史上熠熠生辉;下有七十年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味诗词之美的叶嘉莹“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使古典诗词,在今天为人熟知,广泛传诵。这一系列灿烂光辉的.文明史,离不开一代代文学家们的传承。他们以血肉之躯铸就文化之屏障,以卓然之姿增补历史的璀璨辉煌,以坚定的信念,让文化之花灿烂的绽放在祖国的沃土上。吾辈青年更要以这种坚定的信念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翻开《尚书》,品味其蕴含的治国理念——民本思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中如是记载;孟子曾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连历史上著名的明君李世民都在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作为“民本”思想源头活水的《尚书》蕴涵着如此深刻的哲理。读上《尚书》,体悟大禹定九州,奠高山大川的气魄;品《尚书》,感悟武王“称尔干,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的英勇。而这都源于对百姓的爱,源于心中的大义。学习尚书,传承经典,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尚书的深远影响,吾辈青年更要在这最美好的年华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读《书》而知先贤政治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之要。《尚书》之正气,像星星一样奔流在那漫长的岁月间,镌刻在了未来的璀璨星河中。我们更应细读《尚书》,让《尚书》之正气,在遥远的未来奔向经久与不朽,绽放万丈光芒。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4
多维度的舞台空间,沉浸式的呈现视角,是《典籍里的中国》一登场便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节目创新设计270度立体舞台,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增强现实(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开拓架构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多空间、沉浸式“故事讲述场”。
“它的多维空间、沉浸式的体验,很有创新效果。技术呈现直接升级了我们的审美体验,带来一种审美沉浸,具有很强的带入感。”《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说。
不仅舞台空间展现出时空变换,撒贝宁也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串联起不同的时空情境,与“古代读书人”伏生展开穿越古今的梦幻对话。跟随撒贝宁的视角,观众也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中,看见了《尚书》的传承之路,听见了书中的历史回声。
“这次节目电影化和戏剧化的升级是升维的,其最大特点是跨艺术门类融合与媒体融合双向引领。”对于节目创新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提到,“节目打通了多重时空之间的关联性,包括点评时空和戏剧时空的欣赏关系,创作时空和表演时空的因果关系,以及历史揭秘和当代延续的传承关系。”
从舞美、服装、道具等细节的精雕细琢,到演员表演的入木三分,再到舞台技术的独特效果,让观众沉浸其中。
“《典籍里的中国》让戏剧和布莱希特的‘间离’理论都有了新的发展与解读,倪大红的表现彰显了演员的演技和魅力。”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郝戎讲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撰文评论《典籍里的中国》为观众打开了一条“时空隧道”,让年轻人一头扎进了古籍里的多重世界。“几场戏起伏跌宕,高潮迭起,戏剧性很强,同时又传递出《尚书》蕴含的精神。”
《典籍里的中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联合央视创造传媒、中国国家话剧院共同打造。从观众好评,到专家热议,这档迅速“出圈”的节目也彰显出国家媒体在文化节目领域的“内容生命力”。
从《故事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到《主持人大赛》《开学第一课》等,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坚持打造“有文化、有品质、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的文艺节目,推动文艺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年春节档,总台又献上了一系列底蕴深厚、引人回味的文化盛宴。据悉,在第一期《尚书》之后,《典籍里的中国》还将聚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等文化典籍,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5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中华世纪坛序》烫金的字样深深烙在国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圣火,在风雨飘摇中亦燃未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中华民族这片桀骜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近日,综艺型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大放异彩,以独具一格的方式向国人讲述不绝如缕的华夏故事。节目第一期介绍了“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一一《尚书》。“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华夏经典,弦歌不辍。沉重的语句无一不使国人内心澎湃,华夏文明的精髓绵延至今,溢散出无穷的光辉。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斗转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经,青石永存。抚摸传承千年的典籍,翻开古老泛黄的书页,一个个沉重而又饱经沧桑的.文字浮现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华夏之渊源。品读经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品读经典,领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蕴;品读经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宁”的力量。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熔铸于字里行间,镌刻于时代青石,它们并未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热血传承中与时代接轨,推陈出新,千年繁盛。
