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会无期观后感 推荐度:
- 后会无期观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后会无期观后感(通用10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后会无期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后会无期观后感 篇1
昨天刚刚看完后会无期,因为吃了太多的爆米花,饭饱思淫欲,于是就早早的睡啦。
坦诚的讲这应该不是一部让人一眼惊艳深刻的电影,他的故事零散,结构松散,就连剧情好像也很不知所以然。但是在我回的路上想着每一个相遇分离每一个人物,你静静的回味,每一个人的个性愈加鲜明。就好像晨起的潮汐,一次比一次猛烈,最终吞没了整片浅滩,所以我觉得这是一部回味的电影。
好似所有的电影一样开头总是要充满喜感的,浩汉烧掉自己的家没想到到时把周末和胡生的家炸掉了。确实“惊艳”了一把,浩汉为什么会把自己的家烧掉呢?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落叶归根”,没有和根也许就像浮萍一样了,我觉得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浩汉内心的孤独和独孤一注的决心,不要给自己留下想念。(也许你会说这是洒脱,但我不觉得,浩汉是一个多情的人,只是习惯让自己很潇洒)。接着他们一行三人找了周沫。周沫的形象也是整部电影里面最容易淡忘的人,但是他确实我们大多数人的状态。孤身一人来到大城市奋斗拼搏,怀揣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乐观坚强,但是另一面他们理解现实,知道这个社会的潜规则,同时还要忍受着孤独。我觉得自己就是这么的一类人,所以我看到他们的时候也深刻的问自己,没有想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因为什么,无非是自己的决心还不够。
接下来应该就是电影里印象最深的故事了,女神苏米。我不得不给王珞丹点32个赞,每一个表情都是那么深刻扣人心弦。明明害怕却又要装作无所谓,明明想要勇敢却害怕有一次伤害,掩饰不住还是要掩饰,这是一个多么缺乏安全感的人,家人、社会、现实还是陌生人,好像每个遇见的人都想给她将一段忠告大道理,是啊好像对于社会主流来说她真的应该被教育的。但是她回眸的一眼,现在还是难易忘怀,“如果有机会我可以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可惜没有了.......”“我从小就是优,你让我怎么从良”,这些好似都是她对外界的反抗,可是好像没有人懂。
告别苏米之后,好笑的一段就是江河决定忘记苏米,冲了苏米的电话卡一直未果,后来就决定珍藏放在心里,没想到......车窗被偷了。好像就是这样,那一刻江河的心情大概我们每个人都有,决定在决定的事情,最后好像就是天意一样,让你措手不及。虽然结果可能可你原先的初衷一样,但是可能已经不是你想要的了。这种失落和不甘,每个人都各有不同吧。
接下来他们满怀斗志的来找刘莺莺,我觉得刘莺莺他深沉了,克制这个词用在她身上最合适不过来。其实我不懂她。
然后就是“小马达”马达加斯加拉,萌翻我了,装死碰瓷是在是在逗了~~~凌卿和我说“小马达”太忘恩负义了,浩汉抱了他一路,它居然和江河走了。其实,这个只有导演知道了~~~~
还有就是阿吕,阿吕怎么定义呢,我觉得就像江河说的'一样,局部相信,他确实是一个爱骑摩托旅行的骗子。阿吕是一个在现实中夹缝生存的梦想家,这是我想定义的,他想用他的方式,让全世界看到,后来他放弃了,不是因为放弃了自己喜欢的方式,而是放弃了他别人眼中生活。我觉得在我们中国式的教育里面的这种“个例”多少是让人钦佩的。我一直觉得我们是一个诗意的民族,就算不是想古代人一样对酒当歌,但也是有浪漫情怀的,生活不能把本质磨没有了。
最后,我想了想为我还是不知道电影在讲什么,只是歌曲很好听,演员很到位~~~~
一直以为,后会无期只是青年作家不甘寂寞想在电影圈捞一笔热钱的产物,看过之后才明白,这其实是韩寒意图正式转型为导演的野心之作,一部披着松散外衣的缜密作品。
后会无期观后感 篇2
两年前看《后会无期》时,我没有太多感触,只记得那两天微信朋友圈等各种社交网站上被一句“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却是克制!”刷屏,那时的我并没有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甚至也没有在意这句话,我也不知道当时有多少人真正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前不久一个朋友因为和她对象的感情纠葛问题来跟我哭诉,看到她那张梨花带雨的脸,我突然间就想到了那句: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却是克制。为了真正明白这句话,我又重新看了这部电影,中间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一些往事和一个故人……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用力喜欢过一个男孩,他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表白过的男孩,我用尽我所有的勇气给他告白,被拒绝后仍然不死心,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三年,直到他说出那句在一起,但后来我们的结局依然是不欢而散!
