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精】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
每天,我们都是这样坚持着面对不同的生活状态。因为对生活的一份期待,所以每天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心情,每一颗心灵里也有属于自己的那个信念。它洋溢着热情和信心,作家杨朔在《木槿花》中曾写到:“一切都会慢慢地好起来!我的信念,像是南国盛开着的木槿花一样的鲜明、美丽。”
正如希望是生命的灵魂,心灵是灯塔,成功是向导一般,信念引领我们的生活,走向无法预知的未来。“信念””似乎等同于“信仰”,彼此间又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军人有军人的信念,工人有工人的信念,学生有学生的信念,老板有老板的信念,不同领域的人有不同领域的信念,但都是向着更高层次的追求而为之。
在某部体现监狱生活的影片中,主人公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些鸟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它们的羽毛太光亮,当它们飞走的时候,你会觉得把它们关起来是种罪恶。但是,它们的离开让你生活的地方变得空空荡荡的。”生活每天都在变化,惟独不变的是心中的信念,那份对现实生活的敏感、抵触和适应。
信念就如同笼中的鸟儿,在思想的牢笼里待得过久,必然会导致它的羽毛失去光泽,而让它从思想的牢笼飞跃到心灵的广袤平原上,又何尝不是一件易事呢?抑或是它从我们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淡出的时候,我们又会思考些什么呢?
生活因为信念的存在而不同寻常,人生因为信念的垂青而愈挫愈勇。影片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因被陷害而锒铛入狱,身处高墙铁窗之内,面对冷酷无情的狱警,身心备受煎熬。谁能想到,一个腰缠万贯的银行家竟然突然间身陷囹圄,一时间成为牢友们谈话的笑柄。
然而,心中的信念却成为他摆脱牢狱生活的无形动力。他用一把小铁锤为人生敲开一个全新的开始,将自己的潜伏行动搞得悄然无声,打通高墙逃离监狱这个污秽之地。在那个政权腐朽的时代,滥权职守下的狱警贪污受贿、鼠目寸光,举止间透露出社会体制的缺陷和人心的叵测。尤其是监狱长,竟然让一个无辜入狱的银行家做自己的贪污财务管家,真是愚不可及。
信念让一个无辜的灵魂重获自由,尽管高墙铁窗、尽管生不如死,摆脱囹圄束缚的那一刻仿佛一次重生。在信念面前,有些人“忙着活”,有些人却在“忙着死”,话虽有些刺眼,也不是没有道理的。那些政权法制下的压迫者们,最终还是在他们自己看管的监狱里,戴上了他们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枷锁,困住了自己的脚和手,甚至性命难保。
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念和自信力的人预备着,因此它的价值倍增。活在信念里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值得我们去忙碌;活在信念里是一种幸运,因为茫茫人海中,幸运的我们,是一个个有信念的人;活在信念里是一件乐事,每天都盼望着有新的发现、有的结果,进而有了新的乐趣。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2
他的人生如此不幸,一个优秀的银行副总裁,有着美丽的爱妻,华丽的别墅,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但是因为妻子的背叛,机缘巧合的谋杀,使他拷上了杀害两个人的枷锁。正如在狱中呆了十多年的他自己说过:霉运浮游在空中,我只不过一不小心碰上了。这时候,影片近距离拍摄了安迪脸上的表情,干涩的苦笑,牵动的嘴角,让我深深感觉到他的无奈和对命运的不服。在他逃出狱后,开着车朝他向往的地方开去时,脸上的笑是重获新生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让我再次领悟到瑞德对安迪说的话:我觉得拥有丰翼羽毛的鸟儿不该呆在笼里,外面的世界才是它来到世上的意义。
我想安迪应该会像他设想的那样。在海边拥有一家旅馆,买一条破船自己亲自动手修好。这时,在监狱里被体制化的人们还在想明天吃到的饭里会不会有恶心的毛毛虫。这样勇敢追求幸福生活,面对自己问心无愧的人与狱中可怜的人们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们不禁为安迪庆幸,为狱中的人们感到悲哀和怜悯。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公平,不幸,来不及消化,来不及思考,但当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后,便知还活着,一切便随遇而安了……
整部影片中,男主角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的睿智,毋庸置疑地吸引了我,出乎意料的结局更是大大加大我了我对他的崇拜感……