风风雨雨,沧海桑田,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责任心和文化情却未消逝。从爱子护书,以命相搏,用热血传承圣火,讲授《尚书》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映,粼粼历史长河中倒映出来的正是华夏儿女守护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护得文学精髓千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壮志与坚定决心。
仰望历史的天空,华夏文明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华夏文明绵绵不断。一片片竹简本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与千百年来遗存下来的经典对话,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能让更多国人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这是何等的幸运,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华夏文明,使其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础,传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无穷的魅力。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6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1套首播,第一期主题是《尚书》。这样的央视开年大戏,果然不负众望。我由衷地讲这绝对是一部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的国学大手笔制作。
从央视发展史上来看,这也称得上一部开天辟地的力作,这种创新的历史表述方式,或将改变央视老套的叙事方式。看过之后让我觉得:错过春晚不足惜,精神的饕餮盛宴必是《典籍里的中国》。
果然是新年新气象,央视再用自己强大的制作能力证明了自身不凡的实力。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以当红主持人撒贝宁为历史见证人,这位年轻的知性主持人作为新一代读书人的代表,畅游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伏生对中国著名典籍《尚书》的保护、流传为故事主线,讲述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中华文明传承史。
《尚书》,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相传是孔子晚年整理编撰而成。
影片以舞台剧的形式,通过声光电的巧妙运用,以简单直观的综艺访谈节目艺术表现手法,构建了一部极具冲击力的历史舞台大剧,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深深唤起了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主持人撒贝宁既是讲述者,也是观看者,同时也是历史的参与者,他带领观众以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不断穿越在各个历史切片之间。
撒贝宁与孔子的弟子们大声诵读圣言,自然流畅地将故事主线衔接到故事讲述者。整部剧中,大量使用回忆、眼神、台词等自然过渡手段。策划好、编剧好、演技好!
回忆与现实,现实与虚构,语言与情感,通过编剧开放、新颖的蒙太奇手法,集成了话剧、舞台剧、影视剧、综艺访谈、现代三维技术等各种行之有效的艺术手法,可以说,无一不用其极,而又恰如其分。
这部《典籍里的中国》称得上是央视历史纪录片的一个新的巅峰,所有的影视、话剧等表现技巧都在一个很高的层面得以完美运用,堪称经典电视艺术作品。
不得不说倪大红老师的表演真的太有张力了。尤其,伏生回眸的那一刹,我不禁动容,热泪盈眶。
一眼千年。在这场漫长的文化苦旅中,先祖先贤们挺过死亡的威胁与离散的痛苦,用他们的虔诚与笃信,还带着一点骄傲,守护着中华文化的尊严,延续着中华文化的血脉。
想起余秋雨在《文化苦旅》里写莫高窟时说的'话:“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那么看那些典籍也是。看那些山川河流残垣断壁,那些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那些奇闻轶事民风民俗,都是。那些鲜活律动的生命,将华夏文化根植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积淀在了我们的民族潜意识里。
我觉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问题: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典籍里的中国》就是正本溯源,“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一个哲学问题,背后都是深情款款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中国人,自己所拥有的无限璀璨的文化宝库。这难道不是我看《典籍里的中国》,并让我为之感动的最主要的原因吗?
从唐代王维开始,历代中国文人墨客都在创作《伏生授经图》,伏生对于中国文人的影响可谓是世代相传,生生不息。这些记录上古先贤言行的书,让后世懂得治政之本,为人之本,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最后,我反思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我以为,改成激发文化自信更为合适的。因为,这种文化自信早已深深根植在我们的民族潜意识里了,积淀了一代又一代;它不需要树立,它就在那儿,只是沉睡着,只待着一束光将它唤醒。那束光可能是各类大型文化节目,也可能只是,一席话,一页书。
我突然发现中华文化真的太美了。它们那么宏大,宏大得令人叹为观止。它们那么厚重,厚重得,值得我们世代传承与守护。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多看经典,多读书!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7
这样的“穿越”才真正有意义,看到伏生问撒老师:“后人可还读《书》”的时候,内心真的一动。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贤真的有机会问起我们“文脉安在?”我们要做到问心无愧,踏踏实实地回答一句:“斯文在兹!”传承的.故事,经久不衰。
太感动了,之前不懂《尚书》,看到倪大红老师演绎的尚书的话剧,发现中国这个词就是从尚书中来,大禹的功劳不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辈子护书传书,不愧对先人。薪火相传,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问:华夏何为一体? 答曰:华夏自古一体!
