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学少年》观后感(通用20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恰同学少年》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1
看完恰同学少年这部23集的电视连续剧,仅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这几天我像着了魔一样,从小到大我还从未对一部电视剧如此着迷。
我感觉它是所有我看过的电视剧中最为振奋人心发人深醒的以至于当我看完的时候突然觉得好像少了一点什么东西,感觉这部片子永远也不会结束,它带给人太多的回味和反思。在这部片子里有太多令我振奋的语言,有太多让我足以学习的模范,也有太多令我感动以至流泪的情节。
革命的豪情和热情,信念的坚定,理想的远大,生活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其中的感觉也许只有亲自看过才会体会的到。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那样历历在目,文武双全,有胆有谋的毛泽东,沉着稳重,考虑周全的蔡和森,心地善良,才气过人的萧子升,杰出的女性人才如陶斯咏,向警予,杨开慧,蔡畅,当然还有一师范的老师和校长。一个个的人物形象不时地闪现在我的`脑海中,不论穷富,不论男女,不论什么旧制度老封建,怀着同样的激情,热情,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在一起学习讨论,这样的豪情壮志使我的内心象是燃烧起了一团烈火,重新点燃了我,点燃了我的斗志,也唤醒了我,唤醒了我的理想,人生在世,匆匆过客,然则价值观却相差悬殊,为什么?我想这部电视剧里有最好的答案。
一个人如果只有物质的享受,天天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而没有精神上的追求,那么他算是枉费此生。这样的人生也没有多少价值可言。生活在现代,物质生活很丰富,如果不时刻提醒自己磨练自己,时刻给自己的思想充电,那么很容易被世俗同化,最终也会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幸好我的身边也有这样意气风发,志趣相投的朋友,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给我的关心和帮助,同时还要感谢乌有之乡以及乌有之乡的朋友们。因为有你们,我心自向往永恒,因为有你们,我心自向往超脱,也因为有你们,我心自向往真善美。
《恰同学少年》——一部值得用一生去细细品味的影视作品。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2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又是少先队建队日的举行,那说起少先队建队日,小伙伴们知道是什么吗?通过了解少先队建队日,我们同样会有着许多的感悟感想,且印象深刻。能感受到少先队建队日的真正意义与价值的展现,而以下则是本人内心的感慨之言以及反思。
对于今年的少先队建队日,我们可以感受到岁月无情,流年似水,蓦然回首,我们伟大的民族已经经历了五千年的沧桑岁月。多少兴衰,多少欢乐,已成为历史。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青少年,我们更是要承受起重任,树立远大的理想,为此付出行动,好好学习科学文化,塑造优秀的自己,为祖国继续有更好的未来储备好自己,努力拼搏贡献,展现自身最好的价值,实现理想。
青少年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因为我们幸福的生活是革命战士用他们的一切换来的,所以,我们都要有一颗爱国心。爱国,是每一个中华民族的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所以我们更是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将来承担重任,报效祖国,实现自己最有意义的价值,收获精彩的人生。
此次的少先队建队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深刻的感悟及体会,作为一名学生,祖国未来的希望,为了祖国的'将来,为了不辱中华使命,我们应发奋图强努力读书,天天向上,为祖国创造出一个更辉煌的明天。而作为接班人的我们,也要去好好地了解祖国的历史,规划未来,认真感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之责任,全在我少年!除此之外,了解了少先队建队日,对于我们在校的学生,热爱祖国”不一定要气壮山河,但我们可以怀着敬爱,高昂地唱出国歌;“服务人民”不一定要惊天动地,我们可以力所能及,从小事做起;专注于科学,热心于劳动,让无知与懒惰远去。树立荣辱观,让年轻而有力的心随着时代的节奏跳动,去创造更好的未来而加油努力!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3
《恰同学少年》电视剧观后感我看完这部感人肺腑的23集电视剧。我的心被震撼了。被剧中的人物所感染。本剧就是以毛泽东五年半的读书生涯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风华正茂的优秀青年学习生活的故事。看完了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真的为之震撼,体会到了什么才是少年应有的青春。
剧中梁启超的“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一直在我耳边回旋,为当年那气宇轩昂、胸怀天下的少年学子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充满朝气的青春活力和豪迈的革命气慨所震憾,深刻地感受了时代伟人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非凡的风采。
电视剧把我们的视线带到了上世纪20年代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反动势力为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反扑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的`峥嵘岁月。这个时期国内外发生了“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大事。在进行革命活动中,青年毛泽东结识了很多同志,并积极引导他们与广大工人农民相结合。
他在湖南第一师范院校的几年十分耐人寻味,他和他的同学们满怀崇高理想,一起登岳麓山,一起玩橘子洲,一起到湘江游泳……他们关心国事;他们忧国忧民,指说江山社稷大事;他们爱憎分明,蔑视权贵,视当时那些祸国殃民的封建军阀如粪土,严厉地痛斥他们的行为。1916年暑假,毛泽东与罗章龙、蔡和森等组成“新民学会”,是中国早期革命的星星之火。一代伟人虽已远去,但他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却永放光芒。
