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精选11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每个观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想法。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1
无论处在多么艰难的时代,总有一些散发着人类闪光的时刻,让我们对人类保有一丝希望。《海的尽头是草原》绝对是一部有价值的作品,同一个家庭三个不同时期从不同视角进行叙事,最后交汇到一起,完成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最终救赎。
由陈宝国扮演的哥哥杜思瀚为了完成已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妈妈遗愿,抱病踏上了寻亲之路,也揭开了中国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一件不被遗忘的历史。但电影并没有沉醉于宏大叙事,而是把落脚点放在了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身上:杜思珩,杜思瀚的同胞妹妹。
串起三段故事三个时空的,除了杜思瀚对母亲的爱之外,还有他对妹妹的思念和愧意,后一种情绪一直到最后才最终揭晓,也为观众解答了当年杜思珩被送进孤儿院之迷。
124分钟的电影里喜欢的片段太多了,尤其是中段杜思珩在内蒙古的成长生活,真实取景让人对内蒙古的美景有着沉浸式享受和体验,草原的空旷和苍茫、牛羊的自由奔放、纯净的白云和蓝天、甚至凶狠的野狼和令人窒息的沙尘暴都让人难以忘怀这片纯净的土地和它那令人着迷的风土人情。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2
《海的尽头是草原》影片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蓝本,用细腻的镜头感为我们讲述了那段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往事,感受到那种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的'大爱。
尔冬升导演这次还是以平常人的视角,用现代和回忆双条线交叉进行,为我们娓娓道来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
影片除了让我们领略到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的壮阔美丽之外,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草原人民那种善良淳朴,这次最大惊喜就是马苏。没想到这次她会灰头土脸真实演绎了一个付出全部爱和真心的内蒙额吉。而且全程用蒙语。原来不明白片名的意义,看完之后才略晓其中含义——海洋有时波涛汹涌,让人容易产生不安恐慌,就好比入蒙之前发生的状况。
只有无私的大爱和胸怀才能驱散这种阴霾。就像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一样。真的是56个民族永远团结如一家。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3
看了《海的尽头是草原》,最大的感受是沉重,一种无比压抑的深重感抵住胸口,我们那一场看的人不多,可能我是看的算晚的,今天才看,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静静的看着字幕向上翻滚,没有人离开,我想他们的感受大致和我是一样的,还不能随着电影结束就内心释怀掉,随之而来的疑问就是为什么所有人都会陷入这样的沉重感而不能自拔?
其实,故事情节很简单,简单说说也不算剧透,看过影片介绍的应该也知道了,就是在中国自然灾害闹饥荒那几年,上海的一个底层家庭无法养育自己的女儿,含泪把她送去孤儿院后,随着当地养育不起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孤儿院也入不敷出,而后根据当时中央下达的政策,这批孤儿又翻山越岭调拨去了内蒙古大草原生活的故事。
看到这不禁会问,这有什么特别沉重的吗?
