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通用15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篇1
今天,我趁着吃饭的空隙看了纪录片《苏东坡》——大江东去。本篇主要讲了苏东坡被贬官黄州,写下了著名的两篇词作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两首《赤壁赋》。在此之前,人们对词曲的评价很低,因为它们基本上都是被商女唱的。当年初入汴京,苏东坡无异于词的创作,因为他认为词只是劝诫君王或辅佐君王的。
当苏东坡外放杭州后,他才开始词的创作。这时他才明白,词并不是为朝廷,为君王写的。而是为心,为一个人真实的存在所写的。当时闻名天下的'词是柳永词。不过,苏东坡把词像诗一样写,融入了自身的情感,比起来更胜柳永词一筹。现在,日本的庙里还专门开设了东坡班,供日本学者一起研究苏东坡。苏东坡有一次与朋友泛舟河上,看着湖面的清风,山间的明月,顿时黯然伤神。他的好友拿起竹萧,幽幽的吹着。苏轼问他为何吹的如此伤感?朋友说,这么美好的景象,我们的生命却如此的短暂。苏轼笑了笑说,如此的美景,只要我们用心体会,体验透了,便知足了。
苏东坡在黄州不仅留下了文坛巨匠,还留下来了著名的菜式——东坡肉。相传,黄州那个地方盛产肥猪肉。富人们不吃,穷人们不会做。苏东坡因为家境贫寒,便拿了便宜的猪肉,按自己的口味煮。这便是令后人大为称赞的东坡肉的来历。
读了这则影片,我为苏轼《赤壁怀古》的雄壮诗词所打动。同时也为他那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所崇拜。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篇2
看完纪录片《苏东坡》第六集,为他和王朝云的惺惺相惜不胜唏嘘——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然而,更让人心中一动的是苏轼人格魅力上的两个闪光点:
一、“苏东坡是一个容易感伤的人,也是一个善于发现快乐的人。当个人命运的悲剧一再降临,他就用这样细小而具体的快乐,将苦痛化于无形”——指苏轼被贬官后,没法买羊肉,就买来羊骨头,自己动手发明了一道美食“烤羊脊骨”的事情。
二、在一个就面对生死时的'豁达和现实态度,是常人不可及的苏轼在常州病重之时,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嘱咐说,我一辈子没有做过亏心事,所以不会下地狱的。我心里毫无畏惧,你们也不用为我而心里难过。——在家人面前,他是慈祥开通的长辈弥留之际,好友维琳方丈在苏东坡耳边大声说,“端明宜勿忘西方”。维琳方丈的意思是说,你不是信佛吗,你苦了这么长时间,现在要走了,你嘴里念叨念叨自己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就真的能去了。然而苏东坡的回答,却很让人意外,在苏东坡看来,西方极乐世界和我的现在不是分离的。如果我曾经用心的过了每一天,那西方极乐世界就存在于我生命的每一天。不存在我生命结束了,要往生到一个独立的西方极乐去!——在世人面前,他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智者!在家人面前,他把实事务虚以宽慰亲人,在好友面前,他又把虚事务实以坦然面对寂灭的轮回。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篇3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该片以苏轼贬谪黄州四年的生活为线,观照其一生的.心路历程,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多维度,解读苏东坡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的过程。同时,辅之以当今最新的苏东坡研究成果,再现一个最丰富、最接近本真的苏东坡形象。全片共分为:《雪泥鸿爪》、《一蓑烟雨》、《大江东去》、《成竹在胸》、《千古遗爱》、《南渡北归》等六集。
该片由湖北省黄冈市委市政府、湖北广播电视台、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自20xx年12月启动拍摄以来,摄制组行程10余万公里,除在黄州、罗田、麻城、眉山等地取景外,并远赴日本、韩国、法国、英国、美国,拍摄大量珍贵素材,对余光中、叶嘉莹等数十位国内外著名学者进行了访谈,还采访了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全球知名学府的教授,以国际化、多元化的视野探讨苏东坡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篇4
追了半个月的《苏东坡》,昨晚看完了。这无疑是部成功的历史剧。以苏轼为线索,使观众明白宋朝的兴盛衰亡原因。君主远小人而近贤臣,则国盛,反之,则国衰。
虽然本剧为了体现苏轼的文学才能和政治之道,把其他同期的政治文人反面性格描述得比较过头,可是我还是喜欢上了这部剧,并且一看就断不了。当苏轼闭眼老去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如同当时的百姓一样沉重。苏轼离世了,去天上继续做他的文曲星了;大宋少了一位忧国忧民的好官,世界少了一位诗文书画皆精的大才子。悲伤的同时,我又为他终于摆脱人世间的疾苦开心,他终于不用受制于人,劳苦奔波于世。原本对苏轼也就《水调歌头》,《赤壁赋》的.印象,现在真的从心底里喜欢这个爱国爱民,为人正直的东坡先生。他不畏强权,敢于直面圣上,击鼓为民请命;他不怕降罪,开粮仓,解民缺粮之困;他勘察地情,挖井引水,解人民饮咸水之苦……这样的事太多了,我腹中墨水毕竟远远比不上这位东坡先生,不知该如何去表述了。通常观后感,应该有对自己生活的思考,我这里也来说下。像我这样的弱小女子,在平凡的岗位做着平凡的小事,关于天下,我既没有什么发言权,也不甚关注;说到自己,与苏轼一比,简直无地自容。遇到客户催单就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心里团团转,若更悲剧者,发货方无法准时发货,我便恨不得能到工厂,逼他给我变出货来。如果像我这样,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郁郁寡欢,那苏轼这一生可就有得罪受。但他没有,并且,每贬至新处,总能做些政绩来,他做事从不为取悦领导阶级,只一心为着百姓,我想这就是他总是“贬不败”的原因吧。
