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管理制度

时间:2024-07-03 13:36:35 管理 我要投稿

计划管理制度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你所接触过的制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划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计划管理制度

计划管理制度1

  物资计划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确保生产、运营等活动的顺利进行。它涵盖了物资需求预测、采购计划制定、库存管理、供应商管理等多个环节,旨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企业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内容概述:

  1、物资需求预测: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对各类物资的需求量。

  2、采购计划制定:基于需求预测,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包括采购数量、时间、供应商选择等。

  3、库存管理:监控库存水平,防止过度库存或缺货,确保物资流动的顺畅。

  4、供应商管理:评估、选择和维护供应商关系,确保物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5、合同管理:规范物资采购合同的`签订和执行,保障企业权益。

  6、应急计划:针对可能出现的供应中断或其他突发情况,设立应急采购或替代方案。

计划管理制度2

  经营计划管理制度是对企业运营目标、策略和执行步骤进行系统规划的管理工具,旨在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它涵盖了企业的各个层面,包括市场分析、产品规划、财务预算、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市场分析:确定目标市场、市场规模、竞争态势以及客户需求,为制定销售策略提供依据。

  2、产品规划:规划新产品开发或现有产品的改进,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保持竞争优势。

  3、财务预算:设定收入目标,制定成本控制措施,预测现金流,确保财务健康。

  4、人力资源:明确人员需求,制定招聘、培训、激励和绩效评估策略。

  5、风险管理: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降低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6、运营策略:规划生产、物流、服务等运营活动,提升效率和质量。

  7、技术发展:评估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升级。

计划管理制度3

  学校必须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作为学校政务公开的一项主要内容。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学校或个人,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责任追究制度。

  1、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相关责任学校或责任人要做出书面检查,并在教育系统进行通报批评。

  (1) 无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相关制度、制度未悬挂上墙、制度不健全的。

  (2) 经检查发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制度形同虚设、执行不力的。

  (3) 未配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用贮存室的。

  (4) 贮存室无防鼠、防蝇、防虫、防潮、防盗、冷藏等相关措施的。

  (5)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管理和从业人员无健康证的。

  2、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对相关责任学校或个人给予警告或撤职等行政处理。

  (1) 确定享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生名单,不按照市、县相关规定办事、徇私舞弊、厚此薄彼,在广大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2) 对管理不善导致学生丢弃、损坏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造成恶劣影响的。

  (3) 因管理混乱,造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浪费严重的学校和个人。

  (4) 对学生浪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的`行为处理不当,经媒体曝光,给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抹黑,造成恶劣影响的。

  3、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将相关责任人员移交有关机关查处,追究刑事责任。

  (1) 对挤占、挪用、截留、克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或营养食品,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校或个人。

  (2) 对虚报学生人数,套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或营养食品,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校或个人。

  (3) 对保管不善、操作不规范,造成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

计划管理制度4

  经营计划管理制度是一种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旨在确保公司的长期发展和短期目标得以有序实现。它涵盖了战略规划、预算制定、执行监控、绩效评估等多个环节,旨在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内容概述:

  1、战略规划:明确企业的长期目标,设定发展方向,为各项经营活动提供指导。

  2、预算制定:详细规划财务资源的分配,包括收入预测和支出控制,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3、执行监控:设立定期评估机制,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调整策略。

  4、绩效评估:对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成果进行量化评价,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5、风险管理: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保障企业稳定运行。

  6、沟通协调:确保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协调资源,提高协同效应。

计划管理制度5

  计划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确保组织的目标得以有效实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并通过有序的规划和执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与效果。

  内容概述:

  1、目标设定:明确企业短期和长期的业务目标,确保所有部门和员工都清楚其工作方向。

  2、计划制定:基于目标,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包括项目计划、预算计划、人力资源计划等。

  3、执行监控:实施过程中对计划进行持续跟踪,确保按进度执行。

  4、调整优化: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内部需求。

  5、评估反馈:定期评估计划执行效果,收集反馈,为下一轮计划提供参考。

计划管理制度6

  进度计划管理制度是企业项目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确保项目按时、高效地完成。它涵盖了项目从启动到结束的各个阶段,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监控进度,调整资源分配,以及应对可能的风险,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内容概述:

  1、项目定义: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关键里程碑和预期成果。

  2、工期估算:对每个任务的预计开始和结束时间进行估计。

  3、资源规划:确定需要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并分配给各任务。

  4、进度编制:创建详细的.工作分解结构(wbs),设定任务间的依赖关系。

  5、监控与控制:定期检查进度,对比实际与计划,识别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

  6、风险管理: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应对策略,确保项目不因意外情况偏离轨道。

  7、沟通与协调:确保团队成员对进度计划的理解一致,及时解决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计划管理制度7