他用美女的照片迷惑了所有人的眼睛,在其后隐藏着的是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他用瑞德买来的小榔头找出在房间墙壁上最柔软的一块,每天熄灯后他便开始扣土。抠下来的土则藏在身上等到第二天在操场上自由活动的时候,他将土从裤脚中抖落出来,并不停地来回走,表面上是在思考些什么,实际上是在踩平那些抖落的土,不让它们显得突兀。
最后的最后,当瑞德获得假释后,他找到了安迪为他留下的礼物——一叠面值50的美元和一封信,信里面是说到关于“希望”的事,也是该电影的主题,因为在狱中瑞德认为“希望”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而今天安迪证明给他看,“希望”应该存在,并在信中叫瑞德去墨西哥找他,瑞德克服了假释后的心理危机,找到了安迪。两个朋友最终相遇。
在看这部影片之前,我一直没有想象过在监狱里的生活,以为那是拴住罪恶的囚笼,是不可饶恕的人被关在里面。但是,肖申克监狱打破我的旧思想,里面的人多的逐渐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而安迪则在其中凭借着对拥有自由的渴望,发达活跃的头脑,走出黑暗的牢笼,在无形之中救赎了肖申克监狱里的人们,也救赎了他自己……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3
人的行为被束缚,但是思想仍然能存活,能像火焰一样跳跃,内心的东西是别人夺不走的。
如果坚持一件事二十年,自然会成功。看到影片末尾才明白,原来安迪从进监狱的那一天就已经在谋划一个几十年后越狱的计划,因为他无罪,他有这个能力,哪怕囚于狱中二十年,但是他与监狱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同,与诺顿(监狱长)贪婪、丑恶面目不同的善良,与老布被“监狱化”的思想不同的清醒。他深信内心有些东西是别人不能夺走的,他深信高墙不能封闭人灵魂的自由哪怕它能限制人的行动,二十年来从未消失的的希望和狱中磨累仍旧不能磨灭的对自由的渴望是救赎的良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越狱成功时,在泥塘中仰天的兴奋是安迪重获自由的激动,安迪实现了自我救赎,或许说,安迪本无罪。
瑞德是肖申克监狱中的“权威人士”,多次真诚的假释未能成功,但是监狱长更换之后,一段发自内心的话语让他重获自由,看似得罪了监狱的人员,但是,“不在乎”确是已经实现第一次救赎。
瑞德出狱了,但是“制度化”使得他根本无法生活下去,甚至四十年以来上厕所一直打报告的习惯让他与外面的世界格格不入。老布在头发斑白之际释放出狱,但是他已经融入不了这个世界,出了监狱,他再也无法正常生活,终于在思考之下用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最终害死他的是监狱的制度,而不是社会的变更。瑞德想过重新犯罪再次回到监狱,但是安迪的第二次救赎,使得瑞德真正“出狱”。
数十年的监狱生活已经让瑞德和老布制度化,因为心中的希望已在监狱中慢慢磨灭,这无疑是监狱最可怕的地方,肉体被囚禁的时间长了,心灵也逃不出高墙。但是安迪不同,他受过教育,在监狱中未曾间断的自我救赎没让他的知识被殴打、禁闭所消减,而是成为他越狱的工具。安迪是一个善良的人,不仅自我救赎,给“同事”送啤酒、教人识字读书考文凭,更救赎了瑞德,揭穿诺顿的罪行,变革了整个肖申克监狱。
人的行为被束缚,但是思想仍然能存活,能像火焰一样跳跃。内心的东西是别人夺不走的,只有自己有没有据守它的说法。在监狱中,安迪坚持了二十年的事最终成功了,背后是他那一直都在的希望,是一颗强大的内心,最后得到的是他梦寐以求的自由。
最终,两个老朋友在小岛再次相遇。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4
高耸的灰色石墙。
冰冷的坚硬铁栅栏。
凶狠残酷的狱警。
你如新生的婴儿般赤裸裸的`来到这里,数十年如一日,时间足以磨灭一切东西。
面对着遥遥无期的囚禁岁月,时间慢慢地腐蚀着一个个囚犯的精神,扭曲的灵魂、麻木的心灵,每个囚犯就像一只只鸟儿,在时间的牢笼里苟延残喘。我们的主人公安迪——一位银行家被诬陷以杀人的罪名判无期徒刑,在肖申克监狱中呆了二十年后,通过密藏在圣经里的一把实锤,凿出“600年都无法完成”的通道,从而越狱成功。
这部影片给人一种精神的救赎,安迪他不仅救赎了自己,更救赎了瑞德,救赎了那个黑暗的肖申克监狱。精神折磨远比肉体的折磨更残酷。有句话说得好“上帝指教那些自救的人”,真正的救赎之道永远得靠你自己,拯救自己的灵魂,面对坎坷的未来。安迪的救赎,使他成功地逃脱束缚,靠的是二十年来不变的信念,永恒的希望。
希望究竟是什么?瑞德曾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在暗无天日的监狱里,心存希望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折磨呢?但安迪说“希望是件美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因为他坚信这个,他就真的做到了。没有希望,一个人的灵魂就死了,就一无所有了。那个被囚禁了半个世纪的图书管理员老布面对陌生的新社会,面对曾经渴望的自由,他孤独茫然,最终以自尽了结了自己的一生,他的灵魂永远被囚禁在了肖申克监狱里,即便肉体得到了自由。这是悲剧,是没有希望的下场。
