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项目建议书

时间:2023-02-17 09:30:02 建议书 我要投稿

农业项目建议书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建议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建议书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建议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业项目建议书,欢迎大家分享。

农业项目建议书

农业项目建议书1

  第一章 概 况

  1.1项目概况

  武威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欧亚两洲陆路贸易往来交通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重要地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武威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道312线改建工程完工,达到了国家一级公路标准;自筹建设了武威至武南宽幅公路;武民公路建成通车,兰新铁路西陇海线武威段建设工程业已开工建设,以上交通设施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武威的交通状况。截止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城乡公路四通八达,路网林带和相应设施配套的公路交通网络。近年来,武威市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初步形成了以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农业设施和沙漠探险为内容,以东南西北中五条旅游线路为主的旅游格局。为不断适应现代旅游者的个性化、特色化的需求,加快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尽快把我市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武威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和沙漠探险旅游定为我市特色旅游产业,并专门成立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由凉州区具体负责实施。凉州区以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和沙漠探险作为旅游业开发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区域游,规划建立一个以民俗风情观光旅游为主线,历史文化风景区、农业科技示范区、莫高旅游度假区、沙漠绿洲游览区、珍奇动植物观赏区、沙漠腹地探险区、沙漠生态旅游区和农耕饮食品尝区等相对独立、彼此衔接、功能各异、设施齐全、特色鲜明的“一线八区”综合旅游风景区。这里既有迷人的西部戈壁和田园风情、古老的'汉、明长城遗址、古丝绸之路的驼队足迹、长河落日的大漠风光,也有以反映历代诗人有关《凉州词》内容的葡萄长廊和葡萄酒文化。尤其主要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藏归属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遗址和有“石窟鼻祖”之称的天梯山石窟也坐落于此。在这里,不但可以观赏戈壁风光的雄浑与壮美,感受沙漠绿洲的旖旎与灵美,追寻古代文明的遗踪与旧梦,领略戍边将士的豪迈与风流,还可以品尝葡萄美酒的醇厚与清爽,亲近西部农村的泥土与乡俗,体验沙漠探险的惊险与刺激。国家、省、市先后投资对这里进行开发建设,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这里的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旅游交通条件很差,公路等级低、路况差,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景区发展。为此,整修现有道路,提高道路等级,缩短旅游交通时间已经成为当前工作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经过认真调查,建议对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路网进行改造扩建。

  1.2项目的必要性

  1.2.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的号召,设立了旅游国债基金,在旅游景点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了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特别对生态旅游、西部旅游和扶贫旅游重点扶持,争取和利用好国债资金来开发建设武威旅游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1.2.2旅游路网改造扩建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关联度高,辐射带动性强的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旅游业在一、二、三产业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旅游给人们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愈来愈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路网改造扩建会促进区域内旅游业和其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2.3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路网的改造扩建,旨在建立快捷、便利的高标准旅游公路,以提高旅游景区(点)的可进入性,拉近景区(点)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满足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起到了增大旅游者的选择性,刺激旅游消费的目的。

  1.2.4旅游路网改造扩建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旅游公路的建成,将带动沿线乡镇经济的发展,加之,公路两侧的绿色通道、小康住宅、灯箱广告等风景线建设,本身就是一种“流动”的旅游景观,从侧面丰富了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内涵。

  1.3项目的可行性

  1.3.1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现有的路网设施为区内旅游公路改造扩建提供了基础条件,项目实施后,可逐步改造旅游道路等级,提高交通便利,扩大旅游客源。

  1.3.2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实地调研、规划,并专门成立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统一指导、管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规划和建设。

  1.3.3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旅游景区(点)建设初具规模,许多旅游景区(点)在本省已家喻户晓,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率,旅游公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提高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省外甚至国外打响旅游区的品牌。

  第二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

  2.1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路网现状

  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涉及旅游点23处,沿途道路主要有312国道、凉古公路、黄哈公路、双清公路、黄吴公路等8条,公路总里程近150公里,其中:凉古公路(凉州至古浪)前5公里凉州至清水三级公路已于2002年8月建成,清水至长城段38公里已立项待建;白塔寺至312国道2.5公里道路正在建设,20xx年7月底可完工;黄羊至王景寨5公里道路为土路;长城乡通往邓马营湖前4公里为沙砾路,其余为土路;黄哈公路、双清公路、黄吴公路等均为无等级公路,以上道路路况较差,且年久失修。

  2.2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2.2.1通往黄羊河农场、十八里葡萄长廊的黄吴公路(黄羊至吴家井)全长约20公里,以现路为基础拓宽改造为二级公路;黄羊河农场──吴家井乡──长城乡道路两侧建成防风固沙宽林网风景线;黄羊镇──黄羊河农场公路两侧建成渠路林配套风景线;长城路段公路两侧主要种植风沙防护林带。。

  2.2.2黄羊河农场至王景寨农场约5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3沙漠公园至兰墩滩原种场约3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4沿明长城边沿便道,总长约10公里进行砂石硬化并逐步改造为三级公路;

  2.2.5通往葡萄基地、延寿寺的双清公路(下双至清水曾家堡)15.2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6通往黄羊绿色食品科技园区、天梯山石窟的黄哈公路约35公里,改造为三级公路。

  2.2.7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设立交通疏导标识牌。

  第三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3.1投资估算

  3.1.1该项目预计总投资7196万元,详细预算见附表。

  3.2资金来源

  3.2.1申请旅游国债资金3000万元,银行贷款1000万元,地方自筹3196万元。

  第四章 项目实施步骤

  4.1建设周期安排

  4.1.1第一阶段(20xx年5月——2004年7月)

  完成黄吴公路20公里道路拓宽改造,沙漠公园至兰墩滩原种场3公里道路拓宽改造,黄哈公路35公里路面改造;黄吴公路两侧建成防风固沙宽林网风景线,黄羊镇──黄羊河农场公路两侧建成渠路林配套风景线建设;完成长城路段风沙防护林带建设。

  4.1.2第二阶段(2004年8月——2005年12月)

  完成黄羊河农场至王景寨农场5公里道路拓宽改造,下双至清水曾家堡15.2公里道路路面改造,沿明长城边沿10公里便道进行砂石硬化并逐步改造为三级公路;在各交通要道、路口设立交通疏导标识。

  4.2建设投资安排

  4.2.1 20xx年5月 前期准备工作 投资100万元。

  4.2.2 20xx年8月 施工准备工作 投资500万元。

  4.2.3 20xx年8月──2005年10月施工 投资6000万元。

  4.2.4 2005年12月 工程收尾 投资696万元。

  第五章 项目效益评估及分析

  项目建成后,将对沿线乡镇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迅速推出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精品旅游线路,逐步拉长各功能区的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旅游项目和基础配套设施,培育全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旅游业、农业及其它产业的共同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农业项目建议书2

  一、项目背景

  黄山区地处黄山北麓,是华东“四名”(上海名城、杭州名湖、苏州名园、黄山名山)国际旅游线的重要一极,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集散地和休闲度假中心。是集名山、胜水、茂林、幽谷、奇洞、飞瀑于一体的旅游资源大区,每年游客量达150多万人次。仙源镇距离黄山区城区6公里,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历史古迹纵多,生态良好,旅游资源丰富;仙源镇也是一个农业大镇,是黄山区蔬菜花卉主产区。

  随着全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不再满足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模式,而更加提倡参与性和体验性,因此产生了很多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和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旅游园区。观光农业就是利用农业生产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可参与性,开发规划出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满足游客需求,促进旅游农业发展的模式。仙源镇龙山千亩蔬菜基地位于103省道边,拥有500亩钢管大棚蔬菜基地、50亩花卉苗木基地和30亩大棚葡萄园,非常适合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园,并以此为契机发展现代农业项目,不仅有利于做大做强黄山区的生态旅游项目,也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丰富黄山区旅游项目的需要。黄山区的旅游项目多以自然风光为主,很少有参与体验性项目,特别是农业体验性项目没有。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游客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增加了黄山区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的内涵。

  2、拓展农业功能,增加农民收入的需求。休闲观光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拓展农业功能,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3、是建设现代化蔬菜基地的需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设施装备的集成应用、提升集成配套生产技术水平、示范辐射联动,达到一流的生产水平、一流的产品质量、一流的生产效益,使龙山蔬菜基地成为我区高效生态农业的核心区。通过展示农业成果、普及农业知识、弘扬农耕文化、传播农业文明,成为我区教育实践的科普区。

  4、是仙源镇旅游兴镇的需要。“旅游兴镇”是仙源镇党委、政府的战略决策。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开发高质量的体验性、参与性、多样性现代农业旅游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产品和独特性卖点,推动全镇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项目区的现有基础条件

  1、龙山千亩蔬菜基地地位于103省道旁,麻川河沿岸,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生态优美。

  2、基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现水、电、机耕路、生产用房基本配套;大棚设施齐全,拥有550多亩钢管大棚设施和5亩连栋温室。

  3、基地现有蔬菜、花卉、苗木、果木等产业,品种较为丰富,一年四季产品不断,可满足游客周年观光、体验生活的需要。

  4、基地从09年开始摸索发展农业旅游模式,近二年到基地采摘或体验农业生产的游客约有20xx多人,且多为铜陵、芜湖等外地游客。

  四、项目建设内容

  主要是在龙山千亩蔬菜基地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个集生产、示范、旅游观光、采摘、体验为一体的休闲旅游现代农业基地。项目建设集生态农业开发建设、科学管理示范运作、观光了解农业生产,互动参与农事劳作、农产品采摘、获取农业知识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一)基地的布局:

  1、以连栋温室为核心的新奇特生产区:主要生产新奇特蔬菜;

  2、以葡萄园为核心果蔬采摘区:主要体验采摘樱桃番茄、葡萄为主;