当看了影片非常细致的刻画了草原牧羊人的生活之后,再对比城市里的生活,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来说,真的可以用一个最近非常火的.词语来形容,就是降维打击,一个从精神世界到物质世界完全被彻底降维的感受,并且这个打击是对于一个孩子,也正是因为对这种降维打击彻彻底底的感同身受,才是文章一开始提到的那种沉重感令人久久不能释怀离座。
降维打击,真的可怕。
然而电影在最后也给出了治疗降维打击的解药,就是爱情和家庭。当遭受过降维打击的人都会从灵魂深处产生一种抵抗的执念,而消除这份执念的最好良药,就是找到那个你深爱的人,然后和他组成家庭,萌生爱的结晶。当陈宝国这个哥哥在几十年后再和她见面的时候,已经完全可以感受到她是一个已经彻底放下了执念,就连相貌也被深深同化了的草原人了,至此,影片结束,回味悠长的让观影者自行呷嗦其中滋味。
每个人都会有一份执念,或深或浅,当茫然失措,亦或是竭斯底里时,不妨试着让心情回归家庭,拥抱爱人,彼此敞开心扉,这怕是最唯一,最疗伤的解药了。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4
昨天有幸去看了尔导的《海的尽头是草原》这部新片的首映,观影中被故事的温柔打动了,感动的模糊了双眼。不管是当初历史上的民族大爱,还是故事里额吉一家,对于妹妹的温柔情感,都是能直戳大家的心。
电影从一个双胞胎哥哥寻找妹妹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未,全国在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后,将三千名孤儿送入草原,由淳朴的牧民来收养的孤儿的真实故事…虽好整体剧情很平淡,但就是这种平淡的.剧情才能更打动观众的心!所有演员们的表演都是可圈可点的,尤其陈宝国老师不愧是老戏骨,每个细节都拿捏得非常恰到好处,堪称惊喜之作,有笑点,泪点也多,演员演技都不错,尤其是马苏,把牧民伟大母亲演的活灵活现,没想到电影中出现的蒙语都是她通过背诵记忆发音来完成的。
第一次演电影的阿云嘎和丁程鑫真的都很出色,尤其阿云嘎用温柔与帅兼备的那种成熟的且负责任的演绎很值得肯定!小演员罗意淳尤其最最让人惊喜的,她的倔强及机灵的感觉把握得非常到位,太招人喜欢了!看了这部电影非常想去看看辽阔的草原,他的壮美,还有内蒙人的善良淳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如同画卷一般呈现在大家眼前,那是美的、在流淌着的,也时刻浸润着人心的。影片整体是真实的草原牧民生活,真实而感人,有爱能跨越一切山海!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5
《海的尽头是草原》,我很喜欢这个片名,它充满了诗意和乡愁。看完电影我才明白,海就是上海,草原就是内蒙古。是什么把这两个遥远的地方连接在了一起?这个名字应该还有下半句,就是“海的尽头是草原,而草原的尽头是人。”我不会说蒙语,可以说半句都听不懂,但是看完电影后觉得蒙语是那么好听,里面的人是那么美。萨仁娜、伊德尔、那木汗……他们的音容笑貌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还有那美丽的大草原。
电影改编自中国的真实事件,历史背景聚焦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大批南方的孤儿面临营养不足,饿死的边缘。在这个紧要关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动请缨,将上海的一大批孤儿接到大草原,他们最后都被当地牧民领养。因为尔冬升的电影,这段尘封的往事被重新提起,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段历史是隐藏的,不为人熟知的。至少作为80后的我是第一次听说,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想去一探究竟,我想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它可以将历史照进现实。
电影中的人物可能是虚构的,但是情感和故事无疑都是真实的。杜思瀚和杜思珩是一对亲兄妹,没有工作和经济来源的母亲带着他们来到上海找丈夫,然而没有找到,又赶上自然灾害,饥荒,灾民一批又一批,无助的母亲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寄宿在上海的一个好人家里。无奈之下,母亲只能选择将妹妹放到儿童福利院,因为这样,孩子才可能不会饿死,有口饭吃。相信普天下的母亲,没有哪个愿意将自己的孩子抛弃。可是在那样的年代,朝不保夕,人并没有选择的权利,大家都是那么渺小。就像有一双命运的大手,推着这一家人往前走,杜思珩自此开始了漂泊的一生。她紧紧拽着一条小毛巾,那是妈妈留给她唯一的东西,上面刻有她的名字——杜思珩。她不想忘记自己的汉语名字,那是证明她来过的地方——上海。因为此后,她需要听着另一种语言,过着另一种生活,事实上,杜思珩一开始一直抗拒着内蒙古的大草原,她一直有一个心结,妈妈说会来接她,如果她不回去,妈妈就找不到她,在内心深处,她认为内蒙古不过是一个暂时落脚的地方。正是因为这样,她和别的孩子不同,她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的归属感,直到那木汗的死。