而瑞德在肖申克中关了四十年,被释放后,本来他很可能步老布的后尘——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被淘汰。但是他没有,因为安迪唤醒了他的希望,让他摆脱了体制化的后果,是他最终履行了自己对安迪的承诺,去知华塔尼欧寻找安迪。一个即将要放弃希望的人,体验到了自由——久违的令人激动的自由,安迪救赎了瑞德的灵魂,给了他新生。
如果把每一个囚犯比作一只只鸟儿的话,那么最悲惨的事情并非被囚禁,而是亲自折断自己的羽翼。瑞德曾说过“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他们的羽毛太鲜亮了”,我认为,安迪之所以能够重获自由,是因为他坚信自己可以飞上蓝天,坚信自己不会被时间的牢笼磨灭信念,坚信希望,勇敢的面对生活,最终在那几乎不可能脱身的地方站了起来,迎接自由的拥抱。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免有很多挫折,每个人都不免有人生的低谷,可是一定要坚持下去,走过绝望与黑暗!心怀希望,笑对人生,这样就算生活把你踩在脚下让你遍体鳞伤,但你依然拥有最珍贵的东西——希望!古希腊哲学柏拉图说过:“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当你心怀希望咬牙挺过最黑暗的时刻,你便可在希望中新生,在希望中御风翱翔!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5
在人生的征途中有许多弯路,小路,险路,暗路,只有意志坚定且永不停步的人,才有希望到达胜利的远方。
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有时多得数不清,这不是坏事情,但你始终坚持不懈的努力吗?有时身处不同的环境梦想也就黑暗中火柴的火焰,慢慢的熄灭了。
正如我们进入并不理想学校,刚进入时我们会恨这个环境,对这里的一切都有挑剔,慢慢的又依赖上了这里的环境,这里的生活,每天重复做的事,可是心中的梦想依旧存在并慢慢消失,一次去别的学校考试,这是一所好的学校,总之别人都说它好,可进入后这一切让人失望,学校面积又小,食堂卫生又差,人又少,总之心情糟糕透了,可突然我发现自己学校原来并不差,甚至更好一些,也许这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你心中的梦想与环境并没有关系,关键在于自己内心深处始终如一,并付出行动,也许人们身处的环境就好比肖申克的监狱一样,我们也习惯了周围的一切。
安迪是个有着强大心灵力量的人,所以他才能19年如一日坚持挖地道,最终越狱成功,在肖申克那样恶劣的环境下,安迪却始终充满希望,是这个希望支撑他最终打败了典狱长,逃离肖申克。获得心灵和身体上的自由。
这部电影有一段经典的台词,是经由安迪的好友阿瑞德口说的,他说我们都被制度化了,刚进来时,起初我们会恨这堵墙。这也正是人的可悲之处,最后我们就依赖上了这堵墙,只有向安迪那样有着强大的心灵力量的人,才没有被制度化,他有自己的梦想,他坚持,他努力,最终他自由了。
其实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也像肖申克的那堵墙。刚工作是,我们会对环境看不惯。对婚姻中另一半看不惯,会抗争,但发现没有成功后,我们慢慢就被制度化了,习惯了这个环境依赖上另一半,哪怕衣服是不合身的,可是穿久了,也就习惯了,脱下来时就会感觉难受。
有多少人能像安迪那样始终都有梦想,然后付之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大部分人是放弃了,过一天,算一天,混上一天是一天,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想法,被环境同化了,只有像安迪那样的人,有着强大的心灵力量,他才能冲破这个不合理的制度,抵达自由的彼岸。
《肖申克的救赎》告诉我们的两件事,一是坚持的力量;二是人生一定要有目标,套用安迪的话说,hope is a good thing。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6
最近看了部好电影,叫《肖申克的救赎》。感触颇多。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叫安迪的银行家因被污告,,谋划了二十年成功越狱的故事。肖申克是那所的名字。希望和是贯穿整部影片的重要线索。而正是拥有希望和的,一个囚犯才有能力有决心实现救赎。
安迪作了囚犯后,是否也失去了?我想,是没有的。至少他会时不时地的。在阳台上,阳光尽情散在他和朋友肩头;他让音乐飞遍肖申克,甚至是那最无人问津的角落,告诉每一个不之身,听,这就是。他用六年撰写了一段——那就是他一手复舒的图书馆。在里面每一个不的人至少拥有一个读书的权。正如影片所说有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翅膀太过耀眼。是的,安迪正是这种鸟。便是翅膀,一只永不失翅膀的鸟,怎肯永屈于栏杆之下,毕竟鸟会飞。安迪用二十年用一把小刀挖出了鸟的翅膀,记得那夜电闪雷鸣。有五十个橄榄球场的长度的下水道又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何况那只是下水道。恶臭又如何,人的外在莫不过皮囊一张,何况只是脏了囚衣。正如破茧的蝴蝶,安迪从下水道钻出时,赐于了他渴望以久的翅膀,这双翅膀不再是飘渺的,它真实的如同手脚。喊吧,安迪,叫吧,安迪,让雨水冲走蚩伏于你身上的一切一切的恶臭。哭吧,安迪,我想,正如天上的电闪雷鸣,泪和着雨一起殒落。