  3、花卉区:以观赏花卉为主。

  4、生产区:以钢管大棚为主的蔬菜生产区。

  (二)主要建设内容:

  1、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完善。按照现代农业生产和休闲观光旅游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地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2、引进新的园艺设施装备。改造连栋温室,新增加温、通风设备,基地配套全部喷、滴灌设备。

  3、科普文化长廊建设:沿主干道建设拱型科普文化长廊,制作相关的农业知识及黄山区和仙源镇的文化历史知识展板。沿途建设一些石椅、石桌。

  4、农产品销售店。主要以销售本基地生产的蔬菜花卉水果为主,兼营其他旅游商品。

  5、附属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大门、停车场、厕所、管理房、休息亭等建设。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项目投资估算

  1、基础设施建设:30万元;

  2、园艺设施装备:20万元;

  3、科普文化长廊建设:30万元;

  4、农产品销售店:20万元;

  5、附属设施建设:30万元;

  1-5项合计共130万元;

  (二)资金筹措

  镇、村自筹80万元,申请贵单位资金扶持50万元。

  六、效益分析

  1、黄山区每年平均接待游客150万人次以上,保守估计园区每年将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每人在园区消费50元计算(包括特色产品和休闲娱乐),一年旅游收入将达到500万元。

  2、园区通过农业产业化升级,重点发展精品农业,农产花卉、水果、蔬菜品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000万。

  3、项目实施后,将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企业,树立黄山特色农产品品牌,开展特色生态观光旅游,带动乡村旅游业,完善黄山旅游产业链,提高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当地财政税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项目建议书3

  项目名称:**县桑园冬季间套种马铃薯技术研究和示范

  项目申报单位:**县农业区划办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主管部门: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项目申报时间:XX年8月29日

  一、项目摘要:

  项目名称:**县桑园冬季间套种马铃薯技术研究和示范

  建设地点:**县 乡镇 村。

  建设年限:XX年12月~XX年12月。

  建设规模:建设试验面积12亩,建设示范面积100亩。

  建设性质:该项目由省**县农业区划办、**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共同承担。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1、农作物间套种是近时期**地区农业增效的有效措施

  农作物相互间套种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高效农业生产的有效手段,尤其是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间套种研究,是事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战略问题,也是近来农业技术研究的热门课题。

  2、**地区冬季间套种马铃薯的研究取得初步进展

  从XX年开始,**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在**开展冬季间套种马铃薯的试验,取得初步成功,在**县果园冬季连片间套种马铃薯的试验示范中,亩产量达到 1500公斤 以上,为**地区冬季间套种马铃薯打下了较好的研究基础。

  3、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XX-20xx》中的布局规划,马铃薯是我国第五大粮食作物,粮菜饲兼用,加工用途多,产业链条长,增产增收潜力大,因其营养丰富,被誉为“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提高,在增加食品营养源、丰富市场食品种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是,我国马铃薯生产也面临着优质高产品种缺乏、脱毒种薯供应不足、耕作方式粗放、机械化水平低、贮藏技术和加工增值程度低等因素的制约,亟需提升生产、加工、贮藏、流通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东北、华北、西北、西南、**5个优势区。其中,**马铃薯优势区包括**、**、**3省,江西南部、湖北和湖南中东部地区,主要包括82个重点县,着力发展鲜食用薯和出口鲜薯品种。

  4、以**县为主要代表的**地区桑园在冬春季的苗前期,土地空间和时间适宜进行马铃薯间套种植,增收效应将十分明显

  **地区桑园在冬春季的苗前期,土地空间和时间适宜进行马铃薯间套种植的。**县的桑园面积在**万亩左右,间套种植马铃薯每亩产量可达 1000公斤 左右,每亩增收1000元(按1.0元/公斤计算)计算,如果全县桑园全部进行马铃薯间套种,种植面积按一半进行统计,预计全县**万亩桑园(实际面积为**万亩)可多增加生产收入*亿元。

  5、在我县开展冬春季桑园间套种植马铃薯的研究和示范,拓宽我县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符合国家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和**省钱粮双增的农业产业政策,该项技术的推广,将给**地区桑蚕生产增加产值奠定更好的基础。

  6、本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是省综合研究实力三强所之一,长期进行马铃薯的育种、栽培、免耕及间套种技术研究,XX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马铃薯品种3个,“**冬种马铃薯新品种筛选和春夏繁种技术研究”通过XX年**科技厅研究成果鉴定。现本单位又是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的实施单位。有过强过硬的技术支持本项目的研究工作。

  因此,在**县开展冬春季桑园间套种植马铃薯的研究,建立示范基地,推广项目技术成果,带动**地区春季桑园间套种植马铃薯产业发展,增加农民和农业的收入,意义十分重大,符合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农业七大体系建设的产业政策,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以**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作为技术依托单位,本项目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2)增加农业生产总值

  农民种植效益方面,经初步估算,应用本项目研究、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进行高效间套种栽培,每亩增加收入1000元,我县桑园种植区将增加*亿元的总收入。

  (3)增加桑农生产性纯收入

  按每亩投资500元计算,桑园冬春季间套种马铃薯亩增加纯收入500元,我县**万亩桑园全部进行间套种,将为桑农增加纯收入****万元。

  2、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1)产业效益:本课题研究将在**带动和培养一批桑园冬春季间套种马铃薯研究和种植技术人员,增加桑园种植效益,改善和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实现农业和农民钱粮双增收。

  (2)农业人力资源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培训一大批桑园间套种马铃薯的技术人员,为今后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3)桑园间套种马铃薯的产业发展,在农资供应、产品技术服务、产品流通和运输等各个环节增加就业人数,在很大程度上扩大项目发展的受益人群,

  3、生态效益:

  在我县进行桑园冬春季间套种马铃薯,充分利用了桑园生产的时间和空间,可以起到水土保持和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改善桑园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4、项目风险评估

  (1)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是筛选出马铃薯间套种的新品种,以及桑园冬春季节间套种马铃薯的技术模式、技术示范,资金全部应用与试验和示范工作,不存在资金风险的问题。

  (2)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化肥,不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不存在环境风险。

  三、结论

  1、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农业发展趋势,农村和桑蚕行业也需要新的技术模式来促进蚕桑业综合效益的提高,所以本项目研究意义重要重大;而且本项目以**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宁试验站为技术依托单位,在技术上是可靠的,操作上是现实可行的。

  2、建议**省农业区划办对上述项目的立项予以研究,批准立项。

农业项目建议书4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

  XX农业生态园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

  XX

  3、项目投资人

  XX

  4、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建设面积XX亩的现代化生态园。

  5、产品规模

  种植乔木类绿化苗木占地XX亩,灌木类绿化苗木占地XX亩。

  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承包土地XX亩,引进和购置绿化苗木种子;购置提水设备1套;机械设备1套;运输车辆1辆;购置生产工具等。

  7、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XX万元,全部由公司自筹资金。

  8、项目建设期及远期规划

  本项目建设期两年,即从20xx年至20x年,一期承包土地XX亩,建设期一年,二期规划XX亩,建设期一年。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1、社会发展大背景

  按照市委确立的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以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总体定位。围绕实现农业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着力一、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以现代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为发展方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我县都在积极创建文明、卫生、园林城市活动。要求拓展人口密集区绿地,加快城市公园、生态农业观赏园、经济林和风景林的建设,形成良好的外围生态圈。在这种大的发展环境下,观赏植物、园林绿化必将成为城市建设、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点缀和添色,市场前景极为看好。

  2、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XX镇位于西部,与河南省XX县相邻。该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境内河流纵横,良田千顷,林木葱郁,环境幽雅,但是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农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油菜为主。由于农业生产摆脱不了传统农业的束缚,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应缓慢,经济效益比较低。XX镇从事种植绿化苗木、花卉、观赏盆景的企业很少,没有一家把绿化苗木、花卉种植与园林休闲观光相结合,而本公司重点打造绿化苗木,观赏植物,盆景,鲜花等种植,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园林观赏、健身、垂钓、玩水、乡村旅游度假等休闲观光项目。种植的绿化苗木、花卉、观赏植物能够

  美化环境、吸烟滞尘、减少噪音、能有效改善我镇近郊生态环境质量和景观风貌,进一步提升105国道现代农业示范线的景观风貌。通过大力种植绿化苗木、观赏植物、鲜切花卉,带动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土地综合产出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市场预测

  我国加入WT0后,经济溶入全球一体化,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粮、棉、油等农业产业将处于劣势,而技术型的苗木、花卉等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园林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环保意识的增强,给观赏植物,园林绿化苗木产业带来了无限生机。该产品在市场滞销之时,仍可通过对园林苗木的培育,增加树龄等方式,使价值倍增,在市场好转时卖出更好的价格,因此该项目市场风险小。近年来,我国苗木花卉业发展迅速,优质苗木花卉产品供不应求。目前,我县苗木花卉业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化苗木市场的需求不断加大。现在XX镇从事种植绿化苗木、花卉、观赏盆景的企业很少,所需绿化苗木、花卉、观赏盆景大部分从外地调进,运输及苗木价高,长途搬运成活率相应降低。本项目的实施将减少从周边县份调运绿化苗木,并积极发展适宜本地生长的绿化苗木,因此,本项目建成后的销售前景十分广阔。

  四、建设地点

  1、建设地点及规模

  本项目拟选择在XX县XX镇XX村,拟建设规模为XX亩。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与农户签订土地租赁合同。

