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实施方案范例4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实施方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实施方案 篇1
为了活跃我校学生的文体生活,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团结拼搏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队列意识,培养组织纪律观念,促进学校各项管理规范、有序发展,经学校研究决定,举办校园艺术节队列比赛,有关事宜如下:
一、组织领导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参加对象
全体学生
三、比赛时间
20xx年月日
四、比赛地点
学校操场
五、比赛内容
队列比赛
六、参赛要求
1、以班级为单位参加本次队列比赛,各班级学生全部参加(特殊体质除外)。
2、各班队列整齐、队形迅速动作规范,进退场动作迅速、安静、整齐。
3、学生精神饱满,服装统一,穿校服(小学生要佩带红领巾),反映良好的班风班貌。
4、各班派一名学生负责带队、整队、进退场,下口令,要求声音响亮,动作规范。
七、比赛顺序
各年级按班级序号由低到高进行比赛。
八、比赛标准
1、各班主任和体育委员负责指挥学生在预备线前排好队,按规定顺序出队比赛。
2、出队时,站四路纵队,人数尽量均衡,由高到矮并看齐,前后保持一臂距离。
3、按带队学生口令齐步走。
4、每班进场必须有口号。
九、比赛项目和方法
说明: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齐步走通过主席台,排头同学到达主席台后,负责带队的同学下口令喊口号,到达两个指定地点左转弯后退场,队伍按指定路线回到原指定位置。
十、评分标准(共100分)
1、服装统一,富有朝气,精神面貌好(20分)。服装不统一,每人次扣1分,精神不振扣5分。
2、在队列行进过程中,班级整体气势高昂、步调跟音乐一致,动作规范标准(50分)。步伐摆臂不一致每人次扣1分。
3、班级口号整齐洪亮(10分)按10、8、6三个等次记分。
4、参加队列比赛人数,以政教处统计人数为准。(10分)
5、带队学生表现(5分)。口令清晰准确,组织学生有序按5、3、1三个等次记分。
6、场下纪律(5分)按5、3、1三个等次记分。
十一、评委
十二、奖项设置
一至八年级组,每个年组分别评选优秀班集体一名。
十三、有关人员安排
1、场地布置:
2、音响、摄影:
3、宣传:
4、赛场协调:
十四、其他要求
1、班主任需要充分利用时间,按照比赛步骤加强对学生队列队行的训练,争取比出好成绩。比赛成绩也将纳入年终考评。
2、体育老师须在上课时加强技术指导与训练。
3、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十五、比赛场地示意图(赛前通知)
活动实施方案 篇2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根据内教基〔20xx〕406号文件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川教〔20xx〕281号)文件精神,内江一小学拟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通过开展活动,提高师生民族团结意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
一、指导思想
以《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在中小学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川教〔20xx〕28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为载体,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用生动的`事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大力唱响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确保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二、领导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组织实施
(一)、在教师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1.提高认识:利用全体教职工大会集体学习,向全体教师传达《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了解掌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提高对开展此项工作意义的认识。
2.学习、掌握相关业务知识:
(1)组织相关学科教学科任老师,学习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原则,丰富相关业务知识,使之具备课堂教学能力,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
(2)组织政教处、大队部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文件,领会活动精神,在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二)、在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1.在学生中开展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增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开展国情讲座。
2.扩宽课堂教育渠道:结合思品、科学、语文、艺术等学科课程,强化民族常识教育。每学年8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具体安排为:一、二年级在《品德与生活》安排4课时,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各安排2课时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三DD六年级在《品德与社会》中各安排4课时,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中各安排2课时,进行中华民族大家庭教育。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地域分布特点;各民族在文化艺术、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就;各民族对祖国大家庭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让民族教育走进课堂。
3.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
(1)举办经典诗文朗诵会。
(2)“辉煌六十年我与我的祖国”读书教育活动。
(3)举办“我的祖国”征文竞赛。
(4)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
(5)民族教育主题的升旗仪式(祖国是个大家庭,56个民族一家亲,校长作专题讲话)。
(6)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开设系列国学讲座(如: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论语等)。
(7)开展“爱我中华,建设美好内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题活动。
(8)举办校园“苗苗杯”艺术节(歌颂民族团结与进步)。
(9)民族团结教育手抄报、电子小报展览(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等)。
(10)“祖国发展我成长”少先队主题班队会活动。
活动实施方案 篇3
一、 指导思想
课间操是学校管理、学生养成教育的具体表现,是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它既是学校精神风貌、全体师生精神面貌的展现,又是学校管理水平、学生组织纪律的反映。它是学校管理、学校形象的一个综合体现,多数学校都很重视,而且持之以恒,但长期作同一套操,学生感到枯燥、厌倦,甚至造成课间操做操出工不出力的局面,严重影响了锻炼效果。为此,我市结合《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决定从20xx年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为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二、领导机构
(一)教育局领导机构