电影很好的描绘了小女孩的心理变化,从起初的抗拒到最后的完全接纳,其中的生死考验,起承转合并不生硬。从哥哥的寻亲之旅开始,中间穿插着各种回忆,我们仿佛跟着人物一起走进了那个神秘的大草原。电影很好的融合了纪录片和剧情片的风格,牵涉到真实历史背景的时候,就像在看纪录片一样严谨克制,而牵涉到具体人物的时候,又从小入手,细致入微,哪怕是配角也不例外。比如带陈宝国饰演的哥哥杜思瀚到内蒙古寻人的司机,一出场就是迟到,但豪爽地和陈宝国道歉保证,说明他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再到车子坏了和修车的哥哥吵架,在陈宝国的劝说下,和哥哥重修旧好,剧本写得幽默又有人情味,把普通人的状态刻画的入木三分。这里也暗合了亲情关系,杜思瀚失去了妹妹,余生都在思念中度过,所以不希望明明有眼前人,却不懂得珍惜。还有和小女孩杜思珩一起长大的几个哥哥,大哥、二哥、三哥,他们一起骑马、一起赶狼,妙趣横生。草原的片段让人看着非常舒服,仿佛透过那个大屏幕就能闻到草地的清香,看到蓝蓝的白云。
影片中有两个妈妈,一个是杜思珩的亲生母亲,她柔弱无助,因为记忆久远,她一直面容模糊,唯有绣小毛巾的画面深刻地留在孩子的心里。还有一个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蒙古族妈妈,马苏饰演的妈妈充满了母爱的光辉,无论是照顾孩子还是做家务做菜都是一把好手,她活得长命百岁,充满了悲悯之情。这两个妈妈都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一个永远的刻在心里,却无法相见,一个在身边陪伴,却总是伤害她。最后,蒙古族妈妈用自己无限的爱和怜悯成为了杜思珩永远的妈妈。
那木汗的死无疑是全剧的高潮,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王锵饰演的那木汗是一个从来不说话的“哑巴”,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他不是哑巴,而是小时候发高烧烧坏了喉咙,几乎无法发声。直到最后将陷在流沙里的杜思珩救出来,在他临死的`那一刻,他发出的呼喊是“不要过来”,他在用生命保护从小一起长大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妹妹,哪怕这个妹妹从小到大还惦念着回到上海。草原上的人表达爱的方式是淳朴的,他们把最好的东西留给你吃,奶茶、奶豆腐,但是因为南北差异,在他们看来最珍贵的东西,却是你无法下咽的。
一边是亲情的魂牵梦绕,一边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呵护陪伴,杜思珩的成长伴随着这样的撕裂,亲生父亲早已不知所踪,母亲和哥哥只存在于遥远的记忆中,而现实生活中的蒙古族妈妈和哥哥又那么的无微不至,大草原的一切从最初的不适应也渐渐被爱包围。和几个蒙古族的哥哥们一起骑马上学,学会在空旷的草原上挖个坑上厕所,把狼认成小狗的危险,慢慢学会了蒙语。长大成人后穿着传统的蒙古族衣服参加一场传统的蒙古族婚礼。走在外面,她就像一个从小在大草原上长大的少女。然而,上海,依然是挥之不去的梦,要怎么才能回去?骑马走出草原然后扒火车?这条路真的好远好远。
虽然这个女孩很任性,但是我们完全能理解她,可以和她共情。因为不是她不愿意接受自己现在的身份,而是一个人的出生是刻在基因里的烙印,就像内蒙古人吃不惯水煮鸡蛋,而汉族人吃不惯奶豆腐一样。最后,能融化这刻在骨子里的南北差异的,唯有人和人之间最真挚的爱。
在生死攸关时刻,那木汗救了这个妹妹,这个从上海远道而来,命运将彼此联系起来的缘分存在,在那一刻,他在想什么?他会想我要不要救她,我该不该救她?不会,那是一种本能,就像真正的一家人,哥哥总是保护妹妹,妈妈总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那木汗死了,本来萨日娜和伊德尔完全可以抛弃杜思珩,然而,他们没有,伊德尔兑现了他曾经的诺言“我永远也不会抛弃你”,就像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样,无论孩子做了多大的错事,最后,我们都能原谅他们。从此,杜思珩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她要留在这个草原上,替那木汗活下去。从此,她隐去了自己的汉族名字杜思珩,改名叫“那木汗”。
这个故事的精巧之处在于,一个女孩,通过自己的身份转换,完成了两代人的“爱的连接”。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让人有归属感,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杜思珩失去了上海的那个家,但是她拥有了草原上的家,她在那里长大、结婚生子,她和这片草原真正的融合在了一起。所以,当她的亲哥哥杜思瀚找到她的时候,她应该没有遗憾,唯一的遗憾是,她的另一个哥哥那木汗死了。
