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管理征文

时间:2024-05-05 06:59:18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企业内控管理征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征文吧,好的征文一般具有句段文采飞扬的特点。怎么写征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内控管理征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企业内控管理征文

企业内控管理征文1

  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如同硬币的两面: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同样,没有效益就没有安全。

  随着我国工业的现代化发展,安全事故成为我国职工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矿山事故已成为我国工业灾害中最严重的。但是,为什么道理大家都懂,做起来却追求效益忽视或者甚至放弃了安全呢?这里因素很多,最根本的是来自生存的压力和竞争的压力,效益无法保证,就会被无情的淘汰,为了避免被淘汰,就自然千方百计地要把效益搞上去,或因资金短缺、或因侥幸心理、或因节省开支等原因,由此埋下安全隐患。一旦条件具备,隐患发生,反而给人员生命和公司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自建国以来,采矿业因各类伤亡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逾40万人。从近年来的平均统计数据看,我国每年所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接近4亿元,间接损失则接近20xx亿元。在这种情况下,效益自然是下降,甚至没有。所以必须合理处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安全不能脱离效益而存在,效益不能没有安全作保障。在经济持续增长中的现在,安全投入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效益是安全的体现,处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应确立和把握的原则也就随之而清晰了。这个总的原则就是:安全第一,效益第二。近年来,有人认为把安全投入与生产投入对立起来,认为安全投入是企业的负担。就目前来说,很难对安全投入后所取得的安全效益进行量化,因此对安全投入的重视力度也比较弱,就算重视安全投入,也无法确定具体应该投入多少,以及如何使投入,才能达到最理想最合适的程度。

  在确立安全第一、效益第二的原则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概括来说,应掌握并在实际中运用一些具体方法:

  1、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世间人与事是没有完全相同的,同样,在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中产生的矛盾,发生的问题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所以在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上,正确而科学的方法就应该是对症下药,这样既保证了效果,也保证了安全,还节约了资源,自然就取得了效益。

  2、宁慢勿停

  在对待安全域效益关系问题上,应掌握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宁慢勿停。导致安全与效益矛盾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涉及面广,根源颇深,但只要锲而不舍的钻研、分析,就一定能够或快或慢地、或比较理想地解决。

  3、前瞻性

  要做到前瞻性预料、分析和防范问题的出现,需要大量的基础资料,需要对过去及现在某一个问题作出大量详尽的分析和判断,需要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掌握,需要敏锐性,这一切都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与集体的协助与配合。

  同其他行业一样,非煤矿山出现事故大多受到了自然因素的影响是不可预见的。为此,公司各个项目经常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把容易发生的危险、事故,明确的表现出来,研究出台对应方案,并不断改进,严格遵守安全管理系统流程:可能出现的隐患——对隐患发生后的处理——找出危险源——制定相应对策——将对策重点化——根据重点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以降低发生事故时的损失和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

  由于安全投入的保障功能所产生的作用,使得生产过程安全化,同时使伤害或事故得以防止或消除,表现出不发生伤害事故,不造成损失的状态。这种状态改变或控制了原存在的危险因素,使得伤害或事故的发生几率降低,但仍需根据矿山企业细致的分类与行业特征不断学习、分析、改进,优化企业的安全投入,从而不会产生安全投入多余的感觉,带来最大化的投入产出收益。

  矿山企业的安全投入收益不仅是数字定量分析的经济效益,于此同时也具有社会效益,保持企业职工的稳定性和企业的持续发展性。企业的效益就是建立在安全基础上,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确保安全生产就是创造了最大的效益,安全是全体员工的职责,我们必须坚持“从严治本、基础取胜、规范管理”的方针,必须强化安全生产主题意识、责任意识与忧患意识,必须坚持“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的思想,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向安全要效益,只有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中,才能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企业内控管理征文2

  21世纪的企业不仅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而且被寄予了更多的道德期望。它们面临的不是要不要承担责任的问题,而是怎样承担责任的问题,不是要发展才承担责任的问题,而是要生存就要承担责任的问题。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企业也有了更高的期望,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对产品和一般服务的需要,而是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需求领域。然而近年来国内外所发生的一系列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所引发的丑闻,使得“企业社会责任”这个人们本已十分关注的话题更加引人注目。例如,国内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民工荒”、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特大矿难等事件可以看出,一些企业以牺牲社会利益为代价,一味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逃避履行社会责任,已经导致了企业和社会的严重不和谐。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亦要考虑到对各相关利益者造成的影响。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模式,它符合社会整体对企业的合理期望,不但不会分散企业的精力,反而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声誉。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很多,例如,对人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并具有创造性的要素,越来越为世人所重视。第一:作为企业的员工,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仅受到企业发展状况的影响,还受到企业发展理念的影响;

