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青春期情绪管理
孩子进入青春期,受体内激素发展水平和生活环境因素的影响。这时候的孩子对批评格外敏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经常自认为是焦点,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对自己的处境特别在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春期情绪管理
高中生正值青春期,满腔热血给了他们容易冲动、脾气火暴的性格。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中,很多学生由于冲动而搞僵或破坏了这些关系,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和影响。冲动的情绪其实是最无力的情绪,也是最具破坏性的情绪。许多人会在情绪冲动时做出使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情来,因此,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自己冲动的情绪。
(一)用暗示、转移注意力法。
你察觉到自己的情绪非常激动,眼看控制不住时,可以及时采取言语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自我放松,鼓励自己克制冲动。言语暗示如“不要做冲动的牺牲品”“过一会儿再来应付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等。转移注意力转而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或去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人的情绪往往只需要几秒钟、几分钟就可以平息下来。如果不良情绪不能及时转移,就会更加强烈。比如,忧愁者越是朝忧愁方面想,就越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忧虑的理由;发怒者越是想着发怒的事情,就越感到自己发怒完全应该。
(二)运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冷静下来。
在遇到较强的情绪刺激时,你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再采取表达情绪或消除冲动的“缓兵之计”,尽量使自己不陷入冲动鲁莽、简单轻率的被动局面。比如,当你被别人无聊地讽刺、嘲笑时,如果你顿时暴怒,反唇相讥,则很可能让双方争执不下,怒火越烧越旺,自然于事无补。但是,如果此时你能提醒自己冷静一下,采取理智的对策,如用沉默为武器以示抗议,或只用寥寥数语正面表达自己受到伤害,指责对方无聊,对方反而会感到尴尬。
(三)在冷静下来后,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遇到冲突、矛盾和不顺心的事时,不能一味地逃避,还必须学会处理矛盾的方法。你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①分析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双方分歧的关键在哪里;
②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有哪些;
③思考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难以接受的,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双方都能接受的;
④找出最佳的解决方式,并采取行动,逐渐积累经验。
例如,小明这几天情绪不好,因踢足球和父亲发生了矛盾:父亲希望他放弃钟爱的足球,专心学习;小明自己对足球有浓厚的兴趣,不愿放弃驰骋绿茵场的梦想。明确了分歧的所在之后,接下来就要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哪些了。
方案有如下四种:
①放弃足球训练,专心学习;
②放弃足球训练,也不专心学习;
③坚持足球训练,因此影响学习;
④合理地安排时间,既坚持足球训练,又兼顾学习。其中,第二、第三套方案是父亲不会接受的,而第一、第二套方案则是小明不愿接受的。第四套方案可为双方接受,不妨一试。
(四)平时可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自己的耐性。
可以结合自己的业余兴趣,选择几项需要静心、细心和耐心的事情做做,如练字、绘画、制作精细的手工艺品等,不仅陶冶性情,还可丰富业余生活。
高中生风华正茂,热情奔放,富有理想,朝气蓬勃。这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这是一个不轻易表露内心世界的时期;这是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时期;这也是一个思想单纯,少有保守观念,富有进取心的时期;这也是应对方式极易情绪化,好走极端,易出现心理疾病的时期。学会管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是高中生走向成熟,迈向成功人生的重要基石出。
(五)让孩子感知和觉察自己的不良情绪,鼓励孩子表达情绪。
有的父母特别担心孩子被负面情绪伤害,因此会用自己的力量为孩子阻挡各种不良的情绪,例如,怕孩子生气就满足他各种要求,怕孩子愤怒,就对孩子言听计从,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感知与觉察自己的不良情绪,不利于学习情绪管理。建议父母要多和孩子聊天,鼓励孩子表达他的情绪。
(六)教孩子和不良情绪做朋友。
觉察到情绪之后还要学会接纳情绪,这是情绪管理的第二步,不仅父母要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自己也要认识到不良情绪是人的正常情绪,这样孩子才能平静面对同伴或他人的不良情绪,也会少一些抱怨别人,少一些自我贬低。和不良情绪做朋友,不是任由不良情绪摆布,而是在不良情绪到来时用积极思维去看待问题。
(七)教孩子一些调控情绪的方法。
情绪管理需要训练,父母可以多买一些情绪调控的书籍,跟孩子一起学习研读,一起找到调整情绪,提升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比如用同理心去看待他人、放慢说话的速度、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闭上眼睛闻花香、寻找宁静的时光等等。
就像小璇他不良情绪上来的时候,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其实也就是想自己静静,这时候阿丽可以让小璇自己安静地待一会儿。
青春期情绪管理
近年来,我国中职学生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中职生一般处于 15 到 18 岁间, 正处在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青春期阶段。 因文化基础较差进入中职院校学习,普遍存在厌学、自卑、孤僻等心理。 所以,中职院校的教师和社会、家长应该重视中职生青春期的心理问题, 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管理,以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