  2、建设地概况

  2.1XX县概况

  XX县地处安徽省西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东邻六安、寿县,西与河南省固始县毗邻,南与金寨接壤,北与颍上、阜南隔淮河相望。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属低岗丘陵地区,北部为平地湖泊河流,淮河流经全县79公里,内河航运直通长江各口岸,是淮河中游的重点行蓄洪区,淮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位于该县内。城西湖、城东湖、姜塘湖三大行蓄洪区(建国后区行蓄洪25次),总面积953平方公里,占全省行蓄洪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调蓄洪水能力50亿立方米,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县总面积34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4237公顷,辖32个乡镇,425个行政村,16个社区,总人口165万人。

  2.2 XX镇概况

  XX镇位于XX县西北部,距离县城34公里,面积121平方公里,耕地8.6万亩,人口5.6万人。下辖桃园、苏宋、双圩、杭庙、八里、黄虎、腰屋、团山、周楼、马鞍山、蝎子山、中军楼等12个行政村。主要农作物为油菜、小麦、水稻。

  这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105国道和在建中的商景高速横穿全境,阜六高速贯穿南北,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矿产资源丰富。冯井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

  五、一期二期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1、一期二期建设规模

  一期二期种植乔木类绿化苗木占地200亩,灌木类绿化苗木占地100亩,水产养殖占地100亩,花卉占地70亩,乡村生态农家土菜馆占地30亩。

  2、一期二期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期二期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1)土建工程

  建设农家土菜馆5000平方米;建设仓库500平方米;休闲观光设施1000平方米;育苗大棚10000平方米;花卉保温大棚10000平方米;智能恒温大棚5000平方米;

  (2)设备及管道安装

  主要包括:建设自动灌溉管道10000米,购置提水设备2套;机械设备3套;运输车辆3辆;以及建设动力电线路,购置生产工具。

  (3)项目建设其他费用

  主要包括:承包土地500亩,引进和购置绿化苗木及观赏植物,花卉种子。

  六、一期二期项目实施计划

  1、一期二期实施年限

  本项目计划当年实施,即从20xx年1月开始至 20xx年12月建成。

  2、一期二期进度计划

  一期二期建设两年内完成。当年建好300亩的苗木基地,安装电排灌溉网,整修好进场路,修建好钢架大棚,安装灌溉管道,引进各种绿化苗木及观赏植物、花卉种子,20xx年建好占地30亩的.农家土菜馆,20xx年12月建好100亩的水产养殖基地,花卉基地70亩。

  七、劳动组合、管理与运行管护

  1、劳力定员、人员素质、人员培训

  基地定员20人。苗木基地设初中级职称2人,高级职称1人,技术工人10人,其他尚缺人员临时招用。计划通过一年培训,使全部工人均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

  2、组织管理

  基地设总部,由总经理负责。负责整个基地的生产、经营、管理。

  八、投资总预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总预算

  2、资金筹措

  项目总预算万元,企业自万元。

  3、资金使用

  企业自筹资金主要用于土地承包、苗木、种子引进、水塘改造及农家土菜馆建设。

  九、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是长期的农业投资项目,第一年、第二年为建设期没有销售收入,第三年至第四年销售收入只能够支付当年土地租金、人工工资及后期扩大再生产,第五年至第八年每年逐步收回全部投资,八年后开始盈利。

  2、社会效益

  本项目种植的1000亩绿化苗木、花卉、盆景、水产养殖,打造了一个1000亩的湿地公园。资金由企业投入,为政府节约湿地公园的资金投入及每年的管理费。通过流转土地,解决了荒坡地农民种地难问题,通过雇佣农业工人、收购籽播苗、与当地苗木经纪人合作营销等方式,可解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约20人就业,每年直接带动农户增收。项目绿化苗木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的技术示范,以及项目单位对当地农户的技术培训指导,可促进当地绿化苗木产业的发展,可间接带动苗木基地上千亩,带动几百农民就业。

  3、生态效益

  本项目是绿化苗木、观赏花卉、盆景等种植,不仅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还将改善和促进项目地生态环境。项目建成实施后将起到一个科技示范作用,可间接带动苗木基地上千亩,政府不投资就建了一个千亩湿地公园,有效地改善城镇生态和人居环境。

  十、项目管理及保障措施

  1、项目管理

  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李荣忠同志担任,负责项目建设的招标、合同签订等全盘工作,主抓上下协调和资金落实。并选择公司2-3人组成,分别负责基础设施、绿化苗木基地、雇佣农户培训等项目建设的现场指挥和协调等实施工作,要求做到分工负责质量、进度和劳力调配及各方面协调工作,责任到人,实行责任追究制。

  2、保障措施

  (1)科学规划,规范建设。项目实施小组要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在严格搞好前期评估、论证的基础上,科学规范,合理布局,指导规范建设,每个建设项目都要组成技术工作小组、生产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生产过程的技术方案和操作规程

  (2)加强服务,搞好培训。根据项目需要,采取实地讲解和举办培训班相结合的方式,使其掌握生产栽培技术,同时开展市场信息培训,让他们能够根据市场需要来开展生产活动。

  十一、项目投资优惠政策建议

  本项目资金由企业投入,政府无负债,无投资风险。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建议政府给予政策支持。

  1、将该项目纳入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2、水、电接入生态园内。

  3、享受国家有关农业政策补贴。

  4、享受生态园有关政策性补贴。

  十二、初步结论及建议

  本项目符合国家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项目选项准确,设计科学,布局合理,资金投入回报率高,定论充分并切合实际,在苗木销售效益上留有很大余地,经得起风险的考验。且易于操作。项目建成后可产出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项目。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并在技术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

农业项目建议书5

  一、概要

  项目名称:xx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

  建设单位:xx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开发公司

  建设地点:河北省平山县古月镇井沟村

  建设内容:xx综合乡村游。包括千亩土地整理;万亩森林公园建设;采摘,种植资源开发。

  地址:河北省平山县古月镇井沟村

  二、立项依据和背景

  (一)、xx农业生态观光游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业观光游是时尚的旅游发展方向。它可以为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条可持续、高效的发展途径。乡村生态观光旅游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仅注重土地本身的农业生产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高度开放性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向。由于发展乡村生态观光游要求美化和保护环境,因而合理经营的乡村生态观光旅游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和乡村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对促进区域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xx生态农业观光园是风险性较小的旅游投资项目。

  平山县具有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等自然优势。发展xx古月生态农业观光园和原有传统农业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农业效益通过观光旅游得到提高,所以,投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比常规旅游项目具有更小的风险性。

  三、优势及有利条件

  (一)以大旅游理念整合周边景区,构建平山大旅游板块。

  发挥本景区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与天桂山,沕沕水,瑜伽山,紫云山整合互相推介,互相补充,市场共享,共同打造大西柏坡旅游板块。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xx光照充足,降雨集中,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良好的生态环境。xx周边没有污染工业;农田基本建设标准较高,沟、渠、路、林、桥、涵配套,森林一万多亩。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白云深处有人家”。良好的植被覆盖,清新幽静的深山腹地,山乡特色鲜明的农家小院,天、地、人完美结合、相补成趣。可谓,古有“桃花源”今有“xx”。

  (四)绝对的区位优势。xx距平山县城35公里,距省会石家庄60多公里。发展中国家大城市地区疏散理论认为,在大城市周围50公里范围内为母城吸引范围,50-100公里地带可成为疏散极成长的'地区。旅游关系上具有先天优势,更有条件加强旅游资源整合,接受大城市辐射的独特优势。

  四、建设内容和投资规模

  为进一步挖掘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加强基础实施建设,计划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包括“xx千亩土地整理”、“xx森林公园”、“xx采摘种植开发”等项目,发挥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三位一体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作用。

  五、实施计划

  总面积30000余亩。共分为旅游区、采摘区、百果园区、花卉区、高效养殖区等,建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百果园”、“生态效益林”等景点景区。

  六、开发前景

  农业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方向之一,在国外,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已经开始了农业旅游。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现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我们对于生态农业旅游的投入不多在加大,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可以看出生态旅游为了发展的前提是很大很好的,将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景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旅游经营与农业产业等方面的关系,构建和谐旅游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宗旨在于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xx生态农业旅游带给人们一种回归田园生活的感觉。

  此项目不仅有利于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有利于劳动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带动餐饮,旅馆,交通运输,旅游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前景。

农业项目建议书6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江西x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茶园

  2、承办单位概况:

  (1)全湖镇苏区村位于全湖镇西部,与塘城村、全丰村接壤,版图面积13平方公里,辖22个村民小组, 1800多常住人口,山林面积9.2万亩。

  (2)全湖镇全丰村位于全湖镇中部,与苏区村、黄沙塅村、经帮村接壤,版图面积14平方公里,辖25个村民小组,3100多常驻人口,山林面积10万亩。

  3、拟建地点:全湖镇苏区村及全丰村。

  4、建设内容与规模:

  (1)、整地2600亩;(2)、栽植茶叶650万株。

  5、建设期限:3年。

  6、投资概算:总投资1080万元。其中:

  (1)征地、整地费用640万元;

  (2)栽植、抚育、工资费用210万元;

  (3)苗木、施肥、相关设备等费用210万元

  (3)各种税费合计20万元。

  7、效益分析:

  (1)成本:第一年征地、整地、栽植、抚育、工资、苗木、施肥及相关设备费用在740万元左右;第二年抚育、施肥、栽植、工资及征地整地费用为250万元元左右;第三年抚育、施肥、征地、征地、购置相关设备费用在90万元左右。三年合计大约成本为1080万元。

  (2)收益:茶叶第三年盛产后每亩可收新茶300斤,每斤茶叶价格在60元左右,每亩收益在18000元,即收益为18000元x2600亩=4680多万元。

  (3)比较分析:盛产后只需一年即可收回成本,茶叶园生命周期在40年以上,即可获取总收益为1.8万元/年·亩x2600亩x40年-1080万元成本=18亿元

  8、资金来源

  (1)自筹资金600万元;

  (2)创业无息贷款20万元;

  (3)商业贷款200万元;

  (4)奖补资金20万元;