人生不如意事太多,如何能够做到处变不惊,这是值得我一生探索的事。我要好好向东坡先生学习!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篇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苏东坡学养贯穿儒、释、道,造诣纵横文、书、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也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苏东坡因其非凡的才华和潇洒飘逸的人格魅力名满天下,是唯一入选法国《世界报》“千年人物”的中国人。
纪录片《苏东坡》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多个维度出发,多层面、多角度地解读苏轼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的过程,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辅以当今最新的苏轼研究成果,汇集中外专家学者的`目光,再现出一个最丰富、最接近本真的苏东坡形象。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篇6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而又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他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例如责备李白参加永王出兵事等等)。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也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如果可以说,《春江花月夜》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这里的情况就刚好相反,尽管没多谈,却更感沉重,正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然而就在强颜欢笑中,不更透出那无可如何,黄昏日暮的沉重伤感么?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篇7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作了上面所引的最后那首小词后,“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石林避暑录话》),正睡大觉哩,根本没去“江海寄余生”。本来,又何必那样呢?因为根本逃不掉这个人世大罗网。也许,只有在佛学禅宗中,勉强寻得一些安慰和解脱吧。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里没有屈原、阮籍的忧愤,没有李白、杜甫的豪诚,不似白居易的明朗,不似柳宗元的孤峭,当然更不像韩愈那样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并从此之后,地位便巩固下来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苏轼有一篇散文《方山子传》,其中说:
方山子……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徉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这也许就是苏轼的理想化了的人格标本吧。总之,不要富贵,不合流俗,在当时“太平盛世”,苏轼却憧憬这种任侠居山,弃冠服仕进的“异人”,不也如同他的诗词一样,表达着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么?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付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具有同样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布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封建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篇8
苏轼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的一位诗人。从小学时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到初中时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再到高中时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似乎无时无刻不陪伴着我们。
