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风险管理总结

时间:2024-11-08 13:35:19 王娟 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税收风险管理总结(通用11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税收风险管理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税收风险管理总结(通用11篇)

  税收风险管理总结 1

  一、税收风险管理理论基本内容

  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按照《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给出的定义,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包括以下主要工作: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理论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的理论,它针对各行业特点,综合运用各种风险分析手段、工具,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使风险和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达到最大限度的管理效能。

  笔者认为,税收风险管理是指税务机关围绕总体税收管理目标,通过在税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税收管理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其基本流程:收集风险管理信息——风险评估——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税收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包含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在内的税收风险评估。

  二、目前风险管理理论在税源管理中运用现状及不足

  在日常税源管理实践中,有许多管理方式已无形中引入了风险管理理论。如我国在纳税评估、涉外税收审计中所做的工作已具有风险管理的特性。再如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良性互动机制,也是防范税收风险所采取的一项组织协调措施。还有基层税源管理部门在税源管理中建立税负、物能耗指标、成本构成指标等预警体系,加强税源监控。这些做法的目的是为了防范税收风险,具有税收风险管理雏形。但与风险管理理论要求,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一)风险管理意识不足。

  就纳税人而言,在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道路”上,往往采取不计较任何风险希望以最快的方式获得回报,以侥幸的心态对待税收风险。而税务机关在风险意识上,则过多地从规避执法责任方面考虑税收风险,错误地把规避执法责任作为税收风险管理的目标,没有将实现税收管理目标,即最大限度地实现税收征收率的最大化,减少税收流失作为税收风险管理的目标。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税收风险管理重点放在对内监控上,而对纳税人没有建立一个长期防范税收风险策略,对税收风险缺乏系统地、定时地评估,缺少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机制,不能从根本上防范风险以及其所带来的损失。以致重大偷税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业性或地区性税收流失,以及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重大工作失职等案件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二)没有建立与税收风险管理相适应的风险信息收集标准及传递渠道。

  当前税收机关掌握的纳税人信息是基于纳税人在自行申报的基础上形成的税收管理信息,这是税收管理信息的主要来源,这些信息只反映纳税人基本生产经营情况,由于部分小企业财务核算水平低,财务信息“失真”、不完整。同时税务机关基于减轻纳税人负担的考虑,没有建立旨在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信息收集标准和制度,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基础尚未建立。基层税源管理部门要想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就必须花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采集和核实信息,由于税源管理中管户多人手少的矛盾较为突出,即使实施税收风险管理也是局部的、短期的、缺乏全面性和长效性。

  (三)没有建立完善税收风险管理预警系统。

  要进行税源管理风险评估必须要有“参照物”和分析模型,也就是预警系统。要对税收风险进行因素分析,系统的梳理税收的风险要素、风险环节、风险行业、风险区域、风险时期和风险来源,找准风险控制点,就必须要建立预警机制和预警指标体系,提高风险评估和认定的准确性,才能使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对税收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卓有成效地开展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工作,以提高税收风险预警与控制能力。而目前尚未建立一套有效、完整的风险管理预警系统。

  (四)税收风险管理职能过于分散不利于风险管理。

  现行的税收征管理模式是一种建立在专业化管理基础上的分权管理体制,虽然经过几次征管理改革,建立以县(区)局实体化为基础的税源管理体制,实现了县局集中征收,税源管理权分散在各个职能分局(部门),由于配合、联动不够,未形成税源管理一体化与集中的税收风险管理职能体系,难以集中优势重点加强对重点风险点的管理,很难达到的分类管理目的。

  三、如何在税源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理论

  要将风险管理理论运用到税源管理中,按照税源管理的特点和业务流程,应建立健全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税收风险管理预警和双向控制机制。

  (一)建立健全税收风险管理流程。

  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收集风险管理信息、进行风险评估、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税收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包含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在内的税收风险评估。

  1、风险管理信息收集或采集。信息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信息也就无法作出税收风险评估,不完整或失真的税收信息直接影响税收风险管理的效率。税收风险评估的第一步工作是根据税收风险管理业务需求对纳税人有关信息进行采集,信息来源于外部和内部,对收集的信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1)收集内部信息。主要是企业申报信息和税收管理员管理过程中收集和采集的信息。

  (2)收集外部信息。主要是与纳税有关部门的信息,如海关、银行、地税、工商以及其他经济管理职能部门。

  (3)收集风险管理典型案例。主要是由于风险失控导致税收流失的案例以及通过风险管理减少税收流失的案例,通过典型案例,收集税收风险管理的重点。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辩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三个步骤,这是税收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主要是税务机关税源管理部门和风险评估人员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对比、分类、组合,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辨识是指查找纳税人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生产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风险分析是对辨识出的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的定义描述,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风险评价是对税收管理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应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定性方法可采用集体讨论、专家咨询、政策分析、行业标杆比较和调查研究等。定量方法可采用统计推论、计算机模拟等。在进行税收风险评估时,应统一制定各风险的'度量单位和风险度量模型,并通过测试等方法,确保评估系统的假设前提、参数、数据来源和定量评估程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定期对假设前提和参数进行复核和修改,并将定量评估系统的估算结果与实际效果对比,据此对有关参数进行调整和改进。

  3、制定解决方案。根据税收风险评估发现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税收管理措施及应对解决方法。方案一般应包括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所需的组织领导,所涉及的管理及业务流程,所需的条件、手段等资源,风险事件发生前、中、后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以及风险管理工具。

  4、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税务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应定期对各部门和业务单位风险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检验,对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进行评价,提出调整或改进建议,出具评价和建议报告。税源管理部门应依托现有的信息化条件建立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基本流程,连接上下级、各部门和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信息沟通渠道,确保信息沟通的及时、准确、完整,为风险管理监督与改进奠定基础。

  (二)建立完善税收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总局在20xx年依法治税工作会议上提出:“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依法治税指导思想,推进依法治税是税务部门长期抓好的重点工作。重在治内就必须要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措施,这与风险管理要求是一致的。

  1、建立内控岗位授权制度。对内控所涉及的各岗位明确规定授权的对象、条件、范围和额度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超越授权做出风险性决定;

  2、建立内控报告制度。明确规定报告人与接受报告人,报告的时间、内容、频率、传递路线、负责处理报告的部门和人员等;

  3、建立内控批准制度。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事项,明确规定批准的程序、条件、范围和额度、必备文件以及有权批准的部门和人员及其相应责任;

  4、建立内控责任制度。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岗位、人员应负的责任和奖惩制度;

  5、建立内控审计检查制度。结合内控的有关要求、方法、标准与流程,明确规定审计检查的对象、内容、方式和负责审计检查的部门等;六是建立内控考核评价制度。把各业务单位风险管理执行情况与绩效薪酬挂钩;七是建立重大风险预警制度。对重大风险进行持续不断的监测,及时预警信息,制定应急预案,并根据情况变化调整控制措施;八是建立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明确规定不相容职责的分离,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岗位可设置一岗双人、双职、双责,相互制约,明确该岗位的上级部门或人员对其应采取的监督措施和应负的监督责任,将该岗位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等。

  (三)建立差别化分类管理规则。

  税收管理部门和风险评估人员在对各类信息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按行业对企业风险程度的高低进行分类、分级,形成下宽上窄的金字塔式税源构架,对处于金字塔不同层次的纳税人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对金字塔底层广泛的、守法的纳税人,推行自我管理,建立自我评估机制,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对其进行简单的监督和观察;对金字塔中间纳税人采取加强纳税管理性辅导和评估相结合的管理方法,督促其提高税收风险意识和纠正潜在的税收风险;对金字塔上层抵触税法、不守法的纳税人,则要采用重点管理控制、纳税评估、稽查和移送法办等措施。依据金字塔管理思想,从资源配置考虑,税收风险管理的重点是金字塔顶端的高风险企业。

  税收风险管理总结 2

  一、中国大企业的税务管理现状

  与美国相比较,总局在设计大企业管理的职责、职能时,没有统一大企业管理机构设置和功能。以致于目前大企业管理有:“两种模式、三种方式”。“两种模式”即全职能和有限职能:(1)全职能是赋予大企业管理局全部的服务和管理功能,包括承担申报表的接受和处理、审计、涉税案件调查和。这种方案可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减少纳税人在几个税务机构奔波的不便。(2)有限职能的模式是不处理税款征收,集中于为纳税人提供风险管理。“三种操作方式”:

