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持续发烧38度左右怎么办

时间:2023-08-04 08:37:54 泽楠 健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孩子持续发烧38度左右怎么办

  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孩子持续发烧38度左右怎么办,欢迎阅读参考。

孩子持续发烧38度左右怎么办

  孩子持续发烧38度左右怎么办

  1.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家长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门,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出汗,这时再看小婴儿,鼻子通了,呼吸平稳了,温度也降下来了。这时,家长再把宝宝叫醒,多给喂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如初。我儿子一岁前有几次感冒发烧都是用这种方法治好的,最短的一次只用了15分钟,最长的一次捂了一个半小时,我的手都麻了,才见儿子头上冒汗。所以在给宝宝用手心捂前囟门时,家长千万不要着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来操作,男士的热量大,宝宝容易出汗。

  2.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能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子也愿意吃。家长可以一天给孩子喂2~3次,孩子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3.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家长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开水给孩子喝,能消内热。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几次小便,让身体的内热随着尿液排出,体温才会下降,上火的症状也才会好转。

  4.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发热,则说明体内有内热或炎症,家长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钟后给孩子喝,一天2~3次,到孩子白天不发热时,就不要再喝了。同时尽量给孩子多喝水,吃新鲜的水果,饮食要相对清淡,不能吃鱼、虾,只能吃其他肉类及蔬菜。

  5.如果孩子白天体温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热,说明孩子发热是身体内寒重及亏虚引起的,这时仍要给孩子喝生姜红糖葱水,最好再配合艾叶水泡脚祛寒,而且可以让孩子喝肉汤和淡淡的鸡汤,固元膏可以一天吃2次,一次小半勺,给孩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让孩子多喝水。

  6.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脚心,把热往下引,等脚搓热了,再搓小腿,上下来回搓,把小腿搓热后,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后背和耳朵,最后搓孩子头顶正中的百会穴。

  家长在帮孩子按摩时不可太用力,要轻轻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着急,一边搓,一边让孩子多喝些温开水。如果孩子烧还不退,可用温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肤擦红、擦热,让孩子的身体自行散热。如果孩子还是手脚发凉,则说明受寒较重,家长可连续给孩子多喝几次生姜红糖葱水,这样处理后,孩子多半都能降温。

  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喝葱姜红糖水加按摩治疗发热时,要先喝葱姜红糖水,然后再按摩。

  孩子持续发烧38度处理办法

  发烧即发热,38度即38℃,孩子发热的温度一直为38℃,通常可以听从医生建议通过多饮用温水、物理降温、口服药物等方法减轻此类现象,药物一般为非甾体抗炎类或抗生素类药。

  一、多饮用温水:

  应适量多喝温水,排尿次数变多,有助于使得多余热量顺着尿液排向体外,进而辅助降温。同时还可以为自身补充由于出汗而失去的水分,降低脱水、电解质紊乱发生概率。

  二、物理降温:

  孩子的体温相对不是很高,若无明显头部或身体不适现象,可以先不用药,建议采取冷敷额头、将浸过温水的毛巾擦脚心等措施,经蒸发散热,使得自身的温度逐渐降低。

  三、口服药物:

  1、非甾体抗炎类药:若孩子伴随明显头晕、头痛、食欲差等现象,体温有上升趋势,一般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药物进行退热处理;

  2、抗生素类药:若发热与细菌侵袭有关,还可以配合医生口服阿莫西林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去除感染病灶后,上述现象也会慢慢减轻。

  除上述情况外,还可以按照医生指导采取补液、针刺放血等方法减轻症状。上述现象一般与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有关,以免误诊,可以前往小儿感染科、小儿呼吸科等科室进行胸片、血生化等检测。

  做好个人保暖工作,作息应规律,适当食用南瓜粥、橙子、鸭肉等清淡、有营养食物,不应盖过厚被子,防止干扰散热。

《孩子持续发烧38度左右怎么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孩子持续发烧38度左右怎么办】相关文章:

