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范文(通用15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安全管理,全面履行各职能部门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公司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根据《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节处于良好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工作,从抓源头、控过程入手,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安全员的积极性,强化安全标准化工作,及时检查和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努力实现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公司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主要措施
按照《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16项指标要求,立足公司实际,通过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使公司逐步实现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1、坚持加强方针目标管理。每年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要求,制订体现自身特点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根据责任制管理要求对目标进行纵横分解,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强跟踪考核,严格奖惩,确保安全目标顺利实现。
2、坚持加强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要求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和工作例会,部署和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安全责任。
3、坚持强化安全责任体系。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其他领导和部门的安全责任、职责和权利,建立完善“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定期对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考核,并对先进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4、全面贯彻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法律法规的`识别与获取,并及时转化为公司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通过检查、执行和评价,不断完善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各项基础档案资料、记录和台账。
5、及时满足安全生产所需投入。按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经费,设立安全生产经费专用账户;每年制定安全生产经费投入计划和预算,按计划投入满足安全生产所需的安全生产费用;加强对安全生产费用跟踪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6、有效配备各项装备设施。加强车辆技术管理,严格落实车辆审验和各级维护要求,加强对设施设备的维护排查,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安全装备设施齐全有效,加强对临近报废车辆的监管,并完善车辆和装备设施的基础档案。
7、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加强对现有GPS监控、OA办公系统和场地监控等科技手段应用和管理,结合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际需要,不断开展科技攻关课题研究,逐步实现“科技强安”。
8、坚持加强队伍建设。每年制订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加强对老员工的再教育、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转岗人员的岗前教育和新技术新工艺投入使用前的专项教育培训,开展培训效果评审,做好安全培训教育档案;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按时按要求参加上级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9、坚持加强作业管理。严格落实安全值班、领导带班制度和相关方管理制度。各种标志标线醒目、清晰和准确;加强对驾驶员、车辆和途中的安全管理,确保驾驶员资质达标、车辆技术状况完好、途中遵章行驶、依法经营,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10、坚持加强危险源辩识与风险控制。建立危险源动态管理机制、危险源持续改进机制、危险源评审机制。对作业场所、岗位和设施设备定期开展危险源辩识工作,完善防范和应急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建立危险源档案,对重大危险源定期监控和备案。
11、坚持加强隐患排查与治理。制订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方案,定期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安全管理缺陷和漏洞,消除安全隐患;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并按照“五到位”的原则进行治理和备案。
12、坚持加强职业健康建设。设置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定期对员工进行体检,按要求发放劳保用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器具,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完善职工健康、宣传培训和用品发放等各项记录台账。
13、坚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安全承诺、印发安全知识手册、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评比总结交流活动,及时处理安全生产举报,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个人,不断丰富企业的安全文化。
14、坚持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开展应急预案培训活动,定期对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进行演练,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和完善,报有关部门备案,并通报相关协作单位,时刻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15、迅速严格做好事故报告调查处理。严格做好事故统计上报工作,发生事故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开展事故调查和责任倒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和整改,并完善事故档案和事故台账。
16、坚持做好绩效考核与持续改进。每年年终对照《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达标考核指标》体系,对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自查自评,对薄弱环节不断改进和完善,稳步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逐步形成体现公司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
摘要: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用电量也在逐渐增加,电力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要求电力企业重视安全生产,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存在很多安全问题,对其生产造成了影响。因此,要在电力生产管理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对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开发。本文首先对风险管理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开发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风险管理;电力;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电力生产安全性对用电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电力企业要采取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基于其构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确保电力生产安全性。
一、概述
风险管理,就是企业管理人员结合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系统化、规范化开展危害辨识以及风险评估工作,结合实际生产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风险发生,保证生产安全性。在企业中,需要结合相关流程开展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包括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处理等。
第一,关于风险评估的目的:应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去识别及评估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的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案,避免和减少事故及其损失。通过系统的梳理我们的作业任务和步骤,使员工有组织的,系统化的工作,养成安全的工作习惯。