真的喜欢这样的节目,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戏剧冲突,并非大而化之,而是以点代面,细腻又宏大,让人热血沸腾又泪流满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来,多少学者为我国传世的典籍皓首穷经,如今《典籍里的中国》让经典走进寻常百姓家,它们不再是阳春白雪无人懂赏,而是可以被我们所有人理解、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强烈推荐!
节目不仅仅是叙事,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更是富有创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继往开来,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这些丰富而又珍贵的典籍,值得每个中国人去品读,也该与世界分享。
中华先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华文化,永续不绝。优秀的典籍使我们明过往、知兴替;优秀的演员以入木三分的演绎带我们迈入千年历史长河,感知先贤气节、启明吾辈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关注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传承国学国粹,华夏弦歌不辍,你我当仁不让。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8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9
敦煌,莫高窟。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万卷典籍,千年洞藏,霎那间出露于漫天玄黄之下;如今,一万五千余卷典籍被奉之高台,为国人视若国宝。这些典籍,构筑成了中国的精神高楼,熔铸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书》,便是这烟波浩渺的中华精神之海中激腾的一浪。
《书》,即《尚书》,文化元典、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翻开《尚书》,有“禹敷土,高山刊本”,有“称尔戈,比尔干”。犹记大禹治水,开九山,通九河,定九州,在中华大地谱写一曲壮阔激昂的歌曲,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人定胜天”的豪情与壮志,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犹记周武王牧野一战,即使天降大雨、占卜凶兆,他也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天意,实为民意;真正的天道,在于民心。由是,他得以得民相助,攻入朝歌,去创造自己的伟业。《尚书》由八千多篇浓缩为百篇,倘若其没有流传后世,这对于这个世界将造成多大的损失!也许我们看到黄河流深,不会想起为此奋斗终生的大禹;看到殷墟遗址,不会想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尚书》实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看着眼前的尚书,你是否想起它背后的那些人?无论是石刻的,竹书的,纸印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伏生,视《尚书》如命,当秦的火把逼近,他将《书》藏于墙壁中,只为护得文化传承的星火不灭。伏生授经,不仅仅是传承文化,更体现了一个老者对文化的热爱,一个后生对文化的敬畏,一个王朝、一个民族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无论是孔安国献孔子家中的《尚书》,亦或是唐朝刻下开成石经,都是文化的传承。向他们致敬,因为他们,中华文化的天空中,又多了一抹亮色。青石刻经,他们,永存青史。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在文化的代际传承中,我们要敬畏典籍、敬畏文化。丘吉尔有言:不伴随力量的文化,终将成为灭绝的文化。