这部电视剧中一个个朝气蓬勃、积极性上、鲜活明亮的年轻人深深的感染着我,当我看到毛泽东那一批年轻人的豪情壮志,那种志存高远,发奋图强,报效祖国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他们那种意气风发、胸怀鸿鹄之志,饱含忧患情怀的精神是在任何时代都适用的,在任何时候都会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风华正茂,奋发向上的,《恰同学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腾飞,具有不可思议的,强大的推动力量。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4
看了这部电视剧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他们的话语让我激情澎湃,他们的行动让我热血沸腾。我不忍心错过任何一集,哪怕是一秒,因为每一集都会告诉我们一些现代人正在遗忘着却是那最为宝贵的道理,那里面老师的很多话,都让人回味无穷。
在那时,我们中国是一个多么贫穷的年代啊!如果没有像毛泽东他们那样的有志之士,我们有怎样谈强大发达啊!就连普通的衣食住行都成困难,我很清楚的记得蔡和森和刘俊卿那次因为吃饭而引发的争吵,他们两个把饭倒掉了本无关蔡和森的事!但蔡和森却愤怒了,因为他想到的是有多少人在忍受饥饿啊!他捡起了窝窝头,没有多说什么!这时,徐特立老师走了过来,他无声的和蔡和森一起吃了起来!所有的学生被感动了,徐老师用无言的批评让刘俊卿羞愧。那时我真的被感动了!我的鼻子酸酸的,泪水在眼睛里打转。想到生活实际中,学校的食堂,每天都有一大桶饭菜被倒掉,菜不好吃就倒掉,悯农这首诗我们三岁的时候都会背,可见粮食的来之不易。饭从哪里来呀?米饭首先要……然后再……最后用麻袋子一袋袋的`装好,用货车运到各大商场,米的过程就这么麻烦,何况菜呢?我们中国人口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但是我们的国土才排第三,如果人人都这样浪费,后果不堪设想。想到这里,我们就更应该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口粮食……
刘俊卿不仅如此还花钱买了一双贵鞋,这样奢侈的行为让我很看不惯,但是我们身边经常有人在攀比谁家更有钱啦?谁的衣服是名牌的?什么饭店的菜最贵啦?我们应该学习毛主席、蔡和森……他们也是贫困出生,他们却知道省吃俭用……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片段实在是太多了!完全无法用语言来全部描述。
祖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上,我们要好好学习,学习毛泽东刻苦学习的品质,学习徐特立珍惜粮食的品质……做一个有用之才。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5
我向大家介绍的影片叫《恰同学少年》。这部电影主要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展现了二十世纪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绥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当今社会紧密相关的现实主题。读了之后,我感触颇深。
记得片中有这样的一幕:毛泽东、萧子升和蔡和森在宽阔的湖南一师操场上,声情并茂地朗读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那朗朗读书声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注意,人越聚越多,所有的人都在激昂地诵读那令人振奋的诗篇。其中有一段高潮令我难忘:“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正是由于梁启超,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这种奋斗的精神和永不屈服的意志,才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也表明了只有奋斗和革命才能有永远的进步。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关系着祖国的今后和未来,担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前途和亲人寄予的'厚望,还有祖国的利益和发展。看着,我明白了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一定要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在新时代,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状态迎接各种挑战,要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虽然我看到了毛泽东他们勤奋学习后非常敬佩,但也有许多令我厌恶的人。比如刘俊卿这种虚荣的人:师范开学时,父亲为他挑担,他却说父亲是他雇的挑夫;父亲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地把兄妹二人拉扯大,自己辛苦地卖着臭豆腐供刘俊卿读书,可他为了那所谓的面子竟管父亲要很多钱去买一双皮鞋。一学期花的钱竟比王家少爷还多!他视功名利禄为人生高点。他为了面子,宁可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不曾想过亲人的心寒。我不禁为他感到一点惋惜。因为他原本也有不错的学习成绩,也可以效力祖国,却自毁前程,为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一道败笔。
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我明白了很多。我以后也一定要像毛泽东那样去学习:读书做笔记,遇到不懂的及时问老师……振兴中华,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6
追忆往昔峥嵘岁月,今又为何感到迷茫?江山代有人才出,上下求索。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不知道这些年如何混过来的,但自从我看了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我就知道,我的是生活变了。遥想风华正茂的少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何等的酣畅与潇洒,难忘教书育人的'先生们,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竖长天的开明高尚与坦荡无私。我不只一次怀疑现实,怀疑中国当前的教育制度,怀疑当代的同学少年。如今艰难探求,却恐迷失在这茫茫人海。
理想似乎离我们青少年越来越远了,作为在蜜罐中泡大的一代,是否失去了什么呢?邓颖超说过:“希望你们不是贪图安逸,坐享其成的一代,而是艰苦创业,造福人类的一代;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一代,而是勇于创新、开拓前进的一代;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饿一代,而是向往明天,创造未来大一代。”故我今日之少年若昏昏噩噩,贪图安逸,碌碌无为,那么谁来担负起民族振兴只大任,谁来完成先烈们的革命思想?人的一生不可虚度。