之前对于苏轼的了解大多是由他的诗词而来,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苏轼的诗的,苏轼的诗风比较多样,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属于比较豪放而旷达的,《水调歌头》则属于比较柔美的.,然而婉约中又不失大气。人们对于苏轼的喜爱,也从当今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他的诗被谱曲编歌传唱至今,耳熟能详,东坡肉作为人间美食流传至今。由此亦可见,苏轼的才华不仅仅只局限于诗词歌赋方面。近日,观看《苏东坡》纪录片后,使我更加走进了这位旷世奇才——苏东坡。
纪录片共分为六集:雪泥鸿爪、蓑烟雨、大江东去、成竹在胸、千古遗爱和南渡北归。此片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角度观照苏轼在黄州之前和黄州以后的人生沉浮背景,多层面、多角度地解读了苏轼的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情节当属“不合时宜”与“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一次,苏轼饭后携婢妾散步,摸着肚皮问她们这里面装的是什么,有人说是满腹经纶,有人说是满肚子学识。苏轼不以为然,惟有朝云的回答让他捧腹大笑。朝云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的确,那时的苏轼拥有不同于世俗的真知灼见,却始终得不到认可,但我们又可以从苏轼的玩笑言语中感受到他的那份开朗豁达。
苏东坡被贬后被再次任用,当时他发现新法的一些政策对百姓是有利的,于是便极力支持,一切为了百姓着想。公元1087年,北宋取得了对西夏吐蕃作战的胜利,百官称贺,并主张借机议和,苏东坡却上书皇帝,提出“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这是他多年执政的经验之谈。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苏轼“不追随,不盲从,坚持实事求是”的为人原则。
苏东坡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中国文人,古今中外,到处都传唱着他的佳句,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吸引着我们。因此,我们常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篇9
重大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苏东坡》,以风云变幻的北宋大舞台为历史背景,通过落榜举子闹事风波、王安石变法、徐州抗洪、乌台诗案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再现了苏东坡大悲大欢的人生历程,也还原了这一绝代风流人物的历史真实性。观看之后,让我记忆尤深的是剧中王安石评价苏轼的那句话:“不知还要几百年方可出此等人物耳!”
若论官阶,苏东坡甚至还不如他弟弟苏辙做到了参知政事。若论事功,苏东坡有据可查彪炳千秋的功业屈指可数。可是确如王安石所言,千百年来苏东坡的骨灰级粉丝总是层出不穷,但大多只能望其项背。苏东坡到底因何而伟大?其魅力究竟何在?电视连续剧《苏东坡》给出的答案是六个字:率真、才情与豁达。
率真。苏东坡是一个始终忠实于自己,也忠实于文字的人。我们读他的作品,无论是“十年生死两茫茫”,还是“寂寞沙洲冷”,都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仿佛在听一位朋友如泣如诉。即使行走官场数十年,历经了人生各种各样的浮浮沉沉,苏东坡仍然是那个心无城府、率性而为的“愤青”。这样率真的人,怎能不令人引以为知己?正如苏东坡吹嘘的那样,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垂髫小儿”聊天。与那些自命清高的文人相比,率真和“接地气”正是其魅力所在。在电视剧《苏东坡》中,青年苏东坡不顾朝廷禁令开放城门收留灾民,既体现了其亲民爱民的情怀,更是其特立独行的性格写照。
才情。苏东坡集文学家、诗人、词人、书画家、美食家等于一身。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星空中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经历多少沧海桑田、改朝换代,依然闪烁着夺目的光芒。如果仅仅有才,还不足以成就其的伟大。史载苏东坡的才情极其丰富,我们今天读到的许多千古名篇,往往都是他在喝酒喝到三分醉的时候挥毫泼墨,一气呵成的。比如在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还特别注明“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足见其对自己诗词才情的自负。电视剧《苏东坡》把家人四处寻找酒醉后的苏轼、穿插在他写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过程中,更具有了悬念和趣味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既真实可爱又才华横溢、如痴如醉的苏东坡。
豁达。“男人的胸怀是被委屈撑大的”,这句话用在苏东坡身上再恰当不过。经历了“乌台诗案”后,苏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虽已出狱,但仍作为罪官被看守。苏轼家里人多,显然靠其俸禄难以为生,于是带领家人在黄州开荒种地。文化人兼职做农夫,就是在当今社会看来都有失颜面,可是他不以为然,还常以为乐,在黄州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前后有《赤壁赋》、《卜算子·州定惠院寓居》等。
早在青年时期,苏东坡就被宋仁宗视为“替子孙选定的`宰相之才”,可是历经仁宗、神宗、哲宗三朝,他非但未能位极人臣,而且在晚年还被一贬再贬,最终死在被召回朝廷的路上。无论是在不毛之地的岭南,还是在天涯海角的儋州,苏轼的豁达与乐观是非常人能比的,把被贬谪之路当成了一场生命的旅行,历史上也许仅此一人!