第二,关于风险辨识。这是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也是第一步,必须要识别系统中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构建。针对过程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的危害因素进行系统、全面的识别,危害的类别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等等。识别过程应考虑:作业环境、设备、施工机具、用具、人员行为、管理手段、作业方法。
第三,关于风险评估。管理人员在对风险进行正确辨识之后,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应用SEP分析法,评估风险等级,建立基准风险数据库、基于问题的风险数据库和持续的风险风险评估。形成风险概述。
第四,关于风险控制。在对风险进行正确辨识并对其进行评估之后,要采取有效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制定措施应考虑可行性和适用性、可操作性、经济性、资源保障、控制措施可能带来的风险。企业选择风险控制方法应遵循下列顺序:消除/终止、替代、转移、工程/隔离、行政管理、个人防护。管理人员需要结合风险的具体类型和实际状况对控制方法进行科学选择,从而提升管理水平。
第五,关于风险处理。这一点就是贯穿以风险控制为主线,PDCA闭环管理为原则,各个部门要结合评估意见,进行整改或者是不断进行改进,同时还要结合相关要求对整改的过程以及效果等进行报告,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
二、体系开发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应用风险管理,开发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建立在作业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质量管理体系相关基础之上,与电力特点进行结合,将电力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融合。这一体系的重要目的就是确保安全、环境和职业健康、质量管理工作都能够逐渐实现系统化以及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安全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一)原则
(1)基于风险的原则。对于这一体系来说,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对危害进行辨识,并对风险进行评估。这一体系中的所有管理标准是结合要素风险进行设计,若是抛开风险这一原则,就会无法开展管理工作,无法对损失进行控制。
(2)事故预先控制原则。在事件发生之前,要对危害进行辨识,并对风险进行评估,对于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进行预测,将相关措施制定出来,对危害进行控制,减少风险,防止出现意外。对于事件发生的时候产生的总体能量或者是有害相互作用预知问题,都需要在事前制定相关措施,可以减少对于能源的使用,对源头进行隔离或者是封锁。
(3)全员参与原则。在对这一体系进行构建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全员共同参与,企业需要对所有的员工加强教育,确保所有的员工都能有良好的对风险进行管理的意识,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使风险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4)持续改进原则。当前,电力市场正在逐渐完善,企业经营环境处于不断改变过程中,其面临的风险管理环境也在发生改变,企业需要及时对风险管理做好评价工作,结合评价结果对风险管理加以改进,确保体系先进性。
(5)系统性原则。在这一体系中,所有的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能够在横向上以及纵向上构成闭环控制,对危害进行辨识和评估,对控制措施进行制定和实施以及检查和回顾能够构成纵向闭环,对事件进行分析,能够将体系之中关于时间原因的要素找出来,对其进行持续性的改善。开展闭环管理,并实现有机整合,确保体系的互相包容和互相关联。
(6)行为与态度原则:态度意味原则,决定行为。对现行管理工作已开展,但与体系要求尚有差距的,需要应用体系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完善。企业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制定更为具体的工作标准来支持,按5W1H的要求和企业实际编制各要素管理工作标准和作业指导书,规范和指导管理工作与作业项目,使各项工作满足体系中提出的管理要求。
(二)结构
对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来说,其主要结构如下:共9个单元。
第一,安全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安全生产方针,二是责任制,三是目标与指标等;
第二,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总体原则,电网、作业、设备、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第三,应急与事故/事件管理;
第四,作业环境;
第五,生产用具;
第六,生产管理;
第七,职业健康;
第八,能力要求与培训;
第九,检查、审核与改进。
共49个元素,157个管理节点,561条管理子标准。
第一,在对进行电力施工、生产以及运行的时候,是存在危险性的,发电以及供电与用电都是在同时完成的,当前,社会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电力生产安全性是保障我国安全的重要组成,所以,电力安全内容是比较多的,不仅要保证电网以及人身安全性,同时还要保证设备安全性,确保环境以及职业的健康和卫生,并保障质量安全。结合电力单位特点,并依据体系总框架,能够将管理体系构建起来。在这一体系中,包含的元素比较多,主要包括:
(1)安全制度建设和信息沟通,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
(2)对作业风险和变化进行管理;
(3)应急预案、演练评估、响应和事故/事件报告、调查、统计与分析管理、信息沟通与回顾;
(4)标示管理、划线管理、通风、照明与能见度、建筑物与构筑物和内务管理;
(5)个人防护用品、特种设备、测试设备、用电设备、爬梯、平台及脚手架、机动车辆;
(6)规划与设计、工程建设、投运并网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用户管理、设备运行管理、作业过程控制、物资与仓储管理;
(7)职业健康管理、人机功效;
(8)员工选聘、能力与意识提升;
(9)检查、审核、纠正与预防系统。对这些元素进行运作,从而全面控制安全以及健康还有环境等方面的风险,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结合运作模式,能够与职业以及健康与环境方面的标准要求相符。另外,企业还能够依据实际状况,在其中融入质量管理的相关标准,使体系保持良好运作。
第二,审核及评分方法参考《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电力施工企业部分)》,审核组以PDCA闭环管理流程为审核思路,通过现场观察、文件和记录的查阅、人员访谈、现场演示等方式收集相关的审核证据;
(1)结合每个要素的审核发现,按SECP进行归类分析和诊断,分析各要素在策划、执行、依从、绩效各环节的表现;
(2)分析存在问题/不符合项在SECP各环节中所占的比例和关键程度,按照指南中的计分方法计算SECP各环节的得分,并汇总计算过程管理得分;
(3)综合过程管理得分率、工伤意外率,确定体系绩效的等级。
(三)实施要求
(1)领导要对这一体系加以重视。领导的态度和行为是一个重要的动力工具,在对这一体系进行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领导人员需要和员工共同参与到安全以及健康还有环境和质量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工作讨论中来,使体系能够顺利执行和开展。
(2)保证全员参与进来。为了构建这一体系,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性,人是最关键的一个要素。必须要强化培训以及宣传工作,对员工进行引导,使其对这一体系的重要性进行正确认识,共同参与到体系建设工作中,确保体系的有效性。必须要对现代安全体系进行建设,从而掌握好人这一要素,使安全工作具有较好的主动性以及预见性,使安全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科学化以及系统化和条理化,保证安全生产的有序性。另外,还要对人员以及财产还有生产与环境等要素进行正确处理,确保执行的动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其当前经营环境逐渐复杂化,对于电力生产安全性造成了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对风险管理的应用,结合自身情况,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保证生产安全性。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与应急救援就是根据冶金企业可能发生的实际危害进行一种假设和布局,也是安全工作中居安思危的理念和对策。它是在我国转型期体制不健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人口、经济愈来愈密集,突发事件增大,人们生活水平改善,重视程度提高的大背景下形成的,特别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之后,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重视更趋强烈。
1、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在冶金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因为工艺、设备、环境、人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等原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或危机,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而回避、恐惧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机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事前超前预防,事后按照既定各类方案有效处置,把危害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这就是应急管理。