孩子持续发烧怎么办06-03

小孩子持续发烧怎么办06-03

持续发烧应该怎么办06-04

孩子发烧怎么办_孩子发烧的原因06-03

孩子发烧怎么办_发烧的原因06-03

孩子发烧怎么办04-26

孩子发烧怎么办?06-03

孩子晚上发烧怎么办-孩子晚上发烧的办法05-09

孩子半夜发烧怎么办03-31

在线咨询

孩子持续发烧38度左右怎么办

  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孩子持续发烧38度左右怎么办,欢迎阅读参考。

孩子持续发烧38度左右怎么办

  孩子持续发烧38度左右怎么办

  1.一岁半以内的婴幼儿,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家长可以在孩子睡着后,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前囟门,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出汗,这时再看小婴儿,鼻子通了,呼吸平稳了,温度也降下来了。这时,家长再把宝宝叫醒,多给喂一些温开水或红糖水,宝宝很快就能恢复如初。我儿子一岁前有几次感冒发烧都是用这种方法治好的,最短的一次只用了15分钟,最长的一次捂了一个半小时,我的手都麻了,才见儿子头上冒汗。所以在给宝宝用手心捂前囟门时,家长千万不要着急,最好是由孩子爸爸来操作,男士的热量大,宝宝容易出汗。

  2.多数孩子还是受凉感冒引起的发热,发热时手脚发冷、舌苔发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家长可以用生姜红糖水给孩子祛寒,效果是不错的,如果生姜红糖水里再加上2~3段切成一寸长的葱白,效果会更好。若孩子怕辣,可以在给孩子煮的稀饭里面加上两片生姜、两段葱、几滴醋,煮好后,去掉姜、葱,喂给孩子吃,能祛寒、发汗,退热的效果不错,孩子也愿意吃。家长可以一天给孩子喂2~3次,孩子退热后就不要加葱了,舌苔不再发白时,姜也可以不放。

  3.如果孩子发烧时手脚不冷,但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则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就不能喝生姜红糖水了,家长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盐开水给孩子喝,能消内热。孩子只有大量喝水,多解几次小便,让身体的内热随着尿液排出,体温才会下降,上火的症状也才会好转。

  4.如果孩子白天、晚上都发热,则说明体内有内热或炎症,家长可以用苦瓜切成薄片,取10片,加水煮5~10分钟后给孩子喝,一天2~3次,到孩子白天不发热时,就不要再喝了。同时尽量给孩子多喝水,吃新鲜的水果,饮食要相对清淡,不能吃鱼、虾,只能吃其他肉类及蔬菜。

  5.如果孩子白天体温正常,一到傍晚就升高,到早晨又退热,说明孩子发热是身体内寒重及亏虚引起的,这时仍要给孩子喝生姜红糖葱水,最好再配合艾叶水泡脚祛寒,而且可以让孩子喝肉汤和淡淡的鸡汤,固元膏可以一天吃2次,一次小半勺,给孩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让孩子多喝水。

  6.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帮孩子按摩。先搓孩子的脚心,把热往下引,等脚搓热了,再搓小腿,上下来回搓,把小腿搓热后,再搓孩子的小手、胳膊、后背和耳朵,最后搓孩子头顶正中的百会穴。

  家长在帮孩子按摩时不可太用力,要轻轻地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要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能着急,一边搓,一边让孩子多喝些温开水。如果孩子烧还不退,可用温水把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肤擦红、擦热,让孩子的身体自行散热。如果孩子还是手脚发凉,则说明受寒较重,家长可连续给孩子多喝几次生姜红糖葱水,这样处理后,孩子多半都能降温。

  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喝葱姜红糖水加按摩治疗发热时,要先喝葱姜红糖水,然后再按摩。

  孩子持续发烧38度处理办法

  发烧即发热,38度即38℃,孩子发热的温度一直为38℃,通常可以听从医生建议通过多饮用温水、物理降温、口服药物等方法减轻此类现象,药物一般为非甾体抗炎类或抗生素类药。

  一、多饮用温水:

  应适量多喝温水,排尿次数变多,有助于使得多余热量顺着尿液排向体外,进而辅助降温。同时还可以为自身补充由于出汗而失去的水分,降低脱水、电解质紊乱发生概率。

  二、物理降温:

  孩子的体温相对不是很高,若无明显头部或身体不适现象,可以先不用药,建议采取冷敷额头、将浸过温水的毛巾擦脚心等措施,经蒸发散热,使得自身的温度逐渐降低。

  三、口服药物:

  1、非甾体抗炎类药:若孩子伴随明显头晕、头痛、食欲差等现象,体温有上升趋势,一般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药物进行退热处理;

  2、抗生素类药:若发热与细菌侵袭有关,还可以配合医生口服阿莫西林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去除感染病灶后,上述现象也会慢慢减轻。

  除上述情况外,还可以按照医生指导采取补液、针刺放血等方法减轻症状。上述现象一般与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有关,以免误诊,可以前往小儿感染科、小儿呼吸科等科室进行胸片、血生化等检测。

  做好个人保暖工作,作息应规律,适当食用南瓜粥、橙子、鸭肉等清淡、有营养食物,不应盖过厚被子,防止干扰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