躺在床上,回想着那段不成熟的爱情,我笑了。那场我自以为很喜欢的爱情却也不过只是自己肆意的情感宣泄。
那时的我很努力地去付出,却并没有在意过他是否真的需要这些付出。我甚至不知道这样的付出最终变成了他心中的一种负担,甚至是内心背负的无辜情债。
但年少的我不管不顾,只知道倔强地说:“我就是喜欢你,你可以不用喜欢我,我做什么都是我自己的事儿,你不用管,也不用内疚!”这样的举动换来了对方那句心疼外加无奈的:你怎么那么傻……
而到最后,他似乎也乱了分寸,说出那句我一直想要听到的在一起!但这句在一起他或许也都不明白为何会说出口。他说是因为也喜欢我,不想错过!但现在想来那或许也是一种错觉,一种被我放肆的喜欢搅乱的错觉!
因为放肆,我在他最需要陪伴的时候,选择离去。因为我贪婪,想要从他那里得到回应用以证明我卑微的爱情,但是他没有或者说是他的方式没能让我找到那种感觉,所以我最后以一个受伤者的身份哭着离开有他的世界,好像一切的悲剧都是因为他不仁不义,所以我才会选择离开。现在想想,他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没有满足我内心对爱情的幻想而已!
在最初离开的那段日子里,我是怨他的,我甚至认为这场为期三年的喜欢不值得,好像一直以来都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直到后来和一个姐姐提起这段过往,她对我说:“亲爱的,你不觉得你的喜欢太自私了吗?你想过没有他那时候刚经历一段失败的恋爱,全身心投入却那个女孩被一句“人都会变的”否认,那时的他是伤痕累累的.。而你的出现却让他渐渐拥有了再次相信爱情的勇气,但是他需要慢慢来,一点点打开自己的心扉,不可能一开始像他第一次恋爱那样义无反顾了。所以你要做的是有耐心地陪在他身边,等待他慢慢地向你靠拢,而不是作为一个任性,撒娇,渴望被疼爱的女生。”
这是第一次有人说我自私,说出了我在这段感情中最致命的问题。是的,我只是考虑到个人的喜怒哀乐,完全不曾考虑到他心中的苦楚。
但反过来说,谈恋爱就不应该让你的现任替你背负前任留下的伤痛,而是应该给予她同等的爱和关怀。
这样说一切仿佛又矛盾了起来,但其实并不矛盾,我那时需要做的是陪伴,让他真正走出上一段的阴影,重新相信爱情。而到他真正想明白的那天,他就会看到一直默默陪伴的他身边的我,他会给我我想要的一切!可惜我当时没能真正的理解什么是爱情,没有熬过最重要而又最艰难的时刻,所以我没有得到爱情!
《圣经》里说:爱是是恒久忍耐,又是恩慈。我想便是说的这个道理!而我只是放肆的喜欢,没能真正做到如何去爱一个人。
现在的我懂了,只是我错过了那个我最肆意喜欢的男孩!如果可以重新选择,那天晚上在操场上我会拒绝他的告白,继续以好朋友的身份默默守在他身边,直到他真正放下过去,可以敞开心扉。我想,那时才是我们真正开始的时候!