1.1 建设应急组织机构及应急平台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是应急管理的第一要务。我们公司设立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公司主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统一领导全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公总调度室设立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调度中心,负责统一受理突发生产安全事故报警,在公司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前,代行指挥机构职责。
1.2 应急体系建设及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完善
冶金企业应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要求,提高冶金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制定、修订冶金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重大危险源专项预案,通过专家评审在政府主管部门备案。
我公司在应急体系建设及预案的制定、修订中,不仅从公司层面制定了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和重大危险源专项预案,各二级单位、车间、班组分别编制了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岗位应急对策,按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中规定的要素各级预案进行分级评审,公司安全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二级单位厂级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车间主要领导负责组织对岗位应急对策进行评审。
1.3 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岗位人员培训
消防队、煤气防护站、环保监测站、卫生防疫站。相关医院是冶金企业的专业应急队伍,各单位应分别成立兼职应急队伍,认真抓好专业应急队伍的管理,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业应急队伍开展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素质和事故处理能力。同时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加强对职工应急知识、技能的培训,让职工掌握各类事故的处置方法。增强自救、互救和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
1.4 应急资金投入和应急救援设备保障
我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应急救援资金的'投入保障,在应急救援设备保障方面,配有多部消防车,厂区设有消防栓,重点防火部位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具备消防应急能力。各二级单位煤气防护站配备了煤气检测仪、测氧仪、苏生器、空气呼吸器、充填泵、担架等应急器材,具备应对中毒窒息等突发事故的应急抢险能力。环保监测站配备了相应监测器材,具备对大气、水质的监测能力。宣钢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配有多部救护车、高压氧舱及相应抢救治疗器材,具备抢险救护能力。
1.5 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在应急救援培训方面,冶金企业可以采取集中授课培训和日常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教育:充分利用安全例会、班组安全活动日、安安全教育是冶金企业保证安全文化的首要手段。安全教育既要保证全面性,又要保证深入性,还要在现有方式上进行创新。安全检查等对应急预案进行督导学习;每年定期举办安全管理人员、作业长安全管理培训班,将应急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培训,不断增强各级安全管理人员、作业区领导的应急意识和管理水平。
冶金企业每年还应组织开展各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根据各二级单位的不同情况,我公司在每年的“安全生产月”期间和年底,均会组织各种层面的防护救护应急演练、技能比赛,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职工学业务、比本领、保安全的技能培训活动,使职工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应急救援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2、总结
针对冶金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因为工艺、设备、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等原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或危机。本文主要通过建设应急组织机构及应急平台,应急体系建设及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完善等方面进行分析,来增加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4
摘要: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当前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基本管理模式,体现了管理的对象、管理的关键点和管理过程的标准化和体系化,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和绩效评价性,对于健全与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制,规范作业行为,提升本质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其重要性,准确把握其核心要素,加强科学管理,注重管理体系落地见效,促进企业实现安全发展。本文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了粗略的探讨。
关键词: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探讨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是现代先进管理思想在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应用。它通过确立安全目标、建立安全工作标准,运行风险防控机制,规范生产作业行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全要素进行标准化管理和动态持续改进的一种模式。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能有效提升运行质量,已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1、概述
(1)简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现代生产安全管理方法,在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和相关岗位,其工作都要符合相关部门制定的安全标准,全面落实管控措施,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绩效。在最新发布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xx)中是这样定义的: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定置化,并持续改进[1]。20xx年,国务院提出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随后提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20xx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xx)发布,现更新为GB/T33000—20xx,20xx年相继发布了20余个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和评分细则,20xx年、20xx年《安全生产法》两次修改,均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列入法条,并逐步强化其法定地位。目前,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已成为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最基本模式。
(2)重要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一种管理体系,涵盖了从制度设定、人员技能、设备设施、工艺设计到作业环境等全部相关要素,并将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通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对标管理,建立标准化的运行机制,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在标准的建立、实施、考评的过程中,不断落实安全生产职责,提高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规范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要素、全过程,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标准化、规范化。