  (5)资金缺口240万。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1、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群众致富增收的需要;

  (2)发展生态林业的需要;

  (3)建设生态修水的需要

  2、建设条件分析:当地群众积极支持,政府大力扶,有关部门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另外土壤适宜,气温与海拔高度都较适合栽植绿色生态茶叶。

  三、建设规模

  1、1000亩生态茶园;

  2、栽植茶叶80万株;

  3、品种为西湖龙井、宁红茶等;

  4、建旅游休闲设施10000㎡。

  四、工程方案

  1、茶叶苗必须是2-3年生;

  2、修建配套排水设施,防止水土流失;

  3、实施立体种养,发展循环经济。在茶园套种蔬菜及药材,养殖少量家禽,利用家禽排泄物做肥料;

  4、实施滴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5、发展绿色旅游项目,集观光、休闲于一体。

  五、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生态茶园所属公司每年收入4680万元,可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当地群众350人就业,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二)社会效益

  本项目属返乡创业项目,对当地有志人士取到了示范

  和引领作用,能促进更多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

  (三)生态效益

  消灭了荒山,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增强了林业发展后劲,再造了一个山川秀美的新全丰。

  六、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体系

  项目所在乡镇全湖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茶园的实施工作,特成立了生态茶园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全湖镇政府镇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环保、农业、林业、农技等分管领导和部门领导担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实施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组长。

  2、技术支撑服务体系

  主要由县茶科所的技术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必要时可与省市有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对接,进行对口支援。

  七、结论

  该项目是一项惠民工程,实施该项目能有效促进林农增收群众致富,能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农业项目建议书7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区所在位置

  项目区位于##公路以西,##镇内,涉及新碰、野为、征拖、七氦、周开、平垛、蒋论、南可、四还、董是、小袁11个行政村,总人口2.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209人,耕地总面积26427.82亩,200X年农业总产值7874.91万元,其中:种植业6369.32万元,渔业896.2

  万元,林牧业109.6万元,养殖业498.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8元。

  2、项目区农业资源情况

  项目拟建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年雨量充沛,总降雨量1000mm左右,日照充足,常年2305.6小时积温较高,日均气温13-16℃,无霜期较长,达220-240天。该地区地势高低洼不等,水网密布,河沟面积3198亩,80%左右的耕地面积地面增高1.8—2.5米,其中涝渍型低产田面积达9200亩,因此,在前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时,开发了近380亩提水养殖鱼池,区域内土壤属勤泥壤种,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生态环境优良,灌溉水质较好,无污染,是发展稻渔共作无公害农业的理想基地。

  3、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涉及5个防洪联圩,现有联圩基础较好,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40%,联圩内有圩口闸42座,活口门15个,排灌动力苏Ⅱ泵5座,50泵5座,贯流泵2座,灌排总动力660千瓦,现有机耕路56条,机耕桥14座,基础设施已具一定规模,设施基本配套,农田灌排率达100%,渠系水利用系数100%,有效灌溉面积2.42万亩,这些为项目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项目区产业结构以稻麦连作为主,提水养殖为辅,其中稻麦种植面积近2.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6.8%。近年来,由于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加之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全,良种推广未能全面的种种原因,特别是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大量发生,农民的种植效益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遇水灾年份,形势更是十分严峻。今年的武育粳三号水稻有三分之一绝收,三分之一亩产仅有200公斤左右,还有三分之一的最高产量也不过400公斤左右,另有少部分生产的稻谷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十分畅销,由此可见,实行中低产田的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发展无公害农业势在必行。

  4、项目区建设条件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条件非常优越,##公路、##河从##镇内腹部穿过南北长27华里,###公路从镇域的中部横穿东西长13华里,四通八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镇又是位于##市的较东部地区的家禽养殖重镇,东与陶破镇相靠,南有戴跨相邻,西与和垛接壤,北与昌还镇交界,辐射周边较多乡镇人气,财气比较旺盛,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镇是发展优质种植业和无公害农业的有利区域。

  ——基础设施初具规模。项目区内2.64万亩,虽有部分低产田和部分提水养殖,但灌、排、防等生产设施相对齐全,规范化程度较高,种植条件很好,条田方整化面积较大,十分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开发。

  ——生态环境较好。项目区无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东临靖盐河,南靠蚌蜒河,西近唐港河,北有车路河,中有梓辛河、界河,水系条件十分优越,水质清淅,空气清洁,是发展稻鱼共作和农业综合开发的理想区域。

  ——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有丰富的农业种植、提水养殖,包括家禽养殖的多年历史经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的新技术,有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农技、农机、水产、水务等主导职能部门均在项目区内。今年省下达实施的优质弱筋小麦项目建设就在该项目区内,并正在进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全省水稻机插秧的试点工作就在我镇进行,省长###亲自来我镇视察和指导,插秧机达50台套,实施机插秧面积达1万亩以上。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的依据

  土地治理、低产田改造是国家重点农业开发项目,##市是个农业大市,在全省及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农业的模式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亮点,改造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推动我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加速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内有

  亩涝渍型和设施不够配套有低产田,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必须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从而提高这类低产田的综合生产力和抗御片段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质量,所以既是农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农产品市场竞争争的需要,也是农民增长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项目规划设计

  ㈠设计标准

  ①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②项目区有明显区域范围,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并符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综合措施,集中整治,连片开发。

  ③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实现园田化。

  ㈡水利措施

  ①灌溉工程:灌溉系统科学规划,田间灌溉设施、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齐全,性能与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划标准要求。

  ②排水工程:做到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畅通,渠系、桥、涵、闸等设计合理,建筑配套。

  ㈢农业措施

  ①农田工程:做到田(地)块要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格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

  ②田间道路:做到布局(规划)合理,循环畅通,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满足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的通行,宽度为5m以上,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并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宽度3.5m以上。

  ③土壤改良:通过农家肥的施用,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④良种繁育与推广:项目区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100%,在有条件而又需要的项目区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修建种子晾晒场和仑储设施,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

  ⑤农业机械化:做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㈣林业措施

  ①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树进行植树造林。

  ②人工造林苗林要达到二级以上的标准,造林当年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③农田防护林建设,要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

  ㈤科技措施

  ①农技服务体系:做到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

  ②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一定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非项目相比,至少提高3个百分点。

  ③技术培训:做到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基层干部、农民技术是和科技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做到每个行政村有3—5名农业科技骨干,每10户有1户科技示范户。

  ㈥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来改造低产田,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实现高产高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形成地方特色,促进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田间建设实现农田标准化、方整化改造低产田,通过路、桥、渠、站、电及小型建筑物的配套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②培植支柱型农业产业,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发适销对路的定型产品推向市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态农业产业,并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

  ③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培植和建立一批与相适应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并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行订单生产、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④发挥项目区示范带动功能。把项目区建成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为##及全省的农业发展提供经验。有效地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

  四、建设内容

  ㈠水利措施:

  ①新建机耕桥12座;

  ②新建小电灌站25座;

  ③新建苏Ⅱ灌站4座;

  ④新建硬质渠0.48 km;

  ⑤新配套小沟建筑特186个;

  ⑥架设电力线路14 km;

  ⑦新增100KV变压器4台套。

  ㈡农业措施

  ①全面条田方整化实现农田标准化20000亩;

  ②新筑机耕路砂石路面5.5 km;

  ③新增农业机械收割机10台,插秧机100台。

  ④新建种子仓库800平方米。

  ㈢林业措施:栽植防护林意杨10万株。

  ㈣培训措施:项目区根据季节特点,农事需要及时组织相关培训。

  五、投资概算及筹资措施

  1、投资概算: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850万元。

  其中:水利措施655.35万元;

  农业措施160.1万元;

  林业措施30万元;

  科技推广3.25万元;

  前期工作费1.3万元。

  2、资金筹措:

  申请中央财政480万元;省、市地方财政配套160万元,群众筹资210万元(约需投工10万个,折币200万元,群众自筹10万元,合计210万元)。

  六、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

  通过土地治理,项目区建成后,2.64万亩,产量产值将有显著提高。

  ①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小麦100公斤,亩增收入75元,计增收198万元;

  ②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稻谷150公斤,亩增收入120元,计增收316万元;

  ③项目建成后,每亩可节约成本55元,计节本145万元;

  ④项目实施后,合计可增收659万元,亩平249元,人均319元。

  2、社会效益:

  ①项目实施后,可年产弱筋小麦600万公斤;

  ②项目实施后,可年产优质稻谷950万公斤;

  ③项目实施后,主体高新技术普及率将达100%,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④项目实施后,将促进我地无公害绿色农业迅猛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⑤项目实施后,能带动我地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建立与发展,起到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⑥项目实施后,由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户灌水机械的重复投资,节约发能耗,节约用水,降低农本。砂石路面的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提高农副产品的运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3、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由于地面整治,改造低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措施、新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质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状况。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七、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200X年度土地治理项目领导小组,由##市开发局,##镇政府及项目实施的相关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名单(略)

  2、监督机制:

  项目实施中,实行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分离,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建立项目内部相互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和资金管理正常运转。

  3、保障措施:

  由项目管理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细化建设目标、内容、标准,强化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农业项目建议书8

  一、项目名称

  桑涧镇生态观光农业产业园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桑涧镇人民政府

  项目概况:主要打造建成旅游、休闲、垂钓和各类观光果园项目(桑树园、油桃园、葡萄园和中草药等规模园区)。

  二、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该园区规划面积8000亩,充分利用京沪高铁以西,省道S311以北,高铁快速通道以南土地区位优势。采用“荒山基储滩区启动、腹地跟进、体系创新、城旅共荣”发展策略,构筑“三园、一村、一中心”特色功能体系。

