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的包括哪些内容

时间:2022-07-22 13:32:31 管理 我要投稿

风险管理的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不确定性正日益成为企业各级组织所必须面对的常态。通过“不确定性”这一独特的视角,在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使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强化各专项业务的管理,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风险管理的包括哪些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企业经营中的存在风险

  1.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政治法律因素,涉及市场秩序、交易公平与社会诚信的法规制度基础。如果违法与合规经营之间的空间或自由度过大,监管不力导致投机收益的产生,而合规经营又不能被及时认可,还要支付守法成本,就会导致市场规则被逐渐淡化、扭曲或践踏。二是经济因素、全球化因素,影响着行业竞争、交易规则等经济行为。三是社会大环境、文化氛围,影响着企业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心态和行为。企业风险管理需要有社会诚信、守法的大环境,需要得到全社会的一致认同。

  2.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企业内部环境的本质是内部成员个体与集体行动的协调关系、利益分配关系与制度安排,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运作模式,是风险管理的组织基础。由于人的知识、经验与理性有局限性,缺乏有效监管的内部环境能够产生机会主义,形成或诱发风险因素,并能够影响风险管理的其他要素,从而影响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路径、效率和效果[1]。推行风险管理还需要一定的基础资源条件。包括风险分析技术、信息数据与管理信息化支撑,资金、人才等资源条件的硬基础,还有内部环境中的公司治理结构、激励制度设计、管理成熟度与组织文化等软基础。

  3.利益相关者的阻力与影响

  企业内外环境中的多种因素,通过利益相关者来影响管理变革的具体环境,利益相关者的思想认识、动机和意愿直接影响着企业风险管理的进程和效果。在企业推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关系最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外部监管者、推动者和评价者,内部的领导者、组织者、执行者。由于角色不同、利益关系不同,各利益相关者在风险因素发展到风险事件、产生风险结果(损失或收益)的风险运行全过程中,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风险后果,包括风险收益或损失的差异。这种差异就使涉及利益关系调整的管理变革面临多种干扰。

  二、企业风险管理控制

  1.加强政策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及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会对企业的经营效益产生直接影响。比如笔者所在的企业,由于是涉及到民生的国有控股企业,企业产品的定价受到价格管理部门相关政策的限制,企业在进行相关的生产和销售时,若一味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不顾及社会效益,企业甚至公众的利益将会承受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不仅要适应顾客需求,还要时刻注意相应的社会责任,使两者很好的结合,才能避免相应的风险。

  2013年以来,中央提出的有关“八项规定”,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因公务差旅与公务饮食消费受到限制,令企业接待的商务会议规模与数量以及高档餐饮上座率均相应下降,这对大部分服务行业以及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营业收入均产生一定的冲击。为了应对这一政策风险,企业应根据市场新动向,提前部署营销策略,重新定位目标市场,灵活整合产业资源,调整客源结构,设计符合新市场需求的产品组合,适时推广促销活动,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扩大企业盈利空间,将政策风险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2.加强法律风险管理

  加强对合同等法律文件的管理,切实防范法律风险,维护企业权益。企业的所有合同条款,包括销售合同、物品采购合同、工程类合同、物业租赁合同、劳务合同等等都应充分听取企业法律顾问的专业意见,要求在法律顾问审阅所有合同条款后,合同才可执行。重要承诺以正式书面回复确认,避免法律纠纷。企业与客户或是相关部门的承诺都应以正式的书面回复确认,以书面往来等稳妥方式保障企业权益,避免口头承诺造成日后举证困难的法律风险隐患,进一步规避潜在的法律纠纷[2]。

  3.应对内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首先,在企业组织层面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和管理思维。企业决策者要顺应风险管理的大趋势,能够认同并遵守市场运行规则,在合规守法、遵从商业伦理的思维框架下从事企业经营管理。要积极构建符合风险管理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关系,形成自上而下统一的风险管理意识,为风险管理提供变革的组织基础。

  其次,重视内部沟通协调,形成全员参与的一致行动。风险管理要特别关注“人”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变革的推动者、决策者要通过有效沟通,引导各方正确认识风险管理的过程与结果,提升各方的参与度;要用风险管控的闭环管理解决罗素悖论中“理发师的头发没人剪”问题,使各级成员都能够真正接受并主动参与风险管理。

  再次,通过风险管理与实际业务的融合,使企业管理活动与风险管理相适应。企业推行风险管理的内生动力来源于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促进。要细致考虑风险管理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的融合,明确“管理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定位与分工,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促进流程优化与管理提升。

  4.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企业不仅应定期对日常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排查,提前部署应对风险的措施,做到及时纠正相关业务流程,还需不断健全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利用信息化系统中的统计模型,运用单因素变量与多因素变量对重大的市场风险,运营风险等进行综合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进一步从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受等多方位评估风险,从而更好地预测风险,制定合理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拓展内容:金融风险管理指的是什么