2、主要特征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种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具有现代管理体系的特征。体现了管理过程、管理对象、管理关键点的标准化和体系化,它包含借鉴、整合了目标管理、全过程管理、ABC管理、PDCA管理等多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力求要素完备、自主运行,动态达标,持续改进,具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和绩效评价性,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是先进安全管理思想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体现了生产经营的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全要素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不容许有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要素均纳入其中,包含了从确定目标职责、形成制度化管理,到员工教育培训、风险辨识管控,再到现场岗位安全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最后再到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处理,不断循环往复,持续改进,体现了安全管理的全方位,体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实现了人、机、物、法、环等风险要素的全覆盖。
(2)体现了以政策法规、技术规范为基础的制度化管理。确定、制定各类安全标准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基本前提。企业在应明确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的收集、整理以及适用的程序和方式,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在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方面建立有效的标准清单,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体现了以风险前置与末端治理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风险控制。通过开展风险识别评价和分级,形成企业可行的风险管控措施和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特别是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最高级别管理,使企业关口前移,有效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及时化解安全风险。
(4)体现了以现场管理为重点的基层管理。生产现场是安全管理最直接的场所,对设备、工艺和人员作业进行标准化管理是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应从改善现场管理机制、规范管理体系入手,强化重点管理,加强人、机、环境的有效监控,使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保持良好的状态,努力做到职责明晰,标准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
(5)体现了以岗位标准化为基本单元的员工岗位行为的安全管理。岗位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单位,因此应针对不同岗位,编制标准化的岗位达标的规范和要求。比如,建立标准化的各类标准化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职责、岗位巡查与处理制度、岗位应急处置措施。通过培训,使岗位人员准确把握岗位标准化的内涵和要求,使他们深入领会安全理念,熟练掌握岗位应知会内容,提高岗位风险辨识和管控能力,从而实现岗位达标、人人达标。
(6)体现了企业自评与外部评审、政府认证相结合的持续改进管理。《安全生产法》(20xx版)在20xx年修改的基础上,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列入了主要负责人职责,更加强化了它的的法定地位。国家相关部门还制定了评定标准和评定程序,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分为三级(一级级别最高),在企业自评、外部评审的基础上,由政府主管部门认定发放等级证书,三年有效。同时,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评审、科研、管理和规划等方面也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3、存在的问题
(1)基层基础工作相对薄弱。特别是企业基层员工的安全意识不高、安全技能不足,设备设施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体现为人才短缺,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低,缺乏全员参与等。
(2)认识程度有待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早期是以政府推动为主,现已成为法定内容,在某些高危行业,政府还将标准化是否达标作为安全生产许可的前置条件,企业为了达标而达标,被动推进,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与其他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各自独立,分别运行。企业在建立运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同时还进行ISO14001或OHSAS18001的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这些体系之间虽然目标和核心内容大致相同,但管理运行方式各有所侧重,存在机构重叠、文件重复等问题,产生“两张皮”现象。
(4)缺乏有效的信息化工具。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涉及企业的人员、设备、物料、环境及生产作业管理等多项内容,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涉及大量的数据信息。一些企业信息化管理主要依托其综合办公系统或生产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未纳入其中,有的企业,安全管理仍然以人工为主,制约了安全管理效率、质量水平的提升。
4、措施建议
(1)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企业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运行主体和责任主体,无论是从企业安全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角度,企业都应从主观上进一步提高认识,重视程度上进一步提高,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企业安全管理基本的管理模式,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成为企业自发的积极主动的行为,为企业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加强科学管理,注重管理制度落实见效。企业应结合实际,准确有效地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建立健全责任制、标准制度的同时将重点放在责任制是否落实、制度是否执行上,解决制度规定不执行、不落实的问题。管理过程应真实记录工作过程,反映真实管理成果,进而针对性地进行整改提高,使标准化工作得到落实,有效促进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3)注重管理人员技能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体系,是从建立标准,到标准加运行的一整套过程,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管理人员的作用非常重要。
(4)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安全管理点多面广,信息量多,特别是在人员培训、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等方面,应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大数据处理,为事故预警、现场检查、事故分析等提供服务,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提供科学、清晰的过程支持。
(5)加强与其他职业安全体系有机整合。目前,多体系运行客观存在,必须进一步加强它们之间的融合。如对共同要素进行整合、对相容要素进行融合、个性要素进行专门处理,从体系方针和目标、企业人员组织、体系文件、评审过程和体系的持续改进等方面,尽可能地实现管理一体化。这对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复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结语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主要是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形成覆盖全员和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安全标准和过程管理,让每个员工对生产过程负责,按照相应的程序和标准工作,识别和控制风险、排查事故隐患,实现风险前置与末端治理的双重管控,对企业实现安全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5
摘要
本质安全的理念要求从内部机制出发保证整个过程的安全性。电力生产尤其讲究安全性。本文以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为讨论中心,具体说明了本质安全的内涵,并从电力生产的要素出发探讨了本质安全思想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
本质安全管理电力生产安全应用
1、本质安全理论
本质安全或本质安全管理概念是从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引申得来的。设备的本质安全性是说,设备本身具有安全机制,使得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可以做到安全控制,利用本身机制保障设备及其运行的安全。因此本质安全管理的概念就要求安全管理本身具有安全机制,在安全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下,各类生产活动以及其他计划的展开都有其控制力,工作进程因此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因此本质安全要求具有足够的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来实行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达到消除漏洞和安全隐患的目的。