  桑涧镇果树观光园:依托现有的山区丘林地理优势建成20xx亩油桃,20xx亩葡萄、20xx亩桑树高效观光区果林示范园。打造成休闲观光、采摘一体的生态园。

  桑涧镇休闲度假村,充分利用老虎洼及桑涧水库的'自然优势,依托定城东向发展战略,建成拥有200套别墅型生活小区,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品位,形成集散服务中心,主题休闲街区和美食公园旅游产品系列特色。

  桑涧镇休闲垂钓中心,充分依托桑涧镇水库水利资源优势,建成20xx亩带有小桥流水、荷塘月色的休闲垂钓中心,接纳四方宾来观光、垂钓。

  四、总投资额

  项目估算总投资3亿元,其中:果树观光园1亿元,休闲别墅等1亿元,垂钓中心1亿元。

  五、建设起止年限

  建设时间为3年,从20xx.11—20xx.11

  六、前期准备工作情况

  项目共涉及四个行政村,目前已向土地承包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做好土地流转准备工作,同时邀请上海同济大学设计院资深专家来我镇实地勘察并做详细规划设计,向社会发布招商信息。

  七、项目优势条件及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规划区位于省道S311定滁路以北,北至京沪高铁快速通道连接线,东起京沪高铁线,西至定城交接处,这里地理条件好,有山,有水,有绿地,自然资源丰富,离省会合肥及淮南、蚌埠和滁州都是一小时以内到达时间,京沪高铁定远站十分钟时间到达,交通非常发达。

  根据市场预测,这个项目建成后每年总收入将达1.5亿元,扣除成本和税费,预计利润每年可达500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五年时间。

  八、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九、联系方式

  项目单位:定远县桑涧镇人民政府

  地址:定远县桑涧镇

  联系人:刘宏周

  电话:49220xx

  电子邮箱:sxxx100.com

农业项目建议书9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区所在位置

  项目区位于##公路以西,##镇内,涉及新碰、野为、征拖、七氦、周开、平垛、蒋论、南可、四还、董是、小袁11个行政村,总人口2。06万人,农业研究报告指出:其中农业人口19209人,耕地总面积26427。82亩,20xx年农业总产值7874。91万元,其中:种植业6369。32万元,渔业896。2万元,林牧业109。6万元,养殖业498。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8元。下面看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2、项目区农业资源情况

  项目拟建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年雨量充沛,总降雨量1000mm左右,日照充足,常年2305。6小时积温较高,日均气温13—16℃,无霜期较长,达220—240天。该地区地势高低洼不等,水网密布,河沟面积3198亩,80%左右的耕地面积地面增高1。8—2。5米,其中涝渍型低产田面积达9200亩,因此,在前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时,开发了近380亩提水养殖鱼池,区域内土壤属勤泥壤种,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生态环境优良,灌溉水质较好,无污染,是发展稻渔共作无公害农业的理想基地。

  3、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涉及5个防洪联圩,现有联圩基础较好,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40%,联圩内有圩口闸42座,活口门15个,排灌动力苏ⅱ泵5座,50泵5座,贯流泵2座,灌排总动力660千瓦,现有机耕路56条,机耕桥14座,基础设施已具一定规模,设施基本配套,农田灌排率达100%,渠系水利用系数100%,有效灌溉面积2。42万亩,这些为项目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项目区产业结构以稻麦连作为主,提水养殖为辅,其中稻麦种植面积近2。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6。8%。近年来,由于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加之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全,良种推广未能全面的种。种原因,特别是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大量发生,农民的种植效益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遇水灾年份,形势更是十分严峻。

  今年的武育粳三号水稻有三分之一绝收,三分之一亩产仅有200公斤左右,还有三分之一的产量也不过400公斤左右,另有少部分生产的稻谷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十分畅销,由此可见,实行中低产田的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发展无公害农业势在必行。

  4、项目区建设条件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条件非常优越,##公路、##河从##镇内腹部穿过南北长27华里,公路从镇域的中部横穿东西长13华里,四通八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镇又是位于##市的较东部地区的家禽养殖重镇,东与陶破镇相靠,南有戴跨相邻,西与和垛接壤,北与昌还镇交界,辐射周边较多乡镇人气,财气比较旺盛,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镇是发展优质种植业和无公害农业的有利区域。

  ——基础设施初具规模。项目区内2。64万亩,虽有部分低产田和部分提水养殖,但灌、排、防等生产设施相对齐全,规范化程度较高,种植条件很好,条田方整化面积较大,十分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开发。

  ——生态环境较好。项目区无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东临靖盐河,南靠蚌蜒河,西近唐港河,北有车路河,中有梓辛河、界河,水系条件十分优越,水质清淅,空气清洁,是发展稻鱼共作和农业综合开发的理想区域。

  ——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有丰富的农业种植、提水养殖,包括家禽养殖的多年历史经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的新技术,有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农技、农机、水产、水务等主导职能部门均在项目区内。今年省下达实施的优质弱筋小麦项目建设就在该项目区内,并正在进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全省水稻机插秧的试点工作就在我镇进行,省长###亲自来我镇视察和指导,插秧机达50台套,实施机插秧面积达1万亩以上。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的依据土地治理、低产田改造是国家重点农业开发项目,##市是个农业大市,在全省及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农业的模式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亮点,改造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推动我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加速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区内有亩涝渍型和设施不够配套有低产田,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必须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从而提高这类低产田的综合生产力和抗御片段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质量,所以既是农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农民增长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项目规划设计

  1、设计标准

  ①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②项目区有明显区域范围,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并符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综合措施,集中整治,连片开发。

  ③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实现园田化。

  2、水利措施

  ①灌溉工程:灌溉系统科学规划,田间灌溉设施、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齐全,性能与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划标准要求。

  ②排水工程:做到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畅通,渠系、桥、涵、闸等设计合理,建筑配套。

  3、农业措施

  ①农田工程:做到田(地)块要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格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

  ②田间道路:做到布局(规划)合理,循环畅通,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满足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的通行,宽度为5m以上,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并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宽度3。5m以上。

  ③土壤改良:通过农家肥的施用,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④良种繁育与推广:项目区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100%,在有条件而又需要的项目区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修建种子晾晒场和仑储设施,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

  ⑤农业机械化:做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4、林业措施

  ①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树进行植树造林。

  ②人工造林苗林要达到二级以上的标准,造林当年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③农田防护林建设,要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

  5、科技措施

  ①农技服务体系:做到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

  ②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一定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非项目相比,至少提高3个百分点。

  ③技术培训:做到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基层干部、农民技术是和科技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做到每个行政村有3—5名农业科技骨干,每10户有1户科技示范户。

  6、建设目标项目建设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来改造低产田,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实现高产高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形成地方特色,促进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田间建设实现农田标准化、方整化改造低产田,通过路、桥、渠、站、电及小型建筑物的配套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②培植支柱型农业产业,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发适销对路的定型产品推向市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态农业产业,并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

  ③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培植和建立一批与相适应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并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行订单生产、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④发挥项目区示范带动功能。把项目区建成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为##及全省的农业发展提供经验。有效地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

  四、建设内容

  1、水利措施:

  ①新建机耕桥12座。

  ②新建小电灌站25座。

  ③新建苏ⅱ灌站4座。

  ④新建硬质渠0。48km。

  ⑤新配套小沟建筑特186个。

  ⑥架设电力线路14km。

  ⑦新增100kv变压器4台套。

  2、农业措施

  ①全面条田方整化实现农田标准化20000亩。

  ②新筑机耕路砂石路面5。5km。

  ③新增农业机械收割机10台,插秧机100台。

  ④新建种子仓库800平方米。

  3、林业措施:栽植防护林意杨10万株。

  4、培训措施:项目区根据季节特点,农事需要及时组织相关培训。

  五、投资概算及筹资措施

  1、投资概算:本项目计划总投资850万元。其中:水利措施655。35万元。农业措施160。1万元。林业措施30万元。科技推广3。25万元。前期工作费1。3万元。

  2、资金筹措:申请中央财政480万元。省、市地方财政配套160万元,群众筹资210万元(约需投工10万个,折币200万元,群众自筹10万元,合计210万元)。

  六、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通过土地治理,项目区建成后,

  2、64万亩,产量产值将有显著提高。

  ①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小麦100公斤,亩增收入75元,计增收198万元。

  ②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稻谷150公斤,亩增收入120元,计增收316万元。

  ③项目建成后,每亩可节约成本55元,计节本145万元。

  ④项目实施后,合计可增收659万元,亩平249元,人均319元。

  2、社会效益:

  ①项目实施后,可年产弱筋小麦600万公斤。

  ②项目实施后,可年产优质稻谷950万公斤。

  ③项目实施后,主体高新技术普及率将达100%,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④项目实施后,将促进我地无公害绿色农业迅猛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⑤项目实施后,能带动我地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建立与发展,起到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⑥项目实施后,由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户灌水机械的重复投资,节约发能耗,节约用水,降低农本。砂石路面的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提高农副产品的运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3、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由于地面整治,改造低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措施、新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质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状况。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七、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20xx年度土地治理项目领导小组,由##市开发局,##镇人民政府及项目实施的相关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名单(略)

  2、监督机制:项目实施中,实行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分离,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建立项目内部相互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和资金管理正常运转。

  3、保障措施:由项目管理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细化建设目标、内容、标准,强化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农业项目建议书10

  一、 项目基本情况:

  淘农网是一家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农村资源供求平台。

  淘农网以政府“三农”政策为依托,配合淘农网口号“让农村资源飞起来”,全力打造绿色农业、休闲农村、工农联盟的新农村概念。让农村广阔的资源、农民无公害的农产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建立起与有志于投资农业产业化经营者及有意于体验休闲绿色农业城里人的沟通平台,同时可通过对农村资源充分使用及订单农业来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并可适当缓解农村就业压力,使用户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实现盈利,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更符合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总体目标。

  淘农网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发展村级代表和网上农业经纪人模式,通过村级代表及农业经纪人实现农村与民企、农户与城里人的牵线搭桥,有效地突破了农村电脑普及率及农村网络普及率低的`瓶颈。用户通过淘农网可以获取线上、线下多途径的信息。实现了农村、农户、民企、城里人、村级代表、农业经纪人、网络平台、市场,线上线下的产业链的融合。

  淘农网通过农业经纪这一概念,促进了农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既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又解决城里人食品安全的问题,通过农业经纪带动农产品区域经济发展。

  我们口号

  办中国第一家专业服务于农民的网站

  我们的目标

  让农村资源飞起来!