诚然,我们处的时代是一个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用刺刀和子弹去筑造新中国,不必用鲜血换来一个崭新的世界,但我们必须明白:国家仍很贫穷,民众仍很愚昧,思想观念仍很落后,物质上的利益正蛊惑国民的心智。所以说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社会上的一切不公平与不合理都必须被改变。梁启超有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咏长夜,攀北斗;蝶恋花,梦难求;书翻千秋史,谈尽古今愁。
名与利,莫问候;书并剑,到心头;挥毫万山红,举臂托飞舟。
最后我想借孔昭绶校长在“明耻大会”上所致辞结尾:同学们,我们必须拿出十倍的精神,百倍的努力,励精图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7
又到了每个星期都要写观后感的时候,适逢中秋假期,这次看的是《恰同学少年》六至九集。
这四集主要讲:周末,毛泽东去杨昌济老师家学习,学到了杨先生所说的“修学储能,先博后渊”的道理,并学会了用井水淋浴、大声晨读的习惯;向警予在码头偶遇蔡和森,并学习给他人擦皮鞋;蔡和森的妹妹来取学校发的津贴,蔡和森吃刘俊卿丢弃的窝头,被刘俊卿侮辱,徐特立老师支持蔡和森,旁若无人地拿起剩饭吃了起来,孔校长开会当众批评浪费粮食的行为;国文老师袁吉六给毛泽东打了低分,毛泽东在课堂上和老师起了争执,并吵了起来,在杨先生的教导下,他向老师道歉并改错;毛泽东以二十八画征友找到了三名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这四集中,我感受最深的有两个情景。第一个是毛泽东看见杨先生用井水淋浴并大声诵读的情景,我觉得杨老师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这种方法不仅能让我们有效的快速清醒,让忙碌的一天有一个美好的开头,也算是一种强健体魄的`好方法,让我们不那么轻易就生病。而且大声诵读能让我们快速记忆背诵内容,也可以让我们集中注意力,时刻告诉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应该向毛泽东一样积极的学习起来。
第二个情景就是毛泽东在袁老师的院子里淋了一晚上的雨,恳求老师原谅自己的过错,可袁老师整整一个晚上都没有理毛泽东,最后在早上的时候才原谅了他。当我看到这一情景时,就觉得毛泽东是一个好学生,为什么呢?因为毛泽东听了杨先生的教诲后,立马就跑去袁老师家道歉,他淋了一晚上的雨,并不生气,反而在第二天,细细聆听教诲。不像我们一样,老师打了或批评了,就在背后偷偷骂老师,没有一点儿改错的态度;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了,不是抓紧时间快写,反而和朋友抱怨,向家长抱怨,埋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多。一点儿都不尊重老师,在背后给讨厌的老师起绰号;一点儿都不懂得感恩,考试考好就说自己脑袋聪明,考不好就是老师没教好。
看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我会继续观看。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8
看过很多电视剧,看完后不是为牵强的剧情而震撼,就是为那虚构的事实报以闲适的遗忘。但是,自从看了这不电影后我的心境得到升华,它的精神也一直和我灵魂对悟,让我的性情和剧情吻合,甚至实施进行自我精神驳准!
《恰同学少年》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力量,一种召唤,一种深刻的思想和追求,这些美好品质不仅改造着那个时代,同时也影响着当代直至永远!《恰同学少年》在物欲横流,理想匮乏的今天推出,不仅给了繁碌的现代人以休息安憩的时刻,更多的应该是给予了现代人尤其是年青人缺少的精神营养和灵魂粮食。
以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为主的一群清贫学子,胸怀宽阔,志向鸿鹄,忧国忧民,简朴立身,文明精神,野蛮体魄,勇敢奋斗,意气风发,理想崇高,浩浩荡荡,激励着剧中人物,也鼓励着我们的'激情,剧中的一切一切,都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心上,剧中所反映出来的,正是我们整个中国所缺少的,也是这个社会所缺少的。
立鸿鹄志向,毛泽东等在一师的第一堂课上的就是关于“我的理想”的表述,这无不让我们知道“立志”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是何等的重要,只要有了坚定的志向,我们才有了方向,才能在无际的大海里成功的到达彼岸,它就像一盏灯,照亮前方的路,引我们走向黎明,这启示着我们,如果没有志向,我们就会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止步不前。
理想,他们年轻的学子不是浅薄的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不是无忧衣食住行的低微思想,而是为了全体劳苦大众的幸福和不合理而挥洒热血的豪迈情怀。在理想和现实冲突时,他们,选择崇高的理想而颠覆着既存的坚硬的现实,看他们高声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情景,他们激昂自己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他们将改造中国,改变命运当成自己的责任,把命运和国家前途紧紧相连在一起,让灵魂和壮志一同燃烧!
文明精神,野蛮体魄,让青春激荡风采,一向是毛泽东倡导的,当我们看到《恰同学少年》的剧情中毛泽东指挥学生志愿军的场景,我们的心情一定特别澎湃吧!他们用自己激荡的青春来应对残忍的年代,用智慧和汗水来书写伟大的历程!
他们的理想壮志和我们所缺少的优秀品质处处闪现,难道看完此剧后,我们只有闲适休息,心灵娱乐和单纯的感动?当然不止……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9
自从寒假看了《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后,我脑海里便经常想起毛泽东说的一句话:“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遵”这句脍炙人口的话。
这部电视剧是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背景,展现了20世纪初以毛泽东,蔡和森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情感生活。“衡山西,岳麓东……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雄壮的第一师范校歌响起,令人热血沸腾。
在这部电影中,我印象最深的是1917年发生的一件事,当时在护法战争中被击溃的三千北洋兵败外长沙意欲洗劫全城,当时长沙中无一兵一卒,情况千钧一发。我很失望:难道北洋兵就这样横行霸道吗?令我振奋的是事情有了转机,毛泽东惊人的胆略,率领二百多名学生,上演了一出精彩绝伦的“空城计”,三千溃兵全部缴枪!