为加强对“快乐大课间活动”的管理,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科长为成员的诸城市学校“快乐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建立管理制度,组织全市的活动研究,并将加大对学校开展活动情况的评价。
(二)学校领导机构
“快乐大课间活动”管理与组织是一项涉及到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政教处、班主任、体育教师、艺术教师的一项系统工作。因此,各学校要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分管校级领导、政教处、教务处、体育教研组、艺术教研组参与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快乐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日常管理。
三、活动方案
(一)参与对象
乡镇(街道、开发区)驻地小学、初中和市直各学校。
(二)保证时间
各学校每天进行大课间活动的时间为,上午第二节课后25分钟(包括课间操时间)或者下午两节课后25分钟(包括课间操时间),活动时间全部列入学校课程表,从而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
(三)拓展空间
1、创建快乐体育园地
各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边角空地,因地制宜少花钱或不花钱建设多种多样体育器材,使学生的活动空间得到扩展,活动设施器材得到补充、丰富。
2、创编室内健身操与室内健身游戏,弥补室外活动空间的不足,同时可消除不良天气带来的影响,达到既扩充空间又保证活动时间的效果。
(四)丰富活动内容
1、丰富大课间的活动内容,中小学大课间的内容可分为六个大类别:
(1)体操类:在教育部统编广播操的基础上,各学校可自编校操、武术操、球操、健美操及队列队形练习等。
(2)舞蹈类:如韵律舞蹈、形体练习、舞蹈动作组合、集体舞、民族舞等。
(3)身体素质练习类:分为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协调等,具体的如纵跳、原地高抬腿跑、俯卧撑、蛙跳、韧带拉伸、XX分钟耐力跑等有氧耐力性活动。
(4)趣味游戏:如看谁反应快(推手、打手等)、角力、轻物掷远、跳方格及乡土民间小游戏等。
(5)特色活动项目:如跳绳、踢毽、跳皮筋、滚铁环、掷沙包、放风筝等。
(6)新颖有趣的快乐体育园地的内容,如竹杆舞、同舟共济(板鞋)、多向角力等项目,学生有新奇感且参与性较强。
这六大类项目,各学校按照自己的场地、器材的情况,根据不同季节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自主统筹安排。要求强调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仅关注活动的形式,更要注重健身的实效性;要因地制宜,突出自己特色。同时在大课间活动中有配合活动内容的伴奏音乐,使艺体相辅相成。
2、在体育教学中重视选项教学与运动处方教学相结合。通过选项教学,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提高运动鉴赏与参与的能力,使学生更乐于参加体育运动。针对学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出运动处方,促使学生科学的锻炼与提高。
3、改革运动会与体育节,增添趣味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如同舟共济、花毽掷准、软式排球等,扩大运动会的参与面。开展“集体竞赛项目”的实验与研究,举行示范性比赛,通过竞赛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五)培养健身观念
1、通过丰富多彩的大课间和快乐体育园地活动把学生吸引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在乐中练,在练中乐。
动课中加以强化、提高,变成学生本身的需求,成为终生参与的项目。
3、加大体育健身的宣传工作,张贴、悬挂健身格言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我运动、我快乐”,举行健身讲座,组织演讲比赛等,使学生在感受到锻炼带来得益处的同时,从理论层次上也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
四、活动管理
“快乐大课间活动”的管理是从管理者入手,进行正确分工,其日常管理是关键,根据相关经验,提出实施管理的'“五落实、六到位”与“人员负责制”,各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所调整与侧重。
(一)“五落实、六到位”即每班活动器材落实,活动场所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值班领导落实,带班教师落实;领导督促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各方协调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参与人人到位。
(二)“人员负责制”
1、领导负责制:大课间活动要建立校长责任制、校长挂帅,学校主要领导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校师生对课间操的重视程度。
2、班主任负责制:要想提高大课间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因为班主任是班级凝聚力的核心,有极强的感召力和约束力,而这些都是由班主任的特殊身份所决定。因此班主任此时的责任是:①认真组织本班学生按时出操。②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从思想上正确引导学生,并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参与大课间)来影响、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这是一***种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③指导学生大课间活动。摸清本班学生的体育兴趣、特长及基础,协助体育教师一起制定大课间活动内容,并对出操不认真、违纪的学生及时给予批评教育,不能敷衍了事走过场,对于不积极参与活动,不愿携带活动器材的学生应加强教育、引导和激励。
3、体育教师负责制:①负责大课间内容的安排、乐曲的选择。内容安排必须符合季节特点,乐曲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和内容的特点,用音乐来控制学生在三十分钟内的一切活动。负责班
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入退场方法要切合实际、形式多样,队列动作整齐规范。②负责组织课间操的全过程,指挥得当,仪表大方,带操动作规范,并协助班主任组织好所带年级的大课间活动。③组织学生会的学生检查评比大课间。
五、注意事项
学校的组织管理,应注意以下八个方面:
(一)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科学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
(二)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实效性,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能否满足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是开展活动的关键。活动的开展搞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也不是看谁搞的多么热闹,而是要把体育活动与健身寓于快乐之中,要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要把休闲与锻炼结合起来,要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满足感,逐步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同时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所以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求形,更是要讲究实效,最后的评价应放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
(三)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
一年有春夏秋冬的自然交替,活动的编排也要符合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如果常年活动一套内容,学生不仅会厌烦,也会失去兴趣,其锻炼价值也会降低,所以,只有不断地翻新,不断地发展,活动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四)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创新性,要因地制宜,形成学校特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不断地创新,活动才会有生命力。因此,各个学校
