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经验和方法
导语: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它对学生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管理好班级需要班主任有勤恳的工作态度、一视同仁的博爱之心和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方法,这已是共识。基于这些要求,我有些感想。
一、保持一种积极的平和的心态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若不是身临其境,要说出一二来还真难。尤其是新任班主任经常被学生工作搞得焦头烂额,哭笑不得,甚至大发脾气。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有些班主任急于求成,想一劳永逸,或埋怨学生素质差。有的班主任管理学生其实是为了管理而管理,害怕学校批评,因而会背一定的思想包袱,方法简单粗暴,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管理一个班级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任何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是不足取的。班主任工作是最基础的工作,压力大责任重且头绪繁多。
而且必须时刻和学生打交道,只有改变心情,才有机会改变世界,用一种积极的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管理学生,你便会觉得该工作并没有那么多烦恼,学生也都会变得可爱可教可管。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几乎都有一种冲动,犯错误是难免的,俗话说的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是伟人都会犯错误,能苛求学生不犯错误吗?不能一碰到犯错误的学生就大发雷霆,学生犯了错误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在以前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觉得我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一上来就要给学生一个下马威,把“邪”学生压下去就少犯或不犯错误了。这就好比弹簧,你越压它,它积蓄的爆发力就越强;就像洪水,你越堵它,它积蓄的势能就越大,一旦爆发,就会发生惊天动地。刚入学的时候,学生可能表现的还不错,才过几个月问题就会层出不穷的出现,也正说明这一点。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人先正己,先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的平和的心态,对学生管理疏而不漏,导而不堵,从一点一点的小毛病改起,才会杜绝犯大错误,应该坚决摒弃掉“一棍子打死”的错误做法。
二、用公平、公正、无私的态度对待所有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学生对班主任的由衷信赖,是班主任在班级中顺利开展工作的重要条件。如何取得学生们的信赖呢?我的体会是用公平、公正、无私的态度对待所有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公平,就是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管学习好还是学习差,不管是不是班干部,都严格按照学校管理规定正确的批评教育。公正就是对待荣誉一视同仁,学生民主投票选出产生各种先进,从不暗箱操作。取得学生的信赖,还要做到无私。何谓无私?一是教师无私奉献。
每天我早上按时到教室,课间走进学生,中午休息到宿舍,晚间走访夜自修,有时出现特殊情况,即使是三更半夜或周末我也会及时与学生沟通,甚至是及时赶到学校。为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我常常早来晚走,一天要往教室跑好几次。有几级我并不任自己班的课,只做班主任,但班级的各项工作都开展的较好。为了更好的安顿学生的生活,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多次去学生宿舍检查床铺的安全性能、卫生,并且亲自给学生示范如何叠棉被整理床铺等。二是学生的光一分也不沾。班费由学生收取并管理,教师指导使用,一切账目公开,单据齐全。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就是要熟悉尊重并且能与他们同甘共苦。每接一个新班前,我都会对着学生名单研究三四天并努力记住学生的姓名。等到开学的第一天下午,我就能把全班的名字叫出来,有的学生不信,要考考我,就让他们随便挑,我都会一个不差的说出来,把他们惊得目瞪口呆,新生军训时,无论天气多么热,我都会一直陪着学生,并且适时的为他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晚上拉练我也会始终陪伴他们。每到出黑板报,学生因没经验没头绪烦恼时,我都会及时给予指导并与团支部一起研究内容版面设计等。
三、多给学生鼓舞、激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很棒
相对于普高学生来讲,技校学生更需要鼓舞和激励。他们在初中时,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不理想、升学无望,被追求升学率的老师冷落了,使得原本就不强的自信心再次受到了伤害,变得破罐子破摔,一切无所谓了。进入技校后,如果班主任及各科老师继续以“恨铁不成钢”的目光去看待他们,对他们提出脱离实际的要求,那么他们只会继续自暴自弃。因此,首先我们的工作应让他们感到自己被理解、信任和尊重,在学习上激发他们的自信心,用名人故事、名言警句激励他们,使他们适时的体验到“我也能行”“我也可以做个好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在班级中有存在的价值,无论是对同学还是班级都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每天早自习时间,我都会安排一名学生到前面组织早读,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更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学生组织有益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课代表班委的确定上,采取毛遂自荐和民主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根据特长爱好,踊跃报名,确定各科科代表,成立临时班委会,并对自告奋勇为班级服务的同学及时表扬,使学生更容易产生与班主任的亲近感和积极工作的热情。其他学生也感受到老师处事的民主作风,产生信任感。毕竟班级的舞台还是有限的,我会鼓励本班学生积极竞选学生会干部,参与学校重要活动,在更多更大的空间中展示自己精彩的一面,即使竞选不上也不要丧失信心。再次,在班级管理上实行自我管理,实行值日班长制度。班长为常务班长,全班同学轮流当值日班长,在班委会配合下,负责当天班级纪律和各种活动的安排和督促,并做好记录,班会课及时汇报总结。最后,激励他们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文明交往,诚信做事,学会做人。