  二、网站项目设计思路:

  1、网站首页分产品模式和地域模式两种形式登陆

  2、网站总体设计以分类信息为主体

  3、网站登录发布供求信息按分非经纪人、经纪人、村级代表三种方式

  4、经纪人注册用有效身份证明即可;村级代表需村委会确认方可

  5、积分制:仅限于经纪人、村级代表;经纪人注册成功后可赠送基础积分100分,村级代表注册成功后可赠送500-1000分,没发布一条有效信息可获得1分(经纪人)、10分(村级代表);积分可做为未来会员升级、奖励等(另议)

  6、网站信息内容:

  (1)供方信息要明确到村级、农户(非农村信息不准发布,要纯净的农业信息!)

  (2)需方信息不限

  (3)信息类别:

  县、镇、村农业产业项目招商信息;农户资源对接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民间艺术品;民俗旅游;休闲农业;农技信息(含生产资料);农产品应急销售;农村特困户帮扶信息;农民工招聘信息;农村婚恋信息;农村物流;其它。

  三、网站运营思路:

  1、总体围绕三农发展为主线

  2、注册会员一年内免费,一年后(网站具有一定规模及影响)进行会员升级,其中非注册会员免费发布,经纪人50-100元/年(暂定),村级代表200-500元/年,积分可设定标准来抵顶部分会费。

  3、项目规划:

  (1)项目建设初期先要争取地方政府在推广宣传过程中的支持;

  (2)项目建设中期(有一定影响)争取国家三农政策的扶持资金(较难);

  (3)争取半年内在威海实验推广完成,一年内重点扩展到青岛、烟台、济南等,同时辐射至全省,两年内辐射至全国主要城市,并到北京注册总部,三年内运作风投直至上市。

  4、运营计划:

  (1)20xx年12月底前,域名注册、网名、网站设计、备案、网站上线、公司注册、网站logo、商标注册、团队组建等。

  (2)是否接赶集网代理?(可在运营我网期间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培养运营团队)

  (3)先期试点从崮山镇南、北虎口村,由建忠负责组织,维民组织相关人员配合直至整个崮山镇铺开。

  (4)中期由志强负责联系市农业局、供销社等政府服务于农村的部门,争取以公文名义推向全市。

  (5)后期通过现有资源开展宣传,通过其他地市联通资源宣传,派渠道经理进驻其他地市。

  (6)运营到一定时期全国加盟代理商,由我司提供培训及发展指导。

  5、运营关键点:

  (1)网站设计及域名、网名确认

  (2)村委、农民真正想要的(刚性需求)?

  (3)信息收集及录入

  (4)村级代表的培养

  (5)订单农业的几种形式?标准?

  (6)与城里人对接的几种方式?一次性或阶段性或长期性?标准的制定?

  (7)双方权益如何保障?

  (8)网站短期及长期盈利模式?

  (9)公司前期投入?股份结构?团队结构及人数?

农业项目建议书11

  一、概要

  项目名称:神农园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

  建设单位:神农园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开发公司

  建设地点:河北省平山县古月镇井沟村

  建设内容:神农园综合乡村游。包括千亩土地整理;万亩森林公园建设;采摘,种植资源开发。

  地址:河北省平山县古月镇井沟村

  二、立项依据和背景

  (一)、神农园农业生态观光游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业观光游是时尚的旅游发展方向。它可以为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条可持续、高效的发展途径。乡村生态观光旅游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仅注重土地本身的农业生产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高度开放性的新型农业发展方向。由于发展乡村生态观光游要求美化和保护环境,因而合理经营的.乡村生态观光旅游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和乡村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对促进区域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神农园生态农业观光园是风险性较小的旅游投资项目。

  平山县具有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等自然优势。发展神农园古月生态农业观光园和原有传统农业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农业效益通过观光旅游得到提高,所以,投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比常规旅游项目具有更小的风险性。

  三、优势及有利条件

  (一)以大旅游理念整合周边景区,构建平山大旅游板块。

  发挥本景区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与天桂山,沕沕水,瑜伽山,紫云山整合互相推介,互相补充,市场共享,共同打造大西柏坡旅游板块。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神农园光照充足,降雨集中,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良好的生态环境。神农园周边没有污染工业;农田基本建设标准较高,沟、渠、路、林、桥、涵配套,森林一万多亩。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白云深处有人家”。良好的植被覆盖,清新幽静的深山腹地,山乡特色鲜明的农家小院,天、地、人完美结合、相补成趣。可谓,古有“桃花源”今有“神农园”。

  (四)绝对的区位优势。神农园距平山县城35公里,距省会石家庄60多公里。发展中国家大城市地区疏散理论认为,在大城市周围50公里范围内为母城吸引范围,50-100公里地带可成为疏散极成长的地区。旅游关系上具有先天优势,更有条件加强旅游资源整合,接受大城市辐射的独特优势。

  四、建设内容和投资规模

  为进一步挖掘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加强基础实施建设,计划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包括“神农园千亩土地整理”、“ 神农园森林公园”、“神农园采摘种植开发”等项目,发挥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三位一体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作用。

  五、实施计划

  总面积30000余亩。共分为旅游区、采摘区、百果园区、花卉区、高效养殖区等,建有较高观赏价值的 “百果园”、“生态效益林”等景点景区。

  六、开发前景

  农业生态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方向之一,在国外,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已经开始了农业旅游。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现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我们对于生态农业旅游的投入不多在加大,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可以看出生态旅游为了发展的前提是很大很好的,将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景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旅游经营与农业产业等方面的关系,构建和谐旅游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宗旨在于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神农园生态农业旅游带给人们一种回归田园生活的感觉。

  此项目不仅有利于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有利于劳动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带动餐饮,旅馆,交通运输,旅游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前景。

农业项目建议书12

  一、内江东兴区赵家坝——自然流域农业灌溉的典型地貌

  赵家坝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经过当地先人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及稍加改造建立的一个适合自然流域灌溉农耕地方。她是南方浅丘陵地区,我们的祖先利用自然环境的一个典型。虽然不如都江堰宏伟,但却是我国西南丘陵地区的一个难得的自然水利工程,同样造福了一方(见卫星图片)。

  赵家坝处于两个小溪即将汇合处的中间地带,汇聚于田家镇。在赵家坝处用水土坝抬高水位,自流灌溉农田。其中一条小溪的名为“团龙溪”,上游已经建成有“松林水库”和“团结水库”,团结水库海拔511米,赵家坝,海拔310米(经纬度:N29 40.259 E105 09.899)。赵家坝一带,的确实一个富饶的人造冲积小平原。体现出了我们祖先采用的梯次建坝,冲积成田,再自流灌溉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利用自然的案例。由于内江经济长期发展滞后的原因,这个自流灌溉农业带依旧保持了比较完整的自流耕作状态。

  赵家坝特有的`小流域农耕环境,由于没有受到城市化、工业化的干扰,离城市的距离又很近,交通通畅。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封闭的生态农业生产区,生产无污染的农产品及其它养殖产业;也可以作为一个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充分发挥赵家坝的观赏和示范价值,作为一种古老且现在仍在使用的水利――农业模型向全国、全世界介绍。

  二、项目启动

  由当地人大政协发起,东兴区农业的自我定位,并征集民间意见。媒体配合。

  当地党委政府引导,完成相关的规划提案(例如:东兴团龙溪自流灌溉的水利工程;水利--农业发展的典型意义(特别是今年特大的高温干旱气候,修复该片区自然灌溉水利设施更具有现实意义)东兴生态农业的规划,东兴赵家坝--范长江故居的模型,东兴田家镇--范长江纪念馆的民俗一条街模型)

  在农业规划和城镇规划的基础上,对外招商、向上申请相关资金,分批实施,“小步快跑”。

  三、发挥“范长江品牌”的作用

  范长江出生和在东兴田家镇赵家坝。由于范长江在武功新闻界的地位,他家乡发生的一切都是国家级媒体可能感兴趣的。每年策划一个主题,对团龙溪生态农业项目做报道,(即在全国做免费的广告)譬如:地灵人杰——“范长江家乡西南丘陵小流域自流灌溉的典型地貌”; “范长江家乡的自然生态农业”;“长江家乡的新故事”。

  将每两年一次的“范长江新闻奖”活动的某一个环节在田家镇举行。譬如《获奖记者手印墙》。

  (亲属在农业及投资公司的人脉关系)

  四、小结

  (在北京,一枚没有用配合饲料养殖的鸡,其鸡蛋12元一个……。中国的农业开始走出靠单产获得收益的阶段。)范长江家乡“团龙溪”——自然水利灌溉与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很有可能在全国树立一个典型)

农业项目建议书13

  一、项目背景

  1.自然条件

  双河口镇太坪村位于巴南区东北部,属三峡移民村和麻柳沿江开发区范畴村。地处北纬29°09′与29°47′,东经106°20′与107°00′之间,属四川盆地东部、重庆市市区东南部的丘陵地带,东与巴南麻柳嘴镇、长寿江南镇比邻,南与涪陵区新妙镇相连,西与木洞镇为邻,北与江北区隔江相望。东西宽2.9km,南北长2.3km,总幅员面积约6.5平方公里,下辖6个合作社,耕地面积3187亩,其中农田面积1850亩,土地面积1337亩,林地面积1500亩。平均海拔约500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雨量充沛。年均日照1134.0小时,高低海拔175—650米,平均气温摄氏18.6度。