2、本質安全管理体系在电力安全生产中应用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根据生产要素的区分来分类讨论在各个生产要素中的应用情况,即人员、设备、运行和管理工作的本质安全,通过对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四大板块进行论述,可以展现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应用情况。
2.1人员的本质安全
人员的安全无疑在生产活动中占有首要的地位。在进行电力生产工作,工作人员的身心都具备良好的状态。生理上要适应工作的强度,保持操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心理上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心,杜绝麻痹大意和不负责任。此外生产环节的控制也要有序进行,并且要及时处理电力生产系统中异常情况。
要做到人员的本质安全,必须从人员的安全和技能培训上入手。既要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又要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并在注意以适当的考核制度鞭策和激励员工朝着更好的方向上发展。参加实际工作以及第一线工作的人员,首先需要通过考核,保证具有必要的职业素质。这方面,持证上岗是员工能力的一个证明。实行持证上岗可以有效避免不熟练的员工在进行误操作时发生的伤害。特别时一线生产工作人员,工作内容本身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特别要对一线人员的能力有一个充分的保证。
安全生产意识的教育要深入电力企业的内部,直至形成一种氛围,使员工沉浸在这种氛围之内,自然而然受到影响,以周围人为榜样,自觉履行安全生产的标准程序和规章制度。要做到这一点。平时进行的安全生产教育一定要到位,从管理人员开始到培训教师,要对安全教育的作用保持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将安全知识完完全全原原本本教授给学员。人员的本质安全就是依靠培训得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在日常工作和关键时刻起到保护人员安全的作用。
2.2设备的本质安全
设备可以说是引起安全问题的.原因。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带啦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也是免除不得的。因此,设备本身的安全性是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因此,要注意采购安全性能较高的机器,要及时进行维护,同时也要加快升级技术,更换技术更为领先和完善的设备。
具体说来,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是设备本质安全管理的重心。设备的选择、安装和运行都应当遵循科学原则,以合理的方式进行设备的操作。于此同时,在设备运行期间加强巡检,派遣专员监督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检修。除此之外,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定期维护,设备的检查流程和分析设备运行情况的方法等具体事项和操作流程都要在制度中予以明确。特别是设备运行情况的分析,要有定量的标准,从而做到对设备状况的精确掌控,保证有关设备的各项数据能够被及时记录和分析,对其表现出的异常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为此,设备的监察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设备的本质安全就取决于完善的制度和高效的规章制度执行力。除此之外,紧跟学术前沿,及时提高生产技术,利用科学理论加强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指数,永远都是一个良好的方法。
2.3运行的本质安全
要达到运行的本质安全,也就是说在运行过程中,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要具有标准、合理和科学的生产工序和操作流程规范,通过有效管理提高安全操作的效用,预防和阻止人员的不合规范的操作,从而令电力设备的运行始终处在人工可控的程度。这就要求制度和规范尽可能做到细致,可以预见到可能的误操作,并已经通过妥善的制度对此进行了预防。如电力企业普遍实行的两票三制,对于规范员工的操作,明确人员的责任,实行有效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
2.4管理工作的本质安全
电力企业管理者在把控电力生产的全部环节时,要注意在管理手段中融入安全生产的理念。控制生产使其消除安全隐患,控制安全隐患使其不变成安全事故,控制安全事故使其不发生扩大,并控制其不再发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整个生产管理进行改进。利用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对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吸取教训,对整体管理进行优化控制。
在这过程,尤为重要的是能够将各种分散的人、事、物等因素结合起来研究,探讨其关联性,从关联性入手,实现管理策略的最优组合。并且将事故应急预案作为管理工作的主要阶段,与其事故发生之后进行找补,不如预防在先,控制危险源,令事故不管在哪个环节出现,不管以何种方式,都能够有一套应急预案对此采取措施。此外对全体员工素质的管理也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擅于采取激励或处罚措施,并提供培训机会,促使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最大化地实现安全生产,保证系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团结在一起,为实现整体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做出贡献。
3、结语
其他诸如环境和文化的本质安全等同样是本质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以企业文化氛围影响全员,在潜移默化中使之具有安全意识,也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6
为了建全设备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提高设备专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管理水平,增强设备专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杜绝检维修过程出现伤亡事故;
2、杜绝设备出现火灾、爆炸事故;
3、杜绝因设备机械事故停运;
4、设备故障次数为0;
5、设备隐患整改率达100%;
6、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 100%;
7、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率达100%。
二、具体措施
1、加强培训工作,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部门员工安全综合素质。
1)组织设备专业员工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按国家规定开展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复审,做到持证上岗。
3)使设备专业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小型工伤的紧急处理措施,将伤害控制在最小程度。
4)使设备专业员工能够熟练的使用劳动卫生防护用品,降低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5)使设备专业员工能在突发事故中正确熟练地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
6)通过组织学习认识各种警示牌、宣传栏、标语等,使设备专业员工明确自己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明确在危害发生时的救护措施。
2、认真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1)贯彻执行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及时将相关安全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基层,传达到每一位设备专业口员工,增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及法律观念。
2)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负责人要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员工在自己岗位上要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
3)由安全员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总结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与预防措施,交流安全工作经验,传达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布置有关安全工作,通报安全检查情况。
3、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自查,落实隐患整改责任及措施。
1)确保设备台帐、特种设备台帐、安全设施台帐齐全,并定期检修保养,定期检测,确保相关证件齐全。
2)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场所及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岗位张贴警示标志或告知牌。
3)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票制度,坚持作业前出具相关工作票据并确认相关责任人均已确认无误并签字。
4)对关键性、综合性、危险性大的检维修或其他作业项目,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
5)保证各种安全设施配备齐全、合格有效,定期保养检修,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劳防用品。(具体计划见安全设施检修计划)
6)做好日常的、季节性的、专业性的、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工作,严格执行风险评价管理相关制度,定专人、定措施、定期限按时完成评价出的隐患整改任务,并做好复查、考核和记录。对于重大隐患项目要建立档案。