  一、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就是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衡量和控制风险及回报之间的得失。金融风险管理这个词汇是金融语言的核心。随着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愈加突出。金融风险管理包括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由于金融风险对经济、金融乃至国家安全的消极影响,在国际上,许多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和组织、各国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都在积极寻求金融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以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识别、精确度量和严格控制。

  二、起源

  金融风险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内,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环境和规则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频繁发生,催生了对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和工具的需求;其次,经济学特别是金融学理论的发展为金融风险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风险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世界经济环境主要发生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的经济开放程度逐渐提高,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政策的制定都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制约;其次,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宣告了世界范围内的固定汇率制度的衰落。从此以后,公司以及个人就必须要面对诸如汇率风险等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了。特别是在过去短短的十多年内,爆发了几次震惊世界的大规模金融危机,如1987年美国的“黑色星期一”大股灾,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给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了金融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O世纪7O年代以后,新古典经济学占据了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地位。新古典经济学建立了一套基于信息和不确定性的经济分析框架,从而使人们对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进行了重新审视。同时,2O世纪6O年代以后,金融学作为-FJ独立学科的地位得以确立。期间产生了大量为广大金融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接受和运用的经典金融理论和模型,比如说,20世纪60年代由被称为“有效资本市场之父”的尤金·法玛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威廉·夏普和约翰·林特纳等人创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斯蒂芬·罗斯的“套利定价模型”以及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等。上述经济和金融理论的确立,为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和工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开发能力的迅猛发展,使人们有能力运用数学模型、仿真模拟等手段来解决各种金融风险管理问题,从而直接导致了2O世纪8O年代一门新兴学科——“金融工程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分类

  金融风险的分类。金融风险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按照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划分,包括静态金融风险和动态金融风险。静态金融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产生的风险,基本符合大数定律,可以比较准确地进行预测。动态金融风险则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风险,其发生的概率和每次发生的影响力大小都随时间而变化,很难进行准确的预测。

  (2)按照金融风险涉及的范围划分,包括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微观金融风险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因客观环境变化、决策失误或其他原因使其资产、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宏观金融风险则是所有微观金融风险的总和。

  (3)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别划分,包括银行风险、证券风险、保险风险、信托风险等。

  四、目标

  金融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在识别和衡量风险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准备处置方案,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证货币资金筹集和经营活动的稳健进行。

《风险管理的包括哪些内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风险管理的包括哪些内容】相关文章:

企业风险管理包括哪些内容03-30

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什么04-09

工程管理包括哪些内容03-07

绩效管理包括哪些内容03-08

运营管理包括哪些内容07-19

变革管理包括哪些内容04-02

风险管理包括哪些方面06-04

风险管理有哪些内容03-30

企业创新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10-25

文章
代写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风险管理的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不确定性正日益成为企业各级组织所必须面对的常态。通过“不确定性”这一独特的视角,在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使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强化各专项业务的管理,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风险管理的包括哪些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企业经营中的存在风险

  1.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政治法律因素,涉及市场秩序、交易公平与社会诚信的法规制度基础。如果违法与合规经营之间的空间或自由度过大,监管不力导致投机收益的产生,而合规经营又不能被及时认可,还要支付守法成本,就会导致市场规则被逐渐淡化、扭曲或践踏。二是经济因素、全球化因素,影响着行业竞争、交易规则等经济行为。三是社会大环境、文化氛围,影响着企业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心态和行为。企业风险管理需要有社会诚信、守法的大环境,需要得到全社会的一致认同。

  2.内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企业内部环境的本质是内部成员个体与集体行动的协调关系、利益分配关系与制度安排,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运作模式,是风险管理的组织基础。由于人的知识、经验与理性有局限性,缺乏有效监管的内部环境能够产生机会主义,形成或诱发风险因素,并能够影响风险管理的其他要素,从而影响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路径、效率和效果[1]。推行风险管理还需要一定的基础资源条件。包括风险分析技术、信息数据与管理信息化支撑,资金、人才等资源条件的硬基础,还有内部环境中的公司治理结构、激励制度设计、管理成熟度与组织文化等软基础。

  3.利益相关者的阻力与影响

  企业内外环境中的多种因素,通过利益相关者来影响管理变革的具体环境,利益相关者的思想认识、动机和意愿直接影响着企业风险管理的进程和效果。在企业推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关系最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外部监管者、推动者和评价者,内部的领导者、组织者、执行者。由于角色不同、利益关系不同,各利益相关者在风险因素发展到风险事件、产生风险结果(损失或收益)的风险运行全过程中,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风险后果,包括风险收益或损失的差异。这种差异就使涉及利益关系调整的管理变革面临多种干扰。

  二、企业风险管理控制

  1.加强政策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及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会对企业的经营效益产生直接影响。比如笔者所在的企业,由于是涉及到民生的国有控股企业,企业产品的定价受到价格管理部门相关政策的限制,企业在进行相关的生产和销售时,若一味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不顾及社会效益,企业甚至公众的利益将会承受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不仅要适应顾客需求,还要时刻注意相应的社会责任,使两者很好的结合,才能避免相应的风险。