倘若只将典籍存于图书馆中束之高阁、只将足迹埋于图书馆而不刻入人们心中,只怕叹息也是枉然。我们对文化的`态度,如果变成只有早自习和晚自习,强迫人民去学习,人们就会想要逃走。真正有力量的文化,当是铭记在人们心中的文化,所以最好的态度,就是人们始终对文化保持一种亲切感。我们很高兴看到《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典箱里的中国》为爆款IP,这不正意味着我们这个民族对文化的亲切感正与日俱增吗?这样的文化,才称得上是有力量的文化;这样的民族,才称得上有力量的民族。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10
一声惊雷忽至,万千典籍破壁而出,被冠以“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得以舒展,在幽黯中熠熠生辉,隐遁千年的文化密码得以破译,在挣扎沉浮的文学史上汇拢交织。
《典籍里的中国》首期节目的主角,选取了《尚书》这部文化元典。通过现代读书人撒贝宁与优秀演员倪大红饰演的浮生一角跨越时空的对话,带领观众一同走进尚书。看完这期节目,很难不为之动容,我不知多少文物没能躲过战争、盗窃的毁坏,在寂静无声的岁月里慢慢被人遗忘,多少古籍难以跳出盛极而衰的宿命,荒芜的沙漠里、清冷的殿宇里藏着多少流传千年光华璀璨的中华文明瑰宝,又是否有人听见他们的`哭泣。所幸《尚书》遇到了浮生,与其说是浮生不顾一切保《书》,不如说他与尚书相互救赎。幼儿时代的浮生出口成诵:“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对《书》绵延出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在烽烟滚滚战角吹响中,用尽一切护《书》周全。他的儿子因保书,以命拼搏后被乱兵杀死,他的妻子不肯燃书取暖,最终倒在丈夫怀中病亡,永远地留在了那片荒野。“我妻、我儿我全家舍命护《书》,伏生先生发此慨论当之无愧。
记得在伏生先生听闻汉文帝派晁错前来学习尚书时,只短短几秒钟,先生眼神中流露出来的真情,我却切身的感知到。他听到自己读了一辈子的尚书能够被当今皇帝重拾时,他的心中就盈满了泪水,往昔豪情流涌,踽踽独行于世”的苦恨在刹那间都被化解;当他邂逅当世后人尊崇这部典籍的字字句句时,“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便有了形状,他看得见摸得到历史的厚重。那忧愁一生的心头肉被如此尊奉着,老泪纵横,只扶着鸠杖跪地掩面叹息,颠簸不破的历史压满他的心枝。
表演结束后,蒙曼女士提出她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什么是中国?我想,中国是五子之歌中咏诵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青石刻经青史永存的坚守与传承;是几经波折离厄重重后“荜路蓝缕,创造文明,开天辟地”的勇气;更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披山通泽决河定州的信念、是周武王“称尔戈,比尔干,立尔戈,予其誓”的为民立命的仁心和浮生先生究其一生让历史脉络,历历重现逆流而行一段文化苦旅的笃定。
“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朝代兴废之由,个人修身之要。”可“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愿浮生与《书》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11
《尚书》并非上古之书,乃后人(孔子)尊崇、崇尚《书》之典籍而美化得名。上古之书,时间尺度要拉长,以三五千年为尺度,至少是7200年~10800年以上,三皇之前,甚至以万年为尺度,几万年前乃至更远古更太古。所以,《尚书》是上古与中古之间的书,若要以具体的时间推移作为计算尺度的话,“三古”划分之名则是后代学者所处的具体时代,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因为人类历史再过几千年或者几万年,“三古”又如何划分都是个问题。
《书》《书经》《尚书》之演化,如果是《三坟》与《五典》的遗作,(《三坟》《五典》即:传承“三皇”思想与“五帝”思想的书,即三皇五帝的道术),那么,还有一个可能是三皇之前的上古史要么遗失,要么已经被后人删除了,因为上古结绳记事与甲骨文之前的文字符号,后人基本是很难看懂的了!