4、按规定进行各种应急预案和部门的紧急流程的演练,增强各类安全事故的处理和救援能力。
5、“五一”、“十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前配合公司安环部开展安全大检查,加强本专业值班、确保节日安全生产。
6、配合公司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并完成设备相关标准化制度细化工作及后续落实工作。
7、配合公司安环部关于安全生产的其他工作。
20xx年设备专业将遵循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个核心思想,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切实防范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年度设备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7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安全目标:本工程安全目标为:五无、一消灭、一创建。
五无:无人身伤亡事故,无行车险情以上事故,无交通责任事故,无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
一消灭:消灭重大责任死亡事故。
一创建:创建省安全文明工地。
(2)本项目施工遵循“安全重于泰山,以安全促生产”的指导思想,按照“五项”(综合治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一票否决制、从严治理、标准化管理)原则,充分认识“领导是关键、教育是前提、设施是基础、管理是保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3)为确保施工作业安全,我们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依法办事。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及时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事故的隐患。建立高效精干的`安全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并从技术上入手,针对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以确保实现安全目标,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
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认真执行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具体制订本工程安全施工细则、安全生产奖罚条例,做到人所共知,使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落实,具体实施。
(2)搞好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经常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思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根据本工程特点,教育工作侧重以下几点:
1、抓好职工和工种新上岗人员的培训教育。对各种作业人员进行教育,使其更加提高和熟练巩固,确保全部持证上岗。
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3)搞好各单项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关键部位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交底,并切实不折不扣贯彻到施工班组人员。建立起施工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的安全施工监督检查日记制度,要求对各项生产活动中的安全情况作准确的记录和掌握。
(4)实行施工现场安全达标活动,确保安全生产。做到防护设施设置及完好率达到100%。
(5)例行安全检查制度,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安全大检查,专职安全员应随施工进程跟踪检查监督安全生产及措施的贯彻落实,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和处理问题。
(6)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按规定配齐“三件宝”即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特别对高空等特殊作业场所施工的人员强化防护措施,措施不落实不得从事相关施工。
(7)禁止违规操作,消除安全隐患。车辆、施工现场及各施工队负责人都立下安全责任状,确保各作业面安全。
(8)严格用电管理,施工现场设置独立的电源,按安全规程要求设置消防栓和灭火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保障正常使用。电气设备确定专人管理和维修,并按规定接地,严禁随意拉电线、电闸。尽量不在夜间施工,如必须则要保证充足电源,危险地段设置警示标志。
(9)施工用易燃、易爆物品应设专人保管、分类存放,符合安全距离,并悬挂警示牌,严禁烟火。
(10)加强交叉施工现场管理和协调,避免因交叉施工造成混乱,发生安全事故。
(11)施工场区设保卫值班,防盗及防止施工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建立保卫制度,设立公告标牌,以免发生意外。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8
为了保证我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同时为了保证我矿顺利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二级验收,三季度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培训学习
20xx年7月1日开始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7月份组织煤矿技术员以上管理人员开始学习新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对比20xx新版和20xx年版本的差别,尤其是加强对20xx年新版,增加内容的学习。
制定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学习培训计划,分两周,全覆盖、全专业,组织全矿技术员以上管理人员学习,两周培训结束后,全矿技术员以上进行新版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考试。
队组20xx版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学习,由队长组织,利用班前会、周一周三会议进行全队组人员学习,每月由培训科制定新版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试题,考察职工的掌握情况。
二、自评整改
矿长牵头,各分管领导组织本专业人员,对照20xx版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评分标准评分,查找本矿在内页资料、图纸、现场与标准的差距,经过第一轮初步打分,我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打分为78.6分,各专业累计查出隐患89条。
各专业将本专业需要整改的问题,列出清单,制定整改计划和整
改需要的资金计划上报安全科,安全科负责所查问题的整改落实。
经安全科对本初初评问题回查,所有检查问题有83条整改完成,有6天未完成整改。
经过第一轮初评和问题整改后,矿长牵头,分管领导组织各专业对照20xx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标准第二轮打分,经过第二轮打分,各专业综合打分为83分,达到二级标准。
三、请进来走出去
1、到XX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提建设学习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标准理解有偏差,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标准的理解有局限性,矿长为我们联系到XX矿安考察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情况,XX矿属于本矿附近区域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对标学习对本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我矿各专业部门负责人与XX矿各部门专业负责人业务对接,上午下井,对井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观摩,下午各专业对内页资料、技术图纸等学习观摩,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对照差距,制定改进方案。
根据本次到XX矿的'考察学习,各部门负责人根据井下现场和地面资料的学习,查找自身不足,制定整改计划,共更换牌板800多块,台账增加20多种,完善各种制度10余种。
2 、外聘专家对我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打分为了更好的推进我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顺利取得通过二级生产标准化验收,我矿与XX省XX煤矿安全技术服务公司签订了服务合同,聘请长期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专家进行评分,本次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打分比较严格,出现四个专业未达到二级标准(通风、地测、职业卫生、应急管理),专家们对本次评分提出需要整改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1)由于通风专业是最低分为本专业的得分,通风专业必须要保证各专业的均衡,加强薄弱专业的整改,尤其是井下通风设施构筑质量,必须高质量高标准构筑,本次评分失分主要在井下通风设施方面。
(2)对照达标指南,一项一项完善内页资料、完善相关制度,做到不缺项。
(3)职业卫生相关检测记录,必须保留原始测定记录,原始记录和台账要做到吻合,不能出现两层皮。
(4)两堂一舍建设挺好,就是原始资料不齐全,有些工作都做了,没有痕迹,相关台账未建立。
针对专家们提出的问题,逐条进行了整改。
不断完善,持续改进,保证我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通过二级验收。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1、加强对职工岗位职责、岗位描述、安全生产理念、操作技能培训,确保现场抽考达标不失分。