后会无期观后感 篇3
《后会无期》是我第一部一个人去看的电影,看过简介后曾以为这仅仅是一部讲述分别的文艺片,想一个人体会一下,结果看完之后才发现远不止这些。大家对这部电影议论纷纷,或褒或贬,而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对于像我们这种涉世未深的学生而言显然是有教育意义的。
犀利的语言,出人意外的情节……构成了这部影片的亮点。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是出生在东极岛的三个人。其中“大哥”马浩汉在外闯荡多年,认为自己可以应付所有的问题。江河,从未出过岛的中学教师,但却被分配到几千公里外的大西北支教。而“我”名叫胡汉,十分崇拜浩汉哥,以他唯命是从。两人为了送江河到西北,开着浩汉攒钱买的汽车离开了东极岛,开始了一段艰苦卓绝的旅程。在浩汉看来,路上的一切问题都不是阻碍,毕竟自己已经闯荡了多年。但最后却被一句“汽油车不能加柴油”而打碎理想,不仅如此,看到自己多年的笔友竟然是自己的“妹妹”,而且与“妹妹”相比之下,自己却显得如此幼稚……这种种的遭遇,让自以为成熟的浩汉逐渐失去了信心。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认为自己知识渊博,得过奖,有许多的成就……殊不知在他人眼里却是一个幼稚的孩子。许多人离开学校步入社会时,便难以适应这个社会,觉得与自己的想象完全不同,发觉这个社会是如此的残酷,自己是如此的渺小。面对社会上的人情世故,自己无力抵抗,最终也只能随波逐流……但是,在西行的一路上,江河表现出来的却是另一番样子。表面上看,他处处维护“骗子”,为了苏米,差点把三叔的手夹断。为了阿吕,与好兄弟浩汉大打出手……在常人看来这似乎是有点傻,但也正是这点傻气,也感动了苏米,感动了观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需要这种带有傻气的人。越是尔虞我诈,人们越是只能随波逐流,也许只有像江河一样的这种“傻子”才能正自己的本心生存下去。也许故事的最后,江河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局但是他所做的事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此外,作为一个教师,他的这种精神一定还会流传给许许多多的人。
这部电影除了每个人有每个人各自鲜明的特点之外,犀利的语言也是另一大亮点。也许只是短短的`几个字,却道出了人生的许许多多无奈,这或许也是这部电影获得好评的一大原因。“告别一定要用力一点,因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眼,多说一句,都可能是最后一句。”这句话道出多少人的心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须感伤离别。正因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才会害怕别离。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唯有在离别时多看一眼,才会在心底有些许安慰。除此之外,“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的确,从小到大,我们听过了无数的道理,却依旧为了生活而忙碌,而奔走……但是在我看来,并不是听过这些道理便会过好生活,要是这样,人人只需读读些许道理,便可衣食无忧,这显然是不大现实的。但是这些道理并不是不无用处。有的可以教会我们待人处事,有的会引导我们怎么去正心诚意……或许道理不能直接对自己产生多大的利益,但是相信在整个人生中一定会占据一个重要作用。整部电影的经典台词还有许许多多,每一句都能发人深省,因为这是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这便是这部电影成功的一大原因。
也许在人们的预想中,故事会是一个好的结局,但是韩寒却并没有这么做,他没有真正地公布结局,而是以一种想象为结尾,把真正的结局留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想象,体会一场后会无期应该是怎么样的。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你不知道,他们为何离去,那声再见竟是他最后一句。毕竟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场后会无期。
后会无期观后感 篇4
看了韩寒的《后会无期》,很喜欢汽车走在路上的感觉,尤其是飞机的航拍图:车行在路上,路架在海上,给人一种永远在路上的感觉。
电影是由几个小故事组成的,故事的开始是几个人按捺不住躁动的心,毁掉一切、故作潇洒头也不回走上旅途的故事。喜欢电影里的东极岛:被四面的海和浓雾围住,远离尘世、渺小遥远。
韩寒依然有着他独特的冷幽默,与其说是鸡汤,不如说是致郁系语录。它们随机的散落在电影的各个节点上,和故事情节呼应对照,像小孩儿在沙滩上寻找鹅卵石,一个、两个……不断给人惊喜。
整个电影里人物的着装都给人廉价和陈旧感,江河蓬乱的长发和他的眼镜,再加上未刮的胡须,让整个人物显得古板、落魄,会想到电影开头厚重的雾、粗糙的舞台、布满灰尘的房间……整个电影像灰色水泥的质感:坚硬真实。
看过电视剧《三重门》,董洁演的,虽然没有看过韩寒的'原著,但总觉得它将人们的情愫和爱恋柔化了很多。也看过韩寒的杂文,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个狂妄有才、骨子里奔流热血的人,喜欢赛车,迷恋风驰电掣和速度激情,又想到很早以前,韩寒在快乐大本营上,笨手笨脚的给自己女儿穿雨鞋,那个时候,看着他的样子,我觉得反叛的韩寒温柔了很多:少了反抗,大概他学会了和这个世界和解。