一个人因有了希望才会想拥有。当希望占据一个人的心时,他就会想"我需要"。毕竟有种魅力,它可以去触摸希望。瑞德似乎最明白这点,至少他知道希望在肖申克不是件好东西,会令人发疯。他学会忘记希望,告诉安迪希望不可再妄想。肖申克的铜墙铁壁,足以让一切希望成为笑话。老布,一个假释犯,一个失去希望的人。当他寻不到活下去的意义时,他选择了死亡。死亡自己又无碍于他人。对自己已毫无意义,对于他人又值什么呢?老布,一个假释犯,一个老罢了。相同的命运似乎也要到瑞德身上,然而安迪的一封信,几张钞票,填充了瑞德的希望空白。在老布辞世的间,瑞德提起行李,起程了。为看一看太平洋的海是否蓝得正如他所希望的。
安迪是伟大的,一个人的自救,那是勇者,一个人自救的同时,又实现他人的救赎,那是。芝华塔尼欧某个海岸边,有家小旅馆,旁边有一条旧小艇。站着一个人,是安迪。安迪,看,瑞德来了,该出发了。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7
这是一部1994年上映的美国经典剧情电影,看完后我觉得电影中包含了许多,有友情、自由、信念、希望。
“起初你讨厌它(监狱),然后你逐渐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这就是体制化”。 这是瑞德说的一句话,回想看看这句话说的挺有道理,监狱。当然是一个让人感到讨厌的东西,我估计瑞德刚刚进去肯定讨厌,但是渐渐的你发现没有了希望,逃脱不了,只能够默默承受最后你习惯了他,甚至依赖上了它。剧中的老人阿布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他在肖申克监狱中被关了50年,这让它习惯了监狱生活,感觉自己就应该这样。所以,当他得知自己即将刑满释放时,没有欢喜与高兴,反而面临崩溃,他不想离开,因为他不知道出去后能干什么。因此,老布举刀杀人,想在在监狱中继续服刑。他爱上了监狱,喜欢监狱的生活,变成了监狱中的一份子,彻彻底底的被体制化。
其实瑞德也是体制化的一份子,不知哪听的一句话:“刚刚进来时你想着逃跑,可是没有可能,你就会放弃。”没错刚开始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还充满希望可是久了没有了希望,剩下的只有默默等待直至死亡。“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安迪没有丧失希望,或许是因为他是无罪的,他向往自由,充满希望他相信自己会逃出去。,进入监狱放弃了许多,但唯有希望不可以放弃。他每天晚上用那个小锤去挖墙壁。瑞德认为那是不可能的,对于瑞德来说他早就没了希望,他认为希望只会让你更加痛苦。试想一下安迪能够十九年如一日地挖洞,可见他对自由的向往,精神信念的强大,他从没放弃过。我认为我们也应该对生活充满希望,其实生活已经折磨的你体无完肤时也不应该丧失希望。
它不仅仅介绍了监狱犯人,同时也介绍了狱警。监狱长让安迪为他洗黑钱,甚至为了安迪能够继续为他洗黑钱杀害了汤米,并关了安迪两个月的禁闭。或许会想:“一个狱长,为什么会做这些违法的事?”不知道哪的一句话:“狱警只是比罪犯多了一身警服。”可见狱警与罪犯有时没什么区别。他也是生活在那个环境,每天与不同的犯人接触,或许他们也变得漠视法簟W詈蠹嘤长的罪行被揭露时,他自杀了,看到这我想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吧。
影片结局是瑞德找到了安迪,他们在太平洋旁自由地生活下去。我想安迪追逐的自由实现了,他的希望也成功了,可我们还在历经磨难。我们不能被体制化,应该充满希望,像安迪那样永不放弃。我相信最后一定能达到自己理想的成功。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
开始以为肖申克是个人~然后才知道它是个让人感到恐惧,暗无天日的监狱!但有些人确实闪闪发光的!所以有时候会说同样的环境也会有不一样精彩的人生。
肖申克里面关押的是犯了大大小小事儿不会被放过的犯人,但是大家许多是被不得已冤枉而判刑来到这儿的。在肖申克监狱里有的是姐妹花,有的是旧犯对新犯的压迫,有的是每天监狱的例行检查……总之来到这儿就是让你像刚来到这个世界时那么干净!
安迪也是像所有监狱里的人一样,经历了每个新成员所要经历的一切。但是不同的是他与别人的结局截然不同。
首先我看到的是希望。因为安迪渴望自由,追求自由,从进去监狱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可以在看似暗无天日环境中找寻出路。庆幸的是他最终成功了。安迪是一个银行工作者,他被指证杀了他的妻子和妻子的外遇,所以不得不来到这个监狱。在最初的一个月里,他没有和任何人打交道,也没有像许多犯人一样熬不下来。一个月以后他和瑞德开口了,是需要他帮忙寻一把小锤子,后面接着是海报。也许海报给予他更多的是对外面世界的信念,尽管二十多年过去了依然可以坚持!