《苏东坡》,这是一部被忽视的上乘历史传记剧。恰如广电总局的评价:“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文化底蕴厚重,雅俗共赏。”感谢导演王文杰、主演陆毅忠于历史,给我们还原了一个栩栩如生、有着生命厚度的苏东坡。透过这部电视剧,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也看到了人生中的种种无奈,启迪了人们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在这个聒噪、骚动不安的年代里,我们该如何淡定、冷静、甚至智慧地处世呢?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篇10
应该说,这种类型的纪录片是很难拍摄出新意的。故事就是这么些个故事,历史早已经是既定事实,尤其是苏轼,声名远扬,要把他的事迹拍的好,让大家即使知道也依然想看是比较难的,所以我认为,这种记录片的重点不是内容上,而是如何通过拍摄呈现出苏轼的.精神以及风骨,所谓画猫画虎难画骨,风韵神情,才是真正难拍摄的的地方。
本篇用了故事的形式将苏轼的一生讲述出来,在拍摄手法上也是浓浓的中国风。苏轼被捕入狱前景悲凉,一排房檐下雨水拍打着地面,后来一直到冬天,皑皑白雪已经深深的覆盖那肃穆红墙青砖黛瓦,远处唯有一株寒梅迎风绽放,这种感觉怕是让人夏天也觉得冷吧。苏轼游赤壁,清风朗月,水光粼粼,一行人与竹筏中静坐,面前有美酒,身旁有知音,耳畔有萧声,还有一船夫默默划舟于水上,这场景,任谁看了恐怕也想加入其中吧。
宋词本就不同于唐诗给人的感觉,且宋朝也不同与唐朝的开放,宋朝儒雅,宋词更是让人品评时美到骨子里,所以这类型纪录片非得用无数场景做形容词来描述这一场精彩的故事,这部纪录片在美术设计上完全达到了此种境界,而且展现出了苏轼的旷达之情,让人在了解苏轼之时也有一场美的享受。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篇11
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自始至终,苏东坡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超凡的智慧在出世与入世的钢丝上行走得游刃有余。他又是至情至性之人,对亲人、爱人、友人的厚重感情浩浩汤汤,充盈在胸,随意喷涌即是锦绣文章,一曲“十年生死两茫茫”更成千古绝唱。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于赤鼻矶上游览眺望,虽历经乌台诗案的波折,内心依旧满怀着对人生成就功名的渴望。是的,时间的确太过残酷,让多少心怀壮志的男儿鬓染白霜。但苏轼终其一生都没有放弃他多年的信仰。多少年后,出猎密州的`他依然高声吟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缠绵的情意,字字的血泪,那份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与不舍的深情。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跌宕起伏的人生,让他磨练,让他成长,让他成为成熟的人。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篇12
午后,儿酣睡。先醒来的我在床边书桌旁静看纪录片《苏东坡》,不时还跟读其中几句诗词,身心皆放松。舒坦。
此片甚好,不辜负诗经群里各位老师的推荐,尽管我一开始是冲着李山老师去的,但到后来确实被片中各种有趣的讲解吸引住了。此片详述了苏东坡的传奇一生,更重要的是详细的描绘了苏东坡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从年少轻狂少不更事,到放飞自我自在洒脱,豁达快乐。很不错。我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如下:
尽管是纪录片,但是这部片子不止是知识类讲解,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看完并且不费力的铭记在心。比如流传至今的美食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烤羊骨的由来;比如西湖为什么又叫西子湖;比如著名景致苏堤春晓,三潭映月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等等。