这点结合电影主线和韩寒自己作词的歌曲《平凡之路》可以看出来,我们可以俗套的把电影理解为:一群不合格的年轻人,怀着满腔幻想和热血,想要和世界大干一仗,最后灰头土脸,认定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很多人说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是心灵鸡汤语录,我却更觉得它反鸡汤和致郁,“千里知马力不足,日久见人心不古。”这样的句子在电影里随处可见且被人们津津乐道,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在这个普遍沉闷焦虑的时代,人们需要治愈,也需要致郁。后者让你被生活抽过一个个耳光后,对下一个耳光的到来不那么沮丧,甚至认定:这个操蛋的世界原本就是这样。而前者,是让你被捶在地上爬不起来时自我催眠: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看似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和态度,却殊途同归的支撑着现实中每一个人往前走。就像电影里的浩汉和江河,他们世界观不同:江河的世界观带着温情,浩汉在撕裂幻想和认清现实时更加粗暴和露骨,从电影的结尾来看,江河的世界观在导演那里取得了胜利。
韩寒早期的书里写道:“地表上的光鲜,地底下的不堪,正是我们周围很多东西的缩影。”读时眼前映入旖旎的城市灯光和下水道的样子,而这部电影,可以更贴切的形容为:豪言壮语的光鲜、幻灭现实的骨感。
每个人都在大城市里浮沉挣扎,只是相信:大城市比小城市要公平一些,他们把支撑他们往前走的信条说与别人听,同时自己心里也在疑惑。
每个人都在不断以过客的姿态去经历和错过,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是非,只有利弊和选择,我们只能旁观,甚至没有评判的资格,说教会戳人痛处、显得虚伪做作,这是一个习惯欲望和谎言的时代,旁观是另一种尊重。
江河坐在床上,一边往面包上抹辣椒酱,一边念着《que sera sera》的中文词,时光静止,没有多余的情绪渲染,只有心里不可闻的一声轻叹。这种状态很像现实生活中的放空,你忽然看见一样事物、听见一段旋律,脑袋自动卡壳留白,过往的片段或情愫忽然涌入、又忽然抽空,之后是耳边长久的寂静,就是这样的感觉:不浓重、也谈不上悲伤。
总之,相比《小时代》的空洞干瘪,我更喜欢《后会无期》里的混蛋味儿,它用一种不着调的调子刻画着荒原上行走的平凡小人物,他们有壮志有豪情却心有余力不足,他们渴望冲出天际却被地球引力束缚,他们明明已经在钢筋水泥里浮沉了很久,却还是与周遭的世界格格不入,是微不足道的愤怒和孤独,也是浩瀚宇宙里你我他的卑微缩影。
后会无期观后感 篇5
首先对韩寒这个导演做一番评价吧,从一个作家赛车手公知再到现在的导演,韩寒导演的一路也是备受争议,褒贬不一吧。他的这个电影可谓是蓄谋已久的,他一生要做的事情基本一件一件在实现,而这个电影刚好是他在这个阶段的目标,不是为了证明给方舟子看,更不是为了贬低郭敬明,他的作品仅仅是他自己的梦想还有要通过电影说出自己的声音。显示作为新晋导演他这个处女座的导演的处女作是较为成功的,明显的在票房和豆瓣评分上完全可以体现得出来!
电影讲的是几个年轻人送一个老师从中国的最东边岛屿上到西部支教,一路上的所见所感,大致可分为离家出发,探班儿时伙伴周沫姐姐,路遇爱上老师的骗子苏米,见多年联系的朋友刘莹莹,途遇蹭车并偷车的阿吕,分道扬镳。影片的故事线索觉得不是特别成熟,比如开头独白的稍显呆傻的胡生忽然就被走丢然后不知去向。但整体给人的感觉还是很成功的,虽然有些故事情节有些牵强离奇,但觉得影评里面的经典道理及幽默的台词还是给影片增添了不少色彩。
故事里的人物形象也比较鲜明,各有各的特点。首先有稍显呆傻的.胡生,不适合在社会生存,本应该在岛屿上一直生活的他随着浩汉一起向西出发,中间丢了一次后来就没出现过,但可以根据影评的最开始的独白知道他回到了岛上。
然后是马浩汉,一个热血的有志气的青年,在外打拼几年,历经沧桑,辗转回到家乡并有振兴家乡的愿望,但最终因为整个岛都被搬走了而失败,而后兴致勃勃带着老师江河到西部支教,路上经常被骗,被偷,整个路上都充满艰辛,儿时的伙伴早已看出他不会有出息,喜欢多年的莹莹竟是自己的妹妹,好不容易信任的朋友竟然偷了自己的车,就连最后分开的时候连狗都不选择他,真是跟他当初吹嘘的时候大不相同,就连最后的结局都没提到他,可见是影片里最大的悲剧。
江河老师是一个稳重充满很多道理的知识面很广的人,老实本分,最终也有一个好的结果,小说成功改编电视剧成功最终和心爱的苏米走在了一起,可谓是最好的结果。儿时伙伴刘莹莹在片场做替身做临演,辛辛苦苦的从最底层做起,并有远大的理想志向,坦言下部片子会有对白,最终也有了好的结果,从最后的电视播放画面可以看出来是她。苏米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生活所迫,不得已做了骗子,最终爱上了那个她骗的人,虽然中间有波折,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刘莹莹作为浩汉相识多年的笔友,却最终因为是异兄妹而不能在一起,中间的悲情插曲和她最后那句喜欢就是放肆,但爱就是克制让人浮想联翩,伤感连连,不能自已。旅行爱好者阿吕痛失爱妻,为了追赶自己的偶像卫星,一直骑行在路上,最终却骗走了浩汉的车子,让人大跌眼镜,可能他最终也不会有太满意的结局,因为自己的理想,追求,那颗卫星也坠落了。
故事中有悲有喜,有幽默有段子,但最终的结果我觉得是杯具的,这正应和了影片的名字,后会无期,应该是几个人不会再见面了,正如歌词所说那声再见竟是他最后一句。有人说故事结局江河老师是幸福的,可我却认为有可能故事的幸福结局仅仅是江河作品中《旅行者》中的美好幻想吧,因为他说过会给自己一个美好的结局。这样的结局更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让每个人都能主宰这个故事的结局。
后会无期,不仅仅是几个幽默的段子,故事背后的心酸无奈悲情,旅行的意义,你们也看到了吗?