还有在片子中有段是安迪自己利用自己的银行工作者的才能为大家赢得了啤酒,那是在修建监狱顶层的时候。瑞德说过:安迪冒着巨大的危险换来的啤酒不仅使他增添了朋友,而且更多的也是让这里的大家觉得仿佛是给自己家修建屋顶呢。安迪脸上洋溢着奇怪的微笑面对这一切。
在这里你会明白知识可以赢得生命的价值。即使在监狱里大家都会有书读,并且在后来安迪利用监狱长得野心来实现大家的利益,通过自己每天写信申请最终扩大了监狱图书馆规模(这个过程也是艰辛而漫长的)大家可以读更多的书甚至有人还可以拿到大学文凭。这一切都跟安迪有关。
安迪善于观察,了解世事,所以抓住典狱长得心理,为他牟利,减少税收〈会计方面的知识〉让其依赖他。后来出去也拿到了一笔自己二十多年来应得的报酬。所以也用自己的智慧成就了自己。
目前想到的只有这么多了,但我觉得作者塑造了一个非常有魅力的角色!他有知识,有气魄,是一个真正心有一片海的人!他只是常常会在嘴角闪现一道微笑。二十年过去了依然不忘初心,即使他面临着有可能失败,有可能出去后不适应(毕竟在里面他还是有地位的)出去后一切都是新的,即使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当看到电影里他在雷声中敲破下水管道有东西喷出来的时候你真的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9
《肖申克的救赎》,这是一部1994年在美国上映的电影,讲述了一个被冤枉的的囚犯靠着一把石锤挖了二十年的隧道,最终收获自由的故事。
安迪入狱后,结识了黑人瑞德,瑞德告诉安迪: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体制化。瑞德的这段话无疑是告诉安迪,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可是安迪却并不这样认为,希望从来不会破灭,他们可以关住人身自由,而内心的自由与希望是他们所触摸不到的。
在狱中,因他学过金融管理,最终谋得一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为了让身边的狱友们能喝到冰啤,为狱卒逃税,最后为狱警洗黑钱。直到后面又送进一批犯人,其中一个犯人告诉他谋杀他妻子与情人是另一个人,当他把这件事告诉狱警,换来的是告知之人的死讯和他被关二个月的禁闭。狱警为了他能继续洗黑钱而选择把他永远的留在牢中,最终安迪明白真正的救赎只有靠自己,他用十九年时间用小铁槌凿开了美女图后的墙壁,爬过了500米的臭水沟,在那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晚上,看着安迪拥抱自由的神情,我深深为他寻求自由希望所震撼。
记得前面老布获得假释后,因习惯不了监狱之外的生活,而选择了自杀,无疑让我们看到在心灵受到束缚后而躯体回到生活中却习惯不了自由,精神与希望破灭后,人将走到尽头。
还有在瑞德获得假释前,狱警们问他的一句话:你是否改过了。他的回答是:我没有一天不后悔,但并非受到惩罚才后悔,我回首前尘往事,那个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和他谈谈,我试图讲道理,让他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是我办不到,那个少年早就不见了,只剩下垂老之躯。
希望这东西很难说,有时选择也一样。安迪的苦难,也是每个人的苦难,安迪只是我们的一个缩影。跨过去就是幸福,跨不过去就是痛苦。安迪跨过去了,他获得了幸福,老布没跨过去,最终在痛苦中选择了上帝。生活中也一样,很多时候都被成长路上的石头绊倒,都被路旁的荆棘刺伤,勇敢者向前,怯弱者退缩。勇敢的人最终获得了成功,怯弱者躲在失败里叹息。成功和失败有时只是一步之差。一步一切都将改写。我想也许每个人都不能像安迪一样成功,但至少应该向他学习。想起食指的诗,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仔细想想,为什么我们不能真正活一次,而不是麻木绝望地走向死亡。怎么过都是一生,怎么偷懒也总忙碌着,到不如把封锁的热情释放出来,我们还都年轻,何必表现的如此适应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横冲直撞的马里奥,未必不会吃到代表胜利的超级蘑菇。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
不是每一朵花都可以结出果实,但每一颗果实都曾是一朵花。
在一个朋友的建议下,我看了《肖申克的救赎》。之所以给我推荐这个片子,是因为我向他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好,学习没动力,上大学前许下的诺言也正在秋风中飘零。