  第二:企业是员工人生价值体现的重要途径,他们在企业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为企业贡献自己劳动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发展作自己的贡献。企业社会责任体现在对员工的责任主要包括员工安全计划、就业机会均等、反对歧视、薪酬不公平等。事实上,与企业生产和员工生活工作有关的社会和道德问题、环境问题、健康与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

  拿我行业来说,矿山生产是一种极度危险的行业,长期以来,各种特大型、大型伤亡事故不断,不仅给矿山企业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也给矿山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隐患,更为严重的是给矿山工作者的生命安全留下了隐患。所以矿山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该仅仅只针对产品的消费者,而应当面对矿山场所安全与健康、生态环境保护、社区协调以及公平竞争等方方面面,真正建立起安全标准化的矿山,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责任。

  在各种矿难事故中造成的难以估量的耗费以及损失,这些损失虽然有矿山企业承担一部分,但多数是国家和社会承担。无论是谁承担,都是矿难给这个社会的总成本。为了减少总成本,矿山企业就应该建立安全标准化矿山,应当保证矿山场所的健康与安全,应当对矿工就健康和安全方面定期进行培训。这是矿山企业对矿工及其家属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矿山企业场所健康与安全是矿山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也是必须尽到的社会责任,所以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在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各类矿山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生产许可,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矿山安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本着对员工、对社会的负责态度,企业仍应该加强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落实工作。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在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事故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有效执行,从而形成事故预防机制,有效控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事故风险,促使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工作符合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规定,使得安全生产绩效得到持续改进。

  安全标准化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应包括各个部门的相关人员,在建设初期,就要将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内容分解到相应部门,部门再根据具体要求进一步分解到各个岗位,做到责任明确。

  下面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规划和宣传工作作一简单设想:

  规划:准备,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培训、企业现状调查、分析企业的风险特点以及资金的筹备。策划,策划工作首先是确定负责标准化创建的具体部门、明确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明确职能职责;

  其次是标准化体系的建构及文件编制。实施与运行,标准化系统构建完成后,便需要颁布实施并试运行,试运行期间需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方面检查各部门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监督与评价,包括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内部评价由企业组织人员自行考评,了解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程度及效果;

  外部评价是请有资质的标准化评价机构对企业进行考评。改进与提高,首先根据试运行期间及自评结果对发现的问题及不符合项进行整改;

  其次根据外部考评意见实施改进、提高,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化标准建设水平。

  宣传:宣传的目的主要是让企业各级领导和员工了解安全化标准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措施,企业应当将标准化体系内容、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通过各种形式向员工广泛宣传,从而使其认识并接受安全化标准建设理念与管理模式。

  培训:培训的目的一方面让全体各级员工了解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建设的内容、程序和意义,另一方面加入安全管理知识及露天矿山相关安全技术内容,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水平。

  开展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社会企业落实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它要求矿山企业以人为本,把发展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注重统筹兼顾,推动安全与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建立、健全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对政府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

  安全标准化是一项基于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安全管理模式,是一个涉及企业全员各部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不仅能体现企业自身的安全文化,还能体现企业的管理水平。

  我国矿山企业不仅受到资源潜力的约束,更多的受到环境破坏、健康安全、和人力资源供应等多方面的约束,企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所以建立、健全安全标准化体系是我国矿山企业在建立社会道德责任观念,从思想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将安全作为矿山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强化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减少恶性伤亡事故。建立安全标准化体系,将使企业对社会的安全责任在体系中扎根,以成熟体系来管理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标准化体系是企业对社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和强化形式,实施该体系对矿山企业安全和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贡献必将产生重大促进作用。该体系强调社会责任感,重视员工健康与安全的工作环境,必然赢得员工和社会广泛的认同和满意,同样增强矿山企业竞争力,并为企业赢得较高层次的人员储备创造条件。

企业内控管理征文3

  管理的本质是: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办事效率,从而提高企业效益,而科学的管理更能体现其效果。科学管理,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规范化管理;

  第二层是精细化管理;