  (1)成立大企业专业管理机构,全职能管理,如江苏省国税局系统。即省、市、县成立大企业专业管理机构,对所辖大企业实施全职能管理。其特点:

  1)责权统一,执法主体明确;

  2)方便纳税人,避免多头、交叉执法;

  3)上下一线,协调规范。此种运行方式和结果已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专家予以肯定认可。

  (2)成立大企业专业管理机构,有限职能管理,如安徽省国税系统,其主要职能是风险管理和纳税评估。其特点:

  1)执法主体基本明确,责权未完全统一,;

  2)没有避免多头、交叉执法,纳税服务方面还需努力;

  3)上下一线,较为协调规范。

  (3)不设大企业专业管理机构,成立机关内设科、处,有限管理职能,如四川省国税系统,其主要职能是督导基层税务机构对所辖大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和纳税服务。

  (4)大企业的特征。税收管理上所指的大企业,不仅是指一个企业在销售收入、注册资本、资产总额或其他因素方面达到了一定量的规定性,而且有质的要求。这种质的要求是,必须具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内部管理科学规范,跨行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经营,生产经营分散但总部控制力强,涉税事项相对复杂,有合规遵从的主观意愿,系统风险大。

  (5)大企业税收管理存在风险。大企业在创造社会财富,贡献税收收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中的系统性风险,并且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出现不可控的税收风险。当前税收集中度越来越高,而且这种集中的趋势有增无减,少数大企业集中很大比重的税收,特别是增量税收,一旦这些大企业出现了问题,税收形势的可控性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税收征管模式的`风险。当前税收征管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大企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属地管理原则、多级行政管理体制、分税种相隔离的税收管理方法和分而治之的管理思维与大企业集团的跨地域、跨行业、跨阶层、跨文化、高专业、高科技、高战略、高垄断、高风险的特征有较大差距,大企业集团要求高质量的纳税服务、高效率的税收管理、专业化的管理要求、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而当前的税收管理模式仍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税源基础,税收征管模式改革已经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税收征管模式不改革,必然面临着巨大的税收流失风险。

  二、我国大企业税务管理的问题及成因

  我国大企业目前存在着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有着各自原因,这些原因正是改善我国大企业税务管理的症结点。

  (一)纳税服务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涉税诉求受理与解决渠道不畅;

  2、服务内容不具备针对性;

  3、企业的税收自我遵从能力和意愿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税收管理模式与大企业管理模式不适应。

  (1)大型企业集团跨地域经营、总部决策、集中核算与现行税收征管属地管理体制下的孤立、分散型管理以及由基层税务机关处理所有涉税事项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就导致了企业内部风险过高,纳税遵从较低。大企业的税务风险更多地来自企业管理层的纳税态度和观念不够正确,内部控制不够健全,经营目标和经营环境的异常压力等。此外,一些大企业没有建立税务风险内控机制,部分企业尽管建立了风险内控制度,但仍不能有效运用到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中,可以说是“有制度,零实践”这些情况的存在,给税务机关税收风险管理,涉税风险服务带来了严峻挑战。

  (2)税务机关与企业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形成企业总部主管税务机关与分支机构主管税务机关之间“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的现象信息共享程度低,制约深层次纳税服务。有些大企业的征管信息散布于国、地税两系统,或同一税务局的不同部门,信息共享程度及利用效率低。

  (三)缺少一支适应大企业专业化管理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对大企业实行专业化管理,要求在人员配备上以专家型为主、工作方式上以团队式为主、团队的知识结构上以跨学科跨行业的复合型为主。现有的人力资源配置特点是,非专家型的干部为主,非团队式的管理员个体作战为主,干部的知识结构以常规财税知识为主,由此在业务创新、团队建设上难以形成骨干队伍,对大企业的复杂涉税业务应对能力不强,管理与服务水平不高。

  三、完善大企业税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风险管理和优化纳税服务机制。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要结合税收新政策和管理规定,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大企业的税政宣传辅导工作,并通过宣传和辅导,帮助大企业纳税人树立税收风险意识。

  (二)锁定关联交易,在大企业集团总部层面实施有效的反避税监控。加强反避税工作,既是维护税收权益的需要,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商业利益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中国一直处在产业链的低端,而发达国家则利用资本、技术、专利、品牌等优势一直占据产业链的高端,大肆占有中国稀缺的土地、优质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以高进低出等各种避税方式掠夺中国经济腾飞阶段的红利。因此,各级税务机关要明确工作职责,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税法权威的高度全面加强反避税管理,拓宽信息来源,加强关联申报管理,探索反避税工作途径,推动双边磋商,提高案件调查质量,切实提高反避税的能力和水平。

  (三)建设全国大企业税收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全国大企业税收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总局定点联系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各环节、全过程工作的技术支持和各管理层级的信息共享,传递企业诉求,统一工作部署。

  (四)建立健全内部工作制度和机制。各级税务机关要按照总局统筹、协调配合、上下联动、快速响应的原则做好大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总局将根据企业风险评测的结果和实际工作需要,统一安排年度工作和专项工作。各地税务机关要统一按照总局部署,遵循各项工作制度和规程,规范开展定点联系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工作。

  税收风险管理总结 3

  一、企业税务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一)企业税务管理的概念

  所谓税务管理,其是以企业总体经营目标为基础,结合有效信息,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效益,管理包括税务策划、控制、效益度量、业绩评价等内容,且在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层次上均有涉及。税务管理需要明确其作用,其中运营控制使得税务成本效益不断提高,日常管理是实现税务成本的降低,信息管理是针对税务管理信息的实时提供。

  (二)企业税务管理的内容

  企业税务管理的内容主要有:

  (一)税务战略管理层次,也就是筹资、投资以及收益支配决策,而收益支配决策包括税务的策划、控制、效益度量以及业绩评价等内容。

  (二)税务运营控制层次,也就是生产、供应以及销售经营中税务的各项管理工作;

  (三)税务日常管理层次,也就是会计核算、税企关系以及纳税申报管理中的税务管理工作;

  (四)税务信息管理层次,也就是涉税信息的收集、处理及输出过程中税务的各项管理工作。

  二、企业税务风险及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概念

  企业税务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就是企业税务风险,其在税务管理中客观存在。然而,管理人员缺乏对企业税务管理的了解,在实际的税务管理中存在缺陷。税务风险是指税务目标管理、日常管理、运营控制以及信息管理等过程中,因涉税事项的不确定影响,可能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收益或者损失。税务风险带来收益或者损失取决于税务管理者的风险认识及管理,如果其能有效进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那么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税收成本效益,否则,企业将蒙受亏损的打击。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概念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指税务管理人员在税务管理过程中,识别并评价企业的税务风险,通过有效风险控制机制的制定,尽可能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要点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要点包括内部环境、事项判断、目标建立、风险应对、风险评估、监督控制以及信息传送等。(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税务风险的战略管理、运营控制、日常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以上内容都是在相应的管理过程中,对企业税务风险的判断与评价,并且建立合理的`风险控制机制,有效降低税务风险,减小企业损失。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构建的整体结构:

  (一)系统构建的整体目标

  按照企业税务管理流程标准,依据企业各项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人员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参与性,从而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有效的判断与评价,完成风险控制机制的制定,达成税务风险的降低以及企业收益的提高。

  (二)系统构建的整体结构

  运营控制、战略管理、信息管理和日常管理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四个方面,其中,这些方面的内容包括目标设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事项识别、监管控制以及风险应对等要素。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对企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企业税务管理流程标准,依据企业各项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人员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参与性,落实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可以使企业税务风险降到最大,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根据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结合实际,设计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广大企业在今后的税务风险管理中应用。