在肖申克里,狱警们就想判你一个终身监禁。随便打 死人、贪 污受 贿的现象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可以这样说:肖申克就是地狱。
当你进入了这么一个地方,目睹了一切的罪恶,是否还有勇气去想离开(逃跑)呢?人是可以被环境化的。瑞德在评价布鲁斯的死时说,这周围的高墙,一开始你讨厌他们,但慢慢会习惯、依赖,知道最后无法离开他们。所以在肖申克呆了五十年布鲁斯得到假释的通知后试图杀死希活使自己留下来。
并不是每一个坚持的人都能成功,但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坚持过。就像安迪,他成功了!他始终相信自己能活着出去,他用小槌在厚厚的石墙中打开了通道,他爬过了狭长而肮脏的下水道。当大雨冲刷他身上的污秽,剩下的便是一个解脱、自由的人。
也许逃脱对瑞德来说是不可能的事,用那把小槌子凿一个洞,他认为要用六百年。这不能怪他,那是瑞德对地质不了解。他不知道压力和温度等外界条件对石头的影响。这无所谓,重要的是态度,就是在看似无望的处境中仍抱有“幻想”。没有发生的事情永远都不要去想绝对!只要你还有权利去“幻想”,就不要放弃这种权利。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无论如何,都不要把事情看成必然。生活不是简单地加减乘除,还有随机分布。
想想自己的处境,虽不能说进了肖申克,但有一些共同点,就是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有点被压迫的感觉,而自己又没有什么目标,想逃离。周末经常泡在网吧;晚上不知忙些什么一转眼又到了熄灯时间,上课时则不知老师所云趴在桌子上睡觉。看过不少描写大学生堕落的小说或文章,在碌碌无为中消磨自己的个性,忘记自己的追求。就像这大学轻松的环境,由不适应到适应,到离不开它,不能容忍一丝的压力。
是时候了,该觉醒了!外界的条件从来都不是阻碍你成功的因素,而是你的态度,你的对策。环境从来没有好坏之分,而不能决定你能否成功。当你想要成功坚持不懈时,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前行。从现在开始,朝着前方,迈进吧!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1
近日读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其中多次提到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熊培云的书是把电影来论述自由的。想起自己的影库里早就下载了这部电影,碍于该影片属于两个小时以上的超长片,一直搁置着想找空闲的时间看,今日忽得空闲,一个人找出影片静静地看完。
原来,电影是可以这样拍,电影是可以这样看,电影更是可以各人各有各的解读!
先说电影是可以这样拍的:剧本来自一个短篇小说的改编,长达两小时二十分钟的电影可以把长达二十年的冤案发生、入狱、越狱简练到总共不到十分钟的交代,剩下的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了人性、自由的描写!虽然没有看过原著小说,但是凭借常识,想必靠情节吸引读者的小说应该无法做到这样的结构,但是电影做到了。
。再说电影是可以这样看的:类似题材的电影不少,记得前几年还有过特别火的美式长篇电视连续剧《越狱》,想必大家记忆犹新,一般此类题材,卖点都是冤案的本身、越狱或者翻案的过程、以及越狱或者翻案后或光明或黑暗的结局,剧情反应的人性、感情之类的,观众必须通过情节去了解、理解。可是,熊培云因为《重新发现社会》一书主题的需要,从电影中看到了自由和限制这一哲学的矛盾,如果按照《重新发现社会》一书的逻辑,你的确会把电影中隐含的这一主题放大。可是我相信,熊培云只是出于他的著作论点的需要才这样写的,其实他和我,或者和你们大家一样,从电影中看到了人性,当然也看到了自由和限制的矛盾。
最后说一下,电影是可以各人有各人的解读。其实这个话题我根本解释不了,既然命题就是各有各的解读,我如何替每个人来解释?我只是想说,我们中国现在的电影,就像中国学生的作文,必须按照老师要求的“中心思想”去写,文章结构也必须符合老师布置的要求;而老师要求的“中心思想”和文章结构,又必须是按照升学考试的大纲要求来作。
行文到此,大家应该明白,其实我要说的,既是电影,也不是电影。
说的是电影,希望我们不要以为世界上只有好莱坞才有电影,也不要以为好莱坞只有3D大片和“越狱”,好莱坞也有“肖申克的救赎”!