在开展活动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编出符合自己学校特点的活动来。对于活动中的一些选择项目,如:游戏、舞蹈、自编操、健美操、球类项目、武术等,可以班、组、个人为单位,在规定音乐旋律中,留给学生空间,让学生们去创新,要使学生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实践证明:在活动中突出创新,不仅增强了少年儿童的求知欲,而且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五)活动的开展要体现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
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是增强活动教育功能的重要举措,学生们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自由地、有节奏地进行身心活动,更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所以在活动中要重视音乐的作用,要把握好活动的节奏,要把音乐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要选择学生喜爱的歌曲或名曲,用音乐来调整和指挥队伍,让学生们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踏着轻松自然的节拍,进行身体锻炼。活动中也要使学生学会创造美、欣赏美,要以艺术教育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孩子的心灵,从而达到体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
(六)活动的开展要具有渗透性,要使活动成为一个育人的综合实体。
教师在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把德育、智育、美育、心理教育等活动融合进行,要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其在活动中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达到以体辅德(思想品德)、以体激智(智力水平)、以体促美(创造美、欣赏美)、以体益心(成功后的快乐和胜利后的喜悦)的目的,使大课间活动成为一个育人的综合实体。
(七)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群体性,要关注群体的共性与个体的差异性。
活动的设想与实践要充分体现群体性,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最好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活动),要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要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其自身的价值。
(八)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安全性,对学生及时进行安全教育
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出全面的、扎实细致的安全制度,同时教师要高度负责,要组织、指导好,以预防为主,做到器材保护与人员保护相结合,杜绝事故的发生。
活动实施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的通知,根据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关于组织开展20xx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在组织广大学生积极学习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基础上,抓住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契机,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多方面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重要意义,在学生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主题
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三、活动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培育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科教材中含有丰富的体现民族精神的素材,教师要根据各学科自身的特点,把培育民族精神有机渗透到各科的教学过程中。
2、进行专题教育。结合民族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充分利用各种民族精神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专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的历史,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
3、开展多种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并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民族精神的意义,在实践活动中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学校建设校园文化长廊,张贴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制作体现民族精神的雕塑、语录牌等手段,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传统,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氛围。
5、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合力。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民族精神的内涵,确定不同的主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刻、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精神的实质。
2、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势,通过宣传,逐步建立和整合各种文化和实践活动的资源。
五、主题活动
1、观看相关录象,布置校园环境,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2、举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3、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一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4、开展好“创建诚信校园,培育诚信师生”活动。
5、 九月十日 前,结合第23个教师节庆祝活动进行“尊师重道”的教育,引导学生尊敬师长,尊重教师的劳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6、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以“唱响国歌、爱我中华”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延伸至家庭,唱响主旋律,弘扬民族精神。
六、活动总结
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在九月底十月初认真做好活动总结,表彰活动中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活动成果,并将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更好地渗透到今后的教育教学中。
【活动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活动实施方案05-07
活动实施方案【经典】08-11
活动实施方案(经典)08-01
【经典】活动实施方案08-08
[精选]活动实施方案09-11
活动实施方案[经典]09-21
[经典]活动实施方案09-21
活动实施方案[精选]09-22
活动实施方案(精选)08-15
(精选)活动实施方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