第二,在第五集有一处细节,写到苏东坡写诗称自己八方来风吹不动,内心稳定安静。一位挚友看出他只是强说辞,便戏称屁话。苏东坡气急败坏找上门去,挚友说“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苏东坡闻言哈哈大笑,遂不再矫情,说到“我还是过我的日子去吧”。这处细节让人看到了大文豪的烟火气,诗人也是人,作品虽高于生活但终究来源于生活,只是一味的清高不是真实的人生,不足以称之为大文豪。苏东坡就是一位有烟火气的.大文豪,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接地气的美食出自他手了。另外,苏被贬至黄州,慢慢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喝酒犯戒,午夜十二点城门关闭后翻墙回家。自己还戏称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与寻常百姓谈笑风生。真文人也。
其次,我所感动的还有苏东坡与王安石的那次会面。两大文豪曾经的政论分歧之大竟然并不影响他们的互相欣赏,对于他们来说,政论是政论,是君子之争。精神层面的惺惺相惜足矣感动千年。
还有,无知的我以前只知道苏东坡是一位诗词达人,并不了解他还是那么出色的一位地方官!虽然在朝堂之上苏轼郁郁不得志,但一到地方为官便如鱼得水,抗洪,灭蝗,献出秘方帮老百姓治疟疾,治理的井井有条。这大概就是源于大文豪苏东坡单纯可爱的人间大爱吧。
看完这部片子后感觉很多地方都很棒,让我这样一个只知道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的人,了解了他的一生并渐渐喜欢他,有想要把苏轼诗词找出来朗读一遍的冲动。但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最最感动的还是苏东坡在黄州那段日子,他由一位郁郁不得志的官员演变成善于发现生活中快乐的人的心路历程。这是诗人的成长,是诗人的豁达,更是我等世俗之人应该汲取到的营养。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篇13
这首《念奴娇》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和友人坐船夜游赤壁之时。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也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怀古抒情,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
以前对苏东坡的作品感受多的是他的感慨,今年春节,在观看了央视人文纪录片《苏东坡》后,对苏东坡的作品和他的人生有了全面的感悟和认知。纪录片从苏东坡贬谪黄州开始,讲解了他一生心路历程,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多维度,解读了他的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的过程。再现了一个最丰富、最接近本真的苏东坡形象。
每个人生来都不是大彻大悟的,更多的都要经过"凤凰涅槃"。秉性乐天的人也是如此。古今中外,文人志士对苏东坡的评价都很高。苏轼在二十岁考取进士,欧阳修在看过他的作品后对苏轼寄予厚望,认为三十年后会取代自己。仕途平坦,意气风发的苏轼也有过少不更事,陈希虎让他写的《凌虚台记》暗含讽刺,却没成想被一字不动的刻在石碑上。面对王安石变法的节奏之快,苏轼的辞官隐退也有着文人的"清高"。但"乌台诗案"使他深切地领略了朝廷的黑暗,经历了精神的炼狱。那时的他是感性的,面对生死,再清高的人也会折腰。黄州是他的精神地标,一蓑烟雨任平生给了他喘息的机会,领悟了道家和佛家的智慧,使他的精神世界多了宗教的宁静和超脱。
解决了思想困扰的他,耕种着东面山坡田地改变着经济困境,并从此以东坡自居。深夜出城,喝酒吃肉,寺庙夜谈,发明"东坡饼",后来的"东坡肉",火烤羊脊骨,"东坡笠"足以看出他虽身处逆境、却让贫困生活多了兴趣盎然的境界。面对逆境,他将别人嘲讽转化为人性的宽容和温暖。他任由大自然变化,定风坡的雨使他将自我突破和超越。
有人说苏东坡是流行歌的先驱者,他改变了北宋"流行曲歌王"柳永的词风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对词赋予了自由洒脱的定义。他的人生是可乐的,夜游赤壁问自然,大自然的回应使他发怵。半夜敲门不应,重回江边的.《临江仙》,使他的监管官以为他"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些乌龙也是他在死亡边缘获得重生后的了悟。