  税收风险管理总结 4

  一、宿迁市区企业涉税风险和税务机关涉税风险现状

  (一)涉税风险正在转化为税案,涉税案件频频发生。

  (二)潜在企业涉税风险和税务机关涉税风险剧增。

  1、企业总数增加,带来管理半径增加,进而风险增加。近年来,宿迁经济飞速发展,GDP和收入都快速增长。企业总数急剧增加,但税务人员受编制限制,没有随之增加,这样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潜在企业涉税风险和税务机关涉税风险增加。以宿豫区为例,2001年,一般纳税人数为180户,小规模企业210户,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为内资2户,外资8户;2007年,一般纳税人数为450户,小规模企业720户,企业所得税户纳税人内资为655户,外资36户。企业总数增加,在管理人员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带来管理幅度的增加。管理幅度的增加,在人员素质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带来管理质量的下降。2001年,宿豫区国税局税务人员总数为95人,管理半径为400/95=4.21,2007年为91人,管理半径为1861/91=20.45。管理半径增加了4倍。2006年,宿豫区国税局增值税企业的零申报、负申报比例为47%,2007年则为38%;2006年查账征收企业亏损面达63%,2007年则为52%。企业长期无增值、亏损意味着投资在“打水漂”,这样的投资人会多吗?潜在的答案就是肯定有企业存在涉税违法行为,税务机关自然也存在涉税风险。

  2、企业的结构性变化,带来管理难度增加,进而风险增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企业的结构性变化在宿迁表现比较突出。以宿豫区为例,结构性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企业所有制性质多元化:2001年前,国有、集体等所有制性质企业占企业总数的50%左右,2007年,私有、股份等性质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5%。个人资本的逐利本性必然带来两套账、不建账、核算混乱等增加涉税风险的因素。

  税制结构性因素企业大量增加: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和用废企业、享受其他税收优惠企业逐年增加,这些企业的税收控管难度大,问题多,危害性强。以宿豫区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和用废企业为例:2001年仅有1家回收公司,2007年最高峰时有24家回收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2001年仅有宿迁玻璃厂1家用废企业,且用废规模为年500万元,2007年有用废企业15家,其中2家钢厂用废钢在5000万元以上,2家铜厂用废铜在1.5亿元以上。

  享受残疾人优惠政策企业(民政福利企业)退税激增:2001年,宿豫区民政福利企业退税规模不超过100万元,2006年民政福利企业退税超过500万元,2007年享受残疾人优惠政策企业退税则达到2000余万元。

  外地客商投资企业增加: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外地客商大量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宿豫区每新办10户企业,就有9户是外地投资,外地人任法人代表,外地人负责日常管理,目前,“三外”企业已经超过本地企业总数,并呈加速增长趋势。外地人的纳税信誉、诚信程度对当地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而言是一片空白,管理难度是本地企业的倍数。

  3、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迫切心情,出台的保护措施,带来税务机关执法难度增加,进而风险增加。

  宿迁是江苏落后的地级市之一,没有很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要想发展更快,只有靠上级制定和自己创造的政策优势。市委市政府和县区政府都制定了初衷是为保护企业快速发展、做大作强的若干规定,其中一些条款如检查准入、处罚报批等都增加了税务机关税收执法的难度,会使一些企业产生一些非分的想法,从侧面增加了企业涉税风险和税务机关的执法风险。

  二、加强宿迁市企业涉税的建议

  (一)强化企业涉税风险和税务机关涉税风险的宣传。加强对地方党委政府的宣传。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不是阻碍经济发展,从税收是国家政权运行的命脉和基础,从税权是中央集权、税法不受干预等角度,多层次、多频率、多场合地向地方党委政府宣传。加强对企业的宣传。从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和利益,从化解企业风险而不是增加企业风险等角度,进行经常化、制度化、职责化宣传。加强对社会宣传。可以制定以县区局为单位的年度社会宣传计划,采取报刊、网络等现代信息手段,深入社区、农村、机关等进行宣传。力求取得社会各界对税收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有效化解税收执法风险。加强对税务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教育。企业涉税风险和税务机关涉税风险都与税务人员有关,预防风险的意识和处理风险能力如何直接取决于税务干部,要通过教育,让他们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二)制定防范企业涉税风险和税务机关涉税风险制度。制度中要对风险企业进行分类,以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可以将存在潜在税收执法风险、符合纳税数额较大、销售数额较大、享受税收优惠数额较大、主要使用废旧物资进行工业生产、连续三年亏损或增值税连续零负申报、两年内受过两次以上(含两次)国税机关税务行政处罚、产品位于增值税抵扣上游环节等条件之一的企业列入风险企业管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税源结构等因素确定合理标准,既要防止管理半径过大,也要防止管理半径过小。

  税收风险管理总结 5

  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加剧各个行业之间竞争。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稳定地位,做好内控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加强内控管理,调整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减少不必要风险的问题出现。现阶段,随着我国税法政策不断完善,税务监管力度加大及征管方式越来越科学,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势必是企业经营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将税务风险融入企业内控活动中,严格按照税法遵从原则,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规避偷税漏税行为,为企业长效发展保驾护航。

  一、税法遵从原则下加强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意义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比较注重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对税务风险关注力度低,部分企业在税务部门发现偷税漏税之前,普遍认为自己严格按照税法要求纳税就不会产生税务风险,没有构建税务相关的内部控制体系。在风险管理上,划分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当前多数企业和税务部门工作重点放在事后风险核查,忽视了事前的风险防范,实际上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更需要在企业及税务部门一同努力下完成。随着大数据信息时代来临,税务部门征管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税务风险管理要求。企业为了稳定经营,应结合时展,加强税务管理,严格按照税法要求进行纳税,做好税务风险内控管理工作,通过降低税务风险,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导致税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一)企业内在“人”的因素

  当前,部分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企业领导比较注重经济效益,忽略税务管理,税务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在纳税上,为了减少企业纳税成本,会想方设法钻法律空子。与此同时,企业税务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将会给企业税务风险带来直接影响,如果企业现有税务人员自身专业水平不强,对国家的税法了解不全面,无法科学使用税收政策,将会让企业面临偷税漏税的危机,从而引发税务风险。

  (二)缺乏完善的内控体系

  通常情况下,导致税务风险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完善的内控体系,怎样才能利用内部控制降低税务风险发生,关键在于对导致税务风险出现的原因进行全方位分析,并着重于改善企业现有的经营管理体系。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对税务风险防范必要性了解不全面,没有结合税务风险管理要求,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无法对税务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给企业经营发展造成影响。

  (三)税务风险监督管理不到位

  从税务风险角度来说,多数企业领导将此项工作全权交由财务部门负责,企业对税务活动没有进行追踪和监管,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没有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奖罚制度,严重打消财务人员追求税务工作尽善尽美的积极性,财务人员在处理税务过程中,只会对一些简单税务问题进行处理,缺乏对税务政策和税法内容的探究,导致企业采用的税收策略甚至编制的税务筹划方案不科学,容易面临涉税问题。

  三、税法遵从原则下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对策

  (一)优化税务风险控制环境

  企业为了防范税务风险,除了要创建良好的管理环境之外,管理层思想态度将会直接影响税务风险管理效果。企业管理者对风险责任意识将决定企业层面税务风险控制实施效果,并且需要在企业税务风险内控组织结构中将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融入其中,从管理层到基层由上至下严格按照税法遵从原则纳税,做好税务筹划工作,防范税务风险。与此同时,利用企业业务空闲期,组织开展各种培训工作,加强对财务人员、税务人员,甚至是各业务经办人员进行理念的输入和专业指导,做到人人了解和理解税法,合力在企业内部创建良好的税务风险内控环境。针对企业来说,需要把税务工作同企业财务部门相互分离,即便这样会增加企业经济开支,但是会对税务独立性进行合理安排,同时企业适当引进更为专业人员对企业税务进行筹划与管理,制定详细的税务风险防范对策,科学设定岗位职责,保证各个部门相互监督与管理,尽量减少不必要问题出现,促进企业税务活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加强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将其渗透到企业经营生产活动中。在实际工作中,建议高层直接领导,成立专业的税务风险控制管理团队,由高层领导担任组长,对下属工作进行追踪管理,将财务部门、人事部门、经营部门、销售部门、税务部门等工作职责科学划分,定期汇报各部门工作情况,凡是涉及税务业务的部门,应该重点汇报,将企业税务情况制定详细的风险评估报告,由以上部门一同分析具体业务的性质,对业务的涉税内容做好定性,制定风险防范对策,以备不时之需。其次,以上涉及税务业务的部门,还须定期对企业税务情况进行汇总,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保证纳税工作的有序进行。除此之外,企业在开展纳税活动时,需要针对的税目类型从税法遵从原则入手制定详细的纳税筹划方案,对纳税类型、纳税指标、纳税流程进行具体划分,编制税务操作手册,让企业税务人员可以根据流程进行统一规范处理。而且,加强不同时段税收政策的收集和分析,并与当地税务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以期对税收政策的理解趋于一致,以此指导企业具体业务的操作模式,更好地遵从税收政策要求。最后,完善税务风险防范体系,加强企业危机分析。企业处于一个形势多变的大环境中,与各种各样的他方企业打交道,非主观的涉税风险不可避免,在企业面临危机过程中,应该保持冷静,分析危机产生原因,采取补救措施。企业可以邀请税收中介部门参与其中,企业处理税务事宜,并且企业需要表明自身态度,并非故意为之,争取得到税务部门的理解。在税务部门没有将问题全面处理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寻求律师帮助,为企业税务争议进行专业分析和指导,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加强税务风险控制

