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师如何管理问题学生
导语:教师如何管理问题学生?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渴望被肯定、被尊重的欲望,他们也是如此。要发掘闪光点,真诚地赏识他们那些曾经被“遗忘”了的光辉。这样对帮助他们维护自尊心和自信心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千万要维护好“问题学生”内心深处那仅有的那一点积极向上的火种,那就是唯一的希望,要想办法让这颗火种慢慢燃烧起来,最后就照亮了每个阴暗的角落。
一、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观念
平等的观念要求班主任平等地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做到优生问题学生一视同仁。不要粗暴地取消问题学生的被选举权,要让一部分问题学生进入班委会,要在问题学生中评选进步学生,要对问题学生在文体方面的特长给以充分肯定。这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多少问题学生为了这一理想望眼欲穿,有些问题学生的一些过激行为正是为了这一目的而进行的呐喊和抗争。
二、百分之百的观念
虽然一个学生在班上只占1.5%,但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那就是100%,对每一个家庭而言也是100%,所以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不能忽略。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为了完成班上的升学指标,老师们无一例外地都在优生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智慧和精力,这种行为对问题学生来说是极不公平的,对问题学生造成的伤害也是深远而久长的。中学生还处于长身体阶段,生理、心理的发育还不够成熟,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差,思考问题难免幼稚,生活和学习中犯点错误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看见问题学生成绩不行、表现也差,就歧视他们甚至放弃他们,这不是背离了师德的要求吗?学生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的方法。班主任要把学生当孩子看,冷静地辩证地看待学生的错误,宽容学生的过失,少给学生犯错误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改过的机会,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去温暖学生那些幼小的心灵。
三、为师以严的观念
对问题学生仅有爱和宽容是不够的,客观上还得有严的一面。我班上那几位问题学生刚来时一天违纪不断,可以说所有学生犯的错误他们都犯下了并且是一犯再犯,每一次突发事件后,我都是找一个小办公室首先请他们坐下然后开始谈话。在批评他的错误时对他的这一行为表示理解,用提建议的口吻指出当时应该怎么做更好。学生接受处理后我又开始我的善后处理,那就是赞扬他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改正错误的决心。我给这几位同学准备了一个成长记录袋,要求他们每天写500字左右的日记,记录自己一天所作所想。我给他们提的要求是允许犯错误但要减少错误,谁减得多谁就是好学生,并把这一条规定拿到班委会上去讨论,成为一条特别的班规。一个学期下来,这几位同学逐渐地改掉了身上的一些坏毛病,我在班会上对他们大加赞赏,期末还评他们为有显著进步的学生,我不以犯错误多少而是以改正错误的多少来对他们进行评价。
四、以生为友的观念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每个学生心灵深处都有我们班主任的助手”。每个学生都有其善良的一面,积极向上的一面。班主任要把学生当朋友看,做学生的益友,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经常参加学生的集体活动,走进学生的世界。我在班上经常开展许多活动。每当他们中的某位同学做出了成绩或为班上争得了荣誉,我给表现好的同学以极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这些活动为我和学生之间创造了许多交流情感的机会,每当我和学生在一起研究工作,讨论问题,围绕社会问题展开唇枪舌剑的论战时,师生之间的隔阂消除了,关系融洽了。教育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着。
教师如何管理问题学生
一、处理这类“问题学生”学生时,班主任在情绪上不能有太过激烈的反应。这类学生往往最不怕的就是老师的羞辱和训斥,因为他领教得实在太多了。
二、对每次教育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是“问题”学生,其问题必然早已存在,是长期不良的坏习惯培养出来的,教育时应把握先易后难的原则。
三、教育这类学生,要选准时机和角度,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怎样去说,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要不痛不痒,泛泛而谈。否则,不仅不能对学生的心理防线有所触动,反而让他看扁你,增强抗击你的`信心。泛泛而谈的教育他接触的也很多,我们也不可能讲出更多的新颖东西。
四、要明白这类学生的心理需求。我认为这类学生的心理需求就是得到老师应有的尊重。在教育中,我们会很主动的去寻找优秀学生的优点,而对“问题”学生很显露的优点且“视而不见”;我们往往很容易去宽容一个优秀学生的缺点,而很难让自己真诚的去表扬一个“问题学生”的优点或者进步。这在心理需求上是不平衡的,也是不公平的,但这就是教育的现实。
教师如何管理问题学生
一、一片冰心在玉壶——爱
“爱”是软化问题学生的重要武器,当前,服软不服硬的中学生比较多,采用压服或者其他强硬手段只能适得其反。我认为,关爱的缺乏是造成问题学生的关键因素,缺亲情、友情,被轻视、忽略,是这类学生出现性格和行为习惯问题重要因素。他们中,父母离异、家庭残缺者不乏其人。偏激的心理和自卑感交织在一起,一方面渴求被爱,一方面又自我封闭;一方面自我膨胀,一方面又自惭形秽。在这种种因素制约之下,如果教育者置之不理或者体察不到,在这种失望和失落情绪笼罩下,迫使他们走进虚拟世界、走进不良群体,最终用谈恋爱、小偷摸、打架等方式麻醉自己、逃避现实。
面对这一切,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要担负起父母、朋友等角色,用真诚走进他们的生活。爱,首先做到真诚。真诚是指开诚布公,不虚伪行事,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作掩护,对学生过失表现出过分的关心。不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态度,应出于帮助的热情来追求向往的成效。对那种性格孤僻、独来独往的问题学生,更应该用真诚去感化他们。其次做到宽容。问题学生在情感上容易受伤害,容易为小事而难过愤怒,其习惯性的反应是攻击,教师要用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去校正他们,让他们学着以别人的观点来思考,教他们学习如何控制愤怒。
爱学生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本质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成为优秀的心理教育专家。耐心、细心和热心是软化问题学生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真正感到老师确实是在关心自己、爱护自己,他们才会有改变旧我的内在要求。教师的忽视和无原则的严惩重罚,必将导致师生对立,再好的方法也会失效。
二、青山着意化为桥——情