看到这儿,我的心剧烈地跳动,我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而骄傲。
“衡山西,岳麓东……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第一师范的校歌哥再度响起。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5
看了《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有很多想法……
纵观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在其发展与崛起的时候,它的年轻人都有一种特殊的精神风貌,这种风貌极富时代气息,正所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西班牙崛起时候的斗牛精神,美国的西部牛仔,前苏联的青年布什维克,中国的五四运动……民族精神的复兴从来都是与时代青年的成长紧密结合的。那么,“和平崛起”时代的中国青年,该具有怎样的.一种精神风貌呢?
把个人奋斗融入到民族昌盛中,把个人命运注入到国家崛起中,这样的青年,必获得巨大的成长动力和与之相辅相成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作为一个人,要有尊严,有灵魂;作为一个民族更要有尊严,有灵魂。这就是民族的品格,民族魂。
有人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是虫。作为中国人当然不希望听到这样的声音。《冲出亚马逊》里的王辉对另一个中国队友说:“记住,我们两个就是中国。”
是啊,无论走到哪里,我们华夏儿女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
我们有自己的民族品格,民族魂!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10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这便是当年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中的一小句,此句不仅脍炙人口而且激发了几代青年人的豪情壮志。
记得几年前cctv-1上播出过一部电视剧,其结尾曲也令人久久回味……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都可以猜出这首结尾曲便是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上的歌曲,没错,这便是《恰同学少年》上的结尾曲,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天穹高高鸿雁飞,书院深深松竹茂。晓雾重重盼日出,大地茫茫风雨骤……”《恰同学少年》是一部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电视剧,其片尾曲更有画龙点睛之效。这个结尾曲以其气势、节奏、旋律震撼着人们,更加的使人感受到其中的磅礴之势。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的这首结尾曲以它激情澎湃、情绪高昂的节奏,体现出了那一辈人豪迈的精神,广阔的心境以及那“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大无谓的豪壮。
这首歌,以它“天穹高高鸿雁飞,书院深深松竹茂。晓雾重重盼日出,大地茫茫风雨骤。”的情感吸引着人们;以它“咏长夜,攀北斗。蝶恋花,梦难求。书翻千秋史,谈尽古今愁。”的诗情感动着人们;以它“名与利,莫问候。书并剑,到心头。”的豪迈触动着人们;以它“挥毫万山红,举臂托飞舟。美哉中华伟少年,他日神州竞风流。”的志向激励着人们。这首歌的使人百听不厌,它的情感、诗情、豪迈、志向使人受益无穷。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与“天穹高高鸿雁飞,书院深深松竹茂。晓雾重重盼日出,大地茫茫风雨骤……挥毫万山红,举臂托飞舟。美哉中华伟少年,他日神州竞风流。”以诗情与豪迈的气势令人久久的回味无穷……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11
《恰同学少年》其中还有一个伟大的革命家蔡和森所说的台词也直震人心。
”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人有理想,有信念,懂得崇高与纯洁的意义。假如眼中只有利益与私欲,那人和只会满足于物欲的动物,又有何分别呢?林文忠公有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而区区人言冷暖,物欲得失,与之相比,又渺小得何值一题呢?”
这是蔡和森和刘俊卿在讨论教师是否应当坚守自己的职位的时候,蔡和森大声辩驳刘俊卿的自私观点所发出的正义之言。做人,就应该做一个有信念,有道德,有志气的.人。不应该在利益面前迷失自己的方向,不应该为了谋取自己的私欲而放弃崇高的理想。不应该人穷志短,不应该丢失自己的信念。“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这是蔡和森与刘俊卿这场辩论赛临近结束的时候,蔡和森振臂一挥大声呐喊所说的最后一句结束语。顿时,响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但久久不能平息的岂止是掌声?还有我们的心灵!我们,我,作为一师范的学生,以后的职业是教师,所以我们得学会先辈们那种愿意吃苦,愿意为了自己的事业而放弃一些诱惑人心的利益,既然选择当一名人民教师,就得勤勤恳恳地一直干下去,把工作干好。不能在利益面前动摇自己的信念,不能成为刘俊卿嘴里所说的那种不愿意“低人一等,不愿意吃粉笔灰”,不愿意奉献自己的人。如果你选择当一名教师,就得象歌颂教师职业那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观看《恰同学少年》后,我被《恰同学少年》里面所宣传的精神,所表现出来的节气感动。《恰》对于我们这群即将要走入社会,面对职业场所,面对各种选择的,各种诱惑的大学生来说算是一面明镜。
我们还要学会这种思想。
正如杨板仓先生教导于毛泽东: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八字是教导我们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我们都得两面发展。
但现在已经是和平时期了,做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觉得也许可以在后面在加上几个字,陶冶其情操!
