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创新重要性

时间:2024-09-06 08:54:58 林惜 管理 我要投稿

企业管理创新重要性

  企业创新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决定公司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的关键要素。从整个公司管理,到具体业务运行,企业的创新贯穿在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细节中。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企业管理创新重要性,欢迎阅读!

  企业管理创新重要性

  管理创新是企业的内在属性。对于一个不断在市场竞争中磨砺、不断谋求发展的企业而言,适时、适当地开展管理创新,既显得十分必要,也显得十分自然。很难想象,在残酷、激烈的市场中,哪一个企业在管理上固步自封而能够存活下来。但我们必须同时认识到,管理创新本身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风险,不恰当的管理创新,或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不仅不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反而可能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害,甚至可能将企业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管理创新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认识,指导我们的企业科学地开展管理创新。

  一、管理创新的界定

  1、管理创新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国际、国内对于管理创新并没有一个统一、全面、准确的定义。持不同观点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为管理创新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根据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所阐述的“创新”的含义,中国人民大学王建军博士认为:管理创新,就是把新管理要素或要素组合列入企业管理系统,使之具有新的功能和创新活动并创新效益,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较为稳妥的表述,我们暂且采用这一定义。

  2、管理创新的目的

  对企业而言,无论是进行具有全局性还是局部性的管理创新,其目的都在于变革和改良企业各类资源的配置方式,提高企业利用各类资源的效率,提升企业的效益水平,更好地适应当前及未来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实现企业未来的发展愿景。

  3、管理创新的内容

  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知识、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方面的创新。按照管理职能的不同,管理创新可分为目标、计划、实施、控制、领导、组织、人力资源等管理职能的创新。按照业务组织的分类,管理创新可分为管理模式创新、竞争战略创新、业务流程创新、标准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按照职能部门的不同,企业管理创新可以分为研发管理创新、生产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创新、供应链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信息管理创新等。

  4、管理创新的主要阶段

  根据管理创新方式的不同,管理创新可以分为全新型管理创新和引进型管理创新。这两种管理创新所需经历的过程基本相同。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

  这也往往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起因所在。在企业的运营中,企业的管理者面对竞争对手,经常能够感受到企业自身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差距,致使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又或者管理者居安思危,感觉到企业在提高效率、培养竞争力的过程中,某些方面明显还有改进的空间,促使管理者对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界定并探究原因。

  第二阶段:寻求创新方案。

  这一阶段是全新型管理创新和引进型管理创新的主要区别阶段。企业既可以根据所发现的问题,采用全新的思想或方法,自主发明和实施全新的管理方式来进行改进,这就是所谓的全新型管理创新,也可以从外界借鉴已有的管理理念或方法,即所谓的引进型管理创新。一般而言,企业会从不同的角度,就某一方面的管理内容选取多种创新方案以备选择。

  第三阶段:评估和决策创新方案。

  根据自身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必须对创新方案进行评估和遴选。全新型管理创新未必经济,引进型管理创新又未必适应企业实际情况。又或者,其所寻求到的创新方案的效果未必就能超过目前既有的运作方式,是否进行管理创新还不一定。但无论如何,企业都必须全面权衡之后作出一个决定。

  第四阶段:管理创新实施阶段。

  管理创新必然涉及新技术运用、业务流程改造或者人力资源调配,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必须积极稳妥地予以实施。如果没有一套经过深思熟虑的实施方案,或不能及时调整管理创新的步伐、步骤,又或不能获得员工理解,往往可能导致管理创新的半途夭折。

  二、管理创新的动因和阻力

  前面已经提到,管理创新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想成功地实施管理创新,达到预想效果,必须对有利于企业管理创新的因素加以利用,对阻碍管理创新的因素予以化解和排除。

  1、管理创新的动因

  (1)外部动因。

  一是新思想、新技术的出现。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往往可能推动整个行业管理方式的转变,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忽视新思想、新技术的运用,就很有可能使企业的管理方式趋于落后。二是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改变。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都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需要企业不断对管理方式进行调整,更好地适应这种改变。三是资源环境的约束增强。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人们越来越普遍认识到很多资源不可再生,生存环境一旦破坏难以修复,从而使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这也对很多企业的管理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四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可供人们选择的新产品、新服务越来越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必须不断进行自身调整,提高生产力。

