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心脏方 胸痹第七

作者:聚优孙思邈

  (论二首 方十二首 灸法五首)

  论曰∶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满痞急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手不得犯,胸中 而满,短气咳唾引痛,咽塞不利,习习如痒,喉中干燥,时欲呕吐,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痛,不治之,数日杀人。

  论曰∶夫脉当取太过与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故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人脉阴弦故也。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栝蒌汤
  治胸痹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方。

  栝蒌实(一枚) 半夏(半斤) 薤白(半斤) 枳实(二两) 生姜(四两)

  上五味 咀,以白 浆一斗煮取四升,服一升,日三。(仲景、《肘后》不用生姜,枳实,半夏)

  枳实薤白桂枝汤
  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方。

  枳实(四枚) 薤白(一斤) 桂枝(一两) 浓朴(三两) 栝蒌实(一枚)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再服,仲景方用浓朴四两,薤白半斤,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茯苓汤
  治胸中气塞短气方。

  茯苓(三两) 甘草(一两) 杏仁(五十枚)

  上三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六升,去滓,为六服,日三,未瘥更合服。

  治胸痹候胸中 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宜此方∶

  橘皮(一斤) 枳实(五枚) 生姜(半斤)

  上三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金匮》名橘皮枳实生姜汤。)

  治中汤
  治胸痹方(方见二十卷膀胱腑霍乱门)。

  通气汤
  治胸满短气噎塞方。

  半夏(八两) 生姜(六两) 橘皮(三两) 吴茱萸(四十枚)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无橘皮,用桂枝三两。

  细辛散
  治胸痹达背痛短气方

  细辛 甘草(各二两) 枳实 生姜 栝蒌实 干地黄 白术(各三两) 桂心 茯苓(各三两)

  上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蜀椒散
  治胸痹达背方。

  蜀椒 食茱萸(各一两) 桂心 桔梗(各三两) 乌头(半两) 豉(六两)

  上六味治,下筛,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

  前胡汤
  治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方。

  前胡 甘草 半夏 芍药(各二两) 黄芩 当归 人参 桂心(各一两) 生姜(三两)大枣(三十枚) 竹叶(一升)

  上十一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四服。

  又方 前胡 甘草 半夏 芍药 人参 茯苓 生姜 麦门冬 饧(各三两) 黄芩 当归桂心(各一两) 大枣(三十枚)

  上十三味 咀,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二服。

  熨背散
  治胸背疼痛而闷方。

  乌头 细辛 附子 羌活 蜀椒 桂心(各五两) 川芎(一两六铢)

  上七味治,下筛,帛裹微火炙令暖,熨背上,取瘥乃止,慎生冷,如常法。

  下气汤
  治胸腹背闭满上气喘息方。

  杏仁(四七枚) 大腹槟榔(二七枚)

  上二味 咀,以童子小便三升煎取一升半,分再服,曾患气发辄合服之。

  槟榔汤
  主破胸背恶气声音塞闭方。

  槟榔(极大者四枚,小者八枚)

  上一味二品 咀,以小儿尿三升煮减一升,去滓,分三服,频与五剂永定。

  灸法
  胸痹引背时寒,间使主之。胸痹心痛,天井主之。胸痹心痛不得息,痛无常处,临泣主之。胸痹心痛,灸膻中百壮,穴在鸠尾上一寸,忌针。胸痹满心痛,灸期门,随年壮,穴在第二肋端乳直下一寸半。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南阳五圣之一。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古诗分类
名句分类
古文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