故,我们要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陶冶其情操!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12
看了《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不仅仅因为剧情的跌宕曲折,更因为一代革命家少年时代的豪情壮志。他们忧国忧民的高度社会职责感使人钦佩,他们敢作敢为的胆量让人赞叹,他们勇于破旧立新的的精神令人折服。
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个性构成的重要时期。少年时的志趣思想,往往预示着一个人一生的前进方向。而电视剧中所描述的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给了我们大学生无限启示,告诉我们就应心怀祖国、志向远大,先完善自身继而立足世间。
伟人的少年时代以天下为己任。他多次谈论天下大事,提出看法,虽然因“过于张扬”而被老师批评,但他心怀祖国和改变旧中国的伟大理想得到了教师们的肯定,也得到了同学的钦佩。伟人的少年时代乐观而不畏寒苦,假期无处可去住在山上的亭中,也不能改变他的达观,携友一同读书游山,淋山雨而叫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他以前所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种乐观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毛泽东的魅力不仅仅如此,因为他光明磊落的为人、沉着缜密的思维和独特的领导才能,团结了一群有志于改造贫腐的旧中国的青年。在少年时代,他们游走于工厂乡村,成为当地先进思想的宣传兵;成年以后,他们更是各显所长,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了革命的滔天巨浪。他们的理想与抱负,他们的气魄与胆量,他们的志趣与胸怀,无一不令人深深为之折服。
反观自身,恐怕许多人有愧于心。生活在改革开放、物资丰富的新社会,我们物质上充裕,却难免精神上的贫乏。衣食不缺的我们无须为明天的生活发愁,却反而常常失去理想,更缺乏社会职责感。在大学甚至是中学,虚荣攀比的现象屡见不鲜;因为失去奋斗的目标与动力而沉溺于网络的.人也比比皆是;怠于努力而寄未来的期望于歪门邪道者也大有所在。虽然生活中少有如剧中刘俊卿之辈,但刘俊卿却是当代大学生精神弊病的集中和写照。在剧中,他的所作所为让人厌恶,生活中,他所代表的思想问题却不得不让人警示。
但与其说这部电视剧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如说它向我们提出了要求。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句话的确是不可争辩的真理,也是这部剧集的最好见证!正是因为有了湖南一师的那群优秀少年,才有了之后的富强中国!我们大学生应从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在当今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革命家,但放眼天下,我们依然应当有用于国家与社会;远观未来,我们更有属于我们的时代任务,即使对于个人,我们也应不断自我完善,立志树节,选取正确的人生道路。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13
随着这学期的将近结束,陪伴了我们这么久的《恰同学少年》也终于迎来了尾声。回顾这些时光,这部剧陪伴了我们的青春,在我们的悲伤与欢笑中迎来了它最终的结局。自然而然,观看这部剧,我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各种感受涌入心头,不禁让我提笔写下了这篇观后感。
《恰同学少年》这五个字源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一句诗,也正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这部剧讲述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群风华正茂的少年学子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故事。
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几位有志青年心系祖国,用自身的努力尝试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犹记剧中毛泽东邀萧子升在暑假去游学的经历,二人只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便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而现在想来我们的暑假又在做些什么?写写作业,上上课外辅导,玩玩手机游戏,这大概是我们这个年代大部分学生假期的缩影。虽然在每个时代中都有每个时代人的过法,但是我们与之他们是否少了些什么呢?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却难以回答的问题,却在一节班会课上找到了答案:志气和目标,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东西。
在这堂班会课上,主持人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有未来理想的同学举一下手,一个是有未来理想并作出规划的同学举一下手。两个十分简单的问题,然第一个问题举起手来的人只有寥寥几人,而第二个问题举起手的人更是几个手指都数得过来。试问一句,我们是不是越活越没有志气了呢?在青春这个本应最有理想,有朝气的时期,我们的做法却是像一位迟暮老人,还未进入社会,便已年老。遥看《恰同学少年》中的每一个人,他们哪个不是正值青春的莘莘学子,是在高谈畅想计划国家未来的有志青年。而我们呢?只是一个简单的理想,便难为住了我们。听有些同学说自己未来的规划,考上一个大学,再回到家乡里找一份工作便是未来。这样的计划对我们来说很正常,可却缺少着朝气,一种青春本该拼搏奋斗的勇气,就好比人生之路不是顺水而行,而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不是古时居于山林中的隐士,不是顺流而下的枯叶,而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学子,在人生的这个年纪我们理应奋斗,理应有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做一个敢于拼搏的有为青年。
人生有那么多个岔路口,很多时候都会选错路。但我们应该奋斗,像《恰同学少年》中的每个人一样,在最好的年纪,活出自己最好的青春!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14
看了这部电视剧后,我的神情久久不能平静,由于他们的话语让我豪情汹涌,他们的行径让我热血欢喜。我不忍心错过任何一集,哪怕是一秒,由于每集都会告知我们一些当代人正在忘却着却是那最为宝贵的原因,那内里老师的非常多话,都让人耐人寻味。