  2013年以来,中央提出的有关“八项规定”,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因公务差旅与公务饮食消费受到限制,令企业接待的商务会议规模与数量以及高档餐饮上座率均相应下降,这对大部分服务行业以及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营业收入均产生一定的冲击。为了应对这一政策风险,企业应根据市场新动向,提前部署营销策略,重新定位目标市场,灵活整合产业资源,调整客源结构,设计符合新市场需求的产品组合,适时推广促销活动,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扩大企业盈利空间,将政策风险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2.加强法律风险管理

  加强对合同等法律文件的管理,切实防范法律风险,维护企业权益。企业的所有合同条款,包括销售合同、物品采购合同、工程类合同、物业租赁合同、劳务合同等等都应充分听取企业法律顾问的专业意见,要求在法律顾问审阅所有合同条款后,合同才可执行。重要承诺以正式书面回复确认,避免法律纠纷。企业与客户或是相关部门的承诺都应以正式的书面回复确认,以书面往来等稳妥方式保障企业权益,避免口头承诺造成日后举证困难的法律风险隐患,进一步规避潜在的法律纠纷[2]。

  3.应对内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首先,在企业组织层面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和管理思维。企业决策者要顺应风险管理的大趋势,能够认同并遵守市场运行规则,在合规守法、遵从商业伦理的思维框架下从事企业经营管理。要积极构建符合风险管理要求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关系,形成自上而下统一的风险管理意识,为风险管理提供变革的组织基础。

  其次,重视内部沟通协调,形成全员参与的一致行动。风险管理要特别关注“人”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变革的推动者、决策者要通过有效沟通,引导各方正确认识风险管理的过程与结果,提升各方的参与度;要用风险管控的闭环管理解决罗素悖论中“理发师的头发没人剪”问题,使各级成员都能够真正接受并主动参与风险管理。

  再次,通过风险管理与实际业务的融合,使企业管理活动与风险管理相适应。企业推行风险管理的内生动力来源于对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促进。要细致考虑风险管理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的融合,明确“管理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定位与分工,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促进流程优化与管理提升。

  4.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企业不仅应定期对日常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排查,提前部署应对风险的措施,做到及时纠正相关业务流程,还需不断健全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利用信息化系统中的统计模型,运用单因素变量与多因素变量对重大的市场风险,运营风险等进行综合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进一步从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受等多方位评估风险,从而更好地预测风险,制定合理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拓展内容:金融风险管理指的是什么

  一、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就是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衡量和控制风险及回报之间的得失。金融风险管理这个词汇是金融语言的核心。随着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愈加突出。金融风险管理包括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由于金融风险对经济、金融乃至国家安全的消极影响,在国际上,许多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和组织、各国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都在积极寻求金融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以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识别、精确度量和严格控制。

  二、起源

  金融风险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在过去的三十多年时间内,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环境和规则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频繁发生,催生了对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和工具的需求;其次,经济学特别是金融学理论的发展为金融风险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风险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世界经济环境主要发生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的经济开放程度逐渐提高,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政策的制定都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制约;其次,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宣告了世界范围内的固定汇率制度的衰落。从此以后,公司以及个人就必须要面对诸如汇率风险等各种各样的金融风险了。特别是在过去短短的十多年内,爆发了几次震惊世界的大规模金融危机,如1987年美国的“黑色星期一”大股灾,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给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了金融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O世纪7O年代以后,新古典经济学占据了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地位。新古典经济学建立了一套基于信息和不确定性的经济分析框架,从而使人们对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进行了重新审视。同时,2O世纪6O年代以后,金融学作为-FJ独立学科的地位得以确立。期间产生了大量为广大金融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接受和运用的经典金融理论和模型,比如说,20世纪60年代由被称为“有效资本市场之父”的尤金·法玛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威廉·夏普和约翰·林特纳等人创立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斯蒂芬·罗斯的“套利定价模型”以及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等。上述经济和金融理论的确立,为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和工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开发能力的迅猛发展,使人们有能力运用数学模型、仿真模拟等手段来解决各种金融风险管理问题,从而直接导致了2O世纪8O年代一门新兴学科——“金融工程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分类

  金融风险的分类。金融风险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按照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划分,包括静态金融风险和动态金融风险。静态金融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产生的风险,基本符合大数定律,可以比较准确地进行预测。动态金融风险则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风险,其发生的概率和每次发生的影响力大小都随时间而变化,很难进行准确的预测。

  (2)按照金融风险涉及的范围划分,包括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微观金融风险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因客观环境变化、决策失误或其他原因使其资产、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宏观金融风险则是所有微观金融风险的总和。

  (3)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别划分,包括银行风险、证券风险、保险风险、信托风险等。

  四、目标

  金融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在识别和衡量风险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准备处置方案,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证货币资金筹集和经营活动的稳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