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词的上阕写所见所闻,下阕写所感所思,很富于哲理。

  词的上阕,用“新月”与“暗水”对比,用“疏星”与“流萤”对比,描写了眼前所见所闻的自然现象。构思极为巧妙。作者坐在凤凰亭里,四周一片寂静。仰视天空,见一弯新月慢慢升起,正高挂树梢;侧耳细听,即将干涸的弯曲的池塘,还有涓涓的流水声在暗中发出枯竭前的悲鸣。再纵目四望:稀疏的明星不时从画檐前落下;却有几点流萤在暗处闪闪发光,自由自在地随意到处飘动。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由于是“常见”,便很少有人注意它,更没有人把它集中起来描绘、观察、思考。仔细一想:“新月”是在成长、向上的了,但它会不会变成“枯沼”?“疏星”是大而明、高而洁的了,但一当“落”下画檐,却不如那几点小小的“流萤”!这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却饱含着人生哲理。作者这样写,写得这样仔细,是否有所悟,是否在谈论、探索这人生的哲理呢?

  是否如此,请看下阕:“归意已无多,故作连环绕。”叶梦得祖籍苏州(今江苏苏州市),晚年闲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市)。据《湖州府志》载:“叶元辅居乌程,至梦得已四世。”乌程,即吴兴也。刘皂《渡桑乾》(一说是贾岛作品)云:“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叶梦得居吴兴已“四世”,当然是第二故乡了,他的“归意无多”这是原因之一。其二,眼前景色给他以启示:“新月”与“枯沼”,“疏星”与“流萤”都相去无多;因而,他的“归”与“不归”也用不着多考虑了,他转来转去,四海为家作“连环”式的往返也就不必介意了。他想把这从中悟得的道理谱就新声去问他的知音“采菱”人,可是水天空阔、烟波浩渺,又在何处去寻他呢?宋人好在诗词中谈哲理,但多犯直接议论的毛病。这首词离理于物,离理于情,艺术技巧是很高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