说的不是电影,希望我们的生活不要像我们学生的作文一样要有“中心思想”,即便要有“中心思想”,也不要有规定表达“中心思想”的格式。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2
1.关于监狱
我常常会忘记这是一个发生在监狱中的故事,这是一群人们眼中的罪犯。
但我又会恍然,罪犯同样是普通人,监狱也只是一个比普通世界更加严厉的地方。
我们痛恨那些杀人放火的恶徒,叹息着逝去的美好生命,也气得咬牙切齿,恨不能把他们千刀万剐。
我们不该姑息那些罪恶的凡人,但是同时,他们中也确实存在着良知未泯,或许迫于生活而走入另一条道路的可怜人,甚至,还有被冤枉的灵魂。
法律究竟怎样才能把世界变得公平公正。监狱或许不仅是囚禁之所,也是新生之处。
国外取消死刑的话,但是有些人真的像恶魔啊……太难过了。
2.关于影片中最触发我泪点的两个人
一个是老布。那个会喂杰克吃虫子的在监狱图书馆很多很多年,最终被体制化的可怜老人。肖申克的监狱或许是一个相对理想的监狱,这其中的老布让人动容。我不太相信一个会救护小动物,一个被体制化逼迫去杀人最终放下武器的人曾经犯过多么重的刑罚。或许,他有过吧。但是时光将他过滤成了这样一个老头。在影片中,他提着行李箱,像个懵懂的孩子在车来车往的街头木然地行走,他说他入狱的时候还只见过一辆车,到现在满大街都是。或许他入狱的时候还是个青年小伙子,可是后来他双手患了关节炎被安排到超市装袋子都要被嫌弃。在他的身上不仅仅是体制化,我想,更多是人性是他对生命的关怀,是事实,一个人面对变化万千的世界只能茫然无措,病痛将一个老年人变得受人嫌弃。的确,他身为一个老人,却要有如此遭遇,让我动容。但不仅仅是年龄,“老布到此一游”更让人感到无奈与忧愁。
另一个是汤米。一个活力的小伙子,最后却因诚实地想为主人公证实其无罪,而莫须有地被杀。美好的事物消亡往往是最令人痛心的事情。他确实是一个小偷,但他幽默又爽朗,让人相信他的本性善良。甚至,即使他曾因为偷窃在各个监狱待过,但他在外仍有娇妻和女儿,他本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看到他,我总会想起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那个想尽办法想进监狱的人直到最后被咏叹诗感化,却意外被抓紧监狱。汤米很类似于这个角色。我很难说他是否因为在肖申克学习的日子而打算洗心革面,回到温暖的家庭,但至少,他始终怀着一个纯净的心,直到被利欲熏心的人杀害,他或许都坚定着一定要为主人公争取真相。他或许本可以逃离死亡,(也或许典狱长会灭掉一切会威胁到主人公帮他洗钱的因素,而不顾一切地杀死他),但他太过天真。最后死在枪下,却莫名其妙地背了个越狱的罪名。他的魅力或许就在于他本身就是一个极其阳光活力的存在,却死在黑暗。但即使死在黑暗仍保持天真。当然,他吸引人的地方或许也在于他的本来会美好的家庭此刻不得不面对无尽的黑暗。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3
看完这部电影我突然心血来潮想写些什么,也许是折服于主人公安迪的聪慧,也许是感慨于他的坚持,也许仅仅是想写些什么而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不管是哪种理由有一点却不可否认:这部电影的确打动了我。
电影中一共出现两派人物:以安迪为代表的囚犯和以诺顿为代表的掌权派。两者有利益的交叠也有地位角色的冲突。抛开其他因素不说仅从两派代表人物自身特点来说,就存在很强的可比性。
首先从安迪的个人品质来说,在许多方面他的行为都堪称典范:无论是刚入狱时面对不公的命运时候的理智,还是和狱警哈德利打交道时的冷静,不管是遭遇姐妹花骚扰时的勇敢的反抗,还是为达目的坚持不懈的那种自信……不可否认他所作的一切极其平常,但正是彼时彼刻的这种从容豁达真地打动了我。设身处地的考虑他所面对的一切,我不敢说我能做得和他一样好。他为目标而痴狂,为理想而奋斗,用执著的奋斗续写了一首不屈的歌。
除了安迪,另一位主角瑞德的美好品质也不可否认,他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安迪的朋友,一个在监狱里能够得到违禁品的善良的人。如果不考虑他的个人历史(谋杀犯),不考虑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监狱),可以说他是一个非常和善的老人。两个人都有人性中最美的一面:纯朴,善良。
说起掌权派的代表人物:狱警哈德利和典狱长诺顿。前者象征冷漠,暴力,和绝对的服从。是统治者的冷血工具。后者象征贪婪,自私,和残暴。是邪恶的化身。地位的相对优越让他们习惯于用武力压制一切,掌握一切。
从安迪入狱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人权都已不复存在,他和他的同伴所要面对的是所有的不公正:遭受没有理由的责打,吃掉难以下咽的饭菜,进行简单的重复的洗衣工作,体会单调乏味足以让人窒息的禁闭……
掌权者披着一幅仁慈的伪装,却肆意的践踏着囚犯的一切。
囚犯因为获罪而入狱,却表现出善良的本性,掌权者身为官吏却毫无怜悯之心,强烈的对比让人不得不对当时的现实反思。也许影片正是想通过这样的地位的冲突和角色行为的冲突来对现实社会进行强烈批判。我记得安迪的一句台词:“我在外边心直口快做一个正直的人,而在里面我却不得不做一个坏蛋。”这句台词不仅是主人公对现实强烈不满的表现,更是对现实无情的讽刺。
也许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也许监狱的确如此真实,也许在社会的某个角落正在重复着这种不公。但所有的一切仅仅只存在于假设之中,现实的所有也因为假设的存在而把真相隐藏。只给我们一个“或许是真”的假象,让我们猜测,让我们想象让我们体会那更深层的含义……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4
这部电影,无关罪恶。
故事随着一个阴差阳错的判决而展开。主人公安迪因为一个巧合,从而断送了他那作为年轻有为的银行家的过往。
“那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只就叫体制化。”
