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教案1
一、教学目标
能够说出季风水田农业,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归纳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
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进行区位选择,识记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探讨农业区位因素,提升层层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通过对家乡农业区位的分析,增强热爱家乡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区位因素
【难点】
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播放"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与澳大利亚牧场"的图片,提出农业的概念。接着提问:"农业在这两个区位的不同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就是农业区位因素,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农业区位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找出农业区位的含义
农业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过渡】那么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农业的布局呢?结合下面的例子一起来总结。
(二)农业区位因素
教师通过具体例子提问,分析影响农业布局的农业区位因素: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
2、三江平原与青藏高原都比较冷,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类型(地形)
3、杭州的"明前龙井"引到日本,种植效果不佳(土壤)
4、天津汉沽区近年出现大面积葡萄园,几年前却很少(市场)
5、福建的平和琯溪蜜柚几年前销量不佳,现在远销海外(交通)
【师生总结】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过渡】究竟如何选择合适的农业区位因素布局农业区呢?
(三)农业区位的选择
【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三个活动:
活动1:【分析结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而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
活动2:【分析结论】受地形条件限制。
活动3:教师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的变化,以及稻米、甘蔗和花卉三种农作物的市场销售价格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
【分析结论】受市场、价格、需求及政策的影响。
【过渡】是不是农业区位是一成不变的呢?播放PPT图片
(四)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发展"案例,同时分析思考活动题中的问题1。
教师提供"地中海气候区"图以及相关欧洲西部普通地图(国家、主要城市和交通网),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环地中海地区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市场、交通、劳动力价格、气候与农业灾害等)
【师生总结】学生根据教师提示以及综合分析,能够得出社会经济因素越来越在农业区位中扮演重要角色。
环节三:巩固拓展
【教师展示案例】
①蔬菜大棚(反季蔬菜、水果)
②梯田(丘陵地区)
③滴灌(以色列滴灌技术)
④在市郊形成以蔬菜、花卉、肉类生产为主的城郊农业带
⑤美国东北部成为专门的乳畜带
⑥发达的交通和保鲜技术是荷兰成为著名的鲜花供应国
【提问】这些都是改变了农业的什么区位因素导致了农业区位选择的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
【师生总结】由于人为改变了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使农业区位选择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课后以自己的家乡为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以及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人文因素,并且学会分析其变化的主导因素。
2.结合案例,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发展农业,知道农业生产随科技发展不断变化的趋势,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文因素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难点:学会分析某区域农业区位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解。“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江浙”,种桑养蚕一直是我国江浙地区的传统农业,现在“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我过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从江浙地区转移到广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市场需求
【过渡】一个地区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是相对稳定的,人文因素则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因此对于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地考虑人文因素的`发展变化。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归纳总结市场需求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学生回答】市场需求大,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市场需求变小,农业生产规模就会变小。
【教师总结】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供求关系会影响农产品价格,价格的变动又会作用于农业生产规模。
2.科技的进步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呈现农业灌溉和温室的具体实例,学生结合实例思考人类如何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是建立在什么的基础上?
【学生回答】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改造不适宜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教师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的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发展和技术改良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荷兰花卉种植业及其变化的案例,学生结合案例思考。
(1)与荷兰相比,图示发展中国家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2)促使世界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哪些?
【学生活动】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请学生分享。
【师生总结】
(1)发展中国家地价低,劳动力价格低,且面向消费市场。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进步,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4.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条件的影响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图3.10《山东高科技园》、图3.11《内蒙古乳业生产基地的场景》、图3.12《三江平原种植的水稻》和图3.13《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的小麦》,学生结合图片思考:经济发展对于农业区位的选择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以地理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为时5分钟的讨论。
【师生总结】
(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加之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区形成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3)经济发展也推动了育种技术的、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4)城镇化的推进使农村劳动力大大减少,使农业机械迅速发展。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教师设问为何我国种桑养蚕从江浙地区迁移到广西?
【学生活动】江浙地区城镇化程度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而广西气候条件优越,劳动力价格低。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收集人类改造自然因素,发展的农业生产的案例,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教案】相关文章: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01-23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5篇03-08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15篇)03-11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03-28
天气变化教案09-16
神奇的变化教案09-22
水的变化教案06-10
变化大班教案11-30
情绪的变化教案12-16