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的正确方法与宜忌

时间:2022-04-30 20:02:21 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泡脚的正确方法与宜忌

  用热水泡脚,可疏通经络、排除体内的寒气和废物、调节体温等,而且泡脚会有身体出汗情况,有过泡脚经验的人,一般会出现背部或者头部等部位出汗现象,不同部分出汗或是身体健康状况不同。

泡脚的正确方法与宜忌

  出汗部位预示的身体问题: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因而所排出的汗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泡脚泡到后背有点儿潮或者额头出汗就可以了,如果出汗过多或者出汗异常,则可能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1、泡脚上身出汗

  多是由于气虚造成的。气虚一般表现为气力不足,体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如果不太严重,可通过饮食进行调理。

  2、泡脚下身出汗

  多是由于肾寒引起的。肾寒属于中医阴阳失调的表现,建议,多吃核桃、芝麻等食物,加强体育锻炼,戒烟戒酒,调整心态。

  如果是女性,多是由于体虚冷阴,中医建议,可通过补气血来调理,也可长期坚持泡脚,打通经络和汗腺。

  3、泡脚不会出汗

  如果是女性,多是由于体虚冷阴,中医建议,可通过补气血来调理,也可长期坚持泡脚,打通经络和汗腺。

  正确的泡脚方法:

  泡脚水要没过脚背,选高些的木桶,以使热水的温度放松脚部及小腿。

  泡脚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在38℃~43℃为宜。

  可先将脚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

  泡脚主要是起理疗保健作用,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喜欢按照配方在泡脚水中加入中药,以图起到治疗的作用。中药泡脚对很多疾病的治疗,的确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希望通过泡脚中加中药来治疗疾病,最好能够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慎选用药。

  推荐一些家庭常用的泡脚小偏方:

  1、盐泡:加入两大匙盐,盐有消炎杀菌、通便的效果;

  2、姜泡:加入几块打扁的姜,姜有散寒、除湿的作用(来月经的女性适用);

  3、酒泡:加入一瓶米酒,可促进血液循环;

  4、柠檬泡:加入两片柠檬,可顺气提神,预防感冒;

  5、醋泡:加入3大匙的白醋,滋润皮肤,治疗脚气。

  以下人群不宜长时间泡脚

  怀孕和月经期中的女性,长时间泡脚,血液运转过快,导致经血过多,甚至有流产的迹象;

  有各种严重出血病的人,比如吐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等;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泡脚可能引发脑出血、心跳加速;有糖尿病足的病人;

  肾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坏死等各种危重病人,对稳定病情不利;

  有一些急性的传染病、急性的中毒、外科急症的患者,如外伤、骨折、烧伤、穿孔、大出血者等;

  正处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紧张、身体过度疲劳的人,这些人应该以休息为主,泡脚像是被动做运动,身体处于消耗状态;

  脚部有外伤、水疱、疥疮、发炎、化脓、溃疡、水肿和静脉曲张的病人。

【泡脚的正确方法与宜忌】相关文章:

艾叶泡脚的好处及方法03-25

中药渣泡脚的方法10-19

怎么正确使用足浴盆泡脚01-06

书桌的摆放的风水宜忌06-04

玄关风水各种宜忌06-04

家装风水宜忌06-03

鞋柜摆放宜忌需知06-03

客厅装修设计风水宜忌06-04

别墅大门风水宜忌06-03

10大买房风水忌宜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