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在每年公历8月7、8日或9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4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1
一、饺子
饺子是北方的经典食物,在北方餐桌上常常能看看到,在节日里更不能少,在立秋抢别人碗里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回夏天流走的油水,俗称“抢秋膘”。
二、酱牛肉
酱牛肉有补中益气、强健筋骨等功效,最适合立秋之时补身体。
三、烤鸭
北京鸭属水禽,肉质细腻,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不饱合脂肪酸,人体吸收后能软化心脑血管,鸭皮还富含胶原蛋白,是上好佳品。
四、猪头肉
猪肉是我们最常吃的肉食了(除了有特殊宗教信仰的民族)。除了为我们补充蛋白质,猪肉还可提供血红素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五、酱肘子
酱肘子以其肥而不腻的口感,丰富的营养曾被评为“山东名小吃”,在以补为宗旨的立秋之际,酱肘子在餐桌上必须有姓名。
六、吃“渣”
山东地区流行立秋吃“渣”,就是碎豆腐加上调料,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七、咬“秋”
据说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所以北京、天津地区有在立秋时吃茄子、黄瓜的习俗。《津门杂记。岁时风俗》: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2
一:芋头
在南方,立秋日,屋前房后的芋头正是开挖,蒸芋头,葱油芋头便是立秋日的节气美食之一,家家户户都会安排吃。芋头,口感粉糯,绵软细腻,甜香型,是一种很好的碱性食物,蒸煮皆可,主要是健脾益胃,大人小孩都适合,也可以当做主食来吃。
二:西瓜
我们都知道夏天吃西瓜,消暑热解暑气,立秋这一天为什么还要吃西瓜呢?这是一种老传统谓之啃秋,也是一年中最后一次吃西瓜的时候,因为立秋之后,早晚温差大,吃凉的东西容易坏肚子,伤肠胃,所以立秋之后西瓜下市,基本就不再吃西瓜了。
三:梨
有时候我们会有种错觉,似乎梨是夏天吃的,其实不然。梨,应该是秋天吃的,秋梨二字从字面理解就能看出秋天的梨,梨水分含量高,口感清甜,有助于降燥祛湿热,通常和冰糖,银耳搭配制成糖水喝,解渴又润燥,立秋吃梨正合适。
四:黄瓜
民俗传说里是这样讲的:立秋抢膘要吃肉,吃黄瓜会越来越瘦。瘦,对于女人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毕竟好的身材穿什么都好看,只要能瘦,吃黄瓜也没问题。但从健康的角度来说,除了黄瓜之外,肉肯定也是要吃一些的。黄瓜除了能减肥,其实也有利于排毒养颜,消除体内湿气的。
五:烤鸭
好吃的烤鸭在北京?北京的美食名片中,烤鸭算是最靓的一张。烤鸭最早成型于"炙鸭"。元朝天历年间的御医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中有"烧鸭子"的记载,烧鸭子就是"叉烧鸭",也是最早的一种烤鸭。制作工艺上采用炭火烘烤,口感酥香,口酥香,肥而不腻。立秋贴膘,红烧肉过肥,油脂太高,而烤鸭油脂适中,不油不腻刚刚好。
六:土鸡汤
鸡汤,是补虚劳的,经过一季的苦夏,身体的抗疲劳度下降,炖一锅土鸡汤,解乏消疲劳提高免疫力,帮助身体恢复,尤其对于女人来说,比较适合。土鸡不仅肉质细腻富有韧性,营养价值也高过肉鸡,立秋节气喝鸡汤,搭配少许菌菇,配几粒枸杞,提升养生功效,建议你们试试。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3
1、立秋吃茄子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在这个季节吃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并且秋天刚收成的茄子被称为“秋茄”,带有独特的清香,口感细嫩,风味比普通茄子更胜一筹。
立秋吃茄子还有一个传说故事:
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的茄子。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2、立秋贴秋膘
“贴秋膘”是立秋时节的传统习俗,尤其是在北方。这一天,北方的老百姓都会排队买肉,回家炖上一锅,来补补入夏之后身体的亏空。夏天天气热人们不想吃饭,很多人都会“掉膘”。进入秋天之后,天气凉爽,人们食欲增强,于是就想吃点肉把膘补回来,于是就有了“贴秋膘”的说法。
3、杭州吃西瓜
杭州等地有立秋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4、山东吃“渣”
山东一些地方有立秋吃“渣”的习俗,这里的渣是“豆渣”的意思。立秋吃豆渣是源于豆渣的养生作用,因为吃豆渣对于秋季预防腹泻是有好处,正所谓“立秋吃渣,不呕不拉。”
5、天津“咬秋”