有了书,有了典籍,有了帝师,就有了学习复刻传承的功能,因此文化的本质与天子的道术是不会断层的,它会以另外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山海经》与《庄子》,近代有《毛泽东思想》。当然了,还需要有千古圣人的降临,才能“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以解读天地密码与天书密码。
《尚书》中的'记载,大禹治水,定九州,说明自上古以来,华夏一体,解放了全中国,解放了全人类;上古真人纪更是“天下一家”,“天道为一”,“地球人类命运共同体。”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中原与蛮夷的区别呢?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几万年又发生了什么演化呢?上古、中古与后古的蛮荒之地呢?上古、中古与后古的流放史呢?日月昭昭,不言自明。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古思想来自上古思想,下古思想来自中古思想,一脉相承。可是,道术将为天下裂,后人的思想越来越复杂,人格也越来越分裂,文化就越来越退化。文化的复兴,就是要复兴到天地间最本真的朴素文明。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12
《典籍里的中国》首期节目中,“护书人”伏生用一生护《书》、讲《书》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这场“古代读书人”与“当代读书人”之间穿越时空的对话,开启了一场兼具艺术熏陶和精神洗礼的文化之旅。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表示,这档历史文化类节目,用典籍破译文化密码,在知识普及的同时也进行了思想阐释,并增强了文化自信。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是《典籍里的中国》一大破题点,《尚书》这期便将“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这一理念演活了,不仅展现出主流价值的'一脉相承,也照应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主题。
对于节目诠释“典籍”的叙事手法,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谈道,《典籍里的中国》将远古拉到当代,把文字变成了形象,将典籍中的思想精粹和今天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节目还拓宽了叙事场域,既有《书》中的故事,也有护《书》人的故事,还有其他与《书》相关的人和事。“这是一个中国故事系列,在一部典籍、一个人、一个主线的严谨构架体系里,用故事化、戏剧化的方式来识读经典,引导今天的年轻人能够读懂经典,读懂今日之中国。”
节目首期便选择将《尚书》作为展示对象,把其中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与独到的电视综艺形态结合起来,让这部文辞古奥、和当下有着相当距离的典籍活在了二十一世纪的电视屏幕上,让典籍获得了一种学术研究之外的独到观照。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节目为电视文艺表现中华文明提供了独到的方式和路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说,“《典籍里的中国》核心是用形象阐释典籍。形象是有生命的,有了形象典籍就活起来了。其价值、内涵、深度,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华文明的故事。”
这与节目创作初衷不谋而合,“中国人讲文化传承,我们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在传播文化。而电视节目,能够让更多老百姓看到中国文化的回潮。”《典籍里的中国》艺术总监、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的田沁鑫说。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13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宛如一扇通往古代智慧宝库的大门,在观看之后,我内心深受触动,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洗礼。
节目中,通过精彩的演绎,《尚书》这部古老典籍不再是晦涩难懂的文字,而是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从伏生护书的情节中,我看到了古人对文化传承的执着与坚守。伏生一生历经磨难,在战乱中舍命护书,哪怕为此付出亲人离散的代价,也从未放弃。这种精神深深震撼了我,让我意识到文化传承的责任之重大。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有太多的东西容易被遗忘,而伏生的故事提醒着我们,那些古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用心去守护,就像守护我们的生命一样。
《尚书》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更是博大精深。它记录了虞、夏、商、周时期,涉及政治、宗教、思想、哲学、艺术、法令、天文、地理、军事等诸多领域。节目通过生动的场景重现,展现了古代帝王将相们的治国理政之道。比如其中所体现的“民为邦本”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让我明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统治者或者政府只有关注民生、以民为本,才能实现长治久安。这是跨越千年的智慧,依然熠熠生辉。
此外,节目的呈现形式也让我赞叹不已。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舞美设计、演员表演等各个环节都堪称一流。舞台上构建出的历史场景逼真而震撼,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将古人的形象和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形式不仅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更让我们能够深入地理解《尚书》的内容,拉近了我们与古代文化之间的距离。它让我认识到,传统文化并非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而是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走进我们的生活,激发我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自豪。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是一场文化盛宴,它让我对《尚书》这部典籍有了全新的认识,更让我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充满敬畏之心,激励我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14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尚书》,就像是踏上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每一个画面、每一句台词都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了华夏文明中闪耀的智慧之光,让我沉浸其中,感慨万千。
节目一开始,那气势磅礴的舞台布景就将我带入了古代的氛围中。当伏生缓缓讲述他与《尚书》的故事时,我仿佛看到了岁月的沧桑在他脸上刻下的痕迹,更看到了他眼中对《尚书》坚定不渝的守护之光。他的一生与《尚书》紧密相连,为了保存这部典籍,他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这种对文化的热爱和忠诚,已经超越了个人的情感,成为一种使命感。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跨越时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它让我反思自己,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是否也能像伏生一样,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如此深沉的热爱和执着的守护呢?