  综合计划管理制度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式,旨在确保企业各项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它涵盖了企业的战略规划、资源分配、项目执行等多个层面,以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协调统一。

  内容概述:

  1、战略规划: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长期战略计划。

  2、资源配置: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各项计划的实施。

  3、项目管理:对各类项目进行立项、执行、监控和收尾的全过程管理。

  4、绩效评估:定期评估计划执行情况,调整策略,确保目标达成。

  5、风险控制: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保障企业运营安全。

  6、沟通协调: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各部门间协同工作。

计划管理制度8

  工作计划管理制度是一种有效管理组织运作和员工绩效的重要工具,旨在确保团队目标的一致性、提高工作效率并促进个人职业发展。

  内容概述:

  1、目标设定:明确部门及个人的工作目标,确保它们与公司战略目标相一致。

  2、计划制定:详述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时间表和责任人。

  3、执行监控:定期检查工作进度,及时调整计划以适应变化。

  4、绩效评估:根据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时间来评价员工表现。

  5、反馈与改进:提供反馈,识别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持续提升。

计划管理制度9

  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制度是企业高效运作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涵盖了项目启动、计划制定、执行监控、调整优化和结果评估等全过程。这一制度旨在确保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减少延误,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

  内容概述:

  1、项目启动阶段:明确项目目标,确定项目范围,评估资源需求,初步设定项目时间表。

  2、计划制定阶段:详细规划施工流程,设定关键里程碑,分配任务,预测可能的风险和问题,制定应对策略。

  3、执行监控阶段:跟踪施工进度,定期检查工作质量,确保符合安全标准,记录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对比。

  4、调整优化阶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度计划,解决出现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预防潜在风险。

  5、结果评估阶段:项目结束后,对施工进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

计划管理制度10

  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员工健康,提高工作效能,通过科学的膳食指导和健康教育,营造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本制度将涵盖以下几个核心领域:

  1、员工营养评估:定期进行员工体质和营养状况的评估,以便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改善建议。

  2、膳食规划:为员工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食选择,包括食堂菜单设计和外带食品指南。

  3、健康教育:举办营养知识讲座和工作坊,提升员工的健康意识和营养知识。

  4、健康促进活动:组织运动竞赛、健康日等活动,鼓励员工积极参与。

  5、政策支持:制定相关福利政策,如健康饮食补贴、健身设施开放等。

  内容概述:

  1、管理架构:设立专门的营养改善委员会,负责计划的制定、执行和监督。

  2、资源配置:合理分配预算,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和持续改进。

  3、评估机制:建立定期评估和反馈系统,以衡量计划的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4、合作伙伴:与专业营养机构合作,获取最新营养信息和技术支持。

  5、法规遵守:确保所有措施符合国家关于食品安全和员工福利的相关法律法规。

计划管理制度11

  工作计划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中的关键一环,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确保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通过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员工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责和期望成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它还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预防工作冲突,以及促进团队间的协作与沟通。

  内容概述:

  工作计划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设定:明确企业及各部门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为工作计划提供方向。

  2、计划编制:各部门根据目标设定,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任务分配、时间安排、资源调配等。

  3、执行监控:对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4、反馈评估:定期对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个人,以便改进。

  5、激励机制:建立与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挂钩的激励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和贡献。

计划管理制度12

  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中的关键环节,旨在确保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项目实施等活动的有效进行。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技术方案制定:确定技术路线、研发策略和实施方案。

  2、技术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设备、资金等资源的分配与协调。

  3、技术风险评估与控制: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应对策略。

  4、技术变更管理:对技术改进、升级或调整的审批流程。

  5、技术成果保护: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和管理。

  6、技术绩效评估:定期对技术实施效果进行考核与反馈。

  内容概述:

  1、制度框架:建立完整的`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

  2、流程规范: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确保每个步骤有章可循。

  3、评估标准:设定技术成功与否的量化指标,用于衡量实施效果。

  4、培训与沟通:提供必要的培训,确保员工理解和执行制度。

  5、监督与审计:设立监督机制,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6、持续改进:根据实施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制度。

计划管理制度13

  作业计划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企业各项任务的有效执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风险。它涉及的.任务分配、时间管理、进度跟踪、资源调度等多个环节,是企业日常运营的核心流程。

  内容概述:

  作业计划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任务定义与分配:明确每个项目的具体目标,将任务分解为可操作的子任务,并合理分配给相应的部门或个人。