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天津等地流行立秋时节“咬秋”。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在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6、四川喝“秋水”
四川东、西部流行喝“立秋水”。在立秋时节,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7、南京“啃秋”
在老南京立秋节气时,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另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
8、浙江吃秋桃
浙江一带流行在立秋这一天吃秋桃,桃子营养丰富,而且寓意吉祥。立秋这一天,大人小孩每个人都要吃桃子,吃完以后把桃核保留起来。等到除夕这一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掉,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去除瘟疫,给大家带来好运。
9、台湾吃龙眼
立秋时节正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当地人认为“龙眼”就是“福圆”,食用龙眼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10、金华吃清凉糕
吃清凉糕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什么是清凉糕呢?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秋分如何养生
第一、调节好体内阴阳
秋分这一天的到来,意味着秋季真正的开始,此时的特点是昼夜同长,那么身体也要及时适应才行。也就是要遵循阴阳平衡的原则,从而更好地去调养身体。祖国医学认为,当体内的阴阳保持平衡时,身体的各项机能才能很好地运作,保持极佳的心理状态。而且对于外界的不良环境有更好地适应力、抵抗力和忍耐力。如此,身体也就不容易生病。
第二、不要乱进补
很多人夏季吃不下饭,到了胃口大开的秋季,就喜欢大肆进补,以弥补夏季丢失的养分。虽然说秋季是个进补的好时候,但是要记住了,平日里是不能乱进补的。因为身体没有疾病却随意进补的,只会损伤身体,同时也会增加日常的开支。
如果乱进补的话,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伤害,比如说过量服用鱼肝油的话,可能引起中毒。比如说长期服用葡萄糖的话,还会造成肥胖的。而且一下子大量进补的话,身体吸收代谢的速度就会减慢,也就是无法将全部食物一下子消化。如此一来,身体内的营养就容易堆积起来,造成营养过剩的问题,致使代谢器官负担加重,不利健康。
立秋后天气还热多久
立秋后天气还会热半个月左右,不同地区具体时间不一样。
一般立秋只是代表天文上秋天的到来,并没有到气象意义上的秋天,但是立秋后我国的北方地区气温会明显下降。
在我国西部及东北等地会感到秋风送爽,中部地区会在8月下旬会感受到丝丝凉意,浙江、江苏地区进入10月才会感到有秋风吹入,广州及海南等地11月上半旬才会感受到秋意的来临。
在气候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C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而我国地域广大、幅员辽阔,纬度、海拔跨度都很大,这就决定了全国各地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
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散,秋阳肆虐,一时暑气难消,故民间古来就有“秋老虎”之说。
气象资料显示,这种炎热的气候,一般要持续到9月的中下旬,天气才开始真正凉爽起来。虽说立秋之后,暑气余威仍在,但总的趋势是天气渐渐凉爽。气温的日较差变化开始明显,通常是白天很热,而夜晚比较凉爽。
立秋后的节气特点
1、早晚温差大
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当然,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2、天气逐渐转凉
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立秋有哪些传统习俗
1、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2、躺秋
“躺秋”在有些地方也叫做“卧秋”或者“睡秋”。例如在江淮一些地方,人们在立秋这一天,会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躺,表示夏天即将过去,暑热难当无法安眠的日子即将过去,天气慢慢转凉,可以好好安睡了。另外也寓意着在夏天繁忙辛苦的生产已经过去,到了秋天了,可以稍微松口气歇一歇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夏天多会“夏瘦”,秋天到来,多躺一躺,有利于把夏天瘦掉的肉长回来。
3、摸秋
江苏盐城北部地区有一个“摸秋”的习俗。在立秋前一天晚上,人们可以在公共或私人果园里随意摘取各种水果,而无论损失多少主人都不会生气。有些果园主人甚至还会专门为晚上来摸秋的客人准备许多成熟的水果。