  项目拟建设在太坪村千秋磅社和姜家嘴社,两个合作社森林覆盖率高达60%,绿化率达96%。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平均气温18.6度,年降水量1100mm,相对湿度80-95%,无霜期308天,土壤PH值5.5,有机质含量高。云雾多,湿度大,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工业等污染始种植优质茶叶的理想生态环境。

  2.基础条件

  太坪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交通便利。南涪路横穿该村,正在修建的沿江高速公路在该村有一个出口,十二五期间拟修建的涪陵至机场的快速干道也将横穿该村,并规划

  有1个出口在该村。据重庆市27公里,据长寿14公里,据涪陵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同时该村还修建有农村公路、人行便道等10余公里,基本达到集中三户以上通人行便道,集中10户以上通公路的标准。在供电方面,双河口有35KV变电站一座,可覆盖全镇的基本用电。在通信上,无线、有线和宽带网络覆盖全村。

  3.政策条件

  千秋磅社和姜家嘴社属于三峡后续项目建设范畴,种植生态茶叶也符合三峡生态屏障建设的要求。同时在千秋磅社和姜家嘴社兴建生态茶园也符合双河口镇现代工贸旅游生态镇的打造要求,更符合巴南区的总体规划。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可行性

  1.项目是适应市场要求,壮大茶叶茶叶的需要

  茶叶系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饮料专家断言,21世纪将是茶的世界。我国每年出口茶叶20多万吨,创汇4亿多美元。全国茶叶消费约40多万吨,消费量逐年增长。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茶含有丰富的营养和药效保健成分被人民共识,各种茶饮料、茶食品应运而生。茶叶已被公认为现代最佳保健饮料,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项目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双河口镇产茶历史悠久,我镇生产的茶叶曾是明朝贡

  茶,有600多年历史。但由于缺乏开发资金,优质良种茶叶栽培面积小,茶叶产量低而不稳,生产效益差,村民管理较为懒散,茶叶产出较低。另一方面,茶叶加工落后,设备、工艺较低,产业组织程度低,制约了当地茶叶产业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太坪村得资源优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茶叶产业,同时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我镇迫切需要新建生产茶园,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二)有利条件

  1.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措施得力

  早在20xx年,区农委(原重庆市巴南区农牧渔业局)出台的《巴南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xx-20xx年)》中提出,要培育壮大了花椒、花卉、茶叶、干果四大产业,同时区旅游局也出台了《巴南区旅游产业总体发展规划(20xx-20xx年)》,明确提出要打造茶文化旅游产业。

  为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茶叶产业发展精神,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茶叶产业作为支撑农村经济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支柱产业来抓。大力恢复,改建原有的茶园,茶叶产业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我镇农村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2.综合环境好,项目实施优势明显

  从自然环境上看,项目建设地属亚热带东温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条件好,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8.6C,

  年降充沛,土壤富硒而有机质含量丰富,根据历年种茶实践来看,适合多种茶树苗木生长。

  从政策环境上看,双河口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快调整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以此作为全镇农业产业调整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加大茶叶等产业支持。

  3.市场前景广阔

  从市场需求来看,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它以其保健作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二十一世纪,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绿色无公害茶叶产品的消费量将会迅猛增长,茶叶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实施生态茶园建设项目,可为茶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给予。从双河口地域优势来看,区位优势明显,借着区委、区政府努力推进“巴南银针”等茶系列品牌打造政策,急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增加茶叶产业发展。

  (三)必要性

  1.有利于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

  双河口拥有悠久的产茶历史,仅千秋磅、姜家嘴社现有茶园面积500余亩。目前,千秋磅社、姜家嘴社多处荒地、山地空缺,无人开发。如果建设生态茶园,可借原有的茶园扩大规模,充分利用闲置的荒地、山地,带动农户增收。同时,若该项目实施后,将带动更多的附加产业发展如茶文化

  观光旅游等,这对当地农业资源开发,第三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双河口为农业大镇,产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主体为传统农业,主要农产品为粮食作物,经营方式粗放,经济结构老化单一,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双河口自然条件优越,具有茶叶生长的良好条件,长期以来,茶叶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茶叶产业发展滞后。而茶叶产业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建设生态茶园,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产业调整,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3. 生态环境的保护的需要

  双河口镇属于三峡后续项目建设范畴镇,生态屏障建设是后续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生态茶园,可以很好的将生态建设与农业产业调整完美结合,暨增加了群众收入,又保护了生态。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开发有机产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农业生态平衡,是农业生产朝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因此开发生态茶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新建生态茶叶基地2500亩;

  2.改建原茶园500亩;

  3.引进茶叶加工坊1个。

  四、资金概算

  (一)新建有机茶叶基地2500亩,拟投资950万元

  1.茶苗。每亩补助无性系良种茶苗5000株×0.3元/株=1500元,合计450万元;

  2.开垦,种植费。300元/亩,合计75万元;

  3.有机肥等。400元/亩,合计100万元;

  4.茶园区水池等建设,按照50亩/个,每个5万元标准,共计250万元;

  5.管理费,三年每亩约300元,共计75万元;

  (二)改建有机茶基地500亩,拟投资130万元

  1.茶苗,每亩补栽3000株,共计45万元;

  2.开垦,种植费。共计15万元;

  3.有机肥等,共计20万元;

  4.水池等基础设施,共计50万元。

  (三)茶叶加工厂房20xx平方米200万元

  加工厂房20xx平方米×1000元/平方米=200万元

  (四)叶加工设备引进70万元;

  五、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35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500万元,拟申请三峡后续项目补助资金850万元。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正式投产后亩年产名优茶鲜叶60公斤,可加工名优茶20公斤;产普通茶鲜叶100公斤,可加工大众茶25公斤;名优茶按150元/公斤计算,大众茶按20元/公斤计算;亩茶叶产值可达3500元,3000亩有机茶园年产值可达1050万元。

  (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1000余人再就业,带动当地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同时,又可保护植被,涵养水源,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并能依托丰富的茶园基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带动双河口镇都市农业休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三)风险评价

  本项目发展空间大,前景广阔,对于产值、价格、投资额、工期、经营成本等因素的变化均不敏感,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七、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本项目建设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投资回报率高。

  (二)建议:恳请上级将本项目建设立项,列入三峡后续建设项目,并解决建设资金850万元。

农业项目建议书14

  一、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xx乡xx村大党山农业综合开发

  2、项目承担单位:xx县xx乡xx村委会

  3、项目负责人:电话:13328287038

  4、项目地址:xx县xx乡xx村

  5、项目内容:种植反季节蔬菜1200亩,种植200亩晚熟油柰。

  6、项目进展情况:在xx乡xx村反季节银耳生产已形成规模,是全县最大的反季节银耳生产基地,已建造反季节银耳专用房200多间,完成了项目预可行性论证。

  7、项目功能: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副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品价值,带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推动再就业工程的实现,以“公司+基地+农户”运行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项目建设理由和必要性:

  xx县xx乡xx村大力发展银耳生产,今年以来全村共栽种银耳1200万袋,获利450多万元,人均增收1900元左右,银耳生产成为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由于多年来食用菌的发展,食用菌已成为xx乡的支柱产业,90%以上的种植户都栽培有各类食用菌,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近几年来,食用菌生产已由过去人菌合用房状态转向利用房前屋后的闲散地,进行专业化、工厂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主要是因为专用房具有保温好,感染率低,产量高等特点。

  xx村总人口2400多人,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特别适宜发展反季节食用菌生产。近两年来,该村积极引导农民向银耳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利用村落周围地势平坦开阔,新建银耳生产专用房200多间,并对旧菇棚进行彻底翻新改造。由于银耳房比较连片、集中、易于管理,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了产量。与此同时,该村还制订了村规民约,加强对银耳生产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降低银耳的感染率。该村还成立了护村队,保护外来商贩和务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该村积极帮助群众提供技术服务,大力进行新品格的尝试种植和推广。

  据了解,仅开春至今,xx乡信用社在xx村就发放了150多万元的食用菌专项贷款,全村有90%的农民从事银耳生产。目前,该村已开通xx至xx的村道,解决食用菌生产的交通问题,使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

  xx油柰优质高产,规模大,但由于xx油柰成熟期一致,果品上市过份集中,常常造成油柰季节性的过剩,引起市场价格的下降,经常出现卖果难,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效益。为了叉开油柰上市时间调节和延长油柰市场的供应期,通过我县科技工作者的多年努力,终于培育出晚熟油柰的'新品种,比普通油柰延迟15-20天成熟,而且保持了原有普通油柰优质、高产的特性,同时克服了油柰成熟期裂果严重这一长期以来不能解决的缺陷,使裂果率从普通油柰30%降至10%以下,促进了柰园产量和柰果的品质,同时提高油柰的销售价格,延长柰果市场供应期,增加果农的经济效益,晚熟油柰的培育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为xx油柰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将极大促进我县油柰产业的发展。

  三、项目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①xx村是我乡第二大行政村,总人口2400多人,劳动力资源丰富,海拔800多米,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雨量为2200mm,特别是大党山海拔高达1020米,坡度10—25度,该村每年栽培白木耳1200万袋,获利450多万元。大党山土壤肥沃,植物生长繁茂,空气清新,交通便利,邻近无妨碍果树和蔬菜的污染源。去年5月中旬,县农业专家一行到过该地实行实地考察,据专家们考察后分析,泥炭土在大党山土壤中的含量相当高,十分有利种植反季节蔬菜和建造食用菌标准房,并处于无污染地带,具有独特的南国北原气候,气温低气质低,夏季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3.9℃;昼夜温差大,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显著,且受高海拔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夏凉气候,很适合甘蓝类及夏阳大白菜等品种反季节蔬菜的生产和百合康乃馨等花卉的种植。