  2、时间规划:设定任务的起止时间,制定详细的里程碑,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3、资源管理: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4、进度监控:建立定期检查机制,跟踪任务执行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5、沟通协调: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畅通,解决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绩效评估:通过考核评估任务完成质量,作为员工绩效评价的一部分。

计划管理制度14

  项目计划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项目的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等多个环节,旨在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实现预定目标。

  内容概述:

  1、项目定义阶段: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预算和时间表。

  2、计划编制: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任务分配、资源调度、进度表和里程碑设定。

  3、执行与监控:跟踪项目进度,定期评估绩效,及时调整计划。

  4、变更管理:规范变更请求流程,控制潜在影响。

  5、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应对可能的`风险,确保项目稳定进行。

  6、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7、质量保证:设定质量标准,执行质量检查,确保项目成果符合要求。

  8、项目收尾:完成项目交付,评估项目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计划管理制度15

  工程计划管理制度是企业有序开展工程项目的核心指导文件,旨在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预算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项目的定义与立项

  2、项目组织架构与职责分配

  3、工程进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

  4、资源配置与成本控制

  5、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6、质量标准与检验流程

  7、沟通协调机制

  8、项目变更控制

  9、完工验收与后期维护

  内容概述:

  1、项目启动阶段,需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预期成果,并进行初步的成本与时间估算。

  2、组织架构应涵盖项目经理、技术团队、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等相关角色,明确各自的职责与权限。

  3、进度计划需详细列出每个任务的开始与结束日期,以及关键里程碑,通过甘特图等工具进行可视化管理。

  4、资源分配要考虑人力资源、设备、材料等,确保在满足需求的同时避免浪费。

  5、风险管理需识别潜在风险,制定预防措施,并设定应急响应计划。

  6、质量控制应设立标准,定期检查,确保工程符合规范和客户要求。

  7、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及时传递,解决冲突与问题。

  8、变更控制要设立审批流程,防止随意变更导致计划混乱。

  9、完工验收应有明确的标准和程序,后期维护则需制定保养计划。

计划管理制度16

  计划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旨在确保企业各项活动有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设定:明确企业的长期和短期目标,为计划制定提供方向。

  2、计划编制: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包括任务分配、时间表和资源规划。

  3、执行监控:跟踪计划执行情况,及时调整不符合预期的`部分。

  4、绩效评估:评估计划完成的质量和效率,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5、反馈与改进:收集执行反馈,对计划进行修订和完善。

  内容概述:

  1、战略规划:制定企业的总体战略,指导各部门的计划制定。

  2、部门计划:各业务部门根据战略规划制定各自的实施计划。

  3、项目管理:针对特定项目,设立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里程碑、任务分解和风险管理。

  4、运营计划:涉及日常运营的各个环节,如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

  5、财务预算:为计划提供财务支持,包括成本控制和投资决策。

计划管理制度17

  进度计划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旨在确保项目按时、高效地完成。它涵盖了项目的.规划、执行、监控和调整等各个方面,旨在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有效控制项目进度,防止延误,提高工作效率。

  内容概述:

  1、项目定义与分解:明确项目目标,将大任务拆解为可管理的小任务。

  2、时间估算:对每个任务进行时间预测,考虑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

  3、进度编制:制定详细的进度表,设定里程碑和关键路径。

  4、资源分配:合理分配人力、物力等资源,确保任务执行。

  5、监控与调整:定期检查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偏差。

  6、沟通与报告:保持团队沟通,定期向管理层汇报进度情况。

计划管理制度18

  接待工作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对外交流活动,提升企业形象,确保每一次接待工作的高效、专业与得体。制度涵盖了接待前的准备、接待过程的执行以及接待后的评估与改进,旨在通过明确的职责分配、标准操作流程和质量监控,确保接待工作的顺畅进行。

  内容概述:

  1、接待人员的选拔与培训:选拔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员工担任接待工作,并定期进行接待礼仪、企业文化及产品知识的培训。

  2、接待计划的制定:包括接待对象的`信息收集、接待流程设计、时间安排及场地布置等。

  3、接待服务的标准:设定接待服务的各项标准,如接待语言、仪态仪表、服务态度等。

  4、应急处理机制: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解决方案。

  5、接待反馈与改进:收集接待对象的反馈意见,分析接待效果,不断优化接待流程和服务质量。

计划管理制度19

  质量计划管理制度是一套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品质达到预定标准的系统性规定,它涵盖了从项目启动到交付的全过程。这一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质量目标设定:明确项目在质量方面的具体期望。