4、啃秋
“啃秋”,也称为“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其实在入秋时节多吃果蔬,也可以起到防秋燥的效果。
5、秋忙会
秋忙会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杂货市等,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6、秋社节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
7、洗秋澡
立秋这天,还有洗秋澡习俗。有的地方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阳晒过的水洗,洗秋澡的目的是防止生秋痱子。因为立秋之后还会热上一段时间,盛夏的一些疾病如痱子等还会存在。
8、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因为人到夏天,缺乏胃口,饭食清淡,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称为“苦夏”。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9、称水
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渔民也有立秋称水之习,根据水质轻重,推测秋水涨落。
10、吃饺子
立秋吃饺子是因为有“立秋贴秋膘”的说法。立秋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在北方地区民间普遍流行“贴秋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鸭或红烧鱼等。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瘦了当然就要“补”,而“补”的办法就是到立秋这天“贴秋膘”,吃美食佳肴,首选吃肉,“以肉贴膘”。吃饺子也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4
立秋吃什么食物
1、吃茄子
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2、杭州吃西瓜
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北京“贴秋膘”吃肉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4、山东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5、天津流行“咬秋”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6、四川喝“秋水”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7、台湾吃龙眼肉
《台湾通史·风俗志》中记载,台湾旧时“立秋之前一日,有司豫塑春牛,置于东郊之外,至日往迓,谓之迎春。男女盛服观,衣香扇影,杂喧满道。春牛过处,儿童争摸其耳,或鞭其身,谓可得福。迎春如在岁首,尤形闹热,宛然太平景象也。”立秋时是台湾周围海域的立翅旗鱼、小串、乌贼、鰆、虾的产期,也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8、南京“啃秋”
本周日就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是夏至后第三个节点。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另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5
1、吃肉
“立秋炖大肉”,这是京津等地的说法。
在北京,立秋时讲究大口吃肉“贴秋膘”。根据老北京的习俗,立秋当日要多吃肉,白切肉、红焖肉、炖鸡、炖肉、炖鸭……贴好秋膘以迎接寒冷的冬日。
补身贴秋膘,牛羊肉、鸭肉跑不了。老北京,过了立秋讲究吃炰烤刷,炰是指用铁制的镗爆羊肉,烤是炙子烤肉,涮就是涮羊肉。涮羊肉之于老北京,就像一场入秋的仪式。
秋风起,吃鸭忙。立秋之后风干物燥,鸭肉不温不热、滋阴补虚,最适合立秋后进补。
立秋时节贴秋膘,最好吃些酱牛肉、鸡鸭肉、鱼肉海鲜和猪瘦肉,同时搭配上深色蔬菜就更好啦。
2、吃饺子
在东北,以饺子应对万变。东北人逢年过节免不了一顿饺子。除夕、初一、头伏、冬至,没有明确食俗的节日、节气,都可以用一顿饺子搞定。
东北地区流行“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全国各地最常见的就要数“鲜肉”馅的饺子了,猪肉白菜、猪肉荠菜、猪肉芹菜、猪肉茴香、猪肉香菜、酸菜猪肉等;还有胡萝卜和羊肉这对经典的组合。虾仁馅的饺子常常会配上木耳、香菇和鲜肉;韭菜鸡蛋、鸡蛋芹菜、鸡蛋菠菜、鸡蛋西葫芦等,西葫芦皮薄肉嫩,价格也便宜,买回家擦成丝,不光是包饺子还是做糊塌子,那都是有滋有味儿。
还可以试试海鲜饺子,墨鱼水饺、鲅鱼水饺、海胆水饺,海鲜不仅好吃,一般还高蛋白质低脂肪。
3、吃“渣”、吃秋菜