当那个在狱中几乎无所不能的 red 面对假释却又自杀的老布的遗体时,眼中包含了太多的情绪,有痛苦,有无奈,但更多的是恐惧。所以当安迪说起希望,他冷冷地回应:“有希望太危险,希望能把人逼疯。希望无用,你最好认命。”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能够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
于是,在沉寂了 20 多年后,安迪义无反顾地逃了。在那个狰狞的雷雨夜,在漫长的、肮脏的、恶臭扑鼻的 500 码下水道之行后,他脱去囚衣,泡在河水里,张开双臂,天真且放肆地大笑。
安迪极聪明,而且勇敢。他曾为所有参加户外劳动的狱友们争取一瓶冰冻的啤酒,他也在利用自己的理财特长获得了狱警的信任后用监狱的广播给所有人播放意大利音乐,他还每周写一封信给州长以期改善监狱的图书馆,他更是创造了 3 个月将一个文盲教成大学生的奇迹,尽管成绩只是 C ……
我的脑海浮现一幕幕场景,我仿佛看到那瓶啤酒开瓶时溅起的飞沫中有着欢乐,当所有人停下脚步听音乐时整个监狱洒满阳光。欢乐和阳光,这两种在监狱里最不可能见到的东西,却在那些时刻在肖申克中矛盾地具备,这就是安迪的魔力。
只是典狱长的随口一句:“真正的救赎就在圣经里。”安迪仅凭一把小小的榔头,真正得到了救赎。谁说他不是圣使呢?你看,连上帝都在保佑他呵。
安迪离开了肖申克,离开了美国,渡过了“没有回忆的海洋”,来到了他梦想的地方,没有回忆的芝华塔尼欧。
“假释?说笑呢。”就是这样一种态度, red 最终获得了假释。他来到那颗榕树下。
“希望是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Red ,亲爱的 red ,你走了这么久的路,一定很累了吧,麻烦你再走一程。”
Red 走了,安迪为他铺好了所有的路。只有老布上吊的那根梁上所刻的那句“ red 也来过”证明了他的存在。
最后一幕,是两个生死之交的拥抱,多么美好。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5
一部两个半小时长的影片,有两个多小时让观众窒息,为那些判了无期徒刑的人的绝望,终于在最后的半个小时,主人公安迪从一个凿了20年的洞逃离可怕的监狱,让人看到了黎明和希望的曙光。
电影的主人公安迪曾是一名出色的大银行家,因为妻子出轨被杀而被冤入狱,被判无期。他的人生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人上人变为了阶下囚。在监狱,他遇见了像慈爱妈妈一样的黑人大叔瑞德,当时瑞德已经在监狱呆了20年。安迪希望瑞德能给他一个锤子,瑞德开玩笑地说:“你不会要凿墙逃离吧,那大概需要600年。”然而,就是这样一把很小很小的锤子,成了安迪活下来的希望和逃往黎明的工具。
整个影片让人压抑,变态的典狱长、暴力的海利警长,残忍地杀害或者殴打犯人,看到很多被冤枉入狱的人被残暴地殴打,我的情绪甚至出现了暴躁,每次这些人进入像笼子一样的狱室,不禁让人悲从心出。影片名叫《肖申克的救赎》,何时救赎?安迪何时能够平反?
二十年的监狱生活,安迪已由一个青年才俊变为一个两鬓斑白的中老年人,他用大银行家的所学为警长们逃税,帮典狱长洗黑钱,申请图书馆,让犯人考同等学力,用知识为狱友们赢得了啤酒、知识和对生活的希望。当一位叫庞克的年轻狱友偶然告诉他,安迪的罪是由另外一个人犯下的,安迪整个崩溃了。他希望典狱长给他机会,给他申诉和重新调查这件案子的机会,一句“这是我的人生啊”道出了安迪对生活的渴望。但典狱长无情地拒绝了安迪的合法要求。
所有的人包括瑞德都认为,安迪会绝望甚至自杀。当新的一天来临时,安迪没有出笼。谁也没有想到的,他已经在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爬出五百码恶臭的污水管道,冲出黑暗和肮脏,走向了光明。
黑人大叔瑞德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在重重挤压之下的牢狱里呆了三十年的他的确有资格这么说。安迪告诉他,“记住,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就因为没有希望和寄托,在监狱呆了五十年的老布以悬梁自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正因为瑞德大叔要践行自己的承诺,帮助安迪在树下寻求一个宝石,才寻求到了生活的目标。
这部影片,除了“希望”以及很多人评论的“信念”、“友情”、“自由”之外,我认为这部影片很突出了知识的重要性。安迪用知识在监狱里所做的一切,以及他在为典狱长洗钱的过程中“制作”了一个崭新的自己,一个有护照、有姓名、有银行账号的人。如果没有知识,即使他逃出监狱,结局可想而知。
人生,要有希望,希望是活着或者活得更好的动力。
人生,离不开友情,友情会让人活在世界上不会孤独。
人生,要有自由,无论是心灵的自由还是肉体上的自由。
人生,要不断学习,知识改变命运。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相关文章: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06-27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06-09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06-28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04-30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11-05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荐】07-02
【热门】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07-02
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05-10
肖申克的救赎英文影评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