2、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3、准备二级标准化验收申请材料,准备市局到我矿二级验收,对于检查出的问题认真整改闭合。
4、市级二级标准化验收完毕,准备提请省级验收。
5、保证井下作业现场达标,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井下先场达到动态达标。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9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实现五无:无重伤、无死亡、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
(2)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工作法律、法规和职业安全卫生有关标准。健全安全组织,抓好安全教育。针对现场施工特点,以施工管理为龙头,建立完整的安全保证体系。
(3)为优质、安全、快速地完成本工程,项目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为杜绝重大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把一般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特制定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1)针对各项工程的施工特点,制订并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投放必要的安全设施,在施工现场周围,架立必要而合适的标志牌,包括警告与危险标志、安全与控制标志、指示标志等。同时每个施工段两头均设安全员,控制或维护交通。制定各工序、岗位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用以规范职工、民工的生产活动。
(2)做好进场工人的安全教育,并贯穿始终、全过程覆盖地进行全教育培训,教育培训的重点是操作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针对本工程的特点,进行岗前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遵章守纪和标准化作业的教育。
(3)加强机械设备、运输车辆和生产机具的安全管理,做到各种操作人员(如电工、驾驶员)持证上岗,文明安全操作,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
(4)为每个参加施工的人员配备安全帽、反光背心、口罩等劳保用品,并且要定期检修,是否正常有效。
(5)建立突发事件和紧急预案领导小组,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紧急预案程序,并迅速报告交警和业主,同时做好现场抢救工作,协助交警和业主处理好事故。
(6)检查落实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对已查出的`隐患是否定人定时定措施整改,是否有信息反馈、有记录。
(7)建立安全奖罚制度,对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奖励,对违章施工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处罚,并追查责任。
(8)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项目部要保证检查制度的落实,规定定期检查的日期、参加检查人员,各施工队每天检查一次,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
不定期检查:按施工的不同阶段,安排不定期的检查,节假日前后必须进行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要以自查为主,互查为辅,自查互查相结合。
(9)夜间施工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设置道路作业警示灯,于傍晚前开启,如遇雨、雾天气也必须开启。
(10)做好季节性的防范工作,落实各项防洪、防雷、防火等技术和组织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0
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为搞好本工地安全生产工作,我工程部成立专门安全领导小组,工地设立安全监督小组,班组设安全员,形成一个健全的三级安全保证体系。负责工地日常的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2、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本工程中的安全责任。
3、强化安全教育。坚持“三级安全教育”,规范“三级安全交底”制度,施工中坚持“班组安全活动”制度。
4、改善施工劳动条件。积极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改善劳动环境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消除危险因素。
5、实行人身安全保险。所有施工人员均参与人身安全保险。
6、加强施工安全监控。及时反馈监测信息,进行科学的'信息化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包括地面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安全、气象信息等)。
项目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面的安全工作,主要职责是开展安全教育,贯彻宣传各类法规、通知和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制订各类管理条例,每周对各项目工程进行安全工作检查、评比,处理有关较大的安全问题。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并设专职安全员,主要职责是负责进行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贯彻上级精神,每天检查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每周召开工程安全会议一次。制订具体的安全规程和违章处理措施,并向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汇报一次。各作业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带领各班组认真操作,对每个工人耐心指导,发现问题即时处理并及时向工地安全管理小组汇报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1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在本合同工程施工过程中,成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领导挂帅,全员参加,组织实施对该项目的安全管理,把对施工安全和人员健康作为承包人的重要职责,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承包责任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施工安全贯穿施工全过程。
(2)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为成员的成全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本工地的安全领导工作,副组长由安全员担任,负责工地上日常安全巡查工作,小组其他成员负责各方面的安全检查工作。
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实行目标考核制,以合同定目标,以目标定责任,制定各级安全考核指标,层层签订安全责任合同书。项目经理与公司签订责任书,为该项目第一安全责任人,各管理人员和各工段长均与项目部签订责任书,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人肩上有责任。
(2)建立安全值班制度,除安全领导小组成员每天值班外,各作业班组设置一名兼职安全值班员。
(3)加强安全考核。工人入场必须进行入场三级教育,让人人心中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熟悉掌握本岗位的操作规程,自觉遵守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工地上要一周开展一次安全知识学习会,内容为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4)坚持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坚持搞好各作业班组的'班前安全活动;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员天天检查,项目部组织一周检查一次,公司质安科每半月检查一次,对每次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落实专人整改,由项目部组织复查。
(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机械实行专人定岗操作,严禁操作本岗位外的其他一切施工机械。各种机械必须坚持先检查,后使用,并不得“带病”使用,不准超负荷使用。
(6)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穿高跟鞋、拖鞋、赤脚等进入施工现场。
(7)施工用电必须严格按照JGJ59标准,采用TN-S系统,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末级配电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的标准设置,施工用电严禁乱拉乱接。
(8)龙门吊的安装必须由安装资质的专业施工队安装,安装完毕要请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办理合格验收单后方可使用,在使用时,严格坚持“十不吊”原则。
(9)抓好高空作业防护,防止物体打击和高空坠落,认真使用“三宝”,加强对“四口、五临边”的防护。
(10)施工现场要按实际情况设置安全制度牌和安全标志牌、危险区域设警示标志。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2
一、概述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而建立和持续运行的一套组织体系。其核心是风险管理,通过对潜在危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以及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应对和处理,确保生产活动的安全进行。
二、主要内容