《尚书》作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其内容的厚重感在节目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不同的场景演绎,我们看到了古代圣贤们对于国家治理、社会秩序、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其中所呈现的智慧,就像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例如,节目中展现的君臣之间对于治国方略的讨论,让我了解到古代政治智慧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这些智慧并非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它们为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让我们明白,古人在面对各种问题时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法,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在艺术表现上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它巧妙地运用了现代舞台技术,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演员们的表演生动逼真,他们不仅要诠释出古人的言行举止,更要传达出古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无论是伏生回忆往事时的悲喜交加,还是古代君臣论政时的庄重严肃,都被演员们演绎得恰到好处。这种表演让古籍中的人物从书中走了出来,走进了我们的心中。同时,节目中的音乐、灯光等元素也为整个演出增色不少,营造出了一种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使观众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文化盛宴中。
这部作品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尚书》不仅仅是一部古老的典籍,它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源之一。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这些经典著作中的内涵,传承和弘扬其中的智慧,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15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为我们打开了一部尘封已久的历史画卷,让《尚书》这部古老的典籍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观后令人心潮澎湃,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从节目呈现的角度来看,它无疑是一部制作精良的文化巨作。舞台设计独具匠心,通过巧妙的场景转换,我们仿佛穿梭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无论是古朴典雅的宫廷朝堂,还是战火纷飞的民间村落,每一个场景都细节满满,生动地再现了《尚书》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这种对历史场景的高度还原,让我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古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为理解《尚书》的内容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而演员们的表演更是可圈可点。他们以精湛的演技将古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伏生作为贯穿始终的关键人物,他的扮演者将伏生的坚韧、智慧和对《尚书》的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讲述伏生为了保护《尚书》,不得不将书藏于墙壁之中,后来又因为战乱失去了大部分家人的情节时,演员的眼神中透露出的.痛苦和无奈让观众感同身受。这种情感的传递不仅仅是表演,更是一种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还原,让我们对伏生护书的艰辛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内容方面,《尚书》所展现出的思想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源头,其中所包含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思想,体现了古人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深邃智慧。这些思想在节目中的演绎下,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可感的实践。例如,在展现古代帝王依据《尚书》中的理念治理国家时,我们看到了这些思想如何在国家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中发挥作用。它们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即优秀的文化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能够为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提供指导。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还让我对文化传承有了新的感悟。伏生一生守护《尚书》,历经磨难,只为将这部典籍传承下去。在当今时代,我们拥有更加优越的条件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但我们是否有像伏生那样的决心和责任感呢?这部节目就像一个警钟,提醒我们要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积极地去传承和传播它们,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继续闪耀。
总之,《典籍里的中国·尚书》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作品,它让我们在欣赏精彩表演的同时,也对《尚书》这部典籍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16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如同一束光照进了历史的深处,照亮了《尚书》这部古老典籍的神秘面容,也在我心中种下了对传统文化深深敬畏与热爱的种子。
当帷幕拉开,节目以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方式将我们引入了《尚书》的世界。伏生的故事是整个节目的灵魂线索,他的一生堪称一部传奇。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书籍是如此脆弱,然而伏生却以生命为代价守护《尚书》。他的坚韧不拔和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令人动容。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文化传承者最纯粹的品质——无私奉献。他不在乎个人得失,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让《尚书》流传下去。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它让我反思在物欲横流的现代,我们是否还能坚守对文化的那份纯粹热爱,是否能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依然不忘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
《尚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其丰富的`内涵在节目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节目通过对《尚书》中经典篇章的解读和演绎,为我们呈现了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伦理等多方面的风貌。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如繁星般璀璨。“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这一思想在节目中的呈现让我印象深刻。它深刻地揭示了政治与民生之间的紧密关系,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兴盛在于统治者是否能以善政来养育百姓。这种思想在现代国家治理中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提醒着我们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关注民生福祉是国家发展的根本。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节目堪称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从舞台设计到灯光音效,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舞台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营造出的历史场景栩栩如生,仿佛将我们带回了古代。比如朝堂上的金碧辉煌、仪式的庄重肃穆,这些场景的营造不仅增强了视觉效果,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化的背景。演员们的服装和妆容也都十分考究,符合历史时期的特点。他们的表演更是将古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话、动作和表情,将那些古老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我们与古人产生了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而像《尚书》这样的典籍则是这条命脉上的璀璨明珠。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些明珠传承下去,让它们的光辉照亮我们民族前行的道路。这部节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传统文化的绝佳窗口,也激励我们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的伟大事业中。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17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是一场震撼心灵的文化盛宴,它像是一座桥梁,将古老的《尚书》与现代的我们紧密相连,让我们得以跨越时空,领略这部经典的魅力,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厚智慧和文化价值。