  ②高山区8万亩耕地的土壤主要是渗育型水稻土,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在3%以上。蓄肥保肥能力强,同时有1.2万亩耕地,通过近5年来长期种植马铃薯,蔬菜等作物,不断增施有机肥的改良,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进一步提高。土壤中六六六ddt和种金属含量均低于无公害蔬菜地的土壤卫生标准。

  ③高山区灌溉用水,全部来源山涧小溪水,和境内水库蓄水,无工业废水,废液污染。灌溉用水各项指标均低于无公害灌溉用水标准。特别是含盐量大大低于无公害标准。

  ④境内远离工业,无工业废气,境内原始生态林多,阔叶林面积大。大气中总悬浮微粒,飘尘,so2,co,氮氧化物浓度均低于国家一级标准。

  2、交通条件:对外联接三级柏油公路,村内道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

  3、水电充足,通讯便捷,人力资源丰富,全村2500多人口,由于食用菌生产比较多,没有外出劳工人口,有劳动力20xx多人,农民

  文化素质高,对学习科学技术、接受新鲜事物强,种植食用菌经验丰富。地势平坦,是兴办工业企业的理想之地。

  四、项目方案设计:

  种植反季节蔬菜1200亩,种植200亩晚熟油柰。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反季节蔬菜:总投资180万元。

  1、开垦梯田1200亩计120万元;

  2、购基肥计18万元;

  3、建蓄水池30个计2万元;

  4、建管理房8座计20万元;

  5、排水沟及道路建设计20万元。

  (二)种植200亩晚熟油柰:总投资35.55万元。

  1、开垦梯田200亩计7.6万元;

  2、挖定植穴计3.6万元;

  3、购基肥计10.8万元;

  4、购种苗计3.6万元;

  5、建蓄水池14个计0.7万元;

  6、建管理房4座计5.2万元;

  7、排水沟及道路建设计4.05万元。

  资金来源为:村民自筹30万元,xx村自筹13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用地,向省、市、县有关单位争取项目补助资金55.55万元。

  六、财务分析:

  1、项目投资估算:215.55万元。

  2、年收入及税收附加估算:600亩反季节蔬菜可提供100万公斤的蔬菜,每公斤0.3元计,每年产值30万元,4年后收回成本,200间食用菌专用房投入生产,平均年产量200万吨,产值400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利息300万元,年利润100多万元。盛产期每亩油柰产量可达1000公斤以上,200亩柰园年可向市场提供优质晚熟油柰果20万公斤以上,按最低价每公斤售价3元人民币,计算共产值60万元,扣除管理费24万元,200亩柰园每年纯利润可达30万元。

  3、社会效益:该项目建成后,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加快农副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品价值,带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推动再就业工程的实现,以“公司+基地+农户”运行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七、市场分析和结论

  此项目建成后,xx村经济得到发展,剩余劳动力得到解决。600亩反季节蔬菜可提供100万公斤的蔬菜,每公斤0.3元计,每年产值30万元,4年后收回成本,200间食用菌专用房投入生产,平均年产量200万吨,产值400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利息300万元,年利润100多万元。盛产期每亩油柰产量可达1000公斤以上,200亩柰园年可向市场提供优质晚熟油柰果20万公斤以上,按最低价每公斤售价3元人民币,计算共产值60万元,扣除管理费24万元,200亩柰园每年纯利润可达30万元。

  综上所述,项目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能够带动当地绿色食品发展,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无公害行动计划的产业政策。

农业项目建议书15

  总论

  县是XX区确定的第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县。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根据中发【20xx】1号和新党发【20xx】1号文件及《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以村为主、兼顾乡镇,改建为主、新建为辅,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建设原则,力争通过两年集中建设(到20xx年底),重点解决试点县生产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和社会各项事业基础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等三大关键问题,达到示XX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现代化农业步伐加快,通村公路硬化、村内道路平整通畅、饮水安全卫生、供排水系统配套、供电得到有效保障、村庄生态环境良好、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完备、广播电视电信服务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和体育活动场所齐备、市政基础设施加强、社会各项事业基础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等“五改、五通、五清、五有”的目标。使全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居住环境彻底美化,村容村貌明显变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明显加强,为全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迈好步,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农业综合机械化项目

  2、建设内容及规模:

  依玛乡推广站修建300㎡培训室;古勒巴格乡修建600㎡的办公室和培训室,依肯苏乡修建1000㎡农具棚;给县推广站修建200㎡的实验室;配备4套教学设备和教具。购置植树挖穴机100台,病虫害防治机械100台,半自动果树修剪及采摘机械10台。购置玉米联合收获青贮机5台;需购置残膜回收机25台;购置免耕播种机100架;购置小茴香播种机125架;购置卷帘机600台;万能田园管理机60台;购置激光平地机2套。

  3、项目投资预算:715.1万元

  4、建设单位:县农机局

  5、建设地点:县波斯卡木乡,依玛乡、古鲁巴格乡、赛力乡,依肯苏乡,图乎其乡,奎依巴格乡、阿克塔木乡、阿依库勒乡、布依鲁克乡。

  6、建设期限:20xx年至20xx年底(两年时间)。

  二、县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

  县位于XX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叶尔羌河与提孜那甫河冲积扇中上部。全县总面积989平方公里,人口18.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万人,耕地总面积53万亩。辖十乡、两镇、四场共147个行政村。通过长期努力,形成了以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为主导和以石油天然气化工、能源、建材、棉纺为辅的经济发展格局,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2、自然资源条件

  (1)气候资源条件:县属于暖温带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1.7℃,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气温四季变化显著,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降温迅速,年平均降水72㎜,光热资源丰富,≥10℃积温平均为4832.6℃,无霜期平均为21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716.6小时,总辐射量为150千卡/平方厘米,气候资源比较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2)水资源条件:县属绿洲农业灌溉区,灌溉水以引用河水为主,提取地下水为辅,农业用水主要引用叶尔羌河水和提孜那甫河水,仅叶尔羌河的平均径流量就达64亿立方米,县境内有东岸大渠、大渠、佰什干渠、波斯喀木大渠、图呼其渠等十一条主干渠,总长140公里,有库容纳800万立方米,水资源丰富,年可引地表水5.5亿立方米,地下水补给量5亿立方米。水源稳定,水质良好,丰富的水资源和完备的灌溉设施给县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土地资源条件:多年来,县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块土地的方针,积极推行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管理,使土地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利用。全县地势平坦,土壤结构好,以灌淤土和潮土为主,质地较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容重为1.1~1.4克/每立方厘米,主要为轻土壤和中土壤,通透性适中,土层有效厚度在1米以上。

  3、经济发展现状

  20xx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63亿元,比xx年增长76,五年平均增长12,20xx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168元,比xx年增长69;地方财政收入大幅提高,20xx年达到0.99亿元,比xx年增长73,五年平均增长11.6。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凸显,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四大主导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任务基本完成,传统工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顺利实施了棉纺精梳、水泥厂3号窑、发展塑业、蓝欣油脂等企业技改工程,企业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并着力引进了一批新的工业企业,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了县域工业整体实力。20xx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0.98亿元,比xx年增长68,五年平均增长11。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服务业蓬勃兴起。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招商引资取得成效。“十五”期间签订招商引资合同35个,到位资金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县城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xx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比xx年增长4.5倍,五年平均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0元,五年平均增长12。

  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种植业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由于实施“科技兴泽”战略,县的粮食、棉花产量逐年提高。素有“塞外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被列为自治区商品棉、商品粮和大红枣基地。现已跨入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和全疆吨粮县的行列,多年来粮食生产和棉花生产一直位居全地区前列,是XX区主要的粮食和棉花基地县。

  4、农业机械化现状:全县有十个农机管理推广服务站,管理的范围为十个乡、两个镇、四个场。农机管理服务站承担着农机技术培训、农机具检修、农机技术推广、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和管理,农机技术指导和服务、农机作业市场的管理等职能。十个农机管理推广服务站有在编职工36名。各乡站属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全县拖拉机保有量5169台,其中大型拖拉机799台,小型拖拉机4370台今年新增拖拉机602台,农机总动力77243千瓦。各类大中型农具保有量20xx台(架),小型配套农具保有量10300台,各类犁20xx架,小麦播种机487台,铺膜播种机548台,喷雾机162台,铡草机436台,割晒机428台,脱粒机672台,联合青贮饲料收获机12台。小麦联合收获机14台,联合整地机26台,农机固定资产3836万元。全年完成机械耕地53万亩,机械播种35.8万亩,其中:棉花播种面积17万亩,小麦播种面积11万亩,玉米播种面积7.8万亩。联合整地面积16万亩,机械中耕、施肥、植保面积分别为16万亩。机械铺膜20.5万亩。机械收割7.8万亩,机械完成青贮玉米饲料9万亩28万吨。林果业机械打药4万亩。综合机械化程度78.6。完成农机经营总收入3545.4万元,其中农机户收入3511.5万元。

  “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方向是以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四大产业为主。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的载体,目前我县农业机械水平远不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需要。由于缺乏购置机械资金,一些在我县试验成功的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机具难以大面积推广使用,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农业项目建议书】相关文章:

农业项目建议书集合7篇06-12

【实用】农业项目建议书三篇06-21

农业项目建议书集锦七篇07-16

农业项目建议书范文合集5篇07-18

农业项目建议书范文汇总六篇10-25

项目建议书02-07

农业项目合作意向书04-12

申请项目建议书03-07

关于项目建议书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