  第三层是个性化管理。对于现在大多数企业来说,规范化管理已经成型,个性化管理都随企业的自身情况而决定,然而精细化管理正是现目前大多数国内企业发展壮大所面临的巨大难题。

  企业精细化管理就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细分步骤,简化程序;

  追求精湛,精益求精;

  持之以恒。

  首先,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在日常的管理当中,管理者必须眼观全局,至少为企业的5年的动向与发展负责,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把精细化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如果作为一个管理者老是为一些现场的问题而发愁,那么这样的管理者是不称职的,因为他没有做到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能独立解决问题的人,那么这样既累了自己也耽误了别人,所以作为管理者必须从大处着眼;

  当然管理者必须明白每一位员工存在的意义,知道他们每天都干了些什么,并且在人员的分配与调动时能够做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位员工的潜力和价值,使之才尽其用,这就是从小处着手。反之,如果企业管理者对现场一点都不了解,每天就坐办公室开开会,有时间了就去现场走马观花的看看,那么这样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因为只会纸上谈兵的管理者是不会让企业茁壮成长的。

  其次,细分步骤,简化程序

  乔塞亚韦奇伍德在1769年发明了流水线工艺使得制造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一直沿用至今。这是一次对生产的精细化,简化各种工艺的流程,它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对于企业管理来说也是一样,为了能将企业做大做强,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精细分工,让每一个人把精力放在一项工作上面,从而使之更加规范和高效的完成工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铺垫工作。

  再次,追求精湛,精益求精

  有人说21世纪以前的中国企业是属于以量取胜的,21世纪以后的中国企业是属于以质取胜的。这句话一点没错,在外国人看来标有“made in china”的商品就是次品和仿制品的标签,这就说明了我国企业对于质量的忽略,追根究底还是管理上的不精细而导致了生产的不规范,才导致了质量的低劣,才导致我们的产品普遍的不被认可,才导致我们企业发展的滞留不前。我们和日本的渊源很深,但是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人,他们在追求精湛,精益求精上毫无保留的态度着实让人敬佩,正因为如此当年的他们才敢如此狂妄。当然我们追求精湛不是为了有一天能像他们一样的狂妄,而是发展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最后,持之以恒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万事都需要日积月累的锤炼和持之以恒的雄心才能真正的做好。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的分解和细化过程,使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的贯彻到每一个环节并且发挥作用,同时也提升了企业整体的执行力度,使企业发展壮大。

企业内控管理征文4

  先做人,后做事,作为一名员工更让我了解到这句话的重要性。入职之前,更要学会的是作为员工的执行力,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借口,完成任务追求圆满。

  那么,什么是企业执行力文化呢?执行力影响着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效率,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从而提升企业的执行力。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无非就是执行力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企业强大的执行力文化作为基础。这股无形的力量无法被模仿,便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建设,从而达到强化企业员工执行力的目标。

  这段时间的工作让我明白了,做一个有执行力的人对公司的发展和自我职业化成长的重要性,我认为个人应该具备的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务,这看似简单的执行力,正是很多个人,乃至是团队和企业所欠缺的。同时企业执行力文化是新经济时代特征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是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发展的要求,是对管理人员素质变化的需要,也是培植与保护核心竞争力的驱使。

  执行力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首要的组织工作,也必须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企业领导在想法设法强化执行力的过程时,也潜移默化地将执行者的意识改变,与管理者达成共识。企业执行力文化的魅力就在于能通过无形的力量,对企业全体员工达到有形的影响,创造众志成城的信念,引领执行者向一致的目标努力。

  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增强构建企业执行力文化变成为了重中之重。“敬文化”作为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我们公司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企业执行力发展的根本。来到项目一个月,前辈们用行动向我展示了充满了“敬”的团队文化,上下连成一条心,整个团队体现出很强的执行力。所以个人的执行力不能代表一切,要培养出一支团队的执行力才是文化建设的关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河,这种同心同德的队伍也不是一日能培育出来的,所以构建执行力文化仍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时间来使这种制度深入人心,成为一种习惯。个人执行力虽不能代表一切,但却是团队执行力的组成,企业以人为本,尊敬员工,员工以公司为荣,尊敬客户,客户为公司带来利润,这一切的良性循环离不开强大的执行力,也离不开公司的“敬”文化。