后会无期观后感 篇6
难得昨日放假,当然今天也要放假,昨日我姐姐也有时间,而且家里有人照顾小孩,而且有小孩陪她小孩耍,我们去看了韩寒的后会无期。说实话,我现在很少去影院看2D的电影,都是在家坐等电视上可以看,影院的效果是看3D和IMAX的。不久之前看了韩寒转发的微博有几句歌词平凡之路,觉得还是不错,又看了同事说最近在听,我也听了,歌词和MV我都看了,真心觉得歌是很不错的,于是我决定这个电影我也去看看。
由于是周一,看电影的人相对而言就比较少,很快买到票,而且电影院到处都写道:因为最近后会无期太过火爆,所以imax影厅也被占用播放后会无期,我真心觉得看的人多的电影应该也是不错的电影,但是结果与自己想的很不相符,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1、前半个小时基本不知道在说什么,现在想想是在渲染一些氛围,好笑的话语一点都不好笑。
2、在那个摩托车男出现之前的故事都有点奇奇怪怪,拍摄手法无法表示出本来的感觉,没得冲突,没得高潮,(有人说不要拿一般的电影来比较他韩寒的'电影,这是他的风格)但是不是平淡的感觉,而是无聊的感觉,没得逻辑。
3、一直是在播放MV啊,起码5首不同的歌曲,然后就是他们在公路上,在仰望天空的画面,谁说小四的在播放ppt,这个电影也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4、钟汉良这个故事还算是一个故事,其他的人物出现都是土不土洋不洋,还不如一条狗的出现安安静静让人喜欢。
5、好了前面都是说的缺点,还是有值得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温水煮青蛙,青蛙要跳出去,锅盖一下子盖住,这个还是不错的。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这句话比我知道那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我这一生更加印象深刻。
别说我刻薄,我花了钱,在不违法的情况之下说一些真心话总是可以的。
我姐说早知道去看小时代,还可以看看奢靡的画面,一个一直喜欢小时代的朋友在微信圈里对小时代3如此说:很久没有看过如此难看的电影了!看来小时代那是比后会无期更不能看的。
我在想,现在的电影都是怎么了?
我认为的是:
1、适合文字这种方式来表达的东西不一定适合电影这种视频的方式来呈现。
我回家老公问我后会无期讲的是什么故事?我告诉他之后,他说我觉得故事挺好的呀。是的,用语言和用文字来表达的时候是很好的,但是电影表达不出这种感觉,电影调动这种感官,但是还是比文字少了一些心灵的感触,这是不是现在时代所谓的见光死。
2、以赚钱为目的,观众被欺骗。
3、谁都不是能当导演的。
后会无期观后感 篇7
一条公路,两种人生。
马浩汉遇人警惕,自以为饱尝人间险恶。当他告别一个个真正交心的或欺骗了他的朋友时,他也在成长。他变得拒绝相信他人,拒绝对这个社会抱有点滴希望。江河说他变得不再乐观,我却觉得,他从一开始就是悲观的。起初之所以表现的激情四溢,是因为他沉浸在自己理想的生活里,他以为他很强。他总是嘴上说着要做事业,可他好高骛远,连到底要干什么都不知道。影片的后来,他仍然自负对江河说,我的朋友遍地都是,而你,不适应这个社会。影片里,马浩汉没有结局,而我想,他的结局,也许从一开始他炸了那房子就是注定的。他的确看得很透,可他未必看的很开,一个看透了却不能看开的人,我不敢去想象他的命运。
江河对人对事不设心防,就像小说里常说的圣母一样,真挚、爱较真,可谁不喜欢一心对已好的人?所以最后,连马达加斯加,那只半路捡来的小狗,都心甘情愿跟着他。他不像社会上的一些“有志青年”挤破头的想往上爬,他愿意踏踏实实的守着自己的工作,去追求他的理想。一个既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人,如何不成功。他的确太实诚,如冯浩汉所说,不那么适应社会,所以他选择了一个不需要多么融入社会的理想――作家,而他把它完成得很好。也许这也是一种对比吧。
影片中有一个很震撼我的片段,便是江河给冯浩汉做的那个温水煮青蛙的实验,这也许是影片中最直白的表现出两人生活态度差异的片段了。江河做的`是中规中矩的温水煮青蛙实验,这说明他的心里也是这般纯粹,没有任何外在因素。而马浩汉偏偏在青蛙即将跳出的那一刻给锅加了个盖,说,这才是命运。那副似嘲非嘲的表情赢来了观众的欢笑,可笑完仔细一想,他说这话的时候,是多无奈,又是对这个社会抱着怎样的情绪去说这句话?