四十六岁他了悟,艺术之难,不是难在技巧,难在不粉饰、不卖弄,自由准确的呈现人的内心世界。《枯木怪石图》,成竹在胸成就了他绘画的成就;柔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给了他全新的价值观;对朝云写的词和墓志铭抒发了他的眷爱和感激之情;王安石的江边相迎、彻夜长谈政见,怼了一辈子,临了评价苏轼"不知更几百年才出此人物"。
也有人说苏东坡是网络语言的鼻祖,"呵呵"在他流放儋州期间写给友人的信里出现多次,"呵呵"是他不加掩饰的自得,是他心里不得志的豁达。
我敬佩苏东坡,敬佩他热爱生活,敬佩他把自视甚高的理想主义置换为温暖的人间情怀。弥留之际,面对生死,他说用心过了每一天,西方的极乐世界就存在每一天。他为官救世济民,兴修水利;为兄"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为情"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他是散文作家、新派画家、美食家、伟大的工程师、诗人……
当一个伟大的人物成为过去的时候,人们总是追寻他的踪迹,发一种遥远的幽古之思。他身处逆境超越苦难,善于思考的旷达情怀是我们当代人需要学习的生活态度。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篇14
自从上周看了那篇关于苏轼的文章,对苏轼很感兴趣,希望哪天国内拍一部连续剧,让大家更了解这个奇才古人。一位朋友说,三年前早已有电视剧《苏东坡》。
看这种剧,就像看书,看历史,没有惊心动魄,只有愤慨遗憾。关于苏轼,我不想说太多,自古以来多少文人著书立说,熟背吟诵他的诗。我对诗词一窍不通,根本没有资格对伟人加以评说。我只想说的是,如果苏轼活在九百年后的今天,他的命运也不可能比他所经受的好多少。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起路遥和刘震云。路遥只是写人生,生活,而刘震云写社会,抨击当政,所以他俩的`命运不同,真是性格决定命运!
我开玩笑说,路遥是“好人”,而刘震云是“坏人”,注意这两个词都带有引号。文人实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只写自己的生活,写文字,赞美大好河山;另一种也写字,但他们抒发感情,谈论当前时事,讨论国家大事,抨击不正之风。前者只是文人,后者才是伟人。
当文人容易,他们会成为大文豪。伟人就难了,他们的命运坎坷,时刻可能遭遇不测。所以我认为,可以先当文人,待名气远扬,有了一定知名度,再改变文风,写点“大文章”,讨论国家大事。这样即使他们自己惹来杀身之祸,起码他们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死得其所!中国上千年就出了一个苏轼,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当今社会哪里还可以出现这样的伟人!我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问题,要是有机会,你想跟哪个古人聊天?我不敢冒然奢望与苏轼聊天,但若有机会,我想问问他,你直言不讳朝政,一辈子不受重用,一贬再贬,是否后悔过?
这部连续剧拍的很好,尽管对苏轼的处境打抱不平,但很多地方让我大笑,感慨苏轼的德才。他在黄州,因为干旱,老百姓缺粮缺水,希望他祈雨。当地官僚也刁难他,想让他出丑。他不得已只有向老天爷祈雨。他恐吓“雨神”,如果你再不下雨,我就告状到玉帝那里,说你是懒龙!这是何等的幽默!
不管被贬到哪里,他都是豁达,乐观,帮助当地老百姓。人活成苏轼,已经成仙。当时海南岛土著居民说他是文曲星下凡,他是当之无愧。
人有才有德,还必须有本事。我们是不是可以向上帝祈祷,希望中国再来一个苏东坡。但话又说回来,也许已经早就有了像苏轼一样的人,可能还有不少,只是不为我们所知。他们没有被贬,而是被“封口”,可惜可叹。就是神仙,连最基本的言论自由都没有,我还能指望他所什么呢?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篇15
由于出品方是湖北黄冈,所以整个片子有点像“苏东坡在黄州”,这点可以理解,更何况黄州对于苏东坡来说是生命中的一个重要地理坐标;整个成片共为六集,其实加在一起也只有120分钟来讲述千年苏东坡,从成本的控制上来说也可以理解;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影片为我们展现了过量的“洋人看苏东坡”:东坡肉,要洋人告诉我们好吃;《水调歌头·中秋》,要洋腔洋调来唱给我们听;东坡书画,要洋人来给我们点评好在哪里;东坡的文学地位,要洋人来下结论,弄得在下还以为是什么汉学海外传播的节目呢,有美国人、法国人、日本人、新加坡人……当韩国学者出镜时,老夫不禁虎躯一震:难道苏东坡也要被“认祖归宗”了?