  2、质量标准制定:确定衡量质量的依据和准则。

  3、质量控制流程:定义检查、评估和改进的步骤。

  4、质量责任分配:指派各团队和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责。

  5、质量培训与教育: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6、质量监控与审计:定期检查执行情况,确保符合标准。

  7、不合格品处理:规定对质量问题的响应和纠正措施。

  8、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反馈和学习推动质量体系的发展。

  内容概述:

  质量计划管理制度涉及的方面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1、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审查:确保设计符合规格和客户需求。

  2、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监控生产流程,防止缺陷产生。

  3、供应商质量管理:确保原材料和组件的质量。

  4、服务提供过程的质量保证:确保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和满意度。

  5、客户满意度调查:收集反馈,作为改进的依据。

  6、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定期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计划管理制度20

  工作计划管理制度是企业日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目标设定、任务分配、时间管理、执行监控及反馈调整等多个环节。此制度旨在确保团队高效运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失误,同时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

  内容概述:

  1、目标设定:明确企业及各部门的.短期和长期目标,确保每个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方向。

  2、任务分配: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确保每个员工的角色和职责清晰,避免工作重叠或遗漏。

  3、时间管理:设定工作计划的时间表,包括开始、结束时间,以及关键节点的期限。

  4、执行监控:通过定期检查和汇报机制,监督工作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反馈调整:收集员工对工作计划的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计划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计划管理制度21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控制。

  2、目的

  理顺生产计划编制流程,明确生产计划编制职责及要求,规范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执行,为生产安排紧张有序的开展创造条件,确保各项生产任务在受控状态下按时、按质完成。

  3、生产计划的类型

  3.1公司年度/半年/季度/月生产计划。

  3.2车间/工段月度计划、机台计划/班组计划、周计划。

  3.3事业部工号/项目计划。

  4、职责

  a)生产管理部负责本办法的制定、修改、废止的起草工作。

  b)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车间、物资管理部、供应协作部按照要求编制相关计划。

  c)总经理负责本办法的制定、修改、废止的审批工作。

  5、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

  5.1公司年度/半年/季度/月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

  5.1.1公司年度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

  a)公司年度计划由总经理组织经营部门、事业部、生产管理部、财务部主管及相关人员于每年12月22日前召开专门会议确定下一年度目标计划。由生产管理部根据会议精神于12月25日前编制完成,经总经理审批于12月28日前下发执行。

  b)公司年度计划主要依据上一年生产任务的完成状况、剩余未完合同订单状况、潜在的订单预测状况、生产产能状况及公司发展的总体要求等编制。

  c)公司年度计划务必反映公司年度计划总产值目标、上下半年产值分布、产品大类(分离机械类、水电成套类、电力分包类、备品备件及其他等)产值分布等信息。

  d)年度计划发放范围:董事长、总经理、经营部门、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财务部。

  5.1.2公司半年/季度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

  a)公司半年/季度生产计划由生产管理部根据公司年度计划组织事业部、供应协作部主管及相关人员于每半年/季度开始前一个月的28日前召开专门会议确定下一个半年/季度生产目标计划。

  b)公司半年/季度计划发放范围:总经理、经营部门、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财务部、物资管理部门。

  c)公司半年/季度生产计划由生产管理部编制,事业部会签,经总经理批准于前一个月的30日前下发执行。

  5.1.3公司月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

  a)生产管理部于每月21日前根据公司季度计划及当月生产任务完成状况编制下月生产计划初稿送各事业部审核确认,23日前各事业部将一些需调整的信息反馈给生产管理部,生产管理部根据反馈意见结合内外部资源状况进行适当调整并最终确定公司月计划。

  b)公司月计划务必反映各事业部应完成的项目节点、供应协作部应回厂的.外购件、下料工段及表面处理工段应完成的具体任务等资料。各事业部可直接用公司月计划指导本事业部的月度生产安排,也可根据公司月度计划重新编制事业部的月计划。

  c)公司月生产计划由生产管理部编制,事业部审核,经生产管理部主管批准于25日前下发执行。

  d)公司月生产计划计划发放范围:总经理、经营部门、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财务部、物资管理部门及各车间。

  5.2事业部工号/项目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

  a)事业部工号/项目计划以公司年度/半年/季度/月生产计划及临时的紧急订单为依据编制,工号/项目计划务必详细反映该工号/项目技术准备时间、各个装配/零部件的加工工序及节点时间、要求回厂的外协/外购件及回厂时间、大件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时间、板材下料完成时间等信息。

  b)事业部工号/项目计划由事业部安排计划管理员在生产通知下达后及时编制,事业部领导审批后执行。

  c)事业部工号/项目计划发放范围由事业部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但务必送一份到生产管理部,以便生产管理部对生产计划进行监控与协调。