节目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对伏生护书故事的演绎。伏生一生的经历是一部充满苦难与坚守的史诗。在战乱纷飞的年代,他带着对文化的敬畏之心,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尚书》。他经历了亲人离世、颠沛流离,但始终没有放弃这部承载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典籍。这种对文化传承的执着,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在他眼中,《尚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民族精神的寄托,是连接古今的纽带。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文化传承者的担当,这种担当让我意识到,在任何时代,文化的传承都需要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如同火炬手,在黑暗中守护着文化的火种,为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传递光明。
《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邃令人惊叹。节目通过生动的方式展现了《尚书》中的政治智慧和道德观念。其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心传,深刻地体现了古人对人性、道德和治国之道的理解。这些思想在当今社会仍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提醒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底线,追求真理。在国家治理层面,《尚书》中的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如重视人才选拔、强调社会和谐等,这些智慧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从艺术角度来看,《典籍里的中国·尚书》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它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来呈现这部古老典籍。舞台上的场景布置美轮美奂,每一个画面都像是一幅精美的历史画卷。从古代的宫廷建筑到民间的生活场景,都体现出了制作团队对细节的精心雕琢。演员们的表演更是出神入化,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古人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世界,将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无论是伏生的沧桑坚韧,还是古代君臣的睿智威严,都通过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音乐、灯光等元素也与剧情完美融合,营造出了浓厚的历史氛围,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的时空之中,与古人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这部作品让我深刻认识到,《尚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典籍里的中国·尚书》则是打开这座宝库的一把金钥匙。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尚书》,进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文化作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 18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强大艺术感染力的佳作,它将《尚书》这部古老而神秘的典籍从历史的尘埃中唤醒,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使我在观看之后久久不能平静。
在整个节目中,伏生的形象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他是文化传承的英雄,他的一生都与《尚书》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为了保护《尚书》,他藏之于壁,流亡他乡,在漫长的岁月里,与这部典籍相依为命。即使面对亲人的离去、生活的困苦,他也从未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他对《尚书》的热爱已经超越了生命的界限,这种纯粹而坚定的'情感,让我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文化传承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对民族精神的坚守,是在历史长河中为民族灵魂找到栖息之所。
《尚书》通过节目呈现出了它作为华夏文明源头之一的重要价值。这部典籍记录了中华民族早期的历史、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其内容犹如一座蕴藏着无尽智慧的矿山。节目中所展现的各种治国理念,如“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体现了古人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全面思考。这些理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繁荣不仅仅依赖于武力和经济,更需要道德的引导、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社会的和谐。这些古老的智慧在现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让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问题时,能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从节目制作的层面来看,《典籍里的中国·尚书》堪称一部艺术精品。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使整个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通过古今对话的形式,巧妙地将现代社会与古代文化联系起来,让观众在欣赏古代故事的同时,也能思考现代文化传承的问题。舞台上的呈现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无论是大气磅礴的宫殿场景,还是质朴简约的民间画面,都充满了历史的质感。演员们的表演功力深厚,他们用细腻的情感、精准的动作和生动的语言,将古人的形象和情感完美地呈现出来。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让观众沉浸其中,与古人同呼吸、共命运。
这部作品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正是因为有像《尚书》这样的文化瑰宝,以及像伏生这样的文化守护者。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拥有更加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条件,更应该肩负起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让这些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相关文章:
在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14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1-06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13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05-22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15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05-16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范文06-16
关于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