研究证明,决定教师能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康的发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是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格品质。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这种促进的教育态度,可综合分成四类:理解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健康的教育期待,其核心就是“情”。
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器,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情感上的融洽。一切心理关系都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之上的。缺乏经验的教师往往从表面现象上认识学生,形成自己的好恶,对那些表露在外面的违反课堂秩序,以及攻击性性格和行为比较容易引起重视,对那些性格孤僻,具有退避、回归性行为特征的学生却往往看不到问题所在。教师对自己所喜欢的学生容易感知他们的优点,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生易感知道他们的缺点。学生对老师也是如此。在个别交往层次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建立一般要经过生疏——熟悉——亲近——热爱等不同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逐渐从满足交往的的需要转变求知欲和人格完善等的需要出发,建立起他们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师生之间的双向情感交流要以教师对学生所表示的积极情感为前提,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既要可敬,又要可亲,这样,去除学生的生疏感、惧怕感,与教师相处才会有安全感。学生在与教师相处中,感到了与教师关系的和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和承认,会主动去亲近教师,产生与教师情感上的共鸣,为教师的言行所感动,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最终与教师倾心相交,向教师打开心灵的窗户,在困难矛盾中期望得到教师的帮助,师生之间实现内心世界的高度统一。
教师一方面要做到心胸豁达。心胸豁达所含的重要品质是灵活性,人的参照系不可能不变,越是能反映自己的参照系,以适应外界情境的需要和标准,那么,我们越是理解并适应种种变化,表现为一种接纳。教师在与问题学生交往中,首先要悦纳他们,处理好他们的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冲突,宽容他们与一般学生在性格上的某些不同。另一方面,教师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从了解并认可他们的爱好出发,走进他们的生活圈子,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使他们产生一种认同感和真切感,在此基础上,与他们平等交流。
三.病树前头万木春——理
问题学生一般在人生观、是非观,理想、自信等方面存在模糊认识。教师要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认识的指导意义。
1.正面典型软化。要在学生中,尤其是在问题学生周围寻找各种典型,树立不同层次的榜样,让学生既感到典型的可信,又感觉到可亲、可学,让学生在平等的空间里见贤思齐。
2.反面典型教化。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让学生认识各种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让学生从反面典型中既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又能找到努力的方向,让学生在心灵的震撼中幡然醒悟。
3.典型案例引导。教师要善于从中学生各种典型案例中找素材,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就业等思想教育,唤起学生的生存忧患意识、对他人负责的意识。
4.具体事例指导。针对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旗帜鲜明地表明教师的立场、指明学生努力的方向。学生大多知道自己所陷不良嗜好的消极影响,但或苦于自救方法缺乏、或抱着及时行乐、或抱着侥幸心理而得过且过,最终难以自拔。教师要针对每个问题学生建立教育指导档案,持持以恒的`贾亦应到帮助。
四、一切尽在不言中——境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教育的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发生、存在和发展产生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我们在这个地方所指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环境。在学校中,教师要提供一个能谅解和宽容的气氛,帮助问题学生减轻焦虑和紧张,帮助学生获得心理的需要,给学生以情感和心理方面的支持。
1.营造公平透明的人际交往环境。问题学生一般都是双差生,成绩差,品德差,其中不少学生属于攻击型性格。他们常常误认为别人轻视他或对他充满敌意,感到自己在同学中很孤立,而这个孤立的充满愤怒的学生对不公不义的事格外敏感,常认为自己是不公平待遇的牺牲品,教师在软化问题学生时,创造公平的人际交往环境很重要,尤其在处理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时,要让他们感到公平。
2.发挥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特殊作用。学生同伴群体一般是由地位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同等群体的成员一般在家庭背景、年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是非观等方面比较接近,他们时常局在一起,批此间有很大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父母和家长的影响。教师要善于找准契机,从群体的某个点入手,逐步施加影响,调控其集体舆论,推动健康发展。
3.搞好一帮一结对活动。一是从学习、品德、个人兴趣特长三方面实行一帮一,帮助问题学生对班集体产生归依感和主人翁感。二是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代表和问题学生建立一帮一活动链。
4.建设健康的班集体文化,构建和谐的班集体氛围。一是统一学科教师动作,明确学科教师在软化问题学生这项系统工程中的工作,统一步调,分阶段实施,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学科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落实每一阶段软化教育任务。二是抓好班风建设,构建宽容、平等与和谐的班集体氛围。三是抓好班集体文化阵地建设,利用好黑板报,学生个人名言撰写等方式,形成健康的舆论氛围。四是开展好各种活动,让问题学生有事可做、有事能做,使之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在集体中的位置,明把自己是一个对集体和他人来说有用的人。
【教师如何管理问题学生】相关文章:
如何应对管理问题学生04-30
如何让问题学生在赏识教育中发展04-27
校长如何管理教师04-29
教师如何管理压力04-10
学校如何管理教师12-08
教师如何管理班级04-13
幼儿园如何管理教师06-04
教师如何进行压力管理04-19
如何管理幼儿园教师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