“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在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
岭南地区有吃秋菜喝秋汤的消灾习俗。所谓秋菜,就是乡野间常见的野苋菜,和鱼肉汆汤,吃菜喝汤,一饮而尽,便能“洗涤肝肠,平安健康”。
4、啃秋瓜
“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瓜果,寓意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者香瓜。
天津有“咬秋”的风俗,就是吃西瓜,他们相信立秋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西北、南京、武汉等地“啃秋”是明确要吃西瓜的。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防“秋老虎”,立秋这天吃些清凉瓜果把初秋的凉爽紧紧咬住。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凉性瓜类水果容易加重脾胃负担,易引起腹泻,不宜多吃否则容易加重身体湿气。
5、吃桃子
在杭州,“啃秋”吃“秋桃”。家里老人常说“桃养人”,立秋吃桃既补虚又防燥。
早年间人们会把立秋的桃核存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也有很好的寓意,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6、吃龙眼
有的地方会在立秋节气吃龙眼。龙眼在闽南地区,有“福圆”的叫法,传言吃了它福气满满,子孙必做大官。
龙眼,也有“益智果”的美名,甘甜可口。在立秋前后吃龙眼,能够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7、吃茄子
也有一些地方“啃秋”吃茄子的。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这会儿,茄子长势大好,出落得肥厚鲜甜。且在这个季节吃些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
茄子清蒸、凉拌的方式自带清爽,与肉同烧,给自己贴个秋膘。
8、吃芋头
坊间盛传,“立秋日不吃芋头,脚就会抽筋”。在广东茂名、湛江一带,立秋当天煮芋头糖水,是传承了几代人的特色。茂名会在立秋定食灯芯草黑豆水中,加入切块的芋头同煮。
立秋后,芋头大量上市,好吃又便宜。芋头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量比白米白面高4倍,芋头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水分,此外,芋头有健脾胃、补益中气的作用。
9、吃鸡蛋
立秋这天,一些地区有吃鸡蛋的习俗。
鸡蛋富含蛋白质,且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最适人体生理需要,利用率高达98%以上,十分容易被人体吸收。鸡蛋被誉为“全营养”食物,日常吃些身体棒。
10、吃清凉糕
在浙江金华,立秋这一天除了吃西瓜外,还有吃清凉糕的传统习俗。
清凉糕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秋的传统食物包括啤酒鸭、山药薏米粥、蜂蜜柚子茶、艾蒿煮鸡蛋、煮玉米、糖水秋桃、西瓜、西瓜汁、扣肉。
啤酒鸭和山药薏米粥适合在立秋这样的秋季食用,具有滋阴润燥的效果。
蜂蜜柚子茶可以帮助润燥和缓解便秘。
艾蒿煮鸡蛋和煮玉米是立秋的传统食物,前者具有杀菌滋补的效果,后者则是一种丰收的象征。
糖水秋桃和西瓜也是立秋的传统食物,前者与去除疾病有关,后者则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西瓜汁和啃秋的习俗,体现了人们对秋季到来的欢迎和对丰收的庆祝。
扣肉作为“贴秋膘”的食物,表达了人们在立秋时节通过食用肉类来补偿夏季的体重损失。
这些食物和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立秋这一节气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传统习俗。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相关文章:
立秋当天吃什么传统食物09-23
北方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09-23
2023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荐)09-26
北方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2篇[精选]10-03
(优选)北方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2篇11-07
立秋吃什么 立秋时节吃哪些食物12-18
立秋节气吃什么食物09-25
立秋养生吃什么食物好08-10
2023年立秋吃什么食物养生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