玩笑归玩笑,但问题来了:如果目的真是搞搞海外传播,当然无可厚非;如果主题是关于一个大文艺家的“世界旅行”,虽然很可能并没有那么多的学术支撑,逻辑上倒也还说得过去;然而问题是,这个片子是拍给国内观众看的。哈佛大学或早稻田大学的研究者,在苏东坡这个问题上就能比国内众多的苏学学者提供给观众更准确、更有用的信息?当然未必。这样做,无非要追求所谓的“国际化”,给人一种“好洋气”的观感,以此来增加权威性,就像时下常见的很多大而不当、只是为了追求高大上的“国际学术会议”那样。这里面有没有一股“崇洋”的心理在起作用?当然您可以质疑在下玻璃心,但我们可以用学术水准来衡量,或者东坡在海外真实的大众认知度来判断;如果和事实比较起来刚好相反,难道这不是“文化自信”的`问题?
其中又有多少素材是不必要的呢?举个例子吧。推崇中国文化的日本人有很多,出镜的日本书法家杭迫柏树就是其中之一。此君编过一本质量很高的《王羲之书法字典》;但导演偏偏要他讲一段“明知是赝品还要买”的经历。其实对于书画收藏者来说,“伪好物”同样是好物,米元章、张大千都造了很多“伪好物”,这一点都不稀奇,收藏家收藏“伪好物”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行为。不解导演此处的用意,大概是想说,日本人比我们更珍视我们的文化遗产?这么想从某些个例来看也未必十分错,例如日本隋、唐、宋的“遣唐使”从中国带回日本的大量宝贝,例如王羲之《丧乱帖》、《得示帖》摹本等,至今都完好保存在“宫内厅”。而这几样精品我们已经没有了,现存天津博物馆的王羲之《寒切帖》是在废品收购站偶然发现的。尽管如此,但我们是中国人呀,难道不应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这些问题吗?特别是面对我们近代史的时候,国宝流失背后的故事都一言难尽。
所以接下来这个例子就有点令人不解了:片子用了长达三分多钟的篇幅,讲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在东京大地震中如何不顾个人安危,抢救出苏东坡《寒食帖》真迹的故事。然而我们回到菊池惺堂购买《寒食帖》的那个时代,我们能看到的除了耻辱还是耻辱。《寒食帖》当然是一等一的国宝,为了钱能把这样的国宝卖给外国人本身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关于《寒食帖》的递藏,《旧日风云二集》(香港牛津,2014年版)中的“近世圆明园与《寒食帖》的人和事”一文已经说得非常清楚:自咸丰十年圆明园遭劫火而从宫中流落民间,先后经过冯展云、盛伯羲、完颜景贤、颜韵伯、菊池惺堂、王世杰之手,最后由台北故宫收藏。当时日本“支那学”第一人内藤虎次郎和中国文人圈混得很熟,完颜景贤、颜韵伯都和他交往密切,大量中国的宝贝都是经他之手去了日本,菊池惺堂将《寒食帖》抢救出后(其实他收藏的还有巨然的《溪山兰若图卷》与北宋李氏《潇湘卧游图》,都是不下于范宽《溪山行旅图》的稀世珍宝),就寄放他家。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相关文章: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11-05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精选15篇)11-08
纪录片观后感01-06
纪录片《镜子》观后感07-14
纪录片镜子观后感06-27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10-16
镜子纪录片观后感02-21
纪录片镜子的观后感02-15
观看纪录片观后感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