  首先,加强税务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强化税务风险分析和应对。税务风险预警体系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完善的预警体系,能够把税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畴内,结合以往的税务风险防控经验,分析税务风险产生原因,并对某一种类型的税务风险进行预测,这也就是税务风险预警体系。根据风险预警体系提供的信息,也可以对税务风险进行监控,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不良影响。企业可以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税收风险分析应对指引》,以企业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储运环节、资产管理环节、投资环节、特殊事项及其他一般风险和重点风险为着眼点,进行风险预警制定及风险防范计划,如果发生紧急状况,及时启动应急方案,降低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其次,注重涉税合同的层级评审控制,加强涉税文件执行管理。对于涉税合同,在签署合同之前,需要由专业税务人员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核,层层把关,针对涉税法规、时间、发票、数额等内容进行审核,以期将涉税合同中税务风险降至最低。加强涉税文件执行管理,业务经办人员理应保持高度税务风险防范意识,注重涉税文件编制,使用精准的词汇,杜绝关键条款的歧义产生。最后,加强税务风险转移。企业可以和税务中介部门合作,在税务中介部门过程中,如果是因为事项引发的税务风险,可以适当减免企业部分责任,从而做到税务风险转移。在企业面对比较棘手的业务时,尤其是在税法政策要求不具体的情况下,需要向专业税务事务所或者会计师事务所寻求帮助。由更专业的人士帮助企业顺利完成纳税筹划工作,节约税务成本,减少税务风险问题出现。

  (四)强化税务风险监督

  为了防范税务风险,企业可以在内部成立专业的税务管理团队,并安排其对企业涉税业务进行追踪监管。在税务管理团队成立过程中,组长主要由企业高层人员担任,成员包含了财务人员、法务人员、税务人员、审计人员等。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由专业审计部门负责,对财务核算部门负责的各项纳税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税务管理团队对整个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一般性事件则由财务核算部门直接处理,如果是重大事件,需要在税务管理团队配合下,制定详细的专题报告,将其反馈给上级部门,在上级部门审核后决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需要适当增加税务风险监管岗位,从工作体系、工作经费、专业的工作人员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语

  总而言之,税务风险将会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直接影响,好的税务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控制企业和涉税风险,而且有利于企业合理节约纳税成本。从目前情况来看,各个企业应该对税务风险防范工作高度重视,要求企业严格按照税法遵从原则,制定完善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加强税务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对企业各具体项业务要有充分了解,从源头做起,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税务风险发生概率,保证企业稳定运行。

  税收风险管理总结 6

  反腐倡廉,注重预防。20xx年,我局结合财政工作实际,重点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精心制订实施方案,反复梳理行政职权,全面排查廉政风险,努力规范工作流程,及时实施预警防控,确保财政干部安全,财政资金安全,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我们的主要工作是“三个围绕”。

  一、围绕重点岗位,全面排查风险

  针对管资金、管项目、管人事、管财物等重点岗位,找全、找准、找深风险点,是做好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基础。

  1、全面排查。我们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坚持“三个方面”排查(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制度机制),“五步法”排查(自身找、群众帮、领导提、集中评、组织审),“三上三下”排查(“一上一下”是局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办公室审核,“二上二下”是局党委审核,“三上三下”是组织相关人员评审),“请进来”排查(请市财政局、县人大、县政协、县纪委领导及乡镇、县直和企业等服务对象代表评议),“亮出去”排查(在局门户网站和办公楼大厅公开公示),共排查出风险点213个,其中思想道德类11个,业务管理类187个,政务类15个。

  2、重点梳理。根据排查出来的风险,我们依照行政职权,结合财政工作特点,列出财政工作权力清单,将财政权力分为预算管理权、专项资金管理权、政府采购权、行政企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权、财政监督管理权、会计行政许可权、项目建设管理权,内部事务管理权等8项权力,并细化为28分项,64个环节。按行政职权划分,共67项,其中:行政许可2项,行政处罚4项,行政审批2项,监督检查8项,内部事务管理9项,行政确认16项,行政征收3项,专项资金管理23项。对这些重点权力风险,实行重点防控。

  3、到岗分级。对排查出来的风险,我们一一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例如预算管理方面的风险,涉及局党委、局长、分管局领导、预算股长等。同时,根据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危害程度的高低、自由裁量权的大小等,将风险确定为一、二、三级,一级风险度最高,三级风险度最低。如国库收付中心管理全县财政收支,其密印管理、资金拨付,就属于一级风险。针对风险对应的不同岗位、不同级别,制订相应的防控措施。对风险等级高的,必须经局党委集体审核,研究防控风险的相关制度和措施。

  二、围绕制衡权力,规范工作流程

  分解财政工作权力,减少权力集中,固化业务流程,达到相互制衡,实行民主决策,用制度管权,是做好腐败风险防控工作的`核心。

  1、分解权力。重点对相对集中的、自由裁量权大的权力进行了分解。比如预算管理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议论的焦点、管理的难点,我们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权力分解。以前编制预算、批复决算,都是预算股提出意见,分管局领导、局长审查,再报县政府审核、县人大审批。在腐败风险防控工作中,我们增加了局党委审核这一关,对原来集中在3个人身上的权力,分解到班子集体身上,对预算管理实行民主决策,对重大事项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实现了预算管理风险的“横边纵底”防控。“横边”,即对预算单位(县直部门、各乡镇)和预算标准(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项目经费)实行全方位防控;“纵底”,即对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实行全过程防控。通过权力分解,降低了腐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固化流程。在权力清理、分解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财政管理资金多、工作流程较繁琐这一特点,组织局内28个单位开展拉网式清查,将各项权力运行流程逐一梳理,去繁就简,优化重塑,制作了95个业务流程图,并用图表的形式将工作流程进行固化。比如,农业股在现代农业项目资金拨付上实行“四级审批”制,即经监理公司、项目所在地乡镇领导、农业股、县农业现代项目领导小组负责人审核后,才予以拨付。既保障了资金拨付的规范性,又保证了业务工作的效率性。

  3、完善制度。制度带有长期性、稳定性和根本性,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能降低腐败风险。我们将原有的制度全部清理出来,然后根据权力分解和固化流程的要求,对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共清理制度42个,修改制度8个,涉及预算管理、资金拨付、人事任免、资产管理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局内相关工作制度统一汇编成册,人手一份,作为每名干部职工的行动指南。

  三、围绕实施预警,健全防控网络

  推行政务公开,抓好监督防范,减少风险发生,确保两个安全,是做好腐败风险预警防控的关键。

  1、采集信息。局机关配备1名预警信息员,负责每月28日向县纪委预警中心报送信息,每季度进行预警分析,每半年进行工作总结。局内各单位共配备28名预警信息员,协助单位负责人落实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并于每月25日前向局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办公室报送信息。同时,我们还聘请了20名社会监督员,向我们提供预警信息。

  2、政务公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我们坚持政务公开,把财政政策明明白白交给人民群众。一是利用政务公开栏,将预算执行、惠农资金发放、国家拉动内需等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项和资金予以公开,让前来办事的人员对相关政策和资金分配情况一目了然。二是借助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将财政相关资金公开公示,让人民群众在网络上对分配情况查询和监督。农闲时节,我们还组织流动查询队伍,进村入户提供查询服务。三是多种形式宣传强农惠农政策。采取电视飞播、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和途径,提高政策的知晓度。