影片后来,他们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人生之路,后会无期,也许,从他们入场,就是注定的。
后会无期观后感 篇8
不得不说韩寒团队的宣传手段十分高明,微博营销方式让这部作家转型做导演的处女作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不管喜欢与否,都务必承认,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人,要么80后要么90后多多少少都会听过关于这部电影的消息,甚至早就有诸多人表示必须会去影院捧场,尽管也许比不上郭敬明强大的粉丝群体,但是作为一部未知质量如何就能够未上映先轰动的影片,实实在在的说明了韩寒作为80后领军人物对于青年一代强大的影响力。
韩寒不愧为一个合格的段子手,我想这个剧本乃至整个故事必定是他的原创,强烈的韩寒风格,独特的黑色幽默贯穿了整部电影,笑点着实太多,影院里欢声笑语不断,而且昨晚观影时我一向都在跟老妹交流,都认可这个电影跟他的上一部长篇《1988》简直如出一辙,一样的操蛋,但也一样的好看——三位女性主角基本都能在书中找到原型,无非是把一个男主人公拆成了书中的三个,因为旅途太漫长,而女性又太多,若只拿一个男主配三个美女,那会显得韩寒太过大男子主义甚至有些渣男,何况这三位女性主角都如同飘过蜻蜓点水般稍纵即逝,因此大部分时间这部电影还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男人戏,一个男人太寂寞,两个又太暧昧太过话痨,因此就搞成三个吧,三个男人也能够凑成一台戏么——
当年看《1988》就觉得这书写得好,画面感太强,我总能脑补出各种书中的情节场景,当时就期望这本书能够拍成电影,如今这部电影跟《1988》的相似程度极高,也算是满足了我的一个小留意愿吧——比如书中那个名叫娜娜的妓女,我心中的形象很明确,她不是王珞丹那样,她看起来更像是《苏州河》里周迅饰演的另一个灵性女孩——美美,那会儿的周迅真是美,浑身上下都是南方女子的狡黠和灵气,那时的她就应最适合演这个没读过多少书且总是有很多奇怪想法的绝妙女子,当然还因为娜娜和美美,这两个女孩都多少带了些迷人的风尘气息,一般的女演员未必拿捏得好这个程度,演的'太过了难免让人觉得风骚而不可爱,但太端着像个大家闺秀似的又让人觉得不够勾人,选演员真是个麻烦事,好在有周迅,她恰好贴合了我对书中那个可爱坚强女孩的想象——
但是电影毕竟跟那本小说不同,韩寒也不想吃老本所以做出了许多改变,这是好事,没有改变哪有进步呢——电影里的经典台词十分多,犀利程度比《1988》更甚,随便一句拿出来都能让许多段子老手汗颜,这就是作家的本事吧,不仅仅要写出合格的故事来吸引读者,偶尔还要爆出几个金句来唬唬人,眼球经济时代,你的作品太朴实了,哪还有人会扒开外头那层皮注重你的内涵呢故事情节不想多评价,其实没多少具体资料,看完记得的也是很多零碎的片段,很多分开的不能再聚到一齐的单个的人,仿佛都快忘了他们出发时以前交代过的任务,忘了这次旅途的好处,或者说,它本也就没有什么好处呢 就像韩寒说的,生活不需要心灵鸡汤,韩寒整部电影也在各种讽刺鸡汤。生活大概也就是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往前走,不问为什么,更不去追问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到底有什么好处,套用一句电影里的话:“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管利弊——”
夜深了,我也该去睡了,早些休息吧,还有很多没有说的,明天之后写吧,谈谈对这部电影中各位演员的想法。
后会无期观后感 篇9
韩寒来了,带着他的电影导演处女作《后会无期》。
在里里外外散发着商业迷醉气息的当下,《后会无期》的出现,似乎有点不合时宜。“码字工人”出身的韩寒,没有抛弃自己的节操和本行,再次与自己“相爱相杀”多年的CP郭敬明走向另一个极端——用文艺至死的调调,讲了一个文艺至死的故事。