  沟通是执行力提升的基础,在执行上级下达的命令或任务时,若要良好的完成,与人的沟通是关键。当得到填装炸药孔洞的命令时,我可以做到立即去执行任务,但由于技术和经验的欠缺,我需要向现场的爆破员询问,得到指导后才能做得又快又好。我拥有的是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但是我缺乏相关的技术和经验,所以要多学多问,多与前辈沟通,不但增加了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在完成工作时圆满的完成任务。每周日都是例行会议的日子,领导与员工进行坦诚的交流和沟通,使领导了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得到更好的处理。在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上,形成一套系统的管理制度和监督考核制度也是十分关键的。

  执行力不是一句口号,它不能通过熟记于心来使企业的本质问题得到改变,执行力是一种艺术,唯有通过领悟它,并将它具体化,才能发挥出在企业中的作用,成为企业发展的王道。

企业内控管理征文5

  敬事礼人、尚同敏行”作为公司“敬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促进公司管理水平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对客户以及员工对企业服务的态度、风格、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只有培养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成长、同发展、共命运,才能取得企业发展与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共同发展,所以在日常管理中便少不了员工心理管理。

  积极心理学从研究人自身的积极、优秀的因素入手,关注每个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品质和美德,然后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一切现象,不断地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由此而获得幸福的生活。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以员工为主体,以积极心理为主导,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塑造员工的积极人格,开发员工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肯定与发挥,帮助员工获得工作的幸福感,与企业建立一种积极的精神契约。

  让员工敲响希望的钟,企业需要的是充满希望的员工,而非“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员工。企业目标是吸引员工的强磁场,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不断地向员工提出目标,激发力量,让员工永远充满希望,使企业顺利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人们在预期自身行动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发去行动以达到这个目标。即激发力量=目标效价×期望值。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激励实质上是选择过程,促使人们去做某些事的心理将依赖于“目标效价”和“期望值”两个因素。必须将企业目标纳入其中,使员工只能在完成企业目标后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目标的设置必须是员工所迫切需要的,必须恰当。如果期望值与目标效价两者之间有一个为零,则激励作用也将消失。

  确立目标是管理者的重要工作。一个明确而远大的企业发展目标,就是一个诱饵,促使员工心甘情愿地去敲希望的钟,对企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为实现战略目标,要不断完善公司发展战略,在主业发展中更加注重完善和实施资源、市场、一体化和国际化四大战略。明确的企业发展目标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员工越了解公司目标,归属感越强,公司越有向心力。有目标才有动力。目标确立之后,针对这个目标,有知识的人贡献知识,有技能的人贡献技能,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成就大业。正像公司“敬文化”的体现,大力倡导“尊重、信任、关爱、礼让”的处事风格,无论面临何种境况,管理者都需要不断把战略描述给员工,让他们看到确定性因素中最可把握的东西,以高品质、高效率的服务赢得品牌的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忠诚度,达到“人、企”合一,实现基业长青。

  为什么有的员工看到了希望,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升职加薪,却依然不快乐呢?有一个很常见的误解,就是把目标的实现等同于幸福。其实这只是一种幸福的假象。很多时候,目标实现所获得的幸福感是短暂的,关键是如何保持一种持续的幸福感。目标赋予生命一种意义,一种选择,而不是简单的实现与否。除了实现目标,包括朝目标迈进的每一刻都应该感受到幸福。我们应该享受到人生的每一个旅程,而不是目标实现的那一刻。

  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帮助员工多用自己的主观幸福感来度量工作和生活的价值,减少期待外界所定义的成功。积极状态虽然不排除外在的指标,一个处于积极状态的人可以拥有外在的、较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但积极状态主要不是指这些外在的东西,这只是一个人奋斗和机遇的结果。积极状态是指一个所具有的出色的综合心理素质,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心理素质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企业,热爱工作,热爱生活,拥有快乐和幸福。

  其次要帮助员工悦纳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拥有的。员工只要正确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热情,倾听自己内心的需求,就会明白自己工作的快乐意义,对工作产生积极的情绪。这样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一方面会提升企业的创新精神,增添企业活力,提高竞争力;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员工更深刻地体验积极情感,不仅可以拓延思想与行为,而且对情感体验本身也有一种拓延的功能。据赛里格曼对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筛选出的1100名观察对象长达5年的追踪后发现:具有积极情绪的经纪人,业绩比消极情绪的人高出88%。