  3、科技防控。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金财工程),设立多人点击审批资金,预防腐败发生。我们综合运用部门预算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等现代信息管理支撑平台,对每一业务环节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促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自开展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以来,我们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的反腐倡廉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学习感悟、风险排查、制订措施,使全体干部职工认识到腐败风险防控是一个自我警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过程,进而增强了大家的防风险意识和强责任意识。

  二是进一步规范了财政工作流程。通过清理权力、固化流程、措施防控、完善制度,堵塞了管理漏洞,简化了工作流程,达到了规范和效能的统一。比如原来审批基本建设资金,需要在县政府与财政局之间至少跑两个来回,工作效率低下。为此,基建股作出了“你办事、我跑腿”的承诺,所有资金拨付、审批手续由基建股统一办理,缩短了资金拨付时日,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的一致好评。

  三是进一步服务了经济发展大局。20xx年,全县共向上争取专项资金5.08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重要领域,没有出现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的现象,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

  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工作。下阶段,我们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更加注重教育。坚持不懈地开展党性教育、法纪教育、廉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财政业务知识学习。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探索建立大监督平台、过错责任追究、防控工作考核制度,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是加大处置力度。防控是基础,如果这道关口漏了,必须加大处置力度,以促进防控起到实效。

  税收风险管理总结 7

  征管科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局确定的“坚持一个中心,突出一个重点,做好八篇文章”的总体要求,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贯彻落实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征管基础建设,完善征管制度,强化征管质量考核,优化纳税服务,增强征管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了征管工作质量。现将20xx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完成了农村税务所合署办公工作。

  上半年,按照“机构不撤,牌子不摘,集中办公,分别征收,联片稽查,完善协税护税,拓宽纳税服务途径”的工作思路,在全市农村税务所推行了合署办公工作。至20xx年元月底,合署公作全部到位。全市农村税务所(九县市和洛龙区)由132个合署为79个,1人所由原来的53个减少为4个,2人所由43个减少为16个,其余均为3人以上所。我市农村税务所合署的方法为:人员上按照工作需要进行合理调配,统一到合署点进行办公,合署后的税务所设所长1名,副所长根据情况设1-2名;税源管理上按照合署后人员情况进行分段划片管理,同时利用协护税组织加强对零星分散税源的管理;税款征收采取集中在征收点征收,并按乡设置征收编码,由微机自动识别征收入库;财务管理实行由合署后的税务所集中管理,具体帐务在县局处理。

  农村税务所合署办公运行至今,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强化了队伍建设和管理。

  二是加强了执法监督,规范了税收执法。

  三是有效地降低了税收成本,全市合署掉53个税务所每年可节省260万元左右。

  四是促进了信息化技术在基层征管的应用。每个税务所至少都有1-2名人员会操作计算机,确保了我市网络版税收征管软件在基层的应用。

  同时,针对税务所合署办公后存在的人员安置问题、税源流失问题和纳税服务问题,市局在认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别采取了相关措施,逐步加以解决。针对人的问题,市局党组经过慎重研究之后,要求各单位根据20xx年度干部考核情况,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党组任命和竞争上岗的方法于4月15日前统筹解决。针对税源管理问题,市局于3月上旬在孟津县局召开了规范协护税管理的现场会,对协护税工作进行了规范,并对协护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1月份,市局又组织了对协护税管理办法落实情况的专项自查,要求各单位对孟津现场会精神落实情况进行自查,有问题认真整改,市局将对各单位整改情况进行抽查。

  针对纳税服务问题,市局已经和正在落实三项措施,以提高纳税服务质量:

  一是在农村全面推行个体双定户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的办法,对偏远的零星税源,可以实行按季、半年或年缴纳税款;

  二是积极开展电话报税、批量扣税工作;

  三是在有条件的地区采取流动办公的形式,对各乡进行流动征收和服务,方便纳税人。

  二、积极开展了财税库银联网和电话报税工作。

  为了适应信息化支持下税收管理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方便纳税人,提高征管效率,上半年市局在进行了广泛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财税库银联网和电话报税工作。目前财税库银联网的工作方案和软件编写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和财政、国税等有关部门就具体如何联网进行洽谈。电话报税工作的.具体方案和业务需求已经完成,并与工行、建行等多家银行进行了接洽和谈判,此项工作正在西工、栾川县局进行试点,软件编写工作已基本完成,待试点完成后将在全市予以推广。我市电话报税工作主要采取三种形式方便纳税人:

  一是纳税户直接到金融网点办理申报纳税;

  二是拔打银行特服电话进行申报纳税;

  三是通过与税务、金融部门签订三方协议,事先在金融部门存足应纳税款,由金融部门按期扣划税款。

  三、进一步规范了个体双定户的管理。

  为了规范和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定额核定工作的管理,我局将定额核定的工作流程、审批过程、定额标准等项目纳入到计算机管理之中,并通过对行业利润的调查测算,将11大类40个明细行业的所得税征收标准在全市进行了统一,纳入计算机之中,在全市初步实现了计算机核定税款,使个体双定户定税的流程和标准更加规范和统一。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探索了深层次的计算机核定税款工作,在宜阳县局和伊川县局进行电子定税试点,通过对影响个体工商户经营活动的相关数据的整合,即对商户的经营面积、行业分类、经营路段、相关费用等信息,通过数学、统计学计算分析,由计算机根据纳税人登记信息自动核定出个体工商户应纳税额,此举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目前税款核定中“大户不重,小户不轻”的问题。

  税收风险管理总结 8

  一.主要工作情况

  1.20xx年我在南宁国雄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原料核算、费用报销、成本核算、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管理、ERP系统管理工作。

  1.1原料核算,费用报销

  我在20xx年12月来到南宁公司,开始是从事原料核算方面的工作。首先,从原料的订,购做起。对采购订单的审核,然后是原料入库,结算,付款一系列工作。从财务人员的角度对进场的原材料的质量,价格,数量进行审核,确保我们的原料是最优质的。

  费用报销工作过程中对照公司的各种报销制度和发票管理办法进行审核,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对不真实、不合规、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敢于指出,果断不予报销;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重开。通过认真的审核和监督,保证了会计凭证手续齐备、规范合法,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准确、完整,切实发挥了财务核算和监督的作用。

  1.2成本核算,报表编制

  20xx年5月开始进行成本的核算。刚开始对月末成本核算不熟悉,很茫然。感到自己肩上的工作压力,不能辜负领导,同事对我的信任,自己一定要做好南宁公司的成本核算工作。在蒋经理和同事们的帮助和指导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情况,经过半年的'实践和学习,对成本核算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成本核算工作要求很精细,从原料,药品,编织袋的耗用,到运费,动力成本的计提和分配,对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都必须精确。确保在月末成本核算的准确,进而使公司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每月成本核算后,会进行当月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会计报表,管理报表,经营分析表等等。在报表编制中,严格按照总部报表规范进行编制,同时完善金蝶报表取数设计,认真检查。力争在2015年的会计报表的准确性以及数据的勾稽审核上比2014年的报表工作大幅提高。

  1.3税务管理、会计档案管理、ERP系统管理工作

  每月月初完成上月税款的纳税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税法的要求计提税款,并登录国税,地税网站,按时申报上交。平时工作中,对国家税务法律法规,加强学习。以适应日常的工作需要。

  每月月中进行上月的凭证装订工作。做到会计凭证的规范,统一,整洁。按编码要求对凭证编码。日常工作中,对会计档案进行日常归类和整理,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和完整。公司其他部门人员需借阅会计档案时,应做到有相应的记录,包括日期,时间,借阅人,借阅事由,归还时间等。

  在ERP系统管理工作中,我在总部信息处和系统管理员的帮助下,在日常工作中对南宁公司的ERP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针对公司的老旧电脑比较多,系统老化,运行缓慢的情况,对部份电脑进行了系统重装,提高电脑的性能。

  2.工作中的不足

  2.1在成本核算和平时五日测算工作中,应加强学习,认真领悟成本核算过程及原理,接受批评,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2.2在原料核算和物资管理的工作中,下车间和到各岗位沟通不够,造成公司内部的物资管理有不到位的情况。在今后工作中,认真检查原始凭证,多和原料部、生产、品管同事相互沟通,多了解市场价格情况,多了解生产一线情况。