当这些人站在草原上,面对着镜头,当草原的落日渐渐下沉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相信尔冬升导演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是真正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的,因为“爱”不会骗人。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6
作为北影节备受期待的开幕影片、尔冬升导演《海的尽头是草原》,在看似平淡的叙事语调之中,却有一股劲风吹过草原的力道,人世的悲怆与大爱,就在那沙尘暴起、流沙肆虐的时刻,一览无余地出现了。
这部电影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来自南方的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威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主动请缨,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大草原,牧民们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并养育了这些孤儿。
如何将这个辽阔的时空交代清晰,又让如此“巨大”的历史背景投射在普通人的身上,这很考验主创的功力,而《海的尽头是草原》还是用“人性”去牵动叙事,让观众在一对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中感受到了无边和煦。草原人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这些孩童,也原谅了他们的青涩幼稚,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这恩情并没有断裂,而是变成了另一种联结,承诺以生命,流淌于心田。
影片的女主人公杜思珩,有一个化解不开的执念,她懵懂于自己的身世,从上海到内蒙的这段路途,在童年的记忆里要坐很长很长的火车,从此隔开了故土亲人,就算她来到草原生活了十多年,就算善良的额吉对她温柔如水,就算她已经有了离不开的”父亲“,就算她已经能够策马驰骋如履平地,她还是无法跨过自己心里的那道伤痛裂痕。
杜思珩的人生际遇与时代的轨迹相吻合,她是三千孤儿中的一员,她的所思所想有自己的独特印记,又有着脆弱孤独的共性,他们都在努力地融入草原,但那永远的乡愁也是无法割舍的。这是悲情的起始,也是大爱登场的壮丽,这道伤痕,已经太深了,草原上那如同亲生父母般的爱,就算持续了十年、二十年,都可能会被吞噬,也许只有一生那么漫长的不离不弃,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才能弥补。
而这正是作品细腻扎实的地方,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是在爱与善的前提下,有着自己的“私心”。杜思珩的私心是要去明了一个真相;草原额吉和杜思珩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缘分,然而,额吉也有着对于自己儿子那木汗未来的考量;而杜思珩的同胞哥哥在面临分离时,也是在做着“自私的决定”,因此,影片不是在用历史来套住故事,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用不同人的人性起伏去织就历史,使得这段历史不空洞,而是带着人间的气息和热度,用海一样的胸怀去承接那悲欢离合的泪水,然后又化为大爱无声。
影片中,杜思珩在上海的亲生母亲和草原上的`母亲从未谋面,却因为抚养了同一个女儿而有了情感的共通,让人感慨命运的无常,而这其中冷酷的一面,风雨飘摇中的无助和饥饿,却要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良善和真诚去化解。这让影片始终被一种明亮的、暖暖的氛围烘托着,就像是阿云嘎在蒙古包外擎起的那盏灯,在黑暗中,那团光晕不足以明耀四方,却能够照亮眼前的彼此,让每位观众的眼睛也泛起泪光星辉。
导演尔冬升和编剧对于影片节奏风格的把握有一种溯洄而上的从容,演员对于角色的诠释也是层次丰富,精准到位。陈宝国饰演的哥哥一角可谓满腔都是复杂的情绪,而他却能够在每个线索的机关闪现时,都能冷静地处置,让角色在抑扬之间,展现内心深处的沟壑与阅历。马苏饰演的“额吉”萨仁娜能够让观众忘记她是马苏,而去体会她一颦一笑中流淌出的草原母亲的宽容与慈悲;阿云嘎饰演的父亲有着一种凛然正气,其中一场与女儿星空下的对谈,展露出铁骨柔情;王锵饰演的“草原兄长”那木汗以及时代少年团成员丁程鑫饰演的马正元都洋溢着青春意气,给影片加入了少年人特有的情愫。而杜思珩的倔强与哀愁,也为人物最终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从上海到内蒙,长空碧草与沧桑人面,如同书页一般,组成了一本生命之书,历经了那么多的岁月,遇到了那么多的人,一个人的故事成为了一群人的守望相助,在两个有着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传唱,那海的浩瀚,草原的宽广,也只是人心大爱中的一隅,连绵无尽,一往而深。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7