  再次要帮助员工摆脱完美主义,要学会失败。积极不总是指一个人积极有为地把每一件事情都去办好。真正的积极有时包括一种无为,一种面对现实的客观和坦然接受。现代竞争社会,虽然比较的是一个人能力和动机,但同时也是一个人的乐观精神的较量,即“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赏识是会对行为产生不可估量作用的暗示。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员工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我们平时听到的最多的牢骚是什么?不是“太累了”或“太苦了”,而是“干了这么多,也没说个‘好’”。类似的`牢骚很能说明问题,员工需要得到赏识,而管理者又太吝啬了,舍不得对员工竖起大拇指。尊重员工、相信员工、鼓励员工,可以帮助员工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等消极心理,树立自信心。

  莎士比亚说过:“我们得到的赞扬就是我们的薪水。”管理者应该及时地、慷慨地把这笔薪水支付给应得的员工。有心理学家统计:普通员工在无激励状态下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10%~30%;

  在物质奖励状态下,发挥自身能力的50%~80%;

  对于需求层次要求较高的人来说精神激励更有利于自身能力发挥。赏识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带给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愉悦和满足,在获得成功和发展的过程中体验工作带来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

  正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说的,“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导致成功的了。”设置荣誉,树立典型,分开等级,奖励先进,是企业常采取的激励员工的方式。大拇指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竖起来的,需要精心设计,精心执行,需要高超的技巧。但技巧只是枝节,对员工最根本的激励是企业有没有真正尊重他们。这就需要建设“敬事礼人,尚同敏行”的良好的企业文化,在积极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中,每个员工的贡献才会及时受到肯定、赞赏和褒奖,而不会被淹没。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就会时时受到鼓舞,处处感到满意,有了极大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自觉地为获得新的、更大的成功而瞄准下一个目标。

企业内控管理征文6

  公司作为专业提供矿石开采、矿山工程及安装工程施工服务的企业,在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提高企业内部的动力,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这是一个值得去考虑的问题。要想实现企业持续的演化和良性发展,企业的内部动力是需要被激发出来的,有两种方式可以很好的激发企业自身的内部动力即竞争机制和协作机制。企业自身的内部影响因素如果从要素的角度来说,包括了信息、资本和劳动力等,而这些因素在企业系统内相互作用的发挥才是拉动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竞争与协作可以在企业内形成内部创新与推动力,从而是推动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竞争机制

  企业作为一个商业体,无时无刻的与外部企业产生竞争。这可以促进企业良好的发展。但是,外部的'竞争是激烈的。需要公司具有相对的实力。如何在与外部的竞争中获得优势,需要企业内部动力的驱动。而企业各部门之间良性的竞争性会帮助企业获得突出的优势。

  各部门、各单位(以下称各部门)资源的分配是对企业发展的最大挑战,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最大可能地获取更多的资源是每个企业部门都要考虑的问题。由于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企业主要的投入要素即为知识和信息、技术,而这些投入要素的载体就是人,对投入要素的竞争主要就是对人力资源的竞争,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部门发展速度。因此,各部门间的竞争便成为了人才之间的竞争。如何让利用现有的资源,为公司培养出综合型的技术人才。是各部门竞争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竞争带来的是对资源的更多的追求,对自身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的不断挖掘,形成各部门自身的创新,这种创新会从根本上带动企业整体化的发展,使得企业偏离现在的平衡状态,而向更高层次的有序的状态发展。

  从企业演化发展的整体来说,竞争并不是其中的主导动力要素,劳动力和资产内的各方面要素都有其专用性,因此,相对来说,在企业的内部动力机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企业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

  (2)协作机制

  企业是一个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大熔炉,如何合理的发展各个部门,分配各部门的资源,这对公司的发展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公司如果只发展一项产业。那么,公司的发展前景是不容乐观的。或单独发展一个部门,会出现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企业中各个产业的协作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工,信息的及时分享交流。会激发企业发展的内部动力。促使公司走向一个新的巅峰。

  竞争和协作是一对矛盾体,其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企业自组织发展的过程。竞争是企业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动力,事物间的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竞争存在的基础,各产业部门间对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适应与反应不同,获取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质量也存在差异。而协作就是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得各要素联系起来,产生协同效应。企业的内部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分式协作上,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加快了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推动了企业更快的发展。

【企业内控管理征文】相关文章:

公司内控管理07-03

企业内控制度11-07

公司内控管理(优选)07-04

内控管理制度06-26

企业内控制度15篇12-16

企业内控制度(15篇)12-16

公司内控管理(优秀6篇)07-04

企业内控制度学习心得03-30

内控管理制度20篇10-24

内控管理工作发展的探讨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