  2.3在ERP系统管理工作中,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应加强学习,认真学习ERP系统管理的操作性文件,多向总部信息处和片区系统员沟通学习,提高ERP系统管理的水平。

  二.20xx年工作计划

  1.积极学习和规范ERP系统管理流程,保证工作质量,提作工作效率。

  2.在物资管理,原料核算,费用报销这方面,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以及总部要求的会计核算要求处理。

  3.加强细节意识,提高报表编制数据的准确性。

  4.继续学习成本核算,提高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以便公司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税收风险管理总结 9

  近年来,随着我市房屋租赁业的迅猛发展,房屋出租税收规模日益扩大,地方财力的增长也有了新的来源。实际征管工作中,由于受房屋租赁业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应税行为隐蔽、计税依据难以掌握、主动申报者较少等特性制约,房屋租赁税收一直成为我们地税征管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对此,我局通过几年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大胆探索,于20xx年提出了“健全制度,夯实基础、规范管理”的房屋租赁税收征管工作新思路,并全面贯以实施。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征管途径,20xx年度全市实际征收入库房产税2372万元,较20xx年增收349万元,增长17.3%。其中房屋租赁房产税收入664万元,比20xx年增收216万元,增长48.2%,占全部房产税收入的28%;20xx年征收入库房产税2654万元,在20xx年的高基点上又实现282万元的净增额,增长11.9%。其中房屋租赁房产税收入849万元,比20xx年增收185万元,增长27.9%,占全部房产税收入的32%,比重比20xx年又提高4个百分点,纳入正常征管的房屋出租户已达4100余户。

  一、主要做法

  (一)正本清源制度先行

  为规范我市房屋租赁税收的征管,各县(市、区)局根据省局《房屋出租房产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市局《关于加强房屋租赁税收征管通知》的精神,结合自身征管实际以及税源分布特点,制定了各自的征收管理办法。如:珠山区地税局根据《江西省地方税务局房屋出租房产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以店管税”的工作核心,制定了《景德镇市珠山区地方税务局自用、出租房屋税收管理实施办法》、《景德镇市珠山区地方税务局私人自用、出租经营性房屋税收征管工作流程》、《景德镇市珠山区地方税务局私人自用、出租经营性房屋税收清理实施方案》以及《景德镇市珠山区地方税务局私人自用、出租经营性房屋税收委托代征管理暂行办法》等四项工作办法,并按珠山区房屋租赁市场价格的特点,分地段制定了《珠山区单位或个人经营用房租赁参考价格》,将最低计税依据确定为10元/平方米――120元/平方米,为房屋出租房产税征收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浮梁县地税局也制定了《浮梁县地方税务局自用、出租房屋税收管理实施办法》。

  正本必须清源,搞好税源管理是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核心和基础,为此我局围绕管住、管好源头,进行税源监控。根据本市实际状况,积极部署各征管单位开展房产税征收管理情况的调研。按照房产税两种计税依据,分行业、分经济性质就房产税的收入结构及税源分布状况进行统计调查,并建立相应税源数据库,从而摸清了家底,保证了对该税种征管实施的有效监控。

  (二)积极动员广泛宣传

  宣传工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做好宣传工作,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局系统内部积极动员,周密部署,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干部动员大会,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房屋出租税收清查活动。各县(市、区)局亦充分依靠当地政府广泛发动街道、乡镇、居委会力量参与清查活动,全市上下形成了空前浓厚的房屋租赁税收清查工作氛围,为做好房屋租赁税收征管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做好内部动员的同时,我局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对房屋出租税收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各县(市、区)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小区、街道、集贸市场进行张贴宣传材料、发布公告、宣传车巡回广播、组织干部上门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政策深入千家万户,深入广大纳税人心中。使出租者和承租者清楚纳税程序、涉税事宜、法律责任等相关税法知识,促使纳税人主动申报纳税,为规范房屋出租税收征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政府支持强化协护税网络

  要改变房屋租赁税收管理的现状,必须取得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建立一个社会协税护税网络,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的信息优势,走综合治税之路。为此,我市各县(市、区)局密切联系、依靠当地党、政,争取最大支持,搞好房屋租赁税收的.征管。如珠山区地税局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先后成立了以税务部门为工作指导,区各级协、护税组织共同参与的“珠山区地方税务局房产税管理组”及“珠山区地方税务局行业税收管理办公室”,在组织机构方面确保了房屋租赁业税收的顺利开展。乐平市地税局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抽调工作责任心、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干部协助乐平市地税局房产组的同志一起工作,增加了征管的力量,遇到突发事件,当地政府及时派出公安人员协助,从而保证了清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划分类别分类管理

  针对房屋出租户的不同特点,我局根据不同地段出租情况的差异,对房屋出租税收进行分类管理。如:乐平市局根据营业性房屋产权差异,将纳税对象分A、B1、B2三大类,即:A类为行政事业单位出租房屋;B1类为个人生产经营自用房屋;B2类为个人出租房屋。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市区自用、出租房产分路段、分类别进行税源摸底,掌握各路段自用和出租店面间数,自用房产原值、出租房屋租金等,并将上述情况分管理片区填制税源调查统计表,形成税源数据库,且随时根据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珠山区地税局根据市区城区出租地段不同租金价位,确定了各地段不同的最低出租计税价位,对不据实申报的纳税人采取核定征收。

  (五)规范执法严格考核

  根据《江西省地方税务局房屋出租房产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我局规范了房屋出租房产税的征收管理。以基层分局为单位,实行专人负责管理;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作用,摸清税源,采取捡遗拾漏的办法,发现一户,清理一户、规范一户,做到征收有记录,户户有台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分地段、按房屋顺序统一编号,把纳税人信息录入微机建立“户籍式”管理;建立“以店控税、以发票管税,以纳税人自行申报为主,源头扣缴为辅”的征收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承租方索要发票的积极性、责成出租单位领用发票;每月定期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了解房屋出租情况,实行信息更新;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和期限,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经分局领导审批后,对房屋租赁业主逐户下发税款核定征收通知书;分户核定税款后,税收管理员必须按照核定的税款征缴入库,不得擅自变更征收标准,避免了征税的随意性,让纳税人交明白税、放心税。

  在对外强化税收征管的同时,对内加强干部征管质量的考核,严格奖惩兑现。市局制定了《景德镇市地税局征管质量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各县(市、区)局根据市局《办法》均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如:乐平市地税局为充分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实行奖勤罚懒、奖优惩劣。即对房产组下达年度组织收入任务,以年度任务为基数,对超额完成税收计划部分市局给予超收税款部分10%的奖励,对未完成计划少收税款部分给予5%的处罚。为使考核工作落到实处,促进考核工作有序开展,还制定了《乐平市地税局房产组税收管理质量差错责任追究办法》,全面实行责任追究。该办法从税源管理、规范执法、征管资料管理及其他工作四个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规定经检查考核发现问题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予以严肃处理,同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在今年上半年对房产组进行考核时,有的干部一次性扣发奖金达到200元。通过考核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调动了干部工作积极性,查找到了工作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二、初现成效

  (一)提高了征管质量。房屋租赁税收管理一系列办法的落实,使我局房屋租赁税收征管不断向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方向迈进,管理水平和征管质量不断提高。通过20xx年和20xx年上半年拉网式的税源调查摸底,全市纳入正常管理的房屋出租户达4100余户,店面间数达6000余间,月核定房产税70余万元,管户面达90%以上。

  (二)优化了税收环境。由于房屋出租税收涉及面广,且拥有房产并出租的纳税人多为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群体,一般都参与多种经营,涉及不同行业,我们通过广泛的税法宣传,不仅增强了纳税人缴纳房屋出租税收方面的纳税意识,还增强了纳税人对其他方面的纳税意识,达到了优化我市整体税收环境的效果。

  (三)规范了房屋出租税收管理。我们通过对房屋出租税收根据不同对象,实行分类管理,在制定的工作目标中明确了两项指标,即纳入系统正常化管理户面达到90%以上和漏征漏管率不得高于5%的两个规范性目标,并且日常考核时以这两个目标考核为重点,本着先规范纳入管理、后加强税款征收的思路,达到了规范我市房屋出租税收管理的效果。

