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企业碎片化时间管理
导语:有效的利用碎片化时间,一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二可以减轻自己的压力,加速工作进度,三可以节省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需要为了方案策划加班加点。面对不可避免被碎片化的时间,如果我们将其撬动并进行有效管理,就可以更好地整合多元的跨界资源。扬长避短,运筹帷幄,方能令时间碎片化这把“双刃剑”所向披靡。
企业碎片化时间管理
1、随身携带书、纸、笔
生活中,有些碎片时间是"突如其来"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需要排队、等人、等车,这时往往因为没有准备,手边没有任何可供学习或消遣的资料,而让时间白白溜走。此时可以在书包里装一本专业课的书籍或者单词书,背背单词或者看几个专业课的名词解释,就能有效添补空白,不至于因为白白浪费时间而心慌慌了。
2、同类型的事情要批量化处理
我们一天当中会做很多的事,比如要跟几个人打电话,比如要出去买点东西,比如要在知网上查些文献……
当这些事情之间来回切换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些切换的成本。比如我学习的时候,突然想要去文具店买只笔,就得跑出自习室一趟吧?买完笔回来自习,突然想起来要给谁打个电话,是不是又得走出自习室?每次从自习室进进出出,复习的状态总会受到点影响吧?这些都是切换成本。
所谓的批次处理就是,如果你要打电话了,你就把所有要通过电话解决的'事情一次去做完,比如说,今天要跟几个人打电话,就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打完;如果要使用电脑,就把查文献跟网购的事一起都解决了,省得每次电脑开关机都要浪费时间。
把同一类型的事情都做完之后,我再去做下一个情景要去做的事,这样就能有效的减少你的碎片化时间,提高时间效率。
3、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
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4、充分利用电子设备
很多人都说在考研期间换成了老年机,其实影响你的不是手机,而是自制力。我们需要明白手机、平板电脑、kindle移动电子设备,不只是用来娱乐的。
利用好这些设备等于利用好时间。平板电脑和手机都可以下载复习资料和应用软件,还可以在线听视频课程,kindle可以存储大量电子书。排队买饭的时候刷几个单词或者英语阅读,或者继续未听完的视频课。总之只要科学利用,这些电子设备可以发挥无限潜能,随时随地学习不再是难题。
企业碎片化时间管理
一、完整时间碎片化
1.任务时间碎片化
3M公司允许技术人员利用15%的工作时间做个人感兴趣的方案,无论其是否直接有利于公司。企业可以给员工一定的时间自由度,对于一些灵活度较高、非紧急的工作任务,授予自主支配权,在截止期限内,将任务微化成小模块分开完成,把节省下来的完整时间用于更加重要的事务上。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创新型工作任务,充分的自由度在开发员工创造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员工自信,对吸引和留住人才起到促进作用。
2.培训时间碎片化
传统的填鸭式培训,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容易引发员工的抵触情绪。腾讯公司将培训内容发布在企业内网上,员工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电脑或手机,观看教学微视频、案例资料等,不仅避免了传统培训的弊端,还在无形中宣传了企业文化,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不容忽视的是,培训时间碎片化还需要有效的规范和监督,为网页设置阅读或观看时长记录,辅以问卷小测试来检测员工学习效果,方便企业在后台参照员工参训数据,及时追踪其学习动态。
3.建言时间碎片化
员工的建言献策,对解决企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倾向于利用开会时间让员工发言,但囿于面子问题或迫于压力,员工并不敢自由畅谈。维基百科(Wikipedia)的产生归功于大众,它的设计初衷是鼓励人们自愿(无偿),随时对自己熟知的知识补充完善,最终建立了互联网式的百科全书。企业可以学习这种分布式协同方式,利用“互联网+”在公司建立一个共享平台,员工可以选择实名或匿名建言,避免尴尬境地。企业根据员工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创意,组织公开会议,形成可落地的方案。
二、工作氛围有序化
现实工作中,个体为了保持工作时间的连贯性,需要忽略碎片化信息、拒绝他人的打扰,但碍于拒绝可能导致尴尬的局面,一些员工并不能做到“勇于说不”,这就需要企业和个人主动采取措施改善这一现象。
1.创造“免打扰”的工作氛围
为了避免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总是有外界因素打扰,企业有必要降低干扰因素。华为公司为了解决工作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的“打扰”,提出“韵律原则”,强调员工不仅要保持自己的工作节奏,还要与别人的韵律相协调,多采用干扰性不强的沟通方式,不唐突地拜访他人等。企业可以设置沟通规范,减少非紧急、非重要的事务将工作时间碎片化,例如将非紧急会议安排在每天工作之初或结束时,提倡员工利用就餐时间而非工作时间闲谈,规避员工间由于直接拒绝,导致的组织合作氛围降低。
2.塑造“心无旁骛”的工作态度
专心致志完成手中的重要工作,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升个体的成就感。乔布斯曾说,“决定不做什么对于决定做什么是至关重要的”。在面对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任务时,员工可以尝试弗朗西斯科·西里洛提出的“番茄工作法”,该方法将25分钟定义为一个番茄时间,在此期间不做任何与任务无关之事,爆发式的工作使得员工更加专注,每个番茄时间之间辅以5分钟休息,缓解精神疲劳。待任务完成后,员工可以集中时间处理期间发生的其他事情,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3.避免多任务处理
“多任务处理”是指,一个人不停地在不同任务间来回转换,例如,在1小时内,员工在收发邮件、准备工作汇报、接打电话间频繁转换。来自哈佛商学院和脑神经科学家丹尼尔·列维京的两项研究综合表明,频繁转换任务的人,会感受到更高的压力、消耗更多的能量、限制创新思维。
相反,能够安排好时间、集中精力工作的人,不仅工作产出更高,而且不会过于疲劳。当员工将同时面临多任务、多信息时,需要提前利用5-10分钟时间,做好资源整合与时间规划,按照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提出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法,树立“要事第一”的观念,将任务按照重要度依次完成,避免多任务处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碎片时间集成化
1.整合员工碎片时间,集成碎片资源
当员工的'时间被碎片化后,企业有必要定期将员工的时间进行集成,发挥团队作用。惠普公司随处可见员工聚在一起喝着咖啡讨论问题;去哪儿网公司利用下午下班前后组织分享会,并将交流视频上传至内网,帮助员工巩固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对于员工缺少阅读和交流的现状,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收集员工关心的热门话题,例如企业文化、万众创业等,定期围绕一个核心问题,组织开展企业夜校或读书交流会,领导及员工同时参与其中,结合实际工作,通过PPT展示、情境再现等方式分享心得感悟。这种形式聚焦主题、轻松活跃,整合了个体间分散的碎片化时间和资源,利于群策群力,运用集体智慧创造无限价值。
2.抓住工作间隙,逐步自我提升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的研究者们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工作间隙——每天工作时间内的短暂休息(micro-break)时间中,从事与工作相关活动,如学习工作中的新知识、反思工作可以改进之处、与同事沟通等都有利于长期保持较高的精力水平。在工作间隙,个体可以自主通过阅读,或利用各类学习、视听软件进行“充电”,抓住任何积累碎片化信息的时间缝隙,尽快调整到适宜的工作状态,集成碎片化的时间锤炼自我。
【企业碎片化时间管理】相关文章:
企业员工的时间管理12-29
怎样让时间管理有序化05-02
企业流程化管理的意义06-04
企业管理信息化06-04
企业如何实现人性化管理03-07
企业如何人性化管理03-08
企业的礼仪标准化-交际礼仪06-04
时间管理的技巧06-04
时间管理技巧06-04
时间管理的法则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