在其时,我们中国事一个如许穷苦的年头啊!假如没有像毛泽东他们那样的有志之士,我们有何如谈重大昌盛啊!就连一般的衣食住行都成痛苦,我很清楚的记得蔡和森和刘俊卿那次由于用饭而激勉的打骂,他们两个把饭倒掉了本无关蔡和森的事!但蔡和森却愤慨了,由于他想到的'是有多少人在忍耐饥饿啊!他捡起了窝窝头,没有多说啥读后感!这时候,徐挺直老师走了过来,他无声的和蔡和森一块吃了起来!全部的学生被感激了,徐老师用无言的批判让刘俊卿惭愧。其时我果真被感激了!我的鼻子酸酸的,泪水在眼睛里打转。想到生活本质中,学校的小学六年级食堂,天天都有一大桶饭菜被倒掉,菜欠好吃就倒掉,悯农这首诗我们三岁时都会背,看来食粮的来之不容易。饭从何处来呀?米饭开始要……然后再……最终用麻袋子一袋袋的装好,用货车运到各大阛阓,米的进程就那么琐碎,况且菜呢?我们华夏生齿是全球生齿最多的,不过我们的疆域才排第三,假如大众都这样滥用,结果不可思议。想到这边,我们就更应当爱惜每滴水,每口食粮……
刘俊卿不但云云还用钱买了一对贵鞋小学三年级,这样奢华的动作让我很看不惯,不过我们身旁-常常有人在攀比谁家更有钱啦?谁的衣服是名牌的?啥饭馆的菜最贵啦?我们应当学习毛、蔡和森……他们也是艰难出身,他们却了解节衣缩食……一个又一个的精粹片断实在是太多了!全面没办法用谈话来所有描写。
将来在我们手上,我们要好好学习,学习毛泽东努力学习的德行,学习徐挺直爱惜食粮的德行……做一个有效之才。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15
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在家无事的我就看起同学推荐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这是一部绝好的励志电视剧。它的清新之风能吹去现在许多青春偶像剧的无聊和乏味,让人的心灵受到震撼,让人感叹到以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陶斯咏、向警予等为代表一批有志青年的积极求学的态度,让人感叹到湖南第一师范师生在国家危难时赤诚的爱国之心!这部电视剧对于正在休假的准大学生来讲,可谓价值无穷!下面我来讲讲给我印象最深同时也从中感悟颇多的几个人物:
一.毛泽东
毫无疑问,毛泽东是这部电视剧的男一号,他身上的闪光点最多。当看到毛泽东认识到不该在课堂上顶撞袁老师后,亲自去老师家道歉,站在滂沱大雨中淋了一夜的'场景,我学到了对待老师要谦逊有礼和犯了错就要努力改正得好品质。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学生,他们常常与老师作对,无知地认为老师是他的“敌人”,其实他们都辜负了老师的一片好心!当看到毛泽东因为家里穷就节约生活费去买书,他的杨老师看到他的鞋子破了后慷慨地拿出钱给他买,他却又去买书读的场景,我认识到了物质生活的短缺不会让人感觉羞耻,而精神生活的短缺才真正让人羞耻!当看到毛泽东在雨中锻炼身体的情景,我深刻的理解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价值所在!现在的许多青年展现的是一种病态,一种毫无生气的样子,看到既有野蛮体魄又有文明精神的少年毛泽东,我就不难想象他日后的伟大成就!
二.蔡和森
电视中的他个不高,看似柔弱,但是看到他因为家里拮据,生活无法继续而背上木箱去大街上擦鞋的情景,我不禁流下热泪。他,不弱小,相反还很高大!想想现在的我们哪个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唯恐我们吃不饱、穿不暖,生活上无微不至,学习上“慷慨解囊”,我们也似乎心安理得地接受父母的关爱,而生在当时的蔡和森还恳求母亲让他在周末去擦鞋,挣钱补贴家里!我们即将迈入大学的青年再也不能躲在父母这避风的港湾,我们要驾起我们自己的人生航船,向成功的彼岸进发!这一路上将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是那些也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珍惜好这三个月的假期,尝试着接触社会,为将来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三.刘俊卿
他是一个反面角色,我也从中找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开始的他很优秀,为什么他一步一步走向堕落,最终遭到大家的唾弃?嫉妒,这是最关键的因素!他的内心容不得其他人超越他,比他强!这是导致他一错再错的根本原因,他对此要负主要责任!是非感缺失,这让他的境况越来越糟,让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压力,一个被人忽视的因素!这些压力来自于不同的地方:家人献身般的照顾、赵一贞父亲的势利、同学的排挤,积少成多,击溃了他的意志!适当的嫉妒是好的,他可让我们保持一种活力,一种向上的态度,一种赶超的动力!但是当嫉妒打败理智后,他将贻害无穷,因此要学会把握,使适当的嫉妒为我所用!
总之,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是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它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精彩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励我们的斗志,给我们向上的动力,让我们感悟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写到这里,我耳边又响起剧中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大声背书的声音:“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16
你还记得那个为中国人民赢得和平的,那个率领人民群众登上了井冈山,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统一的人吗?他就是我们的领袖——毛泽东。
他知错能改,古人“程门立雪”他“袁门立雨”,用诚心打动了老师他坚忍不拔,坚持冷水浴等有益运动他心中有天,有地,有中国,有世界!做人要做的堂堂正正,不要因为追求荣华富贵和名利而失去尊严,就像兰花一样,他虽然不如牡丹有名,但是特姿势所透露出的高贵的气质却使人回味无穷。朋友之间的友谊固然重要,但却不能因为友谊而失去诚信,任意诚信为本,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不讲诚信。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要像毛泽东一样,每天的积累,珍惜每一天的学习时间。“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更多的事情,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每个人的目标都不一样,有的伟大,有的.平凡,但是他们都一样,都能使人们努力的向他前进。利益、友谊、理想,怎样正确的去面对?