  三、几点体会

  房屋出租税收征管一直是地税部门的征管难点和薄弱环节,必须常抓不懈,迎难而上,通过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实事求是是基础。我们要正视自己在房屋出租税收征管上的不足,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抓住重点和难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方案,不能急于求成。

  (二)制度落实是关键。办法和方案一经确定,就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使各项制度办法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在制度落实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并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和整改。

  (三)强化考核是手段。要通过科学合理地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使考核落实到人、追究到人。不能盲目追求一时的税收任务,而要从规范上下功夫,使考核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进行转变

  税收风险管理总结 10

  在区局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区局党组制定的“健全制度、创新机制、落实责任”工作主线,贯彻州局提出的“建制履责年”工作主题,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积极完善各项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各项税收政策,强化税源管理,较好的完成了涉外地方各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在全体税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州直地税系统共组织税收收入141746万元。其中:涉外地方各税收入为267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578万元,增长28%。圆满完成了全年税收计划任务。现将一年来涉外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涉外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我州直共有注册登记涉外企业35户,分别分布在:伊宁市19家、奎屯市9家、霍城县有4家,巩留县有1家,霍尔果斯口岸有2家。较上年增加10户。其中:中外合资企业28家,外商独资企业6家,中外合作经营企业1家。涉及到制造业的有20家,商业4家,通讯业4家,农业1家,旅店业2家,房地产1家,文化体育业1家,其他服务业2家。20xx年共缴纳地方各税2679万元,比上年增加578万元,增长了28%。涉外地方各税已占到我州税收收入的2%。税收收入增长较快的行业仍然是通讯业,4家通讯企业缴纳地方各税共计2280万元,比上年增加1330万元,增长了140%。

  新增10家企业中,中外合资企业8家,外商独资企业2家。共缴纳地方各税47万元。

  二、加强涉外税收管理,提高纳税服务。

  20xx年我州在涉外税收管理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税源分析工作。州局对做好税源分析提出了明确要求,就做好税源分析工作从八个方面再次进行了明确和要求。各县(市)局按月召开税收分析会,根据税收完成情况、重点税源的发展变化、税收收入特点、经济税收政策等情况,结合税收增长规律、相关经济指标及经济增长趋势,准确预测税收情况,掌握税源变化情况和经济发展对税收的影响,为完成税收收入计划奠定基础。

  2、规范涉外企业的财务管理,对涉外企业有形资产的转让和租赁及无形资产的转让加强征管。严格核实关联企业之间是否按照正常的市场价格出租和转让房产。

  3、按照规定配合有关部门对我州外商投资企业进行了联合年检。按照规定时限和要求及时上报了xx年年度涉外税收业务报表。本年度我局未开展税收情报交换、售付汇凭证、反避税等业务。

  4、积极做好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业务水平。基层局对涉外企业财务人员涉外税收政策进行培训,还注意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及时讲解。同时针对部分税务管理人员对涉外方面的知识欠缺的情况,加强组织业务学习,有针对性、结合实际工作的学习,使涉外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税务干部管理服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5、进一步加强服务,确保政策落实。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做到税收政策公开、优惠规定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将国家现行的涉外税收法律法规向企业做出及时全面的宣传,尤其是直接涉及到某个企业的政策规定要及时通知到该企业。

  6、审批手续简化到位。简化办事程序,减少报批环节,突出"事前服务、事后管理"的原则,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在享受地方税收优惠方面的中间环节。在减免税审查过程中,严格按政策规定审批,不越权减免,切实让国家的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实实在在服务于纳税人,积极主动地把国家的税收法规和优惠政策贯彻到企业。

  7、为进一步规范涉外税征收管理工作,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重点抓好任务分配、税源管理、户籍管理、工作考核四个环节。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促进税收管理员工作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不断完善税收管理员的工作程序和行为规范。明确税收管理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对加强涉外企业税收管理。按照总局精细化工作要求,结合我州工作实际,制定了工作动态登记制、涉外税工作汇报制等办法加强对涉外税管理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制作统一管理台帐,对日常开展的管理工作中要了解、采集和掌握的'管理信息资料内容以及各项财务、税收指标等进行具体规定,要求作到下一户,基本情况清楚,应纳税种清楚,涉税辅导到位,税务发票清楚,并及时、准确、真实的登记管理笔记,通过以上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1、涉外地方税收收入增长后劲不足。从今年看我州的涉外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但经营业绩不够理想,今年涉外税收增长主要来源于中国移动、联通通讯业,增长了1330万元。而多数企业应纳税额在下降。部分企业处于无收入状态。新增10家企业只增加税款47万元,对我局的涉外地方税收收入贡献不大。

  2、目前涉外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偏低,除个别几个企业外,财务核算不是十分健全,且规模也较小,针对这种现状应加大对涉外企业财务人员税收知识的培训,提高办税质量和纳税意识,加强对涉外企业的管理和检查,以查促管,及时纠正涉外企业涉税过程中的一些违规行为。

  税收风险管理总结 11

  征管科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局确定的“坚持一个中心,突出一个重点,做好八篇文章”的总体要求,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贯彻落实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征管基础建设,完善征管制度,强化征管质量考核,优化纳税服务,增强征管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了征管工作质量。现将20xx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完成了农村税务所合署办公工作。

  上半年,按照“机构不撤,牌子不摘,集中办公,分别征收,联片稽查,完善协税护税,拓宽纳税服务途径”的工作思路,在全市农村税务所推行了合署办公工作。至20xx年元月底,合署公作全部到位。全市农村税务所(九县市和洛龙区)由132个合署为79个,1人所由原来的53个减少为4个,2人所由43个减少为16个,其余均为3人以上所。我市农村税务所合署的方法为:人员上按照工作需要进行合理调配,统一到合署点进行办公,合署后的税务所设所长1名,副所长根据情况设1-2名;税源管理上按照合署后人员情况进行分段划片管理,同时利用协护税组织加强对零星分散税源的管理;税款征收采取集中在征收点征收,并按乡设置征收编码,由微机自动识别征收入库;财务管理实行由合署后的税务所集中管理,具体帐务在县局处理。

  农村税务所合署办公运行至今,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强化了队伍建设和管理。二是加强了执法监督,规范了税收执法。三是有效地降低了税收成本,全市合署掉53个税务所每年可节省260万元左右。四是促进了信息化技术在基层征管的应用。每个税务所至少都有1-2名人员会操作计算机,确保了我市网络版税收征管软件在基层的应用。

  同时,针对税务所合署办公后存在的人员安置问题、税源流失问题和纳税服务问题,市局在认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别采取了相关措施,逐步加以解决。针对人的问题,市局党组经过慎重研究之后,要求各单位根据2003年度干部考核情况,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党组任命和竞争上岗的方法于4月15日前统筹解决。针对税源管理问题,市局于3月上旬在孟津县局召开了规范协护税管理的现场会,对协护税工作进行了规范,并对协护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1月份,市局又组织了对协护税管理办法落实情况的专项自查,要求各单位对孟津现场会精神落实情况进行自查,有问题认真整改,市局将对各单位整改情况进行抽查。针对纳税服务问题,市局已经和正在落实三项措施,以提高纳税服务质量:一是在农村全面推行个体双定户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的办法,对偏远的零星税源,可以实行按季、半年或年缴纳税款;二是积极开展电话报税、批量扣税工作;三是在有条件的地区采取流动办公的形式,对各乡进行流动征收和服务,方便纳税人。

  二、积极开展了财税库银联网和电话报税工作。

  为了适应信息化支持下税收管理工作的需要,进一步方便纳税人,提高征管效率,上半年市局在进行了广泛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财税库银联网和电话报税工作。目前财税库银联网的工作方案和软件编写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和财政、国税等有关部门就具体如何联网进行洽谈。电话报税工作的具体方案和业务需求已经完成,并与工行、建行等多家银行进行了接洽和谈判,此项工作正在西工、栾川县局进行试点,软件编写工作已基本完成,待试点完成后将在全市予以推广。我市电话报税工作主要采取三种形式方便纳税人:一是纳税户直接到金融网点办理申报纳税;二是拔打银行特服电话进行申报纳税;三是通过与税务、金融部门签订三方协议,事先在金融部门存足应纳税款,由金融部门按期扣划税款。