  5.3车间/工段月度计划、机台计划/班组计划、周计划的编制

  5.3.1车间/工段月度计划的编制及审批

  a)车间/工段月度计划以公司季度/月生产计划及事业部工号/项目计划为依据编制,车间月度计划务必详细反映当月本车间准备完成的各个项目的起点到计划完工节点间各节点的计划完成时间及班组/机台安排,同时反映出与车间当月计划有关的外协/外购件要求回厂时间、板材下料完成时间等信息。

  b)车间/工段月度计划发放范围由各车间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但务必送一份到生产管理部,以便生产管理部对生产计划进行监控与协调。

  c)车间/工段月度计划由各车间安排计划管理员于每月27日前编制完成,车间领导审核,事业部领导批准后执行。

  5.3.2车间/工段机台计划/班组计划、周计划的编制

  a)车间/工段机台计划/班组计划、周计划以车间月计划为依据,机台计划/班组计划由车间计划管理员于每月28日前编制完成,周计划由车间计划管理员于每周六编制完成。

  b)一般的机台/班组计划、周计划由车间领导审核,事业部批准;关键机台(五米及以上立车、2米及以上卧车、200T及以上镗床、数控龙门铣)计划由事业部审核,生产管理部批准。

  c)车间/工段机台计划/班组计划、周计划发放范围由各车间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但务必送一份到生产管理部,以便生产管理部对生产计划进行监控与协调。

  5.4车间各类计划能够合并编制但相关信息务必表达明确、清晰,指导性强。

  5.5销售急需的计划外产品,可编制临时计划优先安排。

  6、生产计划的调整

  6.1生产计划的调整状况

  生产计划执行遇到如下状况时,需要调整生产计划:

  a)订单的增加、减少或取消导致生产量变更。

  b)设备、人力或原材料的配备无法配合生产任务如期完成。

  c)生产过程及其他因素改变导致计划无法实施。

  d)突发事故影响了生产计划的如期完成。

  6.2生产计划的调整流程及要求

  6.2.1各项计划一旦确定,原则上不允许随意变动,确有异常状况需要调整生产计划时,按照需调整的生产计划的原审批程序进行。个性强调:关键机台(五米及以上立车、2米及以上卧车、200T及以上镗床、数控龙门铣)计划不得随意插入计划外的部件,如确实需要调整,务必经生产管理部批准。

  6.2.2如果事业部、车间/工段在计划外加入其它生产任务而又不影响原有生产任务的按时完成,可由事业部、车间/工段协调安排,但需通报生产管理部。

  7、生产进度控制

  7.1生产管理部及各部门计划管理员应随时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的实际状况及生产进度。如发现生产进度延误时,应督促相关部门改善并及时通报,以确保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7.2对影响生产进度的问题,由生产管理部负责要求相关部门或车间整改,并落实具体职责人和具体整改日期。对于所有阻碍计划执行得问题,都务必在既定的时期内由专人负责进行整改;对于整改协调过程中出现的争议要及时报总经理协调和解决。确保生产计划的严肃性和可执行性,以推动生产计划的按时完成。

  7.3生产管理部负责公司总体生产计划控制,负责对影响生产计划执行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考核。

  8、生产计划总结

  8.1各部门计划管理员根据生产计划完成状况,比较计划与实际状况的差距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进而提出改善意见。

  8.2生产管理部对生产计划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每月一小结,查找生产计划未达成的原因。将突出的重点问题发布至各相关部门,督促各部门对存在问题予以改善并检查改善效果,以不断提高生产计划达成率。

  9、附则

  本制度由生产管理部提出

  本制度授权生产管理部负责解释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计划管理制度22

  计划管理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确保各项任务和项目得以高效、有序地执行。它涵盖了目标设定、资源分配、时间规划、进度监控、风险控制以及结果评估等多个环节。

  内容概述:

  1、目标设定:明确企业短期与长期的目标,确保所有计划都与这些目标保持一致。

  2、资源规划: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最大化利用并降低成本。

  3、时间管理:制定详细的项目时间表,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期限。

  4、进度监控:定期检查项目的进度,确保按计划进行。

  5、风险管理: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应对策略,降低负面影响。

  6、评估与反馈:对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估,收集反馈,优化未来计划。

【计划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计划管理制度02-14

计划项目管理制度12-21

经营计划管理制度07-26

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制度11-14

计划生产管理制度12-06

设备计划检修管理制度05-16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04-12

单位计划生育管理制度06-11

资金计划管理制度(通用11篇)11-26

市立医院用水计划管理制度(通用5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