  (2)内部动因。

  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不只是管理者,也包括被管理者。企业管理者总是在追逐成本的最小化、利润的最大化,这促使管理者不断寻找企业运营管理中不合理、效率不高的环节,谋求改良或改革途径。同时,受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企业管理者有一种自然的危机感,主动寻求创新、超越竞争对手的方式和方法。而对于被管理者而言,他们是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受众,按照组织行为学的理论,这些管理制度、管理方式是否合理,也直接关系到被管理者的工作满意度,关系到被管理者自身价值的实现,对他们而言,也有一种改良管理方式的愿望,这种愿望也同样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内部动因之一。

  2、管理创新的阻力

  尽管企业管理创新有着有利的外部、内部动因,但它的推行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它必然面对以下一些因素的阻力。

  (1)文化因素。

  企业文化伴随企业的成长不断强化。在中国,受东方文化的长久熏陶,企业普遍较为缺乏创新、冒险精神。另一方面,存续时间越久或者规模越大的企业,愈加趋于保守。对于这些缺乏创新、冒险精神的企业来说,他们往往会担心创新的管理方式可能导致企业的状况不如从前,会使企业走下坡路。

  (2)利益因素。

  在特定的管理模式下,总有部分管理者或被管理者获得一些特定的利益。一旦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很有可能触动他们的利益,甚至让他们砌底失去特定利益。一经权衡,这些既得利益者会采取各种方式抵制管理创新的推进。

  (3)习惯因素。

  对于一些长期在某种管理模式下工作的管

  理者和被管理者而言,他们已经习惯于他们日常的工作方式、内容,害怕适应不了新的工作方式和内容,或是无法掌握新的管理技术,从而对管理创新怀揣一种抵触情绪。

  (4)认知因素。

  尽管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同样重要,但是相对于科技创新而言,管理创新显得较为“隐性”,且其产生的效果,往往没有科技创新带来的效果那么直接,因此往往也容易得不到足够重视,难以保证实施力度。

  三、企业增强管理创新能力的途径

  1、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是全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他们都有可能成为管理创新的发起者和执行者,缺一不可。因此,必须在企业建立一种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帮助员工培育和建立创新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始终依靠创新。一旦企业全体员工建立起了乐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价值观,企业的发展也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海尔连续14年以年均82.8%的速度高速前进,就得益于其创新型的文化激发出的发展活力。

  2、建立有利于管理创新的组织结构

  从西方企业的创新实践来看,为了应对日益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增强管理创新和适应能力,其组织结构逐渐朝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小型化。即对企业进行“化大为小”,把大公司分解为小公司或模拟小公司,鼓励小公司担负职责,激发创新活力。二是扁平化。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层次不断增加,企业的管理呈现官僚式的低效率,因此目前很多企业开始在组织结构设计上采用管理层次很少的扁平结构。例如日本的丰田公司,从总裁到第一线基层管理员工之间只有五个层次。三是有机化。也可称为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有机的组织结构类似一个生命有机体,这种组织结构在复杂多变的条件下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可以及时地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灵活而有效地反应。对我们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而言,在一味强调“做大做强”的同时,也应该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吸收借鉴他们这些优化组织结构的做法,不断增强自身创新和适应能力,才能在复杂激烈的未来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3、建立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分享机制

  21世纪是属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不断更新,企业必须努力将自身打造成学习型组织,才能不断从外部吸取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才能保持企业的知识、理念不至于落后。而外部不断更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正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实质上也正是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对这些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加以吸收应用的过程。与此同时,当外部这些新的东西吸收到企业内部后,还应当建立起知识分享机制,每个员工都奉献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并随时可以学习他人贡献的知识,互通有无,更加有利于企业员工的知识积累。

  4、建立管理创新激励机制

  管理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激发员工研究、提出管理创新方案的热情。事实上,仅仅依靠少数的管理者,很难使企业持续保持管理创新的动力,也很难全方位地在企业内部开展管理创新,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全部员工的创新热情和聪明智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仅靠单纯的行政命令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力,个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远远超过企业的期望,同时员工同样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对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而言,所需要做得就是把创新的权利真正赋予每一位员工,给予员工持续的创新支持,充分发挥员工的创新自主性。例如丰田公司,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汽车企业之首,很大原因在于它每年有100万个创新,人均贡献35条创新,这也是它保持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国内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员工创新建议一旦采纳即给予物质奖励的措施,这样的措施和机制无疑对加强管理创新是十分有利的。

  企业管理创新重要性

  创新是企业的核心,没有创新,企业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支撑,创新靠企业的发展开展,两者相辅相成。意义:创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就是寻找生机和出路的必要条件。