看完了首映,这句电影还不错,故事剧情相对紧凑,故事线索也很清晰,最后特别煽情。
电影主要讲述了上海受灾,内蒙古接纳受灾儿童的故事,以杜思瀚寻亲妹妹为线索,不仅回忆了当时上海受灾,还有孩子在草原上生活的记录,电影中民族之间的情感非常的好,一家人的感觉。
电影配乐,画面都具有蒙古族特色,马头琴弦乐悠扬的`琴声,大草原的自然环境,天气变化都在电影中有体现。
电影中各位老师的表演非常的出色,尤其是第一次看到阿云嘎老师出演军人,真的太棒了,男子汉的硬气与一个父亲的宠爱,都能看得出来,陈宝国老师饰演的哥哥也非常到位,演技都是一流的,妹妹小毛巾的表演也具有灵气。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8
在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里,每一个空镜头,都仿佛是一幅风景画。在凝视着风景的过程里,我似乎是真实地置身于银幕里的草原,用全部的感官去感触着草原的辽阔与壮美。当然,电影编导之所以不竭余力地去展示草原的风景,其用意绝不是单纯地去制造视觉上的美学。
致力于视觉艺术研究的学者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在其著作《风景与西方艺术》一书里提到,“风景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工具,而不是被简单地当成视觉的、具体的对象”。对于“三千孤儿”来说,当他们看到草原风光的时候,在震撼于其美好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意识到要面对的水土不服。
具体到主人公杜思珩的身上,她所面对的水土不服不仅仅是饮食的不适应,更重要的是她对于“新家庭”的难以融入。而这个问题的根源,便在于杜思珩内心深处的一个“执念”。对于杜思珩来说,只有弄清楚她为何是被“放弃”的那一个,她才能够真正地“走进”自己的新家庭。
因为那场意外的悲剧的发生,一个新的身份重新给予了杜思珩融入新家庭的可能,同时也彻底“阻断”了杜思珩内心深处的`执念。紧接着,与杜思珩的“执念”形成遥相呼应的,是杜思珩亲生母亲的一次又一次寻找。这份“执念”于杜思珩亲生母亲而言,是思念,也是愧疚。
等到兄妹重逢的时候,随着真相的揭开,也就理解了为何杜思瀚以前从来不陪母亲寻找妹妹——因为不愿面对当年的自己。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杜思瀚带着“赎罪”的心理踏上了这段寻亲之旅,无疑,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戏剧动作。正如导游最后鼓起勇气向哥哥说了“对不起”,杜思瀚亦鼓起了勇气去向姐姐表示了歉意。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不同角色之间形成的分形与镜像对照,丰富了电影文本的容量和层次。为了事业而不能经常在家的两个父亲,养育了一个女儿的两个母亲,这些角色虽然都“未曾谋面”,但是电影文本用叙事的逻辑将他们之间联系在一起,从而去完成电影编导对于人情的表达和塑造。
当人物走进风景里以后,也自然而然,成为了画里的一个角色。此时,风景“借景抒情”的特质,被进一步放大。不管是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还是弥漫了整个银幕的风沙,当角色置身其中的时候,角色虽然看起来很渺小,但却成为了故事的焦点所在,能量所在。
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焦点、能够散发着能量,或许正因为他们所秉持或者联结的,是至善至美的人情。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9
周一,直到看完电影,我才得知,香港知名导演尔冬升的外婆竟然是蒙古族,我忍不住在想,他是带着怎样复杂的感情在外婆的故乡把《海的尽头是草原》拍的如此细腻感人。
时间回到1959年,全球各地发生着种种大事,苏联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而在东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犹如春日里的倒春寒,席卷了刚刚成立十周年的新中国。三个春秋,像黎明前的黑暗,朦胧中的中国人民在饥荒里匍匐前行。