在“文艺青年”已被挤兑得面目可憎的当今时代,韩少又一次潇洒地逆流而上,慢条斯理地为鸟或不鸟他的市场、观众端上了一锅打着鲜明“韩寒制造”标签的心灵鸡汤。不喜欢特写,没有快闪或快切,没有华衣靓服,不搞drama情感戏,不用360°华丽移动镜头,这些刻意的否定与规避,以对商业电影惯用手法的嫌弃,向世界大声宣告他有一颗与众不同的文艺之心。
《后会无期》的故事十分简单,文艺得接近于没有故事。马浩汉(冯绍峰饰)、江河(陈柏霖饰)、胡生(高华阳饰),三个小岛青年,因为江河要到几千公里外的大西北入职这唯一的“正当理由”,一齐离开小岛,驱车上路。路上遇到仙人跳诈骗、满口理想主义的摩托青年,见了“海漂”多年依然是群众演员的邻居,通信多年才知是失散多年的“兄妹”,经历了几次告白与告别,然后结束。整部电影对故事和人物极其轻蔑,情节的推动也仅是在人物寥寥的对白间完成。导演对马浩汉和江河的宠溺有加,对他们的精神认同,更像是一种假象,他的真爱其实是从他们身上抽离出来的符号:青春、成长、自由,电影留意翼翼地怀揣着三个宝贝,每一刻都舍不得放下,以致有些忽略了承载它们的血与肉。
大多数时候,电影镜头里出现的都是粗砺荒凉的空镜或长镜头,芦苇、沙滩、海平面;荒漠、落日、孤独的车,蓬头垢面的旅人。作为文艺青年,韩寒以身作则,一点也不亏待文青,每个环节都充斥着地道的文艺味道。画面营造的萧瑟感,衬托着主人公们的失落,也在试图描出一代人荒芜的精神景观。
说到那里,《后会无期》听起来,像是一部当代中国的《在路上》,或一部维姆-文德斯的严肃公路电影。事实上,它只是一部典型的韩寒作品,持续了一如既往的韩寒特点与水准。如果你只看过韩寒年少时写的一本小说,或《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一个章节,或以前追看过他的博客,想象一下它们的视觉版,就会清楚这部电影的大概样貌。
《后会无期》:每一个镜头都在打造文艺大片的赶脚1
《后会无期》忧桑的失意者们:每一个镜头都在打造文艺大片的赶脚
相比这部电影的核,它的皮更好玩一些。从三俗讽刺喜剧《波拉特》扒了一个曲子,改编为《东极岛之歌》;邓紫棋演唱的同名主题歌《后会无期》,曲子用的也是现成的外语歌。韩寒的拿来主义功力,或者说他的趣味甄别潜力,比他的原创潜力更靠谱一些,移植来的歌,和画面无缝对接,在恰当的时刻响起,情绪瞬间升华。配乐请的是常和日本小清新教父岩井俊二合作的小林武史,字幕之后的片尾曲是朴树的《平凡之路》,一切都和电影的气质不谋而合。或者说,这些先于电影热起来的歌曲,能够更好地帮忙人们想象或进入电影情境。
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功成名就的韩寒,和16岁的韩寒相比,现实里有什么巨大变化不得而知,但他的文艺观,一向停留在16岁,《后会无期》依然是一个文艺少男在和这个世界交谈。——“看似饱经沧桑,实则未经世事”。他不喜欢伤感,但摆脱不了伤感的诱惑;他不喜欢甜腻,可进入不了真正的真实;他不喜欢说教,又一向探讨道理;他不喜欢通俗手段,却没有属于他的叙事策略。他一切的“不喜欢”,都沦为一种姿态。
电影中那些少年老成的自嘲、调侃,不管看起来多么卑微、多么有自知之明,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依旧只能是被摇头轻笑的.年少轻狂。以仙人跳的真相,否定浪漫主义感情;以狗血真相,撕掉虚幻的温情;以反讽式的偷车,嘲讽虚假的理想主义——简单地否定浅薄,其实是另一种不成熟,韩寒在成人世界里并未成长多少。时不时乱入的黄段子,也是少男青春最鲜明的印记,而对于少男,昨夜的梦遗能够迅速冲掉,漫长的成长才刚刚开始。作为最成功的80后之一,韩寒却着意把镜头对准失意者,难免让人有种出离真实的不屑感。在他自身与自身之外的广阔现实,他只是飘着,找不到适宜的切入点。