“少年强则国强”无论怎样,我们都是国家的一份子,国家的繁荣昌盛我们也应该承担一份责任,只有我们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强大,国家才能够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强大。现在的我们直至青春年华,是读书学习的大好时机,错过了就不会再有,错过了就不会再来,时间是宝贵的,贵的什么人都买不到,好好学,好好干,做一个有用的人。
恰同学少年,在最摇摆不定之时,坚定自己的理想,与国家一同进步吧!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17
上一学期在老师们的重点推荐下读了《恰同学少年》这本书,拜读以后,我的思想大大转变了,我觉得这本书看了让人为之震憾,对我们很有意义,真是受益匪浅,时时催我奋进。
《恰同学少年》讲述了一群风华正盛,乐于求知的少年,他们在第一师范的学习生涯,他们铁一般的意志,敢作敢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本书中有许许多多的好句子,以及感人的情节让我刻骨铭心,所谓“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弱,则国弱”。“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本书中的人物我最敬佩的是毛泽东,他的胆量、他的聪明,以及他所体现的精神,他也是本书中的灵魂人物,比如在1917年的暑假,他提出了一个让常人都不敢去想的事情,那便是“身上不带一分钱,而去游遍湘南”。不带一分钱,那怎么能生活呢?靠自己的本事去生活,他们一路上发生了许多事情,到最后身上却有了钱,不但没挨饿,反而还吃红烧肉,真够胆。他有勇有谋,竟敢在枪下耍聪明,比如袁世凯称帝,他手下有一名大将—汤芗铭,汤芗铭下令全长沙全体师生都得参加,他举办的一次敬袁灭民活动,还给在场的师生分发书藉,提倡袁世凯,结果却变成了《反袁二十一条》,这些事迹都有是第一师范学生干出来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渗入人心。
青年毛泽东也有冲动的时候,比如第一师范校长张干,毛泽东不体谅他的良苦用心,反而发动全校的同学把张干校长赶走了,虽然这种行为不可取,但是在某种条件下是必须实行的。
所谓“人无完人”,书中的.毛泽东也犯了不少错误,但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比如他的作文成绩一再下降,而不听袁老师的劝告,导致在课堂上跟袁老师顶嘴,被老师赶出教室,他还一直认为自己很有理,要不是他的恩师杨昌济给他提出来,还不会知错,他那种认错的精神和意志,永远浮现在我脑中。夜晚时分,去袁老师家认错,却吃了闭门羹,毛泽东认准的事,他一定会坚持到底,吃了闭门羹却不灰心,一直站在门前,天有不测风云,不料却下起了大雨,但他也没有放弃,直淋到袁老师见他为止。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的青春洋溢着自信;他们的青春自信感染我们;他们的纯洁友情,让我们明白什么叫真挚。现在郑重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会让你充满信心。真所谓“读一本好书,交一群挚友”,让我们在青春烈火中放出耀眼的火焰。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18
这部电视连续剧给我很大启发。少年强则国强,观今之中国,少年堪忧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中国人受的文化教育也越来越高,当然理所当然的是素质也应该相应的提高,然而随着我年龄的增长,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不检行为,我心中不禁一番感慨,有时会问我中国之道路该何去何从,中国的.未来到底该由谁来掌控。
当然作为一名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的晨诵让我热血沸腾,让我有种奋起的冲动,让我感到羞愧,想想当自己十八岁的时候是那样的年少无知,整天虽然是沉醉在书香之中但是却如古人所说死读书读死书,什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的兴趣在那里?我却无从选择,那时的我就好象范进要考举人的心情吧,唉。时代是在进步么?我怎么觉得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的环境都大不如从前呢?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19
这些天来,我天天都在看《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故事主要讲述了毛主席等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在长沙第一师范里渴望知识,追求真理的感人故事。其中最令我震撼的是最后那一集了。
一支溃败的反动军阀部队想占领长沙城。吓得老百姓们四处逃散。就在这时,以毛主席为首的'一支一二百人的学生军将反动军阀团团围住,他们先用此起彼伏的呐喊声来吓住敌人,这样敌人就以为他们有好几千人,接着他们又把点着的鞭炮放在油桶里,来虚张声势。
敌人心虚了,便要求谈判。毛主席挺身而出,决定亲自前往,但是大家都担心毛主席会出什么意外,议论纷纷,最后才决定由毛主席、萧子升和蔡和森他们三人乔装改扮后,一起去同敌人谈判。
他们昂首挺胸大步走近反动军队。当毛主席和副官握手时,副官怀疑毛主席他们不是长沙城内的正规军队,所以心里很不服气,握手时他就暗暗用力,想给毛主席一个下马威。毛主席也毫不示弱,最后副官被毛主席攥得龇牙咧嘴,只好松了手。
开始谈判了!毛主席说:“我给你们两个选择:1、缴枪后退出长沙城,2、死!”反动队长说:“能不能给我们留一些枪,回去我们也好交代。”毛主席严肃地说:“不行,全部缴枪!”当反动军队准备交枪时,那个副官不服气地说:“反正我不交!”毛主席瞪着眼睛说:“那你就试试!”当我看到这里,我真对毛主席的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品质钦佩不已。
可是就在反动军队已经交了两个小队时,被绑在第一师范的三堂会会主马爷跑了出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不要相信他们!他们只是一群手无寸铁、手拿破烧火棍的学生军。”反动队长疑惑地说:“那怎么有枪声?”马爷说:“他们把鞭炮放在油桶里糊弄你们呢!”反动队长冷笑着对毛主席说:“戏演的可真不错啊!”远处的学生都呆呆地看着毛主席他们,不知所措。这时我也为他们捏了一把汗,紧张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只见毛主席神态坦然自若,慢慢地端起杯子,喝下一口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郭亮带着一小队长沙城内的警察来帮助学生军,他们从远处对准马爷开了一枪,马爷应声倒下,嘴里还喃喃地说:“他们还…还真有…有枪啊!”