  企业创新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决定公司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的关键要素。从整个公司管理,到具体业务运行,企业的创新贯穿在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细节中。企业创新涉及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等方面的问题,而且,各方面的问题并不是孤立地考虑某一方面的创新,而是要全盘考虑整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各方面创新是有较强的关联度的。一切决策都是从问题开始,而创新决策的开始就是发现创新萌芽。所谓创新萌芽,就是提出现在企业的经营或管理的应有状况与实际状况的差距或者找到企业可以发展的新的机会。决策者要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创新的萌芽,并予以确认。抓住创新的特征,对创新萌芽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工作效率,并确保决策方案的质量。

  企业创新管理体系运行关键点及提升措施

  企业创新管理体系运行关键点主要涵盖以下3个要素点。

  发挥领导作用领导是创新战略的提出者、考核规则的制定者、创新资源的分配者、创新文化的塑造者及创新效果的评估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市场、技术和竞争的不确定性,导致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创新战略也相应地划分为领先创新、跟随创新和模仿创新几个维度。首先,企业的领导者应对本企业的战略有个明晰的定位和规划,提出相应的创新战略并制定具体、可量化、可实现的创新目标,对创新目标进行合理的分解。其次,领导应识别创新风险并进行应对。创新风险是由于创新环境的不确定性、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和创新主体能力的有限性等可能达不到创新目标的概率大小,通常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政策风险、经济风险等。领导应进行系统识别、分析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出现的可能性后果进行应对。第三,领导应倡导创新文化。敢于打破阻碍创新的行为,倡导挑战不确定性的创新活动以及实事求是、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对于创新人才进行必要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2.加强资源配置

  首先,招聘及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人才应认同企业的创新文化,积极落实创新要求并完成创新目标。其次,优化组织机构。根据创新的目标不同,可成立创新小组、创新委员会、技术中心等不同的组织形式,赋予一定的职责权限,必要时可聘请外部管理咨询机构。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强内外部沟通,关注产业及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申请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拓展研发的广度,加深研发的深度,积极申报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优秀企业家等人才称号及自然基金、社科基金、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使创新人才具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第三,加强培训。企业的创新方法包括重新思考、重新组合、重新定序、重新定位、重新定量、重新指派等。企业应制定创新培训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培训并加强培训效果的评估,对于在培训学习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塑造创新文化并使创新人员系统掌握创新活动的方式方法,对于创新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强化创新管理的运行及检查考核

  企业的创新活动应配备所需的环境、人员、设备、作业指导书并按照既定的方式开展企业创新,同时应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以评估目前的创新状况和目标的差距,确定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更好地提高创新水平。在创新内审时,应选择道德水平好、创新能力强的员工,也可采取内部和外部人员结合的方式。如,某大型集团企业要求压缩管理层级、法人层级和法人户数,总分100分。规定管理层级控制在4级以内为20分,管理层级4级以上(不含4级)为0分;法人层级得分(满分20分),法人层级控制在5级以内为30分,法人层级5级以上(不含5级)为0分;法人户数得分(满分30分),与前年末法人户数相比,累计法人户数净减少或不变的,法人户数得分为40分,有子企业列入压减计划或签署压减工作目标任务责任书的二级单位,按期完成不扣分,未按期完成扣20分。某二级公司明确了责任部门、压缩方法及推进时间表,按照步骤进行实施,经过考核,最终全部完成,得到满分。

  我国企业创新管理体系现状

  针对企业创新,我国发布了《创新方法应用能力等级规范》(GB/T 31769-2015)、《品牌价值评价 自主创新企业》(GB/T 36679-2018)、《创新方法综合实施能力等级划分要求》(GB/T 39667-2020)等国家标准,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了指引,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科改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等项目均将企业的创新性指标作为重要评价依据。

  一些企业也初步建立创新管理体系,对创新活动进行管理,但是还有不少企业仅仅是建立了创新管理制度,却没有将创新活动进行系统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企业领导创新意识不足。企业领导缺乏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对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的商业模式持怀疑态度,担心创新的不确定性,固守现状,不愿意进行创新投入。

  其次,员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欠缺。一些员工安于现状,习惯于程序化的工作,担心变革引起职位和工作内容的变化,形成思维惯性。再者,创新机制不健全。创新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具备操作性,导致有才华的员工无处施展,贻误企业和员工的发展。

【企业管理创新重要性】相关文章:

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及措施08-06

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及建议06-28

企业管理创新的例子分享10-02

企业管理改革创新口号01-23

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效措施08-23

企业管理创新的要点和方法03-07

企业管理的创新方法01-21

创新企业管理理念的口号01-22

企业管理改革创新口号(必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