四、做班级与学校、学生与家长的桥梁纽带
作为班主任还要及时向学生传达学校的活动信息,认真落实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切实使班级工作与学校步调保持一致。对有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家长沟通。在家长面前,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大力表扬,对学生的问题有技巧的转达,和家长互通有无,全面立体掌握学生在家在校表现,这样不仅优化了与家长的关系,而且能更好的增进与学生的感情,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不断地努力,持之以恒的付出,不断的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经验和方法
1 工作中的主要困难
1.1 学生的思想工作难做
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自身学习观念不强,再加上现在农村地区很多家长都出外找工,家庭管理这一块严重的缺失,一部分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差,经常迟到、旷课、抽烟、上网成瘾、过早谈恋爱。不讲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缺乏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爱打瞌睡,作业不做,学习成绩差得不能再差。尽管学校规章制度十分严明,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每个学期仍有一小部分学生累禁累犯。
1.2 学生厌学情绪严重
目前,有大量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厌学情绪十分严重,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这一小部分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进入初中,几乎不用分数来衡量,学习成绩好也罢,差也罢,全部录取初中学习。进入中学,课程增加,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随之增加。这一部分学生由于日常不重视学习,到了初二、初三就跟不上好一点的同学,逐渐掉队,渐渐地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有了这种毛病,班主任做思想工作,一般是听不进去的。
1.3 班主任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教育和处理困难
教育本身不是万能的。无论哪一所学校哪一个班级,都有违反纪律的学生。班主任对这种违反纪律的学生的教育和处理是非常头疼的事情。虽然班主任对这些学生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但有的仍屡教不改。 总而言之,农村班主任工作十分辛苦,遇到的困难很多。但是,面对困难班主任不能临阵脱逃,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置之不理。只有寻找办法和对策积极应对,巧妙解决这些困难。
2 工作中的基本策略
通过多年的班级管理的摸索,我找到如何应对这些困难的一些策略,可以归纳如下的几种基本方法:
2.1 深入了解学生动态,掌握学生反馈信息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了解学生就是获取学生学习、生活、道理、政治、情感、意志、信念等状况,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要能深入到学生中去,经常到学生中走一走,看一看,谈一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至诚的心去接近、关心、体贴学生。从中掌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平时要仔细观察,注意调查研究,善于体察学生的情绪,接受学生反馈的各种信息,做到教有对象,育有目标;
其次,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促进学生发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及时加以引导,是十分必要的。班主任接管班级后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本着强的责任心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了有效的交谈,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工作,及时稳定学生的心态,加强学生对自己的信心,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进步,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古语有句话说:“因材施教”。作为当代教师的我们更要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本人的心理状况开展工作,使自己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
2.2 批评时贯穿“爱”,教育时体现“情”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表扬往往少于批评,在批评中一定要出言谨慎,要把“恨”铁不成钢转化为“爱”铁能成钢。贯穿“爱”字,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在批评教育后通过了解,学生反映能接受老师的批评,但希望老师也肯定他们的优点,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教育引导时重视体现“情”字,“晓之以礼、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明之以纪”的科学方法,保护好学生的信心,使学生得到最真切的教育。
2.3 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杜绝偏“爱”现象