南方各地洪水肆虐,冲散了无数家庭,饥寒交迫中的人们被迫抛子舍女,留下了成千上万个孤儿。无依无靠、流离失所的几万个孩子稚嫩的恸哭声,喧嚣了全国上下。各省的民政局奔走求助,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当时已是饿殍满地,根本无力喂饱这几万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负责妇幼工作的同志遇见了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请求他帮忙支援些奶粉。乌兰夫回到内蒙古发现当地因自然灾害连奶粉都难以生产,思忖再三,他提议把孩子们接到内蒙来,送给当地牧民收养。就这样,1960年,来自南方各地保育院,前前后后几千名孤儿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车,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了北疆草原。而同样在饥饿边缘游走的草原人民一见到孩子,就亲切的收为己有视如己出,奉行了这片土地上最朴素且纯粹的生命哲学——“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等待迎接新的黎明。
以上是“三千孤儿入蒙”的历史,也是内蒙古在共和国的特殊时期饱含家国情怀的故事。而电影,则是以此为背景,述说了一个上海哥哥寻找当年被家人遗弃的妹妹的故事。男主人公杜思瀚幼年时,母亲因无法养育两个孩子把妹妹杜思珩遗弃在了保育院。60年后,在母亲弥留之际,杜思瀚带着母亲一生的执念踏上了寻亲之路。
妹妹杜思珩在1960年来到内蒙古后被善良的'蒙古族牧民萨仁娜、伊德尔夫妇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试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被感天动地的草原民族的大爱逐一化解。最终他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学会了敬畏生命,并坚韧成长,在蒙古高原落叶生根,这一刻的他们,也有了新的名字---“国家的孩子”。
海的尽头是草原,而生命的尽头是广阔的时间,在讴歌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主题下,不同于其他主旋律电影略显单薄的喊口号,故事更多的是在细节处捕捉温情,以粗犷但富有哲理的情节阐释了大爱与私心的平衡:领养家庭的哥哥那木汗为救妹妹杜思珩而牺牲后,她一夜长大,最终成为这个牧民家庭的“哥哥”---她是那木汗生命的延续,她终于不再因年幼时“被遗弃被领养”而纠结于身份认同,她开始真正接受自己并知晓了生命的意义;而当年为了不被妈妈抛弃,把自己弄成重感冒留在了上海的哥哥杜思瀚,在懦弱中逃避了一辈子,最后在找到妹妹后,坦诚并释怀,重新成为了“哥哥”。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最优解。
电影的最后,两位阴阳相隔的母亲以对话的方式完成了影片主题的升华。站在广袤的草原上,已经百岁的萨仁娜额吉对着天空诉说:“姐妹啊,虽然我们未能见面,感谢你把这么可爱的女儿生下来,这样我们才共同把她抚养成人!”牧民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掌,在天地间,用守望相助书写了人间真情。个体生命有着数不尽的阴差阳错,中间夹杂着奉献、妥协和包容,所有的人与事,虽有缺憾但也圆满了。镜头表达了蒙古族人民永远坚信“腾格里”的意愿及命运的安排,是全片中主创团队对蒙古族图腾精神最深刻的诠释。
草原啊,永远不会消失,民族精神啊,也永远不会荒芜,在不同的时代里,她都会化成甘霖,流经之处,肥沃土壤,滋养大地,最后奔流入海。彼此搭着肩膀的手足们,就像波涛里的浪花,千千万万的同胞们,紧密连结着海与草原,在苍茫的草原深处,永无尽头,永垂不朽!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10
9月23日下午,赤峰市森林消防支队结合实际扎实组织开展"喜迎,健功内蒙古"主题党日活动,积极组织指战员前往电影院集中观看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重温历史经典亊件,在茫茫草原中感受和睦有爱的温馨画面。
支队始终培育引导广大指战员传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凝聚变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做风,在真情实感中汲取精神营养、注入前进力量。活动开展期间,支队党委委员带头进行学习讨仑,谈感受、话体悟,不断凝聚思想共识,深化思想认知,引导指战员自愿践运用命担当,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广大指战员采取撰写观影感悟、党小组讨仑等形式,交流思想、引发共鸣,不断强化矢志健功立业、扎根林海、守卫北疆的坚定信念。