  三、进一步规范了个体双定户的管理。

  为了规范和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定额核定工作的管理,我局将定额核定的工作流程、审批过程、定额标准等项目纳入到计算机管理之中,并通过对行业利润的调查测算,将11大类40个明细行业的所得税征收标准在全市进行了统一,纳入计算机之中,在全市初步实现了计算机核定税款,使个体双定户定税的流程和标准更加规范和统一。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探索了深层次的计算机核定税款工作,在宜阳县局和伊川县局进行电子定税试点,通过对影响个体工商户经营活动的相关数据的整合,即对商户的经营面积、行业分类、经营路段、相关费用等信息,通过数学、统计学计算分析,由计算机根据纳税人登记信息自动核定出个体工商户应纳税额,此举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目前税款核定中“大户不重,小户不轻”的问题。

  四、加强了对房屋租赁市场税收的管理。

  今年2月,我局经过和市房管局协调,双方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管理的通知》,建立了双方房屋租赁信息交换制度、工作协调制度、联合执法检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通过上述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规范和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的管理,减少税收流失。

  五、进一步规范了城市区税收征管范围。

  自去年我市财政体制改革和征管范围调整以来,随着城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区又提出了一系列征管范围问题。今年3月份,市局在对各区反映情况进行逐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市局有关文件规定,经市局党组研究同意,印发了《关于规范税收征管范围有关问题的意见》,对各单位反映的有关税收征管问题进行了明确。下半年,为了进一步规范城市区税收征管范围,市局不断深入到各城市区局调查了解各单位有关情况,并深入实地进行走访,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配合市政府关于整顿和规范城市区税收秩序的有关精神,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整顿和规范城市区税收秩序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对征管范围的有关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和说明,并要求各单位必须在12月31日前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及市局的有关具体要求,进行户源调整和交接,自2005年元月1日起,必须完全按照新确定的税收征管范围行使税收征管权。

  六、结合洛阳实际,制定完善有关行业管理制度,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管理。

  七、以信息化为依托,推行征管会计资料改革,规范档案管理。长期以来,我市各级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档案资料管理一直采取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对纳税人的各种税收征管档案实行按类分户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效率低下、工作量大、管理不规范、资料易丢失。为了进一步规范征管档案资料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今年6月份,经市局党组研究决定,成立了由征管科牵头,宜阳县局、新安县局参加的征管会计资料改革项目组,对现行征管会计资料的归集、管理进行改革。即:根据信息化支持下税收管理工作的需要,对税收征管会计档案资料管理进行简化合并,实行集中、分类管理。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征管会计档案资料管理的整个过程实行微机化管理,对纳税人信息实行“一户式管理”,进而实现税收征管会计档案资料的科学化、规范化、一体化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简并征管会计资料。重点是简并纳税人各类申报资料,取消办税服务厅和基层管理所纳税人纳税申报表的整理归档工作,由计财部门按照有关会计规定进行归集整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降低管理成本。二是对征管会计资料实行集中分类管理。并集中到县局统一管理。三是研制开发税收征管档案资料管理系统,对征管会计档案资料的录入、存储、管理、调阅等实行微机化管理,并为下步实现电子文档管理做好准备。目前,市局和优力公司《洛阳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档案资料管理系统》已编写完成,该软件涵盖了从档案收集、整理、移交、归档、保管、查询、统计、利用、销毁等档案业务处理的全过程,并在宜阳、新安县局进行初步测试,计划将于2005年上半年在全市逐步推广。

  八、继续做好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目前我市12366纳税服务热线已经实现了税务咨询、投诉举报、数据传真、自动语音服务、人工受理服务等多种功能,并结合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实现了有关数据的自动传递,为纳税人提供八小时以内的坐席人工服务和八小时以外的自动语音导航。今年以来,共计受理来电10674件。其中自动业务访问3005件,举报260件。解决问题10672件,有两个举报案件正在调查当中。为了让拨打热线的纳税人都得到满意的咨询服务,12366还制定了回拨制度,即给没有接通人工咨询而自动留言的纳税人回拨电话,仅此一项,就为230多位纳税人解决了实际问题。12366纳税咨询服务热线的开通,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最新最准确的税收政策,可以说是电话一打服务到家。今后,市局还将定期对来电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并将集中的热点问题在地税局外网公布,以方便纳税人的查询,扩展纳税人了解税收政策的渠道。

  九、引入计算机自动考核机制,强化征管质量考核。20xx年,市局结合我市实际,对征管质量采取了人工与计算机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来强化征管质量考核,促进征管质量的提高。即:将税收征管“六率”的考核指标引入计算机之中,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各项指标,并按季上报市局。市局则采取日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平时不定期地对各县(区)局税收征管质量情况进行抽查考核,重点抽查税务登记及各项征管制度落实情况,并将每次抽查情况与各单位上报数据进行核对,及时印发工作通报,通报抽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整改意见。年终综合平时考核情况,有侧重地进行考核,并根据平时和年终考核情况综合评定征管质量管理优胜和先进单位,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此举在基层税务机关引起了较大震动,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征管制度的落实。

  十、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规范征收管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为了促进税收管理规范化,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工作效率,今年上半年,市局成立了ISO9000质量管理项目组,并以吉利区局为试点,开展ISO项目认证管理工作。此次ISO9000质量管理项目的主要内容是,按照税收征管专业化的要求,在信息化支持下,按照优化、简化以后的征管业务流程将行政执法的各个环节分解到信息系统的“流水线”上。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税收征管岗责体系,从征管工作职责、分工、标准、操作、程序、制约、考核、评价等方面对征管工作进行规范,强化责任意识。该项目组目前已经完成了对全体人员的培训、制定过程诊断方案、对业务骨干进行过程控制等流程培训工作。正进入绘制流程图,进行文件汇编的攻坚阶段。

  十一、积极开展打击涉税犯罪专项整治工作。今年以来,按照省公安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洛公(通)[20xx]86号《关于开展打击涉税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安排,洛阳市地税系统在全市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的专项整治行动。此次专项整治专项整治行动我局把利用虚假的道路运输发票、制售用假x票违法犯罪和涉案金额大、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偷税违法犯罪行为作为严厉打击的重中之重,活动开展期间,地税与公安相互配合,以专项检查为主要形式,摸线索、找目标、挖窝点。一是重点对道路货运专用发票的开具使用、审核和用票与真实货运业务的一致性及税款缴纳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二是对全市饮食业税收和发票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采取对饭店蹲点摸底与查帐查票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三是对建筑安装行业、房地产业进行了税收和发票使用的专项检查;四是对煤炭、矿山业和旅行社税收的专项检查。

  专项检查做到“五个结合”:

  一是查税与查票相结合;

  二是查票的真伪与查开票数额的真实性相结合;

  三是查开具发票与发生的经营业务是否真实一致相结合;

  四是查使用发票与深挖制售假x票的犯罪窝点相结合;

  五是查会计帐目与实际经营状况相结合。

  查处了一批大要案、捣毁了一批贩卖假x票活动猖獗的场所,严厉打击了一批涉税违法犯罪分子。如市公安局与市地税局联合查处了某建筑公司洛阳分公司会计牛松六购用金额为5207701.48元的假建筑业发票偷税案。吉利区公安局与区地税局联合查处了胡冬霞非法出售道路货运专用发票、李利民使用假x票和违规跨区开具发票偷税421377.11元一案。宜阳县地税局一举破获贩卖假饮食业定额发票10本票面金额共7.5万元的胡上民一案。全市共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13起,公安机关接受移送案件和自侦案件共立案22起,今年共结案上年和今年的案件60起,查补入库税款1129.78万元,刑拘9人,报捕1人,协查案件179起、查补入库税款1143.30万元。

【税收风险管理总结】相关文章:

浅谈省级税收数据集中后的风险管理问题11-02

风险管理心得12-09

银行风险管理部门总结05-25

税收培训总结03-24

风险管理案例分享02-05

保险企业风险管理11-01

企业汇率风险管理12-07

项目风险管理12-05

风险管理基本流程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