一、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
(一)厌学问题
厌学心理是中职生最常见、最普遍的心理问题,由于中学阶段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而产生学习无成就感的心理,情绪消极、自卑。主要表现在:
1.缺乏学习动机,一些中职生对学习认知的动力不足, 目标不明确,且不重视文化基础和思想道德课的学习
2.学习情趣不浓, 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基础理论课,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抽象等,使得中职生学习兴趣缺乏。
(二)人际问题
人际关系是中职生主要的问题, 许多学生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而引起不良的情绪,主要表现在:
1.亲子关系存在一定的隔阂。
2.师生间的信任感缺乏, 朋友关系不能良好处理;
3.异性间的交往存在一定的误区。
4.网络关系不能正确对待。
(三)情感问题
情绪和情感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良好的情感和情绪是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而当前中职生青春期的情感问题主要有:
1.情感心理趋于稳定,但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不良影响。
2.感情较为冷淡,缺乏应用的朝气和热情。
3.情感压抑,但不懂得如何正确宣泄。
4.异性间亲密度增强,容易产生早恋。 同时,对两性不能正确看待,而产生性心理问题。
(四)个性问题
积极向上的个性是中职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关键, 但是中职生因自身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性格心理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缺乏兴趣特长和爱好,使得他们上进心不强。二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
二、中职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教育管理对策
(一)加强心理教育,普及心理知识
应设立心理咨询和教育中心, 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跟踪监测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并开设心理课程,要重视心理教育。 首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 每学期安排心理教育的课程,并要强化心理课程教育的师资建设;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安排相应的心理课程,不同年级的侧重点不同,一年级进行适应心理教学,包括中职校园生活、学习;二年级则开展人际关系、学习方法、情绪调控等;三年级则以就业指导和社会能力培养为主, 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理,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
(二)组织心理课堂,加强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 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规律等要适时的开展心理课堂,实现团体性的心理辅导,比如,青春期心理知识讲座,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了解自身的特点,以建立良好的方式平稳度过青春期; 组织开展关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异性关系等人际关系的讲座、网络健康教育讲座、职业生涯规范讲座等,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各种人际关系,促进他们的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开展团体活动,强化心理训练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及技能培养为基础,积极开展各种心理训练的团体活动。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可从“适应能力训练--人际关系、学习动力及情感引导--就业指导”这一过程来进行。每个阶段进行相应的心理训练活动,比如,心理知识专题讲座、成长小组及团体心理游戏等,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指导和训练;同时,还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 让师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广播等形式进行心理教育的指导。
(四)结合家庭教育,提高教育效率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 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因此应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首先,父母应营造温馨、有爱、融洽的家庭环境,让子女能够感受家庭的关爱。其次,价值应以身作则, 调整自我态度, 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性格水平,因为家长的态度、性格和素质对子女有着极大的感染作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的心理。
最后,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端正教育态度,不能采取粗暴、打骂等形式来教育,应建立一个民主、科学的教育模式。
三、结论
中职学生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重视。 中职院校、教师、社会及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中职生建立健康、向上、乐观的青春期心理。
【青春期情绪管理】相关文章:
情绪的管理的07-29
情绪的管理教案12-03
情绪管理教案12-21
员工情绪与管理08-13
(热门)情绪的管理的07-29
(荐)情绪的管理的07-29
管理情绪的经典语句12-14
管理情绪的经典语句(精选)05-05
情绪管理的教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