这部电影是根剧《3000名孤儿进入内蒙》的切实历史亊件改编的'。阐述了上世纪五十年带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对营养不足的危机。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大约3000个来自南方城市的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在这儿,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要学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面临新的家人。而他们全部的不安与伤痛,都将被人间的真情与大爱一一化解。
"我以前也一直在想这些,但是现在只想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我们永远不会抛泣你。"一幕幕令人"破防"的画面,让观影的全面队员热泪盈眶。跌宕起孚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生动演绎让他们沉浸其中,笑泪交织。大家心向往之,自始至终洋溢着厚重而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芬芳。电影中牧民们豪爽大气,他们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人姓之美,民族大爱,再配上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组成了一曲曲清新隽永的攒美之歌,带给指战员们久违的感动。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11
观影过程中,看到阿爸在沙尘暴中赶来把杜思珩紧紧抱入怀中永不言弃的时候,孩子们哭了;看到那木汗为了救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而被流沙吞没,孩子们哭了;看到阿爸对着长空明枪,放生了那木汗生前的坐骑,白马长啸一声飞奔而去,孩子们哭了;看到杜思珩从此改名叫那木汗,为他续写生命,不是他甚是他,与亲哥哥相认、相互倾诉的时候,孩子们哭了;看到额吉百岁生日,为思珩已经过世的母亲祝福的时候,孩子们哭了......
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影片,观看过后,同学们也各抒己见。通过观影,他们被辽阔的大草原所震撼,为可爱的小羊、骆驼而兴奋,为民族大团结而自豪。康龙兴被那木汗的真情所打动,王伟丞为蒙古族对大自然的敬畏所吸引,大家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黄诗淇深有感触地说:“我之前去过内蒙古、云南等地游学,亲身体验过内蒙古族、藏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今天通过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各族人民都团结友爱!“同样受到影片强烈震撼的`颜梦霏同学表示:“我深深地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强明主、和平幸福的国家感到欣慰,作为新时代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会更加努力,长大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虽已结束,但民族大爱的种子已经种在孩子们的心里,慢慢发芽!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相关文章: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1-02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06-09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11-03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11-16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2-06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优秀10-30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3篇)11-29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5篇11-16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7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