同一班级的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班主任有针对性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但决不是班主任对学生采取不同“标准”和“政策”的依据。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社会背景不一样、学业成绩不一样,而采取不平等待遇。否则会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也降低了班主任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威信。实际上,不管处在哪个层面的学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需求: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希望班主任在交往中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
实际上,班主任平等地对待每个同学,这种平等,是一种人格的平等,它并不排斥班主任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思想教学工作。作为交往者,班主任如果不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或是理论上知道而没有在教育过程中加以实践,则必然会导致思想教育工作无法开展。
2.4 用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
班主任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因此我们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做到以身作则。平时我在班级经常强调:“要讲卫生,不能随便乱扔垃圾。”有一天,我看见教室的地面上有垃圾,就随手捡起扔到垃圾桶里。我的动作被学生看见了,他们也都开始检查自己的周围是否有垃圾,并有同学在周记中写道:“老师都能弯下腰去捡一片小小的垃圾,我们更应该按照她的要求去做。”事后,班级卫生明显有了好转。
又有一日,我正在教育学生要有礼貌,见到老师或长辈要主动问好,班上忽然有一个学生问我:我们向老师问好,可是有些老师他却不回应我们,老师都没礼貌,凭什么要求我们讲礼貌?这个学生的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却提醒了我们为人师
者一个道理: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生影响。
2.5 调动两个积极性
一是班主任自身的积极性。班主任自身的积极性源发于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只有热爱班主任工作,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才会全身心投入地去做好这项工作。这要有赖于班主任老师不断进行自身的师德修养。
二是学生的积极性。班级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雏形,让学生在班级群体生活中进行着社会角色的学习和锻炼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管理好班级的有效方法。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这种自我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诸如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度、实行值周班长制度、实行班级活动主持人制度、实行见习班主任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力措施。
2.6 开好三类会议
一是班干部会
经过学生民主选举或选拨出来的班干部是班集体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级活动的核心力量,班主任应该对他们倍加爱护和着力培养,除了平时的个别指导外,开好班干部会是加强班级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班干部会就要组织干部学习,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总结前段工作。对前段成绩,班主任要借机对班干部进行鼓励;对前段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主动承担责任,引导干部认识;商讨下段工作。这里要突出班主任的指导性作用。干部会的召开还必须注意要定期及时。
二是主题班会
班会是一个班的全体会议,它不同于思想品德课和团队活动,它是侧重解决班级学生思想实际、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主题班会是其中的一种形式。班会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召开1-2次为宜。开好主题班会要针对班级中比较重大的事件,或意义比较深刻的问题而举办的,它必须有“主题”;主题班会要去掉“清帐会”的老一套,应不断创新,形式多样,如:讨论式、畅谈式、讲座式、演讲式、竞赛式等等,开出自己的特色;防止教师“一言堂”,要体现学生是主人的特色,议题应由班委提出决定,尽量让班长主持。
三是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
家长会是实施教书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举措,如何开好家长会,是家长会的召集人和主持人班主任应认真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家长会要摆脱事务性的俗套,把它开成具有一定质量的研讨会。这就要求会议要有明确具体的目的;会议参加者要有广泛的代表性;会前要有充分的准备;会中要有集思广益的民主气氛;会后要有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班级管理的经验和方法】相关文章:
管理班级的方法和技巧02-13
班级管理策略和方法08-28
档案管理的经验和方法07-03
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经验和方法12-07
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09-01
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08-15
小学班级管理措施和方法10-31
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经验与方法02-05
班级管理有哪些方法和措施08-23
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精选10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