公路电影在形式上,普遍比较松散,这能够当做导演的一点托辞,但这部电影从根本上没法摆脱片段电影、或段子电影的影子。韩寒热衷的青春、自由、成长之外,段子是他最乐此不疲的事物。《后会无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韩寒作为文艺段子手的超强功力,不管你依旧年少抑或沦入生活日复一日的琐碎,不管你是否受用这些可能被称作“无病呻吟”的人生哲理,作为鸡汤,那些所谓金句具有绝对的大众传播优势。如果你是一个高冷的文艺女青年,准备在黑暗的电影院偷偷记下那些拨动心弦的台词,那么这次大可省心——重要的鸡汤金句,早已作为上映倒计时的宣传slogan,在“国民岳父”的微博上转发过万。
走过许多路,依然只有一个16岁文艺少年的魂,一颗好作家与好导演的心,一个段子手的幽默感。韩寒终归是诚实的,或许,平凡的确是唯一的答案。
《后会无期》的主题是错过与告别,但电影看到最后,观众感受到的,其实是被作者一向拉着的不忍放手。那些虚妄的、可笑的、完美的、无可奈何的“务必告别”,是韩寒对这个世界想象中的完美最深沉的眷恋。从《平凡之路》到《后会无期》,韩寒不想长大,或者说,他清楚地明白人们内心深处的“不想长大”、不愿告别。不管这触点最后能有多高的票房转化率,韩少的“少男情怀”基本上无人反感。从这个好处上说,超越粉丝电影的韩寒导演处女作,已经成功了。
后会无期观后感 篇10
梁朝伟曾经说过:“所有演员演的所有角色其实都是在演自己而已。”现在我要说:“有些导演导的角色其实就是导演自己而已。”影院归来后看了不少关于后会无期的花絮、宣传乃至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大家都取笑说导演太爱演了,但我觉得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在于整个电影就在描述韩寒本人而已。
从最早的胡生(HS)映射出的半个韩寒,到江河(JH)映射的另半个韩寒,再到浩汉(HH)隐喻着韩寒本人,所有的.人物都不过是他本人的缩影而已。
胡生的脑子不大好,但是语言能力却还可以,这是年少时期的韩寒,除了语文外其余全部挂科,在学校里一早被视为异类,只有他的语文老师体育老师对其还略微欣赏。如同影片所示。
江河虽然是名教师,后来成为作家,显而易见也就是韩寒本人另一身份。韩寒因受到父亲影响,童年基本就成长于家中的文山文海,博览群书,知识是有了经历却变的及其匮乏。给汽车加柴油这类的事情,难不准就是韩寒当年自己亲历之事。
阿吕可以算是个车手,热衷自由,可以不顾一切追逐梦想。撇开韩寒车手身份不谈,这其实是每个人都向往的自己的另一面,挣脱社会的束缚、道德伦理的纠缠,毫无牵挂的探索着这个陌生的世界。韩寒也是如此,虽然收敛了很多,但是在男女感情道德伦理上依然自我,对于速度激情上依然认真。
至于浩汉,丰富的人生阅历,较为讽刺的人际关系,或者说太过于自傲而难以有人可以交心。其实就是韩寒对于自己的自嘲。这个不想评价太多,还是留给各位看官欣赏吧。
影片从头到尾出现了总共四位女主,(包括阿吕的妻子),对于韩寒丰富的感情经历而言,这四位就是他人生中自认为最重要的女子。听过很多他的故事,但依然不想过于八卦。
总而言之,影片还是值得一看的,虽然是导演的自传,但是好歹是个名人,看看也挺有意思。
对了,为什么还有条狗这么耀眼?看看韩寒博客的头像吧!
【后会无期观后感】相关文章:
后会无期经典语录12-29
后会无期观后感05-07
后会无期观后感 3篇11-07
后会无期经典语录6篇12-29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600字,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600字_观后感06-18
观后感11-05
变形金刚观后感变形金刚观后感11-16
《地雷战》观后感 地雷战观后感简单11-23
海洋观后感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