1. 组织结构和职责:明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确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实施。
2. 法律法规的.遵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规的遵守和执行机制,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3. 安全培训和教育: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4. 风险评估和控制: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进行全面评估,确定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事故报告和分析: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及时记录和报告事故情况,对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三、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需要进行持续改进。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估和审核,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通过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3
一、核心要素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八大核心要素:制度体系、组织体系、文化体系、目标及责任体系、教育体系、监督保障体系、风险控制体系、应急管理体系。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框架。
二、具体实践
1. 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员工在生产活动中遵守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2. 组织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结构,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明确,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网络。
3. 文化体系:培育企业安全文化,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良好氛围。
4. 目标及责任体系:设定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将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确保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
5. 教育体系: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和应急能力,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
6. 监督保障体系:建立安全监督机制,对生产活动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7. 风险控制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控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8. 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工作。
通过构建和完善这些核心要素和具体实践措施,企业可以建立起一个科学、规范、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4
一、概述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而建立和持续运行的一套组织体系。它涵盖了从明确安全政策、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到建立责任落实、资源保障和风险控制机制的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核心在于风险管理,目的是通过预防和控制潜在危险,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资产。
二、主要内容
1. 组织结构和职责:明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设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实施。
2. 法律法规的遵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规的遵守和执行机制,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3. 安全培训和教育: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4. 风险评估和控制: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进行全面评估,确定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事故报告和分析:建立事故报告制度,及时记录和报告事故情况,对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6. 预防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提高设备设施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7. 应急响应: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定期开展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三、实施意义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实施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经济损失,还能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竞争力。同时,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15
一、体系建立背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安全生产压力日益增大。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许多企业开始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通过系统的方法和手段,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二、体系构建过程
1. 明确目标和要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和要求,确保体系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组织编写:成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编写小组,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企业经验等资料,为体系编写提供参考依据。
3. 制定方案:编写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体系编写方案,明确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责任。
4. 制定草案:将收集到的'资料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整理,撰写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初稿。
5. 征求意见:将初稿分发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征求意见和建议,对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
6. 最终确定: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后,最终形成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文件。
三、体系实施与持续改进
1. 制度宣传和培训:将最终确定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文件向全体员工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每个员工都了解并理解体系的内容和要求。
2. 责任落实:明确每个岗位和个人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科学的职责制度。
3. 资源保障:为实施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4. 规范操作:根据体系的要求,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员工按照体系的要求进行操作。
5. 持续改进:定期对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核,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相关文章: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1-25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范本)11-19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通用10篇)11-25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集锦10篇)11-26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0篇(集合)11-25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精华【10篇】11-26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范本)10篇【荐】11-20
安全管理体系11-25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范本)锦集[10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