这下敌人被镇住了,只好乖乖地缴枪投降了,这时我才长长地嘘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看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我真为毛主席机智勇敢的精神所折服。他在青年时期竟有这样非凡的胆识与才能,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篇20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不仅脍炙人口,而且激发了几代青年人的豪情壮志。一部以“同学少年”为主题,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的大型青春剧,展现了二十世纪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绥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深刻揭示了“学生应该怎样读书,教师应该怎样育人”这个与当今社会紧密相关的现实主题有很深刻的现实针对性和教育意义。
跟大多青春剧一样,这部戏充满了俊男美女,但不同的是,剧中人物个个清新自然,造型朴实干净,行为大方坦然,没有矫揉造作“装酷耍帅”的各种“经典“青春剧的pose二十三集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以现代艺术的手段,把一代领袖、伟人毛泽东的形象,鲜活的搬到了电视荧屏上。总感觉这个戏拍得特别好,观看时也觉得不亦乐乎,这部剧打破了传统讲述伟人传记过时的、僵硬的表现方式和手法,用生活化的、艺术的、情感化的方式把人物刻画的淋漓尽致,同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催人奋进,使剧中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导演所说,“我们不追求形似,努力做到神似”。
该剧第一个亮点是思想性强,讲了教育应该同社会相结合问题,讲了因才施教问题,讲了学为所用问题,特别是讲了青年学生要关心国家大事献身祖国和人民问题,无疑是对当前某些教育方针和方法进行了有力批判,是对读死书求高分的教育目的的有力声讨,是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无情嘲讽。该剧立足于青少年教育,相比今天的太平盛世,20世纪上半叶的中华民族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正是在那样的年代,一大批志存高远、一心发愤图强、报效祖国的年轻人,上下求索,他们更多思考的是国家的命运、是民族的未来、是他人的需求。他们接受最新的观点,追求最新的'东西,这些,放在任何时代对任何人都有激励作用。那个年代的那群优秀的年轻人,他们胸怀鸿鹄之志,饱含忧患情怀,他们的身上铸写着中华民族的魂,他们是那个时代最时尚的人!
该剧中,不知道是哪一集,有这样一个画面,一群学生在一起大声朗读《少年中国说》,他们读得豪气冲天,我当时就被震撼了,为他们的朝气震撼;为他们的气概震撼,更加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爱国情操在那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他们将改造旧中国,改造国民命运当作自己的责任,他们意气风发,激扬文字,奋发图强!这样的场面又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呢?平时听学校爱国讲座也没这种感觉,暂不说这电视剧拍得好坏,我坚信单是这个镜头一定会感动很多人。看到这里我在想,许多报道都在通篇长论80后的我们年轻一代,如何如何缺乏朝气、毅志,精神食粮匮乏等等,没有一个好的教材或艺术形式能给我们以生动的启示。看完《恰同学少年》,我深深的感受到,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恰同学少年》还让我看到了阳光和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胸怀祖国的气魄,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有志青年的意气风发,看得人眼前一亮。这部电视剧使我认识到在大学校园这段的光阴是最珍贵的,想想过来的两年的大学生活,一点点,一幕幕,两年大学生活的点滴在脑海中闪现。过去的两年是充满烂漫幻想的两年,我们有太多的憧憬,却自以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我们也曾有过那样的雄心壮志,也曾有以天下为已任的伟大抱负和崇高理想,但缺少了那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气概。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梦里无数徜徉,却不能回头,这就是人生的无奈。《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剧给了我更多的诠释,那种久违的青春活力,那种久违的理想主义,那种不容阴暗的堂堂正气,那种强烈的责任感,让我深深体会到大学生活得可贵,我要珍惜现在的一分一秒,不要使大学生活留有遗憾。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生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句话的确是不可争辩的真理!这句话也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好的见证,正是因为有了那样的一批优秀少年,才有了那个时代之后的那个富强的中国,而现在又何尝不是如此啊,我们这些青少年是不是有所思,有所悟呢?是不是要做些什么呢?我们不可能成为毛泽东,不可能成为蔡和森,但我们依然可以做好多事,只要我们敢作敢为,那我们一定能为祖国的建设增光添彩,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成功不是偶然。这句话每一个人都知道,英雄也不例外,从他们一生的成长足迹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便是在少年时代也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时代不同了,我们不需要去效仿他们,但是那种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鼓舞我们前进的。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像这样的好作品,《恰同学少年》描述的是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希望以后,在荧屏上能以这种艺术再现的手法,看到更多的世界